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研发

搜索文档
四环医药(00460.HK):轩竹生物自主研发的1类创新药吡洛西利片单药及联合氟维司群治疗HR+╱HER2-晚期乳腺癌的两个适应症获国家药监局上市批准
格隆汇· 2025-05-15 20:55
核心观点 - 四环医药旗下轩竹生物自主研发的CDK4/6抑制剂吡洛西利片2个适应症的新药上市申请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 [1] - 吡洛西利片是国内唯一获批单药用于HR+/HER2-晚期乳腺癌后线治疗的CDK4/6抑制剂,也是轩竹生物首个获批上市的抗肿瘤创新药 [2] - 吡洛西利临床试验数据针对中国乳腺癌患者发病特点,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2] 适应症获批 - 单药用于既往转移性阶段接受过两种及以上内分泌治疗和一种化疗后出现疾病进展的HR+、HER2-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成人患者 [1] - 与氟维司群联合用于既往接受内分泌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的HR+、HER2-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成人患者 [1] 临床数据 - 研究组中既往接受晚期化疗的患者占比23.9%,原发耐药患者25.6%,绝经前患者37%,内脏转移患者68.2% [2] - 联合氟维司群用药使二线治疗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达14.7个月(研究者评估),盲态独立评审委员会评估的mPFS达17.5个月 [2] - 吡洛西利单药后线治疗患者mPFS长达11个月,刷新全球同类疗法纪录 [2] 市场意义 - 吡洛西利获批上市是公司创新研发实力的有力证明 [2] - 为全球晚期乳腺癌后线治疗提供更优方案 [2] - 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加速创新成果转化 [2]
百诚医药(301096) - 301096百诚医药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01
2025-05-15 18:54
业务布局 - 公司有国际营销部负责原料药和制剂出口销售,后续会积极拓展国外研发服务订单 [3] - 公司已与浙江大学、中科院杭高院、浙江中医药大学等进行多方面合作 [3] - 公司正在积极进行国际化布局,2024 年米诺地尔、阿莫罗芬和乙酰半胱氨酸三个原料药提出欧盟注册(CEP)申请并获受理,未来会推动原料药和制剂出口销售 [5] 研发投入与盈利平衡 - 创新药研发投入是公司未来业务持续增长的驱动力,但会影响短期盈利,公司会通过充分调研、谨慎立项,提升研发效率和质量来平衡 [4][5] 财务数据 - 2024 年公司投入研发费用 3.2 亿 [5] - 2024 年公司商业化生产收入 3600 万,来自全资子公司赛默制药,2025 年产能预计进一步提升 [5][6] - 2024 年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 52,742,809.58 元 [6] 创新药进展 - 公司创新药研发进展顺利,已取得 1 类新药的 2 个 IND 批件,完成 11 个 2 类新药 IND 申报 [6] - BIOS - 0618 临床试验顺利,2025 年 4 月获得适用于新增适应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患者日间过度思睡治疗的临床试验批件 [6] 权益产品 - 截至 2024 年末,公司拥有销售权益分成的研发项目达到 98 项,其中已获批项目为 25 项 [6] 关税影响 - 现阶段关税对公司无重大影响 [6] 未来盈利增长驱动因素 - 以仿制药业务为基础,扩大创新药业务布局,拓展海外市场,增加原料药和制剂出口 [6] - 通过自主研发的智药 AI 平台,加速药物发现和设计进程,结合化学和生物实验,推进药物开发进程,开拓创新研发新模式 [6] 中医研究 - 公司中药天然药物中心探索中药新药、经典名方等研究转化及开发,有中试及放大生产能力,拥有多种特殊制剂合作生产线,聚焦抗抑郁等疾病领域 [7]
长春高新(000661) - 2025年5月1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5 18:20
战略规划 - 创新药研发要有长期战略眼光,重视研发投入产出比,选择性研发,业务出海是重点,要早做规划 [2] - 公司将通过“精选管线 + 国际化”双轮驱动打开长期估值提升空间 [2] 生产经营 产品相关 - 公司是全球少数拥有三代生长激素产品的企业,相关产品获批 12 项适应症,保持国内市场占有率领先 [3] - 生长激素产品销售持理性态度,拓展长效生长激素新适应症,成人生长激素缺乏适应症处于Ⅲ期临床试验阶段,与司美格鲁肽联合用药处于 IIT 阶段 [4] - 生长激素月制剂处于早期研发阶段,目标是开发超长效生长激素 [5] - 2025 年重点新产品有美适亚、小儿黄金颗粒、伏欣奇拜单抗等 [6] - 预计今年液体流感疫苗、伏欣奇拜单抗、长效促卵泡激素等产品获批上市 [7] - 伏欣奇拜单抗止痛效果显著,72hVAS 评分下降 57.09mm,12 周痛风复发风险降低 90%,24 周痛风复发风险降低 87% [7] - 美适亚一季度销售正常,小儿黄金颗粒 3 月 10 日正式销售,未产生利润贡献 [8] - 受民众认知度和接种意愿影响,带状疱疹疫苗销售低于预期 [8] - 2024 年辅助生殖产品持续增长 [9] 研发相关 - 公司有多款在研产品进入上市申请或临床研究阶段,将完善多领域管线布局 [9] - 研发投入会综合考虑产品研发进度及公司整体业绩,控制在合理水平 [9] - 上海金赛药业科创总部及研发中心项目正在建设,总建筑面积 12.13 万平方米 [11] 海外相关 - 重视海外市场,推动国内外业务协同发展,提升海外销售收入 [12] - 稳步推进产品海外市场注册销售工作 [12] 财务相关 - 新产品研发等使相关费用增加,公司将控制费用,调整经营策略 [13][14] - 2025 年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有金赛和百克长春新厂区建设、金赛上海研发基地建设 [14] - 上海瑞宙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14] - 椿安生物 JAK 抑制剂适用于骨关节炎、银屑病均处于临床 I 期,椿安是金赛参股公司,权益法核算 [14] 分红情况 - 2024 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已通过股东大会审议,将在两个月内安排分红派息 [15] - 2025 年度按《公司未来三年(2023 - 2025 年)股东回报规划》拟定方案,后续年度另行确定 [16] 人员情况 - 公司去年增加人员,后续对部分人员优化,提升人效、节约成本 [16] - 公司会与行业专家合作探索 [16] - 未接到金磊先生增持计划,他尽职尽责保障公司发展 [16] - 2024 年制定新的董监高薪酬管理办法,不再设置股票激励基金 [17] 地产板块相关 - 公司以医药为核心,地产业务推进库存去化,向多业态、多元化发展,参与医药产业项目建设管理 [17] - 部分政府资金已返还,剩余资金将积极协调返还 [18] - 康达地块部分前期投入已实现销售,后续将根据市场情况调整规划和政策 [19] 股权激励相关 - 回购股份用于激励更符合公司实际经营需要,激励政策需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 [19] 公司治理相关 - 公司关联交易严格按法律法规实施,无金融类业务,规范运作保持独立性 [19]
康弘药业:去年舒肝解郁胶囊实现超过抗抑郁整体市场的增长,KH109有望扩大适用人群
财经网· 2025-05-15 17:55
研发管线进展 - 利非司特滴眼液正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开展审评审批 [1] - KH109已完成III期临床试验受试者入组 KH110仍在开展受试者入组工作 [1] - KH617已完成I期研究 安全性良好且有效性表现剂量相关性 研究摘要已提交ESMO [2] - 焦虑症临床研究稳步推进 2025年4月完成Ⅲ期临床试验入组 [1] 产品表现与市场定位 - 舒肝解郁胶囊2024年度同比增长超两位数 增速超过抗抑郁整体市场 [1] - 康柏西普稳居中国眼科抗VEGF市场领导地位 竞争对手均为全球Top10公司一线品牌 [3] - 眼科抗VEGF产品5大适应症发病率稳定 康柏西普放量趋势与市场大盘增长一致 [3] 公司战略与运营 - 坚持创新药、中成药、化学仿制药共同发展策略 创新药销售占比持续提升 [2] - 化学药大部分进入国家集采并中选 松龄血脉康胶囊累计进入全国23个省集采目录 [2] - 计划加强内控管理 提升管理效率 推进基建项目投产 强化品牌推广与资金利用率 [4] 合作与未来规划 - 秉持开放合作战略 探索创新药管线BD机会 [1] - 考虑未来在AAV疗法与康柏西普产品组合策略 [3] - 持续关注集采政策 加大创新药、中成药、化学仿制药研发投入 [2]
近五年港股最大医药IPO!一场“不差钱”的资本突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5 14:44
恒瑞医药H股全球公开发售 - 公司计划发行224,519,800股H股,香港公开发售占5.5%(12,348,600股),国际配售占94.5%(212,171,200股),发行价区间为每股41.45—44.05港元 [1] - 若全额行使超额配售权及发售量调整权,发行H股最高达296,927,200股,最高募资额可达130.8亿港元,成为近五年港股医药企业IPO最高募资额 [1] - 香港公开发售将于2025年5月20日结束,预计5月22日前确定最终发行价,最快5月23日正式登陆港交所主板,实现"A+H"两地上市 [1] 基石投资者与资金用途 - 基石投资者包括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景顺、瑞银全球资产管理集团等,按发行价中端计算认购总金额逾41亿港元(5.33亿美元),占发行规模的43.04% [2] - 募集资金将用于研发计划、建设新的生产和研发设施、扩大或升级现有生产设施以及营运资金等一般企业用途 [2] 公司财务表现与研发投入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279.85亿元,同比增长22.6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3.37亿元,同比增长47.28%,营收和净利润均创历史新高 [3]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72.06亿元,同比增长20.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74亿元,同比增长36.90% [3] - 2024年研发投入总额高达82.28亿元,刷新历史纪录,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攀升至29.40%,自2011年至今累计研发投入达460亿元 [4] 产品管线与技术平台 - 公司已建立PROTAC、肽类、单克隆抗体、双特异性抗体、多特异性抗体、ADC及放射性配体疗法等技术平台 [3] - 已在国内外获批上市19款1类创新药和4款2类新药,90多个自主创新产品正在临床开发中,并开展了约400项临床试验 [3] - 2024年报披露未来三年预计获批上市的47项创新成果,包括HER2 ADC、GLP-1药物等重磅产品 [3] 创新药企赴港上市热潮 - 2025年初至今已有30家A股公司披露港股IPO计划,其中7家为药企 [2] - 港股18A规则允许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为研发密集型药企提供了融资便利 [5] - 2024年中国创新药的海外授权交易额已突破404亿美元,较2023年增长超过54% [5] 公司"出海"战略与NewCo模式 - 赴香港上市是公司"出海"战略的关键一步,有助于提升全球品牌影响力、优化资本结构并拓展海外业务和国际研发合作 [7] - 公司通过NewCo模式将其GLP-1类创新药产品组合有偿许可给美国Hercules公司,获得后者19.9%股权及最高超60亿美元的相关付款 [8] - NewCo模式允许公司获得授权费用和首付款,同时以股权形式与投资者共同分享未来的增值收益 [10]
恒瑞医药今起招股:获GIC、Invesco、瑞银、高瓴、博裕等5.33亿美元基石认购
IPO早知道· 2025-05-15 10:01
IPO发行概况 - 公司计划通过本次H股IPO发行224,519,800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12,348,600股,国际发售212,171,200股 [1] - 发行引入7家基石投资者,累计认购5.33亿美元,包括GIC(2.68亿美元)、Invesco(7500万美元)、瑞银(6000万美元)等 [1] - 按招股价上限44.05港元计算,本次IPO至多募集98.90亿港元(约12.67亿美元) [1] - 公司股票代码为"1276",预计2025年5月23日在港上市 [1] 产品管线与研发实力 - 公司已形成高度差异化的创新产品矩阵,拥有19款已上市新分子实体创新药和超90款临床或后期阶段在研药物 [2] - 肿瘤领域战略布局从实体瘤拓展至血液恶性肿瘤,覆盖新辅助、辅助到后线治疗全流程 [2] - 慢性病领域提供从预防到治疗的全套解决方案 [2] 全球化进展 - 已在美、欧、澳、日、韩等地区启动超20项海外临床试验,产品在40多国商业化 [3] - 2018年以来完成14笔对外许可交易,涉及17个分子实体,总交易额约140亿美元,首付款6亿美元 [3] - 与Kailera Therapeutics的交易总额达60亿美元,创中国制药行业合作标杆 [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212.75亿元、228.20亿元和279.85亿元,2014年起CAGR达14%(全球制药市场同期CAGR约4%) [4] - 同期净利润率从17.9%提升至22.6% [5] - A股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80.29亿元,达IPO募集资金的16.8倍 [5]
恒瑞医药(01276.HK)H股受国际投资机构热捧!7家基石投资人认购逾41亿港元
格隆汇· 2025-05-15 08:36
恒瑞医药H股全球公开发售 - 计划发行224,519,800股H股,香港公开发售占5.5%(12,348,600股),国际配售94.5%(212,171,200股),发行价区间41.45-44.05港元 [1] - 若全额行使超额配售权及发售量调整权,发行H股最高达296,927,200股,最高募资额130.8亿港元,创近五年港股医药企业IPO最高募资额 [1] - 香港公开发售将于2025年5月20日结束,预计5月22日前确定最终发行价,最快5月23日登陆港交所主板,实现"A+H"两地上市 [1] - 摩根士丹利、花旗及华泰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1] 基石投资者与资金用途 - 基石投资者包括GIC、景顺、瑞银全球资产管理集团、高瓴资本、博裕资本等,按发售价中端计算总认购金额逾41亿港元(5.33亿美元),占比达发行规模的43.04% [2] - 募集资金将用于研发计划、建设新生产和研发设施、扩大或升级现有生产设施、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2] 财务表现与研发投入 - 2024年营业收入279.85亿元(同比+22.63%),净利润63.37亿元(同比+47.28%),扣非净利润61.78亿元(同比+49.18%),均创历史新高 [3]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72.06亿元(同比+20.14%),净利润18.74亿元(同比+36.90%),扣非净利润18.63亿元(同比+29.35%) [3] - 2024年研发投入82.28亿元(费用化65.83亿元),占销售收入比重29.40%,研发费用率长期保持20%以上 [3] - 2011年至今累计研发投入达460亿元 [3] 赴港上市战略意义 - 香港资本市场国际投资者基础广泛,有助于提升全球医药行业品牌影响力 [4] - 优化资本结构并开拓新融资渠道,为多元化融资提供助力 [4] - 拓展海外业务和国际研发合作,增强国际布局,提升全球竞争力 [4]
恒瑞医药(01276.HK)预计5月23日上市 引入GIC及博裕等多家基石
格隆汇APP· 2025-05-15 07:20
全球发售详情 - 公司拟全球发售约2 25亿股H股 其中中国香港发售1234 86万股 国际发售约2 12亿股 [1] - 招股期为2025年5月15日至5月20日 预期定价日为5月21日 预计5月23日在联交所开始交易 [1] - 发售价区间为每股41 45-44 05港元 每手买卖单位为200股 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士丹利 花旗及华泰国际 [1] 公司核心竞争力 - 公司是中国创新型制药企业领导者 2023年新分子实体创新药收入及临床后期在研药物数量均居国内前列 [2] - 研发投入占比达29 4%(2024年) 自2000年A股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80 29亿元 为IPO募资额的16 8倍 [2] - 拥有全球化研发体系 专注于解决重大未满足医疗需求的创新药 已建立差异化产品组合包括多款潜在重磅药物 [2] 基石投资者与募资用途 - 基石投资者认购总额达5 33亿美元(约41 31亿港元) 包括GIC Invesco UBS AM Singapore等7家机构 [3] - 预计募资净额94 578亿港元(未行使超额配股权)或125 282亿港元(全额行使) [4] - 资金分配:45%用于临床研究 20%开发新药 10%全球并购 15%建设生产研发设施 10%营运资金 [4]
恒瑞医药(01276)拟全球发售2.245亿股H股 预计5月23日上市
智通财经网· 2025-05-15 06:40
全球发售详情 - 公司于2025年5月15日至5月20日招股 拟全球发售2.245亿股H股 其中香港发售占5.5% 国际发售占94.5% [1] - 发售价范围每股41.45港元至44.05港元 每手200股 预期2025年5月23日在联交所上市交易 [1] - 可能授出3367.78万股额外H股发售量调整权(相当于初步发售股份15%)以补足国际超额需求 [1] 财务表现与研发投入 - 2024年研发投入占总收入比例达29.4% 突显对创新研发的重视 [2] - 2022-2024年收入持续增长:人民币213亿元(2022年) 228亿元(2023年) 280亿元(2024年) [3] - 创新药收入占比显著提升:从2022年38.1%增至2023年43.4% 并进一步提升至2024年46.3% [3] - 净利润率持续改善:从2022年17.9%增至2023年18.7% 2024年达到22.6% [3] - 经营现金流表现强劲:2022年13亿元 2023年76亿元 2024年74亿元 [3] 募集资金用途与投资者结构 - 预计募集资金净额94.58亿港元(未行使超额配股权)至125.28亿港元(全额行使超额配股权) [4] - 资金分配计划:75%用于研发计划 15%用于海内外新生产研发设施建设 10%用于营运资金 [4] - 已引入GIC、Invesco Advisers、UBS AM Singapore等基石投资者 认购总额达5.33亿美元 [4] 行业地位与股东回报 - 公司是中国创新型制药企业领军者 2023年新分子实体创新药收入及临床后期在研药物数量均居行业前列 [1] - A股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80.29亿元人民币 相当于首次募集资金的16.8倍 [2]
诺诚健华授权收入助力首现盈利 与西湖大学签科研合作协议加码研发
长江商报· 2025-05-15 01:34
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3.81亿元,同比增长129.92% [1] - 归母净利润1796.76万元,同比增长112.62% [1] - 扣非净利润159.17万元,同比增长101.19% [1] - 经营现金流净额5652.43万元,首次转正 [1] - 首次实现盈利,经营呈现向好趋势 [1] 核心产品与收入驱动 - 核心产品奥布替尼(宜诺凯)销售收入3.11亿元,同比增长89.22% [2] - 奥布替尼三大适应症(尤其是边缘区淋巴瘤)纳入医保后持续放量 [2] - 商业化团队执行能力强化推动销售增长 [2] 授权合作与资金状况 - 与Prolium达成CD20×CD3双抗ICP-B02授权合作,潜在总付款5.2亿美元 [2] - 获得首付款、里程碑付款及销售分层特许权使用费 [2] - 持有现金及相关账户结余77.8亿元,资金充足 [2] 研发投入与合作 - 2022-2024年研发投入分别为6.49亿元、7.57亿元、8.15亿元 [3] - 全资子公司与西湖大学签订战略协议,出资不超过5400万元支持创新药研发项目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