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没式液冷

搜索文档
浙商证券:液冷时代下 氟化液需求有望爆发
智通财经· 2025-09-05 13:56
行业趋势与需求 - AI服务器机柜功率快速提升 在部分高密度部署领域冷板式液冷接近极限 浸没式液冷渗透率有望提升并带动氟化液需求爆发[1] - 浸没式冷却液中氟碳化合物是最主要细分产品 占据约94.2%份额[1] - 以英伟达NVL144服务器机柜功率200KW计算 采用浸没式液冷约需0.5吨氟化液 每万台机柜需求5000吨[1] - 2025年AI服务器出货量210万台 假设浸没式液冷渗透率1% 氟化液需求达1.05万吨[1] 技术标准与材料选择 - 浸没式液冷技术要求冷却液具备低介电性 良好绝缘性 低表面张力 低黏度 材料相容性好 化学稳定性高 热传递性能好及低GWP值[2] - 全氟聚醚作为3M氟化液替代品 有望成为浸没式液冷系统氟化液首选[2] 市场竞争格局 - 全氟聚醚合成难度高 全球仅索尔维 科慕和大金公司实现量产 国内少数企业掌握生产技术[3] - 全氟聚醚存在光氧化法和阴离子聚合两种工艺 K型与D型采用阴离子聚合法 Y型与Z型采用光氧化聚合法[3] - 当前市场主流为K型(代表企业新宙邦 科慕)和Y型(代表企业索尔维 巨化股份)[3] 主要生产企业动态 - 新宙邦已建成2500吨全氟聚醚产能 覆盖数据中心浸没式液冷和晶圆制造干法蚀刻控温冷却场景[4] - 公司通过技术改造提升产能效率 并投资12亿元建设年产3万吨高端氟精细化学品项目 计划2027年12月完成试生产[4] - 巨化股份全氟聚醚基冷却液入选2025年度浙江省优秀工业新产品 产品包含JHT JHLO JX三个系列[5] - JX浸没式冷却液在衢州 金华建成百千瓦级和兆瓦级数据中心应用示范 PUE实测低至1.065[5] - 巨芯冷却液项目规划年产能5000吨 其中一期1000吨产能已建成投产[5]
巨化股份(600160):制冷剂价格持续提升液冷业务打开成长空间
国信证券· 2025-08-28 17:15
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5][8][38]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0.5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46.97%,营业收入133.31亿元,同比增长10.36%[1][10] - 业绩增长核心驱动力来自制冷剂业务,第三代制冷剂(HFCs)配额制度导致行业供给格局根本性变革,公司凭借全球领先生产配额优势充分受益[1][10] - 制冷剂产品均价同比上涨61.88%至3.94万元/吨,推动制冷剂板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5.09%,主要产品价格上升增利21.97亿元,其中氟制冷剂贡献21.29亿元[1][10] - 液冷业务成为新增长点,公司前瞻性布局氟化液产品,控股子公司创氟公司5000吨/年巨芯冷却液项目一期1000吨已建成投产[4][37] - 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41.14/48.23/51.70亿元,对应EPS为1.52/1.79/1.92元[8][38] 财务表现 - 2025年二季度营收75.31亿元,同比增长13.93%,环比增长29.84%;归母净利润12.42亿元,同比增长137.07%,环比增长53.56%[1][10] - 制冷剂销量达15.46万吨,同比下滑4.19%;二季度制冷剂均价为40911元/吨,同比提升65%,环比提升9%[11] - 制冷剂业务收入占比从2023年36.73%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51.97%,盈利结构显著优化[11] - 含氟聚合物业务二季度销售均价38446元/吨,环比回升0.41%,同比微增0.33%[3][32] 行业分析 - 制冷剂行业实行全球配额制,中国三代制冷剂拥有全球80%以上配额,行业集中度高,头部企业优势明显[2][23] - 制冷剂作为空调、热泵刚需品种,具有下游成本占比低、价格弹性大、价值高等特征,价格逐渐脱离周期品定价,呈现超长景气周期上涨态势[2][23] - 2025年8月26日主要制冷剂品种价格:R22报价4-4.05万元/吨,R32主流成交价5.9-6.0万元/吨,R134a报价5.0-5.1万元/吨,R227ea报价7.5-7.7万元/吨[24] 业务发展 - 非制冷剂业务中,含氟聚合物四大品种PTFE、PVDF、FEP、FKM面临通用化产能增加、需求增速不及供给的失衡状态,产业向专用化、高端化升级[3][32] - 液冷业务响应AI技术发展需求,服务器功率密度提升推动浸没式液冷成为趋势,公司与重庆市潼南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国内最大规模浸没式液冷智算中心[4][37] - 公司持续加大氟氯先进化工材料发展,高端化延伸产业链,多化工子行业集约协同能力增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8][38] 估值与预测 - 当前股价35.84元,对应2025-2027年PE为23.5/20.1/18.7X,PB为4.68/4.02/3.50X[9][38]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95.38/323.02/345.63亿元,同比增长20.7%/9.4%/7.0%[9] - 毛利率预计从2024年17%提升至2025年27%,ROE从2024年11.01%提升至2025年19.9%[9][41]
巨化股份(600160):制冷剂价格持续提升,液冷业务打开成长空间
国信证券· 2025-08-28 10:38
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5][38] 核心观点 - 制冷剂业务是业绩增长核心驱动力 行业供给格局因第三代制冷剂(HFCs)配额制度发生根本性变革 从过剩竞争转向供给受限[1][10] - 公司凭借全球领先的生产配额优势充分享受行业景气上行红利 制冷剂产品价格持续稳步上涨 逐渐脱离周期品定价 呈现超长景气周期[2][24] - 液冷业务前瞻性布局 随着AI技术发展 服务器功率密度提升带动浸没式液冷需求快速增长 打开新的成长空间[4][3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3.31亿元 同比增长10.36% 归母净利润20.51亿元 同比增长146.97%[1][10] - 第二季度营收75.31亿元 同比+13.93% 环比+29.84% 归母净利润12.42亿元 同比+137.07% 环比+53.56%[1][10] - 制冷剂产品均价同比大幅上涨61.88%至3.94万元/吨 推动制冷剂板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5.09%[1][10] - 主要产品价格上升增利21.97亿元 其中氟制冷剂产品贡献21.29亿元[1][10] - 2025年上半年制冷剂销量15.46万吨 同比下滑4.19% 但二季度均价达40911元/吨 同比提升65% 环比提升9%[11] 制冷剂行业分析 - 中国三代制冷剂拥有全球80%以上配额 形成"全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球特许经营权+配额集中度高"的特定商业模式[2][24] - 行业头部企业集中度高 供给受配额限制 产品具有刚需消费属性 在下游成本占比低 价格弹性大[2][24] - 具体品种价格表现:R22报价4-4.05万元/吨 R32主流成交价5.9-6.0万元/吨 R134a报价5.0-5.1万元/吨 R227ea报价7.5-7.7万元/吨[25] 非制冷剂业务 - 含氟聚合物业务总体竞争激烈 2025年上半年销售2.29万吨 二季度销售均价38446元/吨 环比+0.41% 同比+0.33%[3][31] - PTFE悬浮中粒报盘价格3.7万-4.0万元/吨 PVDF涂料用途价格3.8万-4.0万元/吨 FEP挤出料报盘4.21-4.45万元/吨[32] - 产业发展趋势由通用化向专用化、特种化、高端化升级[3][31] 液冷业务布局 - 控股子公司创氟公司5000t/a巨芯冷却液项目 一期1000t/a已建成投产 二期4000t/a规划中[4][37] - 与重庆市潼南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共建国内最大规模浸没式液冷智算中心[4][37] - 全氟聚醚冷却液产品面向数据中心散热需求 受益于AI技术发展带来的服务器功率密度提升[4][37]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41.14/48.23/51.70亿元 对应EPS 1.52/1.79/1.92元[38] - 对应当前股价PE为23.5/20.1/18.7X[38]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295.38亿元 同比增长20.7%[9][41]
规模最大的化工ETF(159870)收涨近2%,最新规模突破90亿断层第一!
新浪财经· 2025-08-25 15:35
化工板块市场表现 - 中证细分化工产业主题指数上涨1.83% 成分股三美股份涨停10.00% 新宙邦涨9.85% 三棵树涨6.76% 华鲁恒升和巨化股份跟涨 [1] - 化工ETF上涨1.80% 最新价0.68元 规模突破90亿元 [1] - 氟化工 氯碱 磷肥及磷化工等细分板块涨幅居前 地产股走强带动涂料龙头三棵树大涨 [1] 化工ETF持仓结构 - 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包括万华化学 盐湖股份 巨化股份等 合计权重占比43.54% [3] - 化工ETF紧密跟踪中证细分化工产业主题指数 该指数从化工细分产业选取规模大流动性好的上市公司证券 [2] 氟化液技术发展前景 - 浸没式液冷渗透率提升推动氟化液需求增长 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浸没式冷却液市场规模预计达9.7亿美元 [2] - 氟碳化合物占据冷却液市场94.2%份额 全氟聚醚(PFPE)因化学稳定性好导热率高有望成为主流产品 [2] - 液冷技术发展呈三种分化:冷板式液冷主流化 浸没式液冷突破 混合制冷过渡方案 [2]
卫星化学(002648.SZ):基于碳氢化合物的浸没式液冷冷却液正处于研发阶段
格隆汇· 2025-08-20 16:09
公司研发动态 - 卫星化学正在研发基于碳氢化合物的浸没式液冷冷却液,目前处于研发阶段 [1] - 公司将积极关注浸没式液冷冷却液相关领域的发展趋势和机会 [1]
大元泵业(603757.SH):浸没式液冷目前主流冷却液为化学类介质,目前公司已有小批量出货
格隆汇· 2025-08-04 16:08
公司业务进展 - 公司已有浸没式液冷产品小批量出货 [1] - 公司正与部分客户就浸没式液冷业务进行更深度的探索及论证 [1] 行业技术适配性 - 浸没式液冷目前主流冷却液为化学类介质 [1] - 化学类介质冷却液与屏蔽式产品有较强的适配性 [1]
国外高涨,国内却进展缓慢,化工新材料正成为这一热门赛道核心
DT新材料· 2025-06-21 21:14
浸没式液冷技术应用现状 - 浸没式液冷成为冷却液材料创新最活跃的应用场景之一,国内外企业如阿里、华为、浪潮曾参与试点,但受成本、设备通用性和生态标准限制未规模化[1][2] - 国际巨头微软、Meta、谷歌加速布局液冷基础设施,冷却液从"配套消耗品"升级为体现系统性能与环保标准的"技术核心"[4] - 氟化液、有机硅液体、合成烃等多条材料路线展开技术竞速,应用场景覆盖数据中心、边缘AI、军工等[4][14] 全球典型浸没式液冷项目案例 - **Submer × Telefónica**:西班牙部署开放式单相浸没系统,采用合成烃类冷却液,显著降低PUE[5] - **LiquidStack**:美国建成40MW两相浸没式液冷项目(全球最大之一),使用氟化液实现90%能耗节省[6] - **微软 × Wiwynn**:华盛顿州测试两相浸没系统,初期用氟化液,探索低GWP替代品用于AI服务器冷却[7] - **DUG Technology**:商业HPC浸没液冷集群采用单相合成油,系统功耗降40%,无风扇设计[8] - **Shell × Intel**:壳牌合成烃冷却液获Intel认证,不含PFAS,平衡安全性与环保性[9] 冷却液材料技术路线 - **氟化液**:LiquidStack项目体现介电性能与低沸点优势,微软测试其高功率密度冷却能力[6][7] - **合成烃**:Submer、Shell等项目验证其热稳定性和环境兼容性,嘉实多DC15/DC20系列适配AI中心[5][9][10] - **有机硅液体**:日本KDDI边缘计算中心采用,适应复杂气候且具低腐蚀性[13] - **合成油**:GRC美国国防部项目和美国DUG项目突显电绝缘性与低挥发性[8][12] 行业活动与趋势 - 2025年液冷产业创新与应用论坛将聚集产业链代表,讨论冷却液配方、测试标准等关键问题[15] - 论坛议程涵盖浸没式液冷技术研究(清华大学曹炳阳)、低碳风液同源技术(湖南大学张泉)、千瓦级芯片液冷方案(苏州大图热控)等前沿议题[20][21][26]
未知机构:【研选】在数据中心散热需求持续提升的背景下,浸没式液冷凭借更出色的技术效果,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公司夯实“AI+营销”领域核心生态位,推-出出海全链路营.-20250509
未知机构· 2025-05-09 11:5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液冷行业[1][2] - **公司**:易点天下、英维克、高澜股份、同飞股份[2][3][4]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液冷行业 - **核心观点**:在数据中心散热需求持续提升背景下,浸没式液冷未来发展前景广阔,看好液冷产业链公司受益于AIDC发展[1][2] - **论据**:数据中心运行会产生热量,需安装冷却系统;浸没式液冷散热性能出众,可靠性和能效突出;产业链上游生产基础零部件,中游是核心价值点且有较高技术壁垒,下游是庞大需求方,客户群体广泛[1][2] 易点天下 - **核心观点**:公司夯实“AI + 营销”领域核心生态位,将加快多品类头部广告客户拓展,提升程序化广告投放占比[3] - **论据**:公司专注出海营销,持续推进AI技术落地,加速发展程序化广告业务;与众多公有云与大模型厂商合作,推出出海全链路营销数字化解决方案;综合覆盖头部以及中、长尾媒体流量,与全球众多大型综合媒体平台等建立深层次合作关系[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液冷行业 - 浸没式液冷可维护性较差,安装难度较高,具有较高的部署门槛[1] - 风险提示:数据中心投建不及预期、数据中心功率需求增速不及预期、数据中心冷却技术路线发生巨大迭代、地缘政治风险、原材料供应链风险等[2] 易点天下 - 国泰海通证券陈筱预计公司2025 - 27年EPS分别为0.59/0.82/1.06元,给予2025年55倍PE,对应目标价32.45元[3] - 风险提示:部分地区出海营销受政策影响,AI营销发展不及预期[3] 关联个股表现 - 英维克涨幅 +2.10%,高澜股份涨幅 +0.42%,同飞股份涨幅 +2.75%,易点天下涨幅 +2.22%[4]
润禾材料“三箭连发” 液冷、三防漆涂层、硅凝胶类产品有望迎来突破
证券时报网· 2025-04-28 23:34
公司业绩与研发成果 - 公司一季度营业收入增长7.93%、净利润增长21.42%,在有机硅行业中表现亮眼 [2] - 公司新能源储能液冷、三防漆、医美用有机硅等产品受到行业高度关注和好评 [2] - 液冷产品已形成销售,硅凝胶类产品已进入市场推广环节 [2][7] 环保新材料研发 - 公司研发的有机硅新产品具有环保兼具经济性的特点 [3] - 以无毒无害有机硅为基,研发超低粘冷却液、三防漆替代氟化物 [3] - 氟化物因环境问题被国际社会逐步收紧使用,3M等国际巨头已宣布逐步停止氟化液生产 [3] 浸没式液冷市场 - 公司定位为"浸没式液冷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推出多款超低粘冷却液 [4] - 2024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548.4GW,浸没式液冷是达到国家强制标准的路径之一 [4] - 公司液冷产品已通过电动自行车国标测试验证,能做到"不冒烟、不起火、不爆炸" [4] - 超低粘冷却液价格只有氟化液的几分之一,市场需求有望增长 [5] 三防漆产品 - 公司集成电路三防漆产品可适用于各类电路板和PCB系统印制线路板 [6] - 产品具有防潮性、绝缘性、耐热性等特点,满足多种场景需求 [6] - 随着含氟材料禁用政策临近,产品有望加速市场渗透 [6] 硅凝胶医疗应用 - 硅凝胶可用于预防和改善疤痕组织增生,具有医疗用途 [7] - 杜邦、瓦克等跨国企业长期占据医用级硅凝胶主导地位 [7]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杜邦透皮粘合剂相关业务启动反垄断调查,为国产替代打开窗口 [7]
润禾材料又迎来重大机遇:动力电池明年将强制要求“不起火、不爆炸”
证券时报网· 2025-04-15 14:22
政策法规更新 - 工信部发布GB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将"不起火、不爆炸"列为强制性要求,2026年7月1日起实施 [1] - 八部门联合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首次将"全浸没式防火"写入技术鼓励方向,要求2026年前完成液冷储能系统安全类强制性国标制定 [1] 技术方案优势 - 浸没式液冷通过冷媒与发热器件直接接触,一次性解决全部元器件散热问题,相比板冷能彻底解决电池内部单体热失控引发的起火爆炸问题 [2] - 润禾材料的超低粘冷却液和"三位一体浸没式方案"通过国标测试验证,能做到"不冒烟、不起火、不爆炸",即使600度火焰枪局部也无法点燃 [1][2] - 产品温度适用范围达零下78度至零上200度,解决寒冷地区储能电池冻坏问题,并将电池循环次数提高33% [3] 市场机遇与验证 - 新规要求热失控后2小时内无起火爆炸且监测点温度≤60℃,润禾材料方案完全符合该标准 [2] - 公司冷却液已批量应用于实际项目,推出至少7款超低粘冷却液覆盖数据中心、储能、电动汽车、超充、基站等领域 [1][3] - 首批采用润禾冷却液的室内储能机柜自2023年11月稳定运行至今,为动力电池领域拓展提供实证案例 [3] 行业合作与产能 - 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参与新规起草的头部电池企业均涉足动力与储能电池领域,与润禾目标客户高度重合 [3] - 公司液冷产品2024年已形成实际销售,将根据客户需求适时推进产能建设规划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