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箱体

搜索文档
纳百川IPO:公司上市解决不了企业发展中的诸多问题
搜狐财经· 2025-09-01 06:45
在8月28日深交所召开的上市审核委员会2025年第15次审议会议上,上会公司纳百川新能源股份有限公 司(简称"纳百川")顺利通过审核。这一结果并不令人意外,毕竟今年以来,IPO公司上会即过会,上 市委的审议会议基本上失去了否决功能,如此一来,接受上会审核的纳百川成功过会并不令人意外。 意外的是,这次审议会议画蛇添足,提出了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请发行人代表结合下游新能源汽车行 业竞争态势、电池液冷板价格变动趋势,以及发行人预测2025年期间费用变动情况等,说明预测2025年 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4.05%的谨慎性及合理性。请保荐人代表发表明确意见。 其实,作为一个预测数据,14.05%的增长并不离谱,要说明其谨慎性及合理性,对于发行人与保荐人 代表来说,这还不是小儿科?更何况只是一个预测数据,就算是错了也是正常的,毕竟预测数据不是真 实数据,谁还能揪着预测数据的尾巴不放了?对于预测数据终归是不能太当真。 实际上,对于纳百川IPO来说,确实有需要值得关注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远比14.05%这个预测数据要 重要得多,是市场需要予以高度重视的。 比如,纳百川报告期内增收不增利的问题。在招股书上会稿里,纳百川在表明 ...
巨能股份20250527
2025-05-27 23:28
纪要涉及的公司 巨能股份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业务与市场** - 为制造业企业提供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辅助单元和智能工厂管理系统,服务 388 家客户,交付近 1700 条生产线,客户集中在江苏、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有墨西哥和泰国出口业务 [2][3][4] - 2025 年航空航天、轨道交通、通用机械和核工业等非汽车行业订单占比预计从 2024 年的百分之十几升至 25%以上,制造业转型升级成刚需 [3][15] 2. **重要项目与成就** - 与法士特合作商用车变速箱智能工厂项目,离合器壳体部分年产量 12 万件,高智新变速器壳体部分用数字孪生等技术 [2][5] - 与一汽解放合作投资超 20 亿元,合同金额 1.0085 亿元,2024 年完成生产、交付等并获优秀供应商奖 [2][6] - 与比亚迪在多地工厂合作,西安工厂打造年产 40 万件电池箱体智能工厂,郑州工厂洽谈二、三期扩建 [2][7] 3. **营收与毛利率** - 2024 年汽车产业营收占比近 80%,新能源汽车相关收入占比约 23% [2][8] - 汽车行业自动化毛利率中等偏上,2024 年较前两年下降,预计 2025 年毛利率高于 2024 年 [9][26] 4. **研发方向** - 研发集中在柔性化、智能化、大型和重型化,柔性化应对定制化需求,智能化成立软件公司研发工业软件,大型和重型化应对新能源汽车一体化压铸零部件技术发展 [3][22] 5. **机器人应用** - 行业主要用桁架机械手、六关节工业机器人及协作机器人,比例约各占一半,未来将应用人形机器人 [12] - 关节机器人成本占收入约 15% [14] - 主要外采桁架机械手系统和关节机器人本体,使用进口机器人,主要是库卡和发那科 [16][17] 6. **行业趋势** - 未来制造业自动化需求整体增加,汽车产业重要,电池、新能源汽车、3C 电子等行业需求旺盛 [21] - 柔性制造需求增长快,能适应多品种产品,满足定制化需求 [2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公司在宁夏银川有两个制造工厂,总人数超 400 人,2008 年成立,2017 年新三板挂牌,2023 年北交所上市,承担多个国家级项目,获多项荣誉,有自主知识产权,主导起草桁架式机器人行业标准 [3] 2. 2024 年为法士特打造的项目被评为全国一流水平,与汉德车桥合作金额超 2 亿元,与中煤科工重庆研究院合作定制矿用钻探设备智能工厂,均被评为卓越级智能工厂 [4] 3. 西安子公司智能制造软件项目多次被媒体报道,咸阳工厂生产液力缓速器,年产量 12 万件,生产线用行架结构和关节机器人进行在线瑕疵检测 [6] 4. 2024 年主要完成旭龙公司一期项目和比亚迪项目验收,主要客户有一汽和比亚迪 [10] 5. 江苏荣泰工业专注新能源零部件,江苏宝金汽车生产商用挂车轴 [11] 6. 南捷机床辅件有限公司为巨能股份提供钣金和结构件产品,对外承接业务包括山崎马扎克等 [12] 7. 核能项目公开招标,公司三年前获相关资质 [20] 8. 2024 年与文灿、宏图等一体压铸企业合作负责机械加工,自动化搬运超重零件是挑战,需开发自动化解决方案 [28][29]
夯实主业、创新发展 锐新科技24年度净利润5530.32万元
全景网· 2025-04-23 13:58
财务表现 - 2024年1-12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2,20214万元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3032万元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27332万元 [1] 业务板块表现 - 电气自动化设备元器件领域年度实现营收31,33660万元 [1] - 汽车轻量化及热管理领域年度实现营收16,74794万元 [1] 产品与技术进展 - 推出半插片散热器新品并优化工艺 模具寿命延长 成材率提升 [1] - 成功研发高纯度无氧铜散热器并实现系列化量产 形成铝铜双金属散热解决方案 [1] - 新能源汽车电机机壳 电池箱体及源管理系统散热器销售放量 [1] - 乘用车防撞系统项目已应用于丰田BZ4X 沃尔沃新车型等多高端产品线 [1] 研发与专利 - 持续加大模具技术 计算机仿真技术 人工智能自动化技术 新材料技术 深加工工艺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与投入 [2] - 截至2024年12月末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共拥有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85项 其中发明专利17项 [2] - 大部分专利已运用到实际生产中 [2] 全球化布局 - 在香港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锐新昌(香港)有限公司 [2] - 在泰国投资设立锐新科技(泰国)有限公司建设泰国生产基地 [2] - 依托泰国良好的贸易环境和税收政策降低潜在贸易摩擦影响 [2] 发展战略 - 秉持"安全 质量 服务"三位一体的产品理念 [2] - 持续推动技术创新和新品研发 优化产品结构和业务布局 [2] - 目标成为热交换系统解决方案和新材料新能源铝合金结构件解决方案的国际知名企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