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开盒
icon
搜索文档
严惩“开盒”,给隐私“上锁”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07 11:17
"开盒"现象分析 - "开盒"是指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手段搜集并公开他人敏感信息,目的多为煽动网络暴力、诽谤攻击或谋取利益 [1] - "开盒"比传统"人肉搜索"更加组织化、产业化,信息获取更加精准高效 [2] - 个人信息买卖交易的黑灰产业链条已经成形,"开盒"门槛和成本较低 [3] 个人信息泄露来源 - 2023年全网监测并分析验证有效的数据泄露事件超过19500起,涉及金融、物流、航旅、电商、汽车等20余个行业 [4] - 一些所谓"获客软件"能从社交记录、购物订单中窃取他人信息,然后打包出售 [4] - 智能设备持续采集使用者的敏感数据信息,若安全防护不足易被黑客攻击窃取 [5] 未成年人参与情况 - 在"开盒"的受害者和施暴者中,都存在着比例惊人的未成年人 [7] - 未成年人法治意识、网络安全意识较薄弱,可能出于宣泄情绪、吸引眼球等目的参与"开盒"网暴 [7] - 对于未成年人的"开盒"行为,已满16周岁应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可予以治安处罚 [8] 监管措施与行动 - 国家网信办依法集中查处了82款侵害个人信息权益的违法违规APP(含小程序) [9] - 中央网信办通报了15款APP和16款SDK(即软件开发工具包) [9] - 开展2025年个人信息保护系列专项行动,重点监管智能穿戴产品、智能家居产品等超范围收集非必要个人信息 [9]
给“开盒”上锁是平台的能力试金石
经济观察报· 2025-05-28 14:36
网暴治理与平台责任 - 平台需将网暴治理内化为自觉行动,而非仅应对监管要求,这关乎平台生态存亡[1][6] - 中央网信办专项治理"开盒"乱象,要求重点平台以"零容忍"态度打击,凸显整治决心[2] - "开盒挂人"形成完整黑产链条,包含人肉搜索、隐私泄露和群体围攻,破坏性远超传统网暴[2] 平台治理失责表现 - 信息推送机制偏好争议内容助长攻击性言论传播[3] - 用户身份审核漏洞为匿名攻击提供便利[3] - 投诉响应滞后导致违法信息清除不及时,部分平台或与"毒流量"存在利益共生[3] - 典型案例显示平台因处置不力被判赔8000元,3家大型平台因类似问题被处罚[3] 治理机制优化方向 - 需从运动式清理转向常态化治理,提升"开盒"防治优先级[3] - 平台应超越"通知-删除"义务,建立事前预防和事中干预机制,落实主体责任[4] - 中央网信办2022年提出建立网暴预警机制,相关法规明确平台需建立预警模型[4] 技术防御与用户保护 - 需采用NLP情感分析、异常行为监测等技术精准拦截隐晦攻击内容[5] - 建立平台间风险信息共享库提高黑产跨平台操作门槛[5] - 设置快速举报入口,提升受害者请求处理优先级,优化"一键防暴"功能设计[5] - 抖音已将可能诱发网暴的信息纳入争议热点处置,实施流量降热和冷静机制[5]
唤醒平台治理责任,斩断网络“开盒”黑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8 12:31
平台治理与监管 - 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从阻断信息传播、完善预警机制、加大惩治力度等多维度打击"开盒"乱象,要求各地网信部门和平台强化整治[1] - 抖音公布《抖音社区热点信息和账号治理规则(试行)》,将传播偏激对立情绪、侵犯当事人权利、可能诱发"网暴""开盒"等信息纳入"争议"热点研判处置,并在流量激增期对不当行为启动降热和"冷静"机制[2] - 平台企业应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工作的透明化,目前多家企业未发布专门个人信息保护社会报告,且披露颗粒度不足[3] - 中央网信办将指导平台升级防护措施,加大风险提示力度,设置举报快速入口,及时核实投诉举报[3] - 平台治理存在"对ID不对人"的问题,仅采取限流、封禁ID等手段,缺乏对实际使用者的惩戒机制[4] 行业现状与问题 - "开盒"黑灰产业具有跨境跨平台作案特性,多发生在境外社交平台和群组,但个人信息和数据由国内平台企业收集并泄露[3] - "开盒"相关的黑灰产业具有高度组织化特征,需要形成协同治理机制,搭建信息快速传递处置通道[3] - 平台属性定位模糊,只将自己定性为社交和信息发布,出现热点事件时不去核实信息真伪,加剧事件撕裂和对立[2] 行业影响与趋势 - 监管部门的组合拳为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夯实路基,在数据成为核心资产的当下需要不断完善治理体系[5] - 微博、腾讯、快手、小红书、知乎、B站等平台被中央网信办点名要求整改[7]
唤醒平台治理责任,斩断网络“开盒”黑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8 12:07
行业监管动态 - 中央网信办印发专项通知 从阻断信息传播、完善预警机制、加大惩治力度、优化保护措施、加强宣传引导等多维度打击"开盒"黑灰产业 要求平台以"零容忍"态度强化整治 [1] - 监管部门指导网站平台升级防护措施 包括加大风险提示力度、设置快速举报入口、及时核实投诉举报 旨在形成企业、监管及用户的协同治理机制 [3][4] 平台治理措施 - 抖音试行《社区热点信息和账号治理规则》 将传播偏激对立情绪、侵犯当事人权利、诱发"网暴""开盒"的内容纳入"争议"热点处置 对争议事件启动降热和冷静机制(如暂停关注、限制流量) [2] - 平台需摒弃流量为王思维 改变热点事件中不核实信息真伪、加剧社会撕裂的现状 需明确自身社交与信息发布之外的监管责任属性 [2][3] 数据安全漏洞 - 国内平台企业收集的个人信息成为黑灰产源头 暴露跨境跨平台作案中监管主体责任的缺失 需堵住国内数据泄露漏洞控制中转扩散渠道 [3] - 头部平台App个人信息保护透明度不足 多数未发布专项社会报告 披露颗粒度停留在表面 需强化"数据存储、使用、管理"流程的公开性 [3] 技术惩戒机制 - 现行平台治理多采取限流、封禁ID等"对ID不对人"手段 缺乏对实际使用者的有效惩戒 需配合执法部门利用技术能力追踪违法犯罪行为 [4] - "开盒"黑灰产具有高度组织化特征 需建立信息快速传递处置通道 通过技术手段打击个人信息泄露、盗取、贩卖等全链条犯罪 [3][4]
网信办部署加强“开盒”问题整治,坚决打击“开盒”乱象丨消费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8 07:23
网信办整治"开盒"乱象 - 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从阻断信息传播、完善预警机制、加大惩治力度等五个维度明确工作要求[1] - 要求腾讯、抖音、快手等平台以"零容忍"态度打击非法获取并公开他人个人信息的行为[1] - 网信办表示将继续坚持高强度打击和高力度保护并重的整治策略[1] 顺丰与迪士尼战略合作 - 顺丰成为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快递和物流服务官方合作伙伴[2] - 合作内容包括开发专属小程序方便游客寄送商品[2] - 顺丰的综合物流方案将助力度假区提升运营效率[2] 刘畊宏夫妇创业项目 - VIVICYCLE全国首家旗舰店在杭州开业[3] - 品牌计划到2026年底扩张至100家门店[3] - 产品聚焦轻运动场景,价格带99-399元,目标Z世代和25+女性群体[3] - 由浙江汝星品牌管理公司运营,该公司还运营周杰伦IP品牌[3] 张翰商业纠纷 - 张翰因追收未缴出资纠纷被起诉,案件将于7月28日开庭[4] - 曾持股10%的烧本烧公司已多次被列为被执行人,总金额224.92万元[4] - 该公司2024年被申请破产审查,张翰可能面临补缴出资责任[4]
新闻1+1丨以“零容忍”态度坚决打击“开盒”乱象 具体怎么做?
央视网· 2025-05-28 06:33
打击"开盒"乱象的整治措施 - 中央网信办从阻断信息传播、完善预警机制、加大惩治力度、优化保护措施等方面明确工作要求,以零容忍态度坚决打击开盒乱象 [1] - 已依法按程序处罚三家大型网站平台,释放动真格的信号,强调压实平台主体责任 [4] - 大型网站平台因技术能力和用户规模更大,需履行更高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加大监测预警和深度清理 [4] "开盒"行为的定义与危害 - "开盒"是一种新式网络暴力违法犯罪行为,通过非法手段搜集并公开个人隐私信息 [2] - 被"开盒"者会遭遇网络侮辱谩骂、造谣诋毁,以及现实生活中的电话短信骚扰 [3] 整治工作的具体方向 - 全力阻断传播渠道、升级完善保护措施、加大打击惩治力度 [7] - 需要网信部门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公安部等多部门联动执法宣传 [8] - 2024年公安机关通过净网行动已侦破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7000余起 [11] 个人信息泄露的漏洞分析 - 最大漏洞是获取个人信息太容易太泛滥,数字时代提交个人信息的频次和场景过多 [9] - 个人信息被广泛收集后,违法者可通过技术或诈骗手段获取 [10] 法律保护体系 - 已建立健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体系,包括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专门立法 [11] - 民法典、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也有相关保护规定,形成多层次完善的法律框架 [11]
【西街观察】莫让“开盒”继续狂欢
北京商报· 2025-05-27 23:24
个人信息泄露与监管强化 - 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从阻断信息传播、完善预警机制、加大惩治力度、优化保护措施等多个维度强化"开盒"问题整治 [1] - "开盒"是指在网上曝光他人隐私信息,是"人肉搜索+网络暴力"的代名词,百度"开盒"事件引发大众对信息泄露的广泛关注 [2] - 个人信息泄露问题严重,包括App超范围采集、骚扰电话、电信诈骗等,AI技术加剧了信息获取的便利性 [2] 个人信息泄露的现状与挑战 - 信息时代个人隐私处于"裸奔"状态,数据规模大、流转快,"开盒"威力被放大,引发数据获取、共享、使用、交易等法治风险 [3] - 当前面临App超采人脸识别滥用、个人信息倒卖黑灰产肆虐、海外社工库猖獗、平台治理被动等问题 [3] - 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法规分散在民法总则、网络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其他司法解释中,实际使用困难 [4] 监管与法律完善的必要性 - 尽管"人肉搜索"已被纳入刑事打击范围,但实践中因证据不足、跨平台取证难,许多案件不了了之 [4] - 需要明确"开盒"等行为的量刑标准,建立跨平台联防机制,加快探索跨境数据犯罪联合执法机制 [4] - 典型案例应成为推动网络暴力相关法律完善的契机,强化监管震慑不法分子 [4] 行业应对与未来方向 - 信息泄露防范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需要加码防范措施 [5] - 技术应用目的和场景不同,影响差异大,需从立法层面形成系统化的有法可依、违法必究 [3][4]
百度竟能搜出开盒广告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27 22:28
网络平台信息安全问题 - 百度搜索平台出现名为"城市猎人联盟"的网站,提供付费获取他人实时定位、户籍档案、工作履历等详细个人资料的服务 [1] - 该网站明确列出"业务清单",交易金额根据信息敏感程度从数百元到数千元不等 [1] - 网站客服表示交易全程匿名且承诺信息准确性 [1] 社交平台黑色产业链 - 主流社交平台存在以"私人侦探"、"定位查人"为关键词的隐秘招揽信息 [1] - 部分账号以"有渠道"、"可解决"等隐晦话术引导用户私聊 [1] - 服务涵盖名下房产、车辆登记、手机定位、家庭成员关系图谱等敏感信息 [1] 非法信息服务定价 - 个人基础信息查询报价1500-3000元不等 [1] - 涉及全家户籍等深度信息需5000元以上 [1] - 服务提供者声称与"特殊渠道人员"合作,能够绕开正规程序调取数据 [1] 交易安全承诺 - 非法服务提供者强调交易安全,"全程加密传输,不会留下痕迹" [1] - 交易过程通过QQ等即时通讯工具进行 [1] - 服务提供者声称背后存在专业团队运作 [1]
用户举报“开盒挂人”需要几步?实测10款重点App
南方都市报· 2025-05-27 22:18
中央网信办整治"开盒"问题 - 中央网信办部署加强"开盒"问题整治 要求网站平台升级防护措施 加大风险提示力度 设置快速举报入口 及时核实投诉 [1] - 网信办将从阻断信息传播 完善预警机制 加大惩治力度 优化保护措施 加强宣传引导等多维度推进整治工作 [17] 平台举报机制实测结果 - 10款被测App中仅微博 豆瓣专门设置"开盒"举报渠道 其他平台主要通过网络暴力 隐私权侵犯两类理由受理相关举报 [1] - 微博在违法信息投诉类型中单列"开盒挂人"选项 并附详细定义 该选项位列9个具体投诉原因之首 [1][7] - 豆瓣投诉类型包含"网络暴力/网络戾气"和"饭圈乱象" 其中明确列出"泄露隐私"和"开盒行为"子选项 [14][15][16] 主要平台处置规则 - 微博将开盒信息归为四类违法信息 对涉及真实身份泄露 人肉搜索 煽动网络暴力的投诉优先处理 情节严重账号永久关闭 [7] - 抖音新规将可能诱发"网暴""开盒"的信息纳入"争议"热点 建立分级分类追踪研判机制 [8] - 知乎社区规范禁止发布侵犯隐私信息 包括个人姓名 住址 身份证号等 以及求取 教授获取个人信息的内容 [14] - 哔哩哔哩社区公约禁止未经同意发布他人身份 照片 姓名等个人信息 [14] - 豆瓣对违反社区指导原则的内容采取限期禁言 永久封禁等措施 特别提及"网络开盒 恶意展示他人隐私"行为 [17] 举报流程特征 - 10款App举报流程基本一致 包含四个步骤:进入举报入口→选择原因→提交证据→完成举报 [1] - QQ举报可选"网络暴力/侵权"下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挂人"子类 微信投诉账号包含"存在侵权行为"选项 [7] - 抖音举报类型含侵犯隐私权 网络暴力(含侵犯隐私内容) 用户账号和私信举报理由与视频类似 [7][8] - 快手举报类型设"侵犯隐私权"选项 百度贴吧举报理由相对笼统 包括违法犯罪 侵犯权益等 [8][13] - 小红书帖子举报理由包含侵犯个人隐私权 [8]
“开盒”明码标价 网信办点名多平台要求“零容忍”
北京商报· 2025-05-27 18:58
监管部门行动 - 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要求强化"开盒"问题整治工作 从阻断信息传播 完善预警机制 加大惩治力度 优化保护措施 加强宣传引导等多维度明确工作要求 [1] - 中央网信办召开专题部署会议 要求微博 腾讯 抖音 快手 百度 小红书 知乎 哔哩哔哩 豆瓣等重点网站平台对照通知抓好落实 以"零容忍"态度打击"开盒"乱象 [7] - 网信部门已依法按程序处罚3家大型网站平台 全面清理各类涉"开盒"违法违规信息 从严处置传播相关内容的账号和群组 [7] 行业现状 - 部分网络平台仍存在隐性"开盒"广告 如百度搜索平台出现"城市猎人联盟"网站 明码标价提供个人隐私信息查询服务 价格从数百元到数千元不等 [2] - 主流社交平台存在以"私人侦探" "定位查人"为关键词的隐秘招揽信息 服务涵盖房产 车辆登记 手机定位 家庭成员关系图谱等敏感信息 报价1500-5000元 [4][6] - 有专业团队运作"开盒"黑产 声称与"特殊渠道人员"合作 能绕开正规程序调取数据 并承诺交易全程加密传输 [6] 典型案例 - 百度副总裁谢广军女儿因饭圈纠纷多次在微博"开盒"他人隐私信息 引发舆论关注 [7] - 某视频平台收到多位UP主举报 称有群体在境外平台有组织地煽动用户对站内UP主进行"人肉开盒" [8] - 主持人杨迪发文称自己被"开盒" 个人信息遭泄露并收到大量骚扰电话 [8] 法律依据 - "两高一部"发布《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 明确组织"人肉搜索"违法收集发布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者可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10] - 民法典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 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刺探 侵扰 泄露 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隐私权 [10] - 严重"开盒"行为可能构成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最高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10] 平台建议 - 专家建议平台强化数据采集与使用边界 对敏感信息进行脱敏处理 推动数字指纹等溯源技术落地 [10] - 建议平台完善审核机制 利用AI识别恶意信息 建立"开盒"等关键词拦截库 [10] - 中央网信办将指导网站平台升级完善防护措施 加大"开盒"风险提示 设置快速举报入口 及时核实投诉举报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