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普惠金融
icon
搜索文档
上交所围绕普惠型ETF开展“三个走进”普及性活动
中国新闻网· 2025-08-09 05:49
上交所ETF市场发展 - 7月开展143场"以投资者为本,重回报促发展"沪市ETF主题活动,覆盖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51座城市、逾410万人次 [1] - 截至7月底上交所上市ETF数量达719只,规模超3.3万亿元,其中红利ETF规模超1400亿元,债券ETF规模超3700亿元 [1] - 今年以来沪市ETF资金净流入已超4000亿元 [1] 普惠金融推广策略 - 强化红利、低波、债券等普惠型ETF产品推广,培育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理念 [2] - 开展36场走进地县级市活动,覆盖鄂尔多斯、遂宁等ETF潜力地区,普及ETF资产配置功能 [2] - 通过金融夏令营走进高校,面向未来资本市场参与者提供ETF知识与文化建设方法论 [2] - 下沉开展9场走进社区活动,拓宽市场服务深度与广度 [2]
广州小贷行业“亮家底” 农牧户和小微贷款增长明显
中国经营报· 2025-08-09 03:14
行业概况 - 小额贷款行业持续收缩与调整 但部分区域实践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 - 截至2025年6月末 广州市107家小贷公司贷款投放金额268 4亿元 同比降低16 21% 营业收入12 6亿元 利润总额2 35亿元 净利润1 6亿元 [1] - 上半年广州市小贷公司向小微企业及农牧户投放贷款占比达45% 较2024年同期的18 15%显著提升 [1] 业务特点 - 小贷公司以灵活服务模式和精准需求对接 聚焦大型金融体系覆盖不足的小微群体 成为普惠金融重要实践者 [1] - 行业差异化发展体现在服务实体经济的专项排名 如农牧户及小微企业贷款投放前十榜单 [2] - 头部公司如圆通小贷通过直播电商供应链金融系统2 0支持个体工商户融资 案例显示某美妆店铺获80万元授信后实现5天日均10万元营业额 [3] 头部公司案例 - TCL普惠服务超300万普惠客户和5万家小微企业 投放规模超500亿元 产品覆盖惠商贷 车险分期 惠农贷 惠薪贷等场景化方案 [5][6] - 圆通小贷侧重体系赋能 其金融板块通过供应链金融系统解决平台商家回款账期压力 [4] - 互联网大厂旗下小贷依托股东场景及流量资源 在垂直领域建立竞争壁垒 [5] 行业趋势 - 行业两极分化明显 缺乏竞争力公司被淘汰 头部公司凭借资金实力 技术平台和客户资源扩张 [6] - 马太效应强化 头部公司通过场景融合实现增长 如TCL小贷利用家电产业链优势 圆通小贷切入电商供应链 [5][6] - 科技应用成为发展方向 建议通过AI大模型匹配农村金融客群需求 结合耕作 养殖等细分场景实现资金精准投放 [7] 政策与市场环境 - 全国小贷公司数量达5257家(截至2024年12月末) 涉农贷款持续增长 2025年二季度末农村贷款余额38 95万亿元 同比增长7 4% [4] - 央行数据显示农户贷款余额18 59万亿元(同比+3 7%) 农业贷款余额6 9万亿元(同比+8 1%) 为小贷服务三农提供市场基础 [4]
沪市ETF数量719只规模逾3.3万亿 年内资金净流入已超4000亿
中国经营报· 2025-08-08 22:57
上交所ETF市场发展 - 截至7月底上交所上市ETF数量达719只规模超3 3万亿元其中红利ETF规模超1400亿元债券ETF规模超3700亿元 [1] - 今年以来沪市ETF资金净流入已超4000亿元 [1] 普惠金融主题活动 - 7月上交所以普惠众享为主题开展143场以投资者为本重回报促发展沪市ETF主题活动覆盖全国19个省市区51座城市逾410万人次 [1] - 活动强化红利低波债券等普惠型ETF产品推广推动产品和服务惠及更广泛投资者群体 [1] 活动具体形式 - 开展36场走进地县级市活动覆盖鄂尔多斯遂宁鹤壁永州宝鸡等ETF有发展潜力地区 [1] - 通过金融夏令营等形式走进高校面向未来资本市场参与者提供ETF知识 [2] - 下沉开展9场走进社区活动拓宽沪市ETF市场推广深度和广度 [2]
上交所开展多样化“普惠众享”ETF主题月活动 谱写普惠金融大文章
证券日报网· 2025-08-08 20:42
上交所ETF主题活动成果 - 7月份上交所开展143场"以投资者为本,重回报促发展"沪市ETF主题活动,覆盖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51座城市、逾410万人次 [1] - 活动秉持"人民性"定位,精准对接居民财富管理需求,呈现服务覆盖面广、投资者获得感强等特点 [1] - 活动得到投资者与市场机构的高度认可和积极参与 [1] 上交所ETF市场数据 - 截至7月底,上交所上市的ETF数量达719只,规模超3.3万亿元 [1] - 红利ETF规模超1400亿元,债券ETF规模超3700亿元 [1] - 今年以来沪市ETF资金净流入已超4000亿元 [1] 普惠型ETF推广措施 - 举办29场面向投资者和媒体的普惠主题推介会,引导投资者通过ETF进行多元化资产配置 [1] - 组织投资者实地走进8家普惠主题ETF成分股公司,帮助了解红利、自由现金流等策略编制逻辑 [1] - 举办基金投顾交流会,探讨ETF与基金投顾业务有机结合方式 [2] - 开展8场普惠型ETF投顾专场培训,提升券商基层投资顾问业务能力 [2]
中信银行南京分行:多措并举精准滴灌小微企业成长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08 18:08
普惠金融发展策略 - 通过政银企协同、产品创新、科技赋能三大举措探索成本可负担且商业可持续的普惠金融新路径 [1] - 上半年累计走访企业4712户并为3990家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贷款投放规模超270亿元 [1] - 建立"五专五强化"工作机制 形成总分支三级联动服务体系助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2] 政银协同服务机制 - 深度融入江苏省"千企万户大走访"行动 推动二级分行全面加入地方工作专班 [2] - 构建覆盖全辖的普惠金融服务网络 主动对接省市级发改委等政府部门 [2] - 创新推出政策性金融产品如"苏质贷" 为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并协助申请政府贴息 [4] 产品创新与供应链金融 - 针对核心企业上游供应商推出"商票e贷"产品 凭商业承兑汇票快速获得融资 [2] - 已为沃得农机28户上游供应商投放多笔贷款 解决小微企业"短频急"资金需求 [2] - 为外贸小微企业提供专项授信方案 办理远期结售汇业务享受免抵押免保证金优惠 [3] 科技赋能与风控体系 - 整合工商、税务、社保、海关等十余维度政务数据构建立体化风控模型 [3] - 通过多维度数据还原企业真实信用状况 实现精准画像与分层施策 [1][3] - 全流程线上化操作"信保贷"产品 从申请到放款最短仅需3个工作日 [3] 典型案例与实施效果 - 为常州市瀚发纺织提供454万元"保证+抵押"组合方案 7个工作日内完成放款 [1] - 通过海关信保大数据为南通出口零售企业提供纯信用融资 解决流动资金缺口 [3] - 未来将持续立足江苏区域经济特色 积极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 [4]
农行济南孙耿支行:上门服务解商户难题"智慧收款码"让乡村小店焕发新生
齐鲁晚报· 2025-08-08 17:21
公司业务发展 - 农行孙耿支行为乡村商户王大爷办理智能收款码 解决其长期面临的收款难题 包括提现手续费和错过收款提示等问题 [1] - 智能收款码支持微信 支付宝 云闪付等多渠道支付 并提供实时语音播报 资金直达银行卡 交易明细清晰等功能 [1] - 孙耿支行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服务 30分钟内完成资料审核 信息录入等全流程操作 并调试好语音播报音箱 [1] - 该支行为今年以来第46户乡村商户办理收款码业务 体现其在乡村市场的业务拓展力度 [1] 行业服务模式 - 农行从坐等客户上门转变为主动走进田间地头 服务模式发生显著变化 [2] - 金融机构践行"金融为民"理念 通过创新服务方式提升乡村金融便利性 [2] 战略方向 - 农行作为服务"三农"的主力军 持续推进普惠金融服务下沉 重点布局科技金融和数字金融领域 [1] - 公司计划创新推出更多适合农村市场的金融产品 以金融活水滋润实体经济 [1]
兴业银行济南分行提升金融服务适配性助力制造业企业破解融资难题
齐鲁晚报网· 2025-08-08 16:02
兴业银行济南分行创新金融服务案例 - 兴业银行济南分行为滨州某金属加工企业提供紧急融资解决方案 通过创新产品避免企业损失50余万元利息并满足1000万元流动资金需求[1] - 该企业为高成长性制造业企业 年产值超2亿元 产品应用于汽车制造和工程机械领域 因新厂房建设导致流动资金紧张[1] - 银行以企业2000万元未到期定期存款为授信基础 匹配"兴速贷"产品 实现无抵押便捷审批 完美契合企业短急快资金需求[1] 金融服务效率与科技赋能 - 启动绿色通道服务 1个工作日内完成账户开立与产品签约 24小时内通过大数据风控系统核定1000万元授信额度[2] - 依托总行大数据风控系统整合企业纳税征信资产等数据 实现线上自动审批 3个工作日内完成放款[2] - 通过电子签章系统简化流程 资金及时到账 以高效响应赢得客户认可[2] 银企合作深化与业务拓展 - 企业计划将更多结算资金管理业务转移至该行 并表达在供应链金融跨境融资等领域深化合作意向[2] - 银企关系从单一融资向全面合作升级 银行通过信用融资模式降低企业融资门槛[2] - 探索出数据代替材料线上代替线下系统代替人工的服务路径 为同类企业提供可复制的普惠金融服务模板[2] 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的支撑 - 科技赋能与产品创新有效支撑实体经济 避免企业利息损失的同时保障生产经营周转[1][2] - 金融服务展现实效 企业负责人认可产品灵活高效解决想用钱又怕损利的痛点[2] - 银行将持续探索普惠金融新路径 以高效贴心服务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2]
27条举措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金融时报· 2025-08-08 15:59
政策背景与总体要求 - 金融监管总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印发《关于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方案》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决策部署 [1][2] - 行动方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坚持以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 坚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统筹金融发展和安全 [2] 金融机构集聚与功能优化 - 推动银行保险机构进一步集聚上海 支持外资金融机构发挥更大作用 推动重点对外开放项目优先落地 [2] - 推动商业银行总行通过专设机构或对在沪机构授权方式加大支持力度 优化提升在沪金融机构服务功能 引导协同合作 [2]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举措 - 鼓励在沪金融机构稳妥有序开展碳金融相关业务 打造国际绿色金融枢纽 [2] - 提升科技金融工作质效 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 [2] 制度型开放与国际化提升 - 坚持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探索金融制度型开放 持续优化跨境金融服务 [3] - 提升金融机构国际化经营水平 推动机构积极参与金融市场建设 研究探索离岸金融创新 [3] - 大力推进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和航运保险发展 [3] 监管与风险防控机制 - 推动在沪金融机构提高前瞻性风险管理能力 促进稳健经营 [3] - 坚持包容审慎监管理念 支持聚焦服务实体经济和对外开放等重点领域组织实施金融创新试点 探索实施尽职免责机制 [3] - 强化央地协同共筑安全网 推动建立完善上海市金融风险防范处置工作机制 [3] 金融创新试点与政策配套 - 建立健全金融创新监管工作机制 支持上海金融监管局通过监管互动机制在限定业务、额度、机构及风险熔断前提下开展创新试点 [4] - 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探索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开展以国际良好实践为基础的跨境银团贷款等非居民贷款业务 [4] - 深化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与科技创新中心联动建设 探索适合科技企业特点的金融服务模式 [4] 绿色金融与碳市场建设 - 支持上海打造国际绿色金融枢纽 鼓励在沪金融机构支持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 [4] - 稳妥有序开展碳金融相关业务 支持上海参与国际碳金融定价权竞争 [4] 金融基础设施与人才建设 - 支持条件具备时在上海设立金融监管总局数据分中心 提高金融监管科技水平 [3] - 支持上海打造新型资产管理服务平台 引进和培养高水平金融人才 [3] - 深化金融法治建设 支持建设上海金融消保中心 完善金融营商环境 [3]
农信机构是重要的 金融资源“均衡器”
金融时报· 2025-08-08 15:58
农信机构的服务中,上述"非物"的需求满足更为突出,换言之,作为一家市场化主体,如果农信机 构只是提供标准化的金融服务和产品,那就与其他银行机构没有区别。正是源于其社区化、本地化属 性,农信机构更有空间为社区、小微和"三农"主体提供更具人性化的服务,这也是其充当金融资源"均 衡器"的重要体现之一。 3年前的4月18日,浙江农商联合银行挂牌成立,这也被称为"省联社改革第一单"。彼时,时任该行 党委书记、董事长的王小龙告诉记者,更名不改姓,浙江农信坚守定力,要持续实施以人为本、全方 位、成体系的普惠金融服务。3年过去了,浙江农信系统各行社在省农商联合银行战略部署下,沿着普 惠之路执着前行,深度参与社会治理,各项指标在浙江省银行业的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主要指标跃居 全国农信系统之首,这既得益于其秉承"以改革促发展"的理念,坚持金融的政治性、人民性,实现规 模、质量、效益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又有赖于其坚持立足本地、特色化经营,深度融入社会治理,构建 差异化竞争优势,还得益于省农商联合银行坚持科技赋能和线上线下结合,为农村中小银行提供适合其 发展的数字金融解决方案。近年来浙江农信系统取得的良好成效进一步说明,"小法人、大平 ...
以改革促农信回归本源 赋能社会建设
金融时报· 2025-08-08 15:58
农村信用社改革应以构建更加普惠和可持续发展的农村金融体系为主要目标。通过改革,促进农信 机构回归支农支小本源,赋予基层机构合理的自主经营权限,增强社区性和中小银行优势,拓展符合本 地需求的金融服务、民生服务、地方化公共产品融资服务,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助力社会建设,进而实 现社会绩效与经济绩效的共赢、金融服务与非金融服务的互促互进。 一、农信回归社区性和支农支小本源,促进社会公平、社会建设,可实现社会与经济绩效双赢 乡村社会建设需要中小金融机构。针对农户、返乡入乡群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转移人口、 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经济主体的金融需求,金融供给仍存在着一定的缺口,而农信机构具有社区 性、小且与客户距离近、社会黏合性强等本源属性,农信体系应正确定位,发挥小银行优势,发挥农村 金融和普惠金融主力军作用,同时促进民生事业发展、助力社会治理。一是,围绕普惠金融的主要主体 和重点领域,提升支农支小支微的金融服务水平和质量,扩大小散客户的覆盖面。农信机构的社区性、 本地化等属性,使其具有服务小散客户的信息优势、客户黏结优势,客观上具有金融均衡器的作用,可 以促进小散主体的金融服务获取和使用,助力金融均等化,缩小城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