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概念
icon
搜索文档
滚动更新丨沪指站上3500点,创去年11月以来新高
第一财经· 2025-07-09 09:37
市场表现 - 沪指站上3500点报3502.27创去年11月以来新高日内最高3503.12最低3497.87开盘3498.72涨幅0.14%[1][2] - 三大股指开盘涨跌不一沪指涨0.04%至3498.72深成指涨0.04%至10592.51创业板指跌0.08%至2179.32[5][6] - 港股恒生指数跌0.36%至24061.08恒生科技指数跌0.48%至5300.65[7][8] 板块动态 - 托育服务概念涨幅居前华媒控股涨停和晶科技孩子王等跟涨国家发改委提出2025年每千人口托位数目标4.5个新增普惠托位66万个[4] - 机器人概念股活跃恒工精密大丰实业长华集团竞价涨停均普智能朗迪集团等涨超7%[3] - 有色金属板块表现活跃江西铜业股份涨超3%[7] 资金与交易 - 沪深市场成交额424.11亿成交量38.56亿[2] - 中国央行开展755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1.40%985亿元逆回购到期[9] - 人民币中间价调贬7个基点至7.1541[9] 新股与债券 - 港股5只新股集体高开蓝思科技涨近4%FORTIO涨超8%大众口腔涨20%[7] - 恒基地产拟发行80亿港元可换股债券股价跌近5%[7]
A股机器人概念股震荡走强 ,日发精机午后涨停,兆威机电、新瀚新材涨超5%,奥比中光、富临精工、江南奕帆、超捷股份、双林股份、绿的谐波等跟涨。
快讯· 2025-07-08 13:42
A股机器人概念股表现 - 日发精机午后涨停 [1] - 兆威机电、新瀚新材涨幅超过5% [1] - 奥比中光、富临精工、江南奕帆、超捷股份、双林股份、绿的谐波等个股跟涨 [1]
大牛股,停牌!
中国基金报· 2025-07-07 23:19
公司控制权变更事项 - 蓝黛科技因筹划公司控制权变更事项自2025年7月8日起停牌,预计停牌不超过2个交易日[4] - 实际控制人朱堂福、熊敏、朱俊翰拟转让18%股份,交易对方主要从事投资业务,完成后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将变更[4] 主营业务与参股公司 - 主营业务包括动力传动业务和触控显示业务,并参股无锡泉智博[6] - 无锡泉智博在机器人关节领域技术优势显著,谐波减速器精度接近国际一流水平,拥有摆线减速器相关专利[6] - 联合研发的"一体化关节模组"已获乐聚机器人订单,依托汽车传动技术复用及重庆政府支持强化产业卡位[6] 财务表现与股价变动 - 2024年营业收入35.36亿元(同比+25.93%),归母净利润1.24亿元(同比+134.04%)[6] - 2024年9月至公告日股价最高涨幅达2.7倍[5][7] - 停牌前收盘价12.75元/股,市值83.1亿元[8]
警惕部分上市公司蹭热点行为
证券日报· 2025-07-07 00:19
机器人概念市场热度 - 近一个月上证e互动平台关于"机器人"的问答多达400多条 [1] - A股共有968家机器人概念上市公司 相当于每6家A股公司里就有一家涉及机器人业务 [1] - 机器人板块不断扩容 但需警惕"形似神不似"的上市公司蹭热点行为 [1] 上市公司蹭热点行为特征 - 部分公司通过公告、互动平台或机构调研发布与热点相关的模糊信息 制造噱头吸引市场关注 [1] - 今年2月有公司因在互动平台对人形机器人业务"模糊回复"被上交所纪律处分 [1] - 蹭热点多表现为短期内忽然切入与主营业务关联不大的领域 如白酒企业涉足疫苗研发或印刷公司跨界机器人 [2] 识别蹭热点的方法 - 重点关注业务与热点的关联性 对主业与热点跨度大的公司保持警惕 [2] - 关注信息披露内容表述 蹭热点企业常用"潜力不可限量"等空洞字眼 缺乏具体投入规划和技术细节 [2] - 真正的业务开拓应基于公司既有优势与长期战略规划 [2] 监管与市场参与 - 上交所要求热点概念相关信息发布应真实、准确、完整 [1] - 需要持续加大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 同时投资者也需保持高度警惕 [2] - 资本市场热点如同盛会 只有真正参与者才能成为赢家 [3]
近千家A股公司涉足机器人业务,“虚火”知多少?
证券时报· 2025-07-04 12:21
机器人概念股市场现状 - A股机器人概念上市公司达947家,占A股公司总数的1/6,其中人形机器人概念公司252家 [1] - 近千只概念股中部分为真正从事机器人研发制造的企业,但存在大量仅具边缘关联的公司通过"蹭概念"推升股价的现象 [1] - 行业存在非理性炒作风险,可能透支行业信用并加剧赛道泡沫化 [1] 概念股构成路径分析 - **核心零部件供应商转型**:工业机器人/汽车行业公司利用供应链重叠优势切入人形机器人领域,新能源汽车与人形机器人技术互通性显著 [3] - **消费电子企业跨界**:例如果链公司领益智造已建立滚柱丝杆、空心杯电机等产线,计划形成消费电子、汽车、机器人三大业务支柱 [3] - **一级市场联动**:通过与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等明星创业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投资关系进入概念池,例如智元机器人已与宁波华翔等十余家A股公司建立合作 [3] - **传统企业转型**:美的、海尔、格力等家电巨头通过合作参股或自研团队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 [4] 概念股质量评估 - 部分公司存在虚假投入现象:宣布高额机器人研发投资但未实际投入资源 [6] - 信息披露问题突出:利用产业链长、验证难度高的特点进行模糊披露,例如某公司宣称具备丝杠产能但未披露客户及业绩影响细节 [6] - 存在资本套利模式:企业与私募/游资可能合谋,通过战略合作消息配合精准交易时点推高股价后出货 [7] - 估值与业务严重脱节:多数公司人形机器人业务尚未产生实质业绩,与热门机器人公司的合作也缺乏业务往来 [7] 行业监管建议 - 需细化信息披露标准:要求披露战略合作的具体条款、资金实缴等实质性内容 [10] - 建立前置审核机制:重点关注股价敏感期、融资窗口期等特殊时点的信息披露 [10] - 加强违法违规处罚:针对虚假陈述和内幕交易加大惩处力度形成震慑 [11] - 提升市场教育:强化投资者风险识别能力并完善追责机制 [11]
财经早报:摩根大通大幅下调稳定币增长预测 上半年近40家A股公司被立案
新浪证券· 2025-07-04 08:07
行业动态 - 锂电材料行业开工率不足30%,多家企业处于盈亏线挣扎状态,行业面临"内卷式"竞争压力 [2] - 光伏行业低价无序竞争受工信部关注,将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以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2] - 机器人概念股达947家,其中252家涉足人形机器人,但部分公司存在"蹭概念"炒作现象 [12] - 商业航天进入发展快车道,相关概念股表现活跃 [13] - 代糖产业迎来升级机遇,阿洛酮糖获批为新食品原料 [13] 公司动向 - 小米YU7因配置表文案错误引发消费者质疑,Pro版外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功能缺失,提车周期延长至39周 [10] - 宇树科技完成C轮融资交割,获中国移动、腾讯、阿里等投资,年度营收超10亿元且连续5年盈利 [10][11] - 宁波银行成为机构调研"人气王",信贷表现、分红方案及资产质量成关注焦点 [8] - 招商银行获准筹建招银金融资产投资公司,注册资本150亿元专注债转股及股权投资 [17] - 中国电建子公司签订50.63亿元几内亚铝土矿采矿运输项目合同,工期72个月 [25] 资本市场表现 - A股银行板块市值年内增长超2万亿元,宁波银行等城商行受机构青睐 [8][13] - 电力设备、电子、汽车行业中报预增股占比达46%,预增类型占比37.1% [9] - 美股科技股领涨,英伟达市值达3.89万亿美元逼近苹果,标普500与纳指创历史新高 [15] - 港股恒指失守24000点,科技股普跌,小米、阿里跌幅超3% [14] 政策与监管 - EDA对华出口管制解除,西门子、新思科技恢复供应,楷登电子尚未正式回应 [6] - 上半年近40家A股公司因信披违规被立案,涉及年报虚假记载等问题 [5] - 特朗普计划对约100个国家征收10%对等关税,部分国家税率或达20%-30% [3] 投融资与项目 - 摩根大通下调稳定币市场规模预测至5000亿美元,因主流采用进展缓慢 [4] - 兴欣新材拟投资8亿元建设年产15.3万吨多烯多胺系列产品一期项目 [22] - 中油工程子公司签署2.94亿美元伊拉克天然气管道项目合同 [26] - 洁特生物拟出资2500万元参设生物医药产业基金,聚焦早中期项目 [20]
近千家A股公司涉足机器人业务,“虚火”知多少?
证券时报· 2025-07-04 02:55
机器人概念股市场现状 - A股机器人概念上市公司达947家,占A股公司总数的1/6,其中人形机器人概念公司252家 [1] - 板块持续扩容但"含金量"参差不齐,部分公司通过边缘关联"蹭概念"推升股价 [1] - 非理性炒作可能透支行业信用,加剧赛道泡沫化 [1] 概念股构成路径 - **核心零部件供应商转型**:工业机器人/汽车行业公司利用供应链重叠优势切入人形机器人领域,如领益智造已建立滚柱丝杆、空心杯电机等产线,规划消费电子/汽车/机器人三足鼎立业务结构 [2] - **一级市场联动**:通过与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等明星创业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合资/投资等方式入局,例如智元机器人已与宁波华翔、均胜电子等十余家A股公司建立合作关系 [3] - **传统企业跨界**:美的、海尔、格力等家电巨头通过合作参股或自建团队布局人形机器人 [3] 概念炒作手法分析 - 部分公司宣布高额机器人研发投资但未实际投入资源,或发布模糊战略合作声明推高股价 [4] - 利用产业链长、技术门槛高的特点进行"模糊披露",如在互动平台宣称具备丝杠产能却不披露客户及业绩占比,引发股价异常波动 [5] - 资本套利模式:特定资金在战略合作消息发布前建仓,利用信息不对称拉高股价后快速出货 [6] 行业监管挑战 - 现行《证券法》对信息披露缺乏量化标准,难以认定"战略合作"等模糊表述的违规性 [7] - 建议制定新兴行业专门法规,强制披露合作条款细节及资金实缴情况,建立前置审核机制 [8] - 需加大虚假陈述/内幕交易处罚力度,强化投资者教育及追责机制 [8]
近千家A股公司涉足机器人业务,“虚火”知多少? 业界呼吁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信息披露的标准和透明度,遏制蹭概念炒作
证券时报· 2025-07-04 02:49
机器人概念股市场现状 - A股机器人概念上市公司达947家,占A股公司总数的1/6,其中人形机器人概念公司252家 [1] - 板块持续扩容但"含金量"参差不齐,部分公司仅通过边缘关联"蹭概念"推升股价 [1] - 非理性炒作可能导致行业信用透支和赛道泡沫化,资本套利暗流涌动 [1] 概念股构成路径分析 - **核心零部件供应商转型**:工业机器人/汽车产业链企业利用技术互通性切入人形机器人供应链,如领益智造已布局滚柱丝杆、空心杯电机等产线,规划消费电子/汽车/机器人三大业务支柱 [2] - **一级市场联动**:通过与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等明星创业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合资/投资等方式入局,例如智元机器人已与宁波华翔、均胜电子等十余家A股公司建立合作关系 [3] - **传统企业跨界**:美的、海尔、格力等家电巨头通过合作参股或自建团队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 [3] 概念股成色与市场乱象 - 部分公司存在虚假投入现象,宣布高额机器人研发投资但未实际投入资源 [4] - 利用产业链长、技术门槛高的特点进行"模糊披露",如在互动平台宣称具备丝杠产线但隐瞒营收占比等关键信息,引发股价异常波动 [5] - 战略合作公告多停留在框架层面,缺乏资金实缴、团队搭建等实质内容,难以验证真实性 [8] 资本套利运作模式 - 形成"概念交易链":特定资金在战略合作消息发布前频繁交易,消息释放后拉抬股价并快速出货 [6] - 利用现行《证券法》对信息披露缺乏量化标准的漏洞,在股价敏感期发布合作信息 [7] - 人形机器人业务估值与实际业绩增量严重不匹配,多数合作方业务往来有限 [6] 行业监管建议 - 需制定新兴行业专项法规,细化财务与经营信息披露标准,强制披露合作合同条款等实质内容 [8] - 建立前置审核机制,规范战略合作类公告在融资窗口期/债务兑付节点的披露要求 [8] - 提升信息披露可验证性,禁止使用模糊语言,加大对虚假陈述和内幕交易的处罚力度 [9]
瑞松科技(688090)每日收评(07-03)
和讯财经· 2025-07-03 17:10
主力成本分析 - 当日主力成本为33.53元 [1] - 5日主力成本为31.53元 [1] - 20日主力成本为31.25元 [1] - 60日主力成本为31.25元 [1] 周期内涨跌停 - 过去一年内涨停2次 [1] - 过去一年内跌停1次 [1] 技术面分析 - 短期压力位为34.39元 [1][2] - 短期支撑位为32.85元 [1] - 中期压力位为34.39元 [2] - 中期支撑位为29.81元 [2] - 目前短线趋势不明朗,静待主力资金选择方向 [2] - 目前中期趋势不明朗,静待主力资金选择方向 [2] - K线形态为★多方炮★,底部出现有上涨可能,中间出现可能是上涨中继,顶部出现是复合见顶信号 [2] 资金流数据 - 2025年07月03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46.93万元,占总成交额6% [2] - 超大单净流出24.00万元 [2] - 大单净流入270.93万元 [2] - 散户资金净流出55.73万元 [2] 关联行业/概念板块 - 专用设备板块上涨0.57% [2] - 机器视觉板块上涨0.41% [2] - 新能源车板块上涨0.80% [2] - 机器人概念板块上涨0.69% [2]
汇添富中证机器人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发起式联接基金基金份额发售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7-01 02:45
基金基本信息 - 基金名称为汇添富中证机器人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发起式联接基金,简称汇添富中证机器人ETF发起式联接,A类份额代码024768,C类份额代码024769 [12] - 基金类型为ETF联接基金、发起式,运作方式为契约型开放式,存续期限为不定期,每份初始面值1.00元人民币 [12] - 募集期为2025年7月7日至2025年7月11日,最长不超过3个月,面向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及合格境外投资者等 [13][14] 募集与备案条件 - 发起资金提供方需认购不少于1000万元人民币且承诺持有期限不少于3年,方可满足基金备案条件 [15] - 若3个月内未达备案条件,公司将承担全部募集费用并退还投资者本金及活期存款利息 [16] - 募集规模可能设置上限,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合同生效后不再受规模限制 [3][17] 认购规则与费用 - 直销中心首次认购最低5万元人民币,线上及其他销售机构单笔最低1元人民币,不设账户最高限额 [3] - A类份额对特定投资群体(如社保基金)收取每笔500元固定认购费,其他投资者按金额阶梯费率计算,C类份额不收费 [19][20][22] - 认购资金利息将折算为基金份额归投资者所有,不收取额外费用 [7][18] 销售与开户流程 - 销售渠道包括公司直销中心、线上系统及代销机构网点,投资者需开立汇添富基金账户 [1][4] - 直销中心支持银行转账、本票等方式缴款,需提供身份证件、银行账户证明等材料 [27][30][31] - 代销机构认购流程遵循其业务规则,投资者可通过公司官网或客服热线查询申请结果 [35][42] 资金清算与机构信息 - 募集期间认购资金冻结于登记机构专户,验资后10日内完成备案手续 [15][36] - 基金管理人为汇添富基金,托管人为国信证券,登记机构为汇添富基金 [1][41] - 法律顾问为通力律师事务所,审计机构为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