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战略收缩
icon
搜索文档
与库里分道扬镳 安德玛的不得已?
北京商报· 2025-11-16 23:40
合作终止协议 - 安德玛与篮球运动员史蒂芬·库里就Curry Brand达成战略拆分协议,结束近13年的合作关系 [1] - Curry Brand将独立运营,安德玛则计划推出全新的全球篮球鞋产品并集中资源发展核心业务 [1] - 分拆后,安德玛将按原计划在2026年2月推出最后一款签名鞋Curry 13,并在2026年10月前推出更多配色和服饰产品 [3] 合作历史与业绩影响 - 双方于2013年合作,当年公司总营收为23.3亿美元,鞋类产品仅贡献30万美元 [3] - 2014-2015赛季库里获得MVP并夺冠后,其签名鞋销售额据估算达1.6亿美元,推动公司篮球鞋销量增长350%,总营收在2015财年增至40亿美元 [3] - 2015年双方续签一份为期9年、总价值2.15亿美元的长期合约 [3] - 2020年共同推出子品牌Curry Brand,2023年库里出任该品牌总裁并达成价值10亿美元的终身合约 [3][4] 分拆原因与战略调整 - 公司正处于为期18个月的重组改革计划中,核心策略是战略收缩,包括收紧促销、聚焦核心男装业务等 [5][6] - 公司业绩表现不佳,2026财年第二季度营收13亿美元同比下降5%,净亏损1900万美元;2025财年营收52亿美元同比下降9%,净亏损2.01亿美元 [6] - 处于成长期的Curry Brand需要持续投入,这与公司基于业绩不佳而进行战略收缩的方向相悖 [1][5][6] 财务影响与未来规划 - 与Curry Brand分拆相关的“分手费用”估计最高达2.55亿美元,包括最高1.07亿美元现金费用和最高1.48亿美元非现金费用 [6] - 公司未来将聚焦核心品牌发展,打造全新篮球产品,但强调分拆不等于放弃篮球业务 [7] - 服饰业务是公司主营板块,2025财年营收34.5亿美元,占总营收比重66.8% [7] - 公司正尝试在多品牌多品类方向努力,例如签约成为中国腰旗橄榄球国家队装备合作伙伴,并在上海开设首家安德玛户外独立门店 [8]
与库里分道扬镳,安德玛的不得已?
北京商报· 2025-11-16 20:46
合作终止协议 - 安德玛与篮球运动员史蒂芬·库里正式结束长达近13年的合作关系,双方就库里个人品牌Curry Brand的战略拆分达成协议 [1] - 分拆后Curry Brand将独立运营,安德玛则计划推出全新的全球篮球鞋产品线,并集中资源发展核心业务 [1] - 安德玛将在2026年2月推出最后一款签名鞋Curry 13,并在2026年10月前陆续推出更多配色和关联服饰产品 [3] 合作历史与财务影响 - 双方于2013年合作,当年公司总营收为23.3亿美元,其中鞋类产品仅贡献30万美元 [3] - 2014-2015赛季库里获得首个MVP和总冠军后,其签名鞋销售额据估算达1.6亿美元,推动公司篮球鞋销量增长350% [3] - 2015财年公司总营收增至40亿美元,双方续签一份为期9年、总价值2.15亿美元的长期合约 [3] - 2020年双方共同推出子品牌Curry Brand,2023年库里出任该品牌总裁并达成一份价值10亿美元的终身合同 [4] 公司业绩与重组背景 - 2026财年第二季度公司营收13亿美元,同比下降5%,净亏损1900万美元,经调整后净利润1500万美元 [6] - 2025财年公司营收52亿美元,同比下降9%,净亏损2.01亿美元 [6] - 公司于2024年推出为期18个月的重组计划,核心策略包括收紧促销机制、聚焦核心男装业务、重启Flow科技复刻Curry系列球鞋等 [6] - 与Curry Brand分拆相关的“分手费用”估计最高达2.55亿美元,其中最高1.07亿美元为现金费用,最高1.48亿美元为非现金费用 [6] 公司未来战略方向 - 公司未来将聚焦核心品牌发展,打造全新篮球产品,并持续支持各级别运动员与篮球项目,强调分拆并非放弃篮球业务 [7][8] - 服饰业务是公司主营板块,2025财年营收34.5亿美元,占总营收比重66.8% [7] - 公司正进行战略收缩,同时寻求新机会,例如签约成为中国腰旗橄榄球国家队及男子七人制橄榄球国家队装备合作伙伴,并在上海开设首家户外产品独立门店 [8]
旭辉控股启动组织架构调整:撤销5个分区 设立华东、华南两区
新京报· 2025-11-11 12:44
组织架构调整 - 公司启动新一轮组织架构调整,撤销苏皖、东南、华南区域集团及上海、长沙事业部,新组建华东区域事业部和华南区域事业部 [2] - 调整后公司组织架构划分为华东、华南、北京、华西区域及山东平台,由分散转向集中,体现战略收缩、聚焦深耕核心区域的意图 [2] - 华东区域事业部负责上海、浙江、江苏、福建、安徽和江西的业务,华南区域事业部负责广东、湖南、湖北、广西和海南的业务 [2] 战略转型方向 - 公司计划彻底告别高杠杆、高负债、高周转的旧模式,转向轻资产、低负债、高质量的新路径 [2] - 公司明确聚焦收租、自营开发业务、房地产资管业务三大核心板块,并对标铁狮门、黑石等国际知名企业 [2] - 公司计划在三年内实现重新站起来的目标 [2] 经营业绩表现 -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取得累计合同销售金额130.6亿元,合同销售面积约124.77万平方米,合同销售均价为每平方米1.1万元 [3] - 公司股东权益应占合同销售金额为67亿元 [3] 境外债务重组进展 - 公司境外债务重组相关决议案已在股东特别大会上正式通过,意味着重组主要前置工作已实质启动 [3] - 重组方案包括发行强制性可转换债券以大幅削减债务、优化资本结构,大股东前期超5亿港元借款将同步转股 [3] - 公司推出为期10年的团队股权激励计划,旨在重组完成后的经营复苏期稳定和激励团队 [3]
旭辉控股启动组织架构调整:撤销5个分区,设立华东、华南两区
贝壳财经· 2025-11-11 12:16
公司组织架构调整 - 旭辉控股撤销苏皖区域集团、东南区域集团、华南区域集团、上海区域事业部、长沙事业部及下属城市公司 [1] - 公司新组建成立华东区域事业部和华南区域事业部 [1] - 调整后组织架构划分为华东区域、华南区域、北京区域、华西区域及山东平台 [2] 新区域事业部管辖范围 - 华东区域事业部负责上海、浙江、江苏、福建、安徽和江西的战略经营和业务发展 [2] - 华南区域事业部负责广东、湖南、湖北、广西和海南的战略经营和业务发展 [2] 战略转型方向 - 公司战略意图为收缩与聚焦,从“分散”变得更为“集中”,以深耕核心区域 [2] - 公司计划彻底告别“高杠杆、高负债、高周转”旧模式,转向“轻资产、低负债、高质量”新路径 [2] - 未来将聚焦“收租、自营开发业务、房地产资管业务”三大核心板块,并对标铁狮门、黑石等国际企业 [2] 销售业绩表现 - 今年前三季度累计合同销售金额为130.6亿元,合同销售面积约124.77万平方米 [2] - 合同销售均价为1.1万元/平方米,公司股东权益应占合同销售金额为67亿元 [2] 境外债务重组进展 - 境外债务重组相关决议案已于股东特别大会上正式通过 [3] - 重组方案包括发行强制性可转换债券以削减债务,大股东前期超5亿港元借款将同步转股 [3] - 公司推出为期10年的团队股权激励计划,旨在重组完成后稳定和激励团队 [3]
剥离非核心业务,派格生物解散旗下研发附属公司
贝壳财经· 2025-11-04 17:35
公司战略调整 - 派格生物于2025年10月28日申请自愿解散其非全资附属公司上海迈迹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以专注于核心业务并精简运营[1] - 派格生物持有上海迈迹64.7692%的股份,上海迈迹主要从事GLP-2的研究及开发[1] - 董事会认为解散上海迈迹对公司整体业务运营及财务状况无不利影响,公司将继续开发其在代谢及减肥治疗领域的核心产品[1] 公司业务与产品管线 - 派格生物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专注于慢性病创新疗法研究的生物技术公司,重点关注代谢紊乱领域[1] - 公司目前拥有六款候选产品,覆盖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肥胖、阿尔茨海默病、阿片类药物引起的便秘及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等多个疾病治疗领域[1] - 公司核心产品PB-119是一款GLP-1受体激动剂,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及肥胖症,其用于2型糖尿病的新药上市申请已于2023年9月获国家药监局受理[2] 公司财务与资本市场历程 - 派格生物于2025年5月在港交所上市,此前曾于2021年8月向科创板递交招股书计划募资约25.38亿元,但于2022年撤回申请[2] - 公司目前尚无产品获批上市,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分别亏损2.79亿元、2.83亿元及9362万元[2] - 公司未来数年的业务及财务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PB-119的成功获批及销售[3] 行业竞争格局 - 在中国及美国,基于GLP-1的2型糖尿病及/或肥胖症治疗方案市场竞争激烈,已有多种品牌药物[3] - 截至2025年2月28日,已有16种GLP-1受体激动剂在中国获批,超过20种GLP-1受体激动剂候选药物正在中国进行2型糖尿病治疗的临床试验[3] - 一旦品牌药的相关专利到期,随着仿制药的发展,市场竞争预计会更加激烈[3]
绿地控股战略收缩路线图:前三季度由盈转亏 三季度零拿地、零开工
中国经营报· 2025-11-03 10:3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276.97亿元,同比下降20.16% [3][4]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6.90亿元,同比由盈转亏,下降2927.38% [3][4] - 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332.02亿元,同比下降25.59%,净利润亏损31.83亿元,同比下降11912.36% [4] 房地产业务运营 - 前三季度房地产合同销售金额476.4亿元,同比微降1.28%,销售面积537.4万平方米,增长13%,呈现"量升价降"特征 [4] - 前三季度新开工面积49.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5.44%,其中第三季度无新开工项目 [3][4] - 前三季度竣工备案面积381.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1.67% [4] - 第三季度未新增任何房地产项目储备,土地投资态度谨慎 [3][5] 基建业务表现 - 第三季度基建业务清收回款约258亿元,前三季度累计回款约849亿元 [5] - 第三季度基建业务完成产值约238亿元,前三季度完成产值约711亿元 [5] - 前三季度基建业务95项重大工程完成产值约162亿元,占年度预算87%,占总产值22.7% [6] - 前三季度境外新增项目30个,合同金额22.54亿元,同比增长13.75%,第三季度境外合同金额4.56亿元,增长64.55% [6] 诉讼风险状况 - 2025年10月1日至20日,新增诉讼1344件,涉及金额63.81亿元,其中作为被告的诉讼1278件,金额58.94亿元 [7] - 2025年9月单月涉及诉讼3102件,累计金额111.87亿元,其中未决诉讼2777件,金额111.20亿元 [7] - 2025年9月至10月20日约50天内,新增诉讼4446件,金额175.68亿元,平均每天新增诉讼88.92件 [7] - 涉诉案件数量从2022年3655件激增至2025年上半年6998件,涉诉金额从2022年193.24亿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298.24亿元 [8] 战略转型举措 - 公司正大力布局新赛道业务,开启"二次创业"转型,如在汽车产业拓展上下游客户,抢抓新能源汽车出口机遇 [9] - 管理层在2025年半年度工作会议上为房地产业务指明方向,将狠抓盘活去化、功能调改、资产运营等核心工作 [5] - 对于诉讼领域,公司强调按照"降数量、控金额、保核心、促回款"方针,全面防范化解潜在风险 [8]
丸美生物回应子品牌春纪关闭天猫店:早已规划,正常运营调整
新浪财经· 2025-10-22 20:56
公司运营调整 - 丸美生物旗下子品牌春纪关闭天猫旗舰店[1] - 此次调整是基于品牌业务发展实际情况早已规划的正常运营端调整[1] - 该举措是春纪品牌战略收缩的后续执行环节[1] - 公司强调这不是近期仓促的决定 而是主动优化品牌组合、高效配置资源的战略体现[1] 公司战略聚焦 - 丸美生物计划将优势资源聚焦于核心业务与未来增长赛道[1]
聚焦核心主业 博众精工拟转让苏州灵猴18.29%股权
证券日报网· 2025-09-23 16:59
交易概述 - 博众精工拟以6400万元转让苏州灵猴机器人有限公司18.29%股权 交易完成后持股比例由39.9%降至21.61% [1] - 交易基于公司发展规划 旨在优化资产结构 提高资产流动性 增加运营资金 聚焦主业并提升核心竞争力 [1] - 交易对手包括7名无关联受让方 涵盖专业投资机构与个人投资者 其中共青城金康创业投资合伙企业受让比例最高达4.57% 支付对价1600万元 [3] 标的公司财务表现 - 苏州灵猴2024年净利润为-199.76万元 净资产为-567.62万元 [2]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实现1837.33万元 净资产转正至2719.73万元 [2] - 业绩反转源于机器人行业应用场景拓展 制造业自动化改造和物流仓储智能化升级需求释放 [2] 估值与投资收益 - 苏州灵猴2025年4月融资估值2.5亿元 本次交易估值3.5亿元 较前轮增长40% [2] - 转让股权账面成本1887.41万元 转让价6400万元形成溢价239.09% [3] - 交易预计带来投资收益4512.59万元 对2025年度财务报表产生积极影响 [3] 行业趋势与战略背景 - 智能制造装备领域市场竞争加剧 头部企业普遍采取战略收缩聚焦主业策略 [1] - 行业通过剥离非核心资产集中资源于核心技术研发与产能建设 适配高端市场对精度和效率的高要求 [1] - 机器人赛道细分领域扩容且技术迭代周期缩短 适度收缩参股规模可避免资源分散并巩固技术优势 [1]
英特尔中国“铁娘子”谢幕:王锐本月退休,30年职业生涯画上句号
犀牛财经· 2025-09-23 14:33
公司管理层变动 - 英特尔中国区董事长王锐将于本月正式退休 [2] - 王锐在英特尔工作30年,自2021年起出任中国区董事长 [2] - 此次交接为计划内更替,公司已在今年2月任命王稚聪为中国区副董事长以并行工作半年确保平稳过渡 [2] 公司战略与业绩 - 王锐在任期间主导了英特尔中国2.0战略升级 [2] - 在其领导下,英特尔中国区营收占比连续四年稳定在26%至30% [2] 公司整体战略与股权结构 - 过去半年,英特尔全球管理层已调整半数高管 [2] - 美国政府通过《芯片法案》将89亿美元补贴转换为股权,成为英特尔约10%的股东 [2] - 公司正处于战略收缩与地缘政治夹缝中的关键节点 [2]
蒙牛出售新西兰雅士利工厂:一场战略性的断腕求生
新浪财经· 2025-08-20 18:26
交易核心 - 新西兰乳企a2牛奶公司以约12亿元人民币收购蒙牛旗下雅士利国际位于新西兰Pokeno的奶粉工厂 [1] - 交易是蒙牛在业绩承压、资产减值、战略收缩三重压力下的主动调整 标志着其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聚焦的转折 [1] 资产出售背景 - 雅士利新西兰工厂因产能利用率不足、运营成本高企 成为蒙牛海外资产中的低效资产 [2] - 蒙牛2024年营收同比下滑 归母净利润大幅缩水 创上市以来最差业绩 [2] - 蒙牛对高溢价收购的贝拉米计提大额商誉及无形资产减值 联营企业亏损进一步拖累利润表现 [2] - 出售工厂回笼资金将用于增资东南亚核心业务及强化市场布局 [2] 战略调整 - 蒙牛2024年新任管理层推进低效业务优化 行政与销售费用显著下降 雇员规模缩减 [3] - 资源集中于两个核心战场:东南亚冰淇淋市场和有机奶粉业务 [3] - 旗下冰淇淋品牌艾雪在印尼等市场占据重要份额 年营收规模突破20亿元 并向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渗透 [3] - 2025年上半年艾雪再获大额增资 冷链网络从区域核心市场向更广阔新兴区域延伸 [3] - 贝拉米有机奶粉在越南等东南亚高端母婴市场快速增长 与艾雪形成品类协同 [3] - 资本支出规模收缩 更倾向于通过内生增长实现扩张 [3] 行业影响 - a2牛奶公司收购获得雅士利工厂持有的中文标签婴配粉资质 填补其依赖外部代工的产能不确定性缺口 [4] - 中国婴配粉配方注册制对工厂产能与资质有严格限制 一个工厂最多可生产的配方数量有限且需定期重新申请 [4] - a2计划通过新增配方注册覆盖低线城市及线上渠道 进一步扩大中国市场份额 [4] - a2在华收入持续增长 全家营养等新品类拓展初见成效 [4] 未来挑战 - 蒙牛国内核心品类增长乏力 海外新兴市场扩张依赖高资本投入 [5] - 公司整体负债率仍处高位 现金流压力不容忽视 [5] - 2024年毛利率提升主要依赖成本控制而非产品溢价 [5] - 竞品通过技术差异化和渠道精细化运营实现份额提升 [5] 战略意义 - 交易标志蒙牛国际化进入精耕细作阶段 从全球工厂向区域品牌的价值重构 [7] - 未来重点在东南亚终端争夺战中持续领跑 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品牌认知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