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一带一路
icon
搜索文档
刘小涛会见中德经济合作对话会嘉宾代表
苏州日报· 2025-09-22 08:41
近日,第十二届"一带一路"中德经济合作对话会在苏州太仓举行。会前,省委副书记、苏州市委书记刘小涛 会见了前来参会的德国联邦中小企业联合会主席、欧盟企业联合会会长克里斯托夫·阿尔豪斯,沙尔平战略咨询交 流股份公司董事长鲁道夫·沙尔平等嘉宾代表。中国经济联络中心主任可志忠参加会见。 中国经济联络中心副主任杨淞、苏州市副市长季晶、太仓市主要负责同志等参加会见。 会见中,刘小涛代表苏州市委、市政府向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向广大德资企业给予苏州发展的关心支 持表示感谢。他说,苏州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760多家德资企业在这里扎根发展,并与我们在不断深化 合作中实现了互利共赢、结下了深厚情谊。第十二届"一带一路"中德经济合作对话会在太仓举办,必将有力促进 苏州与德国深化各领域交流。欢迎德国联邦中小企业联合会等平台进一步加强与苏州对接合作,推动更多德资企 业投资苏州、深耕苏州,共享中国大市场广阔机遇,更好促进两国经贸合作、友好往来。苏州将认真落实中德两 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让 广大企业投资放心、发展顺心。 克里斯托夫·阿尔豪斯、鲁道夫·沙尔平 ...
媒体的价值与能量
人民日报· 2025-09-22 08:16
郑和船队与钢铁丝路,稻谷飘香与书声琅琅,游历世界与留居中国……2025"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开 幕式上,4组照片让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更加具象可感,也展现着媒体的价值与能量。 春城昆明,来自87个国家以及国际和地区组织、165家媒体和机构的200余位外方代表出席今年论坛。自 2014年创办以来,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位外国媒体及国际和地区组织代表应邀而来。 为何而来?好奇心。"如果你对一个欧洲人说'丝绸之路'这几个字,你会看到他们的想象力被点燃。"法 国摄影师安娜伊思·马田的感触,引起宾客共鸣。这条古老的路穿越流光岁月,在当今世界依然华彩灼 灼。"硬联通"上声声汽笛讲述共建故事,"小而美"的民生工程叙说共赢佳话。用"在现场"抚慰好奇心, 将对人类命运的问号拉成叹号,一位位媒体人在见证、交流中,遣镜头、执妙笔,为共建"一带一 路"的"工笔画"添彩。当笔力"导航"全球注意力,当脚力交织斑斓文化,共同发展的智慧之门在文明互 鉴中洞开。 为何常来?收获感。《中车新能源列车开进胡胡伊》记录发展果实共享,《中国的"一带一路":架桥而 非筑墙》彰显共同繁荣理念……一段段所见化为所得,一个个所得化为所念," ...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丨潮涌天山活力新
新华网· 2025-09-22 07:44
发展是新疆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新疆发展蓝图,谋划新疆美好未来。总书记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 化,新疆面临新机遇,要有新作为。 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新疆把自身的区域性发展融入国家发展的总体布局中,紧贴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立足资源禀赋 构建体现新疆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新机遇 "最近经营情况怎么样?有没有亟待解决的问题?海外市场开拓还需要什么帮助?"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与临空经济区管委会陆港服务局负责人钟 荷花,推开一家物流企业大门,与工作人员交谈间,把对方的需求一一记在笔记本上。 "仅一个月后,新疆中欧(中亚)多式联运品牌班列就从国际陆港区正式发运,现在已成为驰骋在亚欧大陆上的'新疆名片'。"钟荷花说。 在新疆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一列满载货物的中欧班列即将驶离(2024年5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菲 摄 为提升班列运行效率,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先后发运4条新疆首趟全程时刻表班列线路,通达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意大利 萨莱诺等城市,较普通班列运行时间压缩60%以上。 "今年开通的'粤新快线'铁空联运 ...
以“会”为媒 向新而行——第八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观察
新华网· 2025-09-22 07:44
新华社兰州9月21日电 题:以"会"为媒向新而行——第八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观察 新华社记者张玉洁 9月21日,在第八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上,与会嘉宾借助VR设备沉浸式游览莫高窟虚拟场景。新华社记者 郎兵兵摄 2016年9月,首届敦煌文博会举办。这个以"一带一路"国际文化交流为主题的综合性博览会,在过去7届吸引了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万名嘉宾参 会,以文化交流促进民心相通。 金秋时节,丝路古郡再度迎来高光时刻。来自97个国家和8个国际组织的千余名嘉宾齐聚第八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感受丝路文化 的千年脉动,奏响文明互鉴的当代乐章。 一场名为《丝路回响:过去、现在、未来》的音乐会,19日晚在甘肃省敦煌市飞天剧院上演。 9月21日,与会嘉宾在第八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上参观敦煌文化主题展。新华社记者 郎兵兵 摄 绘于敦煌壁画的筝、笛、箫、箜篌等乐器,在当代乐师手中复现。中西音乐元素的结合,让敦煌古谱和壁画故事变成动人旋律。 "我们希望通过音乐带领观众穿越古今,以当代视角审视传统,以古老智慧启迪未来。"香港天籁敦煌乐团艺术总监甘圣希说。 翻开史册,河西走廊风云际会,敦煌 ...
多项重大工程蓄势待发,重视新疆建筑机会
长江证券· 2025-09-22 07:30
行业投资评级 - 建筑与工程行业评级为看好 维持[12] 核心观点 - 新疆战略地位显著提升 作为一带一路连接大陆和欧洲经济体的关键卡位 在资金支持 政策优惠和产业结构部署方面成为重要着力点[2][6] - 多项重大工程蓄势待发 包括中吉乌铁路 新藏铁路 G3033独库高速等交通基建项目 以及7000-8000亿元煤化工项目[8][9] - 新疆投资建设加速 关注中国化学 中国铁建 中国中铁等工程企业订单释放机会[10] 新疆战略定位与政策支持 - 国务院发布《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成功实践》白皮书 明确提出新疆全面谋划铁路 公路 航空等"十张网"建设 打造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桥头堡[6] - 新疆享有土地 水 电成本优势 资源禀赋突出 5.43亿吨/年煤炭产能加速释放 准东2亿吨级矿区和2857万千瓦煤电集群成型[8] - 2024年7月25家央企集体入疆签约183个项目 煤制油气战略基地定位再升级[8] 重大工程进展与投资规模 - 中吉乌铁路全长590公里 投资额80亿美元 已于2025年4月全线实质开工[9] - 新藏铁路规划长度2000公里 投资规模预计2000-4000亿元 正加快由规划向实质建设转化[9] - G3033独库高速长约460公里 投资规模达1000亿元 桥隧比超50% 计划年内开建[9] - 煤化工项目总投资7000-8000亿元 3个煤制气 1个煤制油环评获批 全产业链条打通[8] 重点企业订单与业务机会 - 中国化学在煤化工领域技术实力突出 新疆煤化工开发加速有望带动订单释放 叠加己二腈负荷提升增强业绩确定性[10] - 中国铁建和中国中铁受益于新藏铁路 中吉乌铁路建设加速 铁路 民航 公路等领域基建需求持续释放[10] - 中国电建2025年1-8月新签合同8007.97亿元 同比增长4.71% 其中能源电力业务签约5162.40亿元 同比增长14.30%[37] - 中国化学2025年1-8月新签合同2563.39亿元 同比增长0.08% 其中化学工程2034.99亿元 同比增长5.77%[38] 行业数据与市场表现 - 2025年8月建筑业PMI为50.6% 环比减少2.2% 新订单指数42.7% 环比减少2.2%[55] - 2025年1-8月狭义基建投资12.0万亿元 同比增长2.0% 广义基建投资16.3万亿元 同比增长5.9%[62] - 建筑行业子板块年初至今涨跌幅差异显著:园林建设Ⅲ上涨19.94% 工程咨询Ⅲ上涨17.77% 化学工程下跌1.29%[22] - 建筑工程板块PE(TTM)为11.93倍 PB 0.82倍 估值处于2010年以来59.10%分位[28]
“空中丝路”愈加宽广(国际论道)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22 06:47
中国国产商用飞机C919大飞机在马来西亚雪兰莪州的苏丹阿卜杜勒·阿齐兹·沙阿机场作静态展示。 张纹综摄(新华社发) 中国无人驾驶"空中出租车"在卢旺达试飞;C909飞机在印度尼西亚、越南、老挝等东盟国家投入运 营;吉隆坡国际机场与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加强"双枢纽"合作;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与中国新疆维吾尔 自治区喀什市之间开通客运新航线……近段时间,空中丝绸之路建设成为外媒聚焦的热点。 多年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空中丝绸之路建设"朋友圈"持续扩大,合作领域不断拓展,一条互惠包容 的"空中丝路"正在拉近中国与共建国家的距离。 航空业往来日益紧密 据越南《年轻人报》等多家外媒报道,得益于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中国国产飞机今年"飞入"多个东盟 国家。 柬埔寨《高棉时报》日前报道称,柬埔寨国家航空有限公司拟从中国采购20架C909飞机,其中,10架 为确认订单,10架为意向订单。报道称,这笔订单彰显了柬埔寨对中国先进航空技术的信心,也加强了 两国经济和技术联系,在东南亚航空旅行需求持续增长的背景下,有利于拓展区域互联互通。 另据《曼谷邮报》报道,马来西亚亚洲航空公司当前正积极推进洽谈,计划采购中国国产大飞机 C919。路 ...
共享机遇,共促未来,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人民日报· 2025-09-22 06:41
9月21日,第二十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暨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广西南宁落下帷幕。为期5天的 东博会吸引了来自全球60个国家和地区的3260家企业参展,累计参展人次达22.6万,创历史新高。截至 9月20日,据不完全统计,本届东博会共取得成果超700项,其中经贸项目签约超500项,多领域、多形 式成果超270项。与会多国人士认为,中国东盟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友好合作更加深入人心,为构建更 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注入新动能。 "这是一届科技感满满的东博会" 听机器人指挥的音乐会,看格斗机器人比拼,喝一杯由机器人制作的饮品……本届东博会人工智能专 馆,不少企业携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智能医疗平台等高新产品亮相。具备实时翻译功能的智能眼镜、 灵活穿行的机器狗、大载重无人机等科技产品吸引了大量观众。 新华社记者 张爱林摄 中国—东盟自贸区自2002年启动建设并于2010年宣布建成以来,不断扩大升级。目前,自贸区3.0版谈 判已全面完成。东盟秘书长高金洪表示:"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的建设将推动东盟和中国经贸合作迈 向新高度,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夯实基础。"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是本届东博会首席战略合作伙伴。 ...
第二十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取得成果超700项 共享机遇,共促未来,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人民日报· 2025-09-22 06:21
展会规模与成果 - 第二十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暨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吸引全球60个国家和地区3260家企业参展 累计参展人次达22.6万创历史新高 [1] - 本届东博会共取得成果超700项 其中经贸项目签约超500项 多领域多形式成果超270项 [1] 人工智能与科技应用 - 首次创设人工智能专馆占地1万平方米 为东博会史上最大单体主题馆 展出约1200项展品 [2] - 人工智能专馆贸易成交额超1.4亿元人民币 涵盖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 智能医疗平台 实时翻译智能眼镜 机器狗 大载重无人机等前沿领域产品 [2] - 现场签约44个"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项目 涉及制造业 服务业 农业等领域 [3] - 广西探索"北上广研发+广西集成+东盟应用"发展路径 行业头部企业相继布局当地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2] 跨境贸易与政策红利 - 新加坡企业CuberAI展出人工智能驱动的跨境海运物流解决方案 覆盖货物监控 抵港卸货 清关报送 仓储物流全环节 [3] - RCEP和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推动马来西亚猫山王榴莲进口成本降低 越南咖啡品牌实现无纸化报关和税收优惠减免 [3][4] - 越南孔奈咖啡在政策吸引下决定两个月后进入中国市场 中原传奇咖啡连续22年参展并实现销售额持续攀升 [4] 基建合作与项目投资 -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近5年在东盟国家累计签约超690亿美元 参与建设柬埔寨金港高速 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等重大项目 [5] - 柬埔寨旅游部肯定中企基建项目提升当地基建水平 东盟国家农产品和旅游产品同时丰富中国市场供给 [5] 区域合作与战略升级 -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全面完成 预计推动双边经贸合作迈向新高度并夯实区域经济一体化基础 [4][5] - 东盟秘书长指出自贸区3.0版建设将强化区域经济一体化 老挝国家副主席强调合作平台推动区域持久稳定与共同繁荣 [4][7] 文化融合与青年交流 - 缅甸作为主题国展示传统舞蹈《目瑙纵歌》 配套举行中国—东盟非遗时装周 星势力青年歌手大赛 文化出海交流会等多元文化活动 [6] - 中国—东盟青年领军者圆桌对话会发布首期区域产业协同与青年实践调研报告 东盟秘书长将青年领域合作视为优先方向 [6][7]
第八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开幕 将举办7大类17项活动
经济日报· 2025-09-22 06:13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本届文博会展览面积共约2.4万平方米,集中展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典范和敦煌学研究高地建设的最新 成果,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文化艺术、非遗文创、旅游景区、风土民俗等,以及甘肃非遗保护成效和 文创最新产品。通过市场化方式举办文创产品和旅游商品展销、品牌运营展示、敦煌文创展等展览,并 举办首届"丝路华彩"敦煌国际文旅商品联展。 本报兰州9月21日讯(记者陈发明、赵梅)第八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21日在甘肃敦煌开 幕。本届敦煌文博会主题是"加强文化交流,促进文明互鉴",1000余名中外嘉宾齐聚敦煌,会期包括开 幕式、文化展览、文艺演出、研学交流、招商引资等7大类17项活动。同期将举办2025敦煌论坛,设置 了6类论坛12项专题活动,将发布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和敦煌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深化共建"一带一路"国 家的文化交流与务实合作。 ...
边城求学记:南亚东南亚学子眼中的云南机遇
中国新闻网· 2025-09-22 04:22
作者 陆希成 黄兴鸿 中新网普洱9月21日电 题:边城求学记:南亚东南亚学子眼中的云南机遇 那柯里茶马古道,青石板路蜿蜒。李文龙举起相机,定格眼前的古道遗韵。"小时候,这条路活在长辈 的故事里;今天,我终于走进了故事。"这位普洱学院2025级行政管理专业的缅甸留学生,是第四代缅 甸华裔。祖辈从中国云南迁居缅甸的历史,让他对这片土地有着特殊情结。 近日,在云南省普洱市举行的"YUNNAN IN MY LENS"创拍营活动中,来自澜湄六国、南亚等国家的 70余名青年学子走进茶马古道、咖啡庄园,用镜头记录普洱茶咖故事。 从缅甸到云南,李文龙怀着寻根的心愿开启求学路。初来乍到,他发现这里既熟悉又新鲜——熟悉的是 文化、饮食,新鲜的是发展理念。 "选择行政管理专业,是想学习中国先进的管理经验。"李文龙说,缅甸拥有稻米、甘蔗、橡胶等丰富的 农业资源,但需要现代管理方法来提升产业水平。"这个专业涵盖组织管理、产业规划,正是家乡发展 需要的知识之一。" 对李文龙来说,云南只是起点。"未来还想去北京、上海,了解中国更多的发展经验。"他说。 与李文龙的寻根不同,同样前来参加此次活动的老挝留学生苏沙雯选择云南的理由更加务实。 在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