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态创新
搜索文档
九华旅游(603199):25Q3业绩略有承压 关注新项目进展
新浪财经· 2025-10-31 12:3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6.68亿元,同比增长17.40%,归母净利润1.81亿元,同比增长17.65%,扣非净利润1.76亿元,同比增长20.16%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收1.85亿元,同比增长6.37%,归母净利润0.39亿元,同比微降0.70%,扣非净利润0.37亿元,同比增长1.07% [1] - 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至44.8%,归母净利率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至21.1%,成本费用压力主要来自社保基数调整致薪酬增长、交通转换中心改造后折旧增加及政府补贴减少 [1] 近期运营与资本动态 - 国庆中秋假期前5天,九华山风景区游客接待量超过24万人次,显示假期客流表现较好 [2] - 公司于9月10日公告,综合考虑市场环境变化及自身发展规划,决定终止定向增发事项 [2] - 公司董事会同意开展收购石台白鹭湾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全部股权及石台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部分股权的前期工作,旨在提升旅游市场竞争力并加速资源整合 [2] 未来发展项目与展望 - 狮子峰索道项目预计于2026年底建成,运营期15年内,预计年平均营收1.1亿元,平均利润总额0.5亿元 [2] - 公司依托九华山自然资源,拥有索道缆车经营权、客运专营权、酒店及旅行社业务,受益于旅游行业恢复和交通优化,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8.8亿元、10.0亿元、11.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亿元、2.5亿元、2.8亿元 [3]
河南桐柏:催生文旅新场景 打造经济新亮点
中国经济网· 2025-10-17 15:28
"这趟来桐柏真是来对了!前两天住民宿,推开窗户就是连片的田园风光,晚上去县城的美食夜市吃烧 烤,比之前单纯逛景区有意思多了!"10月16日,来自湖北游客李蕊对河南省桐柏县文旅产业的新变化 赞不绝口。 近年来,桐柏县以创建"中国文旅名县"为目标,通过项目建设、业态创新、服务升级等措施,持续优化 旅游营商环境,不仅让游客收获满满,更推动文旅产业从"潜力储备"向"优势释放"加速转型,交出了一 份亮眼的成绩单:今年1至6月,全县接待游客353.1万人次,同比增长19%,带动综合旅游总收入29.55 亿元,同比增长22%。 针对过去"资源碎片化、产品单一化、品牌薄弱化" 问题,桐柏县从规划引领与资源整合双向发力。一 方面,以高起点编制的《桐柏县文旅名县三年行动计划》为蓝图,打破各个景区孤立发展格局。另一方 面,聚焦项目建设,用实打实的硬件升级让规划落地见效。2025年上半年,全县5个文旅专项债券在建 项目稳步推进,其中综合旅游开发项目一标段淮源景区升级改造顺利完成,新增一条钢结构游玩栈道、 6个游玩广场和2座水坝,景区设施与景观品质实现双提升。与此同时,月河镇老街村"在水一方"精品民 宿投入运营,白墙黛瓦的建筑风格与乡 ...
因地制宜放大地方文旅亮点
经济日报· 2025-10-10 06:19
强化政策引领,明确地方特色文旅产业的发展方向。通过政策的前瞻指导,精准定位各地文旅产业发展 的主攻方向,避免同质化发展。实施差异化政策指导,在充分评估当地文化独特性和开发潜力的基础上 明确核心优势。例如,江苏省以水为脉、以文为魂,致力于打造运河"美丽中轴"、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 最精彩一段、"生态绿+海洋蓝"滨海美丽风光带,生动展现水韵江苏大气温润、敦睦柔和的人文风貌, 向世界讲好"水韵江苏"故事。还要营造良好的政策实施环境,成立由地方主要领导牵头负责的文旅产业 发展小组,形成文化、旅游、财政、国土、科技等职能部门的联动配合,打造高效协同的治理体系。提 高政务服务规范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简化对符合条件的文旅新业态的管理审批流程,降低制度性 交易成本,激发文旅市场发展的内生动力,助力地方特色文旅产业茁壮成长。 加强业态创新,催生地方特色文旅新的经济增长点。各类产业要加强产业链的协同创新,通过多产业联 动打破业态壁垒,共同打造复合型文旅产品。推动地方特色文旅产业与农业、工业、商业、体育、音 乐、民俗、科技等领域深度融合,形成田园文旅、娱乐文旅、展会文旅、赛事文旅等文旅新业态。例 如,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县始 ...
文旅融合,激活假日消费新活力
环球网· 2025-10-06 16:30
文旅活动规模与政策支持 - 全国国庆文化和旅游消费月活动启动,各地将举办超2.9万场次文旅活动,并发放超4.8亿元消费补贴 [1] - 四川遂宁通过举办大型足球赛事,同步发放700万元专项消费券,有效将观赛人群转化为旅游消费主体 [2] 消费需求与产业升级趋势 - 人民群众的文旅需求正经历从量到质的深刻转变,从传统观光游览向深层次、个性化的文化体验升级 [1] - 文旅产业具有极强的带动效应和融合能力,与体育赛事、文艺演出等领域深度融合产生强大市场吸引力 [2] - 以核心文旅活动为牵引,有效整合“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资源,形成“一业兴、百业旺”的良性循环 [2] 业态创新与融合发展 - “跟着赛事去旅行”、“为了一场演出奔赴一座城”等消费模式在黄金周假期蓬勃发展 [2] - 四川遂宁推出“赛事+旅游”联动模式,凭票根可享受住宿折扣、特色伴手礼等优惠政策 [2] - 成都新津区创新推出“津鲤卡”,将赛艇公开赛与鱼头火锅美食季有机结合,实现文化流量向经济增量转化 [2] 文化传承与产品创新 - 行业通过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升文旅产品文化内涵 [1] - 上海百年商船会馆的沉浸式园林实景音乐剧《耋戏生》创新采用“半流动式”观演模式,结合数字媒体技术 [1] - 四川德阳中江县觉慧村将非遗技艺转化为旅游体验,游客可体验挂面制作的十八道工序 [1] 科技赋能与服务体验升级 - 虚拟仿真、AI等新技术与文旅行业融合程度加深,推动大批沉浸式文化演出项目涌现 [3] - 浙江杭州M511光影汇利用8K超高清显示、人工智能交互等技术打造宇宙漫游体验 [3] - 山东烟台龙口市生态牧场通过展示智能化养殖和机器人应用,开创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 [3] - 新疆喀什的水舞秀《冰川之珠》运用高科技手段,将地域文化以全新艺术形式呈现 [3] - 科技与文旅深度融合提升了产品互动性和趣味性,推动了运营模式和服务体系的优化升级 [3]
“双节”点燃“舌尖经济”:老字号上新、婚庆聚餐热
搜狐财经· 2025-10-04 17:49
行业整体趋势 - 国庆与中秋双节合体造就八天超长假期,推动餐饮市场迎来年度消费小高峰 [1] - 在假期经济与业态创新双重驱动下,老字号焕新、连锁企业创新业态、场景多元的消费图景全面展开 [1] - 家庭团聚、旅游打卡、宴会庆典等需求集中释放 [1] 老字号企业创新举措 - 西来顺在西四北大街开设“清真美食驿站”小店,复刻总店马连良鸭子并推出小店独有的风味肉饼等小食,方便街坊邻居日常购买 [2] - 烤肉季以国家级非遗烤肉技艺为基础创新,推出以内蒙古沙葱入馔的“塞外秋韵烤羊肋间”及贴骨羊排 [2][4] - 中秋当天烤肉季将普通文吃烤肉免费升级为“怀中抱月”八味烤肉之一,以提升非遗体验 [4] - 砂锅居推出“金九银十暖心攻略”,特别推出砂锅焗蟹并为点干烧鱼的顾客免费赠送一只 [4] - 护国寺小吃总店自制手工月饼庆中秋,并为购买寿桃礼盒祝寿的顾客免费赠送包含8种京味小吃的礼盒 [4] 连锁餐饮企业业务拓展 - 海底捞在深圳罗湖区IBC MALL试营业全国首家海底捞·宴会店,面积约600平方米,配备27张餐位与8个独立包间,可承载多种宴请场景 [5][7] - 海底捞宴会主题店提供婚宴、生日宴、年会、升学宴等场景定制化服务,推出定制化宴席套餐,已接到多个国庆假期预订,包括家宴和婚宴 [7] - 山东日照一对新人计划在国庆期间于海底捞举办“松弛版”婚礼 [7] - 呷哺呷哺集团在9月25日至10月15日期间推出八大主题营销活动 [8][9] - 湊湊品牌在“双节”期间迎来战略升级,在之前全国46家门店推出“甄选单点+欢乐畅吃”双点模式基础上,新增东北、上海等地区18家门店,根据不同城市特点进行模式优化调整 [9] - 公司提供的安格斯牛肉、澳大利亚谷饲和牛、鲍鱼、生蚝等食材,在同等价格下品质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9] - 业内人士分析,公司通过多品牌策略覆盖不同消费层级,并通过模式创新提升消费体验 [9] - 公司表示有望在“双节”期间创造新的消费纪录 [9]
产业链串起“致富经” 山东让乡村“土特产”闯进全球
中国新闻网· 2025-09-24 19:54
产业链延伸与科技赋能 - 猪小肠通过提取肝素等工艺,从肠衣产品转型至高附加值的生物医药原料,产品包括低分子量肝素钠和全系列眼科药品,实现进口替代并销往全球 [2] - 公司每年消耗猪小肠约500万根,拉动当地生猪养殖业,带动超2000名农户稳定就业 [2] - 玉米通过精深加工转化为可完全降解的淀粉基热塑复合材料,使高聚物生产成本降低50%以上,产品出口至欧美、日韩、东南亚等地,2024年出口创汇约5700万美元 [4] - 山东搭建科企合作平台,建设3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支持630名专家,基本实现优势农产品加工技术服务全覆盖 [5] - 截至2024年底,山东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超1.1万家,营业收入达2.3万亿元 [5] 产业集群化发展 - 企业通过进驻产业园并获得国际认证资质,成功打开产品出海大门,实现从本地生产到国际销售的转变 [6] - 阳谷县将农产品出口纳入外贸高质量发展规划,2024年农产品出口额达19.2亿元,连续六年居聊城市首位 [6] - 山东培育的“齐鲁粮油”公共品牌2025年价值达921.75亿元,企业通过海外推介会与新加坡、马来西亚客商签下大额订单 [8] - 山东累计建设30个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县、122个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串企成链、聚链成群形成规模效应 [9] - 山东打造“好品山东”区域公共品牌,培育108个省级区域公用品牌和700个企业产品品牌,其中21个品牌入选国家农业品牌精品培育名单,数量全国居首 [9] 新业态与数字化转型 - 百年木工手艺通过建设173座标准化生产车间,整合资源形成产业化,产品占据全国70%市场份额,并出口至哈萨克斯坦、缅甸等国,年产值达2.5亿元,带动200余人就业 [10] - 乡村通过改造直播间发展电商,实现家纺产品直播销售和黑豆出口,电商年销售额和黑豆年出口额双过亿,村民最低月收入超3000元 [12] - 山东实施数字农业突破行动,建设“齐鲁农云”数字乡村大脑,打造1000余个智慧农业应用场景,推动线上线下交易渠道拓宽 [12] - 山东通过“好品山东 鲁贸全球”行动推进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并借助“齐鲁农超”平台助力农产品出口企业与大型连锁超市对接 [13] - 截至2024年,山东农产品出口额达1648.2亿元,占全国五分之一以上,2025年1月至9月出口同比增长10.3% [13]
桂林持续雕琢世界级旅游城市
广西日报· 2025-09-13 09:50
科技创新驱动 - 成立全区首个市级人工智能工作专班并落地广西首个全国产化商用大模型“桂林版昇腾 DeepSeek” [1] - 建成“AI桂林”文旅大模型 推出27项“AI伴游”等“人工智能+文旅”产品及50个人工智能开放场景 [1] - 与浙江大学共建“一联盟一中心一基金一体系”新型科创模式 2024年度获得全区26%的广西科学技术奖 [1] - 3项成果入选广西首批科创“首字号”成果 6个产品跻身广西国内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行列 [1] 文旅融合发展 - 灵渠景区入选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名单 建成广西首个“人工智能+文旅”示范基地 [2] - 上半年接待游客8421万人次 旅游总收入1036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12.1%和12.2% [2] - 入境过夜游客达67.45万人次 国际旅游收入2.63亿美元 同比分别增长79.7%和82.4% [2] - “桂林经典”品牌矩阵扩展 新兴业态如烟雨马拉松、新春焰火秀等活动带动消费超2.34亿元 [2] 消费市场与业态创新 - “桂林有戏”沉浸式演艺、低空旅游等新兴业态蓬勃兴起 实现“四季可游、昼夜精彩” [2] - 以旧换新活动拉动消费近20亿元 经验获全区推广 [2]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8% 消费市场持续回暖为发展注入内生动力 [2]
丽尚国潮:各区域主业均显示出发展韧性
证券日报· 2025-08-28 00:13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23.4百万元同比下降9.07% 但归母净利润79.73百万元同比增长9.46%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显著改善 主要因收回新零售业务应收款项致现金流入增加[2] - 通过业务结构调整与投资风险管控 减少应收账款和长期股权投资减值计提规模 降低资产减值损失对利润的侵蚀[4] 业务板块表现 - 专业市场业务实现营收221百万元同比增长0.32% 杭州环北和南京环北两大服装批发市场贡献显著[2] - 商贸百货零售业务营收64.15百万元同比下降0.42% 以兰州亚欧商厦为核心[2] - 商业管理业务营收22.38百万元同比增长7.83% 以兰州亚欧国际大厦为核心[2] 战略发展 - 聚焦智慧化升级与业态创新 在专业市场、商贸百货零售、新零售三大板块协同推进[3] - 短期聚焦专业市场数智化转型 升级业务运营和采批系统 长期规划从经营资产到经营用户再到经营产业的产业链升级[5] - 资源投入集中在数字化平台建设(物流、采批平台)、业态改造和团队建设等方面[5] 竞争优势 - 拥有核心商圈自有物业包括杭州凤起路、南京夫子庙、兰州中山桥等优质资产[3] - 具备数智化管理经验和稳定商户资源 2025年上半年通过商户赋能和跨市场联动进一步强化[3] - 与华住集团合作运营兰州亚欧国际云阁城际酒店 提升客流吸附能力和消费场景体验[3] 新业务发展 - 新零售业务涵盖运营与服务两大板块 但报告期末丽尚美链不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4] - 公司将持续关注新赛道发展机会 寻求外延发展 紧抓消费复苏契机拓展渠道资源[4] - 目前暂无具体并购标的 将重点探索新消费新零售板块的重要机会[3][4]
一片海何以“鲜”动长三角?
扬子晚报网· 2025-08-27 23:29
核心观点 - 如东海鲜产业通过自然资源优势、产业整合及文旅融合实现爆发式增长 成为长三角短途游热门目的地 带动当地消费和产业升级 [1][3][6] 自然资源优势 - 拥有86公里海岸线和100余万亩滩涂 孕育1000余种海产 [6] - 文蛤被誉为"天下第一鲜" 梭子蟹年产量占全省30% [6] - 地处长江入海口与黄海交汇处 浮游生物丰富 形成独特鲜味优势 [3][6] 产业整合举措 - 打造全产业链:从建设国家中心渔港到发展海鲜精深加工 实现从"论斤卖"转向"论值卖" [6] - 推进标准化生产:制定工艺标准 培育餐饮"名菜、名店、名师" 促进规模化连锁化 [10] - 完善物流体系:政府快速完善冷链物流 实现"全国快递次日达" [10] 文旅融合创新 - 创造沉浸式体验:结合"海上迪斯科"踩文蛤、渔港抢鲜、温泉康养、古镇夜游等多元业态 [6][9] - 形成"海鲜+"模式:将美食与温泉、古镇等资源打包 设计一站式休闲线路 [6][13] - 典型案例:上海游客驱车2小时抢第一网梭子蟹 南京游客排队3小时购买虾籽烧饼 [9] 品牌建设与政府支持 - 2007年获"中国海鲜之乡"称号 系统推进品牌建设 [10] - 构筑食品安全监管网络 作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县"保障消费体验 [10] - 拥有多件地理标志产品:如东文蛤、如东条斑紫菜等 [13] 市场反响 - 周末餐厅翻台达100桌 出现"做不完"的火爆场面 [3] - 成为长三角短线游热门选项 攻略帖持续涌现 [1] - 游客复购率高 "体验差"成为持续吸引力 [7][9]
合百集团(000417) - 000417合百集团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821
2025-08-21 18:28
业务调改与创新 - 百货业态深化"一店一策",中心店聚焦"首"字品牌和年轻化培育,主题店打造二次元主题商业和城市奥莱等新地标,社区商业中心转型服务体验 [2][3] - 超市业态聚焦供应链建设,自有品牌销售占比目标提升至40%以上,创新打造合家福食品超市新业态 [3] - 合家福超市调改成效显著,滨湖新区店销售提升30.3%,客流上升17.97%,丹霞店销售提升10.5%,客流上升22.26% [4] - 合家福高新JOY3.0店调改5400㎡,分为10个主题场馆,实现全面转型 [5] - 自有品牌矩阵涵盖462个单品,1-7月销售同比增长99.18% [5] 门店布局与规划 - 截至2025年6月末,零售主业共计240家门店(百货24家,超市189家,电器27家),上半年关闭20家超市门店,新开7家 [5] - 未来百货、电器门店以存量改造为主,超市门店保持稳健开店节奏,关闭长期亏损门店 [6] - 京东奥莱旗舰店开业后表现优异,五一假期销售近百万元,周末单日客流突破1万人次,计划在宣城台客隆超市府山店引入 [7] 财务与业绩表现 - 百大电器上半年国家补贴使用8244.64万元,带动销售4.35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33.55% [8] - 截至2025年6月末,存货余额24.03亿元(开发产品及开发成本占比72.94%),投资性房地产余额18.05亿元 [9] - 2025年预计资金需求10亿元,投向农批市场建设、零售门店调改升级和新业投资 [9] 未来增长驱动 - "一调一转":百货一店一策调改,超市供应链变革和业态创新 [10] - "一降二提":降费用,提效率(仓配一体化)和毛利率(深度联营合作) [10] - "三新":供应链业务新增长(合家兴、合家康等),循环经济和检验检测新业务,新兴产业投资新赛道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