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战略
搜索文档
华旺科技: 杭州华旺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5-09 17:12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68亿元,同比下降5.21% [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9亿元,同比下降17.18% [7] - 总资产60.95亿元,同比下降1.98% [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16亿元,同比增长17.66% [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1.57%,同比下降3.35个百分点 [7] 财务指标变动 - 货币资金20.83亿元,同比下降9.21% [7] - 应收账款4.25亿元,同比增长25.60% [7] - 短期借款6.17亿元,同比增长66.65% [7] - 应付票据6.31亿元,同比下降32.01% [7] - 研发费用1.07亿元,同比下降11.10% [7] 董事会工作情况 - 2024年共召开9次董事会会议 [7] - 董事会下设战略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和薪酬与考核委员会 [10] - 独立董事对历次董事会会议审议议案均未提出异议 [11] - 2024年共召开5次股东大会 [9] 利润分配方案 -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8.7元(含税) [28] - 拟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2股 [28] - 现金分红总额4.04亿元,占净利润比例86.08% [28] - 转增后总股本将增至5.57亿股 [28] 审计机构续聘 - 续聘天健会计师事务所为2025年度审计机构 [30] - 2025年度审计费用90万元(财务审计75万元,内控审计15万元) [33] -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近三年签署或复核10余家上市公司审计报告 [32]
新疆午后阳光“点亮”北京夜景
中国能源网· 2025-05-09 16:46
据了解,北京与新疆有着至少2个小时的光照时差,每年4月份,新疆光伏发电出力最高 峰为每天15时,而北京用电晚高峰从17时开始。北京、新疆利用地理区位的特点,以错峰交 易巧解绿电供需"时空锁",这不仅让新能源企业能更准确预测发电能力,也以小时级交易曲 线充分挖掘绿电潜力,形成能源时空互补格局。 "考虑到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发电能力波动性较大的特点,我们创新采用绿电错峰交易 的方式,共成交以光伏发电为主的电量1200万千瓦时,在扩大绿电进京规模的同时,也有效 促进了新疆光照充足时段的光伏消纳。"首都电力交易中心交易员崔东君介绍。 ▲首都电力交易中心交易大厅 这一绿电错峰交易新模式由北京电力交易中心与首都电力交易中心、新疆电力交易中心 联合实施。利用天然的光照时差特性,将新疆午后光伏发电高峰与北京傍晚用电高峰精准衔 接,推动新疆富余电力能送尽送,此举既为破解新疆新能源消纳难题、促进新疆新能源高质 量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也为"双碳"战略落地和北京电力保供、能源低碳转型增添了新 动能。 ▲位于新疆哈密的±1100千伏昌吉-古泉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张利民/摄 北京的傍晚华灯初上,当您在国家大剧院或国家图书馆,可知道舞台 ...
汕头市海上风电产学研融合迈入新阶段
中国发展网· 2025-05-09 15:20
产学研融合创新体系 - 汕头市构建"实验室-学科专业-产业平台"三位一体创新体系,通过设备共享平台实现科研资源全域调配,推行"校企联合教学班"实现招生招工无缝衔接[1] - 协同创新基础设施和国际海上风电培训中心投入使用,推动海上风电产学研深度融合[1] - 汕头大学海上风能重点实验室研发漂浮式风机"健康监测系统",联合华能集团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突破深远海风电关键技术[1] 风电科技前沿研究 - 汕头大学海上风能重点实验室开展近海固定式风机可靠性、深远海漂浮式风机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智能运维与全寿命周期管理等课题研究[1] -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启动风电场智能运维研究,自主研发无人机大气颗粒测量仪亮相省高质量发展大会[2] - 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突破电解水制氢、制过氧化氢等风电消纳技术,与汕头华电推动"海上风电和火电耦合发展的新型电解水示范项目"[2] 风电产业人才培养 - 汕头职业技术学院开设机电一体化风电方向,与上海电气共建实训基地,提供风机整机装配实操条件[3] - 汕头技师学院设立风电场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专业,首批新生使用华润新能源提供的退役风机进行沉浸式教学[3] - 华润新能源建设国际海上风电培训中心,配备海上安全救生、直升机水下救援等实训平台,毕业生可获GWO、OPITO国际认证[3] 校企协同技术突破 - 汕头市建设40MW级风电机组电气及动力学六自由度实验平台,突破75MNm级扭矩加载、120MVA电网模拟等"卡脖子"技术[4] - 实验平台纳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性能制造技术与重大装备"重点专项2024年度项目,吸引汕头大学、上海交大、华南理工等院校共建科研联合体[4] - 大唐新能源与汕头大学共建"风电+养殖"海洋牧场示范项目,预计2025年8月投产,京能、华润等企业联合高校探索深远海"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示范项目[4]
山东不断塑强“地质力量” 服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中国新闻网· 2025-05-09 08:41
实施"找矿行动",夯实能源资源安全根基;服务"重大战略",构建生态安全防线;锻造"应急砺剑",筑 牢生产安全屏障……去年以来,山东省煤田地质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地质力量",以高水 平地质服务,护航能源资源安全、生态安全、生产安全,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全面深化改革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张玉洪表示,近年来,山东省煤田地质局以高质量科技 创新和开放合作,不断增强发展动力活力,科技创新成果多点突破,科技投入达到年度到账事业收入的 2.9%;深入推进人才引育创新工程,引育效能持续提升;合作开放格局不断扩大。 据山东省煤田地质局党委副书记张玉洪介绍,该局在煤、铁等战略性矿产资源方面勘查成果丰硕,去年 以来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在中国探获煤炭资源量24.84亿吨,相当于2024年中国原煤产量总 量的一半以上,显著提升国家煤炭资源储备,持续巩固煤炭作为中国主体能源"压舱石"兜底保障作用。 资讯编辑:祝蓉 021-66896654 资讯监督:乐卫扬 021-26093827 资讯投诉:陈跃进 021-26093100 同时,该局在德州、莱芜等地实施的7个铁矿项目,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以来中 ...
周六扬州见!最新日程+2大CCUS项目参观!第四届中国国际气体分离产业大会邀您共襄盛举!
DT新材料· 2025-05-08 23:36
会议概况 - 第四届气体分离产业大会将于2025年5月10日至13日在扬州望潮楼文化主题酒店举办[2] - 会议包含青年科学家论坛、主论坛及化学吸收/膜分离/吸附分离三大平行专题[11][13][15] 组织机构 - 主办单位为DT新材料 承办单位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和华碳科技(扬州)[10] - 支持单位涵盖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科院等26家顶尖高校及能源化工企业[10] - 会议冠名商为北京精微高博仪器 晚宴赞助商为北京美斯顿科技开发[10] 学术议程亮点 青年科学家论坛(5月10日) - 聚焦气体分离材料创新 包括甲酸铝(ALF)应用、碳分子筛膜等13项前沿报告[12] - 参与机构含新加坡国立大学、中科院等 报告人90%为副教授及以上职称[12] 主论坛(5月11日) - 开场报告关注CCUS技术趋势与双碳目标下多孔材料创制[13] - 圆桌讨论汇集国家能源集团、中科院等专家探讨中国双碳战略机遇[13] - 专题报告覆盖含氟特气吸附分离、金属有机框架规模化生产等6大方向[13] 平行专题(5月12日) 化学吸收及CCUS专题 - 国家能源集团展示万吨级CCUS示范工程进展[15] - 中石油安全环保研究院分享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工业化验证[15] 膜分离专题 - 大连理工大学发布分子筛炭膜最新成果[15] - 中科院过程所研发贫氦天然气提氦技术[15] 吸附分离专题 - 国家能源集团开发煤电烟气低压吸附碳捕集技术[16] - 西安交通大学展示柔性多孔框架材料捕获温室气体应用[16] 参会信息 - 主会场扬州望潮楼酒店距扬州东站7.14公里 周边推荐希岸酒店(570米)等4家备选[3][6] - 青年科学家论坛签到时间为5月10日11:00-20:00 主论坛签到为11日08:00-08:50[6]
华鹏飞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一带一路”打开成长空间
全景网· 2025-05-08 18:44
ESG战略与行业转型 - 物流企业以ESG为轴心推动全产业链价值重构,环境维度构建低碳化智能化物流网络降低社会流通成本,社会责任维度以包容性增长弥合区域发展鸿沟,治理创新领域以数字化提升产业链透明度[1] - ESG实践从企业运营准则升维为国家经济转型方法论,物流企业从产业配套者转型为可持续发展引擎[2] - 华鹏飞践行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2] 一带一路布局 - 一带一路倡议重构中企全球化逻辑,从代工制造转向技术研发与标准制定,物流企业通过陆海联运网络重塑全球供应链格局[3] - 华鹏飞深耕一带一路沿线,数字化赋能国际物流平台建设,2024年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州深圳联络处落户总部,并成为深圳首家获国际道路运输备案资质企业[3][4] - 跨境卡航运输车辆沿一带一路通道穿越上万公里,实现高时效高安全性交付[4] 技术创新与数字化 - 华鹏飞拥有178项软著、14项专利、22项商标,首创OTWB系统(OMS/TMS/WMS/BMS)打破供应链信息孤岛[6] - 大物流系统协同SOP标准作业程序,无缝衔接订单仓储运输环节[6] - 参展进博会与高交会展示跨境多式联运模型及智能化仓储技术[11] 人才管理与员工关怀 - 构建科学人才管理机制与多元福利体系,严格遵循劳动法及国际人权公约[8] - 2024年试点"吐槽大会"活动提升管理效率,员工反馈推动流程优化[10] - 开展蚂蚁森林公益林植树活动,将员工低碳行为转化为实际植树行动[14][15] 绿色物流与双碳实践 - 自建仓库采用节能灯照明,智能化管理降低能耗,重点推进新能源汽车及太阳能储能电源出口业务[13] - 自主研发"低碳家园"碳普惠小程序,拓展绿色行为场景统计功能[13] - 严格遵循环保法规建立环境管理体系,仓库运营达到标准化管理水平[13] 行业合作与生态共建 - 参与物流企业"扬帆出海"发展座谈会,推进国际化与供应链创新合作[12] - 在智慧物流装备论坛分享实践经验,推动行业协同发展[11] - 通过上下游协同构建ESG价值链联盟,将社会责任转化为差异化竞争优势[10]
瑞纳智能(301129) - 301129瑞纳智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08
2025-05-08 18:12
业务拓展与项目承接 - 公司在枣庄有深厚合作基础,积极参与当地项目招投标,有望承接上亿项目 [1][2] - 公司密切关注新疆地区项目信息,努力开拓市场 [2] - 公司作为枣庄市中区长期合作伙伴,将为AI供热与智慧供热改造工程提供全链条支持,通过参与招投标争取合作机会 [2][3] 技术研发进展 第三代半导体研发 - 碳化硅衬底研发调整长晶技术方向,优化工艺路线,新设备投入使用 [2][16][17] - 碳化硅粉料合成获权威检测证明,已批次投入使用 [2][17] - 2台电阻式双温区长晶炉组装调试完成并稳定投产 [2][17] - 1台籽晶热压键合炉组装调试完成并投产,提升热压粘接成型良率 [2][17] - 籽晶镀膜软压设备用于籽晶热压前预压 [2][17] AI相关进展 - RUNA AI智能体与DeepSeek大模型融合,首版智能化解决方案落地智慧供热平台,后续将优化迭代 [3] - 公司深度融合DeepSeek大模型,搭建全链条智能化解决方案,开发系列智能算法,未来计划构建供热行业专属垂直领域大模型 [5][6] 磁悬浮技术 - 100kW磁悬浮离心压缩机实现高效节能、低噪音和长寿命,公司基于该技术开发定制化解决方案,未来计划开发系列化产品并拓展新兴应用领域 [11][12][16] 产品优势与市场前景 热泵产品 - 低温空气源热泵机组能效比国标一级高出10%以上,噪音控制在55分贝以内 [9] - 高效水源热泵机组搭载磁悬浮热泵压缩机,供水温度达50℃时能效值可达6.0以上,运行噪音低且免维护 [10] 市场前景 - 城市化进程加快、老旧供热系统改造、技术融合及智慧城市建设推动智慧供热市场需求增长 [13][14] - 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优势显著,将加大研发投入,拓展应用场景驱动业绩增长 [14][15] 财务与经营情况 - 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不尽如人意,因供暖季节性特征,一季度可推进项目少,收入规模低 [2] - EMC项目收入确认通常在第二季度及之后,因需供暖季结束后核算节能量 [4] - 公司采用“订单生产+合理备货”模式,淡季储备部分常规通用产品和标准模块化组件库存 [7] - 公司目前在手订单储备充足,生产经营态势稳健向好,重大合同按披露标准公告 [18] 其他问题回应 - 公司暂未参与数据中心散热项目,暂无重组计划 [18] - 公司注重市值管理,根据市场和经营情况决定是否增持及回购 [12] - 截至目前,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未与大型互联网企业合作,未涉足智能机器人领域 [12][13]
【大涨解读】磁悬浮压缩机:未来三年需求翻倍!数据中心这一增量环节浮出水面,未来2-3年供需缺口逐步显现
选股宝· 2025-05-08 14:12
磁悬浮压缩机概念大涨 - 5月8日磁悬浮压缩机概念股佳力图、磁谷科技、联德股份等多股涨停 [1] 行业需求驱动因素 - 丹佛斯预计未来三年中国数据中心对磁悬浮压缩机需求至少翻倍 [2] - 数字经济、"东数西算"工程及"双碳"战略推动数据中心强劲发展 [2] - 2024年丹佛斯Turbocor中国数据中心业务增长三倍 2025年预计增速50% [2] 技术优势与市场空间 - 磁悬浮压缩机采用电磁轴承技术 相比传统机械轴承减少能量损耗35% 噪音更低 [3] - 磁悬浮离心冷水机组峰值效率COP达12 部分负荷节电率高达35% [3] - 中国大型建筑高能效冷水机组普及率不足1% 替代空间广阔 [3] - 应用领域覆盖医疗、数据中心、轨道交通等 中标项目持续增加 [3] 数据中心产业链升级 - AI大模型训练驱动算力需求 互联网巨头资本开支扩张推动数据中心高密度化 [4] - 新建机房PUE要求严苛 间接蒸发冷/氟泵等节能风冷方案成为主流 [4] - 冷水机组压缩机因需求激增叠加头部厂商产能滞后 未来2-3年将现供需缺口 [4]
政策解读|构建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六大支柱
中国电力报· 2025-05-08 11:47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核心观点 - 电力辅助服务从"计划补偿"转向"市场驱动",为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提供制度保障 [1] - 市场化激励机制破解能源转型中灵活性资源短缺、调节能力不足等关键问题 [1] - 构建"煤电转型—新能源消纳—系统安全"三位一体的价值闭环 [1] -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将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价值中枢" [5] 能源转型关键突破 - 煤电功能转型:煤电机组平均调峰深度从40%提升至60%,部分机组达70%~80% [1] - 新能源高效消纳:年均促进新能源增发电量1200亿千瓦时,减少弃风弃光率5.2个百分点 [1] - 新能源累计装机达14.5亿千瓦,首次超过火电装机规模,同比增长23.8% [1] - 新能源利用率超过96% [1] - 系统安全强化:电网频率合格率提升至99.999%,非计划停运率下降45% [2] 市场机制六大支柱 - 主体准入要求:明确辅助服务提供主体需具备可观、可测、可调、可控能力 [3] - 市场建设机制:电力调度机构提出需求,新品种需经三阶段验证 [3] - 交易品种体系:包括调峰、调频、备用和爬坡服务 [3] - 费用传导机制:按"谁受益、谁承担"原则建立 [4] - 市场协同机制:实现电能量与辅助服务市场在注册准入、交易时序等环节协同 [4] - 风险防控体系:覆盖供需失衡、市场力垄断等五大风险 [4] 市场成效与案例 - 华北区域通过跨省备用市场应对"7·20"特大暴雨引发的300万千瓦电力缺口 [2] - 市场化调节释放消纳空间,有效保障新能源消纳 [1][2] - 推动能源结构清洁化与电力系统韧性同步提升 [1][5]
科技创新赋能黑土地保护——记哈尔滨黑土地地球关键带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5-08 10:03
调查人员设置不同耕地试验区,长期观测土壤有机碳变化。 在我国东北广袤的大地上,黑土地犹如大自然赐予的瑰宝,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然而,长期的高强度利用让黑土地面临严峻挑战,退化问题 日益凸显。为守护这片"耕地中的大熊猫",中国地质调查局哈尔滨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以下简称哈尔滨中心)成立哈尔滨黑土地地球关键带野外科学观 测研究站(以下简称哈尔滨站),以科技创新为引擎,肩负起科技创新助力黑土地保护的重任。 锚定方向,精研关键议题 调查人员校准观测数据。 水循环演变规律与水土过程观测研究团队,如同探寻水之奥秘的先锋,在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下,对大气降水、地下水、地表水展开全方位 观测。 地球化学元素迁移转化规律观测研究团队致力于探索黑土地中元素的迁移旅程。他们研究黑土地地球关键带垂向结构类型和分布特征,探索地球化学元 素在岩石-土壤-水-作物间的迁移转化规律。在黑河观测试验场,团队负责人带领团队对重金属和有益元素不同形态在多介质中的富集规律展开研究。他 们克服野外采样的重重困难,在严寒的冬季依然坚守试验场,采集土壤、水样等样品。经过多年努力,建立了黑土地地球关键带地球化学元素数据库,为黑 土地生态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