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银行负债
icon
搜索文档
银行负债压力缓解 但多家行存单额度使用已超80%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3 20:16
同业存单发行概况 - 6月同业存单到期规模达4.2万亿元历史单月新高,但发行市场呈现"提量不提价"特点,单周发行规模11,003.60亿元,平均利率稳定在1.6557%低位[1][4] - 3月曾出现发行利率全面突破2.0%高位现象,周平均利率达2.0555%,单周发行规模11,530.20亿元,反映当时银行流动性承压[2] - 央行流动性投放有效平抑6月到期压力,市场实现"安全跨季",显示央行对商业银行负债端的呵护态度高于以往[4] 银行备案额度使用情况 - 截至6月30日,江苏银行同业存单存量占全年备案额度比例达90.43%,农行和建行分别达87.56%和87.49%,接近满负荷状态[5] - 民生银行、光大银行、北京银行、广发银行等机构使用比例超80%,若负债端压力持续可能面临提额需求[5] - 招商银行使用率仅3.73%,邮储银行15.10%,显示这两家银行负债端压力相对轻松可控[6][7] 不同类型银行表现差异 - 国有大行额度使用率普遍高于去年同期,负债补充需求较大,6月国有行存单净融资为负[7][8] - 股份制银行呈现明显分化:部分接近额度上限(如民生83.18%),部分保持较低水平(如兴业48.59%)[6] - 城商行中江苏银行使用率最高(90.43%),宁波银行相对较低(63.36%)[6] 下半年展望 - 分析师预计下半年存单提升额度概率不高,因央行对流动性偏呵护且银行资金缺口大幅抬升概率较低[8] - 7月银行负债端压力或较小,整体一级发行利率有望下探至1.6%下方,国有银行存单利率可能维持在1.6%上方小幅震荡[7] - 政府债余量发行和存单到期量仍较高可能影响银行负债端缺口,但央行关注银行净息差压力将提供支持[8]
中证银行ETF(512730)红盘上扬,银行理财吸引力持续上升
新浪财经· 2025-07-02 14:18
银行指数表现 - 中证银行指数(399986)上涨1.14%,成分股上海银行(601229)上涨3.08%,宁波银行(002142)上涨2.44%,紫金银行(601860)上涨2.31%,民生银行(600016)和苏州银行(002966)跟涨 [1] - 中证银行ETF(512730)上涨0.90%,最新价报1.79元 [1] 银行理财市场动态 - 截至6月底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31.22万亿元,较年初增加5.22% [1] - 存款利率下行和监管叫停手工补息背景下,同期限理财收益吸引力上升,可能吸引更多资金流入 [1] 银行负债成本与股息率 - 存款降息短期内导致银行负债端紧张,但中长期负债成本趋于下降 [1] - 三季度长期限存款集中重定价后,银行负债成本下降可能超预期 [1] - 6月末银行板块调整较大,调整后国有银行股息率将进一步提升 [1] 中证银行指数构成 - 中证银行ETF紧密跟踪中证银行指数,反映中证全指指数样本中银行行业证券表现 [2] - 截至6月30日中证银行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5.64%,包括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工商银行等 [2]
同业存单到期量环比减9000亿!银行负债压力缓解,收益率回落6个基点
搜狐财经· 2025-06-30 15:05
银行体系负债端压力缓解 - 同业存单本周到期量显著回落至2457 90亿元 环比大幅减少近9000亿元 此前连续三周的万亿元到期规模给市场带来巨大压力 [1] - 6月份同业存单偿还规模达到4 16万亿元的历史最高水平 但进入周度到期规模超过万亿元的时段后 同业存单收益率出现震荡回落 [4] - 上周同业存单到期11378 10亿元 实现净融资-4113 50亿元 其中国有行净融资为负1800多亿元 显示银行对于存单续发的迫切性有所降低 [4] 央行政策支持与市场流动性 - 央行在6月期间通过两次续作买断式逆回购释放中长期资金2000亿元 并在上周超额续作MLF净投放1180亿元 [3] - 国有大行的日度融出规模在6月中旬重新回到4万亿元上方 上周一度突破5万亿元创下新高 表明大行流动性状况良好 [5] - 6月存单发行与计划发行规模为3 47万亿元 占全月到期量的83% 叠加央行大额投放 银行基本填平了负债缺口 [5] 同业存单市场供需变化 - 6月初同业存单收益率一度飙升 各期限AAA同业存单二级市场收益率均突破1 70% 达到阶段性高点 [4] - 截至6月27日 1年期AAA同业存单收益率收于1 65% 较月初高点下降约6个基点 [4] - 理财、货基等成为存单二级市场配置主力 近三周理财买入同业存单2023亿元 其他产品类也买入存单1951亿元 [5] - 同业存单的发行募集率攀升至94%左右 反映出市场对这类产品的强烈需求 [5] 后市展望 - 7月全月到期规模为2 8万亿元 较6月的4 2万亿元大幅减少 [6] - 跨季后流动性缺口不大 同业存单续发压力明显缓解 资金和同业存单利率有望出现季节性回落 [6] - 到期规模下降叠加理财等资金的季初配置支持 市场预期存单定价将继续向1 6%以下修复 [6]
2025年6月29日利率债观察:由银行负债压力想到的
光大证券· 2025-06-29 21:44
近段时间市场中对银行负债压力的话题讨论较多。不少投资者认为,在 5 月 20 日新一轮存款降息后,大量存款流向银行理财等资管产品,因此明显加大了银行 的负债压力。 我们认为,在讨论的初始应厘清负债压力的概念:首先,所谓的负债压力,既取 决于负债缺口的规模,也取决于缺口补充的难度。其次,对负债缺口的衡量有两 个不同的尺度,一个是相对于监管指标的,另一个是相对于银行自身诉求的。 2025 年 6 月 29 日 总量研究 由银行负债压力想到的 ——2025 年 6 月 29 日利率债观察 要点 1、由银行负债压力想到的 不难看出,银行以此方式所获得的存款规模时点数的提升并无法提高其支持实体 经济的质效,而且还会降低自身乃至于行业的盈利能力。我们认为,这是典型的 内卷式竞争。 规模情结所导致的内卷在资产端也有体现,其结果是形成了贷款利率的不合理下 行。譬如,今年一季度曾出现过利率 2.5%左右的消费贷产品。综合存、贷款两 端来看,规模情结压低了银行业的净息差和利润增速,影响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的可持续性,亦制约了货币政策的空间。 我们注意到,近些年货币当局充分发挥利率自律机制作用,规范存贷款市场竞争 秩序,取得了很好 ...
【固收】由银行负债压力想到的——2025年6月29日利率债观察(张旭)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6-29 21:34
特别申明: 点击注册小程序 查看完整报告 为何银行有阶段性提高利率吸存的诉求?有些银行可能是由于今年5月降息后存款增速不及年初制定的目 标,有些银行可能是担心规模排名下滑,还有些银行可能是想借此机会提高自家的排名。总而言之,以上 皆是规模情结在作祟。 不难看出,银行以此方式所获得的存款规模时点数的提升并无法提高其支持实体经济的质效,而且还会降 低自身乃至于行业的盈利能力。我们认为,这是典型的内卷式竞争。 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研究所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 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 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光大证券研究所不会因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 关人员为光大证券的客户。 报告摘要 由银行负债压力想到的 近段时间市场中对银行负债压力的话题讨论较多。不少投资者认为,在5月20日新一轮存款降息后,大量 存款流向银行理财等资管产品,因此明显加大了银行的负债压力。 我们认为,在讨论的初始应厘清负债压力的概念:首先,所谓的负债压力,既取决于负债缺口的规模, ...
住户定期存款余额和占比均创新高!银行多渠道管控负债成本
券商中国· 2025-06-23 09:11
住户存款定期化趋势 - 截至5月末住户存款规模达160.6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8.39万亿元,其中定期存款增长8.9万亿元至119.34万亿元,活期存款减少5137亿元至41.3万亿元 [2][3] - 住户定期存款占比达74.29%创近年新高,较2024年末上升1.75个百分点,呈现逐月上升趋势(1月72.17%→5月74.29%)[4][6] - 定期存款环比增速放缓:1-2月增速较高,4月环比仅增0.28%(3258亿元),5月环比增0.47%(5594亿元)[6] 活期存款持续收缩 - 活期存款利率跌至0.05%接近"零利率",2月/4月/5月分别环比减少1.89万亿/1.69万亿/922亿元 [3][7] - 2024年零售活期存款占比显著下降:招商银行零售活期占比下降8.42个百分点至48.32% [11] 银行负债成本压力 - 商业银行净息差收窄至1.43%,较2024Q4下降9BP,较2024Q1下降11BP [10] - 上市银行定期存款占比提升:交通银行定期存款占比64.98%(+1.08pct),建设银行定期存款余额同比增长5.44% vs 活期1.34% [11] - 中长期存款利率进入"1字头":3年期/5年期平均利率降至1.711%/1.573%,出现利率倒挂现象 [13] 行业应对措施 - 国有大行已启动多轮挂牌利率下调,重点压降3年期/5年期存款利率 [13] - 优化负债结构三大路径:提升存款占计息负债比重、增强活期存款占比、加强高成本存款管控 [14] - 存款定期化根源在于宏观经济活跃度下降,与M2-M1增速走势高度相关 [13]
逾4万亿元同业存单集中到期 银行负债端压力可控
上海证券报· 2025-06-12 02:45
◎记者张欣然 6月,有逾4万亿元的同业存单集中到期,政府债净融资额仍处于高位,叠加前期存款利率下调对揽储形 成掣肘,银行体系负债端面临多重考验。 在此背景下,银行体系对流动性的需求愈发迫切。"银行中长期负债压力难以通过市场行为自发缓解, 亟需监管部门支持,特别是央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投放合理且充裕的流动性。"明明说。 进入6月,银行面临的流动性压力进一步加大。浙商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覃汉表示,6月将有逾4万 亿元的同业存单到期,叠加季末考核因素,银行有调整资产负债结构的需求。而近期一级存单发行利率 仍处于高位,反映出银行在负债端的压力未见缓解。 国海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靳毅表示,当前银行还面临政府债净融资额仍处高位的考验。据其测算,6月 国债与地方政府债净融资规模或达1.4万亿元,虽较5月有所回落,但在历史维度上看仍属高位。 存单利率上行势头放缓 虽然当前银行负债端承压,但在央行持续呵护与市场情绪缓和的共同作用下,6月资金面有望保持平稳 态势。目前,央行已通过加大逆回购投放和提前释放政策预期,为市场提供有力支撑,存单利率上行势 头已有所放缓,流动性紧张情绪初步缓解。 在多重因素影响下,5月存单利率明显上行。对此 ...
定存5万即赠LABUBU擦边揽储难以复制
证券时报· 2025-06-11 03:29
银行揽储创新与监管合规 - 某股份行推出"定存5万元即赠LABUBU盲盒"活动,LABUBU市场价已数倍于发售价,投资收益率超越黄金 [1] - 2018年监管规定明确禁止通过赠送实物等不正当手段吸收存款,近年来监管部门多次重申禁止贴息、加强MPA考核 [1] - 长三角某地金融监管部门近期提示银行不得短期冲量、无序揽储,辖区银行自查列出8项禁止行为清单 [1] 银行负债端业务管理 - 当事银行表示"定存赠盲盒"活动不会复制至其他地区,尽管受到粉丝追捧 [2] - 一季度末银行净息差低至1.43%,价格敏感型储户资金向高收益资管产品迁徙 [2] - 银行业从业人士提出负债端管理两大方向:客户感知层面创新和优化存款考核指标 [2] 银行业转型挑战 - 银行需摒弃存款规模情结,但具体实施涉及生存需求、考核机制和监管导向等多重因素 [3] - 建议考核指标应降低存款规模权重,转向考核AUM、财富管理指标、客户留存率等 [2] - 银行揽储手段或暂难彻底退出市场,需探索合规与业务发展的平衡 [2][3]
会有负债压力和兑现浮盈需求吗?
长江证券· 2025-06-09 07: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今年年初以来市场关注银行负债压力及其对债市的影响,一季度银行面临负债补充压力且有兑现债券收益需求,二季度银行负债压力和机构行为出现新变化,包括央行流动性投放态度、资产扩张速度、季末兑现浮盈态度、存款利率调降后负债结构的变化,报告重点讨论这些变化对银行配债的影响 [2][5][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季末银行资负压力可控 - 资产端6月信贷、政府债增量压力弱于一季度,6月虽为信贷大月但压力有限,且截至5月末特殊再融资债累计净融资规模达1.56万亿元,供给高峰已过 [7][12] - 负债端本轮存款挂牌利率调降后有存款“搬家”压力,但节奏预计平滑,手工补息和优化非银同业存款利率整改进度快,对短端债券定价一次性,存款挂牌利率调降是市场化利率传导过程,对同业存单影响进程慢 [7][14][15] 资负压力较为温和,预计1.7%为同业存单利率上限 - 当前资金面整体宽松,同业存单压力关注到期续发节奏,6月资产端增量压力弱于一季度,负债端存款“搬家”节奏平滑,央行流动性投放呵护,后续同业存单利率压力主要关注发行节奏 [32] - 6月同业存单到期规模约4.2万亿元为历史峰值,源于3M、6M、1Y三重到期压力叠加,分别因2024年4月禁止手工补息、12月非银存款流失、今年3月流动性紧张和信贷开门红 [39] - 预计6月同业存单发行节奏前置,月内到期主要集中中旬,上、中、下旬到期量分别为0.92、1.95、1.30万亿元,银行季末对负债头寸安排更具前瞻性 [43] - 资金面宽松背景下,同业存单利率上行空间有限,6月资金面预计延续宽松,央行开展10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体现呵护态度,同业存单短期或有收益率上行压力但向上空间有限,1.7%附近预计为上限 [46] 银行Q2兑现浮盈操作预计更平稳 - 债市回调时银行兑现浮盈需求更强,2025年一季度上市银行投资收益在营业收入中占比及环比提升幅度较高,银行在债市持续回调时卖老券兑现浮盈动力更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投资收益对营收贡献度通常反向变动 [50][51] - 二季度以来债市整体平稳,银行卖债需求不高,银行卖出老债面临再投资压力,4月初债市行情切换提供兑现窗口,5、6月债市调整幅度弱于一季度,银行交易盘压力有限 [55] - 银行可通过灵活调整自营投资结构平滑债市波动对利润的影响,如降低TPL账户占比、提升OCI或AC账户占比,频繁卖老券兑现浮盈不利于把握债市行情且会加大波动性 [56]
银行流动性观察:4万亿存单到期,有何影响?
招商证券· 2025-06-02 21:3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今年6月同业存单到期超4万亿为历史单月到期最大规模 3M、6M、12M三个期限大额到期共振 短期银行间资金稳定性下降 中期是银行负债期限再摆布的窗口 短期存单利率易上难降 中期利率仍会下行 [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规模 - 股票家数41只 占比0.8% 总市值99112亿元 占比11.6% 流通市值98193亿元 占比12.6% [1] 行业指数表现 - 1个月绝对表现5.2% 相对表现3.3%;6个月绝对表现15.9% 相对表现17.9%;12个月绝对表现26.6% 相对表现19.8% [3] 6月同业存单到期规模大的原因 - 24年12月发行的大额6M存单到期 单月6M存单发行规模达10482亿元为历史单月之最;25年3月发行的大额3M存单到期 发行15488亿元3M存单为历史单月之最;24年6月1Y存单发行超季节性 [4] 大额到期的影响 - 短期银行间资金稳定性下降 预计6月银行间市场波动可能加大;中期是银行负债期限再摆布的窗口期 过完季末月银行间资金面稳定性会回升 [4] 存单利率走势 - 短期存单利率易上难降 6月资金面压力较大 央行有望呵护但“放水”概率不大 存单发行期限或拉长 一二级市场定价上行概率较大;中期利率仍会下行 6月到期高峰过去后 银行间市场资金稳定性上升 资金利率和存单利率有望下行向政策利率靠拢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