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循环经济

搜索文档
全国首个资源循环领域示范基地在天津试运行
央广网· 2025-09-02 07:05
项目概况 - 全国首个资源循环领域示范基地中国资环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在天津开启试运行 首批引入资源循环产业链企业如中资环绿色供应链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进入实践阶段 [1] - 示范基地位于天津港保税区 总用地面积26.6万平方米 规划产业厂房 综合办公大楼及零碳主题公园等功能区域 致力建成国际领先零碳园区 打造全球循环经济新范式 [1] - 项目采用央地共建 产城融合模式 为重点项目 [1] 运营模式 - 创新构建绿美港口+循环经济融合发展新模式 全面融入资源循环 能源循环 数字循环 资产循环发展理念 [1] - 系统集成四大核心功能:关键资源循环利用 资源回收利用交易平台 绿色能源综合保障 安全与智慧运营体系 [1] - 投运循环利用动力电池 退役光伏全彩化组件 绿色分拣中心及资源循环交易中心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构建从绿色分拣到梯级利用 再生循环的完整链条 [1] 技术应用 - 应用退役全彩光伏组件打造资环驿站 提供便民服务 爱心休憩 赈灾应急 资源回收等综合保障 同时为厂区提供持续绿色能源 [2] - 景观绿化采用退役风机叶片 再生塑木 废弃牡蛎壳再生混凝土等再生材料 公共活动空间铺有再生纤维人造草皮 [2] - 资源循环元素全面融入示范基地日常生产 生活场景 [2] 产业影响 - 项目将有力畅通资源循环利用链条 推动产业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发展 [2] - 带动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 为资源循环产业发展提供可复制中国方案 [2] - 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中国资环的智慧和力量 [2]
每日市场观察-20250829
财达证券· 2025-08-29 13:58
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市场成交额为30,000亿元,较前日减少2,000亿元(约6.3%)[1] - 沪指涨1.14%,深成指涨2.25%,创业板指涨3.82%[4] - 上证主力资金净流出145.53亿元,深证净流入331.33亿元[5] 行业板块动态 - 通信、电子、军工、计算机涨幅居前,煤炭、农业、纺织、食品饮料小幅下跌[1] - 主力资金流入前三板块:通信设备、半导体、元件;流出前三:电力、化学制药、白酒[5] - AI芯片龙头股价超越白酒龙头,芯片代工龙头创新高[1][2] 政策与产业动向 - 商务部拟出台《关于促进服务出口的若干政策措施》[7] - 国家数据局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创建[8][9] - 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前三:京东集团、阿里巴巴、恒力集团[6] 科技创新突破 - 全球首款自适应全频段通信芯片实现超120Gbps传输速率(满足6G要求)[11] - 国产脑机接口技术完成脑深部肿瘤精准定位临床试验[12] 金融产品布局 - 多家公募发行细分领域ETF(金融科技、卫星产业、红利主题等)[13] - "固收+"产品因股债配置差异出现业绩分化[14]
中国资环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示范基地试运行
人民日报· 2025-08-29 06:11
项目启动 - 中国资源循环集团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示范基地于8月28日在天津港保税区开启试运行 首批引入中资环绿色供应链 启源芯动力 新之科技 新源易程等资源循环产业链企业[1] - 示范基地总用地面积26.6万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10.8万平方米 规划产业厂房 综合办公大楼及零碳主题公园等功能区域 致力于建成国际领先的零碳园区[1] 技术应用与材料创新 - 示范基地应用退役全彩光伏组件打造资环驿站 为入驻企业员工提供便民服务 爱心休憩 赈灾应急及资源回收等综合保障 同时为厂区持续供应绿色能源[1] - 景观绿化采用退役风机叶片 再生塑木 废弃牡蛎壳再生混凝土等再生材料 公共活动空间铺设再生纤维人造草皮 全面融入资源循环元素[1] 企业背景与战略定位 - 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总部位于天津 于去年10月成立 是新组建的央企 专门从事资源循环利用业务[1] - 公司承担打造全国性 功能性资源回收再利用平台的重要任务 标志着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进入实践阶段[1]
中国资环集团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在天津试运行
新华网· 2025-08-29 00:17
项目概况 - 中国资环集团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示范基地于8月28日在天津试运行 标志着企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进入实践阶段 [1] - 示范基地位于天津港保税区 是央地共建、产城融合的重点项目 总用地面积26.6万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10.8万平方米 [1] 产业布局 - 引入中资环绿色供应链、启源芯动力、新之科技、新源易程等资源循环产业链企业 [1] - 投运循环利用动力电池、退役光伏全彩组件、绿色分拣中心及资源循环交易中心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1] - 构建从绿色分拣到梯级利用、再生循环的完整产业链条 [1] 功能规划 - 规划产业厂房、综合办公大楼以及零碳主题公园等功能区域 [1] - 通过电池资产和调度平台提供智慧能源服务 拓展循环应用场景 [3] - 不断增强绿色能源供给 [3]
三佳科技: 三佳科技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00:34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至1.51亿元,净利润同比下降75.99%至192.86万元,主要受信用减值损失变动影响[2] - 公司完成对安徽众合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51%股权的收购,交易对价1.21亿元,拓展半导体封装设备业务[7][11] - 公司实际控制权发生变更,合肥市创新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成为控股股东,合肥市国资委为实际控制人[12]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151,277,071.78元,同比下降3.00%[2] - 营业成本114,814,949.89元,同比下降5.72%[1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28,634.77元,同比下降75.99%[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3,861,496.84元,同比下降56.26%[2] - 基本每股收益0.01元/股,同比下降75.99%[2] - 总资产568,349,575.83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45%[2] 业务板块表现 - 半导体业务实现合同承揽约1.3亿元,销售收入约1.1亿元[6] - 化学建材业务实现合同承揽约1400万元,销售收入约1400万元,同比增长约22%[6] - 精密零部件业务实现合同承揽约1900万元,生产产值约1900万元,指标有所下降[7] 行业分析 - 半导体封装测试产业保持快速增长势头,技术进步和市场拓展推动发展[3] - 化学建材行业向节能环保、智能集成、材料工艺升级方向转型[3] - 带式输送机行业面临低价竞争、资金回收困难等挑战,但新兴领域需求增长[4][5] 重大事项 - 收购安徽众合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51%股权,交易对价12,138万元[11] - 控制权变更完成,合肥创新投持有26,993,865股,占总股本17.04%[12] - 全资子公司宏光窗业停止生产经营,正在办理注销手续[12] 研发投入 - 研发费用6,735,388.43元,同比下降4.95%[11] - 持续进行STKIII312等密封件新结构产品研发[4] - 挤出模具部分设备升级换代,提高模具质量[6] 子公司表现 - 铜陵三佳山田科技实现净利润153.68万元[12] - 铜陵富仕三佳机器实现净利润393.91万元[12] - 铜陵建西精密工业亏损48.52万元[12] - 合肥产投三佳半导体亏损342.86万元[12] 环境信息 - 公司纳入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企业名单,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标准[14] - 安装废水在线监测系统,定期开展第三方环境监测[14] - 排放浓度和总量符合限值要求,未发生超标排放[14]
追绿添金 点绿成金 借绿生金 苏州擘画高质量发展绿色底盘
苏州日报· 2025-08-15 08:29
绿色发展成效 - 苏州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有序下降 2024年零碳工厂数量同比增长超91%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约70万吨/年 [1] - 循环经济产业园累计处理污水99967万吨 削减污染物CODcr41.76万吨 减排二氧化碳91.8万吨 创造59亿千瓦时绿电 [2] - 分布式光伏装机量达554万千瓦居全省首位 接纳区外清洁来电规模达1700万千瓦占全市负荷一半以上 [7] 传统产业转型 - 吴江区累计淘汰低端低效喷水织机超8万台 低端落后涂层生产线267条 [3] - 南华纺织通过技改实现年产值6000万元 产品远销欧美市场 [3] - 相城区实现309家电镀企业全部清零 智能制造服务产业园入驻220余家企业 [3] 新能源产业布局 - 中鑫新能源投建分布式光伏规模突破1吉瓦 业务覆盖23个省份 [5] - 张家港信义光伏微电网年发电量超1.8亿千瓦时 减碳17.9万吨 [6] - 国富氢能首批制氢设备交付印度 50方电解水系统发往马来西亚 [6] 生态价值实现 - 沙家浜镇3.14万亩养殖池塘完成改造 年产值超8亿元 带动2500余户增收 [9] - 常熟"七溪流水"生态文旅形成四大新业态 带动农村居民收入增长 [10] - 张家港首创生态补偿办法 181万元奖励资金实现地表水100%达标 [10] 创新机制应用 - 碳普惠服务开发碳减排量超34万吨 完成首笔跨省碳交易 [5] - 企业环保自查自纠平台颁发"金银铜"牌 数千家企业享受生态红利 [11]
黑粉“金矿”争夺战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05 12:05
黑粉资源价值与战略地位 - 黑粉是锂离子电池废料破碎后富含镍钴锂等成分的粉料 具有极高回收价值 被视为资源富矿 [2] - 黑粉含有多种高价值稀缺金属 是制造高性能动力电池的关键原材料 通过回收可降低约60%的生产成本 [10] - 全球对黑粉资源的争夺趋于白热化 锂需求过去5年增长2倍 钴增长70% 镍增长40% [9] 资源外流风险现状 - 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出口106万辆 接近2024年全年128.4万辆水平 其中乘用车出口101.1万辆 同比增长71.3% [3] - 上半年锂离子电池出口总量达208.72万吨 同比增长72.62% [3] - 中国镍钴锂对外依存度分别高达93% 98%和63% 关键资源外流风险凸显 [4] 政策环境变化 - 中国于2025年8月1日起正式放开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进口 此前被归类为严禁进口的固体废物 [6][7] - 欧盟通过修订版《废物名录》 禁止黑粉及废旧电池向非经合组织国家出口 已于2025年3月生效 [8] - 中国发布国家标准GB/T 45203~2024 明确黑粉进口标准:三元电池黑粉要求镍钴总量≥25% 锂含量≥3.5% 磷酸铁锂电池黑粉要求锂≥2% 磷≥10% 铁≥18% [7][11] 技术差距与挑战 - 国内高镍电池黑粉提锂效率约60%-70% 国际领先水平达85% [13] - 全球90%电池检测设备和60%高效分选技术被日本瑞士企业垄断 [13] - 美国Redwood Materials年回收10GWh锂电池 含4.4万吨材料 可满足10万辆特斯拉电池需求 [11] 海外布局战略 - 国内企业加速海外回收产能布局:国轩高科计划共建全球100个服务网点 欣旺达比亚迪计划开展海外回收业务 [14] - 华友循环与法国苏伊士签署合作备忘录 格林美2023年与匈牙利政府达成合作共建回收网络 [15] - 在欧盟建立回收工厂可直接消化当地资源 处理后的金属可供应中国车企海外工厂或当地电池企业 [16] 产业竞争策略 - 需要从标准跟随转向体系输出 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以赢得竞争优势 [12] - 技术创新是决胜关键 需重视AI和数字化助力实现技术超越 [13] - 建议以行业组织或企业联盟形式进行海外布局 降低风险与成本 [16]
上半年四十二家相关规上企业营收约二十八亿元 重庆潼南深耕节能环保产业
经济日报· 2025-08-01 05:43
项目投资 - 重庆市潼南区集中签约8个节能环保产业项目 总投资额98 7亿元 [1] - 项目建成后将推动全区工业结构转型 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1] 产业发展现状 - 潼南区是全国首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城市 加速布局节能环保产业 [1] - 该区深耕新能源 环保电镀等领域 加速构建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 [1] - 今年上半年42家节能环保产业链规上企业实现营收27 96亿元 同比增长21 5% [1] - 节能环保产业占全区规上工业比重39% [1] 产业园区布局 - 潼南高新区30多平方公里范围内布局建设多个专业产业园 [1] - 包括新能源产业园(氢能 光伏) 循环经济产业园(汽车再制造) 表面环保处理产业园(电镀) 新型储能产业园(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 [1] - 采用"一区多园"管理模式 形成特色鲜明 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1] 氢能产业规划 - 潼南区提速建设氢燃料发动机制造基地 [1] - 构建集技术研发 检测认证 成果转化于一体的氢能创新生态圈 [1] - 加快创建全国性氢能节点城市 [1] 政府政策支持 - 潼南区将坚持全链条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强化强链补链延链 [1] - 推动重点项目落地建设 建立项目全周期服务机制 [1] - 目标打造西部节能环保产业高地 [1]
海南梯次推进“无废岛”建设
人民日报· 2025-07-30 07:23
核心观点 - 海南省发布《海南省深化推进"无废岛"建设工作方案(2025—2030年)》,提出十大重点任务和32项具体措施,旨在通过梯次推进"无废岛"建设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推动降碳减污协同增效 [1] 重点任务与措施 - 方案涵盖强化顶层设计、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强化建筑垃圾全链管理、健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完善农林固体废物收储、加强工业固体废物管理、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防范化解环境风险隐患、建立健全监管体制机制、实施"无废"全民行动等方面 [1] 生活领域目标 - 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推动旅游、餐饮、会展等服务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倡导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用邮、"光盘行动" [2] - 到2030年营业网点快递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覆盖率超过95% [2] - 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65% [2] 建筑领域目标 - 推进建筑行业源头减量,发展适合热带海岛气候的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推广装配式装修 [2] - 到2030年全省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达到85% [2] 再生资源回收目标 - 健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与废旧物资回收"两网融合",加快再生资源三级回收体系建设 [2] - 到2030年再生资源三级回收网络建立健全,回收量较2025年增长15% [2]
海南梯次推进“无废岛”建设 推动降碳减污协同增效
人民日报· 2025-07-30 05:58
核心观点 - 海南省发布《海南省深化推进"无废岛"建设工作方案(2025—2030年)》 提出十大重点任务和32项具体措施 旨在通过梯次推进"无废岛"建设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 推动降碳减污协同增效 [1] 顶层设计与目标体系 - 方案涵盖强化顶层设计 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强化建筑垃圾全链管理 健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完善农林固体废物收储 加强工业固体废物管理 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 防范化解环境风险隐患 建立健全监管体制机制 实施"无废"全民行动等方面 [1] - "无废岛"建设目标为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 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 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 [1] 生活领域绿色转型 - 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推动旅游 餐饮 会展等服务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倡导绿色消费 绿色出行 绿色用邮 "光盘行动" [2] - 到2030年营业网点快递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覆盖率超过95% 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65% [2] 建筑领域减量措施 - 推进建筑行业源头减量 发展适合热带海岛气候的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 推广装配式装修 [2] - 到2030年全省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达到85% [2] 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 健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统筹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与废旧物资回收"两网融合" 加快再生资源三级回收体系建设 [2] - 到2030年再生资源三级回收网络建立健全 回收量较2025年增长1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