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基石投资
icon
搜索文档
基石投资港股黄金新贵,唯一产业资本身份凸显招金矿业(01818)特殊性
智通财经网· 2025-09-20 16:14
紫金黄金国际IPO基石投资 - 紫金黄金国际IPO引入29名基石投资者 合计认购16亿美元发售股份 [1] - 基石投资者阵容包括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 高瓴 贝莱德集团 施罗德集团 高毅资产等国内外头部投资机构 [1] - 招金矿业全资附属公司斯派柯作为唯一产业资本认购326.55万股 占总发售股份0.94% [1] 基石投资者持股结构 - GIC投资1.5亿美元获4.68%发售股份及0.62%已发行股本(未行使超额配股权情形) [2] - 高瓴投资1.5亿美元获4.68%发售股份及0.62%已发行股本(未行使超额配股权情形) [2] - 贝莱德投资1.2亿美元获3.74%发售股份及0.50%已发行股本(未行使超额配股权情形) [2] - 施罗德投资1.2亿美元获3.74%发售股份及0.50%已发行股本(未行使超额配股权情形) [2] - 斯派柯投资3000万美元获0.94%发售股份及0.12%已发行股本(未行使超额配股权情形) [2] 招金矿业与紫金矿业战略关系 - 紫金矿业2022年底以40.6亿元收购招金矿业20%H股 成为第二大股东 [2] - 截至2025年6月底 紫金矿业通过金山国际持有招金矿业18.2%股权 [2] - 招金矿业管理层引入四位紫金矿业高管 形成深度协同发展格局 [2] - 双方共同开发运营国内最大单体金矿海域金矿 分别持有70%和30%股权 [3] - 海域金矿预计2027年底前建成达产 年产矿产金15吨以上 [3] 紫金黄金国际业务概况 - 紫金黄金国际为紫金矿业中国以外地区黄金矿山整合而成的全球领先黄金开采企业 [6] - 截至2024年底黄金储量全球第九 2024年黄金产量全球第十一 [6] -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年增长率高达61.9% [6] 战略投资意义 - 招金矿业基石投资紫金黄金国际被视为双方深化战略合作的重要举措 [6] - 招金矿业作为长线投资者有望分享紫金黄金国际长期发展红利 [6]
招金矿业拟斥资3000万美元认购紫金国际基石股份
智通财经· 2025-09-19 08:21
公司投资动态 - 招金矿业全资子公司斯派柯国际以3000万美元等值港元认购紫金国际股份作为基石投资者 [1] - 投资通过摩根士丹利 中信证券及中信里昂承销的国际发售部分完成 [1] - 基石投资旨在深化与紫金矿业的战略合作关系 有利于公司维持增长和股东长期回报 [1] 行业合作布局 - 紫金国际作为紫金矿业旗下国际化平台 专注于黄金开采冶炼及销售业务 [1] - 紫金国际是全球黄金矿业领域的重要参与者 [1] - 招金矿业通过股权投资强化行业头部企业间的战略协同 [1]
奥克斯电气(02580)于8月25日至8月28日招股,引入中邮保险、中邮理财等基石投资者
智通财经网· 2025-08-25 06:46
公司招股信息 - 公司于2025年8月25日至28日招股 全球发售2.07亿股 其中香港发售占5% 国际发售占95% 另有超额配股权15% [1] - 每股发售价16.00-17.42港元 每手200股 预期2025年9月2日上午九时正在联交所开始买卖 [1] - 基石投资者包括中邮保险、中邮理财、华菱香港等 同意认购总金额约1.24亿美元的发售股份 [3] 财务表现 - 收入从2022年195.28亿元增至2023年248.32亿元(增长27.2%) 再增至2024年297.59亿元(增长19.8%) [2] - 2024年第一季度收入73.63亿元增至2025年第一季度93.52亿元(增长27.0%) [2] - 净利润从2022年14.42亿元增至2023年24.87亿元(增长72.5%) 再增至2024年29.1亿元(增长17.0%) [2] - 2024年第一季度净利润7.52亿元增至2025年第一季度9.25亿元(增长23.0%) [2] - 净利润率2022年7.4% 2023年10.0% 2024年9.8% 2024年第一季度10.2% 2025年第一季度9.9% [2] 市场地位与增长 - 公司为全球前五大空调提供商之一 市场份额达7.1%(按2024年销量计算) [1] - 空调业务覆盖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1] - 2022-2024年销量复合年增长率达30.0% 显著高于全球空调市场同期4.6%的增长率 [1] 行业规模与资金用途 - 2024年全球空调市场规模达13,128亿元 [1] - 预计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32.87亿港元(以每股16.71港元计) [3] - 资金分配: 20%用于全球研发 50%用于智能制造体系及供应链升级 20%用于销售及经销渠道 10%用于营运资金 [3]
打听港股基石轮的国资LP,越来越多了丨投中嘉川
投中网· 2025-08-24 15:03
港股基石投资趋势 - 2025年上半年港股IPO募资额在全球总量中占比达24%,超过纳斯达克与纽交所,重新夺回全球冠军宝座[5] - 宁德时代成为全球最大IPO交易,募资356.3亿港元[5] - 基石投资者参与率从2018年的26.5%升至2025年的85.7%,呈现稳定增长趋势[5][9] - 有基石投资者的企业IPO半年后涨幅中位数达15.16%,平均增幅49.08%,而无基石企业中位数跌幅扩大至-20.30%[11][12] - 2025年42家引入基石投资者的企业中,31家股价较发行价上涨,占比86.1%,21家最大涨幅超50%[13] 地方国资参与基石投资 - 2025年上半年16家地方国资参与13家企业基石轮投资,总金额25.57亿元,参与者数量同比增长33.3%,投资金额同比上涨65.9%[5][19] - 历史数据显示2018年至今已有150起地方国资基石投资事件,累计金额超268亿元,平均每年20余家国资参与,投资超30亿元[15] - 2022年国资基石投资金额达64.50亿元,较2021年23.69亿元呈现翻倍增长,主要受新能源产业推动[17][18] - 地方国资通过基石投资绑定产业链头部企业,以"资本+产业"协同发展模式推动地方产业升级[25][26] 产业迁移与落地 - 历史所有港股上市企业注册地变更仅14起,排除8起地址调整后,发生省份迁移的只有6起[22] - 企业迁移分为上市前联动模式和上市后迁移模式,通常与国资基石投资相关[22] - 企业在当地落地生产线或分公司的情况较多,例如中创新航在江门投资200亿元建设电池生产线[23] - 宁德时代与洛阳国资合作,通过基石投资延续双方产业合作,宁德时代在洛阳投资超320亿元建设生产基地[25][26] - 洛阳锂离子电池产量同比增长865.7倍,预计2025年新能源电池产业规模达2000亿元[26]
国际资本热衷抢筹A+H,这是港股新风向标!龙头企业受青睐,更重谋定价权
新浪财经· 2025-08-13 11:00
A+H上市企业概况 - 2025年已有10家A股企业完成A+H两地上市,合计募资886.24亿港元,创历年同期A股企业赴港上市募资规模最高纪录 [1] - 与去年同期0家相比,A+H企业数量呈现显著增长 [1] - 已上市的10家A+H企业包括峰岹科技、蓝思科技、安井食品、三花智控、海天味业、吉宏股份、恒瑞医药、宁德时代、钧达股份、赤峰黄金 [2] 基石投资者结构 - 龙头企业对基石投资者吸引力显著高于非龙头企业,行业地位及盈利能力是关键因素 [3] - 宁德时代作为行业龙头及年内全球最大规模IPO,吸引23家基石投资者,认购203.71亿港元,占全球发售总额57.13% [4] - 三花智控基石投资者数量超过10家,恒瑞医药吸引景顺、瑞银资管、高瓴资本等基石投资人,认购金额占发行规模四成以上 [1][4] - 非头部企业如吉宏股份、钧达股份、赤峰黄金的基石投资者数量较少,均不超过3家 [3][4] 国际投资者参与情况 - 国际投资者占比高的A+H企业包括恒瑞医药、蓝思科技、吉宏股份、宁德时代、三花智控 [5] - 国际投资者偏好科技、生物医药等兼具成长性与确定性的热门赛道 [5] - 国际资本决策优先级:行业地位与长期市场前景为核心依据,其次评估周期性波动风险 [5] - 安井食品、三花智控及钧达股份上市后破发,其中国际投资者占比较低的安井食品与钧达股份或反映国际投资者风险预判能力 [6] 产业资本与业务协同 - 部分产业资本与上市公司存在业务关联,如峰岹科技的基石投资者包括合作伙伴三花智控 [5] - 非头部企业吸引基石投资者可能涉及"利益互换",如提供优惠条件或未来合作承诺 [7] 港股市场吸引力 - 2025年已递表的251家IPO中,54家为A股公司,占比21.5%,另有40家A股公司明确赴港发行H股计划 [8] - 南向资金成交占比从2024年2月的20%升至35%,AH溢价回落至125%低位 [8] - 国际资本配置动向显示,约三分之二香港新股投资者来自外资,退休基金、主权基金等长线投资者增加参与 [8] - 国际资金温和流出美国长期债券和股票市场,转向估值合理、具增长潜力的港股上市公司 [8]
港股“狂飙”:一日五锣敲响上市盛宴,上市潮汹涌来袭
搜狐财经· 2025-07-09 22:50
港股IPO市场概况 - 7月9日港股市场5家企业集体上市 包括蓝思科技 极智嘉 峰岹科技 讯众通信 大众口腔 创下单日最多上市记录 [2] - 2024年上半年港股主板IPO数量超40家 募资总额达1067亿港元 同比激增688.56% [7] - 港交所CEO透露2025年初筹备IPO超100宗 财政司司长表示已收到约200宗申请 [7] 重点上市公司分析 - 蓝思科技从递交招股书到上市仅用100天 市值突破1000亿港元 苹果为其最大客户 引入10名基石投资者 [4] - 极智嘉为仓储机器人领域独角兽 服务806家终端客户 覆盖40余国 累计交付AMR设备56000台 上市市值220亿港元 [4] - 峰岹科技专注BLDC电机驱动芯片 2022年已登陆科创板 讯众通信和大众口腔均有新三板背景 开盘均大涨 [5] 行业上市趋势 - 消费领域形成上市热潮 泡泡玛特 老铺黄金 蜜雪冰城等股价大涨 带动布鲁可 沪上阿姨等消费公司集中登陆 [8] - 半导体企业加速赴港 兆易创新 豪威集团已公告计划 纳芯微 芯迈半导体等递交申请 江波龙 天岳先进披露计划 [8] - "A+H"模式受追捧 立讯精密等市值超2500亿的A股公司宣布赴港上市 [8] 市场资金动态 - 上半年42家港股IPO中36家获基石投资 基石金额占比达43.7% 高瓴 红杉中国等头部机构积极参与 [10] - 宁德时代 蜜雪冰城等超级IPO基石投资者实现可观盈利 蜜雪冰城基石持股浮动收益显著 [11] - 港股成为海外资金投资中国公司主要渠道 当前国际资本市场窗口期可能仅剩一年半 [11]
港股IPO基石参与度跃升 境内外资本抢滩优质资产
中国证券报· 2025-07-09 04:50
港股IPO市场基石投资活跃度提升 - 上半年43宗港股IPO中逾四成企业获5家以上基石投资者加持 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 [1] - 基石投资正从"保发行"工具转型为"抢资产"抓手 市场流动性改善与资产质量提升是主因 [1] - 2024年基石投资者达3家以上的案例较罕见 而2025年上半年已有17家企业引入5家及以上基石投资者 [1][2] 基石投资者结构变化与典型案例 - 消费和医疗板块受青睐 泰国椰子水品牌if获11家基石投资者认购3950万美元(占26%股份) 含瑞银/红杉中国/简街集团等 [2] - 安井食品6家基石投资者认购1177万股(占募资额近三成) 曹操出行获奔驰金融等认购9亿港元 [3] - 外资参与度显著提升 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瑞银/施罗德/简街/Jump Trading等全球机构频繁现身 [3][4] 外资机构投资偏好与市场影响 - 外资聚焦行业龙头 恒瑞医药获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橡树资本加持 宁德时代吸引科威特投资局等 [4] - 全球主权基金和长线基金更倾向选择细分行业领先且盈利增长兼备的优质企业 [4] - AH股定价区间缩窄提升交易成功率 港股流动性与估值环境改善推动定价博弈理性化 [4] 港股市场长期发展前景 - 中国香港作为中外资本枢纽 将持续受益于A+H上市需求及中概股回流双重驱动 [5] - 2015-2024年港股新经济资产换手率/市盈率中枢达传统资产的1.3倍/4.3倍 结构重构有望推升估值 [5] - 上市机制优化与新经济企业涌现将进一步提升港股新经济板块市值占比 [5]
长线资金持续回归 国资外资争当港股IPO基石投资者
证券时报· 2025-07-05 01:26
港股IPO市场概况 - 2025年以来港股IPO市场持续火爆,超40家公司登陆港股,融资总规模超千亿港元 [1] - 2025年上半年港股市场共有43家公司上市,基石投资者数量达189家,平均每家公司4.39家基石投资者,远超2024年同期的30家上市公司和41家基石投资者(平均1.37家/公司) [2] - 恒生指数2025年上半年涨幅达20%,恒生科技指数一季度涨幅一度超40%,新股市场赚钱效应显著 [2] 基石投资者特征 - 基石投资者类型多元化,包括地方国资、知名外资、产业投资、股权投资等多类型资金 [1] - 地方国资成为港股IPO基石投资主力之一,通常选择总部所在地或有重大项目落地的企业进行投资(如海天味业的佛山发展有限公司、正力新能的常熟市东南投资控股等) [4] - 知名外资机构参与度显著提升,倾向于大型IPO项目(如宁德时代的Mirae Securities、科威特投资局,恒瑞医药的新加坡政府投资有限公司等) [8] - 产业资本积极参与,注重战略协同(如药捷安康-B的康方生物、沪上阿姨的华宝股份) [7] 地方国资投资逻辑 - 地方国资平台投资优势包括:对企业了解更深入、审核流程短、符合国家产业战略 [5] - 国资投资主要目标为落实地方产业发展规划而非单纯财务收益,偏好流动性较优的战略配售和定向增发 [6] - 硬科技企业更倾向选择国资基石投资者,因其发展期需政策支持且自我造血能力不足 [5] 外资机构动态 - 外资回流香港市场趋势明显,特别青睐内地科技、医药、新消费公司 [8] - 港交所指出H股溢价现象反映全球投资者对中概股态度从回避转为争相认购 [8] - 外资配置中国资产比例仍处低位,未来增长空间巨大,人民币资产吸引力提升 [9] 典型案例分析 - 映恩生物-B上市首日涨幅达116.70%,背后15家基石投资者涵盖国际药企(BioNTech)、医药基金(礼来亚洲基金)、头部公募(富国、易方达)及地方国资(苏州苏创) [3] - 宁德时代基石投资者包括韩国Mirae Securities、科威特投资局及欧美知名机构 [8] - 恒瑞医药基石投资者包含新加坡政府投资有限公司、瑞银环球资产管理等 [8]
安井食品(02648.HK)预计7月4日上市 引入香港景林等多家基石
格隆汇· 2025-06-25 06:57
公司H股发行计划 - 公司拟全球发售3999.47万股H股,其中中国香港发售399.95万股,国际发售3599.52万股 [1] - 招股期为2025年6月25日至6月30日,预期定价日为7月2日,预计7月4日开始联交所交易 [1] - 发售价不高于66.00港元/股,每手买卖单位为100股,联席保荐人为高盛及中金公司 [1] 行业地位与市场份额 - 公司是中国速冻食品行业龙头企业,2024年以6.6%市场份额位居行业第一 [1] - 在细分市场表现:速冻调制食品市场份额13.8%(行业第一,是第二名五倍) [1] - 速冻菜肴制品市场份额5.0%(超过第二名至第四名总和) [1] - 速冻面米制品市场份额3.2%(行业第四) [1] - 中国速冻食品行业集中度低,2024年前五大参与者合计市场份额仅15.0% [1] 基石投资者情况 - 已签订基石投资协议,总认购金额9000万美元(约7.06亿港元) [2] - 按最高发售价66港元计算,基石投资者将认购1070.37万股 [2] - 基石投资者包括上海景林、华泰资本投资、香港景林、Hosen Capital、Torus Fund等六家机构 [2] 募集资金用途 - 预计全球发售净筹资约24.96亿港元(假设超额配股权未行使且按最高价发行) [3] - 资金分配比例:销售网络扩张35% 供应链优化35% 数字化建设15% 产品研发5% 营运资金10% [3]
6.4犀牛财经早报:多家公募自购新发浮动费率基金 手回集团较招股价跌近三成
犀牛财经· 2025-06-04 09:37
基金行业动态 - 多家公募自购新发浮动费率基金,兴证全球基金拟运用2000万元认购旗下兴证全球合熙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1] - 新模式浮动费率基金明确锚定业绩比较基准,费率与持有期挂钩,采用开放式运作模式 [1] - 理财行业掀起"降费潮",部分产品管理费率低至0.01%/年,近一周内超300只理财产品调降费率 [2] 上市公司回购与增持 - 5月以来A股共440家上市公司发布回购相关公告,5月单月78家发布新回购方案 [1] - 自2024年10月以来A股共650家上市公司或重要股东获回购增持贷款,总金额约1370亿元 [1] - 格力电器股东京海互联已增持452.2万股,增持金额达2.03亿元,计划增持金额10.5-21亿元 [10] 银行业动态 - 农业银行北京分行叫停高息高返,将车贷返佣比例从15%降为5% [2] - 北京、四川、河南等地多家银行对汽车贷款业务高息高返问题进行整改 [2] - 美联储解除对富国银行逾七年的资产上限规定 [4] 科技与医药行业 - 拜耳前列腺癌药物Nubeqa获FDA批准,联合疗法降低影像学进展或死亡风险46% [3] - Meta调整VR开发计划,砍掉Quest 4升级项目,加速开发"超轻薄开放式头显" [4] - OpenAI可能在7月发布GPT-5 [3][4] 资本市场与IPO - 港股IPO外资基石投资者增加,今年15家企业引入外资基石投资者,去年同期仅3家 [5] - 手回集团上市后股价较招股价跌近三成,市值15亿港元 [6][7] - 乘风科技启动北交所IPO辅导,从事阀门、流体控制机械研发生产 [7] 企业并购与融资 - 联合光电拟发行股份购买长益光电100%股份 [8] - 中国平安拟发行117.65亿港元零息可转债,用于业务发展和补充资本 [5] 企业业绩与展望 - 华润三九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将实现双位数增长 [9] 美股市场 - 美股三大股指集体上涨,道指涨0.51%,标普500涨0.58%,纳指涨0.81% [11] - 英伟达涨近3%,领涨道指,市值重回第一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