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政金债券ETF
icon
搜索文档
公募基金、ETF最新榜单来了!
搜狐财经· 2025-08-04 14:21
港股创新药基金表现 - 2025年1-7月港股创新药赛道基金表现突出,规模超1亿的基金中有8只年内净值翻倍,重仓股集中在港股创新药领域[1] -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以138.23%净值增长率位居榜首,长城医药产业精选A和中银港股通医药A分别以127.05%和113.51%的增长率位列第二、第三[1] - 其他翻倍基包括永赢医药创新智选A(113.30%)、华安医药生物A(105.40%)等5只产品[1] 创新药ETF市场表现 - 恒生创新药ETF以102.13%涨幅领跑ETF市场,港股创新药ETF基金和港股通创新药ETF涨幅均超100%[5] - 11只聚焦港股创新药的ETF年内涨幅超80%,包括恒生生物科技ETF(86.78%)、恒生医药ETF(86.72%)等[5] - 7月单月涨幅最高达28.04%(恒生创新药ETF),港股创新药50ETF等3只产品单月涨幅超27%[12] 资金流向 - 港股通互联网ETF成为年内"吸金王",净流入300.06亿元,沪深300ETF华夏和黄金ETF分别净流入284.21亿和219.80亿元[18] - 信用债ETF、科创债ETF等固收类产品受青睐,公司债ETF易方达等5只产品净流入超170亿元[18] - 创业板ETF遭遇145.36亿元净流出,恒生医疗ETF和中证A500ETF分别净流出128.70亿和122.65亿元[24] 行业板块分化 - 食品饮料、光伏、能源板块ETF领跌,酒ETF(-7.79%)、标普生物科技ETF(-7.55%)等产品跌幅居前[9] - 煤炭ETF(-6.71%)、能源ETF(-6.33%)等周期类产品表现疲弱,光伏ETF系列产品平均跌幅超5%[10] - 黄金股ETF在7月调整明显,黄金股ETF(-4.18%)和黄金股票ETF(-4.16%)跌幅较大[16]
ETF融资榜 | 香港证券ETF(513090)杠杆资金加速流入,宽基板块遭连续卖出-20250728
搜狐财经· 2025-07-29 11:24
ETF基金融资净买入情况 - 2025年7月28日共241只ETF基金获融资净买入,其中62只净买入金额超500万元 [1] - 政金债券ETF(511520)净流入8.29亿元,国债ETF(511010)净流入3.17亿元,城投债ETF(511220)净流入2.76亿元,短融ETF(511360)净流入1.50亿元,科创50ETF(588000)净流入1.37亿元 [1] - 富国基金管理的政金债券ETF以8288万元净买入居首,国泰基金国债ETF以3173万元位列第二 [3] ETF基金融券净卖出情况 - 28只ETF基金融券净卖出,其中6只净卖出金额超500万元 [1] - 中证500ETF(510500)净流出1.24亿元,中证1000ETF(512100)净流出1.05亿元,沪深300ETF(510300)净流出1055万元 [1] - 南方基金中证500ETF以1239万元净卖出居首,中证1000ETF以10487万元位列第二 [5] 连续融资净买入ETF - 91只ETF获连续融资净买入,香港证券ETF(513090)连续7天净买入6.11亿元,现金流ETF(159399)连续6天净买入1574万元 [7] - 香港证券ETF近7天累计流入6.11亿元,显示杠杆资金加速买入 [7] 连续融券净卖出ETF - 4只ETF获连续融券净卖出,创新药ETF连续3天净卖出45万元,中证500ETF连续2天净流出1.39亿元 [7] - 中证500ETF近2天累计流出1.39亿元,显示杠杆资金加速流出 [7] 近5天融资净买入情况 - 政金债券ETF近5天净流入4.48亿元,香港证券ETF净流入4.43亿元,恒生科技ETF净流入2.12亿元 [8] - 恒生科技ETF净买入金额达成交额的1.09% [8] 近5天融券净卖出情况 - 中证500ETF近5天净流出1.34亿元,中证1000ETF净流出1.22亿元,中证A500ETF净流出542万元 [10] - 中证1000ETF净卖出金额达成交额的2.01% [10]
ETF资金榜 | 中证2000增强ETF(159552)资金加速流入,沪深300等宽基吸金居前-20250724
搜狐财经· 2025-07-25 10:36
ETF资金流向概览 - 2025年7月24日共257只ETF获资金净流入,505只净流出,净流入超1亿元的有37只,净流出超1亿元的有47只 [1][3] - 沪深300ETF(510300)、中证1000ETF(512100)、科创债ETF南方(159700)位列净流入前三,分别流入12.77亿元、12.02亿元、11.62亿元 [1][3] - 上证公司债ETF(511070)、黄金ETF(518880)、政金债券ETF(511520)位列净流出前三,分别流出10.10亿元、7.85亿元、6.75亿元 [3][5] 连续资金流向 - 146只ETF连续净流入,中证2000增强ETF(19天)、港股红利低波ETF(17天)、恒生红利低波ETF(17天)累计流入2.81亿元、4.39亿元、11.46亿元 [5][7] - 344只ETF连续净流出,中证A50指数ETF(31天)、中证A500ETF(28天)累计流出9.34亿元、21.26亿元,前者规模降至65.55亿元 [7][9] - 港股通非银ETF(513750)连续17天净流入49.42亿元,港股互联网ETF(513770)同期流入14.70亿元 [7] 短期资金动态 - 近5天91只ETF累计净流入超1亿元,科创债ETF招商、港股通互联网ETF分别流入45.88亿元、40.32亿元,前者规模增至105.63亿元 [9][10] - 同期123只ETF累计净流出超1亿元,银华日利ETF、黄金ETF分别流出37.60亿元、25.83亿元,前者规模降至636.34亿元 [10]
逼近5000亿元 债券ETF规模再创新高
中国证券报· 2025-07-21 04:20
科创债ETF上市表现 - 首批10只科创债ETF于7月17日上市 连续两日成交额分别达800亿元和1000亿元以上 交投火热 [1] - 科创债ETF鹏华上市首日成交额居首 超180亿元 嘉实和富国紧随其后 均超百亿元 [1] - 上市第二日 嘉实、招商、南方、华夏、富国、易方达、鹏华旗下科创债ETF成交额均超百亿元 [1] - 10只科创债ETF从申报到上市用时不足一个月 募集资金合计约290亿元 [1] 资金流入情况 - 科创债ETF华夏上市首日净流入112.20亿元 居首 鹏华超80亿元 嘉实和富国均超70亿元 [2] - 科创债ETF招商7月18日净流入超46亿元 鹏华超30亿元 [2] - 10只科创债ETF上市前两日合计净流入近600亿元 [2] 债券ETF市场发展 - 境内债券ETF总规模于7月18日达4945.44亿元 接近5000亿元关口 创历史峰值 [1][3] - 2024年末债券ETF规模仅1739.73亿元 显示今年以来规模增长显著 [3] - 短融ETF规模最大 达543.45亿元 政金债券ETF超500亿元 可转债ETF近400亿元 [3] - 公司债ETF易方达、城投债ETF等5只产品规模超200亿元 另有10余只超100亿元 [3] - 年初首批8只基准做市信用债ETF成立 募资超200亿元 债券类ETF产品类型持续丰富 [2] 产品价值与行业趋势 - 科创债ETF兼具稳健底色与科技成长基因 配置价值受认可 [2] - 低投资门槛和T+0交易机制提升产品吸引力 [2] - 行业建议借鉴美国经验 降低费率、丰富品种、挖掘养老金等潜在投资者 [3]
10只科创债ETF规模暴增,科创债ETF华夏、科创债ETF鹏华、科创债ETF嘉实、科创债ETF富国规模超百亿
格隆汇· 2025-07-20 15:46
债券ETF市场概况 - ETF市场持续扩容 债券ETF成为吸金主力 年内净流入资金达2587亿元 [1] - 全市场债券ETF数量增至39只 总规模突破4800亿元关口 达4810.57亿元 [1] - 19只债券ETF规模超100亿元 海富通短融ETF和富国政金债券ETF规模最大 均超529亿元 [1] 头部基金管理人表现 - 海富通基金旗下6只债券ETF规模达1010.41亿元 成为首家突破千亿门槛的债券ETF管理人 [1] - 博时基金以5只债券ETF合计规模714.82亿元排名第二 [1] - 富国基金旗下2只债券ETF规模合计637.7亿元位列第三 [1] 科创债ETF爆发式增长 - 上半年新发8只基准做市信用债ETF 下半年10只科创债ETF快速获批并上市 从获批到上市仅用1个月 [2] - 首批科创债ETF上市首日规模从300亿元飙升至765亿元 华夏、鹏华、嘉实、富国旗下产品规模均超百亿 [2] - 债券型ETF总规模0.48万亿元 占债券基金总规模6.5万亿元的比例仍较低 [2] 科创债ETF市场影响 - 提高科创债配置需求 低费率、高透明度等优势推动规模增长 成分券或迎来价差收益行情 [3] - 增强市场流动性 通过T+0机制提升交易便捷性 压缩流动性溢价 优化定价效率 [3] - 吸引中长期资金 匹配社保、养老金等机构需求 推动科技创新领域投资 [3] 债券ETF产品优势 - 债市收益率下行背景下 债券ETF因T+0交易、低费率、高透明度等优势吸引力显著提升 [2] - 主流投资者包括银行理财子、社保年金、保险、交易商等机构 [2]
国泰海通 · 深度|固收:科创债ETF如何投:投资价值和优选策略
科创债市场发展 - 科创债发展历经三个阶段:双创债阶段(2015-2021)、科创债阶段(2022-2025)、债市科技板阶段(2025年5月后)[4][17] - 截至2025年6月末,新口径下科技创新债券累计发行规模超5850亿元,接近2024年全年科创债发行规模的50%[4][19] - 存量约2.5万亿科创债中,新发科技创新债规模占比近1/4,民企主体余额占比达9.2%,较此前存量科创债的3.7%有所提升[4][21] - 债市科技板阶段政策全面升级,发行主体拓宽至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发行规模占比达46%(银行37.6%/非银8.7%)[19][20] 科创债ETF产品 - 首批10只科创债ETF于2025年7月7日完成募集,募集规模上限均为30亿元,带来初始约290亿元增量资金[5][28] - 产品跟踪三大指数:中证/上证/深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样本券余额总量超1万亿元,平均久期3.75/3.81/3.27年[5][29][31] - 指数成分券高度重合,中证指数与上证/深证指数的重合率分别达99%/89%,差异主要来自隐含评级与剩余期限要求[30] 债券ETF市场格局 - 富国基金债券ETF在管规模达520亿元(2025H1),稳居市场前三,旗下政金债券ETF(511520.SH)为国内规模最大债券ETF[39][44][45] - 科创债ETF富国(159200.SZ)作为战略产品将投入大量做市资源,与政金债券ETF形成"1+1>2"效应[48][49] - 通过政金债ETF与科创债ETF构建轮动组合,2022年末至2025年7月4日年化收益达6.3%,夏普比率3.25[50] 市场驱动因素 - 短期抢券行情压缩估值利差,有利于科创债ETF发行与扩容[7][51] - 长期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包括中长期资金引导和债市服务科技创新的制度闭环建设[4][7]
国泰海通 · 晨报0717|固收、有色、轻工
科创债ETF投资 - 科创债市场发展历经三个阶段:2015-2021年双创债阶段、2022-2025年科创债阶段、2025年5月以来债市科技板阶段 [1] - 2025年5月新政发布后,截至6月末科技创新债券累计发行规模超5850亿元,接近2024年全年科创债发行规模的50% [1] - 存量约2.5万亿科创债中新发科技创新债占比近1/4,民企主体余额占比达9.2%,较此前存量科创债的3.7%有所提升 [1] - 首批10只科创债ETF已于2025年7月7日完成募集,跟踪指数成分券来自交易所挂牌上市的高评级公募科技创新公司债及科技创新债券 [2] - 截至2025年6月末,中证/上证/深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的平均市值法久期分别约为3.75/3.81/3.27,样本券余额总量超1万亿元 [2] 科创债ETF投资策略 - 债券ETF工具箱加入科创债ETF构造轮动组合可有效提升风险收益比 [3] - 富国基金债券ETF在管规模达520亿元,稳居市场前三,旗下政金债券ETF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债券ETF [3] - 利用政金债券ETF与科创债ETF的期限利差与信用利差分位数水平构造二元轮动组合,过去两年收益与原有政金债券ETF基本持平但波动与回撤更小 [3] - 2025年5月以来8只信用债ETF纳入质押红利预期带动市场规模爆发式增长,科创债ETF快速推出及未来优化机制被市场逐步预期 [4] 锡行业投资机会 - 全球锡矿品位下滑导致供给边际增量有限且成本中枢上移,需求端在AI发展及消费电子回暖背景下有望维持高景气度 [6] - 2022年锡矿完全成本90%分位线约为25581美元/吨,至2027年或抬升至33800美元/吨,缅甸等地矿山位于成本曲线右侧 [7] - 预计2025年锡矿产量为30万吨同比+2%,整体锡供给为38万吨同比+2%,再生锡增幅较小 [7] - 预计2025年全球精锡供应存在0.83万吨缺口,供需矛盾凸显,全球和国内库存相较24年下降较大位于历史中等水平 [8] - 2025年5月美国PCE同比2.34%,市场预期9月美联储有望再度降息,全球流动性宽松利好上游原料价格 [9] 匠心家居业绩表现 - 2025Q2归母净利润中值2.41亿元同比+46.6%,扣非归母净利润中值2.39亿元同比+65.3% [12] - 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完善北美核心渠道建设,提升品牌曝光度和零售网络覆盖率 [12] - 高附加值产品销售占比提升带动毛利率改善,精细化管理优化供应链与成本控制体系 [12] - 上半年受市场利率下行、汇率波动、海运费用上涨及国际贸易形式变化影响利润率 [12]
1个月规模增长千亿 债券ETF发展进一步提速
证券时报· 2025-07-14 04:44
债券ETF市场发展现状 - 截至7月11日全市场债券ETF数量接近40只总规模突破4000亿元大关达到4278亿元[1][2] - 债券ETF规模突破四个1000亿元分别用时11年、9个月、4个月和1个月呈现加速增长趋势[1][4] - 39只债券ETF来自18家基金管理人15只产品规模超百亿元最大的是富国政金债券ETF规模超527亿元[2][3] 债券ETF产品结构 - 规模上百亿元的债券ETF集中在可转债、公司债、信用债等领域博时可转债ETF规模约384亿元[3] - 信用债ETF数量相对较多共6只华夏信用债ETF规模最大约223亿元[3] - 国债ETF共8只鹏扬30年国债ETF和国泰十年国债ETF规模超百亿元其余6只规模较小[3] 债券ETF加速发展原因 - 2024年以来债市收益率中枢下行主动管理超额收益空间有限债券ETF吸引力提升[4] - 债券ETF具有T+0交易模式、低费率优势总费率仅为其他被动型指数债基的78%主动管理型债基的40%[4] - 市场机制创新如信用债ETF纳入质押式回购担保品名单提升交易效率和流动性[8] 债券ETF未来增长空间 - 投资者类型日趋多元银行理财、保险资管等机构成为主要参与力量[7] - 银行理财子或成信用债ETF最大基石投资者35万亿元理财规模10%渗透率对应3.5万亿元潜在规模[8] - 基金管理人需提供更丰富产品简化投资流程加强投资者教育以推动市场发展[7]
国泰海通|固收:科创债ETF如何投:投资价值和优选策略
科创债市场发展 - 科创债发展历经三个阶段:2015-2021年双创债阶段、2022-2025年科创债阶段、2025年5月以来债市科技板阶段 [1] - 2025年5月新政发布后,截至6月末新口径下科技创新债券累计发行规模超5850亿元,接近2024年全年科创债发行规模的50% [1] - 存量约2.5万亿科创债中新发科技创新债占比近1/4,新发债券民企主体余额占比达9.2%,较存量科创债的3.7%有所提升 [1] - 当前3.0阶段通过风险共担+主体扩容+创新工具的政策组合重构债市服务科技创新的适配机制 [1] 科创债ETF产品动态 - 首批10只科创债ETF已于2025年7月7日完成募集,跟踪交易所挂牌上市的高评级公募科技创新公司债及科技创新债券 [2] - 截至2025年6月末,中证/上证/深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的平均市值法久期分别为3.75/3.81/3.27,样本券余额总量超1万亿元 [2] 债券ETF投资策略 - 债券ETF被动化浪潮兴起,富国基金截至2025H1债券ETF在管规模达520亿元,稳居市场前三 [3] - 政金债券ETF与科创债ETF构造的轮动组合在过去两年收益与原政金债券ETF持平,但波动与回撤更小,风险收益比提升显著 [3] 市场短期与长期驱动因素 - 2025年5月以来8只信用债ETF纳入质押红利带动市场规模爆发式增长,科创债ETF快速推出叠加政策优化机制推动市场预期 [4] - 短期学习效应与抢券行情压缩成分券估值利差,有利于科创债ETF发行与扩容 [4] - 长期政策对中长期资金流入的引导及制度闭环规划将成为产品发展动能 [1][4]
规模突破4000亿!债券ETF,1个月涨了1000亿!
券商中国· 2025-07-13 21:22
债券ETF市场概况 - 截至7月11日全市场债券ETF数量接近40只,总规模突破4000亿元,其中新成立的10只科创债ETF募集近290亿元 [1][2] - 债券ETF在ETF总规模中占比不足10%,而债券基金总规模超6.5万亿元,基础债券市场规模达上百万亿 [1][5] - 39只债券ETF来自18家基金管理人,15只规模超百亿元,最大为富国基金政金债券ETF(525亿元)和海富通短融ETF(520亿元) [2] 产品类型与规模分布 - 规模超百亿的债券ETF集中在可转债(博时基金383.65亿元)、公司债(易方达232亿元)、信用债(华夏基金220亿元)等领域 [3] - 国债ETF共8只,仅鹏扬30年国债ETF和国泰10年国债ETF规模超百亿,地方债ETF规模普遍不足30亿元 [3] - 信用债ETF共6只,广发、海富通、博时等旗下产品规模均超百亿 [3] 发展趋势与驱动因素 - 债券ETF规模加速增长:首个千亿用时11年,后续三个千亿分别仅用7个月、4个月、1个月 [1][6] - 2024年以来债市收益率下行,债券ETF因"T+0"交易、费率优势(仅为主动管理型债基的40%)吸引力提升 [4] - 投资者多元化(养老金、银行理财、保险资管等)和机制创新(信用债ETF纳入质押回购)推动市场扩容 [6][9] 未来增长潜力 - 银行理财子或成信用债ETF最大基石投资者,若35万亿元理财规模渗透率达10%,对应ETF规模可达3.5万亿元 [9] - 信用债ETF质押功能可提升收益增厚、交易便捷性和流动性,进一步吸引机构资金 [9] - 行业需丰富产品供给、简化投资流程以匹配机构需求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