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融资规模

搜索文档
7月金融数据出炉,融资成本持续下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3 22:16
金融统计数据核心观点 - 7月末社会融资规模、M2、人民币贷款同比分别增长9%、8.8%、6.9%,均高于经济增速,显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持续较强 [1] - GDP同比增长5.3%,较去年同期和全年提升0.3个百分点,为金融总量合理增长提供基本面支撑 [1] - M1-M2增速剪刀差收窄至3.2个百分点,较去年9月高点下降11个百分点,反映资金活化程度提升与经济活动回暖 [3][4] - 政府债券发行节奏提前,上半年累计发行13.3万亿元(国债7.89万亿元,同比增36%),带动社融规模高增长 [4] 货币供应与资金效率 - M2余额329.94万亿元(同比+8.8%),M1余额111.06万亿元(同比+5.6%),M0余额13.28万亿元(同比+11.8%) [4] - 大企业倾向于减少流动资金留存以提升效率,而中小企业因融资能力弱需保留更多周转资金 [4] - 部分大企业拖欠账款并转投理财,挤占上下游中小企业流动资金,抑制M1增长 [4] 社会融资规模与结构 - 7月末社融存量431.26万亿元(同比+9%),政府债券与直接融资占比提升削弱贷款指标的全面性 [4][5][6] - 贷款作为融资渠道的占比下降,社融指标更能全面反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全景 [6] - 地方债务置换影响贷款约2.6万亿元,中小银行化险影响近7000亿元,还原后贷款增速更高 [7] 信贷增长与成本分析 - 人民币贷款余额268.51万亿元(同比+6.9%),7月季节性因素及银行"冲时点"行为导致数据波动 [7] -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5.05万亿元(同比+11.8%),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4.79万亿元(同比+8.5%),增速均高于整体贷款 [8] - 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3.2%(同比-45bps),个人住房贷款利率3.1%(同比-30bps),综合融资成本持续下行 [9] 金融政策与行业趋势 - 金融机构从规模竞争转向服务精准化,挤出虚增空转贷款,提升实体经济融资质效 [8] -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强化对重点领域支持,金融"五篇大文章"推动信贷结构优化 [8]
新华财经晚报:我国对欧盟两家金融机构采取反制措施
新华财经· 2025-08-13 22:02
货币政策与金融数据 - 7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29.94万亿元 同比增长8.8% [1] - 狭义货币(M1)余额111.06万亿元 同比增长5.6% [1] - 流通中货币(M0)余额13.28万亿元 同比增长11.8% [1] - 前七个月净投放现金4651亿元 [1] - 7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431.26万亿元 同比增长9% [1] - 前七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23.99万亿元 同比多增5.12万亿元 [1] 财政政策与资金投放 - 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设备更新的1880亿元投资补助资金已下达完毕 [2] - 资金支持工业、能源电力、医疗等约8400个项目 带动总投资超1万亿元 [2] -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通过1元贴息资金带动100元贷款资金用于消费领域 [2] 国际贸易与反制措施 - 对欧盟UAB Urbo Bankas和AB Mano Bankas两家银行列入反制清单 禁止境内组织和个人与其交易合作 [1] 行业监管与质量安全 - 市场监管部门对饮料产品监督抽检11.19万批次 不合格率0.57% [3] - 不合格问题主要为微生物指标不达标和质量指标不符合标准 [3] 国际市场与货币政策 - 美国公共部门未偿还债务总额突破37万亿美元 [5] - 7月欧元区调和消费者物价指数(HICP)同比上涨2.7% 环比下降0.3% [5] - 泰国央行降息25个基点至1.50% 旨在刺激经济活动 [6] 金融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报3683.46点 上涨0.48% [7] - 深证成指报11551.36点 上涨1.76% [7] - 创业板指报2496.5点 上涨3.62% [7] - 恒生指数报25613.67点 上涨2.58% [7] - 在岸人民币报7.1755 上涨59点 [7] - WTI原油报62.25美元/桶 下跌0.37% [7]
新增社融连续8个月同比多增,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较大
新浪财经· 2025-08-13 21:06
信贷总量表现 - 前7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2.87万亿元 同比少增6600亿元 [1] - 前7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23.99万亿元 同比多增5.12万亿元 [1] - 7月人民币贷款减少500亿元 为2005年8月以来首次负增长 [1] - 7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1.16万亿元 同比多增3893亿元 连续8个月同比多增 [1] 信贷结构特征 - 6月信贷投放前置对7月贷款数据形成扰动 [1] - 6-7月合并月均新增贷款约1.1万亿元 与去年同期1.2万亿元基本持平 [1] - 7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6.9% 明显高于名义经济增速 [1] - 7月隐债置换规模较大 对企业中长期贷款形成挤压 [2] 货币供应指标 - 7月末M1同比增长5.6% 增速较上月加快1.0个百分点 创29个月新高 [2] - 7月末M2同比增长8.8% 增速较上月加快0.5个百分点 [2] - 7月末社融存量规模431.26万亿元 同比增长9.0% 增速较上月加快0.1个百分点 [2] - M1增速加快体现资金活化程度提升 反映企业和居民投资消费活跃度改善 [2] 利率政策环境 - 7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约3.2% 较去年同期下降约45个基点 [3] - 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约3.1% 较去年同期下降约30个基点 [3] - 政策利率下调至1.4%低位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同步调降 [3] - 部分企业贷款利率从最高6.5%降至3.25%左右 降幅达50% [3] 政策支持措施 - 8月新出台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 降低居民信贷成本 [3] - 央行通过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拓宽降息空间 [3] - 利率优惠20个基点可刺激企业更新设备提升产能 [4] - 货币政策保持支持性立场 重点降低融资成本和增加信贷可获得性 [3]
7月金融数据出炉:资金活化程度提升,融资成本持续下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3 20:48
金融总量指标 - 7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431.26万亿元 同比增长9% 较上月高0.1个百分点 较去年同期高0.8个百分点 [2] - 广义货币M2余额329.94万亿元 同比增长8.8% [1][2] - 人民币贷款余额268.51万亿元 同比增长6.9% [1][4] - 社会融资规模和M2增速持续高于经济增速 体现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较大 [1][3] 货币结构变化 - 狭义货币M1余额111.06万亿元 同比增长5.6% 流通中货币M0余额13.28万亿元 同比增长11.8% [2] - M2与M1增速剪刀差为3.2个百分点 较去年9月高点收窄11个百分点 显示资金活化程度提升 [2] - M1增速受大企业拖欠账款转理财等行为影响 中小企业为降成本压降活期存款 [2] 政策协同效应 - 上半年政府债券累计发行13.3万亿元 其中国债发行7.89万亿元 同比增长36% [2] - 2万亿元置换隐性债务的地方专项债已发行约1.8万亿元 [2] - 积极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形成合力 带动社会融资规模保持较高增速 [2][3] 贷款结构特征 - 7月贷款增长受季节性因素影响 制造业建筑业PMI通常较6月低1.2和1.1个百分点 [4] - 地方债务置换影响贷款约2.6万亿元 中小银行化险影响贷款近7000亿元 还原后实际贷款增速更高 [5] -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5.05万亿元 同比增长11.8%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4.79万亿元 同比增长8.5% 均高于各项贷款增速 [6] 融资成本与效率 - 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约3.2% 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约3.1% 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45和30个基点 [7] - 金融机构从"比规模"转向"比服务" 挤出虚增空转贷款 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6] - 企业融资渠道多元化 债券融资替代部分贷款需求 直接融资发展对贷款增速形成分流 [3][5]
7月金融数据出炉,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保持较高水平
搜狐财经· 2025-08-13 20:39
货币供应与信贷增长 - 7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29.94万亿元 同比增长8.8% 增速较上月提高0.5个百分点 较上年同期提高2.5个百分点 [1] - 狭义货币M1余额111.06万亿元 同比增长5.6% 增速较上月提高1个百分点 [1] - 本外币贷款余额272.48万亿元 同比增长6.7% 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268.51万亿元 同比增长6.9% [1] 社会融资规模 - 7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431.26万亿元 同比增长9.0% 增速较上月提高0.1个百分点 较上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 [1] - 7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1.13万亿元 同比多增3613亿元 [1] - 新增社融保持同比多增势头 主要受政府债券融资支持 [2] 存款与流动性状况 - 7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327.83万亿元 同比增长9% 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320.67万亿元 同比增长8.7% [1] - 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 能够充分满足市场主体融资需求 [5] - 当前贷款利率处于历史最低水平 [5] 信贷需求与政策支持 - 信贷透支和隐债置换导致7月新增信贷数据波动较大 [2] - 外部环境波动和房地产市场调整抑制企业和居民融资需求释放 [2] - 各项贷款余额增速约7.0% 远高于名义GDP增速 显示银行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较大 [5] 政策展望与市场预期 - 8月新增信贷将恢复正值 新增社融维持较高水平 [2] - M2保持较快增长同时 M1增速将继续加快 [2] - 货币政策保持支持性立场 重点降低融资成本和增加信贷可获得性 [5] - 政策着力激活内生性融资需求 提振内需对冲外部冲击 [5]
7月M1M2剪刀差持续收窄 宏观政策给力让经济回升有保障
新京报· 2025-08-13 20:32
货币供应与剪刀差变化 - 7月末M2余额329.94万亿元同比增长8.8% M1余额111.06万亿元同比增长5.6% [1] - M1与M2剪刀差收窄至3.2% 较去年9月高点下降6.9个百分点 [2] - 剪刀差收窄反映资金活化程度提升 循环效率提高 与经济活动回暖趋势相符 [1] 社会融资规模与结构 - 7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1.13万亿元 同比多增3613亿元 [6] - 1-7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23.99万亿元 同比多增5.12万亿元 [6] - 政府债券净融资8.9万亿元 同比多增4.88万亿元 非金融企业股票融资2212亿元同比多增767亿元 [6] 融资结构转型 - 直接融资占比持续提升 债券融资和股权融资重要性凸显 [4] - 社会融资规模指标较贷款更能全面反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成效 [6] - 企业融资渠道多元化 政府债券发行对贷款存在替代效应 [6][8] 政策协同与杠杆结构 - 宏观政策靠前发力 财政政策加快政府债券发行节奏 [7] - 政府部门杠杆率同比提高9个百分点至65.3% 企业部门升4.3个百分点 居民部门降0.7个百分点 [8] - 政府加杠杆降低社会平均融资成本 减轻实体经济债务负担 [8] 经济基本面支撑 - 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 较去年同期和全年均提升0.3个百分点 [7] - 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满足实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 [7] - 政策合力带动社会融资规模保持较高增速 [7]
前7个月社融增量累计23.99万亿元 专家:宜更多从融资规模、M2等观察金融总量
搜狐财经· 2025-08-13 19:57
金融总量指标 - 7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2994万亿元同比增长88% [1] - 前7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2399万亿元同比多增512万亿元 [1][8] - 7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43126万亿元同比增长9% [8] - 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26479万亿元同比增长68%占社融存量614% [9] 贷款数据特征 - 7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27248万亿元同比增长67%人民币贷款余额26851万亿元同比增长69% [6] - 前7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287万亿元 [6] - 贷款增量存在季节性特征7月为信贷小月制造业建筑业PMI平均值较6月低12和11个百分点 [6] - 银行考核导致信贷投放前置6月对7月数据形成扰动 [6] 融资渠道多元化 - 企业融资渠道日益多元化贷款难以完整反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成效 [1][9] - 社会融资规模指标包含贷款政府债券企业债券股票等更全面反映金融总量 [9] - 宏观调控关注社融规模和M2增速与经济增长匹配而非单一贷款指标 [9] 利率水平与融资成本 - 7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约32%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约31%同比分别下降45和30个基点 [10] - 综合融资成本下降反映货币信贷条件适宜实体经济需求满足度高 [11] - 贷款利率低位运行显示信贷供给充裕政策优化为银行让利提供空间 [12] 新发放贷款流量指标 - 新发放贷款流量指标反映当期银行实际放贷和回收情况 [7] - 发达经济体经验显示贷款余额增速稳定后流量指标仍能有效满足融资需求 [7]
央行重磅数据,最新解读!
中国基金报· 2025-08-13 19:55
货币政策与金融数据 - 7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长9% 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8.8% 显示货币政策保持适度宽松 [2] - 贷款利率持续低位运行 7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3.2% 个人住房贷款利率3.1% 同比分别下降45和30个基点 [3][4] - 前七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2.87万亿元 其中企业单位贷款增加11.63万亿元(中长期占6.91万亿元) 住户贷款增加6807亿元(中长期占1.06万亿元) [6][7] 信贷市场动态 - 企业融资成本显著下降 部分制造业企业贷款利率从6.5%降至3.2%左右 直接改善企业盈亏状况 [4] - 东部科技企业因获得20BP利率优惠 立即启动新生产线投资 显示融资成本下降有效刺激需求 [4] - 贷款余额增速(6.9%)持续高于名义经济增速 反映信贷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稳固 [7] 金融指标分析 - 社会融资规模指标涵盖贷款/债券/股票等多元渠道 比单一贷款指标更能全面反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成效 [7] - 新发放贷款指标反映银行当期实际信贷投放 发达经济体经验显示存量贷款稳定后 流量指标仍能有效满足融资需求 [8] - 政策组合拳(禁止手工补息/存款利率报备等)优化利率运行机制 为银行让利企业创造空间 [5]
增长9%!央行公布重要数据
搜狐财经· 2025-08-13 19:44
【大河财立方消息】8月13日,央行公布2025年7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和存量统计数据报告。 从结构看,7月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1.4%,同比低1.2个百 分点;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占比0.3%,同比低0.1个百分点;委托贷款余额占比 2.6%,同比低0.2个百分点;信托贷款余额占比1%,同比低0.1个百分点;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占 比0.4%,同比低0.1个百分点;企业债券余额占比7.7%,同比低0.4个百分点;政府债券余额占比 20.9%,同比高2.2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占比2.8%,同比低0.1个百分点。 初步统计,2025年前七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3.9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5.12万亿元。其中,对 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2.31万亿元,同比少增694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 币减少725亿元,同比少减245亿元;委托贷款减少689亿元,同比多减116亿元;信托贷款增加1592亿 元,同比少增1480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2196亿元,同比少减1243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 1.43万亿元,同比少1 ...
刚刚,央行公布重磅数据!
证券日报网· 2025-08-13 18:57
货币供应量 - 7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29.94万亿元,同比增长8.8% [1] - 7月末狭义货币(M1)余额111.06万亿元,同比增长5.6% [1] - 7月末流通中货币(M0)余额13.28万亿元,同比增长11.8% [1] - 前七个月净投放现金4651亿元 [1] 贷款情况 - 7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272.48万亿元,同比增长6.7% [1] - 7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68.51万亿元,同比增长6.9% [1] - 前七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2.87万亿元 [1] - 住户贷款增加680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383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06万亿元 [1] - 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1.63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75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6.91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8247亿元 [1] - 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2357亿元 [1] 社会融资规模增量 - 2025年前七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23.9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5.12万亿元 [2] - 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2.31万亿元,同比少增694亿元 [2] - 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725亿元,同比少减245亿元 [2] - 委托贷款减少689亿元,同比多减116亿元 [2] - 信托贷款增加1592亿元,同比少增1480亿元 [2] - 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2196亿元,同比少减1243亿元 [2] - 企业债券净融资1.43万亿元,同比少1849亿元 [2] - 政府债券净融资8.9万亿元,同比多4.88万亿元 [2] - 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2212亿元,同比多767亿元 [2] 社会融资规模存量 - 2025年7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431.26万亿元,同比增长9% [3] - 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264.79万亿元,同比增长6.8% [3] - 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1.21万亿元,同比下降23.2% [3] - 委托贷款余额11.16万亿元,同比下降0.4% [3] - 信托贷款余额4.46万亿元,同比增长5.9% [3] - 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1.92万亿元,同比下降10.4% [3] - 企业债券余额33.39万亿元,同比增长3.8% [3] - 政府债券余额89.99万亿元,同比增长21.9% [3] - 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11.94万亿元,同比增长3.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