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多边贸易
icon
搜索文档
董一凡:希望欧盟“联通欧亚”步伐不再迟缓
环球网· 2025-05-21 06:58
欧盟转向亚太的战略背景 - 欧盟在美国关税施压和跨大西洋关系变化下,将目光投向亚太以加强合作,缓解内外风险挑战 [1] -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宣布"欧盟将进一步转向亚洲",与中国等亚洲经济体的对话和经贸合作诉求上升 [1] - 欧盟考虑加入CPTPP,反映其与亚太构建更广泛经贸联系的需求增长 [1] 欧盟与亚太经贸合作的历史与现状 - 欧盟自1994年起重视亚太合作,发布《走向新亚洲战略》和《联通欧亚》等文件,但近年因地缘政治动荡步伐放缓 [2] - 2021年欧盟贸易政策通报提出推进与亚太自贸协定谈判,"印太战略"强调挖掘该地区经济机遇 [2] - 欧盟在亚太经贸格局中"存在感"不足,仅占东盟对外贸易的8%,被智库批评为"相对退出"和"明显缺席" [4] 亚太地区的经济吸引力 - 亚太GDP占全球30%,是主要增长引擎,IMF预测2024-2026年亚洲GDP增速(4.6%/3.9%/4%)远超全球平均水平(3.3%/2.8%/3%) [3] - 亚太贸易地位上升,2024年实际出口和进口增速(3.4%/3.6%)显著高于全球水平(1.8%/2.2%),占全球名义进出口份额达38.9%和36.7% [3] 欧盟与亚太合作的现实驱动力 - 美国保护主义导致欧盟和亚太彼此倚重,需多元化伙伴关系支撑开放型经济 [4] - 双方合作有助于巩固多边贸易体系共识,推动国际经贸规则改革 [4] 欧盟与亚太合作的基础与前景 - 欧盟已与日本、新加坡等签署自贸协定和数字伙伴关系协议,在传统经贸和新兴科技领域存在规则共识 [5] - 若在规则标准和市场准入上照顾彼此关切,欧盟"联通欧亚"愿景将加速推进 [5]
中沙深化多领域合作 达成60余项共识
快讯· 2025-05-20 21:25
中国—沙特高级别联合委员会贸易、投资和科技分委会第五次会议 - 会议于5月19日以视频方式举行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沙特阿拉伯投资大臣法利赫共同主持 [1] - 双方重点讨论落实两国领导人共识 深化双边贸易、投资、产业链、科学技术领域合作 [1] - 会议达成合作共识逾60项 涉及贸易、投资、产业链、科技等多个领域 [1]
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会见英国48家集团组织的访华代表团
快讯· 2025-05-20 19:56
5月20日,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会见英国48家集团组织的访华代表团。凌激表示, 中国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消费潜力持续释放,经济发展稳中向好,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能 源、生命健康、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快速发展,已成为全球创新的策源地,为包括英国企业在内的跨国 公司在华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近年来,中英经贸关系保持健康发展,两国都秉持自由贸易, 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将为全球贸易增加稳定性和确定性。英国48家集团 主席杰克.佩里表示,中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工业智能化、绿色化、数字化发展上领先全球,英 国48家集团将始终秉承"破冰者"理念,推动英中经贸合作健康发展,深化互利共赢。(商务部) ...
美关税政策令脆弱国家面临系统性风险——访马达加斯加经济学家拉库图
新华社· 2025-05-20 18:08
美国关税政策对马达加斯加经济的影响 - 美国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使马达加斯加等经济结构脆弱的国家面临系统性风险 [1] - 美国对马达加斯加输美产品加征47%关税后暂缓执行 但维持10%基准关税 [1] - 短期影响包括出口大幅放缓 外汇收入锐减 民众失业风险增加 [1] - 中长期将削弱国际投资者信心 导致工厂减产或关停 引发生产体系系统性风险 [1] 重点受冲击产业分析 - 纺织业受冲击最严重 占马达加斯加GDP近20% 吸纳7%外国直接投资 提供超10万个就业岗位 [2] - 马达加斯加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第二大成衣对美出口国 2022年出口额仅次于肯尼亚 [2] - 农业及农产品加工行业受影响 香草行业占出口创汇25% 美国是最大出口目的地 [2] 应对策略建议 - 非洲国家应推进贸易一体化建设 寻求WTO等多边贸易体制支持 [1][2] - 马达加斯加需推动出口渠道多元化 提升产品附加值 加快产业升级 [2]
恒指收跌12点,连挫三日共307点
国都香港· 2025-05-20 10:07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港股市场展开,分析恒指等指数表现,介绍宏观与行业动态及上市公司要闻,指出港股受内外因素影响,虽有波动但新股集资表现佳,香港在金融领域优势显著 [2][3][7] 海外与内地股市表现 - 海外市场重要指数中,道琼斯工业指数收于 42,792.07 涨 0.32%,标普 500 指数收于 5,963.60 涨 0.09%等;内地股市上证指数收于 3,367.58 持平,深证成指收于 10,171.09 跌 0.08%;香港股市恒生指数收于 23,332.72 跌 0.05%,国企指数收于 8,460.55 跌 0.09%等 [2] - 恒指昨日低开 188 点或 0.8%,最多跌 285 点,后因内地工业增加值数据跌幅收窄,收报 23332 跌 12 点或 0.05%,连挫三日共 307 点或 1.3%;科指降 0.5%,报 5255,连跌三日共 2.4%;大市全日成交缩至 1847.04 亿,北水净入 84.6 亿元 [2][3] - 部分个股表现为美团扬 2.3%收 134.4 元,腾讯走高 1.2%造 514 元,小米全日升 2.6%造 52.35 元,联通扬 4.2%为表现最佳蓝筹,吉利降 2.5%收 19.24 元 [3] 宏观&行业动态 - 李家超表示香港凭借金融和专业服务业成“一带一路”重要参与者,充当海纳百川的金融港口,发挥“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作用,促进互联互通 [6] - 陈茂波称本月初港元偏强触发“强方兑换保证”,金管局涉约 1290 亿元承接美元沽盘,资金流入令本地银行同业拆息回落,1 个月拆息由 4 厘降至约 1.3 厘;港股 4 月初受压后反复向上,恒生指数今年累升约 16%,4 月平均每日成交逾 2700 亿元按年飙 1.4 倍,新股集资额暂居全球首位 [7] - 王文涛会见丹麦外交大臣,称中国愿同丹麦和欧盟维护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 [8] - 中国工信部等九部门印发意见,要求引导科技服务机构发展,建设国家统一技术交易服务平台,部署重点领域发展任务 [9] 上市公司要闻 - 小米 5 月 22 日晚 7 点举行战略新品发布会,将公布首款 SUV“YU7”、手机 SoC 芯片“玄戒 O1”等新品;雷军称 2014 年开始芯片研发,2017 年首款手机芯片“澎湃 S1”亮相,后遇挫折转向“小芯片”路线,近年有“米粉”追问做大芯片,雷军表示有“芯片梦”,做高端旗舰 SoC 掌握先进技术支持高端化战略 [11] - 健倍苗苗预期截至今年 3 月底止年度股东应占综合溢利按年增加不少于 50%,上一年度盈利 1.3 亿元,增长归因于精准品牌管理推广活动带动核心品牌销售 [12] - 中电控股截至 3 月底止首季香港售电量 70.91 亿度按年减少 2.6%,派发股息每股 0.63 元与去年相同;因天气和闰年因素电力需求下降,新兴行业需求带动增长但整体用电量放缓,各类型客户售电量均有下降;5 月“燃料调整费”调低,平均净电价较 2025 年初下调 1.3% [13]
王文涛部长会见丹麦外交大臣拉斯穆森
快讯· 2025-05-19 21:44
智通财经5月19日电,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会见丹麦外交大臣拉斯穆森,双方就中丹、中欧经贸关系、维 护多边贸易体制等问题深入交换意见。丹麦工业联合会、诺和诺德、嘉士伯等丹麦经济界代表参加会 见。王文涛表示,近日,习近平主席复信中国丹麦商会,为深化中丹经贸合作指明了方向。中丹建交75 年来,两国关系历久弥新,稳步向前发展,双边贸易持续增长,绿色、医药、农食、机械等领域投资合 作成果丰硕。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扩大国内需求,致力于打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营商 环境。当前,国际形势变乱交织,面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的严峻挑战,中方愿同丹方和欧 方一道,秉持建交初心,加强政策沟通,深化务实合作,共同维护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 为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 王文涛部长会见丹麦外交大臣拉斯穆森 ...
半两财经|诺奖得主迈克尔·斯宾塞:贸易战是互相伤害必须纠正
搜狐财经· 2025-05-17 19:49
全球贸易体系 - 全球贸易体系未来最有可能建立多边体系 欧洲 中国及其他主要新兴经济体支持建立相对合理 可行的多边体系 [1] - 特朗普发起的关税战可能推动中国 欧洲及其他主要新兴经济体走向比较合理 可行的多边贸易体系 [3] - 美国发起的关税战已削弱消费者信心 对美国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若不纠正将对包括中美在内的全球经济带来灾难性影响 [3] - 当前特朗普政府与中国及其他国家展开的双边谈判是对先前政策的调整和纠正 这是一个非常乐观的进展 [3] 货币政策 - 美联储的首要任务是稳定就业 管理好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会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反应 目前仍在观望之中 [3] 技术发展 - 中美之间技术差距在迅速缩小 DeepSeek等大模型在中国出现 未来人工智能的包容性 普惠性越来越强 [3] - 中国 美国的很多公司正在研究一些小模型 非常有用且依赖于大模型 使用成本更低 [3] - AlphaFold已获诺贝尔化学奖 100多个国家的几万名科学家正在应用该技术提高生物医药研发效率 发现新药物 疗法和疫苗等 [3] AI应用 - 全球步入快速变化期 需确保AI发展不局限于某些公司或行业 应广泛提高生产力 [4] - 在金融 教育普惠等不同领域 AI包容性越来越强 普惠性也越来越强 [4] - AI在教育方面应作为学习的辅助工具 鼓励学生负责任地使用 [4]
诺奖得主斯宾塞:关税战或助推多边贸易发展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17 17:37
AI发展与应用 - 开源AI模型日益增多,中美在AI领域的差距正快速缩小 [1] - 中国和美国的公司正在研究小模型,这些模型依赖大模型但使用成本更低,对全球经济产生积极影响 [1] - AI发展不应局限于特定公司或行业,应广泛提高生产力,在金融、教育等领域包容性和普惠性增强 [1] - AI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应鼓励学生将其作为学习的辅助工具 [1] 全球经济与贸易 - 特朗普发起的关税战可能推动中国、欧洲及新兴经济体走向更合理的多边贸易体系 [1] - 美国关税战削弱了消费者信心,对美国经济产生负面影响,若不纠正将对全球经济带来灾难性影响 [3] - 当前特朗普政府与中国及其他国家的双边谈判是对先前政策的调整和纠正,被视为乐观进展 [3] 论坛背景 - 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以"共享未来:构建开放包容的经济与金融体系"为主题,召开13场主题讨论和2场闭门会议 [3] - 近百位中外政经领袖和专家学者围绕全球货币体系、国际贸易、全球经济碎片化等热点展开讨论 [3]
美加税冲击经济信心,多国GDP衰退下滑,亚太国家决心抱团应对贸易风险
环球时报· 2025-05-17 06:49
亚太多国经济衰退趋势 - 日本第一季度GDP按年率下降0.7%,环比下降0.2%,出口下降0.6%,为一年来首次萎缩[1][4] - 韩国开发研究院将2024年经济增长预期从1.6%下调至0.8%,创近年最低水平[1][4] - APEC将亚太地区2024年经济增长预期从3.3%下调至2.6%,商品出口增速从5.7%降至0.4%,进口增速降至0.1%[3][4] 美国关税政策冲击 - 美国对全球汽车和钢铝产品加征关税,可能导致日本GDP全年萎缩0.4至0.6个百分点[4] - 韩国企划财政部警告全球贸易条件恶化及对美贸易摩擦加剧经济下行压力[4] - 菲律宾媒体指出美国当前28%的平均关税税率已高于1930年《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水平[6] 中国成为区域经济支撑 - 亚太多国对美贸易萎缩但对华出口增长显著,中国成为经济增长重要支撑[1] - 2024年东盟与中国贸易额突破9800亿美元,连续5年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7] - 韩国5月上旬对华出口占比达21.8%,超过对美出口的15.5%[7] 区域自贸协定加速推进 - APEC贸易部长会议通过联合声明,强调深化地区自贸协议和供应链协作[1][5] - 中日韩同意加快自贸协定谈判,中韩谈判在金融服务业开放取得突破[5][7] - 东盟与中日韩同意在清迈倡议下新设人民币出资的快速融资工具[5] 中国投资带动区域发展 - 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激增,比亚迪在泰国建年产15万辆电动汽车工厂[7] - 宁德时代向印尼投资58亿美元,助力东盟融入全球供应链[7] - 韩资银行获准在华设立全资子公司,韩国美妆享受"72小时极速通关"[7]
中美宣布关税降至10%,加方态度大变,准备效仿美国,中方表态
搜狐财经· 2025-05-16 17:50
中美关税调整 - 中美两国在2025年5月12日发布联合声明,宣布对部分商品关税进行调整,这一成果对双边贸易和全球经济具有积极影响 [1] - 关税调整将降低企业成本,促进商品流通,为两国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1] - 美国股指期货在会谈结束后应声上涨,市场认为这是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积极一步 [3] 全球影响 - 中美经贸关系的稳定有助于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对世界经济复苏起到推动作用 [1] - 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指出,中美会谈的进展对两国和全球其他国家,包括最脆弱的经济体,至关重要 [3] - 中美关税调整的积极成果为世界经济稳定和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9] 中加关系 - 加拿大在中美宣布关税调整前多次表达希望通过对话沟通的意愿,但因联邦大选和新政府组建等因素影响进一步沟通 [3] - 中美关税调整可能触动加拿大,使其更加坚定寻求对话的立场 [4] - 中方表示期待在不久的将来与加拿大就相关问题举行会谈 [4] 贸易政策与国际合作 - 中美关税调整在国际舞台上释放出积极信号,加拿大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贸易政策和对华态度 [6] - 中加在农产品、能源、科技等领域有广泛合作空间,加拿大应避免短期因素干扰,从长远角度维护经济利益 [6] - 中国倡导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中加合作基础坚实,双方可通过对话和协商克服困难 [6] 全球经济格局 -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度提高,贸易政策变动会产生连锁反应 [8] - 加拿大若能抓住中美关税调整的契机,推动与中国的经贸合作,有利于自身经济发展和国际影响力提升 [9] - 各方应以理性和务实态度推动国际贸易健康发展,构建稳定繁荣的国际经济秩序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