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经济

搜索文档
京津冀一周观察丨前4月京津冀出口创历史新高,邯郸通报生猪注水问题
观察者网· 2025-05-21 10:16
京津冀区域出口 - 2025年前4个月京津冀区域进出口总额1.43万亿元人民币,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10.1%,其中出口4454.6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增长1.7% [1] - 北京是拉动京津冀出口增长的关键因素,占比45%,较2024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上拉京津冀出口增速2.1个百分点 [1] - 4月京津冀出口1216.6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增长8%,增幅为2024年6月以来新高 [1] - 民营企业出口增长强劲,新兴产业出口保持增长,自主品牌占比提升 [1] 5G规模化应用 - 北京已建成5G基站超14万个,5G终端连接数超350万 [2] - 北京计划到2027年底全面实现5G规模化应用,成为国内领先的5G应用标杆城市 [1] 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 - 京津冀三地签署《京津冀人口家庭发展工作交流合作框架协议》,从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重点人群服务体系建设、数据共享机制和生育友好文化圈四个方面加强合作 [2] 绿电交易 - 北京与新疆首次实现错峰绿电交易,4月完成1200万千瓦时交易量,形成"新疆绿电午间发、北京负荷晚间用"的新模式 [2] - 绿电主要来自新疆阿勒泰、哈密等地区的光伏发电企业,通过特高压直流工程通道输送,满足国家大剧院等部分电力用户的绿色用能需求 [3] 氢能产业 - 北京将氢能产业作为"十五五"规划研究的重点方向,聚焦制、储、运、加产业链条,加快培育领军企业 [3] - 推进液氢重卡、沼气制氢、制加氢一体站等重点项目建设,深化塑粉材料、关键零部件等领域的技术创新 [4] 服贸会 - 2025年服贸会将于9月10日至14日在首钢园区举办,已有3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意向设展办会 [5] - 服贸会自2012年创办以来累计吸引19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19万展客商参展参会 [5] 海上光伏项目 - 河北首个海上光伏项目——秦皇岛市1800兆瓦海上光伏示范试点项目首块网架平台成功吊装,进入大规模施工阶段 [6] - 项目总投资约144亿元,建成后年均发电量约27.5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84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215.95万吨 [6] 港航建设 - 2025年一季度河北省港航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8.4亿元,同比增长17.3%,为季度计划的114.9% [8] - 2024年河北省港航建设项目完成投资超80亿元,同比增长19.9%,全省港口货物吞吐量14.05亿吨,增速3.1% [8] 平台经济 - 天津市平台经济一季度营收达1578亿元,同比增长23% [10] - 云账户2024年实现收入1220亿元,纳税74亿元,位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90位 [11] - 一季度天津市居民生活服务平台营收327亿元,同比增长35% [11] 新能源小客车指标 - 北京市在定向增发4万个新能源小客车指标的基础上,再次增发2万个指标,2025年小客车指标配额16万个,其中增发新能源指标6万个 [12]
入列四川15个重点产业链之一 以电子商务为着力点建圈强链 平台经济的进阶之路
四川日报· 2025-05-21 08:17
电子商务行业增长 - 2024年前4月四川网络零售额达3350.9亿元 同比增长9.6% [8] - 2016-2023年四川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年均增速超70% 占全省货物进出口比重从0.7%提升至12% [10] - 2024年一季度四川直播电商零售额219.2亿元 同比增长14.7% [11] 平台经济赋能传统产业 - 泸州时代云谷新经济产业园电商企业2024年网络零售额突破2亿元 其中两家企业前2月销售额破千万元 [9][10] - 成都女鞋产业带通过电商反向定制 在淘宝天猫平台年销售规模接近100亿元 [14] - 蒲江县2024年农产品网络零售额39.6亿元(同比增长13%) 其中水果网络零售额30亿元 地标品牌价值超426亿元 [11] 跨境电商发展 - 成都跨境电商年交易规模从2016年23亿元增长至2023年1208.7亿元 年均增速64.1% [12] - 沃尔玛全球电商在成都设立中国第四个跨境电商办公室 同步启动全球招商 [12] - 亚马逊 eBay等全球头部平台密集在川开展活动 显示对四川市场潜力的认可 [13] 产业链生态构建 - 四川现有电商平台企业260余家 包括淘宝京东等30余家全国性平台区域总部及文轩在线等本土垂直类头部平台 [13] - 商务厅编制跨境电商"源头工厂"汇总表 覆盖服装鞋靴 家具家居 川味调料等优势产业带 [14] - 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中电商平台核销家电3C数码271.3万件 拉动消费71.4亿元 懂车帝平台带动汽车置换消费207.27亿元 [15] 政策与目标规划 - 四川建立"链长制"协同机制 覆盖1个主要承载地和6个协同发展地 [17] - 2027年目标网络零售额突破8000亿元 网商数量超200万家 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达2000亿元 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超700亿元 [18] - 将出台专项政策激励链主企业 鼓励平台围绕"一老一小"民生领域发力 [18]
让草根经济向阳生长
经济日报· 2025-05-21 06:49
自然人网店行业现状 - 自然人网店已成为网络平台经济的"半壁江山",涵盖鲜果直销、非遗手工艺品、二手书籍流转等多种业态 [1] - 行业存在销售"三无"产品、假冒伪劣商品、虚假宣传等问题,虚假注册导致消费者维权困难 [1] - 平台管理标准不统一,对虚假交易、刷单炒信等行为监测不足,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1] 《自然人网店管理规范》主要内容 - 准入端统一标准,在保留创业便利性的同时设置质量门槛 [1] - 运营端规范信息披露要求,推动经营透明化 [1] - 退出端建立明确机制,促进市场良性新陈代谢 [1] - 数据端打通信息壁垒,为精准监管提供数字化支持 [1] 管理规范实施影响 - 对经营者:取代夸大宣传,通过真实信息公示和优质服务获取平台流量支持 [2] - 对消费者:维权渠道畅通,每个店铺首页显示经营者信息作为"电子身份证" [2] - 行业将形成更透明、诚信的网购环境,交易可溯源,促进公平竞争 [3] 规范落地实施要求 - 经营者需完善资质、真实公示信息、提升商品服务质量 [2] - 平台需优化入驻审核、运营监测和退出机制,加强技术手段监测违规行为 [2] - 监管部门要强化监督检查,建立"政府监管+平台自治+社会监督"协同治理格局 [2] - 规范将于6月在全国推广实施,需各方精心执行细节 [3]
中国GDP被低估20万亿?为何统计数字差这么大?答案在这些产业
搜狐财经· 2025-05-19 18:24
中国经济体量衡量方法差异 - 按汇率算法计算2024年中国GDP约19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65% [5] - 按购买力平价计算2024年中国GDP达38万亿美元,反超美国20% [10] - 两种算法结果差异显著,反映统计方法和经济结构深层问题 [12] 实体经济硬实力表现 - 农业产量连续十年全球第一,年产量超美国近1亿吨 [14] - 工业原材料产量占比:钢铁超50%、电解铝60%、铜45%、水泥50%+ [18] - 制造业优势领域:汽车占全球30%、家电(冰箱50%+/空调80%/洗衣机70%)、电子产品(笔记本80%/手机90%) [20] 新兴产业全球主导地位 - 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产量占全球80%+ [22] - 动力锂电池市场份额达70%,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超全球60% [22] - 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全球占比普遍超过50% [24] 服务业统计缺口分析 - 平台经济(外卖/快递/网约车)规模超万亿但统计覆盖不全 [30] - 灵活就业人数达2亿,个体服务价值难精准计量 [32] - 2024年新增市场主体超2000万户,小微实体现金交易导致统计遗漏 [34] 汇率因素影响 - 人民币汇率可能被系统性低估,导致美元折算GDP"缩水" [36] - 国际货币体系复杂性影响汇率波动与GDP比较 [38]
恒生指数公司公布季检结果,港股开盘受压,关注港股布局窗口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9 11:18
港股市场表现 - 5月19日早盘港股三大指数集体低开,恒生指数跌0.81%报23156.27点,恒生科指跌1.02%,国企指数跌0.82% [1] - 盘面分化明显,科网股普遍下跌,黄金股普涨,生物医药股表现不一 [1] - 相关ETF如恒生国企ETF(159850)、恒生ETF(159920)、港股消费ETF(513230)均小幅微跌,呈现低位布局机会 [1] 恒生指数成分股调整 - 恒生指数调入美的集团、中通快递,成分股数量由83只增至85只 [1] - 恒生科技指数调入比亚迪股份,剔除阅文集团,成分股数量维持30只 [1] - 恒生生物科技指数纳入同源康医药-B、康基医疗,剔除康宁杰瑞制药-B、荣昌生物,成分股数量维持50只 [1] - 恒生综合指数新增布鲁可、古茗及蜜雪冰城,成分股由502只增至505只 [1] 港股市场展望 - 经济、流动性和技术是推动港股行情的关键因素,当前中美贸易谈判进展及关税风险下行利好市场 [2] - 国内降准降息政策落地,流动性保持宽松,南向资金有望持续流入港股 [2] - 港股估值处于历史中低水平,中长期投资价值较高 [2] 重点投资标的 - 恒生ETF(159920)作为港股核心宽基产品 [3] -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聚焦AI+平台经济 [3] - 港股消费ETF(513230)覆盖港股消费核心资产 [3] - 恒生医药ETF(159892)代表全球医药全产业链 [3] - 恒生互联网ETF(513330)汇集中国AI科技概念公司 [3]
是谁告诉你“网约车太臭,除非女司机”?
虎嗅· 2025-05-18 14:21
滴滴平台性别选择功能实验 - 滴滴内测"女乘客可选女司机"功能后 女司机群体投诉率显著上升 表明性别叙事在实际服务场景中未能转化为共情行为 [1] - 选择女性司机的乘客群体普遍对服务标准要求更高 其选择逻辑基于"女性司机必然提供更精致服务"的预设而非无条件支持 [2] - 当女性司机未达预期服务标准时 该群体投诉率反超平均水平 显示性别叙事的实践局限性 [3] 平台经济中的评价体系异化 - 滴滴美团等平台将用户评价体系升级为劳动监管工具 通过评分机制倒逼劳动者提供超额服务(如车内香薰/免费纸巾) [13][16] - 平台设计24小时投诉通道与"微笑行动"等规则 实质将管理成本转嫁给劳动者 诱发过度劳动现象 [14][16] - 评价体系异化推动服务标准精致化 形成"整洁-体面-秩序"的都市服务范式 加剧劳动者与消费者对立 [16] 电商平台的用户分层策略 - 淘宝针对服饰类商家推出"屏蔽高退款人群"功能 直接阻断异常退款用户流量 显示平台对风险管控的强化 [6] - 女装品类成为退货重灾区 但性别叙事在经济决策中失效 平台与商家均以利润为导向实施用户分层 [7][9] 平台资本规则对社会行为的影响 - 互联网平台通过算法规则重塑消费伦理 将用户被动纳入劳动监督体系 客观上激化服务供需矛盾 [13][14] - 评分机制催生"数字监工"现象 消费者在无主观恶意情况下仍可能成为平台压榨劳动者的协作者 [14][16] - 资本主导的评价体系制造虚假共同体叙事(如"光鲜城市"标准) 掩盖实际生产关系中的剥削本质 [16][24]
天津一季度平台经济营收1578亿元 同比增长23%
中国新闻网· 2025-05-17 14:58
中新网天津5月16日电 (记者 周亚强)记者从天津市数据局了解到,依托政策创新与头部企业集聚, 天津大力培育壮大平台经济,构建起全链条的服务体系。一季度,天津全市平台经济营业收入达到1578 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23%。 在居民生活服务领域,天津聚集了滴滴出行、美团、贝壳、鞍马出行等行业头部企业。今年以来, 抢抓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机遇,这些行业头部企业大力提振消费,为居民提供多元化的消 费选择。一季度,天津全市居民生活服务平台营收快速增长,达到327亿元,同比增长35%。 天津市数据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天津将发挥平台企业数据资源富集作用,推动平台企 业"数据+技术"双轮驱动转型,探索平台数据与公共数据融合应用新模式。鼓励平台企业利用平台的海 量数据优势,通过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挖掘数据价值,拓展新板块、新业务。 据悉,当前,天津正实施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将开展网络货运国家级数据共享管理 试点,融合平台数据与港口物流数据,探索降低行业运营成本新模式;将鼓励灵活用工企业在助力促就 业中发挥更大作用,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优质服务;将支持循环经济企业打造综合服务平台,以 ...
天津市平台经济一季度营业收入达到1578亿元 同比增长23%
搜狐财经· 2025-05-16 14:47
平台经济总体发展 - 天津市平台经济以互联网平台为载体 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驱动力 [1] - 一季度全市平台经济营业收入达1578亿元 同比增长23% [1] - 天津市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 依托政策创新与头部企业集聚推动行业发展 [1] 灵活用工领域 - 云账户服务超1.1亿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和2万家企业 月净新增服务人数超100万 [2] - 云账户2024年收入1220亿元 纳税74亿元 位列天津民企500强第90位 [2] - 一季度云账户收入340亿元 纳税21亿元 同比均增长21% [2] - 晨景 添跃服务企业客户数及劳动者人数稳步增长 数字履约交付总部落户天开津南园 [2] - 一季度全市灵活用工平台营收552亿元 同比增长53% [2] 居民生活服务领域 - 行业头部企业包括滴滴出行 美团 贝壳 鞍马出行 聚焦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机遇提振消费 [3] - 滴滴出行在津拓展企业级代驾 新能源业务 形成平台经济集聚 [3] - 美团以"零售+科技"战略推动数字化升级 衍生自动配送 商户SaaS等创新业务 [3] - 贝壳打造"互联网+住房租赁"平台 强化产业链"链主"地位 [3] - 一季度居民生活服务平台营收327亿元 同比增长35% [3] 未来发展规划 - 天津市将推动平台企业"数据+技术"双轮驱动转型 探索平台数据与公共数据融合应用 [4] - 鼓励企业利用AI 云计算挖掘数据价值 拓展新业务板块 [4] - 开展网络货运国家级数据共享管理试点 融合港口物流数据降低运营成本 [4] - 支持灵活用工企业促就业 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优化服务 [4] - 推动循环经济企业打造综合服务平台 以数据流打通产业链供应链 [4]
外卖大战被约谈三问:谁出钱、谁承压、谁受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6 14:18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肖潇见习记者章驰北京报道 1.9块钱一杯库迪咖啡,9块钱买到星巴克工作餐……打得火热的外卖战迎来监管。5月13日晚间,国家 市场监管总局发文称,已经会同多部门约谈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平台企业,要求平台公平有序竞争。 类似的场景曾在2018年上演。2018年4月,滴滴在无锡第一次尝试外卖,靠着单日近千万元的补贴,强 势搅入美团和饿了么的外卖战局。大战10天后,无锡市工商局紧急约谈三家外卖平台。 当时无锡工商局明确指出,收到多封商家举报信,发现平台存在强迫商家"二选一"的行为。此外,三家 外卖平台还有极端营销措施,"比如发放大量补贴或优惠券等无序市场竞争手段,干扰市场正常秩序"。 工商局责令三家平台立即停止涉嫌不正当竞争和垄断的违法行为。 在本轮外卖战中,促销攻势来得更猛烈。今年五月后,三家外卖平台全线上架"超优惠"入口,每天发送 大额满减红包,京东还推出了一口价商品。 本次监管并没有公开具体约谈原因,截至发稿,京东、美团、饿了么都采取了不回应的姿态。有长期跟 踪互联网反垄断的专家撰文指出,监管部门本次并未引用《反垄断法》,而是要求平台遵守《电子商务 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和《食品安全法》。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