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货美妆
icon
搜索文档
自然堂港股IPO:销售费用三年超70亿、高度依赖单一品牌、投诉量超千条
消费日报网· 2025-11-04 21:08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卢岳)在"国货美妆"浪潮席卷消费市场的背景下,成立25年的老牌国货品牌自然堂也 要奔赴资本市场了。 凭借一句"你本来就很美"深入人心,自然堂是中国女性最熟悉的护肤品牌之一。如今,它以"科技美 妆"为旗号,携欧莱雅战略投资、71亿元估值的光环冲刺港股IPO。 不过,从招股书披露的情况来看,自然堂依然存在盈利状况不稳定、盈利高度依赖于单一品牌、研发投 入逐年下降、研发人员占比低等问题。自然堂IPO,不仅是一家老牌国货品牌的资本突围战,也是一次 对盈利模式、运营状况的全面拷问。自然堂能否赢得市场与投资者的双重信任? 1 净利润不稳定 研发投入逐年下降 (图片来源:自然堂招股书-财报) 具体来看,自然堂2023年净利润大幅增长,主要源于销售费用的控制,该年该项成本为24.06亿元,相 较于2022年、2024年的24.45亿元、27.17亿元有所减少。 (图片来源:自然堂招股书) 在收入方面,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报告期内),自然堂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42.92亿元、 44.42亿元、46.01亿元、24.48亿元,公司九成收入依赖"自然堂"这一单一品牌。同期,公司实现净利润 分 ...
老牌国货美妆自然堂港股IPO解码:3年砸超70亿营销,依旧难破增长困局
华尔街见闻· 2025-10-23 18:17
公司IPO进展 - 自然堂全球控股有限公司已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迈出证券化第一步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收入为46.0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8% [2] - 2024年公司净利润为1.9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近40% [2] - 2024年公司净利率为4.13% [23] - 以2024年零售额计算,公司是中国第二大国产化妆品品牌 [2] 行业竞争对比 - 公司收入规模低于主要竞争对手,珀莱雅2024年收入为107.78亿元,上美股份为67.93亿元 [2] - 公司收入规模甚至难敌后来者贝泰妮,后者2024年收入达57亿元,自然堂收入仅为贝泰妮的八成左右 [2][6] - 2023年珀莱雅、上美股份、贝泰妮收入同比增幅均保持两位数,而自然堂增速仅约3% [12] 销售渠道结构 - 公司线上渠道转型节奏较慢,2024年线上渠道收入占比为68.8%,较2022年的59.7%提升9个百分点 [3][10] - 竞争对手珀莱雅线上渠道收入占比从2020年的70.01%提升至2023年的93.07% [8] - 贝泰妮2022年线上渠道收入贡献度一度超过70% [9] - 公司仍计划发力线下渠道,2025年以来在标杆购物中心开设自营旗舰店 [13] 品牌与营销策略 - 主品牌自然堂是公司基本盘,2022年至2024年贡献超九成收入 [17] - 公司推出珀芙研、美素、春夏等新品牌寻求增长点,其中珀芙研2024年收入1.21亿元,同比增长超90% [18][19][20]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合计达75.68亿元,2024年销售费用为27.17亿元,销售费用率达59% [3][21] - 公司销售费用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2024年6家国货美妆公司销售费用率均值为47.78% [21] - 公司计划通过IPO募资加强线上线下营销投入 [23]
化妆品医美行业周报:天猫双11国货开门红,毛戈平上美强者恒强-20251019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19 20:19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化妆品医美行业的投资评级为“看好” [2] 报告核心观点 - 核心观点为“天猫双11国货开门红,毛戈平上美强者恒强”,强调国货品牌在电商大促中表现强劲,行业龙头在第三季度淡季业绩保持高增长 [2][4][10] 行业表现与市场对比 - 2025年10月10日至10月17日期间,申万美容护理指数下滑2.5%,表现强于市场 [4][5] - 其中,申万化妆品指数下滑1.1%,表现强于申万A指2.3个百分点;申万个护用品指数下滑2.1%,强于申万A指数1.5个百分点 [4][5] - 本周板块表现前三的个股为:嘉亨家化(+35.0%)、依依股份(+18.6%)、延江股份(+15.6%) [6] 电商大促与渠道表现 - 天猫双11李佳琦美妆节开场直播间吸引超1000万观众,国货品牌毛戈平等出现链接售罄 [4][10] - 上美股份旗下韩束在天猫渠道边际改善明显,护肤彩妆双品类合作李佳琦 [4][10] - 抖音双11预计下周进入巅峰期,建议关注 [4][10] - 国货品牌稳抓线上渠道优势,据蝉妈妈/魔镜数据,韩束第三季度GMV位居抖音护肤销售榜TOP1,合计取得超20亿元GMV [4][12] - 上海家化三大品牌淘系+抖音双渠道第三季度合计GMV增速超50% [4][12] - 若羽臣旗下美容保健品斐萃在抖音渠道单月最高GMV突破2亿元 [4][12] 行业基本面与业绩前瞻 - 2025年1-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4万亿元,同比增长4.6%;1-8月限额以上化妆品类零售额2915亿元,同比增长3.3% [11][18] - 2025年7月、8月化妆品社零增速分别为4.5%和5.1%,跑赢社零大盘 [11] - 板块业绩持续分化,强者第三季度淡季不淡,业绩保持双位数以上相对高增长 [4][12] - 部分公司如贝泰妮、水羊股份业绩边际改善趋势明显,预计第三季度同比扭亏为盈 [13] 行业竞争格局与市场份额 - 据欧睿数据,2024年中国护肤品市场规模2712亿元,同比下滑3.7% [26] - 公司口径市占率前十榜单中,国货占据5席,合计市占率16.6%,较2023年的11.8%有较大突破 [26] - 品牌口径中,珀莱雅、自然堂等5个国货品牌进入前10,珀莱雅品牌市占率力压雅诗兰黛成为榜三 [26] - 2024年中国彩妆市场规模620亿元,同比略增0.4% [28] - 彩妆公司市占率口径前十中国货占5席,合计市占率17.2%;品牌口径中毛戈平市占率大幅提升1个百分点 [28] 重点公司动态与战略布局 - 韩束官宣王嘉尔成为品牌全球代言人,旨在加速高端化与国际化布局 [4][19][22] - 美丽田园以12.5亿元收购思妍丽100%股权,收购后门店将达734家 [23] - 贝泰妮以自有资金5000万元参投总规模10亿元的金雨基金,主要投向消费医疗等领域 [24] 投资分析意见 - 化妆品板块核心推荐:渠道/品牌矩阵完善、GMV高增长的毛戈平、上美股份、上海家化 [4][14] - 同时推荐期待业绩增速边际改善的珀莱雅、丸美生物、润本股份、巨子生物、贝泰妮、华熙生物 [4][14] - 医美板块建议把握研发拿证壁垒高、盈利能力强的上游环节公司,重点推荐爱美客 [4][14] - 电商代运营+个护自有品牌推荐若羽臣、水羊股份 [4][14]
欧莱雅、加华资本押注7亿!61岁的辽宁人去港股IPO
搜狐财经· 2025-10-15 00:06
公司上市申请与估值 - 自然堂全球控股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IPO前估值为71亿元人民币[3] - 公司在IPO前完成唯一一轮融资,欧莱雅通过美町公司投资4.42亿元,加华资本注入3亿元资金,分别持股6.67%与4.20%[6] - 以2024年零售额计,公司是中国第三大国货化妆品集团,年营收超过45亿元[4]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营收从2022年的42.92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46.01亿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24.48亿元[7] - 毛利率持续提升,从2022年的66.5%升至2024年的69.4%,并在2025年上半年达到70.1%[7] - 公司拥有3770万注册会员,会员复购率达到32.4%[8] 品牌与产品组合 - 公司拥有多元化品牌组合,包括自然堂、珀芙研、春夏、美素、己出等,覆盖护肤、彩妆、个护等多个品类,总SKU数量为522个[7][8] - 自然堂品牌是主要营收来源,在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期间,其收入贡献占比始终维持在94%以上[7] - 核心科研成果“喜默因”应用产品从2022年的61款增至2025年的86款,贡献超过75%的营收[7] 创始人及股权结构 - 公司由郑春颖及其兄弟姐妹联合创办,61岁的郑春颖担任CEO、执行董事兼董事长,其个人财富身家达110亿元[9] - 创始人家族信托通过离岸控股公司实现股权控制,直接持股比例合计为87.81%[9] 行业竞争格局 - 国货美妆行业集中度较低,2024年前五大国货化妆品集团合计市场份额仅约10.1%[11] - 国货美妆市占率于2024年已达约55.2%,占据半壁江山[12] - 公司面临增长动能挑战,其2024年营收增速为3.6%,低于竞争对手毛戈平的34.6%和林清轩的32.3%三年复合增长率[11] 公司挑战与机遇 - 公司品牌结构单一,旗舰品牌“自然堂”收入占比过高,而竞争对手如贝泰妮的子品牌瑷科缦在2025年上半年增速达93.89%[11] - 公司海外营收份额较少,存在认知度低和物流成本高的难题,但获得欧莱雅投资可能有助于打开海外市场格局[11] - 行业竞争进入“科研军备竞赛”阶段,上市是公司获得资本助力以应对挑战的契机[12]
61岁东北百亿富豪,干出一个IPO,毛利超70%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4 21:04
公司上市申请与估值 - 自然堂全球控股有限公司已成立25年,并于近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1] - 公司IPO前获得欧莱雅投资4.42亿元,加华资本投资3亿元,IPO前估值超过71亿元人民币 [1][4] - 以2024年零售额计,公司是中国第三大国货化妆品集团,年营收超过45亿元 [3]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2022年至2024年收入持续增长,分别为42.92亿元、44.42亿元、46.01亿元 [5] - 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到24.48亿元 [5] - 毛利率呈现稳步提升趋势,从2022年的66.5%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70.1% [5] 品牌与产品组合 - 公司拥有多元化品牌组合,包括自然堂、珀芙研、春夏、美素、己出等品牌,覆盖护肤、彩妆、个护、男士护理、儿童及婴儿护理等多个品类 [5] - 自然堂是核心品牌,其收入贡献在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期间始终维持在94%以上 [5] - 核心科研成果"喜默因"应用产品从2022年的61款增至2025年的86款,贡献超过75%的营收 [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旗下品牌总计拥有522个SKU [6] 市场地位与客户基础 - 公司拥有稳定的客户群体,3770万注册会员的复购率达到32.4% [7] - 2024年前五大国货化妆品集团合计市场份额约为10.1%,行业集中度较低 [11] 创始人与股权结构 - 公司由郑春颖及其兄弟姐妹联合创办于2001年 [9] - 现年61岁的创始人郑春颖在2025年胡润百富榜中财富身家达110亿元 [9][10] - 上市前,创始人家族信托通过离岸控股公司实现了对上市主体的股权控制 [10] 行业竞争与挑战 - 国货美妆50亿级阵营企业正纷纷通过上市补短板,行业"卡位战"进入白热化 [11] - 公司2024年营收增速为3.6%,低于竞争对手毛戈平34.6%的同比增幅,也低于林清轩的三年复合增长率32.3%和谷雨2024年超40%的营收增速 [11] - 品牌结构单一问题突出,子品牌贡献有限,而竞争对手贝泰妮的子品牌瑷科缦在2025年上半年增速达93.89% [12] - 在第三方投诉平台上,公司相关投诉累计达1627条,部分涉及产品过敏等不良反应 [12] 行业趋势与机遇 - 国货美妆市占率于2024年已达约55.2%,占据半壁江山,国货品牌正成为中国消费者的首选 [14] - 行业竞争进入后半场,各家品牌纷纷开启"科研军备竞赛",比拼专利数量和科研投入 [14]
自然堂冲击港股IPO,国货美妆腰部老品牌能否突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4 17:53
公司上市申请与估值 - 自然堂全球控股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IPO前估值超过71亿元人民币 [1] - 公司完成IPO前唯一一轮融资,欧莱雅通过美町公司投资4.42亿元,加华资本注入3亿元资金,分别持有6.67%与4.20%的股份 [2] - 以2024年零售额计,公司是中国第三大国货化妆品集团,年营收超过45亿元 [1]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收入从2022年的42.92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46.01亿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24.48亿元 [3] - 毛利率持续提升,从2022年的66.5%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70.1% [3] - 2024年公司营收增速为3.6% [7] 品牌与产品组合 - 公司拥有多元化品牌组合,包括自然堂、珀芙研、春夏、美素、己出等,覆盖护肤、彩妆、个护等多个品类 [3] - 自然堂品牌是主要营收来源,在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期间,其收入贡献占比始终维持在94%以上 [3][7] - 核心科研成果"喜默因"应用产品从2022年的61款增至2025年的86款,贡献超过75%的营收 [3] 客户基础与运营 - 公司拥有3770万注册会员,会员复购率达到32.4% [3] - 海外营收占比较少,存在认知度低和物流成本高的挑战 [7] 行业竞争格局 - 国货美妆行业集中度较低,2024年前五大国货化妆品集团合计市场份额约为10.1% [7] - 国货美妆市占率于2024年已达约55.2%,占据半壁江山 [8] - 竞争对手表现强劲,如同期毛戈平营收同比增幅达34.6%,林清轩三年复合增长率达32.3%,谷雨2024年营收增速超40% [7] 行业发展趋势 - 行业竞争进入后半场,各品牌开启"科研军备竞赛",比拼专利数量和科研投入 [8] - 50亿级美妆阵营企业正纷纷通过上市补短板,行业"卡位战"进入白热化 [5][6] - 在购物节销售额排行榜上,国产品牌席位越来越多,国货美妆正成为中国消费者的首选 [8]
国货美妆老将自然堂闯港股:营收毛利稳增长,IPO 聚焦破局年轻化
搜狐财经· 2025-10-12 01:16
公司概况与股权结构 - 公司为拥有24年历史的国货美妆品牌,以沉稳风格著称,近期首次引入外部投资者并计划在港股上市[1] - 公司由郑春颖创立,其持有公司55%股份,另外三位弟妹各持有15%股份,上市前通过家族信托整合后累计控股接近87%[5][7] - 首次引入外部投资者欧莱雅和加华资本,二者分别投资4.42亿元占股6.67%和3亿元占股4.20%,据此计算公司估值约为71.4亿元人民币[9] 财务表现 - 公司营收从2022年的42.92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46.01亿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为24.48亿元[13] - 毛利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25年上半年突破70.1%[13] - 2022年至2025年6月累计研发投入为3.48亿元,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从2.8%下降至1.7%[15] - 同期营销费用占比维持在54%至59%之间[15] - 经营活动现金流在2022年及2023年为负,于2025年上半年转正至0.42亿元[16] 运营挑战与风险 - 公司研发投入占比低于国货美妆行业3%至5%的平均水平,存在对营销的路径依赖,在功效护肤赛道竞争力不足[18] - 收入高度依赖单一品牌,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自然堂品牌收入占比约95%,其他四个品牌合计仅占5%[20] - 线上渠道占比从2022年的59.7%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68%,但与同行近95%的线上占比相比仍有差距,渠道转型不彻底[22] - 线下零售网络在当下可能成为负担,存在线上线下产品不同步、线上活动竞争力不足的问题[24] 行业对比与发展建议 - 同行在数字化转型和新品牌孵化方面反应更快,因其股权分散且更依赖市场反馈[11] - 家族控股模式有利于公司进行长期投入,如早年投资酵母成分和太空护肤研究,避免为短期业绩妥协[11] - 建议公司学习同行成功经验,如线上直播结合线下快闪店模式,以获取流量并提升体验感[28] - 建议将线下门店功能从单纯卖货转向体验中心,例如设置成分体验区,并采用线下体验、线上下单的模式解决库存问题[26]
自然堂启动港股IPO,国货“老大哥”搬来了国际救兵
搜狐财经· 2025-10-11 14:22
公司上市与资本化进程 - 自然堂全球控股有限公司于9月29日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华泰国际与瑞银集团 [1] - IPO前公司接受了来自欧莱雅与加华资本共计超7亿元投资,投后估值突破71亿元 [1] - 此次IPO是公司在同行纷纷上市后,于今年完成的唯一一轮融资 [5] 公司发展历史与市场地位 - 公司从2001年依托CS渠道起步,与上美股份、珀莱雅并称“老牌三强”,跻身中国美妆零售品牌十强 [1] - 2006年公司进军由国际品牌主导的商超渠道,截至2010年入驻2600多家商超专柜,奠定“国货标杆”地位 [3] - 公司线上营收占比达68.8%,但保留了超过三成的线下基本盘,覆盖超6万个零售终端 [6] 财务表现与盈利能力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42.92亿元、44.42亿元和46.01亿元,2025上半年营收24.48亿元,同比增幅为6.4% [6] - 2022至2024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39亿元、3.02亿元和1.90亿元,2025上半年净利润率回升至7.8% [7] - 公司毛利率从2022年的66.5%稳步提升至2025上半年的70.1% [7] - 2022–2024年公司复合增长率为3.5%,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7] 业务模式与渠道策略 - 公司着力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数字化零售体系,形成DTC与BRC双轮驱动的业务模式 [5] - 公司早期通过“订货会”模式,仅用两年便跃升为CS渠道第一品牌 [2] - 加华资本入股后协助公司构建以ROE为核心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进行精细化运营 [5] 品牌与产品策略 - 公司核心品牌“自然堂”的收入贡献始终超过94%,品牌结构单一 [7] - “极地圣水”精华和主打熬夜修护的“小紫瓶”精华是公司打造的“极致单品”,成功占据特定细分市场 [8] - 2024年1月,伽蓝集团官宣正式更名为“上海自然堂集团有限公司”,反映了公司对单品牌驱动的依赖 [10] 研发与营销投入 - 2022至2024年,公司销售及营销开支占收入比例高达57.0%、54.2%和59.0% [10] - 同期研发开支占比从2.8%降至2.0%,三年累计研发投入3.48亿元,尚不及2024年单一年度营销支出的13% [10] 行业竞争格局 - 2025上半年中国美妆十强企业总营收达294.71亿元,同比增长8.48% [7] - 珀莱雅以53.62亿元营收居首,上美股份以41.08亿元紧随其后,自然堂以24.48亿元位列第七 [7] - 上美股份凭借韩束在抖音等新兴渠道的突破,实现17.29%的同比增长;毛戈平增速达31.28% [7] 未来战略与展望 - 公司IPO募资将用于强化DTC能力、拓展品牌组合、加大研发投入及开拓海外市场 [10] - 欧莱雅作为产业投资方,其战略协同效应预计将从研发实力补强、出海经验赋能、丰富品牌矩阵三个维度为公司赋能 [11]
国货美妆超级独角兽要上市了!郑春颖家族迎来资本盛宴!
IPO日报· 2025-09-30 23:59
上市申请与行业地位 - 自然堂全球控股有限公司于9月30日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联合保荐人为华泰国际和瑞银集团 [1] - 公司上市后将成为继珀莱雅、丸美、上海家化之后又一家登陆国际资本市场的中国多品牌美妆集团 [1] - 按2024年零售额计,自然堂集团为中国第三大国货化妆品集团,其自然堂单一品牌位列国货第二,低于百雀羚 [5] - 自然堂品牌于2013年至2024年间连续12年以零售额计排名国货化妆品品牌前两名 [5] 公司发展历程与业务规模 - 伽蓝集团由郑春颖于2001年创立,推出旗舰品牌“自然堂” [5] - 公司构建了多品牌矩阵,旗下拥有自然堂、珀芙研、美素、春夏及己出五个主要品牌,产品覆盖护肤、彩妆、个人护理等品类 [5] - 自然堂终端零售点已超6.27万个,全国门店数突破4.5万家,覆盖百货商场、KA卖场、超市、美妆店等多个渠道 [5]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持续增长,分别为42.92亿元、44.42亿元、46.01亿元,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4.48亿元,同比增长6.4% [5]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39亿元、3.02亿元、1.9亿元,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91亿元 [5] 渠道与财务表现 - 线上渠道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59.7%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68.8%,成为增长主引擎 [6] - 2025年上半年30.9%的总收入来自线下渠道 [5] - 自然堂品牌收入占比始终高于94% [6] - 集团毛利率由2022年的66.5%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70.1% [6] 股权结构与募资用途 - 控股股东郑春颖及其家族成员合共拥有公司约87.82%的投票权 [9] - 法国化妆品巨头欧莱雅通过美町持有自然堂6.67%的股权 [10] - 上市前公司完成了典型的“红筹重组”,伽蓝集团成为自然堂全球控股100%的境内运营公司 [9] - IPO募资金额拟用于加强DTC能力、丰富多品牌矩阵、投资研发、提升数字化能力、升级生产设施、扩大海外市场及补充营运资金 [10] 同业对比 - 可比公司珀莱雅最新市值约320亿元,丸美生物市值约160亿元,上海家化市值约177亿元 [8] - 可比公司上美股份、巨子生物于2022年在港股上市,市值各约384亿港元、605亿港元 [8] - 公司毛利率70.1%低于林清轩(82%)、毛戈平(84.2%)等高端同行 [6]
国货美妆超级独角兽要上市了!郑春颖家族迎来资本盛宴!
国际金融报· 2025-09-30 23:48
上市申请与市场地位 - 自然堂全球控股有限公司于9月30日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华泰国际和瑞银集团担任联合保荐人 [1] - 公司是中国第三大国货化妆品集团,自然堂单一品牌按零售额计位列国货第二,仅次于百雀羚 [3] - 自然堂品牌在2013年至2024年间连续12年零售额排名国货化妆品品牌前两名 [3] 财务表现与增长动力 - 公司营业收入持续增长,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42.92亿元、44.42亿元、46.01亿元,2025年上半年为24.48亿元,同比增长6.4% [3]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39亿元、3.02亿元、1.9亿元,2025年上半年为1.91亿元 [3] - 线上渠道成为增长主引擎,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59.7%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68.8% [4] - 集团毛利率从66.5%提升至70.1%,但低于林清轩(82%)和毛戈平(84.2%)等高端同行 [4] 业务运营与品牌矩阵 - 公司拥有庞大的线下分销网络,终端零售点超过6.27万个,全国门店数突破4.5万家 [3] - 总收入中30.9%来自线下渠道,覆盖百货商场、KA卖场、超市、美妆店等多个渠道 [3] - 公司构建了多品牌矩阵,旗下拥有自然堂、珀芙研、美素、春夏及己出五个主要品牌,产品覆盖护肤、彩妆、个人护理等品类 [3] - 自然堂品牌收入占公司总收入比例始终高于94% [4] 股权结构与募资用途 - 控股股东郑春颖及其家族成员合计拥有公司约87.82%的投票权 [6] - 法国化妆品巨头欧莱雅通过美町持有公司6.67%的股权 [6] - 本次IPO募集资金拟用于加强DTC能力、丰富多品牌矩阵、投资研发、提升数字化能力、升级生产设施及拓展海外市场等 [7] 行业对标与背景 - 公司创始人郑春颖以120亿元财富身家位居2024胡润百富榜第471位 [6] - 可比公司珀莱雅最新市值约320亿元,丸美生物市值约160亿元,上海家化市值约177亿元 [5] - 上美股份和巨子生物于2022年在港股上市,市值分别约为384亿港元和605亿港元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