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
搜索文档
招商证券积极服务实体经济 书写金融央国企使命担当
证券时报· 2025-07-30 02:32
公司战略 - 公司明确了新五年战略期"集约化、数智化、科技型、国际化"发展新路径 [1] - 公司以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主线,围绕金融"五篇大文章"展开工作 [1] - 公司积极服务实体经济,体现金融央企国企的使命担当 [2] 科技金融服务 - 公司以"投行+投研+投资"三投联动模式聚焦数智科技、绿色科技、生命科技三大赛道 [3] - 公司系统梳理91条重点产业链,完成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产业知识库搭建 [3] - 2024年完成8单科技创新股权融资项目总金额104.58亿元,承销科技创新债券297.38亿元同比增长110.10% [3] - 2020年以来累计投资硬科技企业约78.6亿元 [3] - 私募股权子公司2024年完成12家企业投资,金额7.67亿元 [4] - 另类投资子公司2024年新增投资规模约1.5亿元 [4] 绿色金融服务 - 公司构建"投融资+产品创新+产业服务"绿色金融生态体系 [5] - 2022年以来助力"双碳"相关企业股权融资245.7亿元 [5] - 承销境内绿色相关债券、资产支持证券规模432.3亿元 [5] - 2024年承销绿色债券166.01亿元同比增长54% [5] - 推出国内首个"寒潮及降水指数保险+天气衍生品"等创新产品 [6] - 发布国内首个"招商万得可持续发展商品指数" [6] - 完成市场首单光伏公募REITs [6] 数智化转型 - 公司推进"AI证券公司"规划,加速数智化基础设施和数字安全体系建设 [6] - 落地数智化战略项目覆盖投行、财富管理等全业务线 [6] - 围绕三类客群优化业务场景提升服务质效 [6] 普惠金融服务 - "羚跃计划"累计入库企业554家,总投资25亿元 [7] - 近百家入库企业完成投行或投资业务转化 [7] - 2024年组织产业链对接活动,促成50余家企业与链主企业业务对接 [8] - 基金投顾业务服务客户8.02万户,保有规模约51.12亿元 [8] - 扩大"保险+期货"业务规模支持农业生产 [9] 养老金融服务 - 作为首批获得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募基金销售资格的券商,已发行2只相关产品 [9] - 推出APP长辈版界面优化老年客户体验 [9] - 通过线下活动提升居民养老金融认知 [9]
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普惠赋能绿色产业 金融活水润泽江淮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29 20:50
核心观点 - 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通过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 支持安徽绿色产业发展 将生态资源转化为金融资本 [1][3][5][7] 绿色金融产品创新 - 工行蚌埠分行推出湿地碳票质押贷款 以龙子湖湿地碳票项目产生的碳汇权益为质押物 为小微企业发放1000万元贷款 [3] - 湿地碳票项目将每年18.24万吨碳减排量的生态价值转化为可交易、可收储、可贷款的金融资产 [3] - 工行亳州分行推出用水权抵(质)押贷款产品 以企业依法取得的水权作为质押物增信 发放580万元贷款 [5] - 工行宣城分行创新排污权质押+科技型企业信用复合评价体系 以企业合法持有的排污权作为质押增信措施 [7] 生态资源价值转化 - 蚌埠市湿地总面积91.2万亩 湿地率10.21% 每年可产生碳减排量18.24万吨 [3] - 通过金融创新将水资源权益转化为企业可抵押、可融资的活资本 [5] - 搭建无形资产-绿色金融-产业高效转化桥梁 实现企业环保投入与效益增长的良性循环 [7] 普惠金融服务 - 针对缺乏抵押担保措施的乡镇食品企业 通过取水权增信模式降低融资成本并提升额度 [5] - 为推进低排放改造及环保升级项目的企业提供1000万元排污权质押贷款支持 [7] - 持续拓宽生态资源向金融资本的转化通道 精准灌溉实体经济 [7]
区域银行中期答卷:谁是增长“优等生”,谁在寻找新解法?|巴伦精选
钛媒体APP· 2025-07-29 12:14
业绩全景对比 - 四家银行上半年均实现营收与净利润双增长,展现出较强的经营韧性,但在增长动能、业务结构与风险控制上呈现显著差异 [1] - 宁波银行以371.60亿元营收和147.72亿元净利润居首,杭州银行紧随其后,常熟银行与齐鲁银行规模相对较小 [2] - 净利润增幅普遍高于营收增幅,杭州银行16.67%、常熟银行13.55%、宁波银行8.23%、齐鲁银行16.48% [2][9] - 四家银行资产规模均稳步扩张,宁波银行总资产突破3.47万亿元,同比增速11.04%,常熟银行总资产首次突破4000亿元,齐鲁银行突破7500亿元 [2][3] 盈利规模与增长效率 - 宁波银行营收371.60亿元,净利润147.72亿元,杭州银行营收200.93亿元,净利润116.62亿元 [2] - 常熟银行营收60.62亿元,净利润19.69亿元,齐鲁银行营收67亿元,净利润27亿元 [2] - 杭州银行加权平均ROE 9.50%,常熟银行13.33%,齐鲁银行12.8% [2] - 宁波银行存贷款增幅均领先,存款增长13.07%,贷款增长13.36% [3] 资产质量与风险抵御能力 - 杭州银行、常熟银行、宁波银行不良贷款率均稳定在0.76%,齐鲁银行较年初下降0.10个百分点至1.09% [3][4] - 拨备覆盖率方面,杭州银行520.89%居首,常熟银行489.53%,宁波银行374.16%,齐鲁银行343.24% [4] - 宁波银行资本充足率15.21%,杭州银行14.64% [4] 差异化战略图谱 - 杭州银行利润高增16.67%,源于贷款规模扩张、债券投资收益提升及拨备调节的多重支撑 [4][5] - 杭州银行贷款总额环比增长7.67%,同比增速12.6%,政信类业务占对公贷款超六成 [4] - 杭州银行在债券投资领域表现亮眼,2024年投资收益占非息收入比重达52.6% [5] - 杭州银行不良贷款率连续十个季度稳定在0.76%,拨备覆盖率520.89% [5] 常熟银行特色 - 常熟银行营收增幅10.10%居首,净利润增幅13.55%,"存款立行"战略与普惠金融深度融合 [7] - 常熟银行上半年存款增长8.46%,活期存款占比高,净息差高达2.71% [7] - 常熟银行涉农贷款占比超65%,普惠小微贷款占比超80%,不良贷款率0.76% [7] 宁波银行特点 - 宁波银行总资产突破3.47万亿元,存贷款增幅均超13%,净利润增幅8.23% [8] - 宁波银行不良贷款率稳定在0.76%,拨备覆盖率374.16%,资本充足率15.21% [8] - 宁波银行依托"公司银行+零售银行+金融市场"三大板块协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稳步增长 [8] 齐鲁银行表现 - 齐鲁银行净利润增幅16.48%,不良贷款率较年初下降0.10个百分点至1.09% [9] - 齐鲁银行总资产突破7500亿元,上半年增幅8.96%,贷款总额增长10.16% [9] - 齐鲁银行净息差持续收窄,2021-2024年从2.02%降至1.51% [9] 行业趋势 - 净息差降幅收窄,利息收入边际改善,中泰证券预计2025年上市银行净息差降幅将明显小于2024年 [10] - 资产质量持续优化,拨备反哺利润,天风证券指出一揽子金融政策落地将缓解资产质量压力 [11] - 差异化战略成中小银行生存关键,深耕细分市场、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强化数智化转型成为重要抓手 [11]
金融活水润泽积石山 重建家园焕发新生机 甘肃省金融系统全力以“复”支持灾后重建
金融时报· 2025-07-29 09:19
贷款增长与信贷投放 - 截至6月末积石山县各项贷款较2023年末增加35.64亿元 增长73.59% [1] - 地震以来累计发放贷款57亿元 助力1.7万户受灾群众重建家园 [1] - 农信联社累计发放灾后重建类贷款10668户 金额8.04亿元 信贷支持覆盖面达60%以上 [3] 住房重建金融支持 - 原址重建户每户可获不超过5万元5年期财政全额贴息贷款 [3] - 集中安置户每户可获不超过10万元10年期财政全额贴息贷款 [3] - 农业银行积石山支行累计投放农户灾后重建贷款2.89亿元 惠及2907户家庭 [3] 产业振兴信贷措施 - 11家金融机构与21家企业现场签约授信7.74亿元 [5] - 央行向农信联社发放支农支小再贷款17.64亿元 撬动涉农贷款38.65亿元 [5] - 邮储银行累计发放三农贷款1.6万笔金额21.38亿元 小企业贷款247笔金额2.73亿元 [5][6] 特色信贷产品创新 - 推出"灾后住房贷""灾后重建贷""极速贷""惠农e贷"等10余款专属信贷产品 [3][4][5] - 工商银行推出"抗震复市复商贷"累计发放117笔金额3.5亿元 [6] - 创新"乡村振兴畜禽贷"通过活畜抵押+保证方式解决融资难题 [7] 融资成本优化措施 - 累计下调存量贷款利率816笔金额2.82亿元 平均下调50个基点 [8] - 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较地震前下降近100个基点 [8] - 减免评估费、保险费等费用 累计让利1300余万元 [8] 金融服务延伸 - 农业银行组建流动服务队提供开卡、转账、贷款咨询等基础服务 [8] - 邮储银行通过移动展业设备为偏远地区提供上门服务 [8] - 金融机构采用线上审核+线下发放方式实现再贷款业务即申即审 [5]
解码江苏“十三太保”普惠密码:破数据孤岛,穿信用迷雾
南方都市报· 2025-07-29 09:06
江苏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 - 江苏13个城市全部进入2025年GYBrand中国百强城市榜单 实现历史性"全员晋级" 体现均衡发展格局 [2] - 江苏中小企业数量约占全省企业总数98% 普惠金融在金融服务中至关重要 [2] - 江苏省内区域发展差距缩小 2001年南京人均GDP是盐城的2.9倍 2024年缩小至1.7倍 [3] 普惠金融发展现状与挑战 - 2025年一季度末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52.9万亿元 同比增长8.4% 增速比各项贷款高1.5个百分点 一季度增加2.78万亿元 [3] - 农村普惠金融面临三大问题:数据碎片化导致信用画像不完整 传统信用评估失效缺乏抵押物 成本与可持续矛盾客单价低管理成本高 [4][5] - 具体难点包括数字鸿沟问题 网络基础设施薄弱 服务模式未完全适应农村差异化需求 金融产品过于标准化 [3] 政策支持与创新解决方案 - 2025年6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实施方案》 提出扩大农村产权抵质押物范围 运用农业保险保单信息作为信用评级参考 强化第一还款来源分析 [6] - 江苏省推出"苏农云"平台 构建覆盖全省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场景 [8] - 江苏银行通过"三联"机制将金融服务嵌入农业产业链 针对"4+13+N"产业链和五支新农人队伍定制产品矩阵 [7] 金融机构创新实践 - 江苏银行创新"四季农时"服务体系 推广首贷和信用贷款 创新土地承包经营权等农村产权抵押方式 [7] - 线上对接"苏农云"和农业数据 完善农户资产负债表 对接农业全产业链公司实现批量授信线上化自动化审批 [8] - 针对关税风波成立"稳外贸、稳就业"三级行动专班 出台"双十"举措 落实"一业一策、一企一策"要求 [9] 外贸金融支持措施 - 江苏省外贸依存度达41% 对美贸易依存度约12.56% 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较大 [9] - 江苏银行通过对接产业厅局、中国信保、国有担保公司 用足政策性风险补偿工具 "苏贸贷"和"苏贸担"产品为企业保驾护航 [11] - 依托"外汇管家"线上平台推动跨境结算"少跑腿" 扩大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 跨境资金池产品提升投融资便利性 [11]
南通农商银行“三向发力”推进信贷增户扩面显成效
江南时报· 2025-07-29 07:11
信贷业务发展 - 上半年各项贷款659.21亿元,较年初净增36.26亿元 [1] - 重点信贷客户数36175户,较年初净增1533户 [1] - 通过"增户扩面"专题营销活动提升营销效能,优化考核机制并实行"周通报、月兑现"奖惩机制 [1] - 建立营销建档、进件量、企微添加数等过程指标监测体系 [1] - 针对业绩落后人员组织4场督进培训会(2场线下+2场线上) [1] 服务矩阵建设 - 按揭贷款方面深化与优质楼盘、房产中介合作,5月底与贝壳签署战略协议 [2] - 政策性产品方面创新三维推动机制,上半年发放创业贷款289户、金额5285万元 [2] - "通科贷"聚焦科技型企业发放83户33788万元 [2] - "薪易贷"将优质退休人员纳入服务范围 [2] - 完成辖内242个村居100%高质量授信更新,预授信覆盖面达77% [2] 数字化运营 - 组建"数据敏捷小组"开展数据清洗和客群锁定 [3] - 上半年触达等级1-3级客户1149户,用信95户4972万元 [3] - 形成"小模型+大模型"双轨获客体系输出方案 [3] 未来规划 - 持续优化"整村授信+网格化营销"服务模式 [3] - 强化产品创新、优化服务流程、深化科技赋能 [3] - 构建"线上便捷、线下贴心"的服务体系 [3]
广发银行精准滴灌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
证券日报网· 2025-07-28 17:41
普惠金融发展态势 - 2025年上半年普惠型小微贷款呈现"量增、价降、质优"态势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2 08个百分点 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较年初下降32Bp 不良率低于容忍度计划值 [1] - 截至6月末重点标准化普惠金融产品贷款余额近1500亿元 产品矩阵包括"科创贷""科技人才贷""惠民兴村贷""惠易贷"等 并针对区域特色开发供应链专属方案如"商城E贷" [2] 乡村振兴服务成效 - 普惠型涉农贷款及涉农贷款余额较年初均增长超9% 围绕50个乡村振兴帮扶点推出"惠农贷""菠萝贷""葡萄贷"等特色产品 [3] - 累计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投放贷款超3100亿元 其中2025年新增近700亿元 肇庆分行通过"乡村E贷"构建"科技+金融+产业"闭环 支持170亩玉米种植基地 [3][4] 服务机制创新 - 制定《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行动方案》 聚焦顶层设计 工作机制 专业能力 服务质效四大维度 建立"敢贷 愿贷 能贷 会贷"长效机制 [5] - 截至6月末累计走访小微企业超12万户 为"推荐清单"企业授信超1100亿元 通过"政银担"模式 供应链金融创新解决农民贷款难题 [4][5] 战略定位与规划 - 公司作为金融央企成员单位 强调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 通过普惠金融2 0模式提升服务覆盖面 提供全周期综合金融服务包括结算 财务咨询 汇率避险等 [1][2] - 未来将持续优化产品机制与服务 为小微企业注入发展动能 突出"信贷+"服务模式整合行内资源支持企业初创 成长 壮大全流程 [2][6]
央行发布上半年小额贷款公司数据 贷款余额8865亿元
北京商报· 2025-07-28 11:04
行业整体数据表现 - 截至2021年6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6686家 贷款余额8865亿元 较上半年增加0.25亿元 [1] - 江苏省小贷公司数量达566家居全国首位 较上年同期增加2家 广东省以431家位列第二 较上年减少18家 [1] - 重庆市贷款余额1909.18亿元排名第一 江苏省766.89亿元 广东省759.7亿元分列二三位 [1] - 广东省小贷从业人数6456人全国最多 江苏省4721人位列第二 [1] 行业规模变化趋势 - 小贷公司数量较峰值期8910家减少2224家 近一年内公司数量减少647家 从业人员减少9309人 实收资本减少212亿元 [2] - 贷款余额逆势增长 近一年增加23.8亿元 显示贷款需求持续存在 [2] 区域发展特征 - 经济发达省份对小贷业务需求强烈 江苏广东浙江等地小贷公司重点布局产业链供应链金融与小微金融服务 [1] 行业收缩驱动因素 - 小贷公司在金融风控与技术应用方面弱于大型银行 跨生态业务拓展能力受限 [2] - 监管政策持续收紧 对跨区展业与线上业务提出更高合规要求 牌照吸引力显著下降 [3] - 银行机构凭借资金成本优势加速布局小微金融与供应链金融 对小贷公司形成竞争挤压 [3] 监管整顿动态 - 2021年以来湖南 大连 广州 吉林 辽宁 安徽 江西等多地开展小贷公司清理整顿 采取停业整改与取消从业资格等措施 [3] - 海南省单次清理91家异常经营小贷公司 [3]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 市场将进一步向头部小贷公司集中 需满足50亿元跨区资本金要求并具备风控实力 [4] - 行业将加速金融科技建设 深化本土市场挖掘 [4]
青力而为 京彩绽放
北京青年报· 2025-07-28 02:59
公司发展历程与使命 - 江苏银行北京分行成立15年,秉承"融创美好生活"的使命,服务实体经济、助力民生改善[1] - 青年员工是分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践行"融合创新 行稳致远 诚信专业 团结奋斗"的核心价值理念[1] - 以"五篇大文章"为抓手,融入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1] 运营管理优化 - 运营管理部通过业务流程优化,将开户流程从平均2小时压缩至30分钟[2] - 引入微信预填平台和OCR识别技术,减少80%手工录入和99.2%证件信息自动抓取[2] - 数字工匠精神体现在持续15年的系统巡检、测试和流程优化[2] 普惠金融创新 - 针对供应链核心企业资金周转压力,提供"嵌入式金融方案"[3] - 通过数字化管家产品实现供应链上下游信息实时共享和透明化管理[3] - 普惠金融理念是成为企业及时雨和长期发展伙伴[3][4] 科技金融服务 - 独创"科创企业三维评估法",关注技术护城河、人才浓度和市场爆发力[5] - 为缺乏传统抵押物的交通科技企业设计"人才创新贷"方案[5] - 科技金融助力企业研发成果产业化,成为企业成长伙伴[6] 财富管理与客户服务 - 理财经理成功拦截电信诈骗,保护客户养老资金[7] - 为独居老人提供长期养老金理财规划,建立深厚客户关系[8] - 践行"客户至上 创造价值"和"融善于心 创美于行"的服务理念[8] 未来发展规划 - 继续以金融报国、金融为民、金融向善为使命[9] - 青年员工将为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9]
金融护航江西省经济回升向好
搜狐财经· 2025-07-27 08:40
金融总量与信贷投放 - 江西省6月末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65816亿元,上半年增加3300亿元,贷款余额同比增长6.9%,增速比5月份回升0.2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1个百分点 [1] - 6月末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67186亿元,上半年增加4864亿元,余额同比增长9.8% [1] - 上半年全省社会融资规模增量5130亿元,同比多增179亿元,其中政府债券净融资1384亿元,同比多增813亿元 [1] 信贷结构优化 - 6月末制造业贷款余额6220亿元,上半年增加697亿元,增量占各项贷款增量的21.1%,为近10年同期最高,制造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2%,高于各项贷款增速7.3个百分点 [2] - 6月末民营企业贷款余额9242亿元,上半年增加719亿元,占全部企业贷款增量比重为21.7%,比去年同期提升6.5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5% [2] - 6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0751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比重为16.3% [2] 科技创新与绿色金融 - 5月末科技贷款余额10107亿元,同比增长15.2%,其中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4683亿元,同比增长10.8%,科技相关产业贷款余额7881亿元,同比增长15.4% [2] - 6月末绿色贷款余额11302亿元,上半年增加1750亿元,占各项贷款增量的53.0% [2] 融资成本下降 - 6月全省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63%,同比下降45个基点 [3] - 新发放普惠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83%,同比下降57个基点 [3] - 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21%,同比下降43个基点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