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演出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国庆中秋数据报告出炉:中国消费方式加速出海 大湾区彰显活力
搜狐财经· 2025-10-12 15:22
假期出行总体情况 - 国庆中秋8天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累计24.33亿人次,日均3.04亿人次,比2024年同期日均增长6.3% [1] - 上海口岸出入境人数达97.8万人次,出入境交通运输工具达6880余架次,较2024年同期分别增长17.8%和9.6% [1] - 出境内地旅客总数量达31.6万人次,占出境旅客总数量的73%,主要目的地为日本、韩国、中国香港、泰国、新加坡,其中前往日本和韩国的旅客占比高达44% [1] 国内消费市场活力 - 新一线城市和县域市场消费涨幅领涨全国,假期前5天消费总额对比2025年五一假期增幅达到10% [3] - 微信支付消费金额Top5城市中,重庆的消费金额和笔数均为第一,超越北上广深 [3] - 消费金额前20座城市中,重庆、成都、苏州、东莞等13座新一线城市与北上广深一同领跑,温州、泉州、金华三座城市跻身Top20 [4] - 运动健身消费笔数同比增长16%,美容美发金额增长11%,新能源车充电桩消费金额同比增加43% [6] - 通过微信支付购买铁路及客运车票的金额同比增长21%,受政策影响数码产品消费金额同比增长11% [6] 跨境旅游与支付趋势 - 假期前5天微信支付跨境支付笔数同比上升21% [10] - 受免签政策影响,微信支付在韩国的交易笔数增长46%,新加坡笔数增长32% [10] - 在马来西亚,通过PayNet完成的微信支付交易笔数和金额双双同比增长超3倍 [10] - 在日本,微信支付同比涨幅超过25%,得益于接入本地主流电子钱包 [10] - 港澳地区是内地游客出境游首选,微信支付交易笔数排名第一,内地游客在香港通过线上平台打车的订单数量同比增长超过5倍 [9] 科技平台与小程序生态 - 境外小程序在旅游行业和餐饮行业交易笔数分别同比增长超50%和30% [10] - 中国游客通过境外中小商户小程序的日均交易金额规模同比增长超70% [10] - 小程序服务已覆盖92个国家和地区,出行类小程序为游客提供便利 [10][11] - 国庆假期前5日,日均访问小程序的入境游用户同比增长超60% [11] - 暑期数据显示,境外用户通过微信支付在中国境内消费笔数大幅增长,在重庆和成都的消费笔数对比去年翻了一番 [11] 区域市场特色 - 香港市民北上内地消费交易笔数同比增长超120%,电商服务、宠物服务、快递服务成消费金额同比增速Top 3 [9] - 观看娱乐演出及赛事成为香港市民北上休闲娱乐消费增速最快的项目 [9] - 重庆、成都用户偏好搜索"麻将"、"徒步"等关键词,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用户则更多搜索"演唱会"等演出经济关键词 [6]
13.26万亿!国庆假期支付暴涨 中外游客双向奔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9 22:58
旅游消费整体规模 - 国庆中秋8天假期全国国内出游8.88亿人次,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23亿人次 [1] - 国内出游总花费8090.06亿元,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081.89亿元 [1] - 假期支付交易总额13.26万亿元,较去年国庆节假期增加1.86万亿元 [1] 跨境支付与入境游 - 假期前5天全球入境游客支付宝消费金额相比去年同期增长近40% [3] - 外国游客使用“支付宝碰一下”的消费金额同比增长500% [3] - 境外来沪人员离境退税开单数同比增长6倍,销售金额同比增长7.2% [3] - 国庆假期前5日日均访问微信小程序的入境游用户同比增长超60% [4] - 微信支付在韩国的交易笔数增长46%,新加坡笔数增长32% [4] - 在马来西亚通过PayNet完成的微信支付交易笔数和金额双双同比增长超3倍 [4] 出境游与境外消费 - 假期前5天微信支付跨境支付笔数同比上升21% [4] - 国庆期间境外小程序在旅游行业、餐饮行业交易笔数分别同比增长超50%、30% [5] - 中国游客通过境外中小商户小程序的日均交易金额规模同比增长超70% [5] 国内区域消费趋势 - 国庆假期新一线城市、县域市场消费总额对比今年“五一”假期增幅达到10% [6] - 重庆的微信支付消费金额、笔数均为全国第一 [6] - 上海市重点商圈销售额同比增长10.2%,其中南京东路、南京西路、中山公园商圈销售额分别增长23.2%、22.7%和29.4% [3] 新兴消费场景 - 北京、上海、广州和乌鲁木齐用户搜索“演唱会”、“音乐节”等“演出经济”关键词最多 [6] - 上海CPSP漫展展览面积23万平方米,为历届之最,预计将拉动来沪文旅消费6亿至10亿元 [8] - 10月6日至8日国家会展中心周边酒店民宿预订量同比增长524% [8] - 往届CP展九成以上观众来自沪外,人均消费超4000元 [8]
地方文旅花式宠粉:大型演出带动国庆消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9 20:27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肖夏 重庆报道 演唱会、音乐节等"票根经济",正在成为中国人出游的"新玩法"。 今年国庆中秋长假,四川游客刘瑞带父母去了北京、天津游玩,她悄悄给一家人买了周深天津演唱会的 门票,专程在天津待了两天,让父母第一次感受到几万人大合唱的热烈场面。 和李瑞一家一样,今年国庆中秋长假不少游客为了围绕演唱会、音乐节奔赴异地。 谢霆锋今年国庆在重庆举行的两场演唱会共吸引了82000多名观众,其中一场因为恰逢中秋节,吸引了 上万名游客从广东、北京、四川、贵州等外省市赶来。重庆不仅在热门的无人机表演中特意加入谢霆锋 的人像和歌曲元素,铁路部门甚至单独安排了一趟"歌迷回程专列",方便成都游客返程。 非热门城市也不约而同发现了大型演出带动节庆地方消费的重要价值。 泸州今年国庆后半程举行的泸州酒要会·银河左岸音乐节,时隔多年未曾举办大型演出的泸州,拿出了 堪比一线音乐节的阵容。 为了服务好十几万名外地游客,泸州在高铁、机场和主城区多个点位都安排了全天候的免费非接驳专 线,提前准备了免费雨衣、饮用水、降温消暑贴、酒城夜市门票,并要求酒店不得随意涨价,一系列举 措受到了外地游客一致好评。 地方文旅下功夫搞好服务,随之 ...
地方文旅花式宠粉:大型演出带动国庆消费|双节看消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9 20:21
(原标题:地方文旅花式宠粉:大型演出带动国庆消费|双节看消费)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肖夏 重庆报道 演唱会、音乐节等"票根经济",正在成为中国人出游的"新玩法"。 今年国庆中秋长假,四川游客刘瑞带父母去了北京、天津游玩,她悄悄给一家人买了周深天津演唱会的 门票,专程在天津待了两天,让父母第一次感受到几万人大合唱的热烈场面。 今年国庆中秋长假,重庆、天津到访游客花费都出现两位数的高增长,两地游客消费双双创下近年新 高,其中重庆成为过去前五天全国花钱最多的新一线城市;泸州国庆长假期间铁路客运总量同比暴涨 123%创下历史新高、银河左岸音乐节吸引了十几万名乐迷涌入泸州,带动数亿元周边消费。 异地歌迷成长假游客新增量 具有稀缺性的大型演出,叠加长假的出游效应,正在激活新的文旅消费动能。 今年国庆长假刚结束,泸州文旅就迫不及待发布了银河左岸音乐节的"战报"——10月5日至7日举行的银 河左岸音乐节,首日吸引超过4万名乐迷入场,三天吸引了十几万乐迷,登顶大麦音乐节热销榜第一, 堪比多场大型演唱会集中举行。 三天的演出共有20组艺人轮番登台,这当中不仅有薛之谦、汪苏泷、A-Lin、新裤子等有大型演唱会经 验的知名艺人,还邀 ...
13.26万亿!国庆假期支付暴涨,中外游客双向奔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9 20:16
假期整体消费与旅游市场表现 - 国庆中秋8天假期全国国内出游8.88亿人次,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23亿人次,国内出游总花费8090.06亿元,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081.89亿元 [3] - 假期期间银联、网联共处理支付交易415.52亿笔,较去年国庆节假期增加95.23亿笔,处理支付交易金额13.26万亿元,较去年国庆节假期增加1.86万亿元 [3] - 旅游消费核心转向“体验”,旅客渴望“融入”目的地 [10] 跨境支付与入境消费趋势 - 节日期间上海市线上线下消费支付金额796亿元,同比增长3.0%,境外来沪人员离境退税开单数同比增长6倍,销售金额同比增长7.2% [5] - 假期前5天全球入境游客支付宝消费金额相比去年同期增长近40%,外国游客使用“支付宝碰一下”的消费金额同比增长500% [6] - 微信支付数据显示假期前5天跨境支付笔数同比上升21%,其中韩国交易笔数增长46%,新加坡笔数增长32%,马来西亚笔数和金额双双同比增长超3倍 [7] - 支付机构优化“外卡内绑”“外包内用”等入境支付服务,入境游客消费体验提升 [5] 出境游与境外支付生态 - 受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地对华免签政策影响,微信支付在上述地区交易笔数显著增长 [7] - 微信支付接入日本PayPay、auPAY等本地主流电子钱包,在日本同比涨幅超过25% [7] - 小程序服务已覆盖92个国家和地区,国庆期间境外小程序在旅游行业、餐饮行业交易笔数分别同比增长超50%、30% [7] 新兴消费场景与区域市场表现 - 新一线城市、县域市场消费涨幅“领涨”全国,假期前5天消费总额对比今年“五一”假期增幅达到10%,重庆微信支付消费金额和笔数均为第一 [8] - 演唱会、音乐节等“演出经济”成为吸引游客跨城流动的特色,北京、上海、广州和乌鲁木齐用户相关搜索最多 [8] - 二次元文化驱动消费,上海CPSP漫展往届九成以上观众来自沪外,人均消费超4000元,预计2025年将拉动来沪文旅消费6亿至10亿元 [10] - 10月6日至8日国家会展中心周边酒店民宿预订量同比增长524% [10]
大数据揭秘假期客流、消费新动向
央视网· 2025-10-09 11:52
重点商圈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入境游及体验消费成新增长点 从假期前7天的数据来看,福建平潭、内蒙古阿尔山、浙江安吉和江西婺源等一批特色鲜明的"县级宝藏小城",游客同比增幅均超过了19%。 多地博物馆客流明显增加 文化旅游成度假新选择 与此同时,文化旅游的热度今年也持续攀升。位于北京的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陕西的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热度最高,而西安博物院、大连自 然博物馆和河南博物院的客流同比增幅均超30%。 除了外出旅游,逛街购物也是假期里大家主要的休闲活动。大数据分析显示,这个假期里,全国重点商圈的客流量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3%,消费潜力 持续释放。 央视网消息:为期8天的假期已经结束。全国文旅及消费市场表现如何?客流和车流都去了哪里?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新趋势?接下来我们综合多方数据 来观察。 首先是移动通信大数据。数据显示,这个假期,三线及以下城市的游客规模,占到了整体游客规模的61%。 小城市游客规模占比超六成 "县级宝藏小城"客流增幅明显 各地商圈综合来看,客流量前五的城市为上海、深圳、成都、重庆和广州;而增速方面,云南丽江、山西晋中、河南开封、江西景德镇和吉林延边的商 圈客流规模同比增幅均超120%。 ...
假日经济活力观察:“票根经济”拉长古都西安双节假期消费链
新华网· 2025-10-05 16:50
实景演艺《驼铃传奇》正在演出。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摄 这是千年古都的现代活力,也是一场场文化与消费的深度融合。记者走访发现,西安以"票根"为媒,巧妙串联演艺、旅游、餐饮、住宿等多 重消费场景,不仅通过"流量促留量"延长了消费链,更让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度感受到文旅融合魅力。 10月3日,位于西安世博园内的西安千古情景区,停车场已是满满当当,仍有不少游客陆续入场。"从早上7点半开园到晚上10点半,现在每天 演出20场,创造了西安千古情单日演出场次的新高。"西安千古情景区总经理杨艳兰说。 10月4日,华夏文旅西安度假区内的《驼铃传奇》和《古城烽火》两部实景演艺迎来游客观演高峰。"全天游客接待量达4.3万人次,为了能让 更多游客欣赏表演,我们从日常每天3场增加到现在每天11场。"华夏文旅西安度假区工作人员介绍。 新华社西安10月5日电(记者陈钢、张斌)国庆中秋假期的古都西安,处处洋溢着喜庆与活力。浐灞国际港的华夏文旅西安度假区内,实景演 艺《驼铃传奇》和《古城烽火》场场爆满,掌声如潮;西咸新区诗经里小镇,身着汉服的游客漫步诗巷,仿佛穿越千年;曲江大唐不夜城不远 处,《长安十二时辰》主题歌舞引人入胜…… 目前西安共有 ...
双节期间全省着力丰富优质演出
新华日报· 2025-09-29 07:32
双节假期演出市场概况 - 国庆中秋双节形成8天超长假期,居民文化旅游消费需求集中释放 [1] - 全省举办营业性演出464场次,其中5000人以上大型演出25场次,预计观众总人数超60万人次 [1] - 演出品类丰富,包括演唱会、音乐节、话剧、舞剧、音乐剧、脱口秀等多种形态 [1] 优质演出产品供给 - 重点演出项目包括2025紫金文化艺术节、第十四届咪豆音乐节、第十一届太湖湾音乐节、2025华晨宇火星演唱会—南京站、潘玮柏"狂爱2.0"巡回演唱会—苏州站等 [1] - 推出独创木偶剧《铁道小飞虎》、儿童剧《草房子》等剧目,针对儿童及青少年群体打造亲子游乐消费热点 [1] 演出活动区域布局优化 - 依托"两廊两带两区"文旅发展布局,优化大型营业性演出城市布局 [2] - 形成沿江音乐节群(如南京DNA音乐节、常州太湖湾音乐节等)、沿大运河戏剧专场(如宿迁《崇祯十七年》、淮安《女驸马》等)、沿海"烟花+无人机秀"系列活动(如南通启唐城"信乐团演出+烟花秀"等) [2] 票根+政策扩容 - 南京升级"跟着演出游南京 乐享'1+3'优惠活动",凭观演票据享受景区景点、住宿餐饮、商场购物三重优惠 [2] - 徐州市凭演出票根对汉文化景区、龟山汉墓等50家景区免门票,多家文旅企业推出半价或折扣票 [2] - 苏州推出歌迷凭演出票免费游锦溪古镇、黎里古镇、甪直古镇等景区活动 [2] - 镇江乐迷通过"宜游镇江"平台购买8大类120个商家500余款产品,在商家让利基础上可享受20%政府补贴 [2] 宠粉服务升级 - 各地开通免费接驳交通、行李免费寄存、机关事业单位开放食堂停车位等措施方便乐迷 [3] - 苏州开通周边城市直达演唱会现场的"演出直通车",联合苏南硕放国际机场推出"行李直送"服务,设置行李寄存点 [3] - 南通、镇江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开放内部停车场,设置旅游换乘停车场和行李寄存点 [3] 赛事+文旅融合产品 - 双节期间适逢"苏超"1/4决赛,省文旅厅联动各地推出"赛事+文旅"融合产品 [3] - 徐州推出800万元线上消费补贴,镇江发放20万元文旅消费券 [3] - 苏州面向教师群体和2025级高校新生发放观演礼包 [3] - 常州开通4条"常享游"免费旅游直通车,对外地游客实行公共交通免费乘坐政策 [3] - 连云港开通高铁站至花果山、连岛接驳专线,扬州免费开放主城区约50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内部停车场 [3] - 盐城新增1800个临时停车位,新增2条免费旅游公交专线和2条免费景区直通车旅游专线 [3] - 南京、无锡、南通、淮安、泰州、宿迁等地多家景区推出门票优惠政策 [3]
酒企瞄准苏超们,凭门票可领酒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8 18:49
最近不少泸州人发现,今年国庆进出泸州的动车、机票紧俏得不寻常。 "候补几天都抢不到回家的票,看来'里约热内泸 ' 终于火了?" 有泸州网友在小红书上发帖。 今年国庆中秋长假期间,泸州将迎来本地少有的大型音乐节,此外"川超"比赛泸州队首场主场 赛事也将开打。多家OTA平台的节前数据显示,泸州今年"双节 "期间 高星酒店预订量翻番, 节前一周的机票搜索量同比增长超过60%,热度远超同体量层级城市。 国庆长假一向是国人的出游高峰期,也是酒水、饮品等快消品的营销阵地,今年因为地方足球 联赛和各类音乐节的加持,受到更多品牌商的关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 长假前到长假期间,全国范围内共有二十多场音乐节举行, 多集中在非一线城市,其中南京、常州、泸州、拉萨等地的音乐节不乏酒水、饮料等消费品牌 赞助。光是泸州银河左岸音乐节,赞助商名单里就集齐了泸州老窖、郎酒、乐堡啤酒等知名品 牌。 在"苏超"爆火后,过去几周"赣超""湘超""渝超""鲁超""川超"等地方城市联赛纷纷开赛,成为 各地拉动周末经济、夜间经济的新亮点。 9月20日晚"川超"开幕战当天,上千名外地球迷从遂宁赶来,成都双流的多家老字号餐馆客流 爆满,后续多 ...
演出经济考验城市“软实力”
经济日报· 2025-09-06 06:12
文章核心观点 - 演出经济正成为城市品牌建设的新引擎,其价值在于通过“聚人”效应撬动交通、餐饮、住宿、购物等全链条消费,并塑造独特的城市形象标签 [1] - 城市更新的逻辑正在变化,文化流量成为一种“软更新”工具,通过文化氛围、情感共鸣和数字传播提升城市可感知的热度 [2] - 演出经济应被纳入城市战略,作为推动文商旅融合的引擎,塑造城市持久的吸引力与格局 [3] 演出经济的价值与模式 - 北京市朝阳区借势演唱会,在两个月内实现相关街区客流量翻番,线上传播量超4.5亿次,成功塑造“宠粉城市”口碑 [1] - 行业通过“空间场景+商业服务+情感体验”的三维联动模式,将演唱会流量转化为城市记忆,具体包括前期街区布景、中期商业联动、后期衍生市集和合唱路演等活动 [1] - 演唱会撬动了万人规模的消费全链条,当各种消费汇聚成体验,便积累为城市形象的独特标签 [1] 城市更新与品牌塑造的新逻辑 - 与传统“建地标”的硬更新相比,演出经济带来的是发生在歌声、灯光和人群中的“软更新” [2] - 文旅、商业与粉丝的“三向互动”赋予消费者更深的文化参与感,案例包括上海打造夜间经济地标和西安大唐不夜城成为旅行目的地 [2] - 城市品牌来源于鲜活的故事,如一份“大鸡腿饭”或一张“打卡合影”都可能成为年轻人主动分享传播的城市标签 [2] 对城市软实力的考验 - 行业考验城市在短时间内统筹交通、安保、商圈、社区等资源的能力 [2] - 成功的关键在于细节中展现温度,让歌迷产生“这座城市懂我”的情感认同,并在热潮退去后延续品牌,吸引人们“旧地重游” [2] - 演唱会只是舞台,真正的比拼在于幕后的城市运营与品牌维护能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