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HJT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调研速递|琏升科技接受投资者网上调研 聚焦终止并购及发展战略要点
新浪财经· 2025-10-15 18:55
公司近期动态与说明会 - 琏升科技于2025年10月15日举办投资者说明会 公司董事、总经理、财务总监 独立董事及董事会秘书参与接待 [1] 终止并购重组事项 - 终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事项的原因为交易各方未能就交易价格等核心条款达成一致 [2][4] - 审议终止并购议案的表决情况为同意4票 反对0票 弃权0票 回避3票 回避表决的3名关联董事已回避 [2] - 公司承诺自终止本次交易事项披露之日起1个月内不再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7] 主业经营与盈利能力 - 公司主业盈利能力不足且连续亏损 产线规模缩减 [2] - 公司回应称将推进降本提效的技术研发和工艺升级 提高产品性能与光电转换效率 同时拓展海内外市场 优化资产结构 提高产能利用率 [2] - 公司计划通过提升产品毛利 降低费用改善经营情况 [5] HJT技术优势与产品进展 - 公司强调HJT技术具备高转换效率 低衰减率和更优温度系数的优势 [2] - 目前量产电池转换效率平均可达26%以上 自主研发的高效异质结0BB组件功率最高已达781.97W [2] 行业环境与价格预期 - 随着国家光伏行业"反内卷"政策实施 光伏行业产品价格和盈利有望上升 [5] 未来发展战略 - 公司坚持聚焦异质结(HJT)电池业务 围绕既定战略目标有序开展经营管理工作 [3] - 并购仍是公司扩展规模 提升业绩及抗风险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公司会在合适时机考虑收购储能公司等相关机会 [6] - 公司将夯实主业 拓展海内外市场 提高经营质量和投资价值 并继续关注并购机会 [7] 股价与股东情况 - 针对股价暴跌及减持质疑 公司表示目前暂未收到股东减持计划通知 会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2]
*ST金刚:致力于成为一家具有绿色能源优势的算力基础设施运营商
智通财经· 2025-09-30 19:45
公司重整与战略方向 - 公司披露重整计划草案之经营方案 [1] - 未来欧昊集团将继续支持金刚光伏专注于HJT技术路线以巩固先发优势 [1] - 欧昊集团将携手产业合作伙伴为金刚光伏导入算力业务 [1] 业务模式转型 - 公司致力于成为一家具有绿色能源优势的算力基础设施运营商 [1] - 未来业务将结合光伏制造、光伏发电、算力服务、绿电直连,打造算电一体化商业模式 [1] - 公司仍将深耕酒泉,充分发挥当地绿色能源政策优势 [1] 未来业务布局 - 在已有绿色光伏业务基础上,公司将发展算力AI大数据服务 [1] - 通过能源及算力的结合实现商业模式创新 [1]
*ST金刚(300093.SZ):致力于成为一家具有绿色能源优势的算力基础设施运营商
智通财经网· 2025-09-30 19:41
公司战略方向 - 欧昊集团将继续支持金刚光伏专注于HJT技术路线以巩固先发优势 [1] - 欧昊集团将携手产业合作伙伴为金刚光伏导入算力业务 [1] - 公司致力于成为一家具有绿色能源优势的算力基础设施运营商 [1] 商业模式 - 公司将打造光伏制造、光伏发电、算力服务、绿电直连的算电一体化商业模式 [1] - 发展模式为在已有绿色光伏业务基础上,发展算力AI大数据服务 [1] - 通过能源及算力的结合实现业务整合 [1] 区域发展重点 - 金刚光伏仍将深耕酒泉以充分发挥当地绿色能源政策优势 [1]
国联民生:储能系统业务与光伏电站协同并进 东方日升HJT降本提效成果显著
全景网· 2025-09-11 18:42
产品与技术进展 - 2025上半年重点优化产品结构并加速N型高效产能迭代[1] - HJT电池片转换效率突破26.60%[1] - HJT组件转换效率突破24.70%[1] - HJT电池非硅成本降至0.15元/W[1] 业务协同发展 - 储能系统业务与光伏电站协同并进[1] - 储能系统集成以大型储能系统为主[1] - 主要面向欧美重要储能需求市场[1] - 保持全球0安全事故记录[1] - 积极开拓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电站业务[1] - "光储"及"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实现商业化应用[1] - 智能微电网方案实现商业化应用[1] 行业地位与前景 - 公司是HJT领域头部企业[1] - 技术研发及产能储备水平领先行业[1] - 有望随光伏行业基本面改善实现业绩逐步修复[1]
东方日升(300118):光伏组件量利承压 HJT降本提效成果显著
新浪财经· 2025-09-10 14:40
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营业收入74.4亿元 同比减少28.8% 归母净利润-6.8亿元 较上年同期-9.6亿元亏损收窄 销售毛利率3.1% 同比下降5.9个百分点 [1] - 2025Q2营业收入44.5亿元 同比减少19.4% 环比增长48.9% 归母净利润-4.1亿元 环比亏损扩大 销售毛利率1.5% 同比下降8.3个百分点 环比下降3.9个百分点 [1] HJT技术进展 - 太阳能电池及组件业务收入38.1亿元 同比减少54.0% 毛利率-4.5% 同比下降11.5个百分点 其中组件销售收入37.5亿元 同比减少54.1% 销量5.7GW 同比减少28% 组件毛利率-3.6% 同比下降10.4个百分点 [2] - HJT电池片转换效率突破26.60% 组件转换效率突破24.70% 电池非硅成本降至0.15元/W [2] 储能业务发展 - 储能系统及辅助产品业务收入4.8亿元 同比增长0.3% 毛利率18.2% 同比下降8.0个百分点 [3] - 大型储能系统主要面向欧美市场 保持全球零安全事故记录 与光伏电站业务形成协同 光储一体化解决方案已实现商业化应用 [3] 未来业绩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61.9/215.3/282.0亿元 同比增速-20.0%/33.0%/31.0% [4] - 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3/4.3/12.0亿元 同比增速为亏损收窄/扭亏为盈/176.2% EPS分别为-0.73/0.38/1.05元 [4]
ST泉为(300716)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02 13:52
财务表现与减亏情况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4620.40万元,同比下降68.28% [1] - 归母净利润-3679.45万元,同比减亏21.73% [1] - 光伏组件价格同比下降导致整体盈利能力偏弱 [1] 应对行业亏损的措施 - 处置子公司资产补充流动资金,削减费用支出 [1] - 拓展光伏EPC电站施工新业务线 [1] - 积极参与投标活动开拓市场 [1] - 与违约债权人沟通降低诉讼成本 [1] - 考察项目为引进战略投资人作准备 [1] - 拒绝低价竞标,减少亏损订单,同步降低产量 [2] - 拓宽融资渠道、调整债务结构、处置子公司股权筹措偿债资金 [2] 重大合同与业务进展 - 安顺光伏EPC工程中标项目总合同金额11.25亿元 [3] - 合同对2025年及未来财务状况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 [3] 核心竞争力与差异化优势 - 拥有30多项光伏领域专利 [4] - 产品获TUV、CE、CQC等国际认证 [4] - 山东枣庄和安徽泗县两大生产基地设计产能4GW [4] - "泉耀"系列功率420W-750W,覆盖陆地多场景应用 [4] - "虎鲸"系列采用复合边框,通过盐雾8级测试,抗水透能力提升10倍以上 [4] - "虎鲸XII"系列最高实测功率达752.3W [4] - 提供25年产品质保和30年功率线性质保 [6] 研发与合作体系 - 与南开大学、东北电力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共建研发基地及创新中心 [4] - 聚焦HJT和钙钛矿技术创新 [4] - 建立供应商动态评估、物流品质控制、客户投诉三大管理体系 [6]
SNEC展观察|TOPCon、BC、HJT技术市场“内卷”白热化,钙钛矿叠层正“破卷”抢占技术制高点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16 09:27
行业技术格局 - 光伏行业呈现一体两翼技术格局,以TOPCon技术路线为主体,HJT和BC技术为辅,多技术共存发展,TOPCon技术自2024年起全面取代PERC成为主流技术路线 [2] - 隆基绿能基于HIBC技术的700W+组件转换效率达25.9%,晶科能源发布TOPCon技术白皮书,亿晶光电展出覆盖TOPCon、HJT、BC三大技术路线的组件,TCL中环BC和TOPCon组件最高效率分别达25.2%和24.14% [2] 行业困境 - 2024年前三季度,121家上市光伏企业中39家出现净利润亏损,15家主产业链头部企业中有12家净利润为负,11家净利润降幅超100% [3] - HJT、TOPCon、BC技术的理论效率极限分别为28.5%、28.7%、29.1%,效率提升已逼近极限,企业难以通过技术升级大幅提升竞争力 [3] 钙钛矿技术优势 - 钙钛矿单结理论效率极限约33%,与晶硅叠层设计理论效率可高达43%,远高于主流技术 [4] - 钙钛矿原材料成本占比不足5%,设备投资低,生产流程简单耗时短,薄膜形态可制成柔性、半透明或彩色组件,适配建筑幕墙、汽车天窗、可穿戴设备等场景 [4] - 钙钛矿与晶硅叠层技术结合可提升光谱利用率30%以上,实现"1+1>2"协同效应 [4] 天合光能钙钛矿技术进展 - 天合光能展出841W工业标准钙钛矿叠层组件,一周内三次打破叠层组件效率与功率世界纪录,年内五破世界纪录 [5] - 公司与牛津光伏达成独家专利许可协议,获得钙钛矿电池技术及相关产品独家许可,位列全球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专利榜第一 [5] - 公司计划建设钙钛矿中试生产线,效率较晶硅组件提升4个百分点以上,有望成为"钙钛矿叠层第一股" [5] 钙钛矿技术应用拓展 - 京东方展出20余款钙钛矿光伏产品,包括钙钛矿CIPV调光玻璃天幕和行业首款钙钛矿光伏手机背板,拓展至消费电子、智能交通等领域 [7] - 脉络能源推出五大系列产品,覆盖地面电站、分布式屋顶、光伏建筑一体化、室内光伏等多元应用场景 [7] - 天合光能展示841W钙钛矿叠层组件、TOPCon 2.0旗舰产品及零碳未来+场景化解决方案,涵盖分布式电站、集中式电站、绿色交通、零碳园区等新场景 [7]
金刚光伏开拓南非市场 加速布局海外业务版图
财富在线· 2025-05-28 14:42
光伏行业应对策略 - 行业通过组件产品提效、提升海外出口及建设光储融合新场景应对调整周期 [1] - 海外市场开拓成为光伏产业链企业发力点,多家龙头企业已接连签约海外光伏项目订单 [1] 金刚光伏与南非AKANI集团合作 - 金刚光伏与南非AKANI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分布式光伏场景化应用、本土化组件生产及集中式电站开发展开合作 [1] - AKANI集团曾考察金刚光伏酒泉基地,重点关注异质结电池和组件生产过程,双方就产品定制与项目实施达成初步共识 [1] - 金刚光伏是我国HJT技术领军企业,能实现异质结电池片规模化量产 [1] HJT技术优势 - HJT组件以高转换效率著称,是当前太阳能行业提高转换率和功率输出的领先技术之一 [1] - 金刚光伏采用N型技术路线,规模化量产的N型单晶异质结电池转换效率可达26%,组件功率最高达730W+ [1] 异质结电池市场前景 - 市场对异质结技术的认可和需求持续提升,海外光伏高盈利市场需求仍然向好 [2] -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片市场份额将从2023年2.6%增长至2030年34.3% [2] - 美国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报告称2030年全球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市场将达66.7亿美元 [2] 中国光伏产业全球竞争力 - 中国光伏产业凭借技术水平高、效率高、成本低和上下游配套健全等优势,全球市场份额达44% [4] - 金刚光伏加速争夺全球光伏市场份额,产品已远销印度、新加坡、德国、芬兰、意大利、法国等国家和地区 [4] - 金刚光伏将非洲、欧洲、中东市场作为年度重点开拓方向,逐步构建全球化业务合作网络 [4]
迈为股份:净利率承压,非光伏业务未来可期-20250506
华泰证券· 2025-05-05 23:5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为 89.04 元 [1][5][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 24 年收入 98.30 亿元,同比+21.53%;归母净利 9.26 亿元,同比+1.31%,低于预期,主要因光伏行业承压、订单验收迟缓;25Q1 收入 22.29 亿元,同比/环比+0.47%/+8.01%,归母净利润 1.62 亿元,同比/环比-37.69%/-3.18%,下降系计提大额信用减值损失 [1] - 看好公司 HJT 设备海外市场拓展及显示/半导体领域业务发展 [1] - 下调公司 25 - 26 年归母净利润(-21%/-21%)为 11.86/13.07 亿元,预计 27 年归母净利为 14.56 亿元,对应 EPS 为 4.24/4.68/5.21 元,下调考虑光伏短期供需错配影响订单与回款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大额减值拉低净利率,25Q1 毛利率边际改善 - 24 年/25Q1 资产+信用减值损失合计 5.16/1.80 亿元,收入占比 5.25%/8.07%,同比+3.78/+7.83pp,因光伏行业承压、部分订单验收迟缓、个别客户履约能力弱 [2] - 24 年毛利率/净利率 28.11%/9.80%,同比-2.40/-1.01pp,毛利率下降系 24Q4 会计政策变更;25Q1 毛利率 29.10%,同比/环比-1.84/+10.61pp,净利率 6.98%,同比/环比-3.87/-2.83pp,25Q1 毛利率边际回暖 [2] 24 年经营性现金流大幅下降,在手订单承压 - 24 年/25Q1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额 5.61/-3.52 亿元,同比-92.57%/-5227.89%,因 24 年集中兑付银行承兑汇票增加及 25Q1 客户回款慢 [3] - 25Q1 存货/合同负债 78.74/74.14 亿元,较 24 年年末-11.75%/-9.59%,因光伏行业下游客户扩产意愿降低,在手订单短期承压,非光伏业务放量后业绩贡献有望体现 [3] 看好 HJT 设备海外市场,显示/半导体新领域未来可期 - HJT 技术人工、运营成本低,光电转化效率高,相比 TOPCon 技术在美国等海外市场不易遭遇专利诉讼问题,公司有望受益于 HJT 海外市场拓展 [4] - 非光伏方面,公司国内晶圆激光开槽设备市占率居首,核心设备巨量转移、键合设备已交付,干抛式晶圆研抛一体设备取得关键进展即将量产应用,24 年半导体及显示领域收入 0.67 亿元,同比+88.41%,有望成利润第二增长极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下调公司 25 - 26 年归母净利润(-21%/-21%)为 11.86/13.07 亿元,预计 27 年归母净利为 14.56 亿元,对应 EPS 为 4.24/4.68/5.21 元 [5] - 可比公司 25 年 Wind 一致预期 PE21 倍,给予公司 25 年 21 倍 PE,目标价为 89.04 元(前值 150.36 元,对应 25 年 28 倍 PE) [5]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人民币百万)|8,089|9,830|11,001|12,317|13,764| |+/-%|94.99|21.53|11.91|11.95|11.75|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人民币百万)|913.90|925.91|1,186|1,307|1,456| |+/-%|6.03|1.31|28.06|10.19|11.47| |EPS(人民币,最新摊薄)|3.27|3.31|4.24|4.68|5.21| |ROE(%)|12.39|12.80|14.36|13.90|13.62| |PE(倍)|21.24|20.97|16.37|14.86|13.33| |P/B(倍)|2.73|2.57|2.27|2.00|1.77| |EV/EBITDA(倍)|16.21|15.98|10.94|9.81|8.28|[7] 盈利预测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对公司 2023 - 2027 年进行预测,涵盖流动资产、现金、应收账款、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多项指标 [19] - 给出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财务比率及每股指标、估值比率等数据 [19]
迈为股份(300751):净利率承压 非光伏业务未来可期
新浪财经· 2025-05-04 14:52
文章核心观点 - 公司24年收入和归母净利同比增长,但归母净利低于预期,25Q1收入微增、归母净利润下降,看好公司HJT设备海外市场拓展及显示/半导体领域业务发展,维持“买入”评级,下调25 - 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及目标价 [1][4] 公司业绩情况 - 24年收入98.30亿元,同比+21.53%;归母净利9.26亿元,同比+1.31%,低于预期(24年预期值10.82亿元),因光伏行业承压、订单验收迟缓 [1] - 25Q1收入22.29亿元,同比/环比+0.47%/+8.01%;归母净利润1.62亿元,同比/环比-37.69%/-3.18%,下降因计提大额信用减值损失 [1] 公司盈利指标 - 24年/25Q1资产+信用减值损失合计5.16/1.80亿元,收入占比5.25%/8.07%,同比+3.78/+7.83pp,因光伏行业承压、部分订单验收迟缓、个别客户履约能力弱 [2] - 24年毛利率/净利率28.11%/9.80%,同比-2.40/-1.01pp,毛利率下降因24Q4会计政策变更 [2] - 25Q1毛利率29.10%,同比/环比-1.84/+10.61pp,净利率6.98%,同比/环比-3.87/-2.83pp,毛利率边际回暖 [2] 公司现金流与订单情况 - 24年/25Q1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额5.61/-3.52亿元,同比-92.57%/-5227.89%,因24年集中兑付银行承兑汇票增加、25Q1客户回款慢 [3] - 25Q1存货/合同负债78.74/74.14亿元,较24年年末-11.75%/-9.59%,因光伏行业下游客户扩产意愿降低,在手订单短期承压 [3] 公司业务前景 - HJT技术人工、运营成本低,光电转化效率高,相比TOPCon技术在海外市场不易遭遇专利诉讼问题,公司有望受益于HJT海外市场拓展 [3] - 非光伏方面,公司在国内晶圆激光开槽设备市占率居首,核心设备巨量转移、键合设备已交付,干抛式晶圆研抛一体设备即将量产应用,24年半导体及显示领域收入0.67亿元,同比+88.41%,有望成利润第二增长极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下调公司25 - 26年归母净利润(-21%/-21%)为11.86/13.07亿元,预计27年归母净利为14.56亿元,对应EPS为4.24/4.68/5.21元,因光伏短期供需错配可能影响订单与回款 [4] - 可比公司25年Wind一致预期PE21倍,给予公司25年21倍PE,目标价为89.04元(前值150.36元,对应25年28倍PE),维持“买入”评级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