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HRS9531
icon
搜索文档
百亿减重药市场迎角逐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8 22:22
信达生物玛仕度肽临床试验进展 - 信达生物自主研发的GCG/GLP-1双受体激动剂玛仕度肽在Ⅲ期临床试验DREAMS-3中达成主要终点 [1] GLP-1药物市场格局与规模 - GLP-1被认为是近十年来最具商业潜力的药物赛道,全球肥胖与代谢类药物市场规模到2030年有望突破一千亿美元 [1] - GLP-1药物预计到2028年前后可能成为仅次于肿瘤治疗的全球第二大药物市场 [1] - 全球GLP-1市场呈现诺和诺德与礼来“双寡头”格局,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系列产品中,减肥用Wegovy上半年销售收入36888亿丹麦克朗(5458亿美元),同比增长78% [2] - 礼来GLP-1/GIP双靶点激动剂替尔泊肽(Mounjaro和Zepbound)上半年合计销售额达14734亿美元,其中减肥版Zepbound上半年销售额56933亿美元,增速高达223% [2] - 财通证券预测2025年中国18岁以上超重及肥胖人口或达到265亿人,预计2025年减肥药合规市场有望超过120亿元 [3] 国内药企GLP-1领域布局 - 除信达生物外,恒瑞医药、华东医药、先为达生物、鸿运华宁、甘李药业等众多本土药企均在GLP-1领域积极布局 [1] - 华东医药构筑了包括口服、注射剂在内的长效及多靶点GLP-1产品管线,其口服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HDM1002已完成体重管理适应症中国临床Ⅲ期研究的全部受试者入组 [3] - 恒瑞医药GLP-1/GIP双重受体激动剂HRS9531的中国Ⅲ期减重研究取得积极顶线结果,6mg剂量组平均减重192% [4] - 石药集团开发的依达格鲁肽α注射液的新药上市申请已获受理,适应症为超重或肥胖成人的长期体重管理 [4] 行业发展趋势与竞争焦点 - GLP-1药物研发从单靶点向双靶点(如GLP-1/GIP、GLP-1/GCG)及多靶点组合发展,成为下一代产品的差异化方向 [1] - 国内GLP-1赛道竞争日趋激烈,通过以量换价、差异化定价以及争取国家医保覆盖将成为影响产品放量的核心变量 [4] - 除2型糖尿病外,肥胖症、NASH、心血管保护及阿尔茨海默病等潜在适应症的拓展将成为各大药企争夺的焦点 [5] - 未来五年,企业在创新、临床和商业化上的布局将决定其在千亿赛道竞逐中的胜负 [5]
恒瑞医药三季报:研发投入累计超500亿,创新投入持续转化为业绩动能
北京商报· 2025-10-28 17:11
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1.88亿元,同比增长14.85%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7.51亿元,同比增长24.50% [1] - 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达49.45亿元,公司累计研发投入已超过500亿元 [1] 创新研发与成果转化 - 报告期内公司有3款重要创新药获批上市: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EZH2抑制剂泽美妥司他片(艾瑞璟®)、中国首个口服降糖三联复方制剂恒格列净瑞格列汀二甲双胍缓释片(瑞乐唐®)、以及全球唯一用于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相关干眼的海外引进产品全氟己基辛烷滴眼液(恒沁®) [2] - 截至目前,公司在中国已获批上市24款1类创新药和5款2类新药 [2] - 前三季度新药上市申请获国家药监局受理累计13项,仅第三季度就有8项,涵盖肿瘤、代谢和心血管疾病等领域 [3] - 广受关注的GLP-1/GIP双重受体激动剂HRS9531在中国Ⅲ期减重研究中,6mg剂量组48周平均减重达19.2% [3] - 公司在研管线储备充足,有100多个自主创新产品正在临床开发,400余项临床试验在国内外开展,报告期内共获得48个临床试验批件,有4款产品被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 [3] 国际化进展与BD交易 - 第三季度公司达成多项重磅BD交易:7月与GSK合作开发至多12款创新药物,获得5亿美元首付款,潜在总金额约120亿美元 [4] - 9月以"NewCo模式"将HRS-1893海外权益授权给Braveheart Bio,首付款含现金及股权共6500万美元,潜在里程碑付款最高达10.13亿美元 [4] - 9月将瑞康曲妥珠单抗部分国际市场权益授权给Glenmark,收取1800万美元首付款,潜在里程碑付款最高可达10.93亿美元 [4] - 公司在美国、欧洲等地启动超过20项海外临床试验,瑞康曲妥珠单抗联合疗法用于胃癌的孤儿药资格获FDA批准,至此公司共有五款创新药获得FDA孤儿药认定 [5] - 公司在2025年ESMO年会上发布46项研究成果,覆盖14款创新药物,其中"双艾"组合肝癌研究(CARES-009)结果发表于《柳叶刀》主刊,显示可显著改善无事件生存期,突破42个月 [6] 人才体系建设 - 公司启动面向2026届毕业生的"精英计划"全球校招,赴哈佛、耶鲁、斯坦福等美国名校招揽人才 [7] - 报告期内引进三位拥有丰富跨国药企经验的高管:原凯莱英首席技术官胡新辉担任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原绿叶制药高级副总裁孙志刚担任副总裁兼首席质量官,原礼来中国肿瘤事业部负责人尹航担任副总裁兼肿瘤事业部总经理 [8] - 目前公司中高层中拥有海外或跨国药企经验者占比超过30% [8] 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责任 - 公司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设立总计1.32亿元的"民营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 [9] - 公司与中国科技发展基金会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出资1亿元人民币用于资助科技创新等七大领域项目 [9] - 公司MSCI ESG评级由2024年的"A"级跃升至"AA"级,跻身全球制药行业前列,并成功跻身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 [9]
玛仕度肽“头对头”完胜司美格鲁肽,百亿减重药市场格局生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8 17:02
临床试验结果 - 信达生物玛仕度肽在Ⅲ期临床试验DREAMS-3中达成主要终点,在中国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中,其综合疗效显著优于司美格鲁肽 [1] - 32周治疗期内,49.7%的玛仕度肽患者同时实现血糖达标和体重下降≥10%,显著高于司美格鲁肽组的21.0% [1] - 玛仕度肽在空腹血糖、腰围、收缩压及甘油三酯等多项心血管代谢风险因素上展现改善优势 [1] 行业意义与竞争格局 - 此次试验是全球首个在糖尿病治疗领域将国产GCG/GLP-1双受体激动剂与司美格鲁肽进行直接对比的Ⅲ期临床试验,标志着本土创新药企已具备与国际巨头同台竞技的研发实力 [1][2] - GLP-1赛道呈现“双寡头”格局,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系列和礼来替尔泊肽共同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 [9] - 除信达生物外,恒瑞医药、华东医药、石药集团等众多本土药企均在GLP-1领域积极布局,竞争日趋激烈 [2][11][12] 市场前景与规模 - 摩根士丹利预测到2030年全球肥胖与代谢类药物市场规模有望突破一千亿美元,GLP-1药物是核心驱动力 [3] - IQVIA预测到2028年前后GLP-1可能成为仅次于肿瘤治疗的全球第二大药物市场 [3] - 财通证券预测2025年中国18岁以上超重及肥胖人口或达2.65亿人,减肥药合规市场有望超过120亿元 [10] 主要产品商业表现 - 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系列产品上半年销售额显著:降糖版Ozempic销售96.46亿美元,口服版Rybelsus销售16.79亿美元,减肥版Wegovy销售54.58亿美元 [9] - 礼来替尔泊肽降糖版Mounjaro和减肥版Zepbound上半年合计销售额达147.34亿美元,其中Mounjaro同比增长85%至90.407亿美元,Zepbound同比增长223%至56.933亿美元 [10] 本土药企研发进展 - 恒瑞医药GLP-1/GIP双重受体激动剂HRS9531在48周Ⅲ期试验中,6mg剂量组平均减重19.2%,其上市许可申请已获受理 [11][12] - 华东医药口服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HDM1002已完成体重管理适应症中国临床Ⅲ期研究全部受试者入组 [11] - 石药集团依达格鲁肽α注射液的新药上市申请已获受理,用于超重或肥胖成人的长期体重管理 [12]
恒瑞医药前三季度:营收、净利双位数增长,创新投入持续转化为业绩动能
格隆汇· 2025-10-28 08:48
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1.88亿元,同比增长14.85%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7.51亿元,同比增长24.50% [1] - 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达49.45亿元,公司累计研发投入已超过500亿元 [1] 创新药研发与成果 - 报告期内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EZH2抑制剂泽美妥司他片(艾瑞璟®)上市,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外周T细胞淋巴瘤 [2] - 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口服降糖三联复方制剂恒格列净瑞格列汀二甲双胍缓释片(瑞乐唐®)上市,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 [2] - 公司目前在中国已获批上市24款1类创新药和5款2类新药 [2] - 海外引进的全氟己基辛烷滴眼液(恒沁®)上市,为全球唯一一款用于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相关干眼的药品 [2] - 前三季度新药上市申请获国家药监局受理累计13项,其中第三季度有8项 [3] - GLP-1/GIP双重受体激动剂HRS9531的中国Ⅲ期减重研究取得积极结果,6mg剂量组48周平均减重19.2% [3] - 公司拥有100多个自主创新产品正在临床开发,400余项临床试验在国内外开展 [3] - 报告期内公司共获得48个临床试验批件,有4款产品被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 [3] 国际化进展与BD交易 - 2025年7月公司与GSK达成合作,共同开发至多12款创新药物,获得5亿美元首付款,潜在总金额约120亿美元 [4] - 2025年9月公司以"NewCo模式"将HRS-1893海外权益授权给Braveheart Bio,首付款含现金及股权共6500万美元,潜在里程碑付款最高达10.13亿美元 [4] - 2025年9月公司将瑞康曲妥珠单抗部分国际市场权益授权给Glenmark,收取1800万美元首付款,潜在里程碑付款最高达10.93亿美元 [4] - 公司在美国、欧洲、澳大利亚等地启动超过20项海外临床试验 [5] - 公司瑞康曲妥珠单抗联合疗法用于胃癌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获得FDA孤儿药资格认定,至此共有五款创新药获得该认定 [5] - 公司在2025年ESMO年会上发布46项研究成果,覆盖14款创新药物 [6] - "双艾"组合治疗可切除肝细胞癌的研究(CARES-009)结果发表于《柳叶刀》,显示无事件生存期突破42个月 [6] 人才体系建设 - 公司启动面向2026届毕业生的"精英计划"全球校招,赴哈佛、耶鲁、斯坦福等美国名校招揽人才 [7] - 原凯莱英首席技术官胡新辉加入公司担任副总裁、首席技术官 [8] - 原绿叶制药集团高级副总裁孙志刚加入公司担任副总裁、首席质量官 [8] - 原礼来中国肿瘤事业部负责人尹航加入公司担任副总裁、肿瘤事业部总经理 [8] - 目前公司中高层中拥有海外或跨国药企经验者占比超过30% [8] 可持续发展与产学研合作 - 公司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设立"民营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总计1.32亿元 [9] - 公司与中国科技发展基金会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出资1亿元人民币资助科技创新等项目 [9] - 公司MSCI ESG评级由2024年的"A"级跃升至"AA"级,跻身全球制药行业前列 [9] - 公司成功跻身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 [9]
恒瑞医药前三季度净利润增长24.5%,BD交易频传捷报
南方都市报· 2025-10-28 08:17
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1.88亿元,同比增长14.85% [2]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7.51亿元,同比增长24.50% [2] - 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达49.45亿元,公司累计研发投入已超过500亿元 [2] 研发与创新成果 - 公司目前已在中国获批上市24款1类创新药和5款2类新药 [2] - 前三季度新药上市申请获得国家药监局受理的数量累计为13项,其中第三季度有8项 [3] - 公司有100多个自主创新产品正在临床开发,400余项临床试验在国内外开展,报告期内共获得48个临床试验批件,有4款产品被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 [3] 产品管线进展 - 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EZH2抑制剂、1类创新药泽美妥司他片(艾瑞璟®)上市 [2] - 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口服降糖三联复方制剂恒格列净瑞格列汀二甲双胍缓释片(瑞乐唐®)上市 [2] - GLP-1/GIP双重受体激动剂HRS9531的中国Ⅲ期减重研究取得积极结果,6mg剂量组在48周试验中平均减重19.2% [3] - 海曲泊帕乙醇胺片用于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和儿童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两项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受理 [3] 业务发展与合作 - 7月公司与GSK达成合作,共同开发至多12款创新药物,公司获得5亿美元首付款,潜在总金额约120亿美元 [4] - 9月公司以"NewCo模式"将HRS-1893海外权益授权给Braveheart Bio,获得首付款及近期里程碑款共7500万美元,潜在里程碑付款最高可达10.13亿美元 [4] - 9月公司将瑞康曲妥珠单抗部分国际市场权益授权给Glenmark,获得1800万美元首付款,潜在里程碑付款最高可达10.93亿美元 [5] 学术认可与临床突破 - 在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年会上,公司发布46项研究成果,覆盖14款创新药物 [5] - "双艾"组合治疗可切除肝细胞癌的研究结果在《柳叶刀》主刊发表,显示其相比单纯手术显著改善无事件生存期,突破42个月 [5]
恒瑞医药(01276)三季报:创新、出海、引智,高质量发展态势强劲
智通财经网· 2025-10-28 08:05
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1.88亿元,同比增长14.85%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7.51亿元,同比增长24.50% [1] - 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达49.45亿元,公司累计研发投入已超过500亿元 [1] 创新药研发与成果转化 - 报告期内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EZH2抑制剂泽美妥司他片(艾瑞璟)上市,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外周T细胞淋巴瘤成人患者 [2] - 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口服降糖三联复方制剂恒格列净瑞格列汀二甲双胍缓释片(瑞乐唐)上市,用于改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 [2] - 公司目前已在中国获批上市24款1类创新药和5款2类新药,海外引进的全氟己基辛烷滴眼液(恒沁)也成功上市 [2] - 前三季度新药上市申请获得国家药监局受理累计13项,仅第三季度就有8项,涵盖肿瘤、代谢和心血管疾病等领域 [3] - GLP-1/GIP双重受体激动剂HRS9531的中国Ⅲ期减重研究取得积极结果,6mg剂量组48周平均减重19.2% [3] - 公司在研管线储备充足,有100多个自主创新产品正在临床开发,400余项临床试验在国内外开展 [3] - 报告期内公司共获得48个临床试验批件,有4款产品被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 [3] 国际化进程与业务发展 - 7月公司与GSK达成合作,共同开发至多12款创新药物,恒瑞获得5亿美元首付款,潜在总金额约120亿美元 [4] - 9月公司以"NewCo模式"将HRS-1893海外权益授权给Braveheart Bio,首付款含现金及股权共6500万美元,潜在里程碑付款最高可达10.13亿美元 [4] - 9月公司将瑞康曲妥珠单抗部分国际市场权益授权给Glenmark,收取1800万美元首付款,潜在里程碑付款最高可达10.93亿美元 [4] - 公司已在美国、欧洲、澳大利亚等地启动超过20项海外临床试验 [5] - 瑞康曲妥珠单抗联合阿得贝利用于胃癌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的孤儿药资格获得FDA批准,公司共有五款创新药获得该认定 [5] 国际学术影响力与临床成果 - 在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上,公司发布46项研究成果,覆盖14款创新药物,并首次以展台形式亮相 [6] - "双艾"组合可切除肝细胞癌研究(CARES-009)结果在ESMO口头报告并发表于《柳叶刀》主刊,显示其相比单纯手术显著改善无事件生存期,突破42个月 [6] 人才体系建设与组织能力 - 报告期内公司启动面向2026届毕业生的"精英计划"全球校招,赴哈佛、耶鲁、斯坦福等美国名校招揽人才 [7] - 原凯莱英首席技术官胡新辉先生加入公司担任副总裁、首席技术官,原绿叶制药集团高级副总裁孙志刚先生加入担任副总裁、首席质量官,原礼来中国肿瘤事业部负责人尹航先生加入担任副总裁、肿瘤事业部总经理 [8] - 目前公司中高层中拥有海外或跨国药企经验者占比超30% [8] 政产学研合作与可持续发展 - 公司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设立"民营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总计1.32亿元,重点围绕肿瘤、代谢性疾病等方向开展研究 [9] - 公司与中国科技发展基金会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出资1亿元人民币,用于资助科技创新、人才培育等七大领域的项目 [9] - 公司在MSCI的ESG评级由2024年的"A"级跃升至"AA"级,跻身全球制药行业前列,并成功跻身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 [9]
恒瑞三季度净利增超9%,海外授权等助推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增209%
新浪财经· 2025-10-27 22:09
财务业绩 - 第三季度收入74.27亿元,同比增长12.72% [1] - 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3.01亿元,同比增长9.53% [1] - 第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8.1亿元,同比增长209.78% [1] - 前三季度累计收入231.88亿元,同比增长14.85% [2] - 前三季度累计归母净利润57.51亿元,同比增长24.50% [2] - 前三季度累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91.1亿元,同比增长98.68% [2] - 前三季度累计研发费用达49.45亿元 [5] 业务发展与合作 - 业务发展(BD)成为业绩重要支撑,第三季度官宣多笔合作 [3] - 7月与GSK达成合作,共同开发至多12款创新药物,获得5亿美元首付款,潜在总金额约120亿美元 [3] - 9月以"NewCo模式"将HRS-1893海外权益授权给Braveheart Bio,首付款含现金及股权共6500万美元,潜在里程碑付款最高可达10.13亿美元 [5] - 9月将瑞康曲妥珠单抗部分国际市场权益授权给Glenmark,收取1800万美元首付款,潜在里程碑付款最高可达10.93亿美元 [5] 研发与创新 - 累计研发投入已超过500亿元 [5] - 拥有100多个自主创新产品正在临床开发,400余项临床试验在国内外开展 [5] - 报告期内获得48个临床试验批件,4款产品被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 [5] - 目前已在中国获批上市24款1类创新药和5款2类新药 [6] - 前三季度新药上市申请获受理累计13项,其中第三季度8项 [6] - GLP-1/GIP双重受体激动剂HRS9531在中国Ⅲ期减重研究中,6mg剂量组平均减重19.2% [6] 国际化与人才战略 - 国际化是重要战略,公司中高层拥有海外或跨国药企经验者占比超30% [6] - 9月底原凯莱英首席技术官兼首席商务官胡新辉加入公司担任副总裁、首席技术官 [6] - 原绿叶制药集团高级副总裁孙志刚加入公司担任副总裁、首席质量官 [6] - 原礼来中国肿瘤事业部负责人尹航加入公司担任副总裁、肿瘤事业部总经理 [6] 市场表现 - 10月27日A股收盘价67.01元/股,上涨2.31%,市值4447.6亿元 [7] - 10月27日H股收盘价79.75港元/股,上涨3.84%,市值5293.2亿港元 [7]
恒瑞医药2025前三季度:营收净利双增,创新药授权首付款超8亿美元
国际金融报· 2025-10-27 21:09
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31.88亿元,同比增长14.85%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7.51亿元,同比增长24.50% [1] - 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达49.45亿元 [1] 研发投入与成果转化 - 公司累计研发投入已超过500亿元 [3] - 前三季度新药上市申请获国家药监局受理数量累计为13项,其中第三季度有8项 [4] - 目前在中国已获批上市24款1类创新药和5款2类新药 [3] - 创新药HRS9531在48周的Ⅲ期试验中,6mg剂量组平均减重19.2% [4] - 公司在研管线有100多个自主创新产品正在临床开发,400余项临床试验在国内外开展 [4] - 报告期内共获得48个临床试验批件,有4款产品被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 [4] 产品进展与上市 - 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EZH2抑制剂泽美妥司他片(艾瑞璟®)上市 [3] - 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口服降糖三联复方制剂恒格列净瑞格列汀二甲双胍缓释片(瑞乐唐®)上市 [3] - 海外引进的全氟己基辛烷滴眼液(恒沁®)上市,为全球唯一一款用于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相关干眼的药品 [3] 国际化进程与BD交易 - 7月与GSK达成合作,共同开发至多12款创新药物,公司获得5亿美元首付款,潜在总金额约120亿美元 [6] - 9月以"NewCo模式"将HRS-1893海外权益授权,首付款含现金及股权共6500万美元,潜在里程碑付款最高可达10.13亿美元 [6] - 9月将瑞康曲妥珠单抗部分国际市场权益授权,收取1800万美元首付款,潜在里程碑付款最高可达10.93亿美元 [6] - 目前在美国、欧洲、澳大利亚等地启动超过20项海外临床试验 [7] - 公司共有五款创新药产品获得美国FDA孤儿药资格认定 [8] - 在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年会上发布46项研究成果,覆盖14款创新药物 [8] 人才与组织建设 - 启动面向2026届毕业生的"精英计划"全球校招,赴哈佛、耶鲁、斯坦福等美国名校招揽人才 [10] - 引进多位拥有丰富跨国药企经验的高管,包括首席技术官、首席质量官、肿瘤事业部总经理 [11] - 公司中高层中拥有海外或跨国药企经验者占比超过30% [11] 政产学研与ESG - 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设立总计1.32亿元的"民营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 [13] - 与中国科技发展基金会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将出资1亿元人民币资助科技创新等领域 [13] - MSCI ESG评级由2024年的"A"级跃升至"AA"级,跻身全球制药行业前列 [13] - 公司成功跻身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 [13]
速递|中国血统GLP-1/GIP双靶减肥药,恒瑞Newco公司获6亿美元B轮融资!
GLP1减重宝典· 2025-10-17 23:51
公司融资与管线 - Kailera Therapeutics于2025年10月14日完成6亿美元B轮融资,由贝恩资本领投,资金将用于推进KAI-9531的全球III期临床试验[2] - 结合此前4亿美元的A轮融资,公司已累计获得10亿美元资金,成为减重赛道的重要参与者[2] - 除核心产品KAI-9531外,公司管线还包括GLP-1受体激动剂KAI-7535和GLP-1/GIP/胰高血糖素三靶点激动剂KAI-4729,均由恒瑞医药授权[6] 核心产品KAI-9531 (HRS9531) 临床数据 - KAI-9531是一款GLP-1/GIP受体双靶点激动剂注射剂,最初由恒瑞医药研发,Kailera拥有其大中华区以外的全球权益[4] - 2025年7月公布的中国临床试验数据显示,接受治疗者实现高达17.7%的平均体重减轻,安慰剂调整后为16.3%[4] - 88.0%的治疗参与者体重减轻至少5%,44.4%的参与者体重减轻至少20%[4] - 根据补充分析,治疗参与者实现了高达19.2%的平均体重减轻,安慰剂调整后为17.7%[4] - 2024年公布的II期临床数据显示,注射6毫升HRS9531使91.8%参与者体重下降至少5%,平均降低体重16.8%[5] - 参与者的腰围平均下降5.14到12.73厘米,显著高于安慰剂组的1.82厘米[5] 竞品对标与行业背景 - 替尔泊肽是当前全球唯一获批的GLP-1/GIP双靶点受体激动剂,于2023年11月获FDA批准[5] - 替尔泊肽的III期临床试验显示,其15mg剂量组在72周内实现20.9%的平均减重,57%受试者减重≥20%[5] - GLP-1药物通过激活GLP-1受体,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增强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糖素分泌、延缓胃排空并抑制食欲,从而达到降糖和减重作用[13]
恒瑞医药(600276):深度研究报告系列—:创新与国际化赋能,国产创新龙头渐入佳境
华创证券· 2025-09-26 11:20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强推"评级 目标价100.4元 当前价72.27元[1][2][9] 核心观点 - 恒瑞医药作为国产创新药龙头 通过创新与国际化双轮驱动 正从国内头部药企向全球一线药企迈进[1][6][13] - 仿制药集采冲击高峰已过 存量品种风险基本出清 制剂出口业务成为新增长点[6][8][42] - 创新药管线进入收获期 2021-2024年获批11款新药 2025-2027年创新药收入复合增速超20%[6][8][60] - 国际化进程加速 海外启动20项临床试验 对外授权成为常态化业务 2025年授权收入预计61.1亿元[6][8][9] 财务表现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45.73亿元、377.35亿元、433.14亿元 同比增长23.5%、9.1%、14.8%[2][9]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9.99亿元、111.09亿元、128.21亿元 同比增长57.8%、11.1%、15.4%[2][9] - 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48倍、43倍、37倍[2][9] 业务分析 仿制药业务 - 仿制药集采影响大幅减弱 2023-2024年国采影响分别为16.1亿元和8.4亿元[42] - 仅七氟烷和碘佛醇两款产品存在国采风险 2024年收入分别为14.77亿元和19.93亿元[42][44] - 制剂出口业务已进入40多个国家 2024年在美国获批3款首仿药包括白蛋白紫杉醇[48][51] 创新药业务 - 创新药收入占比从2022年38%提升至2024年46% 仍低于海外MNC超90%的水平[15] - 2024年在肿瘤、代谢和心血管、免疫和呼吸系统、神经科学领域市占率分别为5.6%、0.6%、0.6%、2.3%[22][23] - 员工持股目标2025-2027年创新药收入分别达到153亿元、192亿元、240亿元[6][8][61] 研发平台 - 拥有HRMAP ADC平台、HOT-Ig及HART-IgG双抗平台等集成化研发平台[34] - ADC平台已有超过10种分子进入临床阶段 SHR-A1811有9个适应症获突破性疗法认定[35][93] - 2024年招募近20000名参与者参加临床研究 具备强大的端到端临床开发能力[39] 重点产品管线 肿瘤领域 - 卡瑞利珠单抗已获批10个适应症 2024年销售额19.8亿元[69][73] - SHR-1701(PD-L1/TGF-β双抗)全球进度第一 已递交G/GEJA一线治疗上市申请[80][87] - SHR-A1811(HER2 ADC)2025年5月获批上市 ORR达73% mPFS达11.5个月[92][96] - SHR-A1904(CLDN18.2 ADC)III期临床进行中 I期临床ORR为35.1%[101][103] 代谢和心血管领域 - GLP-1产品组合包括HRS-7535(口服小分子)、HRS9531(GLP-1/GIP双靶)、HRS-4729(三靶点)[109][110] - 2024年5月将GLP-1产品组合授权给Kailera Therapeutics 首付款和里程碑款达59.25亿美元[110] 国际化进展 - 截至2025年中报已在海外启动20项临床试验[6][8] - 创新药对外授权成为常态化业务 2025年上半年已确认授权收入19.5亿元[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