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产

搜索文档
研判2025!中国环氧塑封料行业产业链、市场规模及重点企业分析:半导体封装关键材料,性能迭代与需求扩张共驱发展[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20 10:08
行业概述 - 环氧塑封料是一种用于半导体封装的热固性化学材料 由环氧树脂为基体树脂 高性能酚醛树脂为固化剂 加入硅微粉等填料及多种助剂混配而成 主要功能是保护半导体芯片免受外界环境影响 并实现导热 绝缘 耐湿 耐压 支撑等复合功能 [2] 市场规模 - 2024年中国环氧塑封料行业市场规模为100.23亿元 同比增长9.93% [1][9] - 增长主要得益于电子信息产业发展 半导体和新能源领域持续扩张以及国产替代需求增加 [1][9] - 随着5G通信 新能源汽车 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崛起 对高性能环氧塑封料需求显著增加 [1][9] - 先进封装技术发展对材料性能提出更高要求 如高导热性 低膨胀系数 高可靠性等 [1][9] 产业链结构 - 产业链上游包括环氧树脂 高性能酚醛树脂 硅微粉 固化剂 助剂等原材料 [4] - 产业链中游为环氧塑封料生产制造环节 [4] - 产业链下游直接应用于半导体封装测试领域 终端应用于消费电子 汽车电子 工业控制 光伏 LED 电源模块 传感器等领域 [4] 关键原材料市场 - 球形硅微粉是环氧塑封料的关键原材料之一 具有低膨胀系数 高导热性 良好绝缘性等特性 [6] - 2024年中国球形硅微粉行业市场规模为42.89亿元 同比增长14.92% [6] - 球形硅微粉市场需求增长表明下游对高性能环氧塑封料需求持续增加 [7] 下游封装材料市场 - 2024年中国半导体封装材料行业市场规模为598.2亿元 同比增长13.32% [9] - 半导体封装技术从传统封装形式向BGA CSP FC 3D等先进封装形式过渡 [9] - 半导体芯片向高性能 高集成度方向发展 对封装材料性能要求提高 包括高导热材料 低膨胀系数材料 高性能环氧塑封料 导电胶等 [9] 重点企业分析 - 江苏华海诚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为国内环氧塑封料龙头 产品覆盖传统封装及先进封装 颗粒状塑封料已通过客户验证并适配HBM封装需求 [10] - 2024年公司营收3.32亿元 净利润4006万元 同比增长26.63% 客户涵盖长电科技 华天科技等全球前十大封测厂 [10] - 2024年环氧塑封材料营业收入3.16亿元 同比增长18.80% 毛利率25.16% 同比减少0.40个百分点 [10] - 技术突破包括高导热材料量产 车规级无硫EMC及IGBT模组用EMC研发 部分产品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 [10] - 通过收购衡所华威30%股权 产能将超2.5万吨 跃居全球第二 [10] - 天津凯华绝缘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专注环氧粉末包封料及环氧塑封料 产品应用于钽电容 集成电路封装 [11] - 2025年上半年环氧塑封料营业收入205.94万元 同比增长116.85% 毛利率6.03% 同比增加9.09个百分点 [11] - 技术亮点包括耐高温环氧粉末包封料 快速固化技术及车规级材料认证 募投项目将新增2000吨环氧塑封料产能 [11] 行业发展趋势 - 技术不断创新发展 重点研发更高绝缘性 更优耐热性和更强抗化学腐蚀性的材料 新型环氧树脂材料向更高热导率和更强耐热性发展 开发新型功能性添加剂如纳米填料和导电添加剂 [11] - 环保政策趋严推动绿色生产 加大对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无溶剂环氧塑封料的研发 应用绿色生产工艺 例如凯华材料2024年推出无卤型电子封装材料 通过欧盟RoHS认证 成本降低15% 营收占比提升至30% [12] - 市场需求持续增加 汽车电子和新能源领域成为需求增长核心引擎 预计到2028年汽车电子领域需求占比持续放大 新能源汽车的车载芯片 IGBT模组等应用贡献主要增量 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区域化布局趋势推动国内企业加速国际化布局 [13]
持续突破!众和化塑锚定主业打造标杆
搜狐财经· 2025-09-13 08:46
公司发展里程碑 - 全资子公司广东众和高新科技股份公司于今年5月19日在新三板挂牌 [1][20] - 公司深耕精细化工和高分子材料领域24年 [20] 技术突破与研发成果 - 自主研发"K胶"产品打破海外垄断 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3][21] - "K胶"项目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和广东省现代产业500强项目 [21] - 构建从化学结构到生产工艺的全面知识产权体系 [4][22] - 培养97名技术骨干的研发团队 开辟四条生产线 产能超7万吨/年 [4][22] - 累计实施技术改进800余项 生产效率提升10%以上 产品不良率降低10%以上 [26] 产品与市场表现 - "K胶"产品出口英国、荷兰、埃及等国家 [4][23] - "2-巯基乙醇"纯度达99.8% 远销37个国家和地区 全球市场占有率超40% [25] - 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生产优质"K胶"产品 [23] 绿色生产与环保技术 - 将废气、废水、废渣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 [25] - 利用茂名石化炼油厂排放的硫化氢发展下游产业 [25] - 厂区实现绿树环绕、白鹭翩飞的生态环境 [24] 管理模式创新 - 建立数字化智慧安全生产平台 [26] - 实行"员工-董事长直通车"机制鼓励员工建言献策 [26] - 创建产销研一体化平台 实现从研发到投放市场最短仅需一个月 [27] - 研发中心依托实体公司设立 研发人员扎根工厂 [26] 产业链发展 - 专注精细化工和高分子材料核心赛道 [20][22] - 持续加码研发投入 聚焦主业工艺和产品升级 [22]
圣奥发布高端防老剂关键原料
中国化工报· 2025-09-08 10:52
产品发布 - 公司于9月1日发布高端橡胶防老剂关键原材料甲基异戊基酮(MIAK) [1] - MIAK产品采用自主研发的领先工艺 有助于橡胶添加剂业务延链补链并填补国内行业相关产品空白 [1] - MIAK具有良好溶剂属性以及低密度 低挥发速度 易生物降解等特性 可用于生产高端橡胶防老剂 环保油漆涂料 数字印刷油墨等 [1] 技术研发 - 公司2020年3月成立项目组确立合成MIAK工艺路线 突破新型催化剂研制 反应工艺流程优化 过程技术强化和复杂组分分离提纯四大技术难题 [1] - 2023年实现MIAK连续稳定生产 2024年推进工业化扩产 2025年首期3000吨/年MIAK产能落地 [1] - 针对该技术工艺已提交发明专利申请3项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2项 制定发布企业标准并牵头起草团体标准 [2] 生产工艺 - 公司将绿色理念融入MIAK生产全链条 实现原料绿色化和三废近零排放 [2] - 通过全方位升级技术体系打造反应温和 本质安全 低耗少排的绿色生产工艺 [2] 产品规划 - 公司宣布MIAK的共线产品甲基正戊基酮(MAK)计划将于2026年投产 [2] - MAK是一种无色具香味的稳定液体 具有高溶剂活性 低蒸发速率 低表面张力和高沸点等特征 可用于涂料 油墨 清洁剂 制药工业等领域 [2]
中电环保:公司将持续关注各行业环保需求
证券日报网· 2025-09-05 16:41
公司业务定位 - 公司是生态环境治理服务商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1] - 主营业务涵盖水务 固危废 烟气治理三大领域 具体包括工业水处理 城镇污水及水环境治理 固废危废 污泥耦合 土壤修复及餐厨垃圾处理 烟气及VOCs治理 高端装备及智慧环保 [1] - 为工业和城镇环保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1] 液冷服务器领域技术应用 - 可为液冷服务器制造商 数据中心运营商或其配套产业提供环保系统解决方案 [1] - 全膜法水处理服务能有效分离及浓缩水中悬浮物 有机物 盐类等污染物 出水品质达工业高纯水标准 满足液冷服务器含水冷却液纯水需求 避免杂质影响散热效率 [1] - 提供生产过程中废水处理服务 通过废水源头分质 末端减排实现冷却液废液中水回用 废水达标排放 资源回收及节能减排 [1] 技术发展策略 - 公司持续关注各行业环保需求 结合自身技术积累与工程经验为客户提供更优质全面的环保服务 [1]
“四个聚焦”深化节能降耗减污 | 大家谈 如何当好“碳路先锋”
中国化工报· 2025-09-02 10:27
行业发展战略核心 - 化工行业需全方位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以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履行社会责任为核心主线 加速绿色转型与产业升级 [1]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践路径 - 将生态文明思想融入战略规划 贯穿产品研发、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及废弃物处理全流程 [1] - 通过结构技术管理优化构建清洁高效可持续的生产体系 积极参与生态保护修复工作 [1] 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管理优化 - 强化环保管控 优化落后工艺 加强VOCs治理 实现超低超净排放 [1] - 研发高效节能生产工艺 采用先进污染物治理技术 [1] - 建立完善能源管理体系 精准监控能耗 制定节能目标并落实到岗位 [1] 绿色生产与企业竞争力重塑 - 研究产品体系与生产装置间的工艺介质再平衡 开展节能节电节煤节汽节水改造 [2] - 通过上大压小、以旧换新、汰弱培强及三废利用等资源要素创新实现提质增效 [2] 能源结构调整与转型 - 降低传统化石能源依赖 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 对现有化石能源进行清洁化改造 [2] - 制定分阶段能源转型路线图 完善碳排放监测报告核查系统以应对行业碳交易筹划 [2]
尖峰集团: 尖峰集团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18:15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99亿元,同比下降4.42%,但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达6.1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196.93%,主要受益于非经常性损益项目贡献6.72亿元[2][8] - 建材业务面临行业需求下滑压力,水泥熟料销量244.90万吨同比下降1.38%,但通过技改降本和产业链延伸策略维持竞争力[6][9] - 医药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42%,研发管线取得进展,抗肿瘤创新药JFAN-1001临床试验推进,罗沙司他胶囊及原料药获批上市[7][10] - 参股公司天士力集团股权转让产生重大投资收益,是净利润暴增的主要原因[13]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129,873.58万元,同比下降4.42%;营业成本97,481.24万元,同比下降8.30%,成本降幅大于收入降幅[2][13] - 利润总额66,165.46万元,同比暴涨701.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1,765.19万元,同比增长1,196.93%[2] - 基本每股收益1.7352元/股,同比增长1,153.76%;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1.29%,同比增加10.35个百分点[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543.16万元,同比下降9.44%;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6,933.05万元,主要因购建长期资产支出增加[13] 业务板块表现 建材业务 - 水泥熟料销售量244.90万吨,同比下降1.38%,但降幅较往年收窄[9] - 大冶尖峰实现净利润5,653.37万元,云南尖峰净利润1,151.23万元,贵州尖峰亏损254.58万元[15] - 推进产业链延伸:湖北尖峰建材机制砂骨料生产线已投产,云南尖峰建材年产300万吨骨料砂石生产线处于前期建设[3][9] - 尖峰大展日产4000吨熟料水泥生产线处于建设期,期末在建工程10,014.17万元[14] 医药业务 - 尖峰药业营业收入54,585.97万元,亏损6,477.37万元[15] - 研发投入4,490.34万元,同比下降8.75%[13] - 产品管线拓展:抗肿瘤创新药JFAN-1001临床试验正常推进,罗沙司他胶囊及原料药获批上市[10] - 上海北卡安徽基地主要生产农药和医药中间体,啶虫脒、虱螨脲销量同比增长[10] 行业环境 水泥行业 - 全国1-6月水泥产量8.15亿吨,同比下降4.3%,需求呈现"弱势不改"特征[6] - 价格走势"前高后低,加速下跌",一季度因行业自律价格回升,二季度传统旺季需求不及预期[6] - 基建投资平稳增长发挥"压舱石"作用,但房地产深度调整持续拖累需求[6] 医药行业 - 1-6月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12,275.2亿元,同比下降1.2%;利润总额1,766.9亿元,同比下降2.8%[7] - 政策环境严监管、促创新:第十一批国家药品集采启动,涉及55个品种[7] - 《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出台,完善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举措[7] 投资与资产 - 长期股权投资192,033.72万元,较期初增长2.55%,主要因权益法核算投资单位净资产变动[14]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163,752,901.34元,较年初减少19.79%,主要因持有天山股份股价下跌[15] - 货币资金增加因银行借款增加;短期借款增加因子公司银行借款增加[14] - 固定资产246,618.89万元,同比下降1.79%;在建工程增加因子公司在建项目投入增加[14] 公司治理与激励 - 实施中长期激励计划,向206名激励对象发放激励基金1,483.24万元[20] - 董事刘波、副总经理项崇平离任,选举陈春晖为新任董事[19] - 控股股东通济国投股权结构变更,100%股权划转至陆港产发,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化[22]
AES/LAS产销稳居全国榜首 赞宇科技上半年营收破65亿增逾四成
全景网· 2025-08-21 17:5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5.53亿元,同比增长41.71%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97亿元,同比上升6.35% [1] - 主营业务收入占比超过97%,是业绩增长核心动力 [1] 表面活性剂业务 - 行业总产量2024年约457万吨,同比下降2.8% [1] -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产销逆势增长,同比增幅分别达10.5%和14.0% [1] - 主要产品AES和LAS产销量连续多年国内第一,市场占有率超过70% [1] - 行业集中度提升,头部企业技术规模优势凸显 [1] 油脂化学品业务 - 2024年主要产品产量合计约320万吨,年均增长率保持5%-8% [2] - 行业向差异化、功能化、高端化方向转型 [2] - 绿色低碳产品需求稳步增长,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 [2] 洗护用品代工业务 - 2024年合成洗涤剂产量达1224.6万吨,同比增长14.3% [2] - 公司打造智能化日化生态产业园,提供一站式服务 [2] - OEM/ODM加工总产能达110万吨,分布于江苏镇江、河南鹤壁、四川眉山等地 [3] 产业链与产能布局 - 采用"表面活性剂+油脂化学品"双主业模式,协同效应明显 [2] - 在全国及印尼建有十多个生产基地,临近市场或原料产地 [3] - 印尼杜库达公司利用当地棕榈油资源,在采购价格、税收政策、物流成本方面优势明显 [3] 研发创新投入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5499.81万元,同比增长20.37% [3] - 在新型特种表面活性剂、合成酯等新产品开发取得进展 [3] - 设有多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 发展战略 - 推进"表活原料生产+洗护用品代加工"一体化模式 [3] - 优化产品结构,提升高附加值产品比重 [4] - 强化供应链韧性,推进精细化管理 [4]
河北推动六条重点产业链提升质量竞争力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8-19 15:38
河北省质量强链重点项目总体情况 - 河北省市场监管局深入开展质量强链工作 张家口氢能 邢台光伏 承德钒钛 秦皇岛铝制汽车零部件 石家庄生物医药 保定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6条产业链被列入全国百个质量强链重点项目 产业链质量竞争力有效提升 [1] 张家口氢能产业链发展 - 河北省氢能学会获批成立 由张家口市牵头组建 是全国第二个省级氢能学会 也是张家口市首个省级团体组织 [2] - 采用链长组织 链主引领 链员协同模式助力氢能产业质量提升 链主企业亿华通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搭建兆瓦级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计量实验室 获河北省计量院 河北省市场监管局立项支持 目前实验室初步完成500千瓦级测试平台建设 具备相应计量能力 并完成兆瓦级热电联供系统测试台架总体架构设计 [2] - 链员企业张家口海珀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绿氢 保障宣钢全球首例120万吨氢冶金示范工程一期项目全线贯通 验证绿电—绿氢—绿钢绿色生产技术可行性 [2] - 链员企业河北昊安青源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在氢能无人机 船用储氢技术等领域部分研发成果进入小规模应用阶段 链员企业张家口海泰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在康保—曹妃甸氢气长输管道项目中实现氢能自动运维系统快速搭建 高精度氢气传感器规模化应用 [2] - 张家口氢能产业以试点为基础 产业链为脉络探索特色发展路径 未来继续释放创新活力 为国家能源转型贡献力量 [3] 邢台光伏产业链发展 - 邢台市宁晋县光伏新能源产业自1996年起步 形成以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 众多配套企业规范发展 快速扩张新格局 是全国最大新能源产业集群 全球最大单晶硅生产基地 世界最大太阳能电池制造基地 [4] - 宁晋县政府聚焦光伏新能源产业链发展堵点 难点 痛点 在组织保障 政策激励 创新引导 品牌建设上精准发力 晶澳科技发挥链主企业带动作用 坚持创新驱动 上下游联动 强链延链补链链式发展之路 形成链主领航 众雁伴飞质量强链模式 致力于协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光伏新能源先进制造业集群 2025年1—6月份集群产值达63.2亿元 [4] - 晶澳科技引导打造更具核心竞争力产业链 聚焦N型电池隧穿钝化类PL暗片质量难题 带领上下游企业组建质量协同攻关小组 使POLY整体切换到高掺杂工艺后效率提升明显 实现电池整体效率突破26.98% 帮助宁晋县晶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攻关硅棒头部氧含量高质量难题 降低炉台头氧超标棒数平均占比 [5] - 晶澳科技推行提升全产业链质量一致性管控 率先开展数字化链条追溯分析 解决硅片隐患问题 对链上企业开展质量专项提升辅导 推动确立一致性标准和质量改善措施 [5] - 晶澳科技联合邢台新能源职业学院围绕构建一链五环专业群 打造重点专业群 加快培养适应产业转型升级新能源人才 该学院获批河北省新能源创新教育科普示范基地 [5] 承德钒钛产业链发展 - 承德市发挥本地钒钛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优势 实施标准引领 技术攻坚 认证赋能三位一体质量强链专项行动 扭转钒钛产业内卷趋势 推动向高端领域突围 显著提升产业链质量竞争力 最新数据显示该市高纯钒产品在高端催化领域应用占比突破40% [6] - 承德天大钒业有限责任公司航空级钒铝合金中间合金替代进口产品 承德钒钛新材料有限公司安全长寿命储能电池入选国家产业基础创新揭榜挂帅项目 承德钒钛新材料产业基地全产业链总产值保持年均8%左右增速 年产值稳定在1000亿元以上 [6] - 承德市推动龙头企业打破产业低端锁定困局 制定《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术语和定义》国家标准 解决行业基础规范缺失问题 填补相关领域空白 对标国际制定具有国际先进水平《高纯五氧化二钒》团体标准 实现我国在战略金属材料领域标准话语权跃升 在新兴领域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相关标准推动储能产业标准化进程提速 目前承德钒钛新材料产业链累计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各类标准100余项 构建全链条质量标准体系 [7] - 产业链企业联合攻坚打通质量堵点 形成三大突破性成果 智能生产革命开发高纯钒智能控制模型提高钒回收率 质量工艺创新采用自主研发工艺提升产品质量稳定性 高端质量定制结合客户需求制定工艺要点满足个性化要求 承德天大钒业有限责任公司实现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获河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7] - 承德钒钛新材料产业链构建检测 认证 数据三位一体服务体系 绿色认证打开全球市场 实施硬件升级建成省级钒钛新材料质量检测中心 具备多种进口检测设备 获得多项CMA认证检测能力 获取国际通行证钒电解液获相关双认证 获汽车供应链质量体系认证 实现绿色制造建设全球首条零危废高纯钒产线 能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水循环利用率高 通过产品碳足迹认证 [8] 秦皇岛铝制汽车零部件产业链发展 - 秦皇岛市聚焦铝制汽车零部件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 通过多项举措推动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效能双提升 [8] - 在标准领航方面积极培育企业标准创新族项目 引导企业参与各级标准制修订 链主企业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参与标准创新族项目已结题 链上相关企业参与制定多项标准 完成技术创新 实现管理 技术 操作全流程标准化 通过组织标准宣贯培训确保企业生产经营严格对标 提升新产品开发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8] - 在技术护航方面针对企业技术研发中数据保护需求 市场监管人员上门开展政策宣讲与专项指导 推动企业完成数据知识产权登记 为原创技术数据及衍生品提供保护 同时搭建一站式服务平台 匹配专家团队联合攻关特殊工艺难题 邀请质量专家深入企业现场诊断 开展管理工具培训 助力企业建立高效问题解决机制 [9] - 在数智引航方面以精准服务推动企业加速智能化升级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建成AI智能检测系统 通过构建缺陷图像数据库研发算法 实现铝制零部件缺陷检测效率提升 漏检率下降 误报率降低 大大节约成本 该系统还能形成生产闭环控制 成为行业智能化转型标杆 [9] - 在创新导航方面推动企业组建质量技术创新联合体 靶向攻关产业瓶颈 破解行业共性难题 铝铸件低压铸造智能模温控制技术 汽车废旧铝保级再生技术 铝车轮铸旋成型技术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推动产业向绿色化 高效化转型 [10] - 铝制汽车零部件产业形成标准引领—技术护航—智能升级—协同创新发展闭环 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 可推广实践经验 持续优化服务 强化产业链协同 为制造强国建设注入新动能 [10] 石家庄生物医药产业链发展 - 石家庄市生物医药产业链基础雄厚 优势突出 是首批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之一 素有华北药都之称 形成以生物技术药物为引领 化学药为主体 现代中药为特色 高端医疗器械为补充生物医药产业体系 [11] - 持续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 强化链主单位引领示范作用 构建创新质优 同频共振质量强链模式 [11] - 石家庄市发挥质量基础设施综合集成平台优势 把服务企业团队与企业技术攻关团队精准匹配对接 助力企业在技术创新上联动提升 石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构建AI制药生态体系 搭建辅助药物筛选平台 缩短化合物筛选时间 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与高校 科研院所及上下游企业开展产学研用深度合作 构筑创新生态圈 [11] - 石家庄创新构建政府引导+龙头带动+平台支撑质量协同体系 在市场监管部门统筹下骨干药企联合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合作 开放共享核心工艺参数和标准化检测方法 提升产业链整体质量水平 产品抽检合格率大幅提升 创新型企业成为主要驱动力 2025年石药集团多个创新产品上市 专利产品实现海外授权 创新产品市场份额扩大 [12] - 石家庄通过系统性产业政策与创新机制在提升生物医药产业链韧性方面形成治理框架 取得显著成效 生物医药产业链上下游达成质量共识 石药集团将发展重心转向创新药 搭建技术平台 在研项目众多 产品管线规模排名靠前 在中药领域神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产业链上游中药材种植基地建立质控标准 带动产业链中药材收益提升 [12] 保定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发展 - 河北省市场监管局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部门出台政策 围绕汽车芯片 线控底盘等22个卡点 组织清华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天津大学 国汽(北京)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汽智联技术有限公司等高校 科研院所与重点企业就科研转化等进行对接 推动产业链跨地域协同发展 [13] - 保定市市场监管局 市发展改革委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部门系统谋划 构建高效闭环质量提升工作机制 深度剖析产业链难点 开展关键技术攻关 联通上下游企业协同制定标准 精心绘制质量图谱 为精准施策提供依据 [13] - 技术创新与产业链协同带来显著成果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在智能驾驶 智能座舱 智慧底盘等方面完成全产业链布局 于2024年入选胡润研究院全球独角兽榜 该公司在混动与动力电池领域持续推进产品升级和技术研发 满足用户需求 提升市场竞争力 [13] - 依托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品牌优势 保定市瞄准产业上下游为新能源车企寻找合作伙伴 截至目前257家重点零部件企业落户保定市 涵盖五大零部件体系 整车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达到70%以上 [14]
科技赋能绿色生产 涪陵榨菜打造低碳产业链
新华社· 2025-08-17 08:21
行业转型 - 涪陵榨菜从传统产业成功实现绿色转型的可持续发展 [1] - 古法窖池升级为智慧工厂 手工作坊发展为世界领先的智能化生产线 [1] 公司发展 - 涪陵榨菜从佐餐小菜发展为世界品牌 [1] - 百年工艺通过创新延续生命力 [1]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科技赋能绿色生产 涪陵榨菜打造低碳产业链
新华网· 2025-08-16 16:00
涪陵榨菜绿色转型与智能化发展 - 公司通过将古法窖池升级为智慧工厂实现传统产业绿色转型 [1] - 公司从手工作坊发展为世界领先的智能化生产线 [1] - 公司产品从佐餐小菜升级为世界品牌 [1] 百年工艺创新与传承 - 公司百年工艺在创新中延续生命力 [1] - 公司实现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融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