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量子密码
搜索文档
安恒信息:公司持续关注前沿技术的发展动态并进行战略布局
证券日报网· 2025-11-07 21:43
公司战略与技术布局 - 公司持续关注前沿技术发展并进行战略布局 [1] - 公司已与国内著名高校研究团队在后量子密码领域达成合作 [1] - 合作内容包括将后量子密码算法与公司自身产品结合并共同探索应用场景 [1] 技术研发与应用 - 后量子密码技术的研发旨在抵御量子攻击对传统密码算法带来的风险隐患 [1]
信安世纪(688201.SH):量子通信与后量子密码正在试点性增强跨境支付与数据安全
格隆汇· 2025-11-07 18:06
行业影响与趋势 - 量子计算对跨境支付、数据安全、区块链等应用现有密码体系的领域构成重大威胁 [1] - 量子通信与后量子密码技术正处于试点应用阶段,旨在增强跨境支付与数据安全,但尚未实现规模化应用 [1] 公司战略与研发 - 公司将持续投入后量子密码相关的研究与产品落地验证工作 [1] - 公司目前没有进行相关并购的考虑 [1]
天啊,细思极恐!美国抄走150亿比特币,根本没破解密钥!这事儿直接打了币圈“绝对安全”的脸
搜狐财经· 2025-10-20 01:03
区块链技术安全性挑战 - 美国司法部在2024年底通过执法手段控制了从黑客案中追回的价值超过150亿美元的比特币,而未破解私钥[1][3] - 该事件对区块链技术所宣称的“去信任”和“绝对安全”特性构成了直接挑战,表明中心化权力机构能够干预去中心化系统[3] 量子计算发展现状与威胁 -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披露,破解比特币使用的椭圆曲线签名算法所需的量子比特数量比此前估计减少了20倍,显著提前了威胁时间表[5] - IBM计划在2033年前建造出10万量子比特的机型,且已有系统在云端进行测试[5] - 根据加密专家Peter Shor的算法推算,仅需几千个稳定的量子比特即足以破解比特币的签名机制[5] - 2024年量子计算芯片投资已突破80亿美元,欧洲和美国等国家正在加速布局,例如欧洲量子旗计划目标为百万量子比特级别设备[7] - 有研究团队在2023年使用27个量子比特成功破解了2048位RSA加密的简化版模型,验证了量子计算破解加密的可行性路径[9] 比特币生态的潜在风险 - 统计显示约30%的比特币地址的公钥在链上是公开的,这些资产在量子计算成熟时将面临被攻击的风险[7] - 比特币网络升级到抗量子密码算法面临重大挑战,因为需要社区共识和全网节点更新,只要有1%的节点不同意就无法实现改变[9] - 比特币社区对于向“后量子密码”标准化的准备动作几乎为零,网络升级的僵滞性构成了系统性的脆弱点[9] 未来潜在影响 - 量子计算技术一旦取得突破,其影响将是代际式的而非渐进式的,比特币的安全窗口期可能在一夜之间蒸发[11] - 当具备破解能力的量子计算机出现时,链上早期巨鲸的、公钥已暴露的钱包将成为可被任意访问的公开金库[11]
中国妇女奋斗建功新时代丨勇立潮头敢为先——中国妇女在科技创新浪潮中激荡智慧
新华社· 2025-10-07 15:39
中国女性科技工作者概况 - 女性科技工作者总量约4000万人,占比达45.8% [1] 航天工程领域成就 - 女航天飞行工程师王浩泽作为中国第三位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女性,在神舟十九号任务中顺利完成在轨驻留183天 [2] - 王浩泽从火箭发动机预研工作通过选拔成为我国第三批航天员中唯一的女性 [2] 高铁技术领域突破 - 中国中车首席科学家梁建英主持研发的CRH380A动车组运营试验时速达486.1公里 [3] - 梁建英主持研发的商业运营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动车组和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刷新世界对中国速度的认知 [3] 医学研究进展 -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妇科主任医师赵瑞华近40年临床实践,创新提出"从郁论治"子宫内膜异位症观点并摸索出中医药特色治疗方案 [4] -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张文与IgG4相关性疾病较量十余年,牵头制定该疾病首部中国专家共识和诊治规范 [8] - 张文作为唯一中国代表参与制定IgG4相关性疾病首个国际诊疗指南 [8] 基础科学研究贡献 - 密码学家、清华大学王小云院士于2004年和2005年两度破解全球通用的哈希函数顶级密码算法MD5和SHA-1 [7] - 王小云院士获得2025年"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其变革性研究成果激励女性投身数学与网络安全研究 [7] - 王小云带领团队转向"后量子密码"前沿领域研究 [7] 农业与生物学研究 -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建三江实验站研究员刘凤艳30年如一日致力于水稻增产和农民增收研究 [5] -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庄文颖院士发现460余个真菌新种,独立完成3个真菌属的世界专著性研究 [5]
亨鑫科技(01085.HK):与华东师范大学共建智能安全密码芯片联合实验室
格隆汇· 2025-09-28 19:52
公司战略合作 - 公司与华东师范大学共建智能安全密码芯片联合实验室 [1] - 公司执行董事彭一楠担任实验室副主任职务 [1] - 合作涵盖国家级科研项目联合申报 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1] 技术研发方向 - 联合实验室聚焦特定密码芯片领域 包括后量子密码领域的自主技术研发 [1] - 致力于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密码算法 协议及安全芯片 [1] - 合作包含上海市重大重点科研专项的联合研究 [1] 产业化发展 - 实验室旨在促进密码芯片产业化发展 推动自主知识产权成果转化 [1] - 合作将显著提升公司在密码芯片基础研究 关键技术攻关与产业化应用的能力 [1] - 进一步增强公司在高端数字安全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1] 人才培养与成果共享 - 合作包含联合人才培养计划 [1] - 双方将共享技术研究成果 [1]
量子人工智能亟待前瞻布局
解放日报· 2025-09-22 18:06
量子人工智能的现状与前景 - 量子人工智能尚处于初始阶段,但科学内涵丰富,是值得推动的方向[1] - AI和量子信息是两个关键领域,正跨越传统技术极限,为信息科技带来新动力[1] - AI可以赋能量子计算,特别是在解决量子纠错这一实现量子计算机的主要瓶颈方面[1] AI在量子计算中的具体应用 - 谷歌量子芯片在2024年首次用105个量子比特实现阈值低于1%的量子纠错,其核心技术是一个为量子纠错而设计的、通过AI机器学习训练成的神经网络解码器[1] - 该解码器采集了数千个用量子模拟得到的样本训练而成[1] - 谷歌量子芯片的比特数、准确率、速度仍需大大提升,这是量子芯片发展重要的未来方向[1] 中国在量子人工智能领域的进展 - 清华大学邓东灵教授与浙江大学王浩华教授等合作者最近做出了优秀的量子纠错工作,中国在这方面已达到世界水平[2] - 中国在量子人工智能方向具备优良基础,亟待前瞻布局,培养尖端人才[3] - 国内量子实验室进展都不错,但需要原始创新的力量,才能真正成为一个科技大国[3] 量子计算对密码学的影响与挑战 - RSA、椭圆曲线等现行公钥加密方法能被量子算法破解,迫切需要发展能抵抗量子计算的后量子密码[2] - LWE(带误差学习)算法在后量子密码标准遴选中脱颖而出,但其是否能被量子算法攻破是一个重要问题,解决它将是量子算法、机器学习及密码学三个领域的重大突破[2] 产业发展与创新理念 - 量子产业在中国刚刚起步,并非要等到量子计算机面世后产业才能落地[3] - 发展需要依靠科学家的好奇心去探索,不应把产业落地当作科学导向[3] - 从宏观上看,中国在AI应用方面处于世界前列,但在源头创新上人才还不足,需要长期主义[3]
信安世纪(688201.SH):没有云原生安全产品
格隆汇· 2025-09-18 18:42
后量子密码技术进展 - 持续推进后量子密码算法研究、迁移及行业落地工作 [1] - 深入研究后量子密码关键技术并获得相关专利 [1] - 多款核心产品支持后量子密码算法并在银行、保险、运营商、证券等重要行业实现算法替换和迁移 [1] 隐私计算平台发展 - 发布NetPEC隐私计算平台并获得相关技术专利 [1] - 实现多机构联合协同计算、数据融合与联合建模 [1] - 提升数据要素价值挖掘能力并解决数据孤岛与隐私保护问题 [1] - 助力金融、保险、政务等领域的数据安全融合与共享流通 [1] 云原生环境支持 - 目前安全产品支持云原生环境 [1] - 公司没有云原生安全产品 [1]
启明星辰:公司将继续推广后量子密码等创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证券日报网· 2025-09-11 20:43
技术研发方向 - 公司在"安全融合密码"方向积极跟进量子计算等新技术发展 [1] - 融合量子密码及抗量子密码算法应用于密码安全类产品中 [1] - 继续推广后量子密码等创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1] 产品与服务能力 - 密码安全类产品满足客户抗量子高安全需求 [1] - 强化密码应用全流程服务的抗攻击能力 [1] - 应对未来量子计算带来的技术挑战 [1]
信安世纪20250903
2025-09-03 22:46
**信安世纪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总结** **一 公司业绩与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1.98亿元 同比增长7% 利润实现同比和环比正增长 恢复至2022年水平[3] * 毛利率下降至64% 主要因军工行业竞争激烈致毛利率下降 军队试点计划成本较高 以及毛利率较低的政府行业收入占比提升[28] * 公司目标2025年实现4500万元利润 收入目标超过10亿元[7] **二 分行业收入表现** * 政府行业收入同比增长22% 主要受军队 军工 医疗 疾控 航空和航天等领域需求增长推动[2][3] * 企业部分收入同比增长4% 主要因医疗集团 教育集团及大型国有企业采购需求增加[3] * 金融行业收入绝对值未达去年水平 但降幅已大幅收窄 采购有所恢复[2][3] **三 费用控制与运营效率** * 公司通过优化人员结构裁员15% 将没有生产力的员工优化出局[2][5] * 通过管理客户方式减少库存影响 推行信用制度限制客户用途 使收入更健康[2][5] * 通过控制费用 降低采购价格 减少库存和应收账款等措施提升利润[7] **四 政策驱动与市场需求** *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商密码使用管理规定》于2025年8月1日实施 预计2026年二三季度带来收益 推动商密码产品销售[4][11] * 国家级关键基础设施系统预计不少于2000个 加上省级系统市场体量庞大[11] * 政策要求涉及关机保护单位总结报告密码使用情况 并进行密评和密改[11] * 密评单位数量预计从112家增加至约160家[12] **五 创新业务与技术进展** * 低空经济领域与一些区域形成重要标准和协作[2][6] * 后量子密码领域新增近10家合作机构 客户涵盖银行 保险 证券及运营商等[2][6] * 全线产品已完成对NIST相关标准的支持 并与国内院校合作将获奖算法嵌入产品中[4][22][23] * 已与十几家银行签约 帮助进行传统密码向后量子密码迁移的敏捷性研究[23] **六 垂直行业拓展与优势** * 在密码行业具有显著优势 特别是在金融领域 收入占比曾达40%[8] * 参与超级网银系统 跨境支付系统二代征信等项目建设[8] * 拓展政府行业 特种行业以及运营商和华为云的云业务[8] * 在全国27个省级办事处迅速展开业务 在企业市场通过与集成商合作分销提高毛利率[5] **七 跨境支付与稳定币布局** * 参与中国CIPS系统建设 包括中心节点安全及直联40多家银行业务[13] * 在香港通过"跨境支付通"实现网上银行跨行清算 负责中央节点建设[13] * 与香港金管局保持长期合作 提供密码设备和服务[13] * 与一些有意向申请稳定币牌照的单位进行前期交流 帮助进行密码深层规划[17] * 在传统跨境支付和区块链底层技术架构上均具备完全掌握能力[13] **八 国际市场与资质认证** * 在南欧和东南亚地区限制较少 美国存在技术壁垒 Visa和Mastercard等美国公司已使用公司产品[20] * 正为几款产品申请FIPS认证 以满足美国市场需求 已有两款产品进行FIPS三级认证[20] **九 身份安全与AI结合** * 关注身份安全领域 积极探索AI与安全结合的机会[24] * 计划通过强化安全产品能力 基于龙腾大模型演化小模型 提升风险检测和威胁防护能力[27] * 国家出台《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政策 推动身份安全市场需求增长[25] * 无人机和车联网等新兴技术发展推动身份认证需求[26] **十 应收账款与风险控制** * 政府行业应收账款风险较低 主要客户为部委级别部门 资金充足且信用较好[9][10] * 重点盘活资产 通过诉讼 控制授权 发送律师函等方式确保客户优先支付款项[7] * 对信用不良客户采取限制销售措施[7]
飞天诚信: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2 00:28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83%至3.63亿元,净利润实现扭亏为盈,主要受益于智能终端业务增长及成本控制优化 [6][7][13] - 传统身份认证产品面临市场萎缩压力,但智能终端业务营收占比达40.91%并实现10.89%增长,成为新增长点 [1][7] - 海外收入占比提升带来汇率波动风险,公司通过外汇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 [2][13]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3.63亿元,同比增长9.83%;归母净利润314万元,同比扭亏(上年同期亏损2374万元) [6][7]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095万元,较上年同期-8661万元改善64.27% [6][13] - 研发投入2745万元,同比下降42.06%,主要因研发工时减少 [13] - 总资产16.10亿元,较上年末下降4.58%;货币资金占比14.92% [6][14] 业务结构 - 智能终端业务营收1.48亿元(占比40.91%),同比增长10.89%,毛利率29.19% [7][13] - 身份认证产品营收4248万元(占比11.71%),同比增长9.30%,毛利率49.36% [7][13] - 安全芯片业务营收未披露具体金额,但毛利率36.65%,同比增长9.30% [7][13] - 海外收入占比显著提升,同比增长19.46%,毛利率43.44% [13] 行业环境 - 数字支付在全球电商市场份额从2014年34%升至2024年66%,预计2030年成为线下主流支付方式 [8] - 80%网络攻击与身份访问相关,多因素认证(MFA)需求激增,微软92%员工账户部署抗钓鱼MFA [9] - 后量子密码(PQC)算法标准化进程加速,NIST已发布3种正式标准,引发密码技术更新换代需求 [9] 技术储备 - 公司拥有有效专利831件(含国外发明专利144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84件 [11] - 动态令牌OTP获国密二级安全认证,为行业最高安全等级 [10] - 研发人员占比近50%,拥有700余人团队 [11] 战略方向 - 重点布局支付安全领域,开发智能支付终端及专用芯片 [10] - 拓展5G、IoT、数字身份等新场景的交易安全应用 [10] - 加大海外客户拓展力度,针对性调整营销策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