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

搜索文档
理想对悬挂的理解在不断变化
理想TOP2· 2025-06-19 23:41
22款L9是按极致舒适取向调教的,有媒体反馈希望更运动,悬架团队当时认为增强运动性会牺牲舒适性。由于L9大卖,理想方当时认为不用改进。 以下文章来源于硬哥说 ,作者硬哥 硬哥说 . @硬哥 本人,为粉丝答疑解惑,分享产品体验、发布专业评测、传播使用技巧…… 省流版: 23年,L789用户增多,真实车主吐槽空悬太软的声音越来越多,理想决定通过调整CDC算法,让车运动性更强。原计划只提供更运动的3种模式,由于 老用户呼声太强烈。决定舒适魔毯3种模式,运动魔毯3种模式。 理想认为本质是不同用户对颠和晃的接受度不同,由于物理硬件限制,二者很难兼顾。 24款L9上双腔空悬核心思路是让运动魔毯更运动,舒适魔毯收益不高,未解决颠和晃兼顾问题。 硬哥认为双腔空悬原理和调节都不复杂,CDC连续可变阻尼减震器原理不复杂,调控策略非常复杂,尤其是双阀CDC。 25款L9上双阀,让所有底盘模式明显改善,大幅缓解颠晃不可兼得问题。双阀牺牲了极致舒适性后,李想倾向不要双阀,团队经过综合评估,认为对L9 而言上双阀利大于弊,对MEGA弊大于利。 补充说明: 同一车型空簧较 螺簧,一般会导致NVH与舒适性会略好,运动性略差。最大特点是通过充 ...
锐博康复创始人陈博闻:专业人才驱动康复服务标准升级
搜狐网· 2025-06-19 13:12
6月6日,锐博康复创始人陈博闻受邀到上海体育大学进行主题演讲,结合自己国家花样游泳队、国家体育 总局体育医院、CBA的从业经历,和在校生分享运动康复行业现状与未来发展,运动康复专业人才的职业 选择。 锐博多元化培训体系催生高水平人才 相较于运动系统损伤,肌筋膜疼痛、体态异常疼痛、腰膝关节等慢性复杂疼痛损伤,对康复治疗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成立9年,锐博深耕复杂性疼痛损伤问题的康复解决方案,这也使得锐博康复在患者心中塑造 了"慢性疼痛找锐博"的品牌印象。 "我们现在接触到的患者,单一疼痛损伤问题的非常少,大部分都是多个疼痛损伤的复杂性问题,康复师需 要不断更新迭代自己的知识库,才能真正做到对患者负责"。陈博闻老师谈到。 运动康复治疗师职业赛道含金量高 随着对专业能力需求的不断提高,人才已成为推动运动康复市场发展的核心要素,康复治疗师必须掌握更 为全面的职业技能,职业地位和发展前景也水涨船高。对于康复机构而言,拥有全能型的康复人才显得尤 为重要。 当前国内拥有技术资格的运动康复师仅约3.6万人,导致康复师密度仅为0.026‰,远低于发达国家如澳大利 亚(1.6‰)的水平。这种康复人才的严重匮乏,无疑将成为运动康复商 ...
2025时尚之谜:到底是球鞋出轨,还是皮鞋劈腿?
虎嗅· 2025-06-19 12:06
运动乐福鞋市场趋势 - 运动乐福鞋成为2025年时尚行业重要突破,融合传统乐福设计与运动鞋科技,回应消费者对新鲜感的需求[1][3][20] - New Balance通过联名策略引领风潮,与Junya Watanabe合作推出的1906L成为标志性产品[5][6] - NIKE推出女性专属款式Nike Air Max Phenomena,但市场观察认为其反应稍显迟缓[3] 品牌竞争与产品设计 - HOKA、Converse、Puma等品牌跟进运动乐福鞋趋势,共同特点是在运动鞋中底平台上融合乐福鞋形态并优化细节[9][11][14] - 设计调整包括前掌收窄、鞋口倾斜角度优化,以迎合当代审美偏好和舒适性需求[9] - 混合设计并非全新概念,NIKE 1980年Vagabond和2019年Cottweiler x Reebok作品曾尝试但未成功[24][26][28] 消费者反馈与市场接受度 - 潮流群体对运动乐福鞋热情高涨,认为其提供反差感和新鲜感,Jaden Smith等名人公开穿着[14][16] - 街头调查显示仅30%用户选择混合乐福鞋,但行业仍视其为范式更新[20] - 社交平台用户普遍认可其舒适性,符合经济危机下精简消费和通用型需求[31][33] 行业背景与深层动因 - 经济危机推动消费习惯转变,通用型、舒适性成为关键词,类似1929年大萧条和2008年次贷危机后的时尚趋势[28][31] - 运动乐福鞋是混合设计风潮的一部分,此前玛丽珍、芭蕾鞋重构已验证成功[33][35][37] - 行业认为其象征品牌突破复刻安全区的勇气,可能预示新时代来临[39]
野村:5-6月国内外运动服饰销售放缓 看好安踏及AMER
快讯· 2025-06-19 11:07
野村:5-6月国内外运动服饰销售放缓 看好安踏及AMER 金十数据6月19日讯,野村发报告指,中国运动服饰品牌的销售动能仍面临不确定性,因现消费者较注 重自我满足需求,而非竞技运动。看好安踏体育(02020.HK)及AMER。报告表示,今年第2季,主要运 动服饰品牌的销售情绪放缓。据该行近期调查,5-6月主要国内外运动服饰品牌的销售动能有所放缓。 野村预计,主要运动服饰公司销售势头疲软的局面将持续至2025年第2季至第3季,主要原因是低线城市 及其服装细分市场销售势头疲软,且竞争加剧。 ...
以痛为阶 一枚中国首金背后的攀登
新华网· 2025-06-19 10:29
新华社北京6月18日电(记者王沁鸥、单磊)痛——这是潘愚非在攀至最高点前,仅剩的身体知觉。 15日晚,攀岩世界杯伯尔尼站男子攀石决赛,这名两届奥运"老将"距离他的首枚世界大赛金牌,似乎那么近又那么远。 比赛进程已来到四条线路中的最后一条,如果潘愚非在三次尝试内登顶,他就将暂时跃居第一,获得冲金的希望。如果夺金,这也将是中国攀岩 在攀石项目中的世界大赛首金。 "东京奥运会后,我感觉自己越来越重了。本是无时无刻不在克服地心引力的运动,但却越发感觉自己沉重得迈不开腿,甚至失去了向上出手的勇 气。" 还有不到一周,潘愚非才满25岁,但这已是他征战世界大赛的第十个年头。十年间,很多人将他看作项目的领军人物。2017年,他在世界杯分站 赛上获男子难度铜牌;2019年,铜牌变银牌;2021年,他成为首位征战奥运的中国男子攀岩选手。那时,他被国际奥委会官网称赞为"改写了中国 攀岩运动的历史"。 说他改变历史,是因为他为弱势项目带来了希望。攀岩分为速度、攀石和难度三个小项,其中难度和攀石历史最为悠久,其比赛由定线员在人工 岩壁上排列岩点组成攀爬线路,每场比赛的线路都不同。由于攀爬线路和动作库千变万化,培养一批成熟的攀石和难度选 ...
从体坛到讲坛——入校实训项目为退役运动员转型探索新路
新华网· 2025-06-19 09:11
原标题:从体坛到讲坛——入校实训项目为退役运动员转型探索新路 退役,是运动员职业生涯的重要节点。退役后,运动员们面临着转型,在新的岗位和角色上开启职 业生涯的"下半场"。 日前,"国家体育总局2025年退役运动员入校实训"项目在四川成都天府新区举行了结训仪式。在一 个月的时间里,来自全国各地的23名退役运动员深入校园实训,以体育老师的身份参与教学工作,在与 学生们的交流中获得了各自的收获,也为未来的职业规划打开了新思路。 转型:体育老师原来是这样的 28岁的刘子新曾是一名公路自行车运动员,退役后她尝试了不同类型的工作。2023年,她作为领骑 员搭档一名残疾人运动员在杭州亚残运会拿到金牌。运动员身份之外,她还在一个自行车俱乐部担任主 教练,也准备尝试做自媒体。 这次来到成都,经过一个月的实训后,她对体育老师的职业有了全新的认识。 平台:拓宽退役运动员就业渠道 "退役运动员入校实训"项目,今年已经是第二届了。该项目由国家体育总局人事司指导,体育总局 体育基金管理中心、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主办,四川天府新区教育和卫生健康局承办,四川天府新区教 师共享中心、四川天府新区教育学会执行,旨在帮助退役运动员顺利转型学校体育教 ...
雷军手动点赞,中国车手勒芒赛“一飞”冲天
36氪· 2025-06-19 07:32
法拉利车队表现 - 法拉利AF Corse车队第83号车组以14.084秒优势完成387圈(5272.54公里),为法拉利拿下队史第12冠,实现2023-2025三连冠 [1] - 法拉利自2023年重返Hypercar级别以来展现统治力,跃马推出的法拉利499P在2023和2024实现两连冠 [4] - 法拉利三辆赛车在正赛中一度包揽前三,最终83号客户车队克服车队指令等不利条件夺冠 [4][5][8] 叶一飞个人成就 - 叶一飞成为勒芒赛102年历史上首位夺得全场总冠军的中国车手 [2] - 叶一飞承担7.5小时驾驶时间,在夜间追击和扩大领先优势中发挥关键作用,最快圈速屡屡压制同队车手 [4] - 叶一飞从2021年LMP2组别退赛到2025年Hypercar组别夺冠,完成5年磨砺 [9][11][13] 中国赛车及汽车工业影响 - 叶一飞夺冠填补中国车手在勒芒赛冠军空白,将提升国内赛车运动关注度和卡丁车培训市场 [14] - 小米通过赛车营销强化性能电动车定位,SU7 Ultra在纽北刷新圈速为高价战略提供支撑 [15] - 领克Cyan Racing参加WTCR,中国车企通过国际赛事验证技术并反哺量产车 [18] - IQOO与宝马合作推出BMW M Hybrid V8赛车,拿下勒芒赛第17名创造队史最佳 [19][21] 赛事数据与商业价值 - 2025年勒芒赛共有33.2万观众到场观赛,创造赛事新纪录 [21] - 凯迪拉克官方账号直播吸引622.9万人观看,勒芒赛在中国影响力逐步提升 [21] - Hypercar组别更符合超跑幻想,LMP2和LMPGT接近市售车型,适合厂商品牌带货 [18]
助力银发族健康消费升级 康宝莱参加上海消保委“提振消费·维护权益”大讲堂
搜狐财经· 2025-06-19 02:34
行业趋势 - 新银发经济被视为消费提质升级的战略级风口,消费需求从"低价实用"转向"品质化、功能化、体验化" [3] - 新退休群体规模扩大叠加消费能力提升,新银发经济有望成长为万亿级市场,覆盖健康科技、旅游服务、文化娱乐、智能家居等领域 [3] - 健康消费成为新银发群体的核心刚需,推动相关产品服务创新升级 [7] 公司战略与创新 - 公司聚焦"营养+运动"健康理念,推出蛋白营养粉、奈沃科粉等产品帮助老年人补充营养、缓解疲劳、提高免疫力 [6] - 产品创新方面,研发精氨酸和瓜氨酸黄金组合促进一氧化氮生成保护血管,并融合中西养生理念开发黑芝麻、红豆薏苡仁等本土化口味蛋白粉 [7] - 解决方案创新方面,收购Pro2col和Link BioSciences两家高科技公司,搭建个人生物识别信息平台提供个性化营养建议和长寿方案 [7] - 商业模式创新方面,全国3000余家社区营养俱乐部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支持、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和社群活动 [7] 市场推广与未来规划 - 通过消费体验互动区科普健康营养观念,推广奈沃科粉和代餐奶昔等产品 [10] - 未来将依托40年专业积淀,持续推动"营养+运动"理念,满足银发群体健康消费升级需求 [10]
爱建智能制造周报:具身认知智能与运动控制协同进阶-20250618
爱建证券· 2025-06-18 18: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沪深 300 指数 -0.25%,机械设备板块 -1.17%,申万一级行业排名 21/31 位,能源及重型设备 +1.69% 表现最佳 [4][8] - 人形机器人认知智能与运动控制协同进阶,政企合力推动场景落地,商业化进程显著提速 [4] - 半导体设备海外 DDR4 产生“价格倒挂”,国内存储厂有望扩产承接海外成熟制程产能转移,相关供应商有望受益 [4] - 可控核聚变主流项目建设节奏加快,产业链活跃度有望提升 [4] 周度行情回顾 本周机械设备板块表现优于沪深 300 指数 - 本周沪深 300 指数 -0.25%,机械设备板块 -1.17%,申万一级行业排名 21/31 位,能源及重型设备 +1.69% 表现最佳 [8] - 涨幅前五公司为北矿科技(+61.09%)、金鹰股份(+40.57%)等;跌幅前五公司为恒而达(-21.02%)、集智股份(-23.31%)等 [14] 本周机械设备板块估值整体回升 - 本周机械设备行业 PE - TTM 估值 -1.71%,激光设备、能源重型设备、磨具磨料抬升幅度前三,制冷空调设备、工程器件、其他自动化回调幅度前三 [16] 具身智能模型与运动控制迭代 企业公告 - 三花智控确定 H 股发行价格区间并启动公开发售 [23] - 华工科技披露半导体设备业务研发进展 [23] - 银轮股份联合出资设立依智灵巧 [23] - 兰石重装子公司拟收购青岛装备 100% 股权 [23] - 雷迪克拟取得誊展精密 51% 股权 [23] 智能制造行业跟踪及点评 自动化:具身智能模型与运动控制持续迭代 - Meta 推出 V - JEPA 2 模型赋予机器人对物理世界的理解与预测能力,众擎机器人“直膝行走”控制专利提升步态稳定性与能效 [4][24] - 全球首个具身智能机器人 4S 店有望 8 月落地,工信部与民政部联合启动“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试点” [4][25] 半导体设备:国内原厂有望承接海外 DDR4 产能 - 海外 DDR4 因原厂停产产生“价格倒挂”,国内存储厂有望扩产承接产能转移,加速国产设备渗透率提升 [4][28] - 近 7 日国内主流晶圆代工厂和封测厂公开披露 22 项招标、中标和备案审批公告 [29] 可控核聚变:5 月至今累计 26 项招标项目 - 截止 6 月 13 日,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共 26 项招标项目,17 项中标项目,近 7 日新增招标 2 项、中标 1 项 [31] 数据:5 月 PMI 回升,供需边际改善 宏观数据:供需边际改善 - 5 月制造业 PMI 为 49.5%,装备制造业 PMI 为 51.2%,大、中、小型企业 PMI 分别为 50.7%、47.5%、49.3% [33] - 5 月全部工业品 PPI 同比 -3.3%,环比 -0.4%,采掘业 PPI 同比 -9.4% 跌幅最大 [33] 半导体设备行业:晶圆价格承压,代工与封装企业扩产 - 全球半导体设备行业延续增长,中国大陆厂商订单亮眼,国产替代加速 [41] - 硅晶圆盈利承压,原厂营收回暖但利润受政策扰动,晶圆代工成熟制程承压,封装测试先进封装放量 [41][42] - 4 月半导体设备进口量价显示部分品类仍存进口依赖,国产替代趋势清晰 [44] 自动化行业:“基本盘复苏 + 结构化升级”共振 - 4 月中高端制造驱动明显,下游设备更新、工艺升级投资增强,自动化厂商将受益 [46] - 4 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 +6.1%,总体工业景气度较去年同期改善 [49] 工程机械行业:5 月外需韧性延续 - 25Q1 工程机械板块业绩“轻重并进、内稳外强”,4 月多项核心机型销量增长,5 月外需韧性延续 [51] - 5 月工程机械主要产品开工率为 59.5%,同比降 5.01%,挖掘机销量环比降 17.79%,中长期仍具修复基础 [51] 新能源设备行业:海风设备 25Q1 需求增量明显 - 政策驱动叠加外部环境改善,海风设备或迎内外需共振 [53] - 4 月风电新增装机量 5.3GW,同比 +298.5%,光伏新增装机量 45.2GW,同比 +214.7% [53] 周度 VC/PE 总结 - 本周共有 37 项先进制造相关 VC/PE 投资信息,集成电路、机器人各 9 项,智能装备 6 项,其他产业 13 项;天使轮 6 项,A 轮 9 项,战略融资 5 项,其他轮次 17 项 [62][64]
从集体买船到载量比拼,中国车企“大船东时代”来临
第一财经· 2025-06-18 15:18
"没有足够的船只、火车,也没有足够的汽车运输公司来真正支持这波汽车交付潮。"疫情后的2022 年"一船难求",特斯拉CEO马斯克在当年一场财报会上如此说道。 也是这一年,随着中国汽车出口的持续爆发,头部自主品牌开始纷纷开启"买船"运动,当上了"船东", 比如上汽集团、比亚迪等。进入2025年后,这场运动上升到了船载量的较量。 传统的汽车运输船载量一般在6000至8000个标准车位之间。4月底,配置9200个标准装载车位的汽车运 输船比亚迪"深圳号"开启出口首航,创造了已投入运营的全球最大装载量汽车运输船纪录。仅一个半月 后,上汽集团旗下安吉物流的"安吉安盛"号开启首航,再次刷新了这个纪录至9500个标准车位。近日, 上汽安吉物流第二艘9500车位级别汽车运输船"安吉宏盛"号也开启首航。 除上汽集团和比亚迪外,5月下旬,吉利汽车旗下吉速物流第一艘自有汽车运输船也正式投入使用。 随着出口逐渐规模化,车企开始摆脱对运力紧张、价格高企的航运公司的依赖,直接自己下订单造船, 并组建自有海上汽车船运输船队,来提升单车运输成本、新车交付时效,以及确保供应链的安全性、稳 定性。 目前,比亚迪已有4艘汽车运输船正式投入使用。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