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化
搜索文档
数智赋能·链动全球 | 第五届国际商用车智能制造峰会十堰启幕 共绘"新四化"转型新图景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0-27 17:35
峰会概况 - 第五届国际商用车智能制造暨车架技术峰会于10月22-24日在湖北十堰市成功举办 [1] - 峰会主题为“共商共建共享,推动商用车高质量、数智化、国际化、低碳化发展” [1] - 汇聚全球供应链智慧,共谋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3] 行业趋势与战略方向 - 中国商用车产业正以“数智化、新能源化、国际化、低碳化”为战略支点,加速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3] - 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已达23.7% [9] - 2026年商用车新能源化将从“替代增长”过渡到“平台化普及” [9] - 数智化从“单点应用”发展到“全域重塑”,推动AI从“工具”转向“价值创造” [9] - 双碳目标下,绿色制造成为供应链竞争核心,商用车碳足迹核算标准将逐步完善 [9] 参会企业与规模 - 参会企业包括东风商用车、中通客车、上汽大通、陕汽集团、北汽福田、一汽解放、重汽集团、吉利商用车、比亚迪商用车等主流商用车企业 [5] - 涵盖新能源、数字化、智能化、轻量化、低碳化等相关价值链企业 [5] - 汇聚整厂交钥匙工程集成企业、设计院、电池企业、零部件企业、材料企业等200余家核心单位,参会专家代表200余人 [5][6][24] 车架技术发展 - 车架技术从“承载结构”进阶为“战略平台” [11] - 平台化与底盘一体化:车架升级为“整车性能核心平台”,支撑全品类新能源商用车矩阵 [13] - 轻量低碳化材料与工艺普及,结合双碳目标推动全生命周期低碳化 [13] - 智能模块化与自动化:“车架自动化铆接+智能模块化设计”成为主流,通过视觉识别、AI算法提升生产效率 [13] 产业链协同与展望 - 2026年商用车将以“新能源化+数智化”为核心,构建“链主企业+专精特新+生态伙伴”模式 [9] - 推动“研发-生产-物流”全链路数智化,实现从“规模增长”到“价值引领”的转型 [9] - 通过技术共研、生态共建、标准共制,加速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全球技术话语权”的双轮驱动格局 [24] - 为2030年碳达峰目标提供关键支撑 [24]
虞明远:货车尤其是重卡的新能源化,是实现物流集约高效绿色化发展的关键与基础
凤凰网财经· 2025-10-24 17:48
峰会核心主题 - 峰会主题为“十年共识·五年同行”,旨在探讨气候治理新格局下的战略与行动,助力中国碳中和愿景及全球减排目标实现 [2] 行业政策背景 - 大规模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交通运输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成为未来工作重点 [4] - 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于今年4月印发《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作为系统性纲领文件将加速新能源运输装备推广 [4] - 交通运输部已成立工作专班,研究部署“十五五”期间新能源重卡规模化应用相关工作 [5] 新能源重卡市场表现 - 行业呈现爆发式增长,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 [4] - 今年1-9月国内新能源重卡累计销量达13.78万辆,同比增长184%,接近2024年全年销量的1.7倍 [4] - 新能源重卡渗透率已达到24.2% [4] 行业发展关键与基础 - 重卡保有量不足汽车总量3%,但却是柴油消费主力军和城市空气污染重要来源,发展新能源重卡至关重要 [4] - 牵引车作为重卡主力车型,日均行驶里程达370公里,是交通碳减排关键场景和新能源重卡的蓝海 [5] - 突破中长途干线运输是全面新能源化的关键 [5] 基础设施与场景拓展 - 国家正积极布局专用大功率充换电设施,打造示范性大功率补能高速走廊 [4] - 电网企业加强用电保障,交通运输部推动新能源重卡由封闭场景向干线运输等多场景转变 [4] - 需构建高效补能、标准统一的开放生态,要求路经营企业、物流企业、充换电设施运营方等多方深度协同 [5]
广汽领程6×4深刻诠释什么才是“好车”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0-24 09:48
行业活动与趋势 - 2026中国商用车产品测试活动在重庆成功举办 该活动已举办十九届 成为国内商用车行业最具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引导力的活动 [2] - 商用车行业正加速向智能化和新能源化转型 用户对能耗效率、安全防护、智能辅助功能要求更高 产业对技术创新、标准统一、品质升级需求迫切 [9] - 测试活动旨在为行业锚定发展方向、破解技术痛点、提升整体竞争力 引导行业向更安全、更高效、更绿色、更智能的方向迈进 [7][9] 广汽领程产品表现 - 广汽领程6×4纯电牵引车在测试中表现出色 诠释了“好车”与“值得信赖的品牌” [2] - 该产品是广汽领程品牌焕新后推出的全新新能源产品 采用模块化集成与轻量化设计 具有长续航、强动力、高可靠等优势 针对中短途运输市场 [4] 产品核心技术参数 - 匹配中创新航H3箱动力电池 能量密度高达167Wh/kg 快充循环4500次后系统容量保持率大于70% 满足IP68防护等级 [4] - 特百佳双电机最大持续功率330kW 最大峰值功率460kW 最大输出扭矩21268Nm 采用双电机+4AMT集成 最大爬坡度大于等于25% [4] - 采用多合一控制器+VCU+TCU先进算法 实测整车综合性能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4] 产品设计与安全特性 - 整车大范围使用高强钢材料 采用集成化、模块化设计及CAE拓扑优化 轻量化程度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6] - 制动系统采用双回路 前后气压鼓式制动器 工作气压1.0MPa 具备驱动防滑功能及ESC系统 提升转向响应性和侧向稳定性 [6] - 配备双预警系统(车道偏离预警和前碰撞预警) 整车等效80万公里严苛耐久验证 使用寿命长且可靠性高 [6] - 前桥6T 中后桥11.5T 满足高承载要求 车桥为新能源专用桥 针对新能源商用车优化 可进一步降低能耗 [6] 公司战略与未来展望 - 广汽领程作为广汽集团商用车战略蓝图的核心落子 同步深化产业生态布局 联合上下游伙伴在金融、租赁、保险、能源等领域合作 [9] - 公司计划持续迭代升级 融合更先进的电子电气架构、固态电池与高阶自动驾驶技术 进一步向中长途运输场景拓展 [9]
中国商用EV在加速发展
36氪· 2025-10-17 21:35
中国新能源商用车市场概况 - 2025年1至6月中国市场大型新能源卡车销量达8.71万辆,已超过2024年全年业绩 [4][8] - 新能源商用车在整体市场中的占比增加至20% [5] - 2025年商用车总销量在补贴政策推动下预计同比增长3%,达到400万辆 [10] 主要公司表现 - 徐工集团旗下徐工汽车制造2025年1至6月大型新能源卡车销量为1.29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60% [5] - 三一集团旗下三一重卡2025年1至6月大型纯电动卡车等销量达1.11万辆,为去年同期的两倍 [7] - 三一重卡自主研发大型纯电动卡车专用底盘,通过减重使能源消耗量比以前减少6% [7] 市场增长驱动因素 - 纯电动卡车与汽油车售价差距缩小,主力车型售价约47万元,比3年前便宜40%左右,而汽油车售价约40万元 [8] - 车载电池价格下降40% [8] - 中国政府加大补贴力度,2024年实行补贴制度,2025年3月扩大补贴对象车型范围 [9] - 以大型卡车为例,置换为新能源车的补贴比置换汽油车高出3万元,补贴金额约占购车款的10% [10] 基础设施与技术发展 - 充电设施巨头特来电新能源开发出6分钟可为车辆充入续航100公里电量的快速充电器,常规充电方式最长需1小时左右 [11] - 上海启源芯动力科技公司推广更换电池模式,以牵引车为例,更换电池仅需5分钟 [13] - 宁德时代计划今年年内建设300座电池更换站 [14]
2025中国汽车租赁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报告
搜狐财经· 2025-10-11 00:25
行业核心观点 - 中国汽车租赁行业已进入数字化转型与精细化运营期,形成由神州租车、一嗨租车双巨头引领的“哑铃型”竞争格局 [1] - 2024年底市场规模达1420亿元,预计2025年增长至1590亿元,未来五年在新能源化和数字化驱动下保持稳健增长,2028年有望突破2000亿元 [1] - 技术革新深刻重塑行业运营模式与用户体验,新能源汽车加速渗透引发行业结构性变革 [13][14] - 用户需求呈现多元化、场景化和品质化特征,要求企业从单一资产运营者向综合出行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变 [16] 市场规模与增长态势 - 2024年底市场规模突破千亿,达1420亿元,预计2025年增长至1590亿元 [1] - 未来五年行业保持稳健增长,2028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0亿元 [1] - 行业增长底层逻辑坚实,受国内旅游市场强劲复苏和大众出行观念转变驱动 [13] 业务模式与收入结构 - 核心业务模式包括短租自驾、长租服务及融资租赁 [1] - 短租自驾占收入60%-70%,受旅游影响大 [1] - 长租服务占收入30%-40%,企业客户为主,提供稳定现金流 [1] - 融资租赁更接近于金融服务,租赁期满后车辆所有权通常转移给承租人 [21] 用户画像与需求场景 - 用户以25-40岁中高收入群体为主,集中于一二线城市 [1] - 预订渠道超90%线上化 [1] - 需求场景涵盖休闲旅游、商务出行及本地生活 [1] - 休闲旅游占短租订单超50%,商务出行具有高价值高粘性特征 [1] - 新一代年轻消费者对汽车“所有权”执念降低,更看重“使用权”和体验灵活性 [37] 行业竞争格局 - 行业形成“哑铃型”竞争格局,由神州租车、一嗨租车双巨头引领,区域性品牌和平台型玩家参与 [1] - 行业历经萌芽探索期、跑马圈地与资本驱动期,现已进入数字化转型与精细化运营期 [1][26][29] 核心发展趋势 - 全面电动化:2024年新能源渗透率近20%,预计2028年超50% [1] - 深度数字化与智能化:智能定价、调度、风控及无接触服务成为行业标配 [1][14][32] - 商业模式多元化:汽车订阅、分时租赁复苏、租售结合等创新模式发展 [1][16] - 市场下沉与渠道融合:开拓三四线市场,线上线下流量融合 [1][16] 产业链与运营环节 - 产业链上游包括整车制造商、金融机构和技术供应商 [1] - 产业链中游是全国性连锁、区域性及平台型运营商 [1] - 产业链下游涉及二手车交易和维修保养服务商 [1] - 运营环节注重车辆采购与资金管理、车队精细化管理、动态定价及风险控制 [1] 宏观环境影响因素 - 政策环境:驾照普及与管理简化、旅游业支持政策、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信用体系建设为行业提供利好 [31][33] - 经济环境:国民收入持续提升是消费升级根本动力,经济周期波动与旅游消费复苏影响行业需求 [13][34][37] - 社会环境:拥车观念转变、自驾游普及、信用消费普及推动行业发展 [37] - 技术环境: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车联网等技术深度应用于行业全流程 [38]
跨越星光让每一次运输都乐享其中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0-10 14:43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商用车行业在“双碳”目标和数字技术渗透下加速向智能化和新能源化转型 [1] - 行业变革体现在技术创新、产品多样性、用户体验优化和运营效率提升等多个维度 [3] - 产业对技术创新、标准统一、品质升级的需求日益迫切 [1] 产品测试活动 - 2026中国商用车产品测试活动在重庆启动,旨在通过科学评价引导行业向更安全、高效、绿色、智能的方向发展 [1][3] - 测试规程持续升级以顺应商用车行业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的发展趋势 [3] - 测试活动是对单车型性能的全面检验,并为行业锚定发展方向、破解技术痛点提供支撑 [1] 跨越星光产品亮点 - 车型采用“机甲方舟”造型设计,融合几何切割线条与未来感灯组 [5] - 货箱容积达到同级领先的8立方米,得舱率高达41%,后排座椅可灵活调整以实现空间自由 [6] - 针对城配场景优化设计,配备1200mm宽侧滑门和270°双开尾门,内部通道宽1385mm便于叉车直接进出 [6] - 客运版提供7座及9座布局,前排可合规乘坐三人 [6] 性能与智能化 - 车辆搭载亿纬、宁德时代电池,续航里程覆盖305至470公里,满足单日城配往返无补能需求 [8] - 采用汇川高效扁线电机和宁德天行2C超充组合,20%至80%电量补能仅需18分钟,百公里电耗低至13.95kWh [8] - 按城配日均行驶200公里、电价0.6元/kWh计算,单日电费仅需16.7元 [8] - 搭载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支持自适应巡航、车道偏离预警等乘用车级智能功能 [8] 市场定位与评价 - 产品定位为商用及家用多场景车型,旨在为创业者和家庭提供务实解决方案 [9] - 在测试中以“六星级”移动空间赢得一致好评,融合商用功能与乘用化舒适体验 [1][3] - 车型在空间、智能、安全、补能、舒适、操控六个维度表现突出 [3]
未来五年销量突破30万辆!长安跨越携“双星”重构用户价值
第一商用车网· 2025-10-10 11:44
公司战略与目标 - 公司作为长安汽车集团商用车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在轻型商用车市场开疆拓土的重任 [4] - 公司提出雄心勃勃的2030年目标:全球销量突破30万辆,新能源占比超50%,海外贡献25%,营收突破200亿元 [6] - 2025年1-8月,公司实现销售10.6万辆,同比增长7.5%,海外增长19.1%,新能源占比已接近20% [6] - 公司将“跨越双星”产品视为技术迭代和对用户价值重构的开始,是实现目标的关键产品依托 [8] 产品开发理念 - 公司产品设计初衷是让车成为承载美好生活的依靠和创富的伙伴,而非单纯工具 [10] - 产品开发逻辑为“场景定义需求,需求定义架构,架构定义软件,软件定义系统”,强调与用户深度共创 [10] - 公司战略核心是从“卖车”转向为用户提供一整套“创富解决方案”,推动商用车市场从“工具属性”向“伙伴属性”转型 [19] 星塔产品亮点 - 星塔定位为“宽体舒适旗舰小卡”,是面向城配、城乡及跨省物流司机的跨时代产品 [12] - 产品提供燃油和纯电多种动力形式,纯电版续航覆盖320公里到420公里,后续将推出475公里长续航版及增程版 [12] - 产品具备五大核心优势:3.8米超长货箱、1.85米内宽的大空间;高强钢直通大梁、后双胎的高承载;纯电版百公里电耗低至18.5度,燃油版油耗低至9.3升的低能耗;笼式车身结构,弯曲刚度提升57%的高安全;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及大屏等智能驾控配置 [14] - 燃油版起售价5.28万元,纯电版起售价8.88万元,主打“标配即高配” [14] 跨越星光产品亮点 - 跨越星光定位为“跨越8方智享轻客”,提供3座厢式货运版、7座/9座客运版等多种车型,续航覆盖300-470公里 [14] - 产品采用极致空间优化,得仓率达到41%,拥有超3米货箱长度和1.2米宽侧门 [16] - 产品风阻系数低至0.298,实现百公里13.95度的极低能耗,并支持20+项智能辅助驾驶功能 [16] - 产品配备合规真三座贯通式前排、可平躺休息座椅、笼式车身、四轮碟刹及宁德时代2C电池,起售价7.79万元,主打“7方价格享受8方空间” [16][18]
广汽掌舵人:传统车企构筑壁垒要“有矛有盾”
财富FORTUNE· 2025-09-30 21:27
中国汽车行业仍在加速前进。未来十年,汽车产业或将继续经历远超过去百年的变革。 面对科技企业跨界进入汽车领域带来的挑战,作为传统车企的掌舵者,冯兴亚表示,建立企业核心壁垒时,要"有矛有盾"——进攻的"矛"是科技创新,通 过合作将智能化短板尽快补足;防御的"盾"则是传统汽车所擅长的品质安全保障。 他表示,智能化确实满足了消费者对于新潮的追求,但一个很大的潜在风险是对安全问题的忽视,这会让企业遭受反噬。"汽车就是老虎,开车就是骑在 老虎背上,品质安全非常重要。" 9月25日,在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峰会上,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冯兴亚分享了他对于行业现状的思考,和对未来发展的畅想。 冯兴亚表示,汽车产业目前正处于"四期叠加"——产业变革期、技术快速迭代期、自身管理模式重构期,和产业竞争格局的重塑期。 当下,国内汽车品牌激战正酣,已有多个品牌在过去两年的竞争中倒下。市场上关于"哪几家车企能最终得以生存"的讨论不绝于耳。 而冯兴亚则乐观得多。他认为,十年之后,全球前十大汽车厂商中,至少有三家,甚至是三到五家是中国企业。"不是能活三到五家的问题,而是在全球 前十大车企中会有三到五家。" 这一乐观预期源于中 ...
冯兴亚:十年后,至少有三家中国企业进入全球前十
南方都市报· 2025-09-27 15:09
产业变革趋势 - 汽车产业处于产业深度转型、技术快速迭代期、管理流程重构期、竞争格局调整期"四期叠加"的关键阶段 [2] - 未来竞争焦点从硬件参数转向"场景化智能体验" 汽车将成为智能移动空间 [4] - 竞争主体从车企单打独斗变为整个产业链生态竞争 与顶尖科技、能源公司深度绑定成为存活前提 [4] - 商业模式核心从一次性硬件销售转向"硬件+软件+服务"全生命周期价值挖掘 [4] 中国车企全球化前景 - 十年后全球前十大汽车厂家至少有3-5家是中国企业 [5] - 中国在新能源化、低碳发展和智能化方面已处于先进水平行列 [5] - 全球化机遇从"整车出口"转向"本地化生产" 通过建立海外KD组装工厂实现本地生产销售 [5] - 广汽已在全球建成5个KD工厂 明年计划扩展至10个 [6] 技术发展与竞争策略 - 整车企业需具备用户洞察、产品定义、整车集成、智能化和营销能力 [7] - 广汽以核心技术自研为"矛" 自主掌握三电系统、电子电气架构、整车平台开发等关键能力 [7] - 以卓越制造与品控为"盾" 将制造体系与AI技术深度融合强化品控优势 [7] - 以开放合作为"引擎" 巩固自身核心壁垒 [7] 市场消费特征 - 电魅力指数显示用电成本优势 广州指数达17(用电成本仅为用油1/17) 德国约2.5 挪威约6 [5] - 消费群体分化明显 "老司机"看重功能价值 新兴用户追求加速感、科技感等情绪价值 [8] - 企业决策难点在于平衡功能价值、安全品质保证和情绪价值 [8]
广汽集团冯兴亚:全球十大车企中未来将有3-5家中国企业
贝壳财经· 2025-09-26 17:18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前十大汽车厂商中将有3至5家是中国企业 [1] - 产业发展模式将向新能源化和低碳化方向发展 中国已率先布局并引领绿色低碳潮流 [1] - 汽车智能化是未来发展方向 中国处于先进水平 [1] - 汽车产业处于产业深度转型期、技术快速迭代期、管理流程重构期、竞争格局调整期"四期叠加"阶段 [2] 未来竞争格局 - 竞争焦点从硬件参数转向场景化智能体验 十年后汽车将成为智能移动空间 [2] - 竞争主体从车企单打独斗变为整个产业链生态竞争 与顶尖科技和能源公司深度绑定成为存活前提 [2] - 商业模式核心从一次性硬件销售转向硬件+软件+服务的全生命周期价值挖掘 [2] 公司国际化战略 - 广汽集团力争2027年进入全球100个市场 挑战年出口50万辆 [3] - 实现从贸易出海到品牌+生态出海的转变 [3] - 目前已在全球建成5个KD工厂 明年计划扩展至10个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