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创新药
搜索文档
轩竹生物上市7个交易日股价涨超400% 一款乳腺癌药物的临床数据威力何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4 02:19
登陆港股市场的第7个交易日,轩竹生物-B(HK02575,股价59.500港元,市值308.180亿港元)的市值 已经超过300亿港元。 10月22日,这家来自河北的Biotech(生物科技公司)开盘大涨,股价一度站上61.500港元/股的高位, 较上市首日的开盘价翻了一倍。截至10月22日收盘,公司股价涨幅超31%,报收60.000港元/股,较发行 价上涨约417%,单日成交额2.78亿港元。10月23日,截至收盘,轩竹生物-B股价下跌0.83%。 消息面上,轩竹生物于10月22日早间发布公告称,公司已在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上,以 壁报的形式展示了吡洛西利联合来曲唑或阿那曲唑在HR+/HER2-(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 体2阴性)晚期乳腺癌一线治疗的临床Ⅲ期(BRIGHT-3)的期中分析结果。 港股创新药正在经历调整期,轩竹生物为何此时能逆势大涨?10月22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拨打了 公司公开电话,截至发稿未获接听。 2025年10月15日,轩竹生物正式登陆港交所,上市首日,轩竹生物高开153.97%,开盘价报29.460港元/ 股。每经记者李旭馗摄 公司股价为何大涨? 资料显 ...
轩竹生物上市6个交易日股价较发行价上涨417% 一款乳腺癌药物的临床数据威力何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2 22:34
10月22日,这家来自河北的Biotech(生物科技公司)开盘大涨,股价一度站上61.50港元/股的高位,较 上市首日的开盘价翻了一倍。截至收盘,公司股价涨幅超31%,报收60港元/股,较发行价上涨约 417%,单日成交额2.78亿港元。 登陆港股的第6个交易日,轩竹生物-B(02575.HK)的市值已经超过300亿港元。 消息面上,公司于今日(10月22日)早间发布公告,称已在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上,以 壁报的形式展示了吡洛西利联合来曲唑或阿那曲唑在HR+/HER2-(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 体2阴性)晚期乳腺癌一线治疗的临床III期(BRIGHT-3)的期中分析结果。 记者注意到,港股创新药正在经历调整期,轩竹生物为何此时能逆势大涨?10月22日,《每日经济新 闻》记者拨打了公司公开电话,截至发稿未获接听。 公司股价大涨,与一组乳腺癌联合用药临床数据直接相关? 与之相伴的,是资本市场对利好消息的"脱敏"。10月22日,信达生物宣布与武田制药就三款核心抗癌管 线达成全球战略合作,交易总金额最高达114亿美元,但公司股价不涨反跌;10月17日至10月21日,欧 洲最具影响力的肿瘤学术 ...
固态电池核心关键设备落地试应用,这家国家级小巨人业绩迎来拐点!
摩尔投研精选· 2025-10-21 18:26
市场风格切换分析 - 近期A股市场整体呈现调整态势,成长风格向价值切换 [1] - 短期价值风格占优的两种情形:市场震荡向上时经济向好或稳增长政策,市场震荡向下时经济预期快速回落或科技板块拥挤度过高 [1] - 本轮风格切换更多由短期事件扰动影响,若科技景气进一步预期上修和景气扩散,科技主线仍或继续 [1] - 导致风格切换的贸易关系或在未来几周逐渐缓和,市场在重大事件和业绩期之后或重回产业趋势逻辑 [1] - 从幅度看,本轮成长风格指数快速回落已接近历史上跌幅较少的样本 [2] 行业配置方向 - 科技成长方向继续看好AI算力、港股创新药和军工,增加对相对低位的AI应用、港股互联网、低空和深海的关注 [3] - 价值方向关注供需格局改善领域,如金属、交运、化工、锂电、光伏、生猪养殖等 [3] 电解液行业追踪 - 六氟磷酸锂市场自2025年9月中旬打破长期横盘态势开启快速上行通道,国庆节后价格出现跳跃式增长 [4] - 截至10月17日六氟市场均价上涨至7.5万元/吨,较上周增长16.3%,行业库存基本见底仅为1340吨 [4] - 2025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同比增长48.8% [5] - 2025年1-8月国内储能中标规模累计达211.11GWh,头部储能企业订单已排期至2026年 [5] - 我国六氟行业有效产能为38.94万吨/年,同比增长13.7%,市场开工率为75.43% [5] - 新产能建设和达产需要至少一年时间,短期内有效供给增量依然缺乏,六氟磷酸锂市场进一步缺货 [5] - 锂离子电池技术向高安全性、长循环寿命、低成本、高能量密度方向迈进并扩展至eVTOL、机器人等新兴领域 [5]
创业板50ETF(159949)大涨近3%,机构称A股延续慢牛趋势,成长风格有望进入第二阶段行情
新浪基金· 2025-10-15 14:52
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15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创业板50ETF(159949)上涨2.75%,成交额达24.63亿元 [1] - 近10日创业板50ETF获得14.3亿元资金净申购 [1] - 华安创业板50ETF今年以来收益率为44.15%,近一年收益率为43.79%,近三年收益率为29.74% [2] 机构后市观点 - 长江证券认为中国资产正处于重估趋势中,短期回调不改长期向好趋势,后续市场预计将走出“慢牛” [1] - 华安证券指出三季报进入密集披露期,2025年第三季度成长风格业绩预计继续强势兑现,成长风格有望在10月底至11月初进入第二阶段行情 [1] - 东兴证券认为A股中期核心趋势未改,短期外部冲击影响有限,随着4000点附近指数震荡消化整理,未来趋势维持上行 [2] - 德邦证券表示我国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或为市场持续走强进一步夯实基础 [2] 行业配置方向 - 科技成长方向看好AI算力、港股创新药和军工,并增加对AI应用、港股互联网、低空和深海方向的关注 [1] - 价值方向关注供需格局改善的金属、交运、化工、锂电、光伏、生猪养殖等 [1] - “慢牛”行情中关注价值方向的非银板块 [1] - 大科技板块核心地位不会动摇,建议加大对自主可控板块配置力度 [2] 创业板50ETF产品信息 - 华安创业板50ETF成立于2016年6月30日,业绩比较基准为创业板50指数收益率,成立以来收益率为38.38% [2] - 该基金近一年在同类基金中排名853/3857,基金经理许之彦自2016年6月1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率为44.35% [2] - 创业板50ETF重仓股包括宁德时代、东方财富、汇川技术、中际旭创、迈瑞医疗等 [3] - 投资者可通过股票账户直接交易创业板50ETF(159949),或通过联接基金(A类:160422;C类:160424;I类:022654;Y类:022976)进行投资 [3]
创新药很坚挺~
搜狐财经· 2025-10-07 04:31
港股市场整体温度 - 港股市场温度为45 98度 低于50度的卖出阈值 高于30度的买入阈值 [2] 行业表现分析 - 港股创新药行业表现最为坚挺 国庆期间累计涨幅2 39% 今年以来涨幅12 61% 市盈率37 56 市盈率温度41 90% [2][3] - 恒生科技指数国庆期间累计涨幅1 31% 但已连续两天回调 今年以来下跌22 26% 市盈率24 88 市盈率温度37 48% [2][3] - 恒生消费行业表现最弱 国庆期间累计下跌2 52% 今年以来大幅下跌35 62% 市盈率17 85 市盈率温度23 76% [2][3] - 港股汽车行业国庆期间累计下跌0 53% 今年以来下跌9 12% 市盈率23 39 市盈率温度76 62% [2][3] - 港股通高股息行业国庆期间累计下跌0 98% 但今年以来上涨19 36% 市盈率7 10 市盈率温度72 80% [2][3] - 港股通非银行业国庆期间微跌0 09% 今年以来上涨6 38% 市盈率9 47 市盈率温度34 72% [2] 商品市场动态 - 伦敦金价格突破3940美元每盎司 创出新高 [3] - 铜价格同样创出新高 [3]
0922A股日评:市场持续观望,科技延续领涨-20250922
长江证券· 2025-09-22 23:19
核心观点 - A股市场呈现缩量整固态势 三大指数小幅收涨 市场观望情绪浓厚 科技板块领涨 大消费板块回调 成交额达2.14万亿元 全市场2175家上涨[2][6][8] - 维持看多中国股市的立场 认为2025年宏观关键线索是"货币之活水" 微观流动性充沛 预计在基本面缓慢回升中股市走牛 可追溯1999年、2014年和2019年牛市经验[8] - 配置方向建议短期关注价值与科技成长板块的高低切换机会 中长期聚焦科技成长、供需格局改善及"慢牛"行情中的价值方向[8] 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上涨0.22% 深证成指上涨0.67% 创业板指上涨0.55% 上证50上涨0.43% 沪深300上涨0.46% 科创50大幅上涨3.38% 中证1000上涨0.69%[2][8] - 市场成交额为2.14万亿元 全市场2175家上涨[2][8] 行业表现 - 电子行业领涨 涨幅达3.55% 计算机行业上涨1.76% 综合金融上涨1.10% 金属材料及矿业上涨0.81%[8] - 社会服务行业领跌 跌幅为1.86% 食品饮料下跌1.20% 家用装饰及休闲下跌1.13% 建筑工程下跌1.12%[8] - 概念板块中摩尔线程上涨6.10% 智能音箱上涨6.07% GPU上涨5.69% 存储器上涨4.69% 旅游出行、航运、免税店和磷化工等概念领跌[8] 市场驱动因素 - 科技板块受摩尔线程IPO消息刺激概念股大幅高开 资金围绕科技股高低切换 芯片概念股提振大涨[8] - iPhone 17销量超预期带动消费电子产业链涨幅居前 智能音箱、消费电子代工等概念表现突出 算力、液冷概念股维持强势[8] - 贵金属板块受益于金价和白银价格上涨持续走高 带动有色金属板块回升[8] - 十一假期临近部分资金获利兑现 消费板块集体回调 旅游出行、航运、免税店等板块下跌[8] 配置方向 - 短期关注市场情绪阶段性"降温"带来的高低切行情 价值方向关注最近2个季度营收增速与毛利率均连续提升的行业 如玻纤、水泥、造纸、精细化工、油服和医疗服务等[8] - 科技成长方向关注"双创"和恒生科技指数 关注供需格局逐步出清的锂电池、军工和港股互联网等 战略性布局低空经济和深海科技方向[8] - 中长期视角下科技成长方向继续看好AI算力、港股创新药和军工 增加对相对低位的AI应用、港股互联网、低空和深海方向的关注[8] - 供需格局改善方向关注受益于"反内卷"行情的金属、交运、化工、锂电、光伏、生猪养殖等[8] - "慢牛"行情中关注价值方向的非银板块[8]
0917A股日评:美联储降息预期催化,科技股涨幅冲锋-20250918
长江证券· 2025-09-18 07:30
核心观点 - 美联储降息预期催化市场情绪,科技板块领涨A股,主要宽基指数普遍上涨,市场成交活跃度较高,成交额达2.40万亿元,全市场2504家上涨 [2][5][8] - 短期配置关注价值方向中营收增速和毛利率连续提升的行业,以及科技成长方向的"双创"和恒生科技指数,中长期看好AI算力、供需格局改善行业及非银板块 [8] 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上涨0.37%,深证成指上涨1.16%,创业板指上涨1.95%,上证50上涨0.17%,沪深300上涨0.61%,科创50上涨0.91%,中证1000上涨0.95% [2][8] - 市场成交额为2.40万亿元,全市场2504家上涨,80只个股涨停 [8][10][21] 行业表现 - 电力及新能源设备板块领涨,涨幅达2.73%,汽车板块上涨2.02%,家电制造上涨1.62%,煤炭上涨1.61% [8] - 农产品下跌1.00%,社会服务下跌0.89%,商业贸易下跌0.74%,食品饮料下跌0.50% [8] - 概念板块中炒股软件上涨4.73%,光刻机上涨4.24%,宇树机器人上涨3.09%,小米汽车上涨2.86% [8] 市场驱动因素 - 美联储降息预期临近,利好外资流向A股市场,科技板块涨幅领先 [2][5][8] -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进展推动机器人板块活跃,汽车配件涨幅靠前带动汽车板块上涨 [8] - 2025世界储能大会在宁德召开催化电力及新能源设备板块上涨 [8] 配置方向 - 短期关注价值方向中最近两个季度营收增速与毛利率连续提升的行业,包括玻纤、水泥、造纸、精细化工、油服和医疗服务 [8] - 科技成长方向关注"双创"和恒生科技指数,重点关注供需格局逐步出清的锂电池、军工和港股互联网,战略性布局低空经济和深海科技 [8] - 中长期看好AI算力、港股创新药和军工,增加对AI应用、港股互联网、低空和深海方向的关注,供需格局改善方向关注金属、交运、化工、锂电、光伏、生猪养殖等 [8] - "慢牛"行情中关注价值方向的非银板块 [8]
0903A股日评:创业板指反弹,电力及新能源设备板块上涨-20250903
长江证券· 2025-09-03 22:41
核心观点 - A股市场整体震荡回调 但创业板指逆势上涨0.95% 主要受益于算力和新能源权重股反弹 [2][7][11] - 市场成交额达2.40万亿元 全市场4558家下跌 呈现结构性分化特征 [2][11] - 报告维持看多中国股市的立场 认为政策支持将助力市场抵御外部风险 并参考历史牛市经验预测基本面缓慢回升中将出现股市走牛 [11] 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下跌1.16% 深证成指下跌0.65% 创业板指上涨0.95% [2][11] - 上证50下跌1.07% 沪深300下跌0.68% 科创50下跌1.64% 中证1000下跌1.46% [2][11] - 市场成交额为2.40万亿元 全市场4558家个股下跌 [2][11] 行业表现 - 电信业务板块上涨1.68% 电力及新能源设备板块上涨1.29% [11] - 国防军工板块领跌5.84% 综合金融下跌3.57% 计算机下跌2.83% [11] - 概念板块中光伏逆变器大涨5.73% 光模块上涨2.42% 储能上涨2.31% 电源设备上涨1.60% [11] - 军工信息化概念暴跌6.76% 航母概念下跌6.67% 中航系概念下跌6.38% [11] - 核心风格表现排序为:成长 > 盈利质量 > 低估值 > 红利 > 高估值 [11] 市场驱动因素 - 算力硬件股反弹带动创业板指上涨 光模块和光通信等板块表现突出 [11] - 新能源产业链集体走强 光伏和锂电板块盘中表现强劲 [11] - 电力设备股领涨 主要受海外储能需求激增影响 [11] - 电池概念股上涨 可能受产业端固态电池进展催化 [11] - CRO和仿制药等医药概念股延续走强态势 [11] - 军工信息化、航母和中航系等板块出现明显回调 [11] 后市展望与配置方向 - 维持看多中国股市的立场 参考2025年度策略报告《源头活水》观点 [11] - 预计货币和财政支持政策将继续出台 历史经验显示国内政策发力能助力股市抵御外部风险和波动 [11] - 参考1999年、2014年和2019年牛市经验 预计在基本面缓慢回升中股市将走牛 [11] - 配置方向建议关注三个维度:价值方向的非银板块;科技成长方向的AI算力、港股创新药和军工 以及相对低位的AI应用和港股互联网;供需格局改善方向的金属、交运、化工、锂电、光伏、生猪养殖等受益于"反内卷"行情的板块 [11]
长城基金梁福睿:继续看好港股创新药
新浪基金· 2025-08-29 16:40
港股创新药板块表现 - 中证香港创新药指数年内涨幅达113.88% [1] - 行情持续性成为市场主要担忧 [1] 创新药行情驱动因素 - 估值修复:创新药板块过往折价明显,今年估值回拨至正常水平 [1] - 基本面利好:企业产品放量盈利、业绩报表拐点及品种出海交易推动行情 [1] - AH估值差异:A股创新药PS估值约4倍,港股约3.5倍 [1] 行业长期前景 - 人口老龄化及慢性病年轻化趋势提升长期用药需求 [2] - 创新药研发管线聚焦慢性病与退行性疾病,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2] 潜在催化因素 - BD逻辑持续兑现及IPO放开可能激发新一轮创新热潮 [1]
港股创新药板块走强,恒生创新药ETF(159316)等产品成交活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9 13:56
指数表现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上涨3.6% [1] - 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上涨3.5% [1][2] - 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上涨2.2% [1][2] - 沪深300医药卫生指数上涨1.9% [1][3] - 中证生物科技主题指数上涨1.7% [1][2] ETF交易情况 - 恒生创新药ETF(159316)半日成交额超5亿元 [1] - 恒生创新药ETF(159316)净申购达5400万份 [1] 指数构成与特征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由不超过40只业务涉及创新药研究、开发及生产的港股通股票组成 [2]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滚动市盈率为56.7倍 [2] - 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由50只医疗器械、生物药品、化学药及其它医药卫生行业的港股通股票组成 [2] - 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滚动市盈率为29.2倍 [2] - 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自2017年以来估值分位为46.2% [2] - 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由不超过50只主营业务涉及创新药研发的A股公司股票组成 [2] - 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滚动市盈率为52.8倍 [2] - 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自2019年发布以来估值分位为79.8% [2] - 中证生物科技主题指数由不超过50只业务涉及基因诊断、生物制药、血液制品及其它人体生物科技的A股公司股票组成 [2] - 中证生物科技主题指数滚动市盈率为58.3倍 [2] - 中证生物科技主题指数自2015年发布以来估值分位为72.4% [2] - 沪深300医药卫生指数由沪深300指数样本中属于医药卫生行业的公司股票组成 [3] - 沪深300医药卫生指数滚动市盈率为32.6倍 [3] - 沪深300医药卫生指数自2007年发布以来估值分位为58.0% [3] 行业覆盖范围 - 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覆盖医疗器械、生物药品、化学药及其它医药卫生行业 [2] - 中证生物科技主题指数覆盖基因诊断、生物制药、血液制品及其它人体生物科技领域 [2] - 沪深300医药卫生指数全面覆盖化学制药、医疗服务、医疗器械等健康产业细分环节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