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与产业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感知无锡”调研行|乔为国:向科技延伸 引领无锡制造抢占新高地
新华财经· 2025-11-07 15:21
无锡制造业基础与科产融合现状 - 无锡制造业基础雄厚、特色显著,产业创新能力出色 [1] - 无锡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融合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1] - 企业基础研究对科技创新与产业深度融合至关重要 [1] 强化科技赋能与产业创新的重点方向 - 持续推动产业向科技延伸,引导企业加强基础研究,争做行业先锋 [1] - 提前谋划布局大科学装置,集聚科研资源,构建科学载体 [1] - 在做好产业规划的基础上,注重创业生态的培育与完善,加强科技成果转化 [1] 培育新增长点与创新发展模式 - 重视培育新增长点,例如商业航天、机器人、人工智能等 [2] - 将新业态培育和城市空间更新有机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区域创新发展模式 [2] - 引导产业发展需关注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同时重视社会创业企业的潜力与活力 [2]
金融监管总局周亮:正联合起草保险业支持科技创新有关文件
中国经营报· 2025-10-29 14:34
政策动向 - 金融监管总局正联合科技部等起草保险业支持科技创新有关文件 [1] - 论坛中将签署保险业与汽车业合作备忘录以推动保险车型综合分级制度建设 [1] 行业角色与机遇 - 保险业可通过多元化风险保障和跨周期险资支持来助力科技创新 [1] - 险资具有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特点 与科创企业对穿越周期需求天然匹配 [1] - 保险业可通过股权 债权等多种方式为科创企业全链条 全生命周期提供融资支持 [1] - 保险业应主动顺应科技与产业融合趋势 发挥独特作用 [1] 具体应用与影响 - 保险车型综合分级制度将促进车险科学定价 改进汽车设计安全性和维修经济性 [1] - 保险业需通过科技提升保险服务质效并拓展服务外延 [2] - 保险业应通过科技链接相关产业 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便捷服务 [2]
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周亮:正联合起草保险业支持科创有关文件
上海证券报· 2025-10-29 03:43
政策动向 - 金融监管总局正联合科技部等起草保险业支持科技创新有关文件 [1] - 文件旨在助力科技强国建设 [1] 险资与科创企业契合性 - 险资具有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特点 与科创企业对穿越周期的需求天然匹配 [1] - 险资平均负债久期和科技企业平均研发周期均在10至15年之间 相互比较契合 [1] - 险资可通过股权、债权等多种方式为科创企业全链条全生命周期提供融资支持 [1] - 险资直接投资科技类企业已达数千亿元 [1] 新兴产业保险需求 - 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生物制造、具身智能、量子科技等新兴产业迫切需要更丰富、更优质的保险产品和服务 [1] - 新一轮科技革命覆盖面更广更深 风险保障需求将扩面升级 [1] - 首台(套)、首批次保险已支持创新项目3000多个 [1] - 先进制造领域的装备材料、新能源领域的智能驾驶和数字领域的网络安全等都需要适配的保险保障 [1] 保险业与汽车业协同 - 保险业承保新能源汽车超过4000万辆 [2] - 保险业通过梳理137个赔付率偏高车型的赔付情况 帮助车企优化相关设计 [2] - 签署保险业与汽车业合作备忘录 将推进保险车型综合分级制度建设、促进车险科学定价、改进汽车设计安全性和维修经济性 [2] 科技拓展保险服务外延 - 科技可链接保险业和相关产业 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便捷服务 [2] - 通过与商务领域合作建立二手车信息服务平台 运用科技手段解决二手车交易信息不对称痛点 [2] 科技提升保险服务质效 - 在农业保险、农房保险、巨灾保险等领域 积极运用卫星、无人机、风险模型等科技手段提升承保、查勘、理赔服务效率 [2] - 在健康险、养老险等领域 发挥第三方服务作用 加大"可穿戴设备+大模型"等技术应用 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客户提供主动健康管理建议 [2]
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周亮:助力新一轮科技创新,保险业大有可为
搜狐财经· 2025-10-29 01:00
论坛核心信息 - 中欧保险创新论坛作为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的平行论坛于10月28日上午举行 [1] - 论坛主题为“新智能、新能源、新未来”,旨在交流前沿理论、展示创新案例和发布研究成果 [1] 行业政策与监管动向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正联合科技部等起草保险业支持科技创新有关文件,以助力科技强国建设 [3] - 论坛中将签署保险业与汽车业合作备忘录,旨在推动保险车型综合分级制度建设 [3] 行业发展机遇与方向 - 保险业可通过多元化风险保障和跨周期险资支持来助力科技创新 [3] - 险资具有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的特点,与科技创新对穿越周期的需求天然匹配 [3] - 险资可通过股权、债权等多种方式为科技创新全链条、全生命周期提供融资支持 [3] - 保险业应主动顺应科技与产业的融合趋势,通过科技提升保险服务质效并拓展服务外延 [4] - 保险业应通过科技链接保险业和相关产业,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便捷服务 [4] 行业具体应用与影响 - 保险车型综合分级制度将促进车险科学定价,并改进汽车设计安全性和维修经济性 [3] - 相关举措旨在提升中国保险业和汽车业的竞争力 [3]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保险业支持科技创新要顺势而为
中国新闻网· 2025-10-28 20:13
政策导向与行业定位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正联合科技部等起草保险业支持科技创新有关文件 [1] - 保险业要顺势而为,为科技创新提供跨周期险资支持,推动科技和产业融合 [1] - 保险业可以为科技创新提供多元化风险保障 [1] 市场契合与现有成果 - 中国险资平均负债久期和科技企业平均研发周期均在10年至15年之间,二者较为契合 [1] - 中国首台(套)首批次保险已支持创新项目3000多个 [1] 重点支持领域与行业互动 - 先进制造领域的装备材料、新能源领域的智能驾驶、数字领域的网络安全等都需要适配的保险保障 [1] - 保险业通过梳理137个赔付率偏高车系的赔付情况,帮助车企优化相关设计 [1] 未来挑战与趋势研判 - 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对保险业带来深刻影响 [1] - 保险业需要提早研判智能驾驶普及后出险率的变化趋势 [1]
金融监管总局周亮:助力新一轮科技创新,保险业大有可为
贝壳财经· 2025-10-28 20:02
保险业支持科技创新的角色 - 保险业可为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生物制造、具身智能、量子科技等新兴产业提供更丰富、更优质的风险保障产品和服务 [1] - 保险业可为科技创新提供跨周期的险资支持,通过股权、债权等多种方式为科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提供投资支持 [1] - 险资平均负债久期和科技企业平均研发周期均在10~15年,相互契合,险资直接投资科技企业的规模已达数千亿元 [1] 保险业与科技产业融合 - 保险业应主动顺应科技与产业的融合趋势,利用我国完整的工业体系基础条件发挥独特作用 [2] - 在农业保险、巨灾保险等领域,运用卫星、无人机、风险模型等科技手段提升承保、查勘、理赔服务效率,推进风险减量服务 [2] - 在健康险和养老险领域,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投保客户提供主动健康管理建议,以更好满足保障需求 [2] 保险业服务外延拓展 - 保险业通过科技连接保险和相关产业,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便捷服务 [2]
第三届中国上市公司产业发展论坛召开 华民投三组基金合作落地
证券时报网· 2025-09-29 21:20
论坛概况 - 第三届中国上市公司产业发展论坛于9月28日召开,由上海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等单位指导,中国科技发展基金会、华民投等单位主办 [1] - 论坛汇聚近300家上市公司和250多家国资机构,目标聚焦科技与产业融合、国资投资机构赋能,探索上市公司产业升级与创新发展新路径 [1] - 论坛秘书长强调该论坛是国内唯一以产业为视角观测上市公司发展、孵化、转型与扩张的论坛,核心是让资本服务产业、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 [1] 基金合作落地 - 第一组签约聚焦“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基金与拟落户浦东项目合作意向”,旨在助力一批优质企业在浦东新区发展 [1] - 第二组签约围绕“华民上市公司产业发展母基金合作”,旨在与上市公司合作设立产业子基金进行产业链布局,首只母基金已与大理州合作成立,并与上海青浦投控、湖南衡阳、山东威海推进合作 [1] - 第三组签约关于“上市公司产业发展CVC基金(新材料基金)”,上市公司裕同科技与泰州达成合作,共同拓展新材料和人工智能领域 [2]
第三届中国上市公司产业发展论坛开幕
证券日报网· 2025-09-22 14:41
论坛概况 - 第三届中国上市公司产业发展论坛于2025年9月21日在上海开幕 [1] - 论坛主题为“未来产业与国有资本赋能上市公司” [1] - 约800位产业与资本领域顶尖人士参与盛会 [1] 组织架构 - 论坛由上海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委会陆家嘴管理局共同指导 [1] - 中国科技发展基金会、上海天使会、上海市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主办 [1] - 财中网等单位承办 [1] 核心目标 - 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响应证监会强化科技创新引领的要求 [1] - 聚焦科技与产业融合、国资投资机构赋能 [1] - 为上市公司探索产业升级、创新发展及治理提升的新路径 [1] 论坛定位 - 是国内唯一以产业为视角观测上市公司产业发展、产业孵化、产业转型与产业扩张的上市公司论坛 [1] - 将上市公司作为产业链中的核心力量 [1] - 始终聚焦于如何让资本更好服务于产业,如何让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 [1]
第25届投洽会|黑龙江展区多元业态引热潮
新浪财经· 2025-09-10 14:16
农业展区 - 北大荒食品有限公司展示长粒香米和非转基因豆油等黑土农产品 产品产自松嫩平原黑土带 企业通过投洽会已进入福建商超和社区便利店 计划进一步拓展南方市场 [3] - 大兴安岭富林山野珍品有限公司带来有机木耳 野生榛蘑 元蘑和桦树汁等3大类20多款产品 生产基地位于大兴安岭森林腹地 5公里内无污染源 [5] - 抚远红海植业展示鲜红饱满的蔓越莓鲜果和果干产品 [7] - 黑河孙吴县黑尊牛集团展示黑土地生态养殖的牛肉制品 受到参观者关注 [7] 科技展区 - 荣仪尚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演示自然采光帘光学新材料 可将高角度日照转化为平行自然光 照明深度提升10倍以上 亮度提升2倍以上 采光时间延长2小时左右 解决大跨度建筑采光难题 [8] - 智视觉医疗机器人有限公司展示眼底显微手术机器人 具备微米级操作精度 能实时监测手术操作力 解决传统手术中人手抖动和注射定位难点 [10] - 哈尔滨航威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展示无框力矩电机和起发电机 可用于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关节模组和低空经济消防应急救援特种装备 企业为哈工大微特电机与控制研究所成果转化平台 [10] - 展区同时展示代热控材料和大尺寸复杂薄壁轻合金构件等科技成果 [10] 中俄合作展区 - 黑河龙飞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展示俄罗斯巧克力和饼干等食品 企业主营园区运营 跨境电商和国际贸易 开幕一天内获得30多位意向合作企业 [12] 冰雪经济展区 - 展示波司登羽绒服 黑龙钛合金冰刀鞋 以及融合哈尔滨摩天轮 索菲亚教堂和大雪人等元素的纪念品 [14] - 陈列亚冬会奖牌和大型冰雪装备 体现黑龙江冰雪文化特色 [14] 整体参展成效 - 黑龙江展区以冰雪 科技 农业和中俄合作四大主题成为全场焦点 [1] - 农业展区成为人气担当 黑土珍品吸引大量参观者咨询和赞叹 [1][15] - 科技展区展示本土企业在新材料 高端装备和医疗科技领域的创新成果 [8][15] - 中俄展区体现向北开放合作活力 冰雪展区展现冰天雪地经济价值 [12][14][15]
聚焦中央政治局会议|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
金融时报· 2025-08-08 15:42
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政策导向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 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指明方向路径 [1] - 科技创新是产业升级的核心动力 产业创新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应用场景 需通过劳动力、数据、技术等要素优化融合 [3] - 需构建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通过数字金融变革提升产业链韧性 实现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一体化协同 [5] 企业科技创新实践与成果 - TCL在智能终端、半导体显示、人工智能领域推出分体式AI机器人、AR眼镜等产品 并在B端与C端推进AI应用落地 [2] - TCL在液晶面板生产应用AI智能检测系统提升生产效率 利用AI算法增强电视音质画质 [2] - 海尔卡奥斯能碳大模型赋能钢铁企业节能改造 助力新金集团空压站节能率达30% 全生命周期减碳2.6万余吨 [4] - 2019-2024年TCL累计研发投入超600亿元 2023年海尔智家研发投入占比营收4.14% 当年营收2614.28亿元 [5] 产业创新成效与数据支撑 - 中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升至第11位 百强科技创新集群达26个蝉联世界第一 企业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53.3% [2] - 头部企业通过技术溢出效应降低产业链转型成本 形成以点带面的协同发展格局 [3] - 创新联合体和产业链链长带动作用加速打造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3] 金融支持创新机制 - 金融业需通过开放式平台嵌入创新链 基于产业链大数据实现动态资源配置、智能定价和产业机会预判 [6] - 需充分利用数据要素与数字化技术 从外生"两两互动"转化为激发科技、产业、金融的内生动力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