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对外开放

搜索文档
5月6日重要资讯一览
证券时报网· 2025-05-06 23:05
新股申购 - 汉邦科技申购代码787755 发行价22.77元/股 申购上限0.50万股 [2] 宏观经济与政策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将于5月7日举行新闻发布会 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 [3] - 中欧立法机构同步全面取消相互交往限制 以加强对话合作 [3] - 中国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 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 2025年增长目标为5%左右 [3] - 香港证监会与港交所推出"科企专线" 便利特专科技及生物科技公司以保密形式提交上市申请 [4] - 国务院食安办联合多部门部署食品添加剂滥用问题综合治理行动 [4] 行业数据 - "五一"假期全国邮政快递业累计揽投快递包裹超48亿件 同比增长超两成 [4] - 美国3月国际贸易逆差为1405亿美元 出口2785亿美元 进口4190亿美元 [4] 公司动态 业务进展 - 日盈电子目前无人形机器人相关业务收入 [5] - 兆丰股份尚未开展机器人相关业务 行星滚柱丝杠研发及样品试制处于初期阶段 [6] - 华智数媒《水饺皇后》累计票房收入约2.18亿元 [7] - 豪恩汽电收到某头部新能源汽车品牌定点信 [7] - 奥普光电签订2.97亿元某型光学系统研制合同 [7] - 长川科技拟设立合资公司 从事高端封测设备国产化 [10] - 国芯科技抗量子密码芯片新产品内部测试成功 [10] 资本运作 - 华懋科技控股股东拟1亿元—2亿元增持公司股份 [8] - 韵达股份控股股东拟1亿元—2亿元增持公司股份 [9] - 玲珑轮胎控股股东拟2亿元—3亿元增持公司股份 [10] - 华谊集团拟40.91亿元收购三爱富60%股权 [10] - 通裕重工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山东省国资委 股票及可转债复牌 [10] - 宁德时代已回购664.1万股 使用资金15.51亿元 [10] 经营数据 - 祥源文旅"五一"假期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0.47% [10] - 赛力斯4月新能源汽车销量3.15万辆 同比增长12.99% [10] - 远东股份4月中标/签约千万元以上合同订单合计26.46亿元 [10]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中方将采取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 有信心实现2025年的5%左右增长目标
快讯· 2025-05-06 19:32
宏观经济政策与增长目标 - 中方将采取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以支持经济增长 [1] - 中国有信心实现2025年5%左右的GDP增长目标 [1] - 2024年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5.4% 显示经济开局良好 [1] 中国对全球经济的贡献 - 中国近年来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 [1] - 中国既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也是重要贡献者 [1] 市场开放与国际合作 - 中国将继续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并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1] - 中方计划与亚太成员分享发展机遇 共同应对挑战 [1]
“内外联动”彰显中国经济韧性和开放决心(开放谈)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06 08:53
中国经济韧性 - 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额占比从2018年的19.2%降至2024年的14.7%,显示经济体系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增强 [1] - 依托全球最大的单一国内市场,可有效消化转内销的外贸商品,对冲美国关税的负面冲击 [1] - 沿海地区通过专项扶持计划(如浙江省"外贸优品转内销")和数字化营销手段(直播电商等),提升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的效率 [1] 外贸拓内销的协同机制 - 政府通过财政补贴、特别融资工具、提高出口退税率等政策组合拳降低企业转型成本 [2] - 电商平台利用成熟渠道和运营优势,为外贸企业提供快速进入国内市场的通路 [2] - 外贸企业主动对接政府和平台,形成"需求—政策—服务"的良性互动机制 [2] 供给侧与需求侧改革 - 深化国内市场改革(如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倒逼企业通过管理创新和技术升级提升竞争力 [3] - 政府推出的消费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工具拓展了企业的市场空间 [3] - 外贸企业转内销过程中学习适应国内外市场差异(消费偏好、习惯等),增强国际竞争力 [3] 长期战略与国际合作 - 内销市场培育将反哺外贸竞争力,加速中国出口竞争优势从低价导向向高质量、高技术导向转型 [2][3] - 外贸拓内销战略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实践,深化"一带一路"合作并推动南南合作转型升级 [3] - 中国将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包容普惠的世界贸易秩序,为全球经济治理贡献智慧 [3]
吸引更多境外游客“打卡中国”
搜狐财经· 2025-04-30 16:50
政策优化 - 离境退税起退点从500元下调至200元,现金退税限额由1万元上调至2万元 [1] - 购买200元商品可退税约22元,利好小额消费群体 购买1.5万元商品可获约1650元现金退税,利好大额消费群体 [2] - 政策优化缩短退税链条和时长,提升跨境消费便利性 [2] 消费影响 - 起退点下调刺激"随手买""多次买"行为 现金退税限额上调提升大额消费体验 [2] - 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全国推广后,境外旅客携带行李明显增多 [2] - "中国游"与"中国购"形成协同效应,相互促进消费增长 [2] 市场吸引力 - 中国制造成为高质量、高性价比代名词 涵盖国际精品、国货潮品、特色美食、非遗文创等 [2] - 免签政策扩围、支付环境改善、退税政策优化共同推动中国从"世界工厂"向"文化卖场"转型 [3] - 跨境电商、进口博览会、离岛免税等多渠道为国际买家提供多样化选择 [3] 行业前景 - 政策持续优化将提升中国作为全球购物目的地的竞争力 [3] - 中国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创新发展支撑"购在中国"趋势 [5] - 未来将通过优化服务链条、提升旅游体验,打造"人生打卡地"形象 [5]
广交会线上平台是打造“永不落幕”的广交会的重要载体
中国发展网· 2025-04-29 22:00
展览规模 - 展览总面积155万平方米,展位总数约7.4万个,参展企业约3.1万家 [1] - 出口展展位数近7.3万个,参展企业首次突破3万家,比上届增加近900家 [1] - 进口展展位数约1600个,来自50个国家和地区的736家企业参展,与上届基本持平 [1] 展览题材 - 三期分别以"先进制造""品质家居""美好生活"为主题,共设55个展区、172个产品专区 [2] - 首次在第一期增设服务机器人专区,集中展示人工智能发展最新成果 [2] - 首次新设集成房屋专区,继续设立智慧生活、智慧物流与仓储设备、数字化工厂及智能制造生产线等多个新兴产业相关题材专区 [2] 参展质量 - 新出台《改进广交会参展企业质量有关工作举措》,推出10条措施 [2] - 新参展企业超过4200家 [2] - 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等称号的企业超过9700家,比上届增长20% [2] - "新三样"、数字技术、智能制造相关题材企业约3700家,拥有自主品牌的企业17000多家,通过各类国际通行认证的企业近22000家 [2] 招商力度 - 聚焦"一带一路"、RCEP、欧美等重点市场,通过全球推介活动、广告和新媒体营销等多形式招商 [3] - 定向邀请世界零售250强企业和行业头部大商,优化境外采购商结构 [3] 线上平台 - 广交会APP下载量达到14.8万次 [3] - 升级推出面向采购商和供应商的两个版本APP,优化服务套餐标准和内容 [3] - 重构"贸易配对"系统,优化供采对接流程,提升匹配效率和精准度 [3] 贸促活动 - 举办1000多场贸易促进活动 [3] - 包括18场行业会议活动、约400场新品发布活动、590余场"贸易之桥"贸促系列活动、20场"好宝、好妮探广交"活动 [3]
湖北去年进出口增速中部第一
快讯· 2025-04-29 13:05
4月29日,在"牢记嘱托建成支点——'七大战略'行动方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湖北省商务厅介绍,湖 北高水平对外开放迈入快车道,2024年湖北省进出口突破7000亿元大关,增长9.6%,增速中部第一; 实际使用外资19.2亿美元,规模稳居中部第一。(人民财讯) ...
从跨境投资“首选地”到全球科创“新磁极” 前海答问高水平对外开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8 09:38
前海自贸区发展成果 -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外贸进出口总值从2015年712亿元跃升至2024年5379.8亿元,增长7.5倍 [1] - 累计使用外资381.57亿美元,占深圳市47.1%,占广东自贸试验区67.2% [1] - 2024年1-3月新增外资企业502家,其中港资企业416家,同比增长89.1% [1][8] 跨境电商与供应链 - 2024年深圳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3720亿元,连续三年全国第一,前海处理量占全市95% [3] - 前海形成5分钟"出海联络圈",吸引亚马逊、谷歌、Temu等头部企业入驻 [3][4] - 前海综合保税区2024年进出口3752.5亿元,增长49.9%,全国排名第四 [4] - MCC前海集拼模式节省企业近一半报关时间,"全球中心仓"降低芯片企业15%物流成本 [5] 金融开放与深港合作 - 前海跨境人民币收支累计超万亿元,与香港跨境收支占80% [9] - 深港国际金融城入驻超460家金融机构,港资外资占比30% [9] - 星展银行增资16亿元收购深圳农商银行19.4%股权,大新银行设立全国首家"双牌照"分行 [8] 科技创新与产业生态 - 睿思芯科发布全国首款RISC-V服务器芯片,单核性能较英特尔提升30% [12] - 前海构建"五自由一有序"开放体系,人工智能算力规模超10000P [14][15] - 实施境外人才个税优惠,认定受惠3255人次,建立深港跨境数据验证平台 [15] 法治与营商环境 - 75.29%企业投资前海最看重法治环境,92.15%企业愿适用香港法律 [11] - 前海法院累计审理涉港案件超1.4万件,适用香港法案件占比超60% [11][12] - 全国首部投资者保护条例在前海出台,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12]
一季度烟台实现货物进出口总额1170.8亿元,总量居全省第二
齐鲁晚报网· 2025-04-27 18:35
秦立燕说,烟台是外贸大市,对外贸易在全市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今年以来,面对严 峻复杂的形势,烟台市商务系统主动作为、积极应对,着力从政策服务、主体培育、业态创新等多方面 发力,取得良好成效。一季度,全市实现货物进出口总额1170.8亿元,总量居全省第二位,同比增长 12.5%,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1.2、6.6个百分点,总量占全省比重达14.3%,同比提升0.8个百分 点,实现了"开门红",为全省商务指标稳健向好作出了烟台贡献。 持续加大政策供给。全面落实省政府关于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等有关文件,立足烟台特色和工作 实际,制定出台《关于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的实施意见》,持续完善国际物流通道,明确发展新 业态、加快推进绿色贸易等4项重点任务,充分赋能外贸发展。印发《烟台市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三年 行动计划(2025—2027)》,实施跨境电商产业升级、主体培育、基础扩容、人才培育、服务创新五大工 程,年内打造20个海外仓、优化12个跨境电商产业带。 烟台市商务局将深入研判形势变化,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全力稳 住外贸基本盘,加快推动内外贸一体化,以高质量发展 ...
苏州再次发出全球招商令——共赴高水平对外开放春日之约
新华日报· 2025-04-27 07:26
苏州全球招商大会概况 - 2025苏州全球招商大会吸引1000多名嘉宾参与,外资嘉宾覆盖42个国家和地区,50多个贸易投资促进机构及境外商协会参会 [1] - 苏州提出将提升投资贸易、市场准入、工作生活便利度,打造透明稳定的政策环境 [1] - 这是苏州第二年高规格举办全球招商大会,传递出持续扩大开放的信号 [2] 苏州开放经济成果 - 苏州现有外资法人企业超1.9万家,178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近500个项目,累计实际使用外资1670亿美元 [2] - 2024年首届全球招商大会签约367个项目,总投资3735.4亿元,目前开工率70.8%,产业项目投产率34.8% [3] - 2025年大会现场签约417个项目,金额达3415.7亿元,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 [4] 外资企业在苏发展案例 - 飞利浦在苏州布局全球唯一综合性影像产品基地,CT产量占全球三分之二 [2] - 三星集团在苏累计投资超12亿美元,设立11个项目,近期苏州三星电子续签30年合资协议 [4][5] - 松下将苏州定位为创新基地,开展汽车智能化等业务 [5] - 捷螺智能设备签约后快速投产,2025年上半年订单量同比翻两倍 [3] 产业创新生态建设 - 启动全球产业创新合作伙伴计划,推动科研攻关和产业链安全 [5] - 向采埃孚等外资研究院授牌,支持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等技术研发 [6] - 出台政策对年利润再投资超5000万元的外资制造业企业给予2%奖励,最高1000万元 [7] - 博纳环境设备二期厂房将投产,产能扩大一倍,集团每年将中国工厂30%净利润用于再投资 [8] 营商环境优化 - 苏州通过流程再造解决超6000个企业办事痛点,实现外资企业网上登记便利化 [8] - 航盛电子在常熟布局新能源华东总部后,继续追加汽车控制电子项目投资 [8] - 苏州承诺"用100%努力帮助企业增加1%成功概率" [9]
打造高水平 对外开放“门户标杆” 前海书写中国自贸区开放引领的“深圳样本”
深圳商报· 2025-04-27 01:06
文章核心观点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构建开放体系,形成多项制度创新成果并推广,累计使用外资可观,从制度创新策源地成为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标杆,在跨境贸易、营商环境、深港合作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 [1] 打造“价值链枢纽”门户标杆 -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外贸进出口总值从712亿元跃升至5379.8亿元,年均增长超25%,新业态蓬勃发展,如西门子医疗设备保税维修中心落地、芯片生产商依托公共服务平台优化供应链 [2] - 2022年海关总署发布支持前海18条措施,推动货物贸易通关便利化,前海提出多种跨境电商新型业务模式,2024年前海综合保税区首次升为A类,全省排名第一 [2] - 前海跨境电商集聚区引进平台企业,集聚供应链龙头,进出口增长104%,累计引进超175家跨境电商企业,推动从“贸易通道”升级为“价值链枢纽” [3] 打造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 2022 - 2024年前海蛇口自贸片区连续三年蝉联中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第一,“金融支持前海30条”落地形成多项全国首创成果和“六个跨境”金融创新品牌,截至2024年底,前海QFLP、QDIE试点机构占全市八成,港资机构占九成以上 [4] - 前海高标准建设前海深港国际法务区,实现多项法律创新举措,形成“双终局”架构,已有254家法治机构集聚 [5] - 前海发布“前海全球服务商”计划,落地多家知名机构,启动18个产业集聚区建设,搭建现代服务业体系 [5] 深港共筑自贸新高地 - 规则衔接上,前海率先实现“港资港法港仲裁”,医疗领域有突破,降低港人执业门槛,推动26类专业人士在前海执业 [7] - 民生互通方面,“港澳e站通”让政务服务香港“就近办”,发行“前海卡”“互通行”卡,集聚多所国际学校,提供跨境支付方式 [7] - 创业方面,“深港通注册易”等改革让港澳投资者便捷登记,首创企业开办“双录签名”,每年为企业节省约3800万元,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孵化众多团队,推出“1510”模式,基金首批项目签约落地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