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电子
icon
搜索文档
【招商电子】长电科技:晟碟25全年并表贡献增大,25Q1多领域客户高速增长
招商电子· 2025-04-29 23:33
公司概况 - 长电科技是全球第三、国内第一的OSAT厂商,在中国、韩国、新加坡拥有八大生产基地和两大生产中心 [1] 财务表现 2024年全年 - 营收359.62亿元,同比+21.24% - 归母净利润16.1亿元,同比+9.44% - 毛利率13.06%,同比-0.59pct - 净利率4.48%,同比-0.48pct [1] 2025年一季度 - 营收93.35亿元,同比+36.4%/环比-15% - 归母净利润2.03亿元,同比+50.4%/环比-61.9% - 毛利率12.63%,同比+0.43pct/环比-0.71pct - 净利率2.18%,同比+0.23pct/环比-2.74pct [1] 子公司表现 - 星科金朋:24年营收121亿元,同比+5.8%,净利润2.6亿美元,同比+118% - 长电韩国:24年营收157亿元,同比+27%,净利润4276万美元,同比+21% - 江阴长电:24年营收16.9亿元,同比+35%,净利润3.3亿元,同比+258% - 长电宿迁:24年营收10.7亿元,亏损4558万元 - 长电滁州:24年营收9.2亿元,亏损2695万元 [1] 下游需求 2024年下游占比 - 通讯电子44.8%、消费电子24.1%、运算电子16.2%、汽车电子7.9%、工业及医疗电子7% - 运算电子同比+38%,汽车电子同比+21% [1] 2025年一季度 - 运算电子同比+92.9%,汽车电子同比+66%,工业及医疗电子同比+45.8% [1] 战略布局 - 晟碟半导体2024年9月完成80%股权收购,24Q4营收近8亿元,净利润9404万元 - 2025年计划固定资产投资85亿元,上海汽车电子封测生产基地预计25H2投产 - 晶圆级微系统集成高端制造项目2024年已投产 [1] 行业地位与展望 - 国内封测领域龙头,与全球消费电子、存储和通信电子顶尖客户深度合作 - 通过入股长电绍兴、新建上海临港厂、收购晟碟等布局汽车电子、HPC和先进存储产品 [1]
建邦科技(837242):2024年汽车电子业务营收yoy+107%,泰国工厂产线已进入安装环节
华源证券· 2025-04-29 20:4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5][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汽车电子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07%,泰国工厂产线已进入安装环节,看好公司汽车电子自建产线对高附加值产品的主动布局,以及泰国工厂新增产能对全球化竞争能力提升起到的积极作用 [5][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表现 - 2025年4月29日收盘价32.10元,一年最低/最高为11.69/41.50元,总市值21.1341亿元,流通市值11.7548亿元,总股本6584万股,资产负债率28.81%,每股净资产9.50元 [3] 投资要点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52亿元(yoy+34.71%)、归母净利润1.065025亿元(yoy+52.91%)等,2025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5亿元(yoy+22.51%)、归母净利润1868.79万元(yoy+49.72%)等 [5] -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00元(含税),共预计派发现金红利1316.77万元 [5] - 积极推进汽车电子板块自产化,2024年汽车电子业务营收7233万元(yoy+107%),管理汽车电子SKU300余项,子公司拓曼电子已实现100余项汽车电子产品自产 [5] - 2024年转向系统和电子电气系统分别实现营收1.6309亿元(yoy+87%)、1.1066亿元(yoy+38%) [5] - 四位一体营销策略助力业务协同发展,2024年公司电商类客户采购金额占比为38.43%,境外营收达4.03亿元(yoy+26%),境内营收达3.49亿元(yoy+46%) [5] - 预计到2035年,全球汽摩零部件线上销售渗透率或将达到20%-30%,市场规模约为2000-3000亿美元,美国预计到2025年线上销售规模或将增长至470亿美元,对比2020年增长幅度接近50%,欧洲线上销售规模有望持续提升 [5] - 泰国工厂产能释放有望缓解关税影响,2024年公司新增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49项,未来将开发新产品,在多领域发力打造产品“生态链” [5] 盈利预测与估值 |年份|营业收入(百万元)|同比增长率(%)|归母净利润(百万元)|同比增长率(%)|每股收益(元/股)|ROE(%)|市盈率(P/E)| | ---- | ---- | ---- | ---- | ---- | ---- | ---- | ---- | |2023|558|31.93%|70|38.24%|1.06|13.79%|30.34| |2024|752|34.71%|107|52.91%|1.62|17.66%|19.84| |2025E|815|8.32%|116|8.56%|1.76|17.39%|18.28| |2026E|907|11.29%|130|12.80%|1.98|17.72%|16.20| |2027E|1071|18.16%|157|20.57%|2.39|19.13%|13.44|[7] 盈利预测与评级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6/1.30/1.57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76/1.98/2.39元/股,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18.3/16.2/13.4倍 [8] 附录:财务预测摘要 - 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财务数据及主要财务比率预测 [9]
景旺电子(603228):拥抱AI新态势,进一步打开高端市场
国投证券· 2025-04-29 16:3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 - A”投资评级,给予 25 年 20 倍 PE,对应六个月目标价 32.69 元 [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景旺电子 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 126.59 亿元,同比增长 17.68%,归母净利润 11.69 亿元,同比增长 24.86%;2025 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33.43 亿元,同比增长 21.9%,归母净利润 3.25 亿元,同比增长 2.18% [1] - 公司大力拓展新兴市场,加速新客户、新市场开拓,加强新产品、新技术迭代,实现经营业绩稳中有升,在数据中心、高速通信、汽车电子、消费电子等领域均有进展 [2] - 公司加大研发投入,产品不断升级,新增多项专利,部分获美国专利授权,在多个高端领域得到应用,且在高频高速通信、智驾、低轨卫星和商业航天等领域取得成果 [3] - 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收入分别为 151.28 亿元、181.54 亿元、217.84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5.27 亿元、19.86 亿元、24.05 亿元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经营业绩 - 2024 年营业收入 126.59 亿元,同比增长 17.68%,归母净利润 11.69 亿元,同比增长 24.86%;2025 年一季度营业收入 33.43 亿元,同比增长 21.9%,归母净利润 3.25 亿元,同比增长 2.18% [1] 市场拓展 - 大力拓展智能驾驶、AI 服务器、AI 算力智能硬件等新兴市场,加速新客户、新市场开拓 [2] - 数据中心领域,AI 服务器端部分产品批量出货,高速 FPC、超高层 PTFE 等产品有前沿优势;高速通信领域实现 800G 光模块批量出货,具备 1.6T 光模块量产能力;汽车电子领域,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类高阶产品增速高,车载 HDI、高多层等产品客户端份额提升;消费电子领域,智能硬件订单大幅增长 [2] 研发与产品升级 - 2024 年公司及子公司新增 30 项发明专利、9 项实用新型专利,2 项专利获美国专利授权,应用于毫米波雷达、低轨卫星通信、AI 算力等高端领域 [3] - 高频高速通信领域,多种高速 PCB 产品量产,部分产品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并开展技术预研;智驾领域超额完成年度销售目标;低轨卫星和商业航天领域,导入多家新客户,完成百款以上高难度产品打样制作 [3] 财务预测 - 预计 2025 - 2027 年收入分别为 151.28 亿元、181.54 亿元、217.84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5.27 亿元、19.86 亿元、24.05 亿元 [4] - 给出 2023A - 2027E 年主营收入、净利润、每股收益、市盈率、市净率、净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等财务指标预测 [10] - 给出 2023A - 2027E 年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相关项目及成长性、利润率、运营效率、投资回报率、费用率、偿债能力、分红指标、业绩和估值指标等预测 [11]
蓝特光学(688127):25Q1营收、归母净利润大幅增长,汽车电子有望成为公司新增长动能
中银国际· 2025-04-29 15: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对蓝特光学的投资评级为买入,原评级也是买入,板块评级为强于大市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蓝特光学20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稳健增长,2025Q1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提高至50%以上,加大研发投入,微棱镜、光波导、车载产品有望获得持续增长动能,因研发费用率提升小幅调整盈利预测,看好公司产品受益消费电子、汽车电子使用场景增长趋势,维持买入评级 [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股价表现 - 今年至今、1个月、3个月、12个月绝对涨幅分别为-12.5%、-16.8%、-15.0%、18.4%,相对上证综指涨幅分别为-13.2%、-15.0%、-16.1%、12.0% [2] 公司基本信息 - 发行股数4.0319亿股,流通股4.0319亿股,总市值93.2181亿元,3个月日均交易额2.0762亿元,主要股东徐云明持股37.37% [2][3] 盈利预测调整 - 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66/4.98/5.72亿元,对应每股收益0.91/1.23/1.42元,对应市盈率25.4/18.7/16.3倍 [4] 财务数据摘要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主营收入(百万元)|754|1034|1463|1912|2224| |增长率(%)|98.4|37.1|41.4|30.7|16.3| |EBITDA(百万元)|298|386|585|777|906|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80|221|366|498|572| |增长率(%)|87.3|22.6|66.2|35.8|15.0| |最新股本摊薄每股收益(元)|0.45|0.55|0.91|1.23|1.42| |前次股本摊薄每股收益(元)|||0.94|1.11|| |变动幅度(%)||| -2.9|10.7|| |市盈率(倍)|51.8|42.3|25.4|18.7|16.3| |市净率(倍)|5.7|5.1|4.5|3.9|3.4| |EV/EBITDA(倍)|30.4|27.8|15.6|11.5|9.5| |每股股息 (元)|0.4|0.2|0.3|0.5|0.5| |股息率(%)|1.5|0.7|1.4|2.0|2.2| [6] 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营收10.3亿元,同比增长37.1%;归母净利润2.2亿元,同比增长22.6%;扣非归母净利润2.2亿元,同比增长33.2%;毛利率39.9%,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净利率21.4%,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 [7] - 2025Q1单季度营收2.6亿元,同比增长52.9%,环比增长3.1%;归母净利润0.46亿元,同比增长55.5%,环比下降22.7%;扣非归母净利润0.41亿元,同比增长54.7%,环比下降31.0%;毛利率34.8%,同比提升0.1个百分点,环比下降9.9个百分点;净利率18.0%,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环比下降5.9个百分点 [7] 业务情况 - 2024年光学棱镜类产品收入6.5亿元,同比增长59.0%;毛利率38.0%,同比减少5.2个百分点,受益于智能手机潜望式摄像头模组的微棱镜产品需求扩张 [7] - 玻璃非球面透镜类产品收入2.5亿元,同比增长4.1%;毛利率51.9%,同比增加5.4个百分点,2024年面临产品结构和客户结构调整,稳住营收规模并提升毛利率 [7] - 玻璃晶圆类产品收入0.7亿元,同比增长38.9%,毛利率16.0%,同比减少0.3个百分点,2024年积极开拓下游市场,应用于AR/VR、汽车LOGO投影、半导体等领域的产品均实现稳健发展 [7] 研发情况 - 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1.2亿元,同比增长77.7%,研发费用率同比增长2.6个百分点至11.3%,研发人员数量从2023年的227人增长至2024年的353人,增幅达55.5%,2024年研发人员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达到15.1% [7] - 研发投入主要聚焦在各类微棱镜加工的相关工艺及技术、微纳光学及AR光波导加工技术、车载产品的加工工艺和精度提升技术等方向 [7]
经纬恒润(688326):25Q1业绩符合预期 汽车电子业务带动营收高速增长
新浪财经· 2025-04-29 14:39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55.4亿元 同比增长18.46% 归母净利润-5.5亿元 亏损同比扩大 扣非归母净利润-6.18亿元 亏损同比扩大 [1]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3.28亿元 同比增长49.34% 归母净利润-1.2亿元 亏损同比收窄 扣非归母净利润-1.34亿元 亏损同比收窄 [1] - 2024年毛利率21.51% 剔除会计准则变动影响同比下降3.11个百分点 主要因低毛利率的汽车电子产品增速更快 [2] - 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21.4% 剔除会计准则变更影响 同比下降2.09个百分点 但环比上升0.59个百分点 [3] 业务发展 - 2024年汽车电子产品业务营收44.06亿元 同比增长28.89% 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营收10.6亿元 同比下降14.03% 高级别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业务营收0.65亿元 [2] - 汽车电子业务增长主要得益于为小米SU7配套区域控制器等产品 于2024年二季度开始量产 为小鹏MONA MO3配套中央计算平台和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于9月开始量产爬坡 [2] - 公司已完成整车电控产品全覆盖布局 包括区域控制器出货超十万套 中央计算平台量产配套新能源车型 车身域控产品持续获得新定点 底盘域控获得客户认可并启动国产芯片方案规划 [3] 研发投入 - 2024年研发费用10.39亿元 同比增长7.3% 研发费用率18.8% 同比下降1.94个百分点 [2] - 2024年研发人员数量增加约500人 重点布局智能驾驶 车身域控 底盘域控 自研工具 L4业务等领域 [2] - 2025年一季度研发费用2.48亿元 与2024年四季度基本持平 显示研发效率逐步提升 [3] 未来展望 - 公司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2亿元 90亿元和108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亿元 1.8亿元和4.9亿元 [4] - 基于高研发投入阶段的特征 给予公司2025年1.6倍PS估值 6个月目标价95.8元 [4]
经纬恒润(688326):25Q1业绩符合预期,汽车电子业务带动营收高速增长
国投证券· 2025-04-29 12:3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 - A”评级,6 个月目标价 95.8 元 [4][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 年业绩符合预期,汽车电子产品高速增长;25Q1 营收端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毛利率企稳回升;汽车电子产品布局完善,为未来增长奠定基础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 年公司实现营收 55.4 亿元(同比 +18.46%),归母净利润 -5.5 亿元(同比亏损扩大),扣非归母净利润 -6.18 亿元(同比亏损扩大);2025Q1 实现营收 13.28 亿元(同比 +49.34%),归母净利润 -1.2 亿元(同比亏损收窄),扣非归母净利润 -1.34 亿元(同比亏损收窄) [1] - 预计 2025 - 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72、90 和 108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5、1.8 和 4.9 亿元 [4] 业务分析 - 分产品看,2023 年电子产品业务营收 44.06 亿元(同比 +28.89%),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营收 10.6 亿元(同比 -14.03%),高级别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业务营收 0.65 亿元;汽车电子业务增长强劲,得益于高价值量产品配套新客户项目量产 [9] - 公司已基本完成整车电控产品的全覆盖布局,物理区域控制器产品出货超十万套,中央计算平台量产配套主流新能源车型,车身域控获新定点;底盘域控获客户认可,定点新一代车型项目并启动国产芯片方案规划;智能辅助驾驶产品覆盖智能传感器、L2 + 级别、高速 NOA,城市 NOA 综合解决方案 [3] 盈利能力 - 2024 年公司毛利率 21.51%(剔除会计准则变动影响同比 -3.11pct),主要因产品结构变化,低毛利率的汽车电子产品增速更快;2024 年研发费用 10.39 亿元,同比 +7.3%,研发费用率达 18.8%(-1.94pct) [9] - 25Q1 毛利率 21.4%(剔除会计准则变更的影响,同比 -2.09pct,环比 +0.59pct),同比下降因产品结构改变,环比提升因汽车电子业务销量提升带动规模效应;25Q1 研发费用 2.48 亿元,与 24Q4 基本持平 [3] 财务指标预测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主营收入(亿元)|46.8|55.4|72.0|90.0|108.1| |净利润(亿元)|-2.2|-5.5|0.1|1.8|4.9| |每股收益(元)|-1.81|-4.59|0.04|1.53|4.09| |市盈率(倍)|-43.0|-17.0|1,796.8|50.9|19.0| |市净率(倍)|1.9|2.2|1.7|1.7|1.4| |净利润率|-4.6%|-9.9%|0.1%|2.0%|4.5%| |净资产收益率|-4.4%|-13.2%|0.1%|3.3%|7.2%|[11]
华勤技术(603296):25Q1营收同比增116%,数据中心、PC多极增长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4-29 12:1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 年业绩符合预期,2025Q1 业绩略超预期,新增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维持 2025/26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 35/42 亿元,新增 2027 年预测 48 亿元,2025PE 19X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华勤技术成立于 2005 年,“智能硬件三大件”2021 年出货量超 2 亿台,位居全球智能硬件 ODM 行业第一,2022 年电子信息百强排名第 16 位,2023 年度《财富》中国 500 强第 213 位,2024 年智能手机、智能穿戴产品 ODM 行业占据龙头地位 [7] - 2024 年战略升级为 3+N+3 智能硬件平台,打造以智能手机、个人电脑和数据中心业务为三大核心的成熟业务,拓展多品类产品组合,积极拓展汽车电子、软件和机器人三大新兴领域,是少数同时具有 Arm 及 x86 硬件平台研发能力的企业 [7] - 主要客户包括三星、OPPO、小米、vivo、亚马逊、联想、宏碁、华硕、索尼等国内外知名的智能硬件品牌厂商及互联网公司 [7] - “1+5+5”全球化布局,总部位于上海,拥有 5 大研发中心,两大国内制造中心和三大海外制造基地 [7] 财务数据 |项目|2024|2025Q1|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09,878|34,998|120,520|138,260|154,930| |同比增长率(%)|28.8|115.7|9.7|14.7|12.1|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926|842|3,502|4,240|4,810| |同比增长率(%)|8.1|39.1|19.7|21.1|13.4| |每股收益(元/股)|2.89|0.84|3.45|4.17|4.73| |毛利率(%)|9.3|8.4|10.2|10.0|9.9| |ROE(%)|13.0|3.6|13.4|14.0|13.7| |市盈率|22|/|19|15|14| [6] 业务亮点 - 数据业务提供全栈式产品组合,成为多个国内 CSP 厂商核心供应商,2024 年数据产品业务收入实现倍数增长 [7] - 汽车电子领域构建起全栈式自研能力和通过车规认证的制造中心,在智能座舱、显示屏、智驾三大业务模块均已实现突破,并实现首个座舱产品全栈研发成功交付,完成新势力车企客户的突破 [7]
龙迅股份(688486):投资科创研发基地助力长期发展 汽车电子业务高速成长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40
财务表现 - 25Q1营收1.09亿元,同比+4.52%,创Q1单季度历史新高 [1][2] - 归母净利润0.29亿元,同比-8.06%,扣非归母净利润0.21亿元,同比-8.93% [1] - 销售毛利率54.43%,同比+0.32pct [1] - 研发费用0.28亿元,同比+23.24%,研发费用率25.31% [2] - 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合计11.28%,同比+2.19pct [2] 业务发展 - 高速混合信号芯片在消费电子、通信系统、汽车制造及工业控制领域需求旺盛 [2] - 车载SerDes芯片组进入全面市场推广,电动两轮车仪表盘、工业焊接3D摄像机等领域逐步量产 [3] - 汽车桥接芯片在车载抬头显示和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市场份额提升,ADAS SOC模组与座舱域控SoC桥接方案批量出货 [3] - 汽车电子营收占比达20%(截至24Q3) [3] 战略布局 - 拟投资3.43亿元在合肥建设龙迅股份科创(研发)基地项目 [1] - 24年底成立车载事业部,重点投入车载产品线 [2][3] - 预计2025年中国大陆车载SerDes市场规模达10.88亿美元,单车价值量44.35美元/辆 [3] 市场预期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7.05/11.19/14.50亿元 [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2.09/3.48/4.34亿元 [4] - 高清视频桥接芯片在国内厂商中处于优势地位,车载SerDes产品25年放量在即 [4]
华勤技术(603296)2024年年报与2025年一季报点评:2025Q1营收高速增长 打造全球智能产品平台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40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收入1098.78亿元,同比+28.76%,归母净利润29.26亿元,同比+8.1% [1] - 2024Q4收入338.68亿元,同比+65.58%,归母净利润8.76亿元,同比+21.25% [1] - 2025Q1收入349.98亿元,同比+115.65%,归母净利润8.42亿元,同比+39.04% [2] - 2024年毛利率9.30%,同比-2.03pct,净利率2.65%,同比-0.46pct [3] - 2025Q1毛利率8.42%,同比-5.41pct,净利率2.40%,同比-1.27pct [3] 业务分项 - 高性能计算业务2024年营收632亿元,同比+28.79%,占比57.54% [4] - 数据业务营收同比+178.8%,笔电业务突破北美大客户 [4] - 智能终端业务营收353.16亿元,同比+12.93%,占比32.14%,智能手机与智能穿戴出货增长 [4] - AIoT及其他业务营收46.72亿元,同比+187.93%,游戏掌机发货超200万只,XR量产交付 [4] - 汽车电子业务营收15.62亿元,同比+91%,智能座舱与智驾域控获客户突破 [4] 战略与展望 - 推进"3+N+3"战略升级,聚焦智能终端、笔电、数据中心硬件生态,拓展汽车电子等新赛道 [5] - 2024年完成越南、印度制造规模交付,上海全球研发总部入驻 [5] - 预计2025年数据业务保持高增长,整体营收增速20%+ [5] - 2025-2027年营收预测分别为1352.54/1627.91/1915.53亿元,归母净利润35.38/41.65/47.78亿元 [6] 运营效率 - 2024年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0.20%/2.09%/4.69%,同比优化0.08/0.45/0.64pct [3] - 2025Q1期间费用率进一步下降,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同比降0.10/1.25/2.75pct [3]
长电科技(600584):先进封装技术+产能全球化布局 变局中积蓄向上动能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35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9.62亿元,同比+21.24%,归母净利润16.10亿元,同比+9.44% [1][2] - 2024Q4营业收入109.84亿元,同比+18.99%,环比+15.72%,归母净利润5.33亿元,同比+7.28%,环比+16.66% [2] - 2024Q4毛利率达13.34%,环比+1.12pct,净利率4.93%,环比+0.14pct [3] 运营效率与资本支出 - 2024Q4存货37.92亿元,环比下滑近20%,存货周转天数降至40.23,环比-18.33%,应收账款周转天数降至49.95,环比-8.50% [3] - 2024Q4资本支出15.02亿元,同比+116.21%,环比+23.17% [3] 业务结构与下游应用 - 2024年收入按应用领域划分:通讯电子44.8%、消费电子24.1%、运算电子16.2%、汽车电子7.9%、工业及医疗电子7.0% [3] - 运算电子收入同比+38.1%,汽车电子收入同比+20.5%,除工业领域外各下游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3] - 子公司星科金朋、长电韩国、长电先进2024年收入分别达121.85亿元(+7.39%)、158.15亿元(+28.93%)、16.88亿元(+35.36%),净利润分别+120.89%、+22.21%、+257.14% [3] 技术研发与战略布局 - 公司在AI、汽车电子、存储等领域加大技术投入,收购晟碟半导体80%股权扩大市场份额 [2] - 拥有SiP、WL-CSP、FC等先进封装技术,2024年研发支出17.18亿元,同比+19.33% [4] - 2025年计划在高端3D封装、光电合封、散热技术等领域突破 [4] 行业趋势 - 半导体行业整体回暖,公司通过产品结构优化和全球化布局维持增长 [2] - 高性能封装技术在高附加值应用(如AI、汽车电子、5G通信)中的战略布局加速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