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

搜索文档
周五(8月1日),彭博电动汽车价格回报指数跌0.08%,报2661.20点,本周累计下跌6.42%,整体持续走低。
快讯· 2025-08-02 06:40
周五(8月1日),彭博电动汽车价格回报指数跌0.08%,报2661.20点,本周累计下跌6.42%,整体持续 走低。 ...
Ford Motor(F)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7-31 06: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第二季度营收达到创纪录的500亿美元[7] - 调整后EBIT为21亿美元[7] - 全年调整后EBIT预期为65-75亿美元(扣除关税影响)[7] - 公司自由现金流为28亿美元[36] - 现金储备达280亿美元,流动性达460亿美元[37] - 第二季度全球营收同比增长5%,批发量增长4%[32] - 关税预计全年净影响约20亿美元[12]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Ford Pro业务 - 营收增长11%至近190亿美元[34] - EBIT利润率达12.3%[34] - 售后业务(零部件、软件和服务)贡献17%的EBIT[8] - 软件订阅量增长24%至75.7万[18] - 美国市场份额提升1个百分点,欧洲提升3.2个百分点[16] - 移动服务网络增长18%至4700多台[18] Model E业务 - 营收增长超过一倍至24亿美元[34] - 利润率改善近44个百分点[34] - 欧洲Explorer和Capri车型全年推出效应显著[34] - 计划在肯塔基州推出突破性电动汽车平台[11] Ford Blue业务 - EBIT达7亿美元[35] - 美国卡车销售创20年来最佳季度[19] - 全尺寸Bronco创纪录季度[19] - Expedition和Navigator销量分别增长44%和115%[19] - 国际市场在所有地区实现盈利[22] Ford Credit业务 - EBT达6.45亿美元,增长3亿美元[36] - 第二季度支付5亿美元股息[36]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美国市场销售增速是行业平均的7倍[19] - 美国市场份额提升1.7个百分点[19] - 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车占美国销量的14%[20] - 库存减少4天供应量[20] - 在中国、加拿大、欧洲、南美和中东等关键市场实现份额增长[22] - 中国作为战略出口中心,向南非和澳大利亚出口[22]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将资本重新分配至Ford Pro业务,部分来自未来EV项目的资源[9] - 任命Alicia Bohler Davis为Ford Pro总裁[9] - 计划推出突破性电动汽车平台[11] - 专注于卡车、标志性产品和Ford Pro业务[13] - 投资ICE、高效混合动力和全电动汽车[13] - 通过OTA更新减少召回成本(OTA成本比实体维修低95%)[29] - 与中国企业如吉利和比亚迪竞争下一代EV[70]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预计关税将是约20亿美元的净阻力[12] - 支持单一持久的国家排放标准[14] - CO2信用购买承诺已减少近15亿美元[14] - EPA政策变化将提供更多产品组合灵活性[14] - 车辆质量达到十年来最佳水平[15] - 保修成本预计未来几年将下降[15] - 行业销售预计1600-1650万辆[39] - 行业定价预计基本持平[39]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关于业绩指引变化 - 业绩指引改善主要来自成本领域,包括制造效率和零部件谈判成本[46] - 保持35-45亿美元自由现金流指引不变[43] - 资本支出预计约90亿美元[39] 关于电动汽车战略调整 - 已推迟发布、取消部分产品并改变电池化学策略[49] - 从60-70万美元电动跨界车转向提供e-revs、p-revs和全系列混合动力车[50] - 将部分EV支出重新分配至Ford Pro业务[51] - 预计规则将在12月最终确定,可能带来更多混合机会[52] 关于召回和质量 - 60%的保修覆盖成本正在改善[57] - 23-25年款车辆的FSA成本比20-22年款低至少50%[30] - 约三分之一的召回是软件相关,通过OTA解决[28] - 近期召回增加是由于应用了更高标准[56] 关于市场份额 - 预计下半年市场份额将保持[61] - 预计全年行业销量1600-1650万辆[62] - 零售定价预计上涨约1%,商业定价面临压力[62] 关于排放政策变化 - 已减少15亿美元信用购买[86] - 预计未来几年将带来数十亿美元机会[67] - 主要影响Ford Blue业务,该业务承担了大部分合规负担[14] 关于关税 - 正在与政府进行建设性对话[82] - 有机会简化零部件关税并大幅减少负债[82] - 预计USMCA谈判可能对公司北美业务健康产生重大影响[122] 关于欧洲商用车市场 - 在欧洲凭借全新车型表现强劲[111] - 为大众生产皮卡和货车,有助于降低成本[112] - 生产基地位于南非和土耳其,成本较低[113] 关于定价 - 全尺寸皮卡定价保持强劲[127] - 货车领域面临竞争压力,但已趋于稳定[128] 关于自动驾驶 - BlueCruise表现良好,利润率保持[74] - 正在开发高速L3系统[75] - 关注robotaxi车队的服务机会[77] 关于下半年业绩改善驱动因素 - 材料成本项目将在下半年体现[136] - 保修改进措施将在下半年实施[136] - 肯塔基工厂停产影响将消除[136]
三菱汽车在主战场东南亚用新款SUV抗衡中国车
36氪· 2025-07-28 17:40
三菱汽车新款SUV发布 - 公司在印尼首都雅加达发布新款7座中型SUV "Destinator",搭载1.5升涡轮增压发动机和5种驱动模式,定于7月23日上市 [2] - 新车型定位为提振印尼市场的战略车,尺寸与丰田MPV"Kijang Innova"相当,比公司现有热销车型Xpander更大 [2] - 计划到2025年在印尼销售1万辆,占公司2024年印尼销量的逾1成 [3] - 印尼工厂年产能从22万辆提升至25.5万辆以配合新车生产,同时向周边东盟国家出口 [3] 印尼市场现状 - 印尼拥有2.8亿人口,新车市场为东盟最大,2024年公司市场份额8%排名第三,落后于丰田(逾50%)和本田(11%) [5] - 2024年印尼新车销量同比减少14%至86万辆,2025年1-6月同比再减9% [5] - 日本车企在印尼份额从长期90%以上降至2025年1-6月的84%,面临比亚迪等中国品牌以平价EV的竞争 [5] - 公司社长表示将集中经营资源于东南亚市场,认为需求中长期会恢复 [2][5] 公司战略调整 - 公司计划在印尼启动EV本地化生产,考虑生产享受税收优惠的混合动力车 [5] - 2020年后公司将经营资源集中到东盟,预计2025财年全球销量87.8万辆中东盟占32% [5] - 东盟营业利润从2019财年636亿日元降至2024财年198亿日元 [7] - 预计2025财年合并营业利润减少28%至1000亿日元,其中美国关税政策影响400亿日元 [7] 行业竞争环境 - 东盟市场总人口约7亿,中产阶层增加带来市场潜力 [7] - 日本车企在东南亚份额持续下降,公司通过增加EV产品线寻求突破 [2] - 公司考虑与日产在美国工厂共同生产SUV应对关税问题 [7] - 日产、本田、三菱三家公司仍保留合作框架,可能进行北美市场合作 [7]
利好来了!外资,出手!
券商中国· 2025-07-26 22:45
外资机构看好中国经济 - 摩根士丹利将2025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上调0.3个百分点,明后两年增速预期分别上调0.2个百分点 [4] - 高盛上调今年二季度和下半年中国环比GDP增速预测,并将2025年全年GDP增速预测上调0.6个百分点 [4] - 野村将中国2025年GDP增速预测上调0.5个百分点,摩根大通上调0.7个百分点,大华银行上调0.3个百分点 [5] - 中国制造业凭借全产业链竞争力、技术升级突破及消费市场活力展现强大发展潜力 [7] - 大华银行指出中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在于覆盖全产业链的完整工业体系,依托成本与质量双重优势服务全球市场 [8] - 安联投资强调中国正显著提升制造业附加值,聚焦半导体、人工智能、电动汽车、锂电池、机器人等高科技和绿色产品领域 [9] 外资抄底中国房地产 - 施罗德资本与西子国际联合发起总规模约30亿元的私募房地产股权投资基金,聚焦长三角核心城市写字楼及消费基础设施投资 [1][10] - 汉斯集团旗下汉斯(上海)私募基金、淡马锡旗下淡明(上海)私募基金、安耐德资本旗下安耐德私募基金等外资机构近期完成备案或登记 [11] - 国联民生证券指出房地产板块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区间,政策发力巩固市场企稳态势,核心城市土地市场回暖迹象初显 [12] - 中银国际证券预计下半年地方政府将推动旧改房票安置、城市更新金融支持等政策落地 [13] - 华源证券认为高品质住宅将迎来发展浪潮,维持房地产"看好"评级 [14] A股市场展望 - 7月25日沪指下跌0.33%,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下跌0.22%、0.23%,本周三大指数分别上涨1.67%、2.33%、2.76% [15] - 中原证券建议关注中报业绩高增长及科技成长双线策略,同时布局高股息银行、公用事业及战略新兴产业 [15] - 中信证券指出"反内卷"政策强度升级将成为持续投资主线,低位周期制造品种有望成为交易主线 [16] - 平安证券预计大型险企从2025年起每年投资A股增量资金约3477亿—6598亿元,高股息蓝筹将持续受益于险资配置逻辑 [16]
土耳其突袭加税 特斯拉(TSLA.US)欧洲困局加剧
智通财经· 2025-07-24 19:28
特斯拉(TSLA.US)在欧洲市场遭遇销售滑坡之际,其借助土耳其市场增长弥补业绩缺口的战略正面临重 大挑战。据报道,土耳其将电动汽车(包括特斯拉最畅销的 Model Y)特别消费税的最低税率从10%提高 到25%。土耳其是特斯拉销量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 土耳其意外加税加剧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面临的挑战,他曾警告称,由于该公司面临美国电 动汽车补贴逐步取消和自动驾驶汽车开发进展缓慢的问题,未来一年或更长时间内将面临困难。 土耳其已成为特斯拉日益重要的市场,有助于缓解该公司在欧洲其他地区需求下滑的局面。马斯克在周 三举行的公司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特别提到了这个国家。 总体而言,2025年上半年汽车销量同比下降1.9%。2025年上半年纯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为15.6%,仍远 未达到转型阶段所需的水平。与此同时,汽油和柴油汽车的总市场份额从2024年同期的48.2%下降至 37.8%。 在纯电动汽车(BEV)领域,注册量增长7.8%。尽管如此,特斯拉的市场份额却连续第六个月下滑。6月 特斯拉在欧盟、英国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销量同比下降22.9%,市场份额从3.4%降至2.8%。 与此同时,欧洲四大汽车制造商—— ...
特斯拉(TSLA.O)盘后跌幅扩大至5%,此前马斯克警告未来数个季度特斯拉可能表现不佳。
快讯· 2025-07-24 06:42
特斯拉(TSLA.O)盘后跌幅扩大至5%,此前马斯克警告未来数个季度特斯拉可能表现不佳。 ...
特斯拉(TSLA.O)2025年Q2EPS 0.33美元,去年同期为0.42美元,市场预期为0.33美元。
快讯· 2025-07-24 04:22
特斯拉(TSLA.O)2025年Q2EPS 0.33美元,去年同期为0.42美元,市场预期为0.33美元。 ...
特斯拉(TSLA.O)2025年Q2净利润11.72亿美元,去年同期为14.78亿美元,市场预期为11.36亿美元。
快讯· 2025-07-24 04:17
特斯拉2025年Q2财务表现 - 2025年Q2净利润为11.72亿美元,同比下降20.7%(去年同期14.78亿美元)[1] - 净利润超出市场预期3.2%(市场预期11.36亿美元)[1]
通用汽车Q2利润超预期依旧跌8%,关税成本高达11亿美元,预计未来还会加剧 | 财报见闻
华尔街见闻· 2025-07-23 12:01
核心观点 - 通用汽车第二季度财报超出分析师预期,但关税冲击导致股价大幅下挫[1] - 公司警告下半年关税负面影响将加剧,引发市场悲观情绪[1] - 首席执行官强调公司韧性,正在适应新政策和技术格局[3] 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营收同比下降近2%至约470亿美元[4] - 调整后息税前利润(EBIT)大幅下滑32%至30亿美元[4] - 调整后每股收益从去年同期的3.06美元降至2.53美元,但仍高于分析师预测的2.44美元[4] 业务表现 - 美国市场汽车销量增长7%,得益于高利润皮卡和SUV需求[4] - 中国市场扭转去年同期亏损,实现小幅盈利,新能源汽车表现强劲[4][5] - 公司在美国全尺寸卡车和SUV领域引领行业,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领先[5] 电动汽车战略 - 电动汽车销量增长放缓,美国税收抵免政策即将到期可能进一步抑制需求[5] - 公司重新校准电动化策略但未放弃长期目标[5] - 公司相信长期未来在于可盈利的电动汽车生产[5] 应对措施 - 公司计划通过削减成本和战略调整抵消至少30%的关税影响[6] - 维持全年关税成本预测在40亿至50亿美元之间[6] - 宣布40亿美元美国新工厂投资计划,提高关键高利润车型产能30万辆[6] - 目前美国销售汽车中约50%为进口,低于福特80%的本土化比例[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