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债

搜索文档
朝闻国盛:出口链与高股息再梳理-20250513
国盛证券· 2025-05-13 08:00
核心观点 - 对供给出清、出口链与高股息进行再梳理,认为变盘未结束需静待方向明确;工业品价格继续回落;科创债市场有望扩容;星宇股份业绩增长稳健 [3][4][6] 策略专题 供需格局 - 探讨哪些行业“供给出清”或“强势扩张” [3] 出口链 - 研究各行业海外收入与对美收入占比情况 [3] 高股息 - 交运与消费部分行业股息率有明显抬升 [3] 策略观点 - 变盘仍未结束,静待方向明确 [3] 本周市场表现与政策事件 A股复盘 - 政策催化市场稳中有升,风偏继续修复、情绪边际回升 [3] 全球权益 - 涨跌不一,A股表现居前 [3] 大类资产 - 金价再次冲高回落,人民币升值 [3] 政策事件 - 一揽子金融政策稳市场稳预期,中美经贸高层会谈举行 [3] 固定收益 工业品价格 - 本期国盛基本面高频指数为125.5点(前值125.4点),当周(5月5日 - 5月11日)同比增长4.0%(前值增长3.9%),同比涨幅回升;利率债多空信号为空头,信号因子回升至6.3%(前值6.0%) [4] 科创债 - 5月7日相关部门发布公告后,三大交易所以及交易商协会跟进完善发行机制,央行创设风险分担工具,科创债市场有望扩容 [4] - 此前发行期限以中短期为主,此次鼓励发行长期限债券,长久期科创债发行有望放量、占比预计提升 [4] - 存量发行人以产业央国企为主,本次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股权投资机构,发行人将更丰富 [4] - 科技创新债券纳入评估,市场扩容后机构参与需求或提升,整体融资成本或改善 [4] 汽车 星宇股份 - 国内市场以旧换新政策发力,混动/纯电平台迭代,新车力度强,市占率有望维持高位;中长期技术标签深入人心,“智驾平权”有望带动品牌力向上 [6] - 海外市场短期加强车型导入,中长期海外工厂落地,预计贡献重要增量 [6]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5/205/254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5%/24%/24%,归母净利润19/25/31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36%/30%/26%,对应19/14/11倍PE,维持“买入”评级 [6] 行业表现 前五名 | 行业 | 1月 | 3月 | 1年 | | --- | --- | --- | --- | | 家用电器 | 9.2% | 1.5% | 3.6% | | 机械设备 | 8.4% | 3.0% | 20.9% | | 国防军工 | 8.2% | 8.6% | 20.7% | | 通信 | 8.2% | -7.0% | 22.6% | | 电力设备 | 7.5% | -2.6% | 3.7% | [2] 后五名 | 行业 | 1月 | 3月 | 1年 | | --- | --- | --- | --- | | 农林牧渔 | -3.1% | 6.1% | -8.3% | | 社会服务 | -3.1% | -1.8% | 8.6% | | 商贸零售 | -2.2% | -2.6% | 21.2% | | 煤炭 | -1.4% | -5.1% | -21.1% | | 房地产 | -0.2% | -5.6% | 2.6% | [2]
2025年5月7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解读:货币先行,多箭齐发
银河证券· 2025-05-07 17:20
货币政策 - 总量型政策全面降准50BP,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节约银行资金成本约220亿,提升银行净息差约1.3BP,下调政策利率10BP,预计1年期和5年期LPR同步下行10BP[1] - 结构型政策定向降准,汽车金融等公司存准率调至0%,调降结构型货币政策工具利率25BP,预计年节约银行资金成本150 - 200亿[1] 各领域支持政策 - 科技领域将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增至8000亿,发展科创债并创设风险分担工具等[1] - 消费领域设5000亿“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外贸领域增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3000亿[7] - 股市方面央行合并额度,扩大险资投资试点600亿,调降风险因子等[7] - 楼市加快完善融资制度,或通过银行体系支持城市更新和城中村改造[7] 后续政策展望 - 降准空间释放至600BP,三季度或降准50BP[8] - 若美联储降息预期重燃,可能再降息10 - 20BP,时间窗口或在7月[9] - 二季度或推政策性金融工具,PSL大概率重启[9] 风险提示 - 存在政策理解、央行货币政策、政府债券发行、美联储货币政策、美国政策不确定性等风险[4][10]
创投募资新路来了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4-16 17:18
市场趋势与行业动态 - 各方发债为基金募资消息不断,多地国资发行美元债,如合肥产投拟发第五期美元债,累计规模 14 亿美元,湖州吴兴人才产业投资发展集团拟发 1.48 亿美元债券[1] - 2025 年 3 月 6 日,央行行长表示将会同多部门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支持头部私募等发行长期限科技创新债券[1][3]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 年 4 月 15 日,上海国投公司发行 50 亿元 15 年期科技创新公司债,利率 2.1%,资金投向上海三大先导产业[2] - 2025 年 4 月 15 日,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拟发行不超 25 亿元公司债,资金用于基金出资等[2] - 2025 年 4 月 11 日,南京市创新投资集团发行 5 亿元 5 年期科技创新公司债,利率 2.10%,资金用于科创类基金出资[2] 投资机会与潜在风险 - 发债是母基金和 VC/PE 募资新路,双创债、科创债等政策不断推进,截至目前科创债累计发行规模近 1.2 万亿元,今年超 820 亿元,同比增长超 50%[4] - 发债主体多为国资,民营创投机构较少,但政策鼓励创业投资机构发债募资,多地出台相关政策[5] 行业活动与榜单 - 母基金研究中心将于 2025 年 4 月 28 日发布 2025 40U40 优秀青年投资人榜单[9] - 首届中阿投资峰会圆满落幕,12 家中东 LP 到场,2024 全球最佳投资机构榜单揭晓[12]
固收深度报告20250416:债券“科技板”启航:一文读懂科创类债券的前世今生
东吴证券· 2025-04-16 15:3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3月6日央行提出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科创债市场将迎来新发展机遇,或破解“资产荒”问题 [1][10] - 政策持续加码使科创债市场全面升级,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科技与金融融合,扩容信用类债券体量和丰富品种 [3][19] - 2025年科创债发行规模和净融资有望增长,其在“资产荒”环境中兼顾票息收益和流动性,值得长期关注和提前布局 [4][7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科创债发展历史及政策回顾 - 我国科创债分“科创票据”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两类,前者由银行间市场发行,后者由交易所市场发行 [3][11] - 科创债发展分三阶段:2021年3月 - 2022年5月试点启动与初步规范;2022年6月 - 2023年10月政策深化与市场拓展;2023年11月至今持续创新与市场升级 [3][15] 科创债市场现状及结构特征 - 存量债券余额及券种结构:截至2025年3月16日,科创债余额17170.12亿元,公司债主导,中期票据与短期融资券补充,未来结构或趋于均衡 [23][25] - 存量债券剩余期限及票面利率分布:以中短期为主,久期约2.88年,票面利率约2.77%,外部评级以AAA为主,信用资质优良 [26][29][30] - 存量债券发行主体结构:主体集中在东部沿海,传统行业和央国企占比高,未来民营企业参与度有望提升 [36][39][40] 科创债2024年一级市场发行情况 - 2024年发行量约1.2万亿元,净融资额约0.8万亿元,2023 - 2024年蓬勃发展,2025年有望继续增长 [4][47] - 2024年28个地区发行,加权平均票面利率2.41%,融资成本下降,一、二级市场活跃度有望提升 [4][50] - 发行期限以5年期以内中短期为主,票面利率以2% - 3%区间为主,AAA评级多,主体集中在工业、材料、能源行业 [4][54][56] 科创债二级市场投资价值分析 - 成交表现:2024年下半年成交量上升,换手率下降,市场有交易空间,“科技板”或激发流动性 [60] - 信用利差:科创债信用利差稍高于普通信用债,3 - 5Y中长端品种资本利得收益空间大 [61] - 估值水平:估值收益率以2% - 2.5%区间为主,中长端收益有吸引力,不同行业估值有差异,可挖掘估值偏离机会 [6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