沃尔玛(WMT)

搜索文档
山姆换帅百天后动刀:由6个大区变为7个,江浙沪独立成区,北方大片仍留 “空白地图”
36氪· 2025-06-03 09:30
5月30日,多家权威媒体报道山姆会员店开启新一轮大区组织调整,将原有6个大区重组为7个,新设江苏、浙江两大区,同时取消原东区建制。 此次调整直接触及山姆在中国市场的核心命脉——华东区域被彻底拆分,江浙沪各自独立成区。 截至2025年5月,山姆中国管理着全国56家门店,这次组织变革距离其2024年销售额突破1000亿大关仅过去半年,距离中国区换帅也才四个月。 01 华东分治,山姆大区重组核心解析 山姆会员店此次组织调整是一场对经营版图的精准重构。调整前,这家零售巨头在中国设置了六大区域管理体系:东区(江苏、浙江部分)、中区(成都、 重庆、湖北)、北区(北京、天津、辽宁、江西、湖南)、南区(深圳以外的广东、广西、福建)、上海区(上海、安徽、宁波嘉兴温州等浙江城市)以及 深圳区。 这一架构下,56家门店被纳入六大区域管理网格中。每个大区平均管理9-10家门店,承担着百亿级的销售规模。 5月30日的调整彻底重塑了原有格局。新设江苏区和浙江区,江苏区包含安徽合肥,浙江区则成为独立运营单元。原东区被取消,其管辖范围被拆分整合; 北区则将江西南昌、湖南长沙市场划归中区管理。 调整后的七大区结构清晰呈现为:南区、深圳区、江苏 ...
沃尔玛涨价,仅仅是个开始
经济日报· 2025-06-01 05:54
沃尔玛涨价风波 - 沃尔玛因美国关税政策导致成本激增,计划上调部分商品在美售价,6月份涨幅将更明显 [2] - 公司首席财务官预警消费者将从5月底开始看到价格上涨,第一财季净利润44.9亿美元同比减少12% [3] - 首席执行官表示零售行业利润率狭窄,无法独自消化关税成本,只能通过涨价转嫁压力 [3] 全球化供应链冲击 - 沃尔玛自20世纪70年代建立国际物流网络和全球采购体系,依赖中国、墨西哥、越南等地的低成本商品 [3] - 美国4月加征关税导致供应链成本激增,部分税率回调后仍无法缓解压力 [3] - 公司供应链被称为"成本动脉",现因关税政策逐渐淤塞 [3] 零售业与消费市场影响 - 沃尔玛在美国拥有4700家门店,90%美国人居住在门店16公里范围内,被视为零售业和消费市场风向标 [4] - 关税导致的涨价将给绝大多数普通美国人带来沉重负担 [4] - 公司作为美国最大食品杂货商,每周服务大量消费者 [4] 行业涨价潮蔓延 - 微软对Xbox主机及配件调价,福特对墨西哥产3款车型提价最高2000美元 [4] - 美泰部分芭比娃娃售价提升43%,惠而浦洗衣机平均涨价80美元 [4] - 法拉利部分车型涨幅达10%,爱马仕宣布对美国市场提价 [4] 宏观经济数据恶化 - 美国税务基金会测算显示2025年新增关税将使每个美国家庭多缴税1200美元 [4] - 5月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跌至50.8,创2022年6月以来最低纪录 [5] - 一季度美国GDP环比萎缩0.3%,为3年来首次负增长 [5] 长期经济连锁反应 - 生活成本上升压缩民众消费能力,冲击经济增长预期 [5] - 美联储理事警告关税政策可能导致经济增长放缓、通胀上升和失业率增加 [5] - 消费缩减与企业利润受压形成恶性循环,可能造成长期结构性创伤 [5]
3 USA-Based Stocks That Can Be Great Buys Amid Tariff Risks
The Motley Fool· 2025-05-30 18:05
关税对企业和投资者的影响 - 关税在可预见的未来对许多企业和投资者构成重大不确定性 关税规模和实施期限是最大的未知因素 这使得预测股市表现变得困难 且情况每周都在变化 [1] 可能更好应对关税风险的企业 - 尽管无法完全免疫关税影响 但沃尔玛(WMT)、家得宝(HD)和微软(MSFT)三家公司可能成为不确定性中的优质投资标的 [2] 1 沃尔玛 - 沃尔玛作为大型零售商 对供应商有较强议价能力 可影响价格 若议价不足 可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4] - 公司作为一站式购物目的地 提供食品杂货、必需品和可选商品 作为低成本领导者 消费者认可其价格竞争力 价格上涨可能不会吓跑顾客 但会导致购买量减少 [5] - 在通胀期间成功转嫁成本上升 目前仍需如此 首席财务官表示 尽管4月以来关税水平下降 但涨幅仍难以消化 任何零售商都无法完全吸收 [6] - 截至4月30日 销售额同比增长2.5%至1656亿美元 营业利润增长4.3%至71亿美元 [6] - 股票估值较高 市盈率超过40倍 但在当前宏观经济条件下 这一溢价可能是合理的 是目前较安全的零售股之一 [7] 2 家得宝 - 家得宝可能比大多数零售商表现更好 且不打算因关税而提价 原因是供应商可从多国采购商品 以最小化关税影响 预计未来一年非美国采购占比不超过10% [9] - 展现了应对宏观经济挑战的灵活性 预计本财年销售额增长2.8% 可比销售额增长1% [10] - 股价今年下跌7% 但由于展现的灵活性 可能迎来反弹 市盈率25倍 估值适中 与标普500平均水平一致 [11] 3 微软 - 微软约22%收入来自产品销售 大部分收入来自服务和其他业务 因此关税风险相对较低 [12] - 包括办公软件在内的许多产品和服务对企业的日常运营至关重要 4月季度收入(剔除外汇影响)增长15%至略超700亿美元 大多数类别实现两位数增长 Azure和其他云服务销售额增长35% [13] - 市盈率35倍 不算便宜 但凭借多元化和财务实力(过去四个季度产生近970亿美元利润) 无论是应对关税波动还是长期投资 都是较好的成长股选择 [14]
Here's What You Need to Know About Before You Buy or Sell Walmart Stock
The Motley Fool· 2025-05-30 18:03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未提及任何与公司或行业相关的具体信息,因此无法提取关键要点进行总结
金十图示:2025年05月30日(周五)全球富豪榜
快讯· 2025-05-30 11:04
全球富豪身价排名及变动 - 埃隆·马斯克以4294亿美元身价位居榜首,单日增长8.61亿美元(+0.2%)[1] - 马克·扎克伯格以2228亿美元排名第二,身价增长5.02亿美元(+0.23%),关联公司Meta [1] - 杰夫·贝佐斯以2210亿美元位列第三,单日增幅达8.91亿美元(+0.4%),关联公司亚马逊 [1] - 拉里·埃里森身价2039亿美元排名第四,但单日缩水9.61亿美元(-0.47%),关联公司甲骨文 [1] 科技行业富豪表现 - 谷歌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1425亿)和谢尔盖·布林(1363亿)分别缩水3.57亿(-0.25%)和3.34亿(-0.24%)[1] - 微软前CEO史蒂夫·鲍尔默身价增长2.94亿美元(+0.22%)至1326亿[1] - 英伟达CEO黄仁勋身价单日暴涨38亿美元(+3.2%),达1215亿[1] - 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身价655亿,当日无变动[3] 零售与消费品行业 - LVMH集团贝尔纳·阿尔诺家族身价1437亿,单日减少6.55亿(-0.45%)[1] - Zara母公司Inditex创始人阿曼西奥·奥尔特加身价增长15亿(+1.22%)至1226亿[1] - 沃尔玛家族成员Rob Walton(1152亿)、Jim Walton(1139亿)和爱丽丝·沃尔顿(1061亿)均出现0.11%-0.12%的跌幅[3] 新兴市场富豪动态 - 印度信实工业穆克什·安巴尼身价增长3.4亿(+0.32%)至1076亿[3] - 阿达尼集团高塔姆·阿达尼身价单日飙升8.15亿(+1.23%)至669亿[3] - 腾讯马化腾身价519亿,单日缩水5.05亿(-0.96%)[3] - 农夫山泉钟睒睒身价594亿,单日减少5.04亿(-0.84%)[3] 其他领域代表 - 伯克希尔哈撒韦沃伦·巴菲特身价增长7.75亿(+0.49%)至1577亿[1] - 加密货币交易所Changpeng Zhao身价672亿,当日无变动[3] - 科氏工业Charles Koch家族身价675亿,当日无变动[3]
深夜突发!关税,重大变数!美国上诉法院:批准!
券商中国· 2025-05-30 06:54
美国关税政策与贸易协议进展 - 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暂时搁置国际贸易法院禁止执行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行政令的裁决,要求双方提交书面辩论后决定下一步措施 [1][2] - 美国国际贸易法院此前裁定特朗普政府依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加征关税属越权行为,给予10天时间停止执行 [2] - 哥伦比亚特区联邦地区法院延续国际贸易法院裁决,暂停特朗普政府关税命令14天(仅适用于两家玩具公司) [2] - 特朗普政府面临至少7起关税政策相关诉讼 [3] 贸易协议动态 - 白宫经济顾问哈塞特透露三项贸易协议已接近完成,预计未来几周将达成更多协议 [1][4] - 印美贸易协议谈判进展显著,美国贸易团队计划6月5日至6日访问印度,目标在2025年秋季前完成第一阶段双边贸易协定 [5][6] - 印度商务部长称与美方会谈取得"互利"进展,美国商务部长认为印度可能成为下一个达成协议的国家 [6] 企业应对措施与市场影响 - 梅西百货因20%商品来自中国,计划涨价并停售部分商品,关税导致2025财年每股盈利指引下调0.15至0.4美元 [7] - 沃尔玛因供应链受关税冲击计划涨价并裁员1500人,特朗普要求其自行承担关税成本 [7] - 美泰玩具预计将40%-50%产品价格控制在20美元以内,福特汽车计划下半年在美售价提高1.5%,斯巴鲁、宝洁、阿迪达斯均考虑涨价 [8] - 安联集团调查显示54%美国企业通过涨价转嫁关税成本 [8] 宏观经济数据 - 美国第一季度经济年化萎缩0.2%,为三年来首次下滑,主因贸易战干扰商业活动 [7]
关税战40天:美国经济的极限压力测试
虎嗅APP· 2025-05-29 21:20
特朗普关税政策的核心观点 - 特朗普认为关税可以重塑全球贸易秩序并推动美国再工业化,计划对所有外国商品征收最低10%基准关税 [1] - 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节奏和强度超出市场预期,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创1985年以来最高值 [2] - 2025年美国有效关税税率或从2.4%提升至16%以上,可能推高通胀并抑制经济增长 [2] 40天关税过山车 - 特朗普最初对全球75个国家实施90天关税暂停政策,但中国成为唯一未获减免的主要经济体,对华关税升至145% [4] - 美国多地发生1400多场抗议活动,加州州长纽森就关税问题起诉特朗普政府 [4][5] - 中美谈判取得突破,双方同意在90天内将税率下调115%,全球股市经历大幅波动后收复失地 [7] 企业的极限挑战 - 美国小企业面临现金流不足和利润率下降问题,部分企业被迫暂停扩张计划甚至考虑裁员 [9][10] - 沃尔玛等大型零售商无法完全消化关税成本,计划在5月底上调商品价格,食品类涨幅最大 [11] - 微软、美泰等公司已提高产品售价,玩具行业约80%产品产自中国,美泰计划减少美国市场销售比例 [12][13] 美国农业受影响 - 美国农民在特朗普第一个任期因贸易战损失超过270亿美元农产品出口,如今类似情况再次上演 [15] - 加州开心果对华出口从2017年4200万美元飙升至去年8.42亿美元,占该作物总产值近三分之一 [16] - 美国对中国大豆出口从2014年240亿美元下降到2019年不到100亿美元,农民面临失去中国市场的风险 [17] 消费者信心和市场反应 - 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下降2.7%接近历史最低水平,部分原因是担心经济衰退 [20] - 加州主要港口进口量锐减20%-60%,供应链混乱造成数十亿美元损失 [21][22] - 中美关税休战后中国至美国集装箱船预订量激增300%,但供应链恢复需要数周时间 [23]
Best Buy Says Tariffs May Lower Profits And Sales—Joining These Companies Warning Of Tariff Impacts
Forbes· 2025-05-29 21:18
公司业绩下调 - Best Buy下调2026财年全年利润和销售预期,因关税影响业务[1][2] - Abercrombie & Fitch尽管一季度业绩超预期,但因中国进口商品30%关税和其他进口10%关税,下调2025年利润预期,预计利润减少5000万美元[2] - Macy's一季度业绩超预期,但因关税、消费者支出放缓及竞争加剧,下调全年每股收益预期[3] - Target预计2025年销售将下降,此前预期增长1%,因关税不确定性和公司减少多元化努力引发反弹[3] - Diageo预计2025年利润减少1.5亿美元,计划通过未指定措施抵消约一半影响[4] - 丰田因美国关税影响,4月和3月利润减少12.5亿美元,预计2025年营业利润下降近21%[5] - Steve Madden因新关税影响,撤回2025年财务指引,此前预期收入增长高达19%[6] - Rivian下调2025年车辆交付和资本支出目标,因全球贸易政策不确定性[6] - AMD预计2025年因对华芯片出口限制损失15亿美元收入[7] - 法拉利一季度财报显示,因美国对欧洲汽车加征关税,2025年利润可能减少50个基点[7] - 福特预计2025年关税将使息税前利润减少15亿美元,并暂停全年指引[8][9] - 苹果预计特朗普关税将导致第二季度利润减少9亿美元,中国销售低于预期[9] - 通用汽车将2025年利润预期从137亿-157亿美元下调至100亿-125亿美元,因新贸易政策环境[11] - 麦当's2025年一季度美国同店销售下降3.6%,为2020年以来最大降幅[11] - Stellantis因关税不确定性暂停2025财年财务指引[11] - 梅赛德斯因关税政策波动过大,撤回2025财年展望[11] - UPS撤回全年指引,此前预计2025年收入890亿美元,并计划年底前裁员2万人[11] - Kraft Heinz因运营环境波动,下调全年展望[12] - JetBlue因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撤回2025年展望[12] - Snap因宏观经济条件不确定性,拒绝提供第二季度指引[13] - 沃尔沃因关税等影响,撤回2025年和2026年指引[13] - 百事可乐因供应链成本上升和关税,下调2025年盈利预期[14] - 宝洁尽管此前预期2025年增长高达4%,仍下调销售增长预期[14] - 美国航空因特朗普关税导致经济不确定性,撤回全年指引[14] - Skechers因全球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撤回全年展望[15] -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因特朗普关税可能提高中国采购零件成本,撤回全年利润预期,预计对华销售减少4亿美元[15] - Chipotle因消费者支出减少,下调全年同店销售增长预期[16] - 阿拉斯加航空因近期经济不确定性,撤回2025年指引[16] - 西南航空因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撤回2025年指引[16] - 联合航空维持全年预测,但发布第二指引显示2025年收益大幅降低[16] - 罗技因关税环境持续不确定性,撤回2026财年展望[16] - 沃尔玛因特朗普关税实施,撤回5月15日一季度报告中运营收入预测[16] - 达美航空此前将一季度每股收益预期下调40-50美分,因宏观不确定性撤回全年指引[17] 行业影响 - 沃尔玛表示尽管尽力保持低价,但无法吸收所有关税压力,零售利润率狭窄将导致价格上涨[5] - 富士康因美国关税政策快速变化影响全球供应链,略微调整增长预期[5] - 亚马逊一季度财报显示,因全球经济和政治条件变化及关税政策,未来业绩难以预测[10] - 福特提到行业供应链可能中断,以及其他国家潜在报复性关税[9] - 康明斯因关税导致经济不确定性,撤回2025年预测[9] - 宝洁提到消费者和地缘政治环境充满挑战和波动[14] - 美国航空提到特朗普关税导致经济不确定性加剧,主要客舱需求显著疲软[14] - 西南航空提到近期预订趋势短暂,难以预测[16] - 联合航空认为今年经济"无法以任何信心预测"[16]
How Walmart Stock Investors Are Impacted by President Donald Trump's Tariff Policy
The Motley Fool· 2025-05-29 18:09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没有涉及具体的公司或行业信息,因此无法提取相关关键要点。文档主要包含作者职位声明和利益披露内容,与投资分析无关。建议提供包含行业数据、公司财报或市场动态的新闻内容以便进行专业分析 [1]
Amazon and Walmart Hit the Wall as Shoppers Shift Spending
PYMNTS.com· 2025-05-29 16:00
增长放缓 - 2025年第一季度亚马逊和沃尔玛的季度销售增长为疫情以来最弱水平 表明新冠疫情带来的增长动力已结束 需求回归至接近通胀率的温和水平 [1] - 亚马逊同比增长3.7% 沃尔玛增长3.2% 均远低于历史平均水平(亚马逊此前季度增长约10% 沃尔玛约5%)[5][6] - 实际单位销售量基本持平 增长仅与通胀率持平 [8] 消费结构变化 - 消费者支出从商品转向服务、住房和医疗保健 导致两家公司在整体消费支出中的份额下降(亚马逊从3.4%降至3.3% 沃尔玛从2.8%降至2.6%)[12][13] - 零售行业内部份额保持稳定:亚马逊占8.6%(2025Q1)沃尔玛占7.7% [10] - 疫情刺激政策和线上购物红利消退 需求增长乏力 [9] 可支配支出领域竞争 - 沃尔玛在可支配支出份额跃升至6.4%(2025Q1)创两年最佳季度表现 而亚马逊份额从26%(2024Q4)降至23% [14][15] - 价格敏感度提升使沃尔玛在传统由亚马逊主导的高毛利品类获得突破 [16] - 关税政策加剧消费者对价格的关注 可能重塑该领域竞争格局 [17] 战略挑战 - 消费者行为转变对"一站式购物"战略构成挑战 [6][7] - 亚马逊需加强价格竞争力与配送成本控制以维持可支配支出领域优势 [17] - 沃尔玛有机会通过电商投入和价格优势拓展高毛利品类 [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