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多品类战略
icon
搜索文档
深圳民营经济蓬勃发展,东鹏饮料凭亮眼业绩助GDP稳步增长
搜狐财经· 2025-11-11 20:15
核心观点 - 深圳市前三季度GDP达27896.44亿元,同比增长5.5% [1] - 东鹏饮料前三季度营收168.44亿元,同比增长34.13%,其成长与深圳民营经济发展同频 [1] 产品战略与业绩 - 公司采取“1+6”多品类产品战略,前三季度总收入168.34亿元 [5][6] - 能量饮料“东鹏特饮”作为拳头产品,收入125.63亿元,占总收入74.63% [5][6] - 电解质饮料“东鹏补水啦”表现突出,收入28.47亿元,占比从9.66%升至16.91%,成为第二大增长引擎 [5][6] - 其他饮料收入14.24亿元,占比8.46%,多品类战略成效显著 [5][6] 创新与运营 - 公司传承创新精神,从2009年首创防尘盖PET瓶装到打造多品类矩阵 [3] - 依托深圳产业生态,采取“精准切入+持续深耕”策略,在细分市场快速建立优势 [7] - 借助成熟供应链和数字化基础,缩短新品研发落地周期,降低综合成本 [7] 市场与渠道布局 - 公司实现从区域品牌到全国龙头的跨越,构建覆盖全国的市场网络 [8] - 拥有超3200家经销商和超420万家有效活跃终端网点,实现全层级市场覆盖 [8] - 广东区域收入同比增长13.50%,占比23.08%,华北地区收入实现72.88%高速增长 [8] 产能与供应链 - 规划13大生产基地,9大基地已投产,天津、昆明等在建基地加速推进 [9] - 分布式生产基地缩短配送半径,降低物流成本,实现“以动销指导生产”的灵活调度 [9]
东鹏饮料(605499):2025年三季报点评:25Q3业绩延续高增,多品类与全国化战略成效显著
光大证券· 2025-10-27 14:29
投资评级 - 报告对东鹏饮料(605499.SH)的投资评级为“买入”,且为维持该评级 [1]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延续高速增长,多品类与全国化战略成效显著 [1][4] - 公司成功打造“东鹏补水啦”作为第二增长引擎,并积极培育“果之茶”等新品作为第三增长曲线,向综合性饮料集团稳步迈进 [5][8] - 全国化扩张步伐稳健,产品矩阵与渠道布局持续完善,看好公司未来发展前景 [8][9] 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68.44亿元,同比增长34.13%;归母净利润37.61亿元,同比增长38.91% [4]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1.07亿元,同比增长30.36%;归母净利润13.86亿元,同比增长41.91% [4] - 公司业绩高增主要由第二曲线“东鹏补水啦”及其他新品高速增长、核心单品东鹏特饮稳健增长共同驱动 [5] 产品分析 - 分产品看,2025年前三季度核心产品东鹏特饮实现收入约125.63亿元,同比增长19.4% [5] - 第二增长曲线“补水啦”电解质饮料实现收入28.4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34.8%,收入占比提升至16.9% [5] - 以“果之茶”为代表的其他饮料实现收入14.24亿元,同比增长76.4% [5]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能量饮料/电解质饮料/其他饮料分别实现营收42.03/13.54/5.4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4.6%/83.8%/95.6% [6] 区域分析 - 分地区看,全国化战略效果显著,省外市场加速扩张 [5] - 2025年前三季度,西南、华北区域营收分别同比高增48.9%、72.9%;华东、华中与广西区域的营收分别同比增长32.8%、28.2%与22.0% [5] - 广东作为成熟市场的营收同比增长13.5% [5]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广东/华东/华中/广西/西南/华北的营收分别同比+2.1%/+33.0%/+26.9%/+7.6%/+67.8%/+72.6% [6] 渠道分析 - 分销售模式看,2025年前三季度经销/重客/线上的营收分别达到145.05/18.40/4.9亿元,分别同比+32.8%/+44.6%/+48.9% [5]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经销/重客/线上的营收分别达到51.55/7.50/1.98亿元,分别同比+28.7%/+41.2%/+42.2% [6] -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公司经销商数量达到3271个,较2024年末净增78个 [5] - 公司在终端网点数已超420万家,重心转向渠道深耕和单点卖力提升 [8] 盈利能力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45.2%,同比微增0.1个百分点;归母净利率达到22.3%,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 [7]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毛利率为45.2%,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主要系毛利率较低的“补水啦”等新品收入占比提升;归母净利率为22.7%,同比提升1.8个百分点 [7] - 费用管控得力,2025年前三季度期间费用率为17.8%,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为15.5%,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 [7]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期间费用率为17.9%,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为15.3%,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 [7] 发展战略 - 产品端延续高性价比策略,通过推广1L装“补水啦”和“果之茶”等产品,辅以“一元乐享”等促销活动与数字化系统支持,实现快速起量 [8] - 渠道端通过加大冰柜投放力度,强化终端陈列与品牌曝光,叠加体育赛事赞助、热播剧植入等多元营销方式提升品牌势能 [8] - 海外布局方面,公司将出海作为长期增长点,聚焦印尼等东南亚市场,并积极推动港股上市,稳步践行国际化战略 [8] 盈利预测与估值 - 报告小幅调高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84/58.40/70.46亿元(较前次预测分别上调0.7%) [9]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8.81/11.23/13.55元 [9] - 以当前股价300.73元计算,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PE)分别为34倍/27倍/22倍 [9] - 预测公司2025年营业收入将达到208.54亿元,同比增长31.66% [10]
东鹏饮料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168亿 北方市场收入同比增幅近7成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5 10:25
核心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8.44亿元,同比增长34.13% [1]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37.61亿元,同比增长38.91% [1] - 业绩增长得益于全渠道精耕策略和全国销售渠道的积极开拓 [1] 产品多元化战略 - 核心产品东鹏特饮营收占比降至74.63%,较去年同期下降9.27个百分点 [1][3] - 电解质水产品“东鹏补水啦”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8.47亿元,营收占比提升至16.91% [3] - 其他饮料品类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4.24亿元,营收占比提升至8.46% [7] - 公司采取“先立足细分市场、再深度耕耘”的路径,通过功能、口味、包装创新持续迭代产品 [7] 新品表现与布局 - “东鹏补水啦”作为电解质水赛道产品,上市即展现强劲爆发力,成为公司新的增长引擎 [3] - 低糖茶及风味茶新品“东鹏果之茶”以“真果汁+现泡茶底”创新定位,切入健康与口味需求市场 [5] - “东鹏果之茶”提供1L大包装与555ml便携装两种规格,适配日常饮用和家庭分享等多元场景 [5] - 新品通过强大渠道网络、高性价比包装及数字化营销活动快速完成市场破冰 [5] 全国化与区域市场表现 - 全国化战略深化,区域增长呈现“多点开花”态势 [7] - 传统优势市场广东区域前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3.50%,收入占比降至23.08% [7] - 北方市场展现强劲爆发力,华北地区收入增幅高达72.88% [7] 供应链与渠道网络 - 公司已规划13大生产基地,其中9大基地已建成投产,新建基地按计划推进 [8] - 供应链布局能缩短配送半径降低物流成本,提升产品触达终端效率 [8] - 公司拥有3200余家经销商,覆盖超420万家有效活跃终端网点,累计触达超2.5亿不重复终端消费者 [8] - 通过“公司精耕+大流通”组合运营模式,实现从一线城市到县域市场的全层级覆盖 [8] 终端运营与竞争力 - 公司持续加码终端冰冻化陈列布局,通过冰柜独立陈列强化品牌视觉冲击力并拉动动销 [9] - 借助数字化工具优化终端陈列策略与库存周转效率,提升单点产出 [9] - 饮料行业竞争已升级为产品矩阵、渠道纵深与供应链效率的综合比拼 [9]
东鹏饮料发布三季报:多品类矩阵打造增长动能 赴港上市加速全球化布局
证券日报网· 2025-10-24 21:40
财务业绩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68.44亿元,同比增长34.13% [1]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61亿元,同比增长38.91% [1] 产品多元化战略 - 核心产品东鹏特饮营收占比由上年同期的83.90%降至74.63%,但仍保持增长 [2] - 电解质水产品“东鹏补水啦”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8.47亿元,营收占比由上年同期的9.66%提升至16.91% [2] - 公司形成能量饮料稳盘、电解质水放量、其他饮料复刻的产品策略 [2] - 公司推出“东鹏果之茶”产品,以“真果汁+现泡茶底”组合满足健康与口感需求 [2] 全国化与渠道建设 - 公司已规划13大生产基地,其中9大基地已建成投产 [3] - 公司拥有3200余家经销商,覆盖超420万家有效活跃终端网点 [3] - 公司累计触达不重复终端消费者超2.5亿,并通过投放专属冰柜拉动动销转化 [3] 全球化战略 - 公司选择赴港上市,作为全球化战略的重要一步 [3] - 赴港上市有助于公司拓宽融资渠道,吸引国际资本,为出海计划提供资金支持 [4] - 赴港上市可提升品牌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加速东南亚及其他海外市场布局 [4]
千亿消费龙头再战港交所!“现金奶牛”缺钱了?
格隆汇APP· 2025-10-12 18:00
作者 | 远禾 数据支持 | 勾股大数 据(www.gogudata.com) 2021年,东鹏饮料登陆A股,成为国内"功能饮料第一股"。 而今年以来,东鹏饮料开始谋求"A+H"上市。 尼尔森的数据显示,2024年,东鹏特饮在国内能量饮料市场的销售量占比高达47.9%,连续四年成为销售量最高的功能性饮料。 作为国内功能饮料第一股,公司股价也一路高歌猛进,从2021年46.27元的发行价一路飙涨,至今已超过300元,总市值超1600亿元。 2024年,东鹏股份全年股价涨幅超80%,在整个食品饮料板块名列前茅。 股价飙涨背后,公司的业绩也突飞猛进。 近年来,东鹏饮料的业绩持续增长。2021年到2024年间,东鹏饮料营业收入从69.78亿元增长至158.39亿元,直接翻倍。 净利润也从11.93亿元增长至33.27亿元,2024年的同比增长率达到63.09%。 东鹏饮料于今年4月3日递交的港交所上市申请失效,但于10月9日,东鹏饮料对港交所再次递表。 作为目前消费品行业市值1600亿的龙头,"不差钱"的东鹏饮料着急港股上市到底为哪般? 01 在红牛深陷版权纠纷之时 ,东鹏饮料已经悄然成 为国内功能饮料的霸主。 在东 ...
东鹏饮料更新招股书上半年营收净利双增领跑行业
新浪财经· 2025-10-10 17:08
公司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7.37亿元,同比增长36.37% [1] - 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3.75亿元 [1] 市场地位与份额 - 自2021年起连续四年在中国功能饮料市场销量排名第一 [1] - 市场份额从2021年的15.0%增长到2024年的26.3% [1] - 按零售额计,公司是2024年第二大功能饮料公司 [1] 多品类战略与产品表现 - 电解质水新品“东鹏补水啦”于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4.93亿元,追平2024年全年销售额,营收占比提升至13% [1] - 低糖茶与风味茶新品“东鹏果之茶”以“真果汁+现泡茶底”创新定位切入市场,推出三种口味及两种规格 [1] - 多品类战略采用“先立足、再深耕”路径,通过功能优化、口味升级、包装创新持续迭代 [1] 全国化布局与区域增长 - 2025年上半年全国化战略深化成效显著,区域增长呈现“多点开花” [1] - 广东传统优势市场收入同比增长,北方市场增幅近8成 [1] 供应链与生产能力 - 公司规划的13大生产基地中已有9大投产,天津、中山、昆明、海南等新建基地有序推进 [1] - 新基地投产后将缩短配送半径、降低物流成本,结合“以动销指导生产”模式动态调配产能 [1] 渠道网络与市场覆盖 - 公司已构建覆盖全国的立体化渠道网络,拥有3200余家经销商、超420万家有效活跃终端网点 [1] - 累计触达不重复消费者超2.5亿,“公司精耕+大流通”运营模式实现从一线到县域市场的覆盖 [1] 行业竞争与公司壁垒 - 当前饮料行业竞争已进入综合实力比拼阶段 [1] - 公司凭借多品类矩阵、全国化供应链与深度渠道网络,构建起核心竞争壁垒 [1] 港股上市的战略意义 - 港股上市为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强大的资源获取能力 [2] - 通过在港交所上市,公司能够吸引资金和资源以支持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市场拓展的加速 [2]
东鹏饮料赴港IPO“解困”?
搜狐财经· 2025-10-10 14:54
上市申请与背景 - 东鹏饮料于10月9日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联席保荐人为华泰国际、摩根士丹利、瑞银集团[2] - 公司曾于2025年4月3日向港交所递交申请,但招股书于10月3日失效,此次为再次递表[4] - 公司已于2021年成功登陆A股,此次谋求"A+H"上市[4] 募集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完善产能布局和供应链升级、加强品牌建设、推进全国化战略、拓展海外市场、加强数字化建设、增强产品开发能力以及用作营运资金[4] 上市战略考量 - 赴港上市可借助香港国际资本市场平台吸引全球投资者,提升品牌认知度,为进军东南亚等海外市场铺路[5] - 股东减持需求是重要因素,A股上市以来股东累计减持超过50亿元,H股上市有助于大股东在更大市场实现减持变现,减少对A股股价冲击[5] 上市进程挑战 - 公司曾被证监会要求补充材料,涉及经营范围是否涵盖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白酒业务情况、用户信息收集与数据安全措施、境内募投项目审批进展等[6] 财务业绩表现 - 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收入分别约为85亿元、112.57亿元、158.3亿元、107.32亿元,呈现持续增长[7] - 同期毛利分别约为35.32亿元、47.61亿元、69.83亿元、47.64亿元[7] - 同期净利润分别约为14.41亿元、20.4亿元、33.26亿元、23.75亿元[7] - 2024年收入为158.3亿元,毛利率提升至44.1%,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107.32亿元,毛利率为44.4%[8] 产品与渠道战略 - 公司实施"1+6多品类战略","1"为核心产品东鹏特饮,"6"为电解质饮料、咖啡饮料、无糖茶、预调鸡尾酒、椰汁和大包装饮料六大新品类[9] - 渠道方面需在稳固传统流通网络的同时,探索电商、新零售等创新渠道以适应年轻消费者购物习惯[10]
RLX Technology(RLX)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8-22 21:0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净收入达到8.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40% 环比增长9% [15] - 非GAAP营业利润为1.16亿元人民币 [6] - 毛利率同比扩张2.3个百分点至27.5% [16] - 非GAAP营业利润率同比扩张超过5个百分点至13.2% [17] - 经营现金流入为2.3亿元人民币 去年同期为1.97亿元人民币 [18] - 现金转换周期为负值 库存周转31天 应收款周转16天 应付款周转67天 [18] - 总金融资产达22亿美元 包括现金及等价物、受限现金、各类存款和投资 [18]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电子雾化业务保持市场领导地位 去年拓展现代口服尼古丁产品试点项目 [9] - 现代口服尼古丁产品已完成2B原型 分销商反馈积极 [9] - 一次性产品系列在中国市场成功推出 推动国内业务复苏 [16][32] - 烟弹产品增长速度快于设备 反映合规产品用户留存率提升 [32]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海外业务实现有机同比增长 尽管中国出口数据上半年同比下降低十位数 [26] - 在亚洲多个市场份额逐步提升 [26] - 欧洲市场通过收购实现扩张 自6月起并表贡献收入增长 [15][26] - 中国合规市场出现温和复苏 非法产品仍占据80%-90%市场份额 [30]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实施多品类战略 从单一品类向多品类组合转型 [9] - 重点发展可持续的弹匣式技术产品 包括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 [11] - 针对大烟量趋势推出高容量产品 同时注重长期创新 [10] - 加强海外区域运营本地化 投资当地零售支持 [12] - 2025年3月与欧洲领先合规电子雾化公司达成投资协议 [12][38] - 定位为零售商、分销合作伙伴和品牌运营商 而不仅仅是销售自有品牌产品 [39]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全球无烟替代品市场持续快速发展 监管清晰化、消费者偏好变化和技术创新推动行业变革 [13] - 电子雾化、加热不燃烧和现代口服尼古丁三大品类互补而非直接竞争 [7] - 大烟量趋势预计今年底逐步稳定 为2026年及以后的健康可持续增长建立新基线 [10] - 全球监管环境日益明确 合规要求更加清晰 [24] - 预计非法产品市场份额将下降 合规产品获得增长机会 [24][25] - 计划2026年初拓展更多欧洲国家和精选亚洲国家 可能进入新大洲 [26] 其他重要信息 - 宣布第三次IPO后现金分红 计划2025年每股普通股或ADS分红0.01美元 [35] - 自2021年12月以来已回购超过3亿美元股票或ADS [35] - 2025年通过公开市场购买和私下协商交易进行额外股份回购 [36] - 向监管机构提供超过4000条关于非法零售商和制造商的证据 [31]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海外市场监管收紧对合规产品的影响 - 全球电子雾化产品监管环境日益明确 带来合规要求清晰化 [24] - 预计灰色和黑色市场的品牌份额和分销份额将下降 [24] - 看到从竞争对手的非法产品向公司合规产品的转换 [25] - 知名零售渠道优先与合规市场领导者合作 [25] 问题: 海外业务有机增长情况和扩张计划 - 海外业务实现有机同比增长 尽管行业出口数据下降 [26] - 在亚洲多个市场份额逐步提升 [26] - 欧洲市场扩张为季度收入增长做出重要贡献 [26] - 2025年重点加强亚洲和欧洲的分销和零售能力 [26] - 计划2026年初拓展更多欧洲国家和精选亚洲国家 可能进入新大洲 [26] 问题: 中国市场现状和业务表现 - 国内合规市场出现温和复苏 主要由于边境管控加强限制海外产品回流 [30] - 非法产品仍占据80%-90%市场份额 多数由本地小作坊生产 [30] - 作为国内合规市场最大品牌 积极与监管机构合作打击非法产品 [31] - 预计合规产品份额将在2025年提升 公司在合规细分市场份额保持强劲 [32] - 烟弹增长快于设备 反映合规产品用户留存率提升 [32] - 一次性产品Fadeo的推出推动国内业务复苏 [32] 问题: 分红政策和股份回购计划 - 2025年不预计有额外分红公告 计划每股分红0.01美元 [35] - 自2021年12月以来已回购超过3亿美元股票 [35] - 2025年通过公开市场购买和私下协商交易进行额外回购 [36] - 计划保持渐进式股东回报计划 评估更有效的股东回报方式 [36] 问题: 欧洲投资协议详情 - 2025年3月与欧洲领先合规电子雾化公司达成投资协议 [38] - 被收购公司有17年历史 拥有全产业链商业模式 [38] - 6月起并表财务业绩 [38] - 新定位为零售商、分销合作伙伴和品牌运营商 而不仅仅是销售自有品牌产品 [39] - 旨在利用该公司的分销和零售能力获取欧洲市场一线洞察 [39] - 帮助建立之前在欧洲缺乏的能力 扩大运营足迹和提高本地份额 [40]
甘源食品:公司品牌建设相关投入无法短期见效,下半年将加快各渠道新品投放节奏
财经网· 2025-08-15 22:06
上半年营收负增长原因 - 2025年上半年电商模式和直营及其他模式收入规模增长 但经销模式收入规模下降 整体收入规模下降主要受春节错期及传统商超业务规模下降影响 [1] - 公司加大品牌建设 新品推广及线上线下渠道开拓等费用投入 销售费用同比增加 [1] - 品牌建设基于长期规划 相关投入无法短期见效 新产品处于推广初期 未形成规模 对销售费用增长率产生阶段性影响 [1] 下半年业绩展望 - 公司将于下半年加快各渠道新品投放节奏 提高新品铺市率 采取积极措施逐步提升市场规模 [1] 经销商数量与收入增长不匹配原因 - 公司为响应渠道和消费者需求 加速新品节奏 推出多款创新性豆类 坚果和膨化产品 SKU数量增幅较大 [2] - 2025年上半年主动收缩部分低效产品 对经销模式收入规模造成一定影响 [2] - 后续随着多品类战略深化 匹配品牌和产品双重升级 产品销售规模有望进一步释放 [2] - 公司将持续提高经销商质量 努力提升经销模式业务规模 [2]
蔬菜矩阵再发力 品类双螺旋稳推卫龙美味业绩18.5%增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4 23:27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上半年总营收34.8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5% [1] - 净利润7.36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18.5% [1] 增长驱动因素 - 蔬菜制品收入同比增长44.3%,以魔芋爽为核心的产品线成为关键增长引擎 [4] - 全渠道战略深化执行,线下渠道收入同比增长21.5%,贡献31.47亿元收入 [8] 产品战略与创新 - 形成"面、菜双雄"双品类驱动的经营结构,魔芋爽成功案例验证爆品孵化能力 [4][7] - 遵循"辣味+X"创新逻辑,推出麻酱魔芋爽、麻辣牛肉味亲嘴烧等新品 [10] - 布局海带零食细分赛道,2025年7月推出清爽酸辣味风吃海带新品 [7] 渠道策略 - 线下渠道覆盖1777家经销商,新兴零食量贩渠道快速渗透 [8] - 线上通过短视频、直播精准触达Z世代,形成线上线下协同的"飞轮效应" [8][9] 产能与供应链 - 2025年6月投产第七代魔芋生产设备,产能翻倍且效率提升80% [10] - 通过自动化生产巩固成本优势,建立产能护城河 [10] 行业背景与竞争 - 中国魔芋零食市场预计未来五年年均增长率28% [4] - 辣味休闲食品市场2022-2026年复合年增长率达9.6%,但面临产品同质化挑战 [9] 品牌与营销 - 2025上半年与肯德基、五芳斋、白象等品牌开展跨界联名营销 [11] - 联手王安宇、管乐等新生代明星精准触达Z世代消费者 [11] 战略定位 - 从产品驱动转向"品类+渠道"飞轮增长模式 [12] - 通过产品创新、渠道运营和品牌营销构建多维护城河 [9][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