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反内卷

搜索文档
汽车出口与反内卷近况政策展望
2025-07-29 10:10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聚焦于中国汽车行业及出口市场 涉及反内卷政策、新能源汽车发展、国际市场竞争等关键议题[1] * 主要公司包括比亚迪、蔚来、小鹏、吉利、五菱、一汽、东风、上汽、广汽等传统车企及新势力[1][4][5] --- 反内卷政策核心内容 * **措施与对象** - 强化生产一致性检查、成本审查、账期跟踪(60天规范化制度)[2][3] - 窗口指导限制新车定价低于历史底价(如10万→9.8万需审批)[6][7] - 2024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防止恶性竞争 2025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加码整治[2] * **影响** - 传统车企受益(合资企业利润稳定) 一汽/东风/上汽/广汽稳健发展 二线企业如吉利销量增41% 五菱增43%[5] - 比亚迪受监管影响销量增速放缓至6%(技术提升滞后)[5] - 审批流程延长至2-3个月 削弱价格战灵活性但稳定市场信心[6] --- 汽车出口数据与趋势 * **出口表现** - 2025上半年出口200万辆(同比+70%) 新能源占比40%[1][4] - 欧洲市场:比亚迪/蔚来/小鹏份额提升 中东及东南亚需求强劲[4] - 插电混动出口欧盟增551%(上半年11.7万辆) 纯电动出口降2%(29万辆)[14] * **国际竞争** - 欧盟加征关税(最高45%) 中欧谈判设定最低进口价3.5万-4万欧元[14][16] - 中国应对策略:东南亚生产换标、与福特/韩国合作绕过原产地限制[17] --- 市场与消费动态 * **消费者能力与意愿** - 2025上半年人均收入21,800元 支出占比66% 储蓄增9万亿定期存款[8] - 购车意愿依赖政策(以旧换新/免税)及市场信心 小米等抢购效应刺激需求[9] * **政策支持** - 以旧换新补贴延续至2027年 2025上半年汽车行业补贴540亿(占34%)[11][12] - 新能源车购税从免税→5% 燃油车购置税下调传言被否(2025年1-5月车购税降25%)[13] --- 未来展望 * **政策窗口期** - 2025年反内卷加码(GDP增长5.4%/5.2%) 2026年或减速[10] * **出口前景** - 2026年出口预计增10%+ 俄罗斯/美国市场复苏 比亚迪9艘运输船提升运力[18] - 插电混动技术优势:成本1万人民币/辆 售价1万美元 替代燃油车潜力大[20][21] * **全球增长点** - 中南美、欧盟(西班牙/匈牙利建厂)及东南亚市场增量显著[19][22] --- 其他关键细节 * **行业规范** - 自动驾驶改称辅助驾驶 整治账期管理[2] * **企业案例** - 比亚迪插电混动皮卡海外热销(澳大利亚/墨西哥月均6,000台)[21] - 领跑B01车型定价<9万元 推动二线品牌竞争[5]
12家整车上市公司2025半年业绩“交卷”,商用车企均“预喜”丨车市半年考⑤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2 19:05
汽车行业2025半年度业绩概况 - 11家整车上市公司披露2025半年度业绩预告,7家预计归母净利润为正,5家预计亏损 [1] - 长城汽车率先披露正式半年报,归母净利润63.4亿元同比下降10.2%,营业收入923亿元同比增长1.03% [2][5] - 乘用车企业表现分化,商用车企业普遍预喜,客车企业优于货车企业 [8][9] 乘用车企业业绩表现 盈利企业 - 赛力斯归母净利润27亿~32亿元,同比增长66.2%~96.98%,主要受益于问界M8/M9车型协同效应(M9销量6.25万辆+6.28%,M8交付超4.8万辆) [3][5] - 长城汽车二季度归母净利润45.86亿元同比增长19.46%,但一季度17.51亿元同比下滑45.6%拖累整体表现 [5] 亏损企业 - 广汽集团预计亏损18.2亿~26亿元,北汽蓝谷预计亏损22亿~24.5亿元,江淮汽车预计亏损6.8亿元(高端新能源车产能爬坡未达规模效应) [3][5][6] - 众泰汽车亏损1.35亿~2亿元但同比减亏22.66%~47.8%,海马汽车亏损6000万~9000万元 [3][5] 商用车企业业绩表现 - 福田汽车归母净利润7.76亿元同比增长87.5%,海外销量7.85万台 [9][11] - 金龙汽车归母净利润11.6亿元同比增长74.71%,中通客车1.65亿~2.1亿元同比增长48.72%~89.28%,均受益于出口业务增长 [9][11] - 安凯客车归母净利润1500万~2100万元同比增长106.67%~189.34% [9] - 一汽解放归母净利润1800万~2200万元同比下滑96.45%~95.66%,受商用车存量竞争及能源转型影响 [9][12] 行业趋势 - 客车出口7.1万辆同比增长10.8%,货车出口43万辆同比增长10.5%,海外市场对客车行业贡献有望3-5年内再造一个"中国市场" [11] - 行业反"内卷"政策推动利润改善,燃油车消费稳定政策及报废更新措施有望促进行业稳中向好 [12]
汽车行业双周报:汽车反内卷力度加码,看好科技、品牌向上的车企-20250720
华源证券· 2025-07-20 22:5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汽车行业反内卷力度加码,终端价格竞争或更加有序,2025年下半年销量预计有支撑,但2026年补贴退坡和“反内卷”后终端折扣收回,实际销量增速有待观察 [3] - “反内卷”对中低端车企不利,能通过技术、品牌创造用户需求的主机厂预计受益 [3] - 维持汽车“看好”评级,建议关注能创造用户需求的主机厂如理想汽车 - W、小米集团 - W,以及新车周期较强的车企如吉利汽车、江淮汽车、上汽集团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汽车行业反内卷力度加码 - 本轮汽车行业内卷核心原因是需求疲软,导火索是2025年5月比亚迪降价,当前新能源渗透率步入瓶颈,市场存量竞争且产品配置同质化,较多厂商降价获取份额,本轮价格战阶段新能源渗透率维持在50%左右 [6] - 反内卷倡议/政策分五类:源头抵制低价无序竞争,加强产品事中事后检查,倡导落后产能退出,降低经销商库存及缩短返利兑现账期,统一供应商支付账期至60天以内 [7] 汽车行业反内卷下,终端价格竞争或更加有序 - 反内卷举措落地:回收部分促销政策,如比亚迪取消“一口价”政策;不压榨经销商,包括降低库存、加快返利支付等,多家主机厂商承诺60天内向经销商支付销售奖励及返利;多家车企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 [10][11] - 终端价格竞争或更有序,但对中低端车企不利,“反内卷”将倒逼主机厂提升产品力和差异化竞争能力,能创造用户需求的主机厂预计受益 [15] 汽车行业反内卷及补贴政策退坡预期下,2026年汽车销量或有所承压 - 短期消费者预期终端折扣收回有“逼单”效果,2025年下半年销量有支撑,但2026 - 2027年新能源汽车购置税补贴减半,每辆减税额不超过1.5万元,补贴退坡和“反内卷”后终端折扣收回,2026年新能源汽车实际销量增速或承压 [16][17] - 复盘燃油车购置税减免政策,每轮减免首个完整年度预计带来年化超百万量销售增量 [20]
【汽车】国常会定调“反内卷”,聚焦技术升级+技术降本新趋势——汽车和汽车零部件板块跟踪报告(倪昱婧/邢萍)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7-20 22:03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动态 - 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规范竞争秩序 加强成本调查和价格监测 强化生产一致性检查 督促车企落实支付账期承诺 [3] - 中央明确"反内卷"总基调 行业或从压价/降价冲量转向更健康的发展模式 [3] 行业"反内卷"措施进展 - 2024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防止"内卷式"竞争 后续推出行业自律与政策组合拳 [4] - 行业自律包括:中汽协2025年5月发布反对低于成本倾销的倡议 17家车企2025年6月联合承诺供应商账期不超过60天 [4] - 政策层面:国家发改委2025年3月表态整治无序竞争 工信部2025年7月开通账期承诺问题反馈窗口 [4] 市场供需与库存状况 - 1H25国内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同比+10.8%至1090万辆 新能源车同比+33.3%至546.8万辆 [5] - 截至6月乘用车库存深度1.6 同比-18% 环比-11% 显示主动去库趋势 [5] - 全国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突破412万份 6月单月123万份环比+13% [5] 车企销量目标完成率 - 1H25部分车企销量完成全年目标比例:比亚迪39% 东风35% 北汽34% 广汽33% 理想32% 蔚来26% [5][6] - 反内卷政策引导下 主机厂或主动优化供需结构 部分车企存在全年销量目标下修风险 [6]
数据解放生产力——琰究汽车数据系列(2025年6月)【民生汽车 崔琰团队】
汽车琰究· 2025-07-17 22:59
汽车行业整体数据 - 2025年6月汽车销量290.4万辆,同比+13.8%,环比+8.1%;1-6月累计销量1565.3万辆,同比+11.4% [2] - 乘用车6月销量253.6万辆,同比+14.5%,环比+7.8%;1-6月销量1353.1万辆,同比+13.0% [2][3] - 商用车6月销量36.9万辆,同比+9.5%,环比+10.3%;1-6月销量21.2万辆,同比+9.5% [2] - 6月汽车经销商库存系数1.42,较5月1.38上升,其中自主品牌库存系数1.5,合资1.26,进口1.38 [2] 乘用车市场分析 销量结构 - 分车系:自主品牌市占率68.8%(同比-1.7pct),欧系13.7%(+0.5pct),日系9.6%(+0.9pct) [3] - 分级别:B级车占比28.2%(+0.4pct),C级车14.4%(+1.1pct),A00级3.9%(-0.2pct) [4] - 分价格:30万元以上车型占比13.7%(+0.9pct),25-30万元占比7.7%(+0.4pct),0-10万元占比21.8%(-1.4pct) [5] 重点车企表现 - 同比增速:吉利汽车+46.4%,长城汽车+53.6%,上汽通用五菱+27.0%,特斯拉-15.0% [6] - 环比增速:长安汽车+10.0%,一汽大众+12.5%,长城汽车+40.3%,上汽通用五菱-18.3% [6] 折扣率动态 - 6月行业整体折扣率16.7%,环比+0.22pct;燃油车折扣率19.0%(环比+0.35pct),新能源车12.6%(环比+0.11pct) [8][9] - 合资品牌折扣率22.3%高于自主品牌11.3% [10] 商用车市场 - 货车6月销量31.6万辆,同比+7.5%;客车5.3万辆,同比+23.1% [11] - 1-6月货车销量156万辆(同比-33.8%),客车26万辆(同比+5.7%) [11] 政策与行业动态 - 工信部推动汽车行业反内卷:要求车企缩短供应商账期至60天内,禁止低于成本价销售,加强质量监管 [14] - 7月第1周乘用车销量40.5万辆,同比+18.7%,新车密集上市推动基本面改善(小米YU7、理想i8等) [14] - 智元机器人收购上纬新材63.62%股份,特斯拉Q2业绩会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或成机器人板块催化剂 [15] 新能源车表现 - 6月新能源车销量132.9万辆,同比+26.7%,渗透率45.8%;1-6月累计销量693.5万辆,同比+40.3% [20] - 纯电动车(BEV)6月销量78.5万辆,同比+38.8%;插混车(PHEV/EREV)46.8万辆,同比+7.9% [20] - 重点车企新能源占比:比亚迪100%,吉利58.2%(同比+20.71pct),长安57.8%(+16.47pct) [24] 投资组合建议 - 乘用车推荐:吉利汽车、比亚迪、理想汽车、小鹏汽车、小米集团 [16] - 零部件推荐:智能化(伯特利、科博达)、新势力产业链(拓普集团、新泉股份) [16] - 机器人推荐:拓普集团、伯特利、双环传动 [16] - 摩托车推荐:春风动力 [16]
数据解放生产力——琰究摩托车数据系列(2025年6月)【民生汽车 崔琰团队】
汽车琰究· 2025-07-17 15:22
摩托车行业数据更新 - 2025年6月250cc以上摩托车销量10.2万辆,同比+14.3%,环比+1.7%,1-6月累计销量50.1万辆,同比+41.3% [1] - 250ml<排量≤400ml:6月销售5.3万辆,同比+15.3%,1-6月累计26.5万辆,同比+45.0% [2] - 400ml<排量≤500ml:6月销售2.5万辆(春风1.3万辆),同比-17.6%,1-6月累计12.9万辆,同比+7.1% [2] - 500ml<排量≤800ml:6月销售2.1万辆(春风0.7万辆),同比+99.44%,1-6月累计9.3万辆,同比+104.4% [2] - 排量>800cc:6月销售0.23万辆(隆鑫0.2万辆),同比-27.06%,1-6月累计1.4万辆,同比+125.9% [2] 主要摩托车企业表现 - 春风动力:6月250cc+销量2.1万辆,同比+9.2%,市占率21.2%,1-6月累计市占率21.6% [3] - 隆鑫通用:6月250cc+销量1.5万辆,同比+31.8%,市占率12.9%,1-6月累计市占率13.5% [3] - 钱江摩托:6月250cc+销量1.1万辆,同比-39.6%,市占率11.2%,1-6月累计市占率13.9% [3] 汽车行业政策与市场动态 - 工信部倡导汽车行业反内卷:缩短供应商账期至60天内,禁止低价倾销,加强质量监管,7月第1周乘用车销量40.5万辆,同比+18.7% [6] - 重点新车上市:小米YU7、理想i8、小鹏G7、吉利银河A7、M9、零跑B01等将推动车市基本面向好 [6] 机器人行业动态 - 智元恒岳收购上纬新材63.62%股份,特斯拉2025Q2业绩会(7月24日)和世界人工智能大会(7月26日)将展示60余款智能机器人 [7] - 特斯拉机器人长期Beta看T链,重点关注硬件环节如灵巧手传动方案、轻量化材料选型等 [7] 投资建议 - 乘用车:推荐吉利汽车、比亚迪、理想汽车、小米集团、小鹏汽车、赛力斯 [8] - 零部件:智能化推荐伯特利、地平线机器人、科博达,新势力产业链推荐星宇股份、瑞鹄模具、沪光股份 [8] - 机器人:推荐拓普集团、伯特利、爱柯迪、双环传动、银轮股份 [8] - 摩托车:推荐春风动力,建议关注隆鑫通用 [8] - 轮胎:推荐赛轮轮胎、森麒麟,重卡推荐中国重汽 [8]
汽车行业周报:行业反内卷持续,领先车企表现亮眼-20250713
国元证券· 2025-07-13 20: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批发快于零售,乘用车稳定快速增长,行业反内卷政策持续推进,赛力斯业绩大涨、零跑汽车销量上行,领先车企竞争力持续,建议关注领先车企竞争力提升及反内卷背景下汽车产业发展机遇 [1][2][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行情回顾(2025.07.05 - 07.11) - 本周汽车板块下跌 -0.41%,沪深 300 指数全周上涨 0.81%,汽车行业指数较沪深 300 指数超跌 1.22pcts,在申万一级行业中位列第 29 位 [12] - 汽车相关子板块大部分下跌小部分上涨,汽车服务板块涨幅最大为 3.52%,乘用车板块跌幅最大为 -1.49% [12] - 个股方面,乘用车板块长安汽车、广汽集团涨幅靠前,赛力斯、比亚迪等跌幅靠前;商用车板块中通客车、金龙汽车等涨幅靠前,宇通客车、江淮汽车等跌幅靠前;汽车零部件板块长春一东、福赛科技等涨幅靠前,秦安股份、ST 云动等跌幅靠前 [12] 本周数据跟踪(2025.07.05 - 07.11) 中国乘用车市场零售及批发销量跟踪 - 7 月 1 - 6 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 23.8 万辆,同比增长 1%,较上月同期下降 6%,今年累计零售 1114 万辆,同比增长 11%;厂商批发 23.3 万辆,同比增长 39%,较上月同期增长 0%,今年累计批发 1351.2 万辆,同比增长 13% [1][20] - 7 月 1 - 6 日,全国乘用车新能源市场零售 13.5 万辆,同比增长 21%,较上月同期下降 11%,零售渗透率 56.7%,今年累计零售 560.4 万辆,同比增长 33%;厂商新能源批发 12.5 万辆,同比增长 31%,较上月同期增长 0%,批发渗透率 53.6%,今年累计批发 657.2 万辆,同比增长 37% [1][20] 中国乘用车市场品牌周销量榜 - 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品牌近三周销量 Top10 中,比亚迪在 25 - 27 周销量分别为 8.34 万、7.83 万、5.60 万辆等 [26] - 中国新势力乘用车市场品牌近三周销量 Top10 中,问界在 25 - 27 周销量分别为 1.09 万、1.17 万、0.94 万辆等 [27] 重要月度数据跟踪 - 国内主要品牌 6 月销量及同环比情况,如比亚迪 6 月销量 382585 辆,同比 12%,环比 0%;吉利新能源 6 月销量 122367 辆,同比 86%,环比 -11%等 [28] 本周行业要闻(2025.07.05 - 07.11) 国内车市重点新闻 - 7 月 6 日,鸿蒙智行官方宣布智界全系 OTA 升级,新增 10 项功能 [29] - 7 月 7 日,我国牵头制定的自动驾驶测试场景评价与测试用例生成 ISO 标准正式发布 [30] - 7 月 7 日,工信部发布 2026 年 1 月 1 日起实施的乘用车制动新国标解读,新增强制安装 ABS 等要求 [32] - 7 月 7 日,蔚来江淮合资公司决议解散,代工合作模式成历史 [33] - 7 月 8 日,中汽中心、清华、华为联合发布智能辅助驾驶技术及产业发展白皮书 [35] - 7 月 7 日,奇瑞汽车成立国内业务事业群,由李学用统管 [36] - 7 月 9 日,比亚迪率先实现媲美 L4 级智能泊车,承诺兜底损失,天神之眼 B 和 C 即将 OTA [37] - 7 月 9 日,理想汽车首款纯电 SUVi8 将于 7 月 29 日发布 [38] - 7 月 9 日,工信部开通车企账期问题反映窗口,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 [40] - 7 月 7 日,东风汽车公布下半年销量目标挑战 188 万辆 [41] - 7 月 10 日,小鹏 AI 天玑系统 7 月 OTA 已开启全量推送,带来多项新功能 [42] - 7 月 10 日,乐道 L90 预售价发布,27.99 万元起,7 月底上市 8 月 1 日交付 [44] 国外车市重点新闻 - 7 月 5 日,本田停止开发电动 SUV,减少电动汽车投资,转向混合动力汽车;特斯拉或推出“平价版”ModelY [45] - 7 月 6 日,特斯拉 FSD 欧洲测试范围扩至西班牙,审批成挑战 [47] - 7 月 7 日,梅赛德斯 - 奔驰二季度销量同比降 9%,中国市场销量暴跌 19% [49] - 7 月 8 日,吉利星愿已在巴西开启测试,将与比亚迪海豚展开竞争 [50] - 7 月 9 日,大众汽车 2025 上半年全球交付 441 万辆,电动车销量激增 47% [51] - 7 月 10 日,马斯克称特斯拉 Robotaxi 服务将在 1 - 2 个月内扩展到旧金山湾区,Grok4AI 模型最晚下周登陆特斯拉 [52] 国元汽车主要关注标的公告(2025.07.05 - 07.11) - 7 月 5 日,爱柯迪发布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首次回购公司股份公告,已回购 479000 股,占总股本 0.05% [52] - 7 月 5 日,伯特利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结果公告,可转债发行规模 280200 万元 [53] - 7 月 10 日,卡倍亿关于回购公司股份实施完成暨股份变动的公告,已完成回购 5099944 股,占总股本 2.71% [54] - 7 月 10 日,双环传动 2025 年员工持股计划(草案)显示,参加对象不超 358 人,股票来源为回购股份,占总股本 1.23% [55] - 7 月 10 日,继峰股份披露控股子公司格拉默 2025 年半年度业绩预增情况,预计净利润 1560 万欧元,继峰股份将扭亏为盈 [56]
比新国标更严格 8吨追尾+30吨夹击……汽车安全迎接“极限挑战”!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7-12 09:24
行业反内卷举措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关于维护公平竞争秩序 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引发行业反内卷热潮 [3]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多部门推出系列措施:启动机动车生产一致性检查、支持车企60天账期承诺、开通账期执行反馈窗口 [3] - 数十家主流车企响应自律号召,通过缩短付款周期、优化经销商返利机制落实行动 [3] - 协会表示举措将快速见效,推动市场秩序向有序良性发展 [5] 全球化与供应链升级 - 行业需适应全球化市场,构建更高效、高质量的供应链体系 [7] - 需借助人工智能、数字化等技术推动产业高质量绿色发展 [7] - 企业需建立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低碳发展追溯体系,配合国家绿色低碳政策体系 [9] 安全标准提升 - 《汽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新国标发布,碰撞试验壁障质量从950公斤提升至1400公斤,2025年7月实施 [11] - 《乘用车后碰撞安全要求》新增电安全、车门锁、乘员撤离等技术要求,同步于2025年7月实施 [13] - 《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完成意见征集,首次对电动/隐藏式把手解锁可靠性及失效安全性提出要求 [15] - 新标准引导行业从价格战转向以安全技术为核心的高质量竞争 [17] 第三方安全测试进展 - 中汽研开展高于新国标测试:以100公里/小时(国标2倍速度)进行侧面碰撞,考核电池包结构稳定性及防起火爆炸性能 [19] - 多重连续碰撞测试包含5吨卡车40公里/小时侧撞+正撞+5米跌落,检验新能源车电池抗多次冲击能力 [21][22] - 后碰撞测试升级:8吨货车追尾后与30吨货车正面碰撞,检验车身结构安全性 [23] - 隐藏式门把手防误触测试提前展开,重点考核翻滚、高空坠落等极端工况下门锁系统稳定性 [25]
上半年汽车产销均超1500万辆
第一财经· 2025-07-10 15:18
汽车行业上半年表现 - 1至6月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1.4% [1] -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696.8万辆和693.7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 [1] - 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44.3% [1] - 6月汽车国内销量231.2万辆 环比增长8.3% 同比增长11.9% [3] - 6月传统燃料汽车国内销量118.8万辆 环比增长14.2% 同比增长7.7% [3] 新能源汽车发展 - 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6.8万辆和132.9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26.4%和26.7% [3] - 6月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45.8% [3] - 1至6月新能源汽车出口106万辆 同比增长75.2% [3] - 6月汽车出口59.2万辆 环比增长7.4% 同比增长22.2% [3] - 新能源汽车延续快速增长态势 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3] 行业政策与规范 - 中汽协倡议反对无底线"价格战" 支持正常市场竞争 [5] - 工信部将加大"内卷式"竞争整治力度 维护公平有序市场环境 [5] - 多家重点车企承诺对供应商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 [6] - 工信部开通投诉平台窗口 推动车企履行账期承诺 [6] - 工信部将研究制定汽车行业结算支付规范 推行合同范本 [6] 行业展望 - "两新"政策持续实施 叠加企业新品供给丰富 将拉动汽车消费增长 [1] - 自主品牌在技术创新 海外市场拓展 国产高端化突破等领域表现优异 [6] - 下半年市场价格预计相对稳定 "两新"政策将进一步释放内需活力 [6]
瑞银:中国汽车行业能否停止内卷,在夏季 “躺平”
智通财经· 2025-07-09 20:39
行业观点 - 反内卷对行业利润率前景和股票市场情绪产生积极影响 [1] - 价格战出现缓和迹象:理想汽车下调Q2业绩指引约12%,比亚迪限时激励政策结束且6月产量比批发量低10%、比零售量低20% [2] - 中央政府呼吁避免低价竞争,《人民日报》和新华社发文倡导行业摆脱内卷式竞争 [2] - 短期内价格战可能停火,消费者可能因通胀预期加快购车决策,利好行业利润率 [3] 个股评级 - 给予宁德时代(A股/H股)、比亚迪、理想汽车、长城汽车(A股/H股)、赛力斯买入评级 [1][4] - 比亚迪A股目标价250.45元,H股122.30港元;宁德时代A股目标价250.45元,H股334.60港元;长城汽车A股目标价21.82元,H股12.52港元;理想汽车目标价26.83美元;赛力斯目标价134.40元 [5] 估值方法 - 采用市盈率(PE)、企业价值/销售额(EV/sales)、现金流折现法(DCF)和分业务估值法(SOTP)对行业进行估值 [4] - 比亚迪采用SOTP估值,各业务板块使用EV/sales倍数 [6] - 理想汽车采用市销率(price-to-sales)方法 [7] - 宁德时代-H股基于PE倍数估值 [8] - 长城汽车参考同行和历史PE估值 [9] - 赛力斯采用PE方法估值 [11] 公司动态 - 比亚迪6月产量控制显示生产克制,限时激励政策力度缩减 [2] - 经销商门店部分激励措施因高额保险佣金回扣被禁止而削减 [2] - 理想汽车Q2业绩指引下调12%,小鹏和蔚来仅达销量指引下限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