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美元化

搜索文档
特朗普威胁终结金砖,巴西打得美国毫无防备,印度破天荒没有反水
搜狐财经· 2025-07-22 15:42
今年的金砖峰会成了各方交锋的起点。巴西作为金砖组织轮值主席国,带头打响了 "去美元化" 的第一枪,卢拉呼吁各国在跨国贸易中摆脱对美元的依赖, 更多地使用本币来结算。 特朗普被金砖国家的 "去美元化" 举动激怒了,他威胁其他国家,称谁敢加入金砖组织的 "反美政策",就对谁加税 10%。为了 "杀鸡儆猴",特朗普拿巴西开 刀,正式通知巴西,美国将对其商品征收 50% 的对等关税,这个税率在第二批加税名单中是最高的,其目的就是震慑卢拉以及其他金砖国家成员,想让各 国知难而退。 面对美国的关税威胁,巴西也毫不示弱,威胁说如果与美国谈不拢,就实施对等反制,同样对美国商品加税 50%。卢拉明确表示没人能对巴西发号施令, 还宣布将对美国企业征收数字税。不仅如此,巴西还瞅准了美国的软肋,从稀土供应链下手,对中国的稀土出口量突然猛涨 2 倍,稀土出口额达到 670 万美 元,是去年同期的 3 倍。 巴西在稀土领域有着不小的优势,其稀土储量有 2100 万吨,仅次于中国,在全球稀土供应链上占据着重要地位,也拥有一定的话语权。如果巴西对美国断 供稀土,或者效仿美国搞次级制裁,不允许其稀土加工产品出口到美国,那将对特朗普政府构成重大 ...
特朗普果然骗了全世界,美国做出一重要决定,谁给俄罗斯订单,就加500%关税?印度这次没忍住
搜狐财经· 2025-07-22 15:42
美国对俄能源制裁威胁 - 美国总统特朗普威胁若俄乌50天内不签和平协议将实施500%次级关税 [1] - 白宫官员透露500%关税仅为国会草案上限 实际落地需与共和党议员协商 [3] - 制裁威胁存在执行漏洞 特朗普更担忧能源价格反噬美国通胀 [3] 印度能源战略与反制措施 - 印度38%原油进口依赖俄罗斯 中断将导致国内油价失控 [4] - 印度外交部公开反对制裁双标 强调保障能源安全为优先事项 [3] - 莫迪政府将能源安全与战略自主捆绑 提出重启中俄印三边机制作为谈判筹码 [4][6] 全球能源贸易格局变化 - 欧盟仍是俄罗斯天然气最大买家 土耳其为俄油头号进口国 [3] - 2024年俄油人民币结算比例升至21% 美元结算占比跌破60% [6] - 印度炼油商转向俄罗斯保险公司 中东卖家接受人民币结算以规避制裁 [6] 市场反应与制裁实效性 - 布伦特原油期货当日仅微跌0.7% 显示市场对制裁威胁反应平淡 [9] - 制裁边际效应递减 印度中国巴西等主要买家未跟进限制俄油贸易 [9] - 历史先例表明印度可能通过卢比结算等替代方案规避制裁 [9] 地缘政治博弈动态 - 俄罗斯提出30天内可谈判 但西方内部存在欧盟能源需求与美国通胀目标的矛盾 [7] - 印度利用西方分歧巩固议价权 同时通过多边机制扩大战略空间 [7][9] - 能源供应链关键节点(船运保险/美元清算/油价计价体系)正被逐步重构 [6]
黄金跌了,买金条到底划算不划算?解析当前黄金投资的真相
搜狐财经· 2025-07-22 15:11
黄金价格走势 - 2025年7月金价达到每盎司3349 88美元 较2024年同期暴涨45% [2] - 2025年4月22日曾创下每盎司3500 20美元历史新高 随后回调但仍维持在3300美元以上高位 [2] - 摩根大通预测2025年底金价将达到3675美元/盎司 2026年中期可能攀升至4000美元左右 [8] 黄金需求驱动因素 - 全球央行2025年购金量预计达900吨 反映"去美元化"趋势加速 [2] - 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份额降至57 8% 黄金储备占比从2023年15%升至2025年近20% [5] - 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金条金币需求达325吨 比五年平均季度水平高15% [2] - 地缘政治风险和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市场避险情绪 推动黄金需求 [2] 黄金投资形式比较 - 2025年6月30日数据显示:1盎司金条3318 70美元 1克黄金106 70美元 1公斤黄金106698 68美元 [4] - 1971-2024年黄金年均回报率7 9% 低于同期股市10 7%但在经济不确定期表现更稳健 [4] - 2025年黄金ETF净流入量达310吨 占全球总持有量10% 主要由美国投资者驱动 [6] - 金币因收藏价值溢价较高 但降低了假货风险 [6] 投资建议 - 专业建议将黄金投资限制在投资组合的3%左右 [9] - 购买金条需考虑溢价情况 小型金条溢价通常高于大型金条 [6] - 需关注可靠购买渠道 安全存储问题及未来变现成本 [9] - 截至2024年全球私人投资者持有约45400吨金条和金币 [10]
新世纪期货交易提示(2025-7-22)-20250722
新世纪期货· 2025-07-22 13:1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黑色产业 - 铁矿石:上行 [2] - 煤焦:上行 [2] - 卷螺:偏强 [2] - 玻璃:上行 [2] - 纯碱:偏强 [2] 金融 - 上证50:反弹 [2] - 沪深300:震荡 [4] - 中证500:上行 [4] - 中证1000:上行 [4] - 2年期国债:震荡 [4] - 5年期国债:震荡 [4] - 10年期国债:反弹 [4] 贵金属 - 黄金:偏强震荡 [4] - 白银:偏强运行 [6] 轻工 - 纸浆:震荡偏多 [6] - 原木:震荡上行 [6] 油脂油料 - 豆油:震荡回调 [6] - 棕油:震荡回调 [6] - 菜油:震荡回调 [8] - 豆粕:震荡偏多 [8] - 豆二:震荡偏多 [8] - 豆一:震荡偏多 [8] 农产品 - 生猪:震荡偏弱 [8] 软商品 - 橡胶:震荡 [10] 聚酯 - PX:观望 [10] - PTA:观望 [10] - MEG:观望 [10] - PR:观望 [10] - PF:观望 [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对多个行业期货品种进行分析 给出投资评级和走势预期 涉及黑色产业、金融、贵金属、轻工、油脂油料、农产品、软商品、聚酯等行业 综合考虑各品种供需、政策、成本、市场情绪等因素判断走势 [2][4][6][8][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黑色产业 - 铁矿石:近期反内卷政策提振市场情绪 盘面大幅拉涨 全球发运总量环比增加 后续供应宽松 产业端淡季 五大钢材产量降但铁水产量环比涨 港口库存小幅累库 中长期供应回升、需求低位、库存累库 供需过剩格局不变 短期走势偏强 [2] - 煤焦:第二轮提涨后焦炭成本仍有压力 市场看涨预期增强 铁水维持高位 基本面健康 预计盘面短期震荡偏强 焦化厂开工稳定 出货顺畅 现货供应略偏紧 下游需求转弱但钢厂采购积极性略有提升 关注铁水及煤焦供应端动向 [2] - 卷螺:“反内卷”引发供应端利多情绪 钢铁行业稳增长预期推升市场情绪 盘面攀升 淡季建材需求环比回落 钢材总库存压力不明显 供需矛盾不突出 总需求难有逆季节性表现 成材短期受宏观和政策面支撑 [2] - 玻璃:“反内卷”交易或延续 政治局会议临近 宏观中性偏强 需求端深加工订单环比走弱但投机需求偏强 供应端产量预计增加 压力仍存 中下游库存偏低有补库空间但刚需未回暖 长期需求难大幅回升 关注现实需求能否好转 [2] 金融 - 股指期货/期权:上一交易日各股指有不同涨幅 建材、工程机械板块资金流入 教育、银行板块资金流出 欧洲理事会主席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将访华 中国7月LPR按兵不动 央行就取消债券回购质押券冻结规定征求意见 数据体现经济韧性 市场避险情绪缓和 建议股指多头持有 [4] - 国债:中债十年期到期收益率上升 央行开展逆回购操作 单日净回笼 市场利率盘整 国债走势窄幅反弹 建议国债多头轻仓持有 [4] 贵金属 - 黄金:定价机制向以央行购金为核心转变 货币属性上美国债务问题或加重 美元信用出现裂痕 去美元化进程中黄金去法币化属性凸显 金融属性上对美债实际利率敏感度下降 避险属性上地缘政治风险边际减弱但特朗普关税政策加剧贸易紧张 商品属性上中国实物金需求上升 预计偏强震荡为主 [4][6] - 白银:通胀数据显示韧性 随着新关税期限临近 市场不确定性增强 提振避险资金需求 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达59% 美元走软支撑金价 预计偏强运行 [6] 轻工 - 纸浆:现货市场价格偏强运行 外盘价下跌 成本支撑减弱 造纸行业盈利水平低 纸厂库存压力大 需求处于淡季 刚需采买原料 基本面供需双弱 反内卷政策提振市场情绪 预计震荡偏多 [6] - 原木:港口日均出货量环比增加 6月新西兰发运量增加 本周预计到港量大幅增加 港口库存累库 现货市场价格偏稳 成本端支撑增强 新西兰灾害天气影响发运 供应压力不大 反内卷政策提振市场情绪 预计价格震荡上行 [6] 油脂油料 - 油脂:6月马棕产量环比减少但库存增加 出口意外下降 7月出口关税上调或放缓出口 美生物柴油生产活动增强支撑豆油需求 国内三大油脂库存持续攀升 供应充裕需求淡季 受益于生物柴油预期抬升但短期或回调 关注美豆产区天气及马棕油产销 [6][8] - 粕类:美豆产量预估下调 年末库存上调幅度超预期 作物生长良好 压榨消费预期受生物燃料政策带动 与印尼达成农业贸易协议提升出口需求信心 国内7月进口大豆到港量多 部分油厂豆粕胀库 预计在成本及出口预期提振下短期震荡偏多 关注美豆天气、大豆到港情况及中美贸易协商动态 [8] 农产品 - 生猪:交易均重呈下降趋势 气温升高使生猪增重放缓 屠宰企业加大对低价标猪采购 部分地区养殖场压栏增重 预计多数地区交易均重仍有下行空间 全国均价或延续微跌 结算均价小幅攀升但走势震荡下行 受出栏节奏和高温影响 屠宰企业开工率下降 预计后市开工率或维持下降 周均价或环比下降 [8] 软商品 - 橡胶:国内外主产区受降雨影响 割胶作业受阻 原料供应趋紧 收购价格上行 轮胎行业产能利用率结构性回升 但部分企业订单不足制约产能提升 行业处于供需调整阶段 库存方面 青岛港口现货总库存累库幅度超预期 保税库去库 一般贸易库累库 预计胶价宽幅震荡 [10] 聚酯 - PX:地缘局势缓和施压油价 近月供需偏紧 短期PXN价差压缩空间不大 价格跟随油价波动 [10] - PTA:成本端震荡 整体供应回升 下游聚酯工厂负荷小幅下降 中期供需转弱 短期价格跟随成本波动 [10] - MEG:近期到港量不多 港口库存小幅去库 终端需求低迷 供应压力稍缓 中期供需平衡 短期成本端回暖 供需改善 盘面偏强震荡 [10] - PR:成本支撑 下游买盘刚性 瓶片局部货源流通紧张 预计市场窄幅整理 [10] - PF:上下支撑偏弱 部分工厂产量下滑但后续供应压力仍大 预计市场偏弱震荡 [10]
中债策略周报-20250722
浙商国际金融控股· 2025-07-22 10: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上半年经济实现良好开局,全年实现5%的目标难度不大,近期市场对强政策预期升温,风险偏好改善或使债市定价保持纠结 [5] - 鉴于当前追加久期空间有限,市场需时间等待增量资金消化存量供给,资金利率下行或使息差空间重新打开,继续挖掘票息资产或是最佳策略 [5] - 7月可预见的利空因素不多,基本面数据喜忧参半,对利率方向指示作用不强,长端利率向下的顺畅行情或在跨季之后,可优先选择高性价比品种 [67] - 上半年经济超预期增长,但内需数据疲软,新政策线索或信号较关键,下半年货币政策配合财政发债,流动性易松难紧,宽松基调是重要基础 [6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债券市场表现回顾 - 曲线略微陡峭化,周内长端利率呈V型走势,10年、30年国债活跃券分别下行0.2、0.3个bps至1.67%、1.88%,1年期国债下行2.8个bps至1.34% [2][11] - 利率债方面,1年、3年、7年期收益率分别下行2bp、1bp、1bp,5年与10年点位与过去一周持平,30年收益率小幅上行1bp;国开债收益率曲线变化不大,仅1年、5年、7年处下行2bp、1bp、1bp [14] - 信用债方面,隐含AA+城投债1年、3年、5年期收益率分别下行2bp、3bp、1bp;AAA - 二级资本债1年、3年、5年期收益率下行幅度均在2bp左右 [14] 债市一级发行情况 - 本周利率债发行情况展示了国债、地方政府债、政金债等不同类型债券的交易代码、简称、发行规模、期限、票面利率等信息 [18] - 地方债本周发行2512亿元,净发行1634亿元,包括新增一般债276亿元、新增专项债1614亿元等;国债本周发行2433亿元,净发行582亿元,其中特别国债发行1230亿元;政金债本周发行1620亿元,净发行 - 654亿元 [19] 资金市场情况 - 税期扰动下资金面快速收敛,央行加大投放力度呵护市场,资金面紧张情绪有所缓释,税期首日隔夜利率单日跃升10bp左右,后续资金面渐趋平稳 [25] - 本周隔夜和一周Shibor利率收于1.46%、1.49%,较上周分别变动 + 15.3、+ 4bps;隔夜及一周CNH Hibor利率收于1.42%、1.62%,较上周变动 - 20、+ 0.4个bps [25] - 存单收益率多数下行,3个月、6个月、1年期存单收益率分别下行2bp、2bp、1bp至1.54%、1.58%、1.62%,存单曲线斜率有所修复,同业存单加权发行期限压缩至8.3个月;税期资金面收敛,银行间质押式成交规模下降,平均成交量由前一周的8.21万亿元降至7.24万亿元 [28] 中国债券市场宏观环境跟踪与展望 基本面 - 6月出口同比5.8%,基本持平于1 - 5月,以美元计价6月出口同比5.8%(前值4.8%),进口同比1.1%(前值 - 3.4%),贸易顺差1147.7亿美元,保持高位 [33] - 分出口国家看,对东盟、印度、非洲、拉美6月出口同比增速分别为16.8%、9.4%、34.8%、 - 2.1%;对美出口同比 - 16.1%,降幅收窄;主要产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低,通用机械、船舶等产品出口增速较快 [36] - 6月社融单月新增4.2万亿元,同比多增9008亿元,月末增速8.9%(前值8.7%),实体信贷、政府债融资与外币贷款同比改善明显;上半年委托贷款、信托贷款等有不同表现 [37] - 实体信贷增加2.4万亿元,同比多增1710亿元,居民部门贷款低迷,企(事)业单位贷款改善大 [43] - 6月M1同比4.6%(前值2.3%),M2同比8.3%,较前值回升0.4个百分点,上半年信贷社融总量扩张、结构优化,但结构仍偏弱 [46] - 6月工业增加值同比6.8%,为过去3个月以来新高,产销率下滑,新兴产业增速快于传统产业,出口交货值同比为4%,高于前值0.4% [47] - 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为4.8%,较前值回落,可选消费分项回落,汽车零售改善 [51] - 6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0.5%,前值2.9%,制造业、大口径基建、地产同比均回落 [58] - 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同比 - 11.2%,新开工、施工、竣工累计同比 - 20%、 - 9.1%、 - 14.8%,新开工、施工增速走低;6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持平前值 [62] 货币政策 - 本周央行公开市场累计净回笼资金0.5万亿元,其中逆回购净回笼0.4万亿元,MLF净回笼0.1万亿元;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0.2万亿元;政府债净缴款0.7万亿元 [5][65] 展望 - 经济有效需求不足,宽货币政策仍将持续 [67] - 7月利空因素有限,可优先选择高性价比品种,长端利率向下的顺畅行情或在跨季之后 [67] - 上半年经济超预期增长,但内需数据疲软,新政策线索或信号较关键,下半年货币政策配合财政发债,流动性易松难紧,宽松基调是重要基础 [68]
美债策略周报-20250722
浙商国际金融控股· 2025-07-22 10:00
报告核心观点 - 美联储或将再次误判通胀形势,长端美债仍具配置价值,建议短期对10Y美债【4.2%-4.5%】区间进行波段交易并静待拐点,推荐标的包括TLT、TMF、10年期及以上美债期货 [5][6] 美债市场表现回顾 - 6月通胀低于预期,关税对通胀传导仅部分显现,零售数据超预期,居民消费有韧性,不同期限美债利率均上行,10Y美债周内累计变动+0.6个bps [3][12] - 长短端表现分化,30年期、20年期美债分别变动+3.8、+3.6bps,2年期、1年期美债收益率分别变动-1.6、-0.8个bps;30年期和10年期美债利差收于58.3bps,较上周回升3.2个bps;10年期和2年期美债利差环比回升2.2个bps;3个月国库券收益率收于4.3%,较上周环比变化不大 [15] 美债供需跟踪 供给端 - 财政部Q2 - Q3美债发行结构不变,供给压力仍小;Q2声明整体偏鸽,未明显加大长债发行规模,预计Q2净融资规模为5140亿美元,Q3为5540亿美元,Q3财政部一般账户余额维持在8500亿美元,当前约6000亿美元;短期T - Bill超量发行节奏持续,10Y美债大幅上行动力放缓,随着债务上限争端解决,10Y美债利率或通过期限溢价下行 [19][21] - 本周美债发行规模为3900亿美元,财政部T - Bill发行规模仍处高位,当前占未偿美债总额超25%,占月均美债发行规模超80% [22][23] 需求端 - 美债空头头寸仍处历史高位,截止7月16日,2年期美债空头头寸(杠杆基金 + 一级交易商)边际回升,换算规模为4680亿美元,杠杆基金、一级交易商空头头寸均回落;杠杆基金广义美债空头头寸规模回升至4429亿美元 [30] - 汇率对冲后美债收益率有所回落,海外机构对美债配置力度减弱;截止7月18日,3个月美元兑日元对冲成本为4%,兑欧元对冲成本为2.4%,剔除对冲成本后,10年期美债实际回报分别为0.9%和2.29%,较本国公债收益率利差分别为44.5、62.7个bps [31][34] 美债市场流动性跟踪 - 从“价”指标看,美债是货币市场融资主要抵押品,SOFR最近一周日均交易量上行至2.3万亿美元上下,本周SOFR利率延续低位震荡,周内中枢为4.35%,较上周回升2个bps;Swap spread仍处高位震荡,30年期、10年期Swap spread周内环比分 别变动+0.1、+0.9个bps,一级交易商美债敞口仍处高位,短期长短swap spread或维持高位震荡;本周未清算双边回购市场利率NCCBR未明显上行,对冲基金广义长端美债净持仓规模环比仍处高位 [39][42] - 从“量”指标看,随着美丽大法案落地,美国财政部现金回流压力或缓解;本周准备金规模回升330亿美元至3.38万亿美元,ON RRP用量仍处高位,财政部一般账户余额环比回升10.4亿美元,ON RRP周内中枢维持在2000亿美元/天,美元流动性充裕 [45] - 从流动性压力和波动率看,美债市场流动性压力指数周五收于3.05,基本持平于6月3的中枢,流动性整体充裕;美债市场隐含波动率指数周内中枢略微回升至87.6,明显低于6月100的中枢水平 [48] 美债市场宏观环境跟踪与展望 经济基本面 - 6月CPI同比较前值回升0.3个百分点至2.7%,为1月以来首次超预期,核心CPI回升至2.9%但不及预期;环比来看,6月CPI环比录得0.3%,持平预期,高于前值0.1%,核心CPI环比录得0.2%,低于预期0.3%;能源、核心商品、核心服务分项均反弹,关税对通胀影响开始显现 [56][57] - 6月PPI同比较前值回落0.2个百分点至2.4%,核心PPI同比2.6%,不及预期的2.7%;核心商品价格0.3%,显示关税成本仍在传导,但服务价格环比下行0.1%,旅游出行等明显走弱,为PPI整体偏弱主要拖累 [72] 货币政策 - 7月FOMC票委对降息表述分化较大,尽管6月会议表述偏鹰,但不少票委对降息表态较5月更积极;鲍威尔表示不排除7月降息可能,多数与特朗普站队的联储官员如鲍曼、沃勒等支持提前降息 [73] 总结与展望 - 基本面方面,6月非农超预期但结构较弱,关税对经济下行压力显现;预计三季度可能出现贸易战致经济下行、美股下跌引发金融稳定风险两种情形,都可能倒逼美联储降息 [75][77] - 货币政策方面,后续降息有两大驱动力,一是特朗普政府美丽大法案公布后财政赤字压力加大,需降息配合化债,且鲍威尔任期明年结束,新任联储或迫于政治压力降息;二是关税引发去美元化,导致全球对美元计价资产抛售压力加大,引发金融稳定风险 [77] - 美债市场方面,4月以来美债抛售潮源于债市自然去杠杆和债市执法官发力,并非美元资产有系统性风险;随着债市去杠杆结束 + 关税政策阶段性缓和,美债利率已企稳,4.5%的10年期美债具备较高配置价值,推荐标的包括TLT、TMF和CBOT10年美债合约 [77]
研究早观点-20250722
山西证券· 2025-07-22 09:43
报告核心观点 - 6月美国CPI数据开始反应关税影响,但整体温和,市场对美联储政策路径预期基本不变,关税进一步加码空间有限,对美国通胀影响有限 [6] - 美元信用锚经历了金本位、布雷顿森林体系、石油美元体系、债务货币化等阶段的演变,短期弱势震荡,中期结构性贬值,长期占比回归与经济实力匹配水平,新兴市场股市与债券、黄金配置价值上升 [8][9] 市场走势 国内市场主要指数 - 2025年7月22日,上证指数收盘3559.79,涨0.72%;深证成指收盘11007.49,涨0.86%;沪深300收盘4085.61,涨0.67%;中小板指收盘6841.72,涨0.79%;创业板指收盘2296.88,涨0.87%;科创50收盘1007.89,涨0.04% [4] 海外市场周观察(20250714 - 20250720) 美国情况 - 央行动态:6月CPI数据显现关税影响但温和,市场对美联储政策路径预期基本不变,截至7月21日,预计7月、10月维持利率不变,9月、12月各降息25bp [6] - 重点数据:7月12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降至22.1万人,连续5周下行;6月CPI同比增2.67%(前值2.38%),环比增0.29%(前值0.08%),核心同比增2.91%(前值2.77%),环比增0.23%(前值0.13%);7月18日当周,美股三大股指涨跌不一,道指微跌0.07%,纳斯达克指数周涨1.51%,标普500周涨0.59%,万得美国科技七巨头指数周涨1.69%,美元指数周涨0.60%,伦敦金现周跌0.15%,布油周跌1.98%,10Y美债收益率升至4.44% [6] - 周观点:关税进一步加码空间有限,对美国通胀影响有限,6月CPI数据对市场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预期影响有限,关税对美国通胀影响三季度大概率“利空出尽” [6] 美元信用锚的百年变迁 美元信用锚的阶段性演变 - 金本位的黄昏(1913 - 1944):美元依托黄金崛起,美国利用垄断性黄金储备建立刚性信任,国家信用逐步替代黄金信用 [9] -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悖论(1944 - 1973):特里芬难题导致黄金储备无法匹配美元扩张需求,美国通胀飙升与黄金挤兑危机使信任崩塌,美元信用锚核心根基瓦解 [9] - 石油美元体系的缺陷(1973 - 2008):形成“石油 - 美元 - 美债”信用闭环,美元信用锚转向纯信用生态,但该体系引发拉美债务危机、亚洲金融风暴和次贷危机,冲击美债 [9] - 债务货币化的陷阱(2008年至今):多轮QE催生债务黑洞,引发对美国财政与货币纪律担忧,侵蚀美元长期价值与偿债能力,去美元化加速 [9] 美元的未来 - 短期(1年内)弱势震荡,下行压力来自美联储降息预期,地缘冲突与政策不确定性或带来阶段性反弹 [9] - 中期(1 - 3年)结构性贬值,源于货币政策分化、财政不可持续性质疑和多元化配置抛压 [9] - 长期(3年以上)美元占比回归与经济实力匹配水平,美元稳定币无法逆转多极化趋势 [9] 资产配置建议 - 新兴市场股市与债券吸引力上升,外资增配或带动新兴市场股票上涨,以内需导向性股票为核心,债券直接受益于美元资产再平衡,但需评估各国财政可持续性 [9] - 黄金配置价值突出,中长期看涨,逢回调增持,受弱美元计价效应、央行购金需求刚性、地缘风险溢价支撑 [9][10]
美国国债到期未能如期偿还,未来对美元会有什么影响?
搜狐财经· 2025-07-22 09:09
美元信用体系影响 - 美债违约将彻底摧毁市场对美元信用的信任,美债被视为"全球最安全资产" [1] - 各国央行、投资者或加速减持美元资产,转向黄金、人民币等替代资产,引发美元汇率暴跌 [1] - 沙特等国可能推动石油贸易改用非美元货币结算,削弱美元在大宗商品定价中的主导权 [3] 全球金融市场冲击 - 美债收益率飙升(如30年期突破5%),推高全球借贷成本,企业融资困难 [3] - 美股或单日暴跌超30%,对冲基金、养老基金因美债敞口过大可能爆仓 [3][5] - 银行挤兑风险重现,引发系统性流动性枯竭 [5] 新兴市场债务风险 - 新兴市场国家偿债压力加剧,主权债务违约风险上升 [5] - 美元贬值触发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输入性通胀挤压各国经济空间 [5] 美国经济影响 - 联邦财政破产将导致社保支付中断、军费削减(如F-35战机零件断供) [6] - 企业裁员潮蔓延,消费萎缩,形成"高通胀+低增长"的滞胀局面 [6][8] - 2050年联邦债务或达GDP的180%,利息支出占税收比例升至22%(2030年代) [10] 地缘政治变化 - 军事预算被迫削减可能迫使西太平洋航母战斗群撤回本土,削弱全球军事存在 [8] - 盟友信任度下降(如日本质疑美债偿付能力),国际经济权力向欧元、人民币等货币倾斜 [8] - 中国等债权国持续减持美债(如中国持仓降至7654亿美元),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3] 长期结构性风险 - 财政不可持续加剧,利息支出占2025年财政预算17.4% [10] - 信用评级持续下调,三大国际评级机构已全面降级,融资成本长期攀升 [10]
港股概念追踪 | 现货黄金站上3400美元 黄金长期维持多头趋势(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7-22 07:00
黄金市场动态 - 现货黄金突破3400美元/盎司,为6月17日以来首次,日内大涨近1.5% [1] - 美元和美债收益率走弱,贸易谈判不确定性及8月1日关税最后期限推升避险情绪 [1] - 欧盟酝酿反制措施,与美国贸易协议前景黯淡进一步支撑黄金需求 [1][2] - 全球黄金需求约4550吨,创2000年以来同期新高,亚洲市场占比超60% [2] 地缘政治与宏观经济因素 - 欧洲地缘风险聚焦俄罗斯石油出口价格上限,引发能源供应和通胀担忧 [2] - 日本政治不稳定或复杂化美日贸易谈判,加剧市场谨慎态度 [2] - 美联储独立性受质疑及经济数据回暖导致贵金属短线承压,但长期多头趋势不变 [3] - 全球央行连续15年净购黄金,中国6月末黄金储备环比增加7万盎司至7390万盎司 [3] 机构观点与预测 - 逾九成央行预计未来12个月将继续增持黄金,比例较2024年上升17个百分点 [3] - 高盛预测2025年底金价达3700美元/盎司,2026年中升至4000美元/盎司 [4] - 1-5月各国央行月均购金77吨,贸易战、地缘风险及去美元化支撑中长期上涨 [4] 相关黄金概念股 - **紫金矿业(02899)**:2020-2024年矿产金产量CAGR 12%,铜/金资源量较2014年增长6/3倍 [5] - **招金矿业(01818)**:地缘风险及美联储降息预期增强盈利能力,海外项目提供增长动力 [6] - **山东黄金(01787)**:新建扩建项目推进+集团资产注入预期,2024-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30-59亿元 [6] - **灵宝黄金(03330)**:国内外黄金储备137.40吨,老湾金矿增储潜力208吨,海外事业部聚焦资源并购 [6] 香港黄金市场发展 - 香港特区政府计划推动黄金储存和交易生态圈建设,吸引大宗商品业务 [2] - 亚洲黄金需求占比超60%,香港拟发挥优势转化环境机遇 [2]
中国带头拆美元台:特朗普硬怼金砖国家,反被“砸美债”
搜狐财经· 2025-07-22 06:28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国际清算银行(BIS)的数据显示,美元在全球储备货币中的占比已跌破60%,这是自三十年前以来的最低点。 这并非偶然事 件,而是长期以来美国滥印钞票、挥舞"金融核弹"——美元制裁——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俄罗斯被踢出SWIFT系统,资产被冻结的惨痛教训,让其他国 家,特别是金砖国家,看清了美元的风险。 "今天俄罗斯,明天可能轮到我"的担忧,促使金砖国家加快推进自身支付系统建设。 2025年,美元霸权的黄昏悄然降临。美国,这个曾经凭借军事、科技和美元这"三驾马车"横行全球的超级大国,如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其根基——美 元,正经历着三十年来最严重的衰退,全球"去美元化"的浪潮势不可挡。 面对金砖国家的崛起,特朗普政府一再放出狠话,声称要"让美国再次伟大",要"终结"金砖国家的挑战。 然而,美国国内通货膨胀高企,财政赤字持续扩 大,社会矛盾日益激化,这些都暴露了美国霸权的虚弱。 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加税、制裁、甚至是言语攻击来掩盖美元根基动摇的事实,最终都无法阻止 去美元化的大趋势。 2025年,美元霸权的衰落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金砖国家的扩员,支付系统的稳步推进,以及去美元化的加速,都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