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双碳目标
icon
搜索文档
海尔智家联合5大央企国企发布智慧居住方案
全景网· 2025-11-11 15:05
行业趋势与战略合作 - 智慧家庭行业正从传统居住向智慧居住过渡,多方生态合作加速落地新样板、新范式 [1] - 公司联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及5家央企国企(中国建科、中国建研院、北京保障房中心所属住宅产业化集团、首钢集团、华发股份)打造智慧家庭国家级样板,树立行业新标杆 [1][5] 智慧家庭解决方案与产品 - 公司展示了人车家生态、AI智慧家场景等多类智慧家庭服务 [1] - 与中国建科研创“柔性空间好房子”,采用柔性可变设计理念与全屋智能结合,可灵活应对不同家庭阶段和场景切换 [2] - 与中国建研院联合打造“安居幸福家好房子”,以“三用六优五体系”为框架,提供超薄零嵌冰箱(占地0.49㎡,容量501L)、高刷护眼彩电、8.5倍增容电热水器等实用型产品解决方案 [3] - 与北京保障房中心所属住宅产业化集团搭建“云栖宅”,采用海尔智家三翼鸟AI全屋五恒空气系统,实现温湿度、氧气等空气参数的智能自适应调节 [3] - 与首钢集团共建近零碳好房子,采用装配式钢结构技术并搭载AI全屋五恒空气系统,实现大空间设计和低碳智慧居住 [4] - 与华发股份共建“华发珠海湾128㎡户型样板”,针对三代同堂需求实现智慧联动、精细收纳及无人机送快递等前沿技术应用 [5] 战略影响与未来展望 - 公司与五大央企国企的战略协同重构了智慧居住价值体系,为新型城镇化和双碳目标落地提供实践 [5] - “生态方共创样板”模式未来将继续赋能人居品质跃升,满足大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5]
共护地球家园——从巴西亚马孙到中国绿色实践看全球气候行动丨新漫评
中国新闻网· 2025-11-11 13:59
COP30大会概况 - 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于11月10日至21日在巴西贝伦举行,预计约6万名代表与会[1] - 会议重点磋商温室气体减排、气候变化适应、气候融资、可再生能源发展、森林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议题[1] - 这是联合国气候大会首次在亚马孙雨林腹地举办,恰逢《巴黎协定》通过十周年[1] 全球气候治理阶段 - 全球气候治理正处于从理念共识迈向行动落实的关键转折期[1]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 - 中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1] - 近十年来风电和光伏年新增装机容量连续突破1亿、2亿、3亿千瓦大关[1] - 中国风光总装机容量占全球近一半,新增装机量占全球六成左右[1] - 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已提升至约60%[1] 中国双碳目标 - 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1] - 这些成就彰显中国加快能源结构转型的决心,为全球绿色低碳发展注入强劲动力[1] 全球生态协同 - 从亚马孙雨林到极地冰川,地球生态版图息息相关[2] - COP30是人类重新审视发展与自然关系的重要契机[2] - 携手合作、笃定行动才能实现绿色画卷成为全人类共同创造的美好现实[2]
能源行业紧抓低碳转型“窗口期”
中国化工报· 2025-11-11 13:48
全球碳中和趋势与共识 - 全球已有165个国家宣布碳中和计划,覆盖88%的全球碳排放和90%以上的经济总量[2] - 2024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约380亿吨的历史新高[2] - 新能源产业成为全球供应链变革和大国博弈的焦点,欧美国家对中国新能源产品加征关税,形成新型绿色贸易壁垒[2] 中国减排目标与能源转型路径 - 中国提出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超过30%,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力争达到36亿千瓦[1] - 能源系统将步入加速转型的关键期,未来10年是重要窗口期[1] - 能源行业低碳转型路径包括发展新能源和传统能源减碳两大方向[3] - 新能源消费在十五五期间预计增长约42%,年均增长7.2%,将贡献全球能源消费增长的55%以上[3] 能源行业转型面临的挑战 - 火电面临能源保供和减排降碳的双重压力,2025年前三季度火电发电量占全国规模以上发电量65%[3] - 新能源发展存在消纳不均衡问题,部分省区弃风弃光比例偏高,大基地建设运营存在制约[4] - 新能源项目收益不足,绿电、绿证环境权益收益偏低,全社会共担能源转型成本的观念和力度不足[4] - 降碳技术创新动能与发展实践不足,CCUS运营成本高,应用场景少,在电力市场和碳市场无法疏导成本[4] 企业转型战略与具体实践 - 能源企业需向综合供应商转型升级,加强与新能源全链条、全过程融合发展[5] - 国家电投推动绿色能源与化工、金属冶炼等深度融合,建设吉林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6] - 国家能源集团攻坚绿色低碳技术,取得CCUS全场景应用等科技成果,建成全球首台百万千瓦二次再热机组[6] - 中国石化布局生物燃料和化工新材料产业链,拥有SRCA生物柴油技术,建成10万吨/年生物航燃装置,预计到十四五末己内酰胺年总产能将突破220万吨[6]
佛山门窗 破卷立新|佛山市门窗行业协会第三届第三次会员大会成功举办
环球网· 2025-11-11 13:08
来源:环球网 11月8日,由CMECH希美克、雷德数控冠名,佛山市门窗行业协会主办,集泰股份、欧帆铝业、新安 东、麓特丹隔热条、新华强玻璃协办的"佛山门窗 破卷立新"佛山市门窗行业协会第三届第三次会员大 会在佛山东平保利洲际酒店开幕。 佛山市门窗行业协会会长、皇派门窗董事长朱福庆在致辞中表示,国家"十五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建 设新型能源体系",推进绿色低碳转型。门窗作为建筑节能的关键环节,在这场绿色变革中扮演着至关 重要的角色。每一扇门窗,都承载着守护家庭安全、节约能源的使命。佛山门窗人做的是一项伟大的事 业,这份伟大的事业背后,离不开每一位门窗人的坚守与付出。正是大家的工匠精神,才铸就了佛山门 窗的今天。 要坚持"三个不动摇",打造高端品牌、高端定制门窗、高品质产品不动摇;同时,要以出海破局、以品 牌立魂、以创新赋能,谱写佛山门窗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佛山市门窗行业协会联席会长、百利玛门窗董事长黄维寿在致辞中表示,《"十五五"规划建议》明 确"优化提升传统产业",为万亿级家居产业核心的佛山门窗,带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佛山门窗突破内 卷、创新发展是大势所趋,要以技术创新和品牌打造为抓手,坚持高质量发展不动 ...
绿电将从"配角"变"主角"
人民日报· 2025-11-11 13:04
技术突破为绿电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截至今年9月底,中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超过1亿千瓦,与"十三 五"末相比增长超30倍,装机规模在全球总装机中占比超过40%,已跃居世界第一,一座座"巨型充电 宝"为电力系统提供了灵活调节和安全支撑作用。 政策引导也在发力。自"双碳"目标提出以来,中国不断优化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制度,健全完 善绿证制度体系,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今年前8个月,国家能源局共计核发绿证18.78亿 个,其中可交易绿证12.77亿个。绿证制度的不断完善,进一步打通了绿电从生产到消费的全链条,为 绿电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未来5年,中国新增的电力需求,将主要由风电、光伏等绿电来满足,绿电将从"配角"变"主角"。 今天的中国,全社会用电量中,每3度电中就有1度是绿电,中国能源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 过去,家里开灯、厂里开机,主要靠煤电,绿电只是"配角";如今,风机、光伏板、潮汐等不断产出电 流,绿电走上舞台中央,已成为中国能源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底,中国风光发电合计装机达到16.8亿千瓦,比2020年的5.3亿千瓦增长了约2 倍,年均增速28%,占到"十四五" ...
福建板块关注度提升,青山纸业以绿色创新筑发展根基
证券时报网· 2025-11-11 11:22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拥有60余年发展历程,实施“绿色造纸、匠心制药”双轮驱动战略 [1] - 业务格局集制浆、造纸、热电联产、医药、光电子等于一体,是全国包装纸袋纸、纺织新材料溶解浆领域的重点生产企业 [1] - 主导产品包括“青山牌”系列伸性纸袋纸、环保纸袋纸、溶解浆,市场认可度高,并在医药及光电子领域实现跨界延伸 [1] 创新驱动与技术布局 - 近期正式成立院士专家工作站,旨在破解产业技术瓶颈、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联合体 [2] - 工作站是落实三明市竹木产业链“双招双引”工作的重要实践,致力于成为推动当地竹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2] - 在“双碳”与“禁废限塑”政策下,公司凭借地缘优势,持续提高毛竹在主材原料中的占比,通过自研先进竹浆工艺实现竹系列产品规模化生产 [2] 资源禀赋与绿色发展 - 福建省毛竹林面积居全国首位,公司所在的三明、南平地区为竹材资源富集区,为“以竹代木”“以竹代塑”提供理想材料基础 [2] - 公司制定完善《环境应急预案》,配备碱回收、水处理等全套污染治理设施,并持续推进环保升级改造 [3] - 通过设立环保提升项目部和青阳环保公司,推动环保治理向智能化、精细化升级 [3] 未来战略与行业机遇 - 公司计划进一步深耕竹浆应用场景,优化生产工艺,开发更多“青山牌”竹系列产品,推动福建竹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 [3] - 作为三明高新区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的“链主”企业,公司将发挥产业带动效应,助力区域竹木产业集群化发展 [3] - 在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深化的背景下,福建本土企业迎来政策与市场双重机遇,公司凭借绿色战略与创新能力,长期投资价值受关注 [3]
山西超额完成国家“双碳”目标 万元GDP能耗降幅位居全国前列
中国新闻网· 2025-11-11 10:59
总体成就 - 山西省在“十四五”前四年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 [1][3] - “十四五”前四年全省万元GDP能耗预计累计下降16.1%,降幅位居全国前列 [3] - 绿色正在成为山西高质量发展的靓丽底色 [3] 政策与治理体系 - 成立由省长担任组长的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降碳工作领导小组,构建“1+X”政策体系 [3] - 分领域推动20余项实施方案落地见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工作路径更加明晰 [3] 能源结构优化 - 着力优化能源结构,淘汰落后煤电机组332.1万千瓦 [3] - 完成现役煤电机组“三改联动”7382万千瓦 [3] - 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整体煤炭消费实现负增长 [3] - 持续推动风电光伏集中式做大做强、分布式做优做精,稳步推进氢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开发 [3] - 绿电外送量保持全国第一 [3] 工业过程降碳 - 对拟建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实行联审联批,深入推进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 [4] - 全省超过30%的钢铁企业达到能效标杆水平 [4] - 焦化行业常规机焦炉全部改造升级为5.5米及以上先进大型焦炉 [4] - 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达到83%以上 [4] - 首批创建8个零碳(近零碳)产业示范区试点,积极探索零碳矿山、零碳开发区深度降碳 [4] 社会生活低碳化 - 积极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一级能效家电市场占比显著提升 [4] - 截至2024年底,公共充电桩桩车比达到1:7,基本满足全省新能源车充电需求 [4] - 城镇新增建筑全部达到绿色建筑标准 [4] - 太原市公交车绿色车辆比例达100%,近万辆出租车实现纯电动化 [4] 未来规划 - “十五五”是山西省实现碳达峰目标的攻坚期,将加快建立健全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 [4] -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4]
海外创客“抢滩”中国
中国青年报· 2025-11-11 09:34
对于海外创业青年刘硕来讲,抢占中国市场是公司发展至关重要的目标与机遇。"国内在技术研发和生 产制造方面都具有显著的成本和时间周期优势,而且对初创企业和青年人才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都非 常大,我们相信中国市场具有强劲的发展前景。"加拿大海赛默气体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首席技术官 刘硕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跨境科创论坛上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 "无论世界格局如何变化,创新资源和青年人才的全球化流动都是不可阻挡的。"近年来,璞跃中国 (Plug and Play China)首席执行官、管理合伙人及执行董事徐洁平观察到,越来越多海外优秀的企业、人 才选择来中国落地生根,不只因为中国庞大的经济体量在全球创造的商业奇迹,还源于中国"软硬兼 备"的科创实力。 海赛默是一家专注碳捕集和气体分离领域的初创企业,主要为低碳环保和碳中和提供技术解决方案。 刘硕介绍说,胺溶液吸收法以前是世界主流的碳捕集技术,然而,庞大的胺法捕集设施和复杂的捕集流 程不但增加了投入成本,且其额外排放的二氧化碳和有毒胺废液也不利于生态环境。因此,一种低能 耗、低成本的碳捕集与封存技术成为各能源企业亟须攻破的难题。目前,基于金 ...
向蓝海要绿电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1-11 09:31
飞鸟掠过LHD海洋潮流能发电站机组。 LHD海洋潮流能发电站全貌。 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秀山岛海域,潮涨潮落,风光秀丽。空中俯瞰,形似"小提琴"的发电站总成平台映 入眼帘,湍急的潮流穿过涡轮机组,将动能转化为电能。 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首台兆瓦级潮流能发电机组,LHD海洋潮流能发电站已经平稳运行多年,连续发 电并网时长居世界前列。 深海驭浪 动能澎湃 从秀山岛东南角的码头登船,乘坐快艇约两三分钟便来到了这座发电站的平台。平台大约长200米、宽 35米、高30米,透过脚下的格栅板,可以看到湍急的海水。水面之下,潮流能发电机组将奔腾的海水洋 流转化为清洁的绿电,然后并入国家电网。 潮流能发电,是一种利用海水涨落动能发电的技术。地处舟山群岛的岱山县,县域内有400多个岛屿和 广阔海域,在自然条件的作用下,众多水道、海峡和湾口潮流速度大,能量高度集中,共同组合成了天 记者看到,它的叶片不仅更小,不易损坏,同时借助自主研发的自动变桨技术,机组可以根据水流大小 自动调节叶片的桨距,达到最优发电的效果。更神奇的是,由于涨潮和落潮的水流方向相反,叶片还会 随着潮水调转方向,实现潮流能高效采集。 "潮水的来去 ...
我省经济总量跃上2.5万亿台阶
搜狐财经· 2025-11-11 09:08
宏观经济表现 - GDP年均增速预计达5% [1] - 经济总量相继跨越2万亿元、2.5万亿元大关,5年增量预计超过7500亿元 [1] - 人均GDP首次突破1万美元 [1] 产业发展 - 规上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8.1%、8.7%,高于GDP增速 [1] - 技术合同成交额较2020年增长5倍 [1] -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6个百亿级规模重点行业1-10月营收实现20%以上增长 [10] - 全省累计建成智能化煤矿300座 [10] 能源转型与绿色低碳 - “十四五”前四年规上工业煤炭产量超过全国总量的四分之一,晋电外送规模居全国前列 [3] - 截至今年9月底,全省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54.55% [3] - “十四五”前四年,全省万元GDP能耗预计累计下降16.1% [3] - 2024年累计成交绿证131.7万张,绿电交易量76.6亿千瓦时 [3] - 淘汰落后煤电机组332.1万千瓦,完成现役煤电机组“三改联动”7382万千瓦 [4] 投资与消费 - “十四五”以来累计实施省级重点工程项目超2000个,完成投资超万亿 [8] - 争取到中央预算内投资514亿、超长期特别国债207亿,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2626亿 [8] - 居民消费年均增幅7.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8] - 截至今年10月底,“两新”政策已撬动消费超770亿元 [8] - 2023年以来,全省重点景区接待游客、门票收入、经营收入连续实现两位数增长 [8] 数字经济 - 全省在用算力中心机架规模达51.4万标准机架,综合算力指数全国排名第八 [10] - 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达59.3,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为65.6% [10] - 主要农作物耕种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6.9% [10] - 支持建成国家级、省级人工智能创新载体59个,2家企业垂类大模型完成国家备案 [10] 民营经济 - 截至2025年9月底,全省民营经营主体达到396.3万户,较“十三五”末增长43.6% [12] - 入围全国民营企业500强的企业从2020年的7家增加至2025年的9家 [12] - 全省民营企业100强门槛从16.1亿元提升至33.3亿元,增长106.8% [12] - 2024年全省民营经济税收较“十三五”末增长25.0%,占全省税收收入的51.5% [12] - 截至今年9月底,全省“四新”民营企业44.3万户,占全部民营企业的38.2% [12] - 数字经济民营企业13.1万户,占全部民营企业的11.3%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