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工业自动化
icon
搜索文档
雷赛智能(002979)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年5月22日)
2025-05-22 19:34
投资者关系活动概况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和现场参观 [2] - 参与单位有中信建投证券、泰康人寿等多家机构 [2] - 活动时间为2025年5月22日,地点在深圳市南山区西丽街道会议室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董事会秘书向少华和证券事务代表左诗语 [2] 行业市场规模 - 2024年中国整体自动化市场规模近3000亿元,OEM自动化市场规模超1000亿元 [3] - 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约27.6亿元,2026年将达104.71亿元,2035年有望达3000亿元 [3] 公司经营目标 - 2025年力争实现营业收入增长20%-30%,净利润增长30%-50% [4] 公司应对策略 - 发挥“三线协同”新营销体系化优势,构建重点区域特色化优势,巩固研发技术领先优势,提升精细化管理能力 [4] - 采取上顶抢占进口份额、下沉开拓中低端市场等六项具体措施 [4] 人形机器人业务进展 - 成立上海雷赛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聚焦“超高密度”无框电机、关节模组解决方案 [5] - 成立深圳市灵巧驱控技术有限公司,聚焦空心杯电机以及灵巧手解决方案 [5] - 推动通用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小脑”)相关产品进入研发阶段 [6] - 荣获2024金球奖“年度优秀供应链企业”奖项 [6] 公司业务模式 - 提供以无框电机等为代表的核心零部件和解决方案 [7] - 为大客户提供关节模组和灵巧手联合开发 [7] - 为广大客户提供代工与组装服务 [7] 产品市场反馈 - 数百家机器人公司及模组厂家测试和试用产品,产品功能和性能获认可 [8] - 无框力矩电机、空心杯电机等组件与解决方案取得商业订单,当前营收占比小但预计持续快速增长 [8][9] 股权激励计划 - 为公司可持续增长,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人才,结合综合因素实施新一轮股权激励 [10] - 2025年制定第一轮股权激励方案,尚需股东大会审批 [10] 回购方案 - 公司将根据市场情况在回购期限内择机实施回购计划,如有调整将及时披露 [11] 东莞用地项目 - 拟在东莞滨海湾新区建设华南区域总部及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研发智造基地,项目按计划推进,已成立全资子公司 [12][13]
南芯科技(688484):持续加强研发投入,把握汽车、工业市场机遇
中邮证券· 2025-05-22 18:4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产替代成行业趋势,为汽车、工业领域厂商带来机遇,公司在汽车领域发挥消费电子优势,拓展产品和客户,2024年汽车业务增速达179%,营收占比超3%,2025年有望继续快速增长;在工业领域推出多款芯片新品,还将拓展AI Power等新方向 [4] - 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4.37亿元,同比增49.25%,占营收比例17.01%;25Q1研发费用1.24亿元,同比增长37.84%,占营收比例18.06%,持续推出新品,拓展新客户和业务,在有线、无线充电等多方面有成果 [5] - 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分别实现收入33.4/43.7/56.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4.5/6.0亿元 [6] 公司基本情况 - 最新收盘价32.33元,总股本4.25亿股,流通股本2.93亿股,总市值138亿元,流通市值95亿元,52周内最高/最低价41.90/25.52元,资产负债率15.3%,市盈率44.90,第一大股东阮晨杰 [3] 个股表现 - 2024年5月至2025年5月,南芯科技股价涨幅从 - 15%逐步提升至49% [2]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2567|3343|4365|5677| |增长率(%)|44.19|30.22|30.57|30.05| |EBITDA(百万元)|267.87|428.55|548.85|698.86|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306.90|331.99|452.43|602.85| |增长率(%)|17.43|8.18|36.28|33.25| |EPS(元/股)|0.72|0.78|1.06|1.42| |市盈率(P/E)|44.82|41.43|30.40|22.82| |市净率(P/B)|3.50|3.23|2.95|2.65| |EV/EBITDA|50.24|26.02|19.57|14.60| [8]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利润表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2567|3343|4365|5677| |营业成本(百万元)|1537|2021|2622|3394| |税金及附加(百万元)|10|13|17|22| |销售费用(百万元)|97|126|165|215| |管理费用(百万元)|220|287|374|487| |研发费用(百万元)|437|578|751|976| |财务费用(百万元)|-71|0|0|0| |资产减值损失(百万元)|-42|0|0|0| |营业利润(百万元)|303|331|452|601| |营业外收入(百万元)|3|0|0|0| |营业外支出(百万元)|2|0|0|0| |利润总额(百万元)|304|331|452|601| |所得税(百万元)|-3|-1|-1|-2| |净利润(百万元)|307|332|452|603|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307|332|452|603| |每股收益(元)|0.72|0.78|1.06|1.42| [10] 资产负债表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货币资金(百万元)|1888|2619|3029|3567| |交易性金融资产(百万元)|1053|1053|1053|1053| |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百万元)|200|153|206|264| |预付款项(百万元)|11|36|49|66| |存货(百万元)|614|355|455|575| |流动资产合计(百万元)|4102|4346|4952|5725| |固定资产(百万元)|354|320|281|238| |在建工程(百万元)|26|26|26|26| |无形资产(百万元)|10|6|3|0| |非流动资产合计(百万元)|536|509|463|416| |资产总计(百万元)|4638|4854|5415|6141| |短期借款(百万元)|0|0|0|0| |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百万元)|508|281|364|460| |其他流动负债(百万元)|179|243|316|408| |流动负债合计(百万元)|688|524|680|868| |其他(百万元)|23|74|74|74| |非流动负债合计(百万元)|23|74|74|74| |负债合计(百万元)|710|598|754|942| |股本(百万元)|425|425|425|425| |资本公积金(百万元)|2913|2949|2949|2949| |未分配利润(百万元)|538|784|1120|1569| |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0|0|0|0| |其他(百万元)|51|98|166|257| |所有者权益合计(百万元)|3928|4257|4661|5199| [10] 现金流量表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净利润(百万元)|307|332|452|603| |折旧和摊销(百万元)|41|97|97|98| |营运资本变动(百万元)|71|322|-40|-47| |其他(百万元)|25|-2|-3|-5|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443|749|506|649| |资本开支(百万元)|-88|-51|-51|-50| |其他(百万元)|-1160|-17|3|4|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1249|-68|-48|-46| |股权融资(百万元)|33|35|0|0| |债务融资(百万元)|0|1|0|0| |其他(百万元)|-132|13|-48|-64|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99|50|-48|-64|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百万元)|-893|730|410|538| [10] 主要财务比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成长能力 - 营业收入增长率(%)|44.2|30.2|30.6|30.1| |成长能力 - 营业利润增长率(%)|15.5|9.2|36.4|33.0| |成长能力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17.4|8.2|36.3|33.2| |获利能力 - 毛利率(%)|40.1|39.5|39.9|40.2| |获利能力 - 净利率(%)|12.0|9.9|10.4|10.6| |获利能力 - ROE(%)|7.8|7.8|9.7|11.6| |获利能力 - ROIC(%)|5.8|7.8|9.7|11.6| |偿债能力 - 资产负债率(%)|15.3|12.3|13.9|15.3| |偿债能力 - 流动比率|5.96|8.30|7.28|6.60| |营运能力 - 应收账款周转率|12.61|18.92|24.31|24.17| |营运能力 - 存货周转率|2.70|4.17|6.47|6.59| |营运能力 - 总资产周转率|0.56|0.70|0.85|0.98| |每股指标 - 每股收益(元)|0.72|0.78|1.06|1.42| |每股指标 - 每股净资产(元)|9.23|10.01|10.96|12.22| |估值比率 - PE|44.82|41.43|30.40|22.82| |估值比率 - PB|3.50|3.23|2.95|2.65| [10]
通鼎互联(002491) - 002491通鼎互联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9
2025-05-19 17:16
会议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采用线上文字互动方式面向全体投资者 [2] - 时间为2025年5月19日下午15:00 - 16:30,地点在全景•路演天下(http://ir.p5w.net)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沈小平、总经理白晓明、独立董事杨友隽、财务总监陈当邗、董事会秘书陆凯 [2] 公司业务与战略 -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将持续优化健全,提升规范运作水平 [2] - 二级市场股价受多重因素影响,公司将优化经营业绩、强化核心竞争优势,为投资者创造长期价值 [2] - 公司生产的光电线缆、ODN光器件等产品可用于数据中心等场景,投资信息以法定信息披露媒体公告为准 [3] - 公司主营业务以通信线缆、设备及解决方案为主,增资南京亿博切入储能消防领域,实现业务多元化,寻找新利润增长点;智能制造方面推动传统生产条线智能升级,降本增效 [3] - 公司基于“聚焦主业,提质增效”战略,以传统业务为主拓展产业链上下游,多板块协同发展避免市场和客户依赖性,保持发展动能 [4] 财务情况 -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1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0.77亿元 [3] - 2024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09%,较2023年下降7.00%,下降原因系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及处置收益影响;公司将做好主业,提升盈利能力回报股东 [4] 技术研发 - 公司重视技术研发投入,关注行业技术发展方向,结合主营业务布局,形成专利成果和技术标准,增强核心竞争力,研发投入详见2024年年度报告 [4] 其他事项 - 行业发展趋势及未来前景详见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3] - 北京北卓业绩补偿事项进展详见2025年4月25日披露的公告,公司将督促业绩承诺方履行业绩承诺补偿义务 [4]
天润工业(002283) - 2025年5月1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5 17:08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 [1] - 活动时间为 2025 年 5 月 15 日 15:00 - 16:30 [1] - 活动地点为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 [1] - 活动形式为网络互动 [1] - 参与人员为通过全景网平台参与活动的投资者,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总经理徐承飞,董事、董秘、副总经理、财务总监刘立,证券事务代表吕旭艺 [1] 业务进展 - 乘用车空气悬架以出口售后市场为主,公司正投建 CDC 减振器及电磁阀装配生产线布局产能 [1] - 商用车电动转向系统完成新产品研发试制,在三家目标客户处完成性能测试,正进行实车可靠性和耐久测试,量产时间取决于测试情况 [1] 产业规划 - 公司有多年汽车零件生产开发历史,有大量生产设备,经自动化、智能化改造积累了工业自动化产线和工业机器人应用经验 [2] - 公司长期规划将汽车相关、机器人相关、高端制造、新材料等作为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利用自身优势寻找新机会 [2] 信息披露情况 - 接待过程中公司与投资者充分交流,未出现未公开重大信息泄露情况 [2]
港迪技术研发费率达8% 1100万设新公司拓展业务
长江商报· 2025-05-15 07:48
公司业绩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02亿元,同比增长10.02% [1] - 归母净利润9437.51万元,同比增长9.13%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9221.27万元,同比增长16.59% [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6077.97万元,同比下降5.50% [3]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519.19万元,同比下降878.31% [3] 业务表现 - 智能操控系统业务2024年营收3.17亿元,同比增长18.75% [2] - 港口设备智能操控系统已完成570台/套,覆盖全国26个主要港口 [2] - 水泥联合储库天车设备智能操控系统累计安装148台/套,应用于5家大型水泥企业 [2] - 自动化驱动产品2024年营收2.69亿元,同比增长2.30% [2] - 港口起重专用变频器、盾构机专用变频器市场份额国产品牌排名第一 [2] - 产品已应用于54家主要港口 [2] 研发投入 - 2024年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8% [4] - 拥有专利129项(发明专利37项),软件著作权87项 [4] - 在申请发明专利超过60项 [4] - 2022-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3371.20万元、4042.29万元、4816.10万元 [4] - 研发人员137人,占员工总数22.50% [4] 战略布局 - 形成以武汉总部为核心,深圳、上海、海南三大区域中心协同发展格局 [1] - 拓展中高压、伺服、低压小功率等相关产品 [1] - 成立控股子公司武汉港迪传动科技,专注于中高压变频器技术开发 [1][5] - 新公司注册资本1100万元,经营范围涵盖工程技术研究、电力电子元器件等 [5]
解密广州工业机器人十八般武艺
广州日报· 2025-05-14 03:10
工业机器人行业概况 - 全国每三台工业机器人中有一台是"广东造",广州2023年工业机器人产量近1.5万套,稳居全国前三 [1] - 广州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正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国产替代 [1] - 工业机器人广泛应用于汽车、家具、建材、电器等行业,从事搬运、焊接、打磨、喷涂等任务 [1] 核心应用模块 视觉应用模块 - 通过AI算法实现异常检测、目标识别、颜色识别等功能,应用于工件缺陷检测、分拣、高精度装配 [2] - 视觉系统可识别复杂场景中多个目标,进行任务分配和路径规划 [2] 轨迹应用模块 - 依托精密减速器、伺服电机等零部件,实现直线、曲线、圆弧等路径规划及速度控制 [3] - 典型应用包括汽车涂胶(胶宽/胶高轨迹统一)、焊接、喷涂及家电屏幕安装 [3] 码垛应用模块 - 具备高精度、高负载能力,适配不同形状物料,末端执行器含夹爪、真空吸盘等 [4] - 与AGV协作推动工厂无人化,应用于物流仓储、有害环境作业、食品饮料包装 [5] 装配应用模块 - 实现汽车、航空航天大型组件及手机等电子产品的自动化装配 [6] - 案例包括拖把厂魔术贴自动化粘贴,替代原有人工操作 [6] 核心技术突破 - 昊志机电研发"一体化关节模组",集成电机、减速器、编码器等核心部件,实现100%自主研发 [6][7] - 谐波减速器、编码器等成本较进口方案降低50%,重复定位精度达0.003° [15] - 广州已形成伺服电机、减速机、控制系统成熟供应链,产品合格率显著提升 [15] 行业应用价值 - 替代危险工种:如水龙头打磨(精度偏差<0.1%),解决粉尘危害问题 [9] - 承担重复劳动:如ATM机疲劳测试,通过机械手模拟人工操作流程 [9] 未来发展方向 - 工业机器人需融合感知、规划、控制技术以应对柔性物体操作场景 [10] - 人形机器人将与工业机器人互补,前者负责柔性生产线,后者专注高精度重复工序 [10]
新时达(002527) - 2025年5月1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3 20:38
调研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时间是2025年5月13日(周二)上午08:30 - 10:30和下午14:00 - 16:00,地点在思义路工厂会议室,形式为实地调研 [1] - 活动参与人员包括Qatar Investment Authority、Foord Asset Management等众多投资机构和基金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董事会秘书刘菁女士和证券事务代表万正行女士 [2] 机器人业务情况 产品品类与应用 - 机器人产品主要有多关节型机器人、众为兴SCARA机器人、半导体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等品类,应用于3C、半导体等多个行业 [2] - 众为兴第一代SCARA机器人于2008年推向市场,是最早产业化的国产机器人厂家之一 [2] 半导体机器人 - 众为兴的半导体机器人是全自主可控产品,经过三年投入,推出国内领先的半导体晶圆传输机器人产品矩阵,涵盖8大系列数十款不同型号,覆盖半导体前道和后道工艺制程应用,可实现全面国产设备替代,已批量应用于前道晶圆厂 [2] 业务优势 - 机器人产品及系统业务基于对运动控制技术的深入理解发展而来,2008年推出首台四轴机器人,2012年推出首台关节型机器人 [2] - 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中,控制器是关键,新时达工业机器人的控制器与伺服系统中的伺服驱动器100%由新时达自供 [2][3] 电梯业务规划 - 以AI驱动,提升产品和服务的数字化水平,提升电梯云、EOCD、数字化改造工具的服务能力,实施全球化大客户战略,扩大海外市场和在用梯市场投入,构建全方位场景竞争力,聚焦后市场 [3] 与海尔交易情况 - 目前与海尔集团的交易还未正式交割,交割后双方会加大协同力度,收购方将与新时达共享全球供应链等各项能力,加强产业链协同效应,提高公司综合竞争力及持续盈利能力,推进战略性发展 [3]
科力尔:州项目已进入设备调试及试生产阶段
快讯· 2025-05-13 20:20
机器人领域布局 - 通过认购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份额参与机器人产业链相关企业投资 [1] - 伺服系统已应用于机器人与工业自动化领域 [1] - 未来将继续加大技术和研发投入 [1] 产能建设进展 - 惠州项目已进入设备调试及试生产阶段 [1] - 泰国和越南生产基地已全面投产 [1] - 产能稳步提升 [1] 经营状况 - 公司在手订单充足 [1]
正弦电气: 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5-13 18:21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年营业收入3.67亿元,同比下降1.72%,主要因物流和建筑机械行业收入减少[9] - 归母净利润3783.24万元,同比下降26%,扣非净利润2977.27万元,同比下降32.67%,主要因销售团队扩充及收购腾禾电机导致费用增加[9] - 研发投入占比提升至10%,同比增加1.11个百分点,持续扩充研发团队[9]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5246.85万元,同比增长46.75%,主要因销售回款增加及采购支付减少[9] 战略布局与资本运作 - 完成对腾禾电机100%股权收购,新增商誉192.46万元,完善伺服系统产业链[9][34] - 计划使用不超过3亿元闲置自有资金购买理财产品,期限不超过12个月[51] - 拟申请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授权董事会决定发行数量(不超过总股本30%)、定价及对象(不超过35名)等事项[54][55][56] - 深圳总部新址启用,定位科技商务核心区,强化人才吸引与品牌形象[30] 产品与市场策略 - 销售体系改革:国内聚焦伺服系统(物流/激光设备等)和变频器(线缆/暖通设备等)细分行业,海外以渠道销售为核心并计划设立分公司[26][27] - 研发端组建专职产品线团队,建立"客户需求-研发闭环"机制,2024年伺服系统收入占比提升但被传统业务下滑抵消[27][28] - 推进智能制造升级,计划建设智能化PCBA车间实现全流程自动化生产[29]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运作 - 2024年召开9次董事会会议审议53项议案,完成董事会换届选举(第五届董事会非独董涂从欢等3人,独董文广等2人)[10][11] - 2025年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现1.5元(含税),合计分红1298.97万元,占净利润34.33%[48] - 续聘立信会计师事务所,2025年审计费用67万元(含子公司审计)[52] - 修订《募集资金管理制度》,新增违规整改与责任追究条款[53] 财务结构分析 - 总资产9.24亿元(+10.18%),货币资金占比11.01%,交易性金融资产(理财)占比25.3%[9] - 应收账款1.16亿元(+37.45%),主要因合并腾禾电机;应付账款1.04亿元(+39.52%)[9] - 负债率17.75%(+4.44个百分点),主要因收购产生的应付款项增加[9]
港迪技术(301633) - 301633港迪技术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3
2025-05-13 17:46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为 301633,证券简称为港迪技术 [1] - 2025 年 5 月 13 日 15:00 - 17:00 举办 2024 年度暨 2025 年第一季度网上业绩说明会,线上全体投资者参与,地点为价值在线网络互动平台 [2] - 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向爱国、财务总监张丽娟等 [2] 研发投入 - 2022 - 2024 年研发费用分别为 3371.20 万元、4042.29 万元、4816.10 万元,未来将持续投入 [2] - 截至 2024 年末,研发人员达 137 人,占员工总数 22.50%,40 岁以下研发人员占研发人员总数超 82% [13] 市场拓展战略 - 构建“一体三翼”战略格局,以武汉总部为核心,深圳、上海、海南三大区域中心协同发展 [3] - 加强产学研合作,搭建协同创新平台;与上下游企业、行业协会合作;拓展中高压、伺服、低压小功率等产品;推进产品在多行业应用 [3] - 逐步建立海外营销与服务网络,推进“走出去”战略 [4] 盈利情况 - 2024 年度,营业总收入 60171.82 万元,主营业务收入占比 99.98%,较上年同期增长 10.02%;营业利润 10594.83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0.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9437.51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9.1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9221.27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 16.59% [3] - 2025 年一季度营业收入 6077.97 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519.19 万元,因收入季节性及费用增加 [3] 主营业务构成 - 自动化驱动产品 2024 年营业收入 26927.83 万元,同比增长 2.30% [4] - 智能操控系统 2024 年营业收入 31722.54 万元,同比增长 18.75% [4] - 管理系统软件 2024 年营业收入 1509.87 万元,同比增长 1.56% [4] 行业发展前景 - 工业自动化国产市场份额自 2009 年的 24.80% 增长到 2024 年预计的 47.70%,进入国产品牌替代进口品牌快速发展阶段 [4] - 2021 年我国智慧港口行业市场规模为 29.04 亿元,预计到 2025 年达 60.96 亿元 [9] 主要应用领域及客户 - 产品用于中大型设备单机自动化控制、生产作业自动化控制及企业信息化、数字化建设 [5] - 下游客户涵盖港口、盾构、石油等多行业,被洋浦港、中铁工程装备等知名企业采用 [5] 公司发展战略及措施 - 战略:坚持“品质与服务”文化,围绕工业自动化,走高端化、差异化、“软硬件一体化”路线,聚焦特定领域 [5] - 措施:加大研发投入、市场拓展与深耕、组织管理与人才发展、产品创新升级、多元合作与协同发展 [5] 面临风险及应对措施 - 下游行业景气度风险:若下游行业发展不足,公司业绩可能受影响,将调整经营策略等 [6][7] - 产品竞争风险:市场竞争压力大,将优化销售结构,加大研发拓展力度 [7] -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原材料采购价格有波动,将完善预算和采购管理系统 [7] - 技术迭代及产品创新风险:可能在技术迭代中落后,将开发定制化产品,紧跟前沿技术 [8] - 技术人才不足风险:研发人员数量有差距,将加大投入,引进核心技术人才 [9] 业绩驱动因素 - 市场环境与政策:行业政策激发市场对工业自动化产品需求,创造市场空间 [10] - 细分领域竞争优势:在细分行业领先,满足复杂工况要求,加速国产替代 [10] - 技术和服务横向迁移:利用积累的技术和服务经验,在石油化工领域取得突破 [12] - 加大技术投入:提升技术水平,保障研发实用性,提高投入转化率 [12] 核心竞争力 - 技术积累及研发优势:掌握多项核心技术,盾构机矢量控制变频器有成熟商用条件 [12] - 产业链布局优势:产品线涵盖自动化驱动产品、智能操控系统和管理系统软件,整合资源形成优势 [12] - 优质客户与服务:客户为大型央企等,资信好、粘性强,口碑好利于业务延伸 [12][13] - 核心团队稳定:创始人团队合作超二十年,核心技术人员稳定,推动业务发展 [13] 产品毛利率 - 2024 年度,工业自动化行业毛利率为 42.90%,较去年增加 3.87%,自动化驱动产品毛利率为 49.19%,智能操控系统毛利率为 38.06% [13] 募投项目情况 - IPO 募集资金 52812.48 万元,净额 45049.49 万元,用于生产制造基地、研发中心、智能研发中心、全国销服运营中心建设项目 [13] - 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项目投资进度分别为 37.49%、26.51%、17.87%、16.41%,进展顺利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