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国际双循环

搜索文档
“新政策”彰显中国市场开放性
新华网· 2025-08-12 13:53
天津港航线拓展 - 天津港开通中远海运美东航线 促进北美电子产品 家具 日化品等货物便捷进入中国市场 [1] - 天津港近年新增中远海运美东航线 达飞海运中美航线等10余条外贸新航线 强化美洲 欧洲航运网络覆盖 [3] - 天津港通过147条航线构建全球贸易网络 叠加铁路与港口协同优势 提升中国市场开放吸引力 [7] 物流枢纽建设 - 天津港优化中欧(亚)班列服务 跨境陆桥运量规模稳居全国沿海港口前列 [5] - 天津港持续升级智慧零碳码头 生产效率屡创新高 推动京津冀对外开放水平提升 [5] 战略定位 - 天津港作为京津冀对外开放窗口 正打造北方地区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支点 [3] - 天津港通过海陆联动实践 建设服务全面对外开放的国际枢纽港 [5][7]
西安咸阳机场三期扩建核心民航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中国民航网· 2025-08-12 10:25
机场扩建工程进展 -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关键设施(南二跑道、东航站楼南三指廊及南站坪)通过竣工验收,为后续试飞校验及投运奠定基础 [1] - 验收工作由35家参建单位组成的专项团队完成,民航专业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全程监督 [1] 验收细节与技术标准 - 验收分为场道工程、助航灯光工程、弱电及专用设备、安保消防、档案资料及财务概算5个专项小组,全面核查工程质量 [2] - 重点验证指标包括场道平整度、助航系统稳定性、空防消防设施可靠性、航务空管设备运行状态,结果均符合国家标准 [2] - 南二跑道为智慧跑道,长3000米、宽45米,配备智能助航灯光、跑道异物检测等新技术设施,2020年7月开工,2025年7月完工 [2] - 南三指廊及南站坪总面积47.89万平方米,新增近机位29个、远机位14个,配套远程数字机坪塔台等设施 [2] 战略意义与运营能力提升 - 项目投运后机场将进入"三跑道"时代,显著提升航班起降架次和旅客吞吐能力 [3] - 工程定位为"四型机场"典范(平安、绿色、智慧、人文),年旅客吞吐量保障能力将达83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00万吨 [3] - 项目服务于"一带一路"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助力建设国际航空枢纽及内陆改革开放高地 [3]
经济学家解读2025上半年中国经济关键词
人民日报· 2025-08-11 07:24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 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积极作为、攻坚克难,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 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我国经济展现强大活力和韧性,为完成全年经济社 会发展目标任务、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打下扎实基础。本期理论版邀请专家学者解读今年上半年中国 经济六大关键词,围绕总结上半年经济形势、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客观分析运行亮点、理性看待发展 态势、凝聚团结奋斗共识。 ——编 者 强定力 经济迎难而上 运行稳中有进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 陈彦斌 今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承压前行、迎难而上,上半年国内生 产总值同比增长5.3%,在主要经济体中继续处于领跑地位。 近期,国际主要经济机构先后更新了今年的全球经济增速前景预期。联合国5月发布的《2025年全球经 济形势与前景年中更新》指出,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预计将放缓至2.4%。世界银行6月发布的《全球经 济展望》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调整为2.3%。比较来看,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5.3%,展现 ...
足球搭台,江苏城市国际“朋友圈”持续扩容“苏超”踢出招商“世界波”
新华日报· 2025-08-11 07:19
赛事经济效应 - "苏超"赛事吸引100名跨国公司高管、上市公司高层参与盐城投资考察活动,促进城市形象展示与投资洽谈[2] - 常州通过4场"外企友人看'苏超'"活动累计邀请20国250余名外企高管参与,促成巴西籍企业家马西奥与钟多明的商业社交网络建立[3][10] - 盐城重点监测17家商贸企业赛事周末营业额达4453.84万元(周环比+20.1%),客流量111.76万人次(周环比+22.1%),奥体中心周边酒店入住率达100%[10] 外资企业动态 - 德国亚曼集团中国区总经理弗兰克通过赛事对盐城营商环境给予积极评价,反映盐城国际合作对象从韩国拓展至欧美、东南亚、日本等地[2] - 医沛生医疗器械追加1亿欧元投资常州生产基地,SMC华东基地投资5亿元建设运营中心,两家企业因观赛促成8公里内的产业链协同合作[6][7] - 荷兰托佩克种猪公司赛后启动盐城种猪项目考察,开利空调高管因交通便利性(上海至盐城2小时高铁)对投资盐城产生强烈兴趣[8] 产业协同案例 - SMC技术团队24小时内解决医沛生生产线故障,双方签订年度设备维护协议,常州球员俞耀参与技术调试增强合作粘性[6] - 悦达起亚冠名"苏超"盐城队带动1-7月销量同比增长9.3%,盐城玩具厂商开发球队IP衍生品并计划出口海外[10] - 常州计划推出"全球CEO看'苏超'"活动,目标实现"一场赛事带动一条产业链"的招商效应[11] 区域经济数据 - 常州1-6月实际使用外资7.39亿美元(同比+8.3%),13个千万美元级项目到资5.86亿美元占比79.3%[7] - "苏超"第八轮期间6个主场城市银联异地消费同比+19.36%,游客量同比+24.67%[9] - 盐城与荷兰北布拉邦省在畜牧业、光能、风能等领域达成合作意向,凸显农业科技与新能源产业协同潜力[8]
苏超”踢出招商“世界波
新华日报· 2025-08-11 04:19
赛事经济效应 - "苏超"赛事吸引100名跨国公司高管、上市公司高层参与盐城投资考察活动,促进国际资源对接[1] - 常州通过4场"外企友人看'苏超'"活动累计邀请20国250余名外企高管,促成产业链合作案例[2][5][10] - 赛事期间6个主场城市银联异地消费同比增长19.36%,游客量同比增长24.67%,其中跨城观赛游客增长356.06%[9] 外资企业动态 - 德国亚曼集团中国区总经理通过赛事考察盐城,评价城市活力并表达合作意向[1] - 医沛生医疗器械与SMC中国因观赛结识,24小时内解决产线故障并签订年度维护协议,医沛生追加1亿欧元投资扩产[5][6] - SMC华东基地追加5亿元投资建设运营中心,预计全年销售额实现两位数增长[6] - 荷兰托佩克种猪公司赛后立即启动盐城种猪项目考察,北布拉邦省代表处探索农业与可再生能源合作[7] 产业协同案例 - 常州制造业优势显现:医沛生与SMC相距8公里实现供应链快速响应,凸显产业集群效应[5] - 悦达起亚冠名盐城赛区带动1-7月销量同比增长9.3%,玩具厂商开发球队IP产品并计划出口海外[9] - 开利空调通过赛事发现盐城交通与仓储优势,产生强烈投资兴趣[7] 城市招商策略 - 盐城商务局策划"以赛促投"活动,7天内吸引开利空调等目标企业深度沟通[1][7] - 常州推出"全球CEO看'苏超'"新计划,采用"赛事+考察+洽谈"模式强化产业链招商[10] - 盐城重点监测17家商贸企业赛事周末营业额达4453.84万元,同比增长20.1%[9]
万腾平台:标普维持评级是否意味着外资对中国经济信心正在增强?
搜狐财经· 2025-08-08 20:11
主权信用评级与市场影响 - 标普维持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并保持展望稳定 反映国际评级机构对中国经济韧性和债务管理成效的认可 [1] - 高评级和稳定展望有助于降低主权债券风险溢价 对企业和地方政府在国际市场融资具有积极意义 [3] - 标普对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的正面评价向国际资本市场传递了中国宏观基本面具备长期投资吸引力的信号 [1] 宏观政策导向 - 财政部强调下半年政策将"持续发力、适时加力" 兼顾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平衡 [3] - 政策着力点包括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四个维度 覆盖经济运行关键环节 [3] - 政策前瞻性和灵活性表述受国际投资者欢迎 因其能降低突发冲击对经济的影响 [3] 双循环与对外开放 - 财政部提出有力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通过扩大内需形成稳固增长支撑 [3] - 外需韧性虽存但全球经济增速放缓风险仍突出 内需成为下半年宏观调控重要方向 [3] - 继续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和优化营商环境 有助于稳住外资预期并增强跨国企业在华投资确定性 [3] 潜在挑战与政策关键 - 地方政府债务结构调整、部分行业投资回报率下行及外部贸易环境不确定性构成经济运行压力点 [4] - 国际评级机构将持续跟踪潜在风险 政策需在稳增长与优化债务结构间取得平衡 [4] - 政策执行若能在稳增长与防风险间找到更优平衡点 将巩固中国"长期可投资"的国际形象 [4]
【财政部】财政部有关负责同志就标普维持我主权信用评级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搜狐财经· 2025-08-08 19:58
标普评级维持决定 - 标普维持中国主权信用评级A+和展望稳定不变 [1] - 评级决定体现对中国经济增长韧性和债务管控成效的高度认可 [1] 中国经济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经济增速达5.3% 较去年全年提升0.3个百分点 [1]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2025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上调至4.8% 较4月预期提高0.8个百分点 [1] - 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 新质生产力积极发展 [1] 政策支持措施 - 中国政府实施政策组合拳应对变化的外部环境 [1] - 宏观政策将持续发力并保持连续性稳定性 增强灵活性预见性 [1] - 着力稳就业 稳企业 稳市场 稳预期 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1] 长期发展优势 - 中国经济具有基础稳 优势多 韧性强 潜力大特点 [2] - 拥有超大规模市场 完整产业体系 丰富人才资源等结构性优势 [2]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为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2]
前7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增长3.5% 外贸保持向上向好势头
经济日报· 2025-08-08 11:37
外贸总体表现 - 前7个月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5.7万亿元,同比增长3.5%,增速较上半年加快0.6个百分点 [1] - 出口15.31万亿元增长7.3%,进口10.39万亿元下降1.6%,进口降幅较上半年收窄1.1个百分点 [1] - 7月进出口总值3.91万亿元增长6.7%,出口2.31万亿元增长8%,进口1.6万亿元增长4.8% [1] 贸易结构 - 一般贸易进出口16.44万亿元增长2.1%,占外贸总值64% [1] - 加工贸易进出口4.6万亿元增长6.3%,占17.9% [1] - 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3.69万亿元增长6% [1] 主要贸易伙伴 - 东盟为第一大贸易伙伴,进出口4.29万亿元增长9.4%,占外贸总值16.7% [2] - 欧盟为第二大贸易伙伴,进出口3.35万亿元增长3.9%,占13% [2] - 美国为第三大贸易伙伴,进出口2.42万亿元下降11.1%,占9.4% [2] - 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3.29万亿元增长5.5% [2] 企业类型表现 - 民营企业进出口14.68万亿元增长7.4%,占外贸总值57.1%,占比提升2.1个百分点 [2] - 有进出口实绩民营企业57万家增加8.5%,占全部有实绩企业87.2% [2] - 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7.46万亿元增长2.6%,占29% [2] - 国有企业进出口3.49万亿元下降8.8%,占13.6% [2] 产品结构 - 高技术产品进出口5.1万亿元增长8.4%,对整体进出口增长贡献率45.4% [3] - 出口高端机床增长23.4%,进口高端纺织机械增长19.3% [3] - "新三样"产品出口增长14.9% [3] - 进口机电产品4.09万亿元增长5.8% [3] 大宗商品进口 - 铁矿砂、原油、煤、天然气等进口价格下跌 [3] - 原油、大豆等进口量增加 [3]
封关运作涉及面广、创新性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海南将如何履行主体责任,切实抓好各项政策落地实施?
海南日报· 2025-08-08 09:23
封关运作政策落地实施 - 封关运作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为海南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政策落实是海南的主体责任[1] - 海南将从增强经营主体和人民群众获得感、制度集成创新、构建双循环交汇点三个维度推进政策落地[1][2] 政策落地具体举措 增强获得感维度 - 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和指导服务,确保企业应知尽知、应享尽享[1] - 开展国际化大招商,提升政策使用便利度[1] 制度集成创新维度 - 推动封关运作政策与现有自贸港政策贯通,形成"1+1>2"叠加效应[2] - 通过改革创新释放政策红利,提升企业自由便利合规使用政策的能力[2] 双循环交汇点维度 - 建设"两个基地":中国企业出海总部基地和境外企业入华总部基地[2] - 打造"两个枢纽":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航运枢纽和太平洋/印度洋航空门户枢纽[2] - 构建"两个网络":国际经贸合作网络和国际人文交流网络[2] - 目标实现外资增长、外贸活跃、外国人安居乐业,深度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2]
重点打造5条跨境产业链 广西加快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建设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08 07:17
跨境产业链建设 - 广西依托RCEP和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机遇,聚焦电子信息、纺织服装、化工新材料、机械装备、新能源汽车及零配件五条跨境产业链 [1] - 构建"两国双园"国际产能合作、"东部研发设计+广西制造+东盟组装"、"海外原材料+广西制造+国际市场"三种跨区域合作模式 [2] - 马来西亚闵和粮油产业基地打造面向东盟的棕榈油进口储运基地,利用钦州港区位优势降低运输成本 [2] 新能源产业发展 - 比亚迪在南宁建设45GWh动力电池项目,每3秒下线一块刀片电池,2024年电池产值超360亿元、同比增长65.5% [5] - 引进多氟多、宸宇富基等产业链企业,广西宁福新能源20GWh锂电池项目一期投产并布局东盟市场 [5] - 钦州锦峰海洋重工投资18亿元建设风电装备制造出口基地,生产风电塔筒、导管架等产品 [2][3] 电子信息产业布局 - 广西华芯振邦半导体具备10至20微米高密度金属凸块制造能力,打造集成电路晶圆级封测全产业链 [4][5] - 凭祥综合保税区日均向越南运送20-30卡车电子产品,上半年货运量同比增长20% [3] - 英联金融签约建设面向东盟的跨境贸易数字金融智算中心,依托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开拓市场 [8] 产业园区与集群建设 - 钦州建成千亿元石化产业园,防城港经开区产值超2000亿元,形成金属新材料、粮油产业集群 [6] - 近三年产业转移签约项目716个、总额6966亿元,505个项目履约落地,127个项目竣工投产 [7] - 2025年产业转移活动签约296个项目总投资2173亿元,聚焦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领域 [7][8] 政策与战略推进 - 广西实施工业强桂战略和工业振兴三年行动,培育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 [3] - 编制"工业树""产业林"布局图,引进比亚迪、华谊等200多家龙头企业 [4] - 推动沿边临港产业园区和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建设,加强东西部产业对接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