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icon
搜索文档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推进物流公共数据共享开放 促进企业物流数据市场化流通利用
智通财经网· 2025-11-10 17:17
政策核心目标 - 推动物流数据开放互联以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1][5][6] - 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支撑[1][6] - 制定实施方案以建立物流数据资源开放互联机制[5] 物流数据开放互联基础 - 深化物流行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改造,推动基础业务线上化、可视化、数据化[1][7] - 拓展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在物流领域的规模化应用[1][7] - 支持物流骨干企业、平台企业强化数据治理,推动跨主体、跨行业、跨领域数据互联互通[1][8] - 构建物流数据标准体系,制定数据分类分级保护、采集汇聚、共享开放等标准规范[9] 物流公共数据开放互联 - 建立国家物流公共数据共享开放清单,明确共享范围,加强企业资质、从业人员、车船注册、通关物流等数据归集共享[2][10] - 加大基础设施、运力、价格等物流公共数据开放力度[2][10] - 实行物流公共数据资源分类分级管理,规范授权运营,扩大路网、轨迹、企业、人员等数据供给[11] - 面向“港口与海关”、“运输与外汇”等业务联动场景,深化物流公共数据跨行业、跨地域、跨层级应用[12] 企业物流数据市场化利用 - 支持物流骨干企业、平台企业等共建物流行业可信数据空间,促进数据可信流通和协同利用[13] - 鼓励企业开发多样化物流数据产品和服务,提升运输、仓储、配送、通关等环节衔接效率[14] - 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打通跨境数据链路,破解国际物流信息不对称问题[14] 多式联运数据整合 - 推进多式联运相关单证认证、鉴真技术应用,实现单证可信流转、货物全程追溯,促进“一单制”、“一箱制”落地[15] - 支持铁路、公路、水路及第三方物流等骨干企业向多式联运信息集成服务商转型[15] - 依托中欧班列、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等载体,推动跨境数据融合应用[16] 产业赋能与跨领域应用 - 推动物流数据与产业数据融合应用,为能源、交通、物流等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提供参考[17] - 鼓励物流企业面向智能制造、现代农业、商贸流通等领域深化跨行业数据整合利用[17] - 深化物流数据在金融行业应用,优化融资、保险等产品服务,助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17]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关于推动物流数据开放互联 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实施方案》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0 17:03
政策核心目标 - 推动物流数据开放互联以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1] - 为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1] 主要实施路径 - 着力夯实物流数据开放互联基础 [1] - 依法合规推进物流公共数据共享开放 [1] - 促进企业物流数据市场化流通利用 [1] - 深化物流与信息流、资金流整合 [1] - 打通多式联运数据堵点 [1] - 优化物流资源配置,释放产业赋能潜力 [1]
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资金投放完毕
中国证券报· 2025-11-01 09:19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投放 - 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已全部投放完毕[1] - 资金共支持2300多个项目,项目总投资约7万亿元[2] - 重点投向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消费基础设施、交通、能源、地下管网建设改造等城市更新领域[2] - 加大对经济大省支持力度,并支持符合条件的重要行业、重点领域民间投资项目[3] - 下一步将督促推动项目加快开工建设,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1][3]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使用 - 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中安排5000亿元用于补充财力和扩大有效投资[2] - 其中新增2000亿元专项债券额度,专门用于支持部分省份投资建设[2] - 将督促指导相关省份用好新增额度,加快专项债券发行使用[2] 社会物流成本状况 - 前三季度社会物流总费用14.2万亿元,与GDP比率为14.0%,较去年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4] - 物流企业广泛应用无人配送车、自动分拣设备和智能快递柜[4] - 重点地区72小时妥投率超过85%[4] - 将继续推动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结合编制“十五五”规划[4] 能源迎峰度冬保障 - 加强统筹协调,坚持日调度、周会商,压实地方和企业保供主体责任[5] - 推动能源资源安全稳产增产、各类发电机组应发尽发[5] - 严格能源中长期合同履约,确保民生用能足额稳定供应[5] - 做好尖峰保供和应急保障,加强跨省跨区电力调度[5]
国家发改委:5000亿元已安排!重点投向这些领域
中国证券报· 2025-10-31 13:59
宏观经济运行态势 - 前三季度经济运行顶住压力、稳中有进,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1]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强常态化政策预研储备并视情及时出台实施,有信心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1]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投放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5000亿元资金已全部投放完毕,共支持2300多个项目,项目总投资约7万亿元 [2] - 资金重点投向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消费基础设施及交通、能源、地下管网建设改造等城市更新领域 [2] - 工具加大了对经济大省的支持力度,并支持了一批符合条件的重点领域民间投资项目 [2]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安排 - 近期在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中安排了5000亿元,用于补充地方政府综合财力和扩大有效投资 [3] - 其中新增2000亿元专项债券额度,专门用于支持部分省份投资建设 [3] 全社会物流成本优化 - 前三季度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4.2万亿元,与GDP的比率为14.0%,较去年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持续保持有统计以来最低水平 [4] - 物流企业广泛应用无人配送车、自动分拣设备和智能快递柜,重点地区72小时妥投率超过85% [4] 能源供应保障措施 - 为做好迎峰度冬工作,从能源供应、资源储备、应急调度等关键环节入手,为供暖季能源保供打好基础 [5] - 供暖季期间将坚持日调度、周会商,压实地方和企业保供主体责任 [6] - 推动能源资源安全稳产增产、各类发电机组应发尽发,确保民生用能足额稳定供应 [6]
5000亿元资金全部投放完毕!国家发展改革委最新发声
中国证券报· 2025-10-31 13:42
宏观经济总体态势 - 前三季度经济运行顶住压力、稳中有进,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1] - 相关部门将加强常态化政策预研储备并视情及时出台实施,有信心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1]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 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资金已全部投放完毕,共支持2300多个项目 [2] - 项目总投资约7万亿元,重点投向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消费基础设施及交通能源等城市更新领域 [2] - 该工具加大了对经济大省的支持力度,并支持了符合条件的重点领域民间投资项目 [2]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 - 近期在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中安排了5000亿元用于补充地方财力和扩大有效投资 [3] - 其中新增2000亿元专项债券额度,专门用于支持部分省份投资建设 [3] - 将督促相关省份加快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抓紧项目开工以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3] 全社会物流成本优化 - 前三季度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4.2万亿元,与GDP的比率为14.0%,较去年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 [4] - 物流企业广泛应用无人配送车、自动分拣设备等,重点地区72小时妥投率超过85% [4] - 相关部门将持续抓好降低物流成本工作,并结合“十五五”规划编制加力推动 [4] 能源供应保障措施 - 为做好迎峰度冬工作,从能源供应、资源储备、应急调度等关键环节入手打好保供基础 [5] - 供暖季将加强统筹协调,坚持日调度周会商,全力保障人民群众温暖过冬 [6] - 具体措施包括推动能源安全稳产增产、严格中长期合同履约、做好尖峰保供和应急保障 [7]
四川交通运输领域结构调整取得阶段进展
四川日报· 2025-10-29 17:23
行业核心指标进展 - 1-9月四川省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降至14.1%,较2024年底的14.2%降低0.1个百分点 [1] - 比率降低0.1个百分点对应前三季度四川GDP 49322.2亿元,意味着节省社会物流总费用超49亿元 [2] - 四川省目标到2027年将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降至13.7%左右 [1] 运输结构调整成效 - 1-9月全省铁路货运量同比增长3.2%,水运货运量同比增长21.7% [1] - 推动“公转铁”“公转水”,全省大型物流园区及工矿企业、主要港口已建成65条铁路专用线 [3] - 实施“畅通一条江”专项行动,全省高等级航道突破2000公里 [3] 多式联运发展举措 - 建立省级多式联运精品线路培育库,初步培育打造15条多式联运精品线 [3] - 西向中欧班列(成渝)开行规模持续保持全国第一,南向粤港澳大湾区班列达成“日均2列、双向对开”目标 [3] - 东向创新开行“长江班列”,北向新开行经山东至日韩的铁海联运班列,实现“2天1班”目标 [3] 具体案例与市场影响 - 进口榴莲生意通过中老班列运输成本较公路运输节省一半左右,单趟成本从约5万元大幅降低 [2] - 成都国际铁路港东南亚水果(榴莲)集散中心投运,计划3至5年成为西南最大东南亚水果集散中心 [2] - 该中心目标带动鲜榴莲进口量占全国15%以上,相关产品年贸易额突破50亿元 [2] 未来发展方向 - 加快推动通道网、物流网、数联网“三网”融合,实现系统互联、数据互通、资源共享 [4] - 培育大型公路货运龙头企业,发展规范性网络货运平台以降低货车空载率 [4] - 加快培育多式联运经营人,探索开展“一单制”“一箱制”试点 [4]
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国常会四项要求如何落地|记者观察
第一财经· 2025-10-20 10:03
行业政策导向 - 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四项要求,旨在建设供需适配、内外联通、安全高效、智慧绿色的现代物流体系[1] - 四项要求具体涉及交通物流领域体系建设、物流仓储设施投资、人工智能与物流融合、以及对物流企业的融资支持[1][2][3][4] - 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是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重要举措,对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4] 行业成本与结构现状 - 运输成本占全社会物流成本的大头,2024年全国全社会物流成本降低约4000亿元,其中运输成本降低2800亿元[4] - 中国物流运输结构长期以公路为主,2024年全国公路货运量占比为73.6%[4] - 道路货运经营业户约309.7万家,个体运输户占比超过83.5%,市场主体呈现“小散弱”格局[5] 行业发展瓶颈 - 存在运输结构不合理、多式联运衔接不畅、物流信息化水平低、末端配送存在瓶颈及体制机制待优化等堵点难点[4] - 铁路运输存在“瓶颈”路段,运价高、环节多、时间长,两端短驳占比过高[4] - 由于标准不统一,铁路与海运集装箱在尺寸、载重方面不协调,导致空间利用率低等问题,各部门数据未互联互通形成“信息孤岛”[5] 区域性创新实践与成效 - 山东港口集团联合全球主流船公司在河南、山西、陕西等地打造“公铁海”多式联运“一单制”新模式,2024年完成4.3万标箱,同比增长28%[6] - 云南省“云上营家”智慧平台物流业务数字化上线率超98%,推动物流运作效率提升50%以上[6] - 广东省建设集装箱海铁联运体系,2025年1至6月累计完成集装箱海铁联运量31.6万标箱,同比增长23.5%[7] - 浙江杭州下沙港区创新运输模式使单箱运输成本降低20%至23%,三堡船闸平均待闸时间从19小时下降至6小时[7] 技术应用与效率提升 - 江苏省实施AI数字物流与供应链集成平台,整合公路货车运力超305万辆、船舶超3.2万艘,服务货主企业超5万家[7] - AI智能配对使智能匹配成交率提升10%、覆盖率提升至95%、匹配时间缩短30%,助力客户平均降低运输成本约5%,提升运输时效10%[8] - 推动人工智能等与物流深度融合,促进物流数智化发展[3] 未来发展方向 - 行业应加快交通物流基础设施联网补网强链,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和多式联运发展,支持智慧物流等新业态创新[10] - 需强化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先进信息技术应用,重点加强智慧物流、设施设备数字化智能化等方面的标准化[10]
国常会最新部署
第一财经· 2025-10-17 23:53
物流行业 - 物流行业在畅通国内大循环和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发挥重要基础支撑作用 [3] - 行业将持续推动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加快建设供需适配、内外联通、安全高效、智慧绿色的现代物流体系 [3] - 将深化货物运输结构调整,加强多式联运管理制度和规则标准的协调衔接 [3] - 将加大物流仓储设施等领域投资,优化布局并完善功能,加快物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 [3] - 将推进物流数据开放互联,推动人工智能等技术与物流深度融合,促进物流数智化发展 [3] - 将加大对物流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短期融资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推动物流主体做强做优做大 [3] 绿色贸易 - 发展绿色贸易是促进贸易优化升级、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快建设贸易强国的重要举措 [4] - 将加快完善绿色贸易政策制度体系,加强与产业、科技、财税、金融等政策的衔接协同 [4] - 将提升外贸企业绿色低碳发展能力,推动企业开展绿色设计和生产 [4] - 将拓展相关产品和技术进出口,加强国际交流与沟通,加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绿色低碳产品、技术和服务标准体系 [4] 农业与粮食生产 -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协同抓好粮食生产,全年粮食有望再获丰收,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 [4] - 将再接再厉抓好秋收秋种,统筹做好种子、化肥等农资保供稳价 [4] - 将充分发挥政策性收储托底作用,支持市场化主体加大收购力度,切实保障农民收益 [4] - 将用好农业救灾资金,做好保险理赔,努力减轻农民因灾损失 [4] 生态环境监测 - 将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健全天空地海一体化监测网络 [5] - 将完善监测标准和规范,加强监测数据质量管理,为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5]
国务院常务会议解读|聚焦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国务院作出重要部署
新华社· 2025-10-17 23:47
会议核心观点 - 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关于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落实情况汇报并作出重要部署 [1] - 降低物流成本可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并为提升产业和国民经济竞争力提供基础支撑 [1] - 持续推动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并加快建设现代物流体系 [2] 物流行业定位与作用 - 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贯通一二三产业 [1] - 物流是助力生产、促进消费、畅通双循环、参与国际竞争的现代服务体系 [1] 物流成本现状 - 社会物流成本水平总体保持下降态势 [1] - 今年上半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降至14%,较一季度和上年同期分别下降0.1和0.2个百分点 [1] 未来发展方向与举措 - 加快建设供需适配、内外联通、安全高效、智慧绿色的现代物流体系 [2] - 加大物流仓储设施等领域投资并优化布局完善功能 [2] - 加快物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 [2] - 推进物流数据开放互联并推动人工智能等与物流深度融合 [2] - 加大对物流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短期融资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2] 政策与市场环境 - 需要系统谋划推进并优化全社会物流资源配置 [2] - 有赖于统一高效、竞争有序的物流市场建设和适宜的政策环境 [2] - 各有关部门和地方需通力合作强化政策和要素支持 [2]
国常会重磅部署!
证券时报· 2025-10-17 21:38
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 物流是畅通国内大循环和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基础支撑,需持续推动降本提质增效[1][3] - 过去一年全社会物流成本节约超过4000亿元,其中交通运输成本降低约2800亿元[4] - 需加大物流仓储设施等领域投资,优化布局完善功能,加快物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3] - 推进物流数据开放互联,推动人工智能与物流深度融合,促进物流数智化发展[3] - 加大对物流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短期融资等支持力度,推动物流主体做强做优做大[1][3] - 邮政业是综合运输组合效率最高的物流形态,航空快递运能增强,铁路运快递常态化,无人机低空物流网络建设持续加强[4] - 全国积极推动冷链转运中心建设,冷链运输快速发展以助力农特产品出村进城[5] - 国家铁路局正编制"十五五"铁路发展规划,重点完善铁路网络、提升运输效能、降低物流成本[5] 拓展绿色贸易 - 发展绿色贸易是促进贸易优化升级、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建设贸易强国的重要举措[1][7] - 需加快完善绿色贸易政策制度体系,加强与产业、科技、财税、金融等政策衔接协同[7] - 提升外贸企业绿色低碳发展能力,推动企业开展绿色设计和生产[1][7] - 拓展相关产品和技术进出口,加强国际交流,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绿色低碳标准体系[7] - 绿色化和数字化是外贸产品创新、结构升级的两大新动能[7] - 商务部正起草拓展绿色贸易的专门政策文件,预期2025年适当时机出台[7] - 将持续优化服务平台和专题培训,加强第三方碳服务机构与外贸企业对接,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7] 粮食和农业生产 - 全年粮食有望再获丰收,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9] - 需抓好秋收秋种,统筹做好种子、化肥等农资保供稳价[9] - 充分发挥政策性收储托底作用,支持市场化主体加大收购力度以保障农民收益[9] - 用好农业救灾资金,做好保险理赔,努力减轻农民因灾损失[9] -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要求积极做好粮食烘干工作,发挥产后服务中心作用,为农民提供烘干收储等服务[10] - 加强农户科学储粮技术指导,抓好市场化收购和政策性收购,保障农民售粮顺畅[10] - 今年1-10月中旬农业保险已向超2000万户次农户赔付超900亿元[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