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规模创2022年以来新高,部分长盈产品仍呈现高申购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22 20: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二季度新发FOF规模创2022年以来新高,部分长盈产品呈现高申购,绩优FOF体现多资产配置特征,投资偏好港股与海外基金,持股端增持医药与科技,个人养老基金规模增速维持较高水平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规模维度 - FOF分类方法:按穿仓后权益仓位或业绩基准权益指数占比将FOF分为债券型、固收+、平衡型、权益型FOF;养老目标基金按持有期分类 [8][9] - 规模复盘:2025年以来FOF发行热度强,二季度新发规模190.71亿元创新高,持营规模小幅下滑,25Q2FOF规模累计上升146.26亿元 [10] - 新发代表:基金公司中东方红资产管理新发规模突出,托管行中招商银行首发规模超100亿元 [13] - 产品维度:债券型FOF热度高,部分长盈计划产品净申购超70亿元,25Q2持营规模上升最多的是博时臻选楚汇三个月持有 [15][16] - 基金公司维度:除规模Top3基金公司外,其余头部管理人变化大,Top15管理人中5家规模上升,2家机构更替 [19] 业绩维度 - FOF分类:按权益持仓分为权益型、平衡型、固收+、债券型FOF四类 [21] - 市场波动影响:二季度债券与权益市场波动大,中债综合财富总值指数上升1.67%、Wind全A指数上涨3.86%,FOF受影响 [21] - 业绩表现:随着仓位上升,FOF业绩逐渐突出,权益型FOF收益中位数达2.43%,各类FOF实现正收益概率超90% [23] - 绩优FOF特征:固收+FOF拉长久期/增持转债增厚收益;平衡型FOF多资产配置,重仓QDII基金与商品ETF;权益型FOF存在差异 [29] 投资特征 - 头部管理人配置:重视多资产配置,投资方向有差异,如部分重视QDII、互认基金、商品投资等 [37] - 市场整体特征:二季度FOF增持纯债、重视被动投资,对沪深基金和被动股指持有比例下降,对纯债、QDII股票与REITs基金占比上升 [39] - 资产偏好:青睐美股与港股资产,纳斯达克100ETF、港股通ETF类产品受增持,主动权益增持产品多样 [40][42] - 个股配置:三类含权FOF普遍减持周期、增配医药,增持医药+科技成共识 [49] 个人养老基金 - 规模情况:二季度规模108.34亿元,较25Q1上升6.30亿元,养老目标日期基金更受欢迎,固收+FOF规模上升突出 [53] - 产品表现:规模最大的是兴全安泰基金养老目标五年,规模增长多的为养老目标日期基金,如兴全安泰积极养老目标五年 [56][57] - 基金公司维度:华夏、兴证全球、中欧基金Y份额产品合计规模大,头部管理人旗下规模靠前产品权益仓位偏高 [60][61]
公募基金量化遴选类策略指数跟踪周报(2025.07.20):市场情绪回暖风偏提升,股基增强策略指数持续新高-20250722
华宝证券· 2025-07-22 20:0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A股权益市场延续强势,美股在高位震荡;各境内权益策略指数本周均获正收益,海外权益策略小幅收跌;量化策略配置上股基增强策略最优,其次为常青低波策略,海外权益策略相对靠后 [4][5] - 对A股持相对乐观态度,科技板块有企稳回暖迹象,红利等风格板块短期上行动力或减弱,股基增强组合空间更大,常青低波策略可打底配置,防御风格板块有长期配置价值 [5] - 海外市场短期高位回调风险值得关注,中长期看好美股上行趋势,当前高位配置性价比低,可关注逢低布局机会 [6] - 常青低波基金策略和股基增强基金策略本周收涨,现金增利基金策略本周收益优于基准,海外权益配置基金策略本周收跌;当前仍值得配置常青低波策略,股基增强策略超额表现待市场改善,现金增利组合可优化短期闲置资金收益,海外权益组合可满足全球化配置需求 [6][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工具化基金组合表现跟踪 - 本周常青低波基金策略收益0.872%,股基增强基金策略收益1.558%,现金增利基金策略收益0.028%,海外权益配置基金策略收益 -0.376%;各策略近一个月、今年以来及策略运行以来也有不同表现 [13] - 常青低波基金组合长期低波,波动率和最大回撤优于基准,兼具防守与进攻性 [15] - 股基增强基金组合运行时间短,当前挖掘个股价值难显现,市场改善后弹性更强,弱市下与基准走势相近 [18] - 现金增利基金组合持续跑赢基准,策略运行以来超额收益累计超0.41%,可助投资者现金管理 [19] - 海外权益配置基金组合自2023年7月31日以来累积较高超额收益,全球化配置可增厚权益投资组合收益 [23] 工具化基金组合构建思路 - 通过量化方法构建全新风格体系下的基金优选池,满足不同市场环境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选基需求,也为货币和债券基金开发工具化组合 [25] - 常青低波基金组合以挑选长期稳定收益基金为目标,从净值和持仓维度优选低波基金 [28] - 股基增强基金组合挖掘强Alpha挖掘能力的基金经理配置,回测期持有期胜率优秀 [29] - 货币基金基于多维特征因子构建筛选体系,优选收益更优的货币基金 [26] - 海外权益配置基金组合根据长短期技术指标筛选多个国家或地区权益指数,选择对应QDII基金构建组合 [27]
基金产品周报:医药行业基金表现亮眼,资金大幅流入科创债ETF-20250722
爱建证券· 2025-07-22 20: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本周(2025/07/14 - 2025/07/18)各类别基金产品中,主动权益基金周平均收益率 3.00%最高,医药行业基金表现亮眼,资金大幅流入科创债 ETF [2][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跨类别基金产品收益概览 - 本周主动权益基金周平均收益率最高为 3.00%,其余依次为 QDII 基金 2.45%、ETF 基金 1.81%等[8] - 年初至今 REITs 基金平均涨幅 19.07%领先,其余依次为 QDII 基金 17.11%、主动权益基金 11.94%等[8] 主动权益基金 - A 股市场主要宽基指数除北证 50 外全部上涨,创业板指周涨跌幅 3.17%表现最好;港股市场主要宽基指数本周均上涨[11] - 本周申万一级行业指数多数上涨,通信、医药生物、汽车行业指数表现相对较好[13] - 本周主动权益基金整体平均收益率为 3.00%,长城大健康混合 A 周收益率达 16.27%表现最好[15] - 本周行业主动权益基金平均收益率为 5.15%,医药行业基金平均收益率达 8.54%表现亮眼[18] - 周内非行业基金平均收益率为 2.72%,成长型风格周平均收益率达 3.58%相对占优[21] 量化基金 - 本周量化基金平均收益率为 1.48%,银华中证全指医药卫生增强周收益率最高达 8.83%[23] - 本周指数增强类量化基金中,跟踪国证 2000 指数的基金表现占优,平均收益率达 1.69%[25] 债券基金 - 本周债券市场主要指数整体上行,中证全债指数上涨 0.11%,中证国债指数上涨 0.04%,中证信用债指数上涨 0.08%[27] - 本周中证转债指数上涨 0.67%,周成交额上升 3.75%,转债价格中位数上涨 1.07%,转股溢价率中位数上升 0.25%[30] - 本周债券类基金平均收益率达 0.19%,华商双翼平衡混合 A 周收益率达 5.09%表现最好[32] - 本周纯债类债券基金平均收益率 0.07%,短期、中长期纯债基金收益率分别为 0.05%、0.07%[34] - 本周混合类债券基金周平均收益率为 0.26%,混合债券型一级基金收益率 0.14%,二级基金 0.35%[37] - 周内偏债混合型债券基金平均收益率为 0.49%,灵活配置型债券基金收益率为 0.30%[39] - 本周可转债型债券基金平均收益率 1.09%,南方昌元可转债债券 A 表现最好,周平均收益率达 2.42%[41] ETF 基金 - 本周 ETF 基金资金呈净流入状态,净流入金额为 562.65 亿元,环比上升 265.37%[43] - 从跟踪指数而言,跟踪债券指数中 AAA 科创债及沪 AAA 科创债指数的 ETF 净流入靠前[47] - 本周净流出靠前的跟踪指数均为权益类指数,中证 A500 指数净流出 102.28 亿元最多[50] - 本周资金净流入靠前 ETF 多为科创债 ETF,科创债 ETF 华夏净流入额达 122.96 亿元最多[52] - 本周净流出靠前 ETF 多为规模指数 ETF,银华日利 ETF 周内净流出 36.32 亿元流出最多[54] - 本周 ETF 基金整体平均涨跌幅为 1.81%,恒生创新药 ETF 周涨幅最高,达 13.69%[56] FOF 基金 - 本周 FOF 基金平均收益率为 0.55%,交银智选星光混合(FOF - LOF)A 周收益率 5.11%表现最优[57] QDII 基金 - 本周 QDII 基金整体平均收益率为 2.45%,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混合(QDII)A 周收益率最高,达 15.89%[60] REITs 基金 - 本周 REITs 基金平均涨跌幅 0.08%,招商科创 REIT 周涨跌幅 3.05%表现最优[62]
策略主题报告:公募配置趋势:满满的信心
国投证券· 2025-07-22 19:0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Q2主动公募增持AI产业链、创新药、军工及高端制造、部分资源品等板块,减持传统消费、部分此前高位板块;机构持仓呈现AI+科技为主战场、港股配置权重上升、泛AI产业浪潮成主流、消费从传统走向新消费、新旧动能转化等趋势 [1][2] 各部分总结 主动型公募Q2持仓变化拆分 - Q2机构增持AI产业链、创新药出海及政策改善受益的医药板块、军工及高端制造、部分资源品 [5] - Q2机构减持传统消费、部分此前高位板块 [5] - 2025Q2机构增持前五行业为通信、银行、非银行金融、医药、传媒,减持前五行业为食品饮料、汽车、机械、家电、电力设备及新能源 [5][7] - 2025Q2机构对AI产业链配置,海外算力链光模块、PCB加仓明显,国产算力和港股互联网巨头小幅减仓 [5][7] - 2025Q2机构对医药板块明显增仓,尤其部分港股创新药龙头 [5][7] - 2025Q2机构对出海产业链配置分化,游戏文化出海受关注,白电、工程机械、消费电子减仓 [5][7] - 2025Q2机构对新消费增仓,传统消费减仓 [5][7] - 2025Q2机构对大金融板块明显增仓 [5][7] - 2025Q2机构对部分涨价资源品板块增仓 [5][7] 总体配置变化趋势 - 港股重仓个股数量和重仓市值占比持续上升,当前接近20%左右 [13] - 泛AI产业浪潮成主流配置,TMT+恒生科技配置比例达36.19%且持续增仓,泛新能源持续减仓 [16] - 消费仓位从传统消费走向新消费,新消费50组合持仓占比约10.36% [20] - 出海大浪潮未因关税逆转,出海50组合持仓占比维持高位,文化类出海增仓明显 [20] - 新经济TMT指数持仓占比持续上升,旧经济指数持仓仅9.46%,反映A股市场新旧动能转化成机构配置共识 [30] 主动增仓个股排序 - 主要集中于CPO+创新药方向,如中际旭创、新易盛、信达生物等 [31]
债券型基金2025年二季报点评:债市收涨,各类债基普遍拉长久期、提高杠杆
招商证券· 2025-07-22 19: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二季度债市收涨,纯债基金季度收益处近三年中等水平,含权债基整体获正收益且绝对收益回升,权益仓位降低,纯债和含权债基均拉长久期、提高杠杆率,含权债基中低评级债券占比略升,可转债基金平均收益为正,估值提升,转股溢价率下降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债券市场概况 - 2025年二季度债市整体收涨,中债总财富指数涨1.53%,中债国债指数涨1.79%,中债信用债指数涨1.02%,可转债市场先跌后震荡上行,中证转债二季度收益约3.77% [3][8] 二、债券型基金规模变化 - 2025年二季度纯债基金回升,中长债和短债基金规模分别增至6.49万亿和1.15万亿,增长2845亿、1656亿;含权债基整体提升,偏债类提升1066亿至1.92万亿,低仓位灵活配置类降至807亿;可转债基金规模降至497亿;指数债基规模大幅增至1.55万亿 [11] 三、债券型基金发行概况 - 2025年二季度77只债券类基金成立,中长期纯债基金发行最多,为38只;中长债基金发行份额约573亿,短债基金33亿,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约462亿,均较上季度增长;含权债基发行热度降低,二级债基、一级债基发行份额分别为154亿、82亿,偏债混合和可转债基金无新发产品 [20] 四、纯债基金业绩表现及持仓变化 1、纯债基金业绩表现 - 2025年二季度短债基金收益均值0.66%,中长债基金收益均值0.99%,均处近三年中等水平 [22] 2、纯债基金券种配置 - 截至2025年二季度,短债基金信用债占比约85.48%,增配利率债;中长债基金信用债占比约47.52%,券种结构变化不大 [29] 3、纯债基金久期分布与杠杆率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纯债基金平均久期拉长至2.80年,减仓1 - 3年中短期债券,加仓3年以上中长期债券;短债和中长债基金杠杆率分别提升至112.51%、117.40% [32] 4、纯债基金信用评级分布 - 高评级债券占比约96.41%,中评级债券占比降至3.55%,低评级债券占比0.05%,信用等级略有提升 [37] 五、含权债基业绩表现及持仓变化 1、含权债基业绩表现 - 2025年二季度含权债基整体获正收益,绝对收益回升,一级、二级、偏债混合、低仓位灵活配置型基金平均收益依次为1.20%、1.42%、1.29%、1.03%,处近三年中等偏高水平 [37] 2、含权债基大类资产配置 - 2025年二季度含权债基降低权益仓位,股票仓位7.04%,可转债仓位7.65%,分别较上季度降低0.59、0.91个百分点 [49] 3、含权债基券种配置 - 各类含权债基纯债仓位以信用债为主,利率债占比在16 - 20%之间,2025年二季度利率债占比均上升 [51] 4、含权债基久期分布和杠杆率 - 截至2025年二季度,含权债基平均久期拉长至4.70年,降低3年以内短债占比,提高3年以上中长债占比,10年以上债券占比提升大;杠杆率中位数提高至109.91% [58] 5、含权债基信用评级分布 - 截至2025年二季度,高评级债券占比约64.36%,中评级债券占比约21.43%,低评级债券占比约14.21%,中低等级信用债占比提升 [62] 6、含权债基股票持仓 - 2025年二季度有色金属、银行等为含权债基重仓股配置比例最高的五大行业;增配非银行金融等,减配食品饮料等,行业集中度提升 [65] 7、含权债基可转债持仓 - 截至2025年二季度,含权债基可转债持仓在银行等行业配置比例最高,银行转债占比约20.16%,集中度降低;增配基础化工等行业转债,减配银行等行业转债 [73] 六、可转债基金业绩表现及持仓变化 1、可转债业绩表现 - 2025年二季度可转债市场收涨,全部可转债基金季度收益为正,平均值约3.50%,为近三年较高水平,中海可转换债券收益最高约6.38% [77] 2、可转债基金持仓 - 截至2025年二季度,可转债基金可转债持仓在银行等行业配置比例最高,银行转债占比16.53%;增配有色金属等行业转债,减配银行等行业转债,行业均衡度提升 [81] - 2025年二季度可转债基金持仓估值提升,市价中位数约123.65元,转股溢价率中位数降至28.92% [86]
25Q2固收+基金季报分析:一级债基规模上升迅速,港股关注度持续提升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22 18: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Q2固收+基金规模上升,权益仓位普遍降低,业绩表现受仓位影响,不同基金公司和产品表现有差异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规模变动:市场对一级债基配置价值的关注度明显提升 - 2025Q2固收+基金规模再次增加,当前共1366只基金,规模共1.37万亿,累计规模增加905.82亿元,混合债券型一级基金规模上升较快 [8][10] - 2025年Q2基金公司累计发行16只固收+基金,首发规模合计152亿元,4、5月发行冷淡,6月明显好转 [19] - 本季度在管规模靠前的基金公司管理规模大多上升,景顺长城基金规模增加最多,为154.56亿元,个别公司如招商基金、天弘基金、安信基金规模下滑 [23] 投资特征:权益仓位下调,港股配比持续增加 - 2025Q2固收+基金普遍下调含权仓位,但对港股配置比例增加 [31] - 各类型固收+基金统一下调先进制造、周期、消费板块配置比例,增加金融地产、科技创新、医药生物板块配置比例 [36] - 2025Q2固收+基金规模前10的公司在各板块配置差异较大,如中欧基金和中银基金超配金融地产,招商基金和天弘基金低配 [38] - 2025Q2绩优固收+基金行业配置差异大,部分产品重仓银行、有色金属等行业,占比超重仓股市值50% [41] 业绩复盘:华泰保兴基金和永赢基金领跑 - 2025年Q2固收+基金收益、最大回撤中位数为1.21%、 - 1.27%,股票仓位越高业绩越好,低、中、高仓位收益中位数分别为1.12%、1.15%、1.29% [44] - 固收+基金规模靠前的公司中,华泰保兴基金和永赢基金平均收益最高,代表产品分别是华泰保兴尊利、永赢稳健增强 [45] - 2025Q2大规模固收+基金业绩表现不一,同策略中业绩靠前的有易方达增强回报等,绝对收益较高的有华泰保兴尊合等 [49] - 对2025Q2各类固收+基金收益降序排列,收益靠前的有平安瑞尚六个月持有、东海美丽中国等 [51]
科技主题基金25H1业绩简评:哪些科技主题基金25年上半年业绩出色?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22 17:1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5年上半年科技板块受四月初关税冲击影响大,科技主题基金在主动权益基金样本中波动更高、收益率稍弱 [3][9][12] - 中欧基金旗下多只科技主题产品25年上半年业绩领先,永赢科技智选业绩回报最高 [3][16][19] - 科技主题基金布局较多的公司中,中欧基金平均表现领先,永赢基金平均业绩表现最高 [3] - 中欧数字经济25年上半年分位数均值最高,永赢半导体产业智选、财通资管数字经济分位数均值也较高 [3][27][3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科技主题基金整体表现情况 - 科技板块受四月初关税冲击影响大,科技指数在25M2及之前快速上行,而后回调,四月初显著回撤后进入调整 [9] - 25年上半年科技主题基金在主动权益基金样本中波动更高,平均达31.26%,收益率稍弱,回报均值约6.25% [3][12] 哪些科技主题基金25年上半年业绩出色 - 中欧基金旗下多只产品业绩领先,如中欧数字经济、中欧智能制造等;永赢科技智选业绩回报最高,达47.43%;诺安稳健回报等回报均在30%以上 [3][16][19] - 科技主题基金布局较多的公司中,中欧基金平均表现领先,旗下8只基金规模超193亿元,25年上半年平均业绩18.98%;永赢基金旗下3只基金规模约54.87亿元,平均业绩29.54%最高;财通证券资管旗下3只产品平均业绩21.97%;大部分平均业绩领先的公司旗下基金数量和规模较小 [3][23][24] - 中欧数字经济25年上半年分位数均值最高达81.1%,市场环境适应性强;永赢半导体产业智选、财通资管数字经济分位数均值分别达75.8%和75.5%,顺境表现突出,Beta敏感性显著正向 [3][27][30]
宏信证券ETF日报-20250722
宏信证券· 2025-07-22 17:0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年7月22日A股市场各指数上涨,不同类型ETF有不同表现 [2][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概况 - 上证综指上涨0.62%收于3581.86点,深证成指上涨0.84%收于11099.83点,创业板指上涨0.61%收于2310.86点,两市A股成交金额19290亿元 [2][6] - 涨幅靠前行业为煤炭(6.18%)、建筑材料(4.49%)、建筑装饰(3.38%),跌幅靠前行业为银行(-0.98%)、计算机(-0.73%)、通信(-0.43%) [2][6] 股票ETF - 成交金额靠前的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上涨1.06%,贴水率1.02%;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上涨0.75%,贴水率0.83%;华夏中证A500ETF上涨1.09%,贴水率1.06% [3][7] - 列出成交额前十股票ETF的代码、基金名称、价格、涨跌幅等信息 [8] 债券ETF - 成交金额靠前的海富通中证短融ETF下跌0.00%,贴水率-0.01%;华夏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ETF下跌0.05%,贴水率-0.01%;鹏华上证AAA科创债ETF下跌0.03%,贴水率-0.03% [4][9] - 列出成交额前五债券ETF的代码、基金名称、价格、涨跌幅等信息 [10] 黄金ETF - 黄金AU9999上涨0.39%,上海金上涨0.41%,成交金额靠前的华安黄金ETF上涨0.38%,贴水率0.34%;易方达黄金ETF上涨0.34%,贴水率0.31%;博时黄金ETF上涨0.40%,贴水率0.35% [12] - 列出成交额前五黄金ETF的代码、基金名称、价格、涨跌幅等信息 [13] 商品期货ETF - 华夏饲料豆粕期货ETF上涨0.45%,贴水率0.62%;建信易盛郑商所能源化工期货ETF上涨1.39%,贴水率1.85%;大成有色金属期货ETF上涨0.23%,贴水率0.57% [13] - 列出商品期货ETF的代码、基金名称、价格、涨跌幅等信息 [14] 跨境ETF - 前一交易日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0.04%,纳斯达克指数上涨0.38%,标普500上涨0.14%,德国DAX上涨0.08%;今日恒生指数上涨0.54%,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上涨0.39% [15] - 成交金额靠前的易方达中证香港证券投资主题ETF下跌0.73%,贴水率-0.14%;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下跌0.15%,贴水率-0.01%;华夏恒生科技ETF下跌0.13%,贴水率0.19% [15] - 列出成交额前五跨境ETF的代码、基金名称、成交额、涨跌幅等信息 [16] 货币ETF - 成交金额靠前的为银华日利ETF、华宝添益ETF、货币ETF建信添益 [17] - 列出成交额前三货币ETF的代码、基金名称、成交额信息 [19]
25Q2主动权益基金季报分析:消费成为二季报展望关键词,主动权益增配金融与医药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22 13: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核心观点 - 消费、关税、创新是二季度主动权益基金经理普遍关注的内容,二季度主动权益基金业绩较上季度小幅回落,仓位整体上升,重仓股减持先进制造、消费,加仓金融、科技、医药等板块 [3] - 国金基金二季度主动权益基金产品平均业绩表现最好,易方达基金是目前主动权益基金管理规模最大的公司 [37][38] - 医药、金融地产基金二季度表现领先,小盘成长风格明显占优 [3][50][51] 各目录总结 基金二季报投资展望关键词:消费为重点聚焦板块,关税、创新关注度较高 - 消费、关税、创新是基金经理二季报普遍提到的内容,趋势关键词有修复、回升、反弹等,行业板块关键词包括科技、军工、银行等 [3][9] - 部分基金经理有不同投资策略,如温宇峰采用“价值型策略”加“合理定价的增长策略”的组合,陈颖看好科技大方向与消费电子产业链等 [12][13] 业绩与规模维度:二季度业绩小幅回落,新发市场略有回暖 - 二季度主动权益基金业绩较上季度小幅回落,约70%的基金取得正收益,收益率中位数为2.05%,业绩领先基金重仓医药生物、通信、电子等行业 [3][14][17] - 二季度主动权益基金仓位整体上升,股票仓位均值升至87.33%(+1.10%),港股仓位提升,重仓股减持先进制造、消费,加仓金融、科技、医药等板块,通信和医药生物配置比例上升明显 [3][22][24] - 易方达蓝筹精选是规模最大的主动权益基金产品,部分大规模产品业绩回暖但份额下行,新发规模有所回升,东方红核心价值发行规模最大 [30][34] 基金公司维度:国金基金二季度表现出色 - 国金基金二季度主动权益基金产品平均业绩表现最好,收益率为6.91%,易方达基金是目前主动权益基金管理规模最大的公司 [37][38] - 业绩领先的基金公司超配计算机、非银金融等行业,普遍低配电子、食品饮料、电力设备等行业 [42] 投资策略比较:小盘成长风格基金明显占优 - 医药、金融地产基金二季度表现领先,新能源、先进制造基金表现偏弱 [3][50] - 二季度成长风格占优,小盘成长产品收益率中位数领先,为9.92%,中盘价值风格产品表现不佳,中位数为0.78% [51]
基金专题:中美基金信息披露对比之概览&《招募说明书》
上海证券· 2025-07-21 19:3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通过对比中美基金信息披露特点及《招募说明书》披露实践,发现两国在监管理念、披露风格等方面存在差异,中国可从披露理念、追责机制、基金持仓、基金交易、不同份额等方面完善信息披露制度,营造良好金融业态 [5][46][4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中美基金信息披露对比 1.1 监管体系与理念 - 中美监管框架类似,均以当地证券监督委员会为主要监管机构,上设法律指导,下配法规规定具体要求;监管理念各有侧重,中国侧重保护大众投资者,由监管引导,美国注重响应市场需求,由市场主导 [5][8] - 监管理念差异与两国资本市场发展阶段、市场参与主体、司法追责体系不同有关,美国资本市场成熟,民事追责完善,中国发展时间短,追责以行政处罚为主 [9] 1.2 主要披露文件 - 中国需公开披露十七种基金信息文件,投资者主要关注“产品资料概要”“基金招募说明书”“基金合同”“基金定期报告”;美国要求披露的公募基金文件分注册声明相关文件、定期运作报告、其他三类 [13] 1.3 信息披露特点 - **披露颗粒度与频率**:美国信息披露更全面细致、频率更高,持仓组合方面尤为突出,截至2025年年中,美国公募基金季度披露全持仓明细,中国公募基金季度披露前十大重仓等,半年度增加披露股票和资产支持证券全持仓,2025年年底起美国大部分共同基金和ETF将月度披露全持仓 [16] - **分级披露**:美国采用分级披露,招募说明书分3个版本,股东报告有散户定制简易版本;中国公募基金信息披露文件多为一个版本,《基金产品资料概要》可视为《招募说明书》简要版本 [19][20] 二、中美《招募说明书》信息披露对比 2.1 相关法规与样例选取 - 中国对《招募说明书》披露要求的法规为“证券投资基金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5号《招募说明书的内容与格式》”,美国为“N - 1A”;中国重大变更3个工作日内更新,其他至少每年更新一次,美国重大变更及时更新,其他每6个月更新一次 [22] - 样例选取上,中国选景顺长城基金的“景顺长城策略精选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美国选富兰克林邓普顿基金的“富兰克林全球配置基金” [23] 2.2 对比:投资策略 - 中国披露要求宽泛,样例基金披露大类资产、股票、固定收益证券投资策略及公司特色股票投资分析系统;美国披露要求具体,对某些策略有明确披露要求,中国未要求 [27] 2.3 对比:业绩 - 中美都要求披露基金长期业绩及较业绩基准收益表现,均用直观方式展示数据;内容上,中国要求全面披露风险收益特征,美国未要求披露风险指标;展示方式上,中国对“基金净值增长率与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的对比”呈现更直观,美国对过去10年收益情况呈现更直观且重点突出 [27][28][29] 2.4 对比:费用 - 中美都要求披露基金运作费用种类、费率水平、收取方式;中国以文字和公式解释费用收取细节,美国以表格集中列示不同份额费率情况并通过案例展示费用总额,美国还要求披露组合周转率对费用的影响,中国未要求 [35][36] 2.5 对比:申赎 - 中国披露突出“巨额申赎”对投资人的影响,法规要求披露“巨额赎回”情形及处理方式;美国强调“频繁申赎”影响,要求基金公司披露应对政策 [37] 2.6 对比:不同基金份额的情况 - 中国对不同基金份额信息披露分散,法规未明确规定差异对比形式;美国法规建议对不同份额异同提供集中、易于理解的对比,样例基金以表格形式集中对比费用差异 [38][42] 2.7 对比:风险提示 - 中国披露要求具体,明确列示必须披露的风险种类,样例基金针对典型和特有风险分别披露;美国披露要求笼统,未列示必须披露的风险类型,但强调使用金融中介的风险,中国较少提及 [44][45] 三、总结与启示 - 中美在基金信息披露上均致力于维护资本市场发展、注重投资者友好和投资价值观培养,监管理念和披露风格有差异;《招募说明书》方面,中国注重风险披露,阅读体验好但不同份额信息披露分散,美国重视“频繁交易”和“利益冲突”,不同份额情况对比更直观集中 [46] - 中国可从披露理念、追责机制、基金持仓、基金交易、不同份额等方面完善信息披露制度,营造良好金融业态 [48][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