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
搜索文档
英国豪迈集团亚太区董事长王春文:中国政策连续性稳定企业预期
中国经济网· 2025-11-06 15:17
公司发展战略与市场定位 - 公司长期发展战略与中国“十五五”规划强调的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绿色低碳等方向高度一致 [1] - 公司企业宗旨为“更安全、更清洁、更健康”,并坚持“长期主义”发展理念 [1] - 公司在亚太地区业绩占全球收入的14%,中国是该区域重要市场 [1] -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工业安全、环境和医疗领域需求旺盛且持续增长 [1] - 中国被视为公司未来发展的重要增长引擎 [2] 中国市场业务布局 - 公司于2006年进入中国市场,目前有约40家子公司在华开展业务 [1][2] - 在华业务涵盖安全、环境与分析、医疗健康三大事业部 [2] - 公司实施“创赢中国,加速亚太”战略,在中国形成了集生产、研发、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完整价值链 [2] - 2023年9月,公司亚太区生产与研发一体化基地在上海闵行开业,已有14家覆盖三大事业部的子公司进驻 [2] - 公司亚太区近期获得上海市商务委员会认定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亚洲地区)” [2] 运营与增长策略 - 并购是公司重要发展运营方式,选择标的时不仅看重技术、产品和财务等硬指标,也高度重视企业文化等软指标 [3] - 升级地区总部旨在更快响应客户需求,提供更优质产品、更精准技术支持和服务 [2] - 亚太区一体化基地通过资源共享加速子公司创新、合作与交流,并加速新产品在本土市场的生产和供应 [2] - 依托地区总部和一体化基地,公司不仅能满足本地市场,还能将创新成果辐射至整个亚洲 [2] - 公司曾因文化缺乏融合性而放弃财务、税务和商业层面表现优异的收购标的 [3]
绿色低碳点亮新生活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1-06 11:14
绿色交通更"立体" 今年9月底,沈佳高铁沈白段正式开通运营,全长430公里,将沈阳与长白山间的行驶时间从约4个小时缩短至1 小时53分钟,成为山水间一条"绿色动脉"。 "我们建设铁路时有一个原则——对生态最小干预,实现工程建设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生。"中国铁路设计集团 沈佳高铁沈白段环保专业负责人姜建梅说。 2023年,沈白高铁建设团队面临两难选择:若开山铺路,山上1500余株树龄50余年的油松将遭破坏;开凿隧 道,则面对破碎的五级围岩,难度大、风险高。经评估,建设团队还是选择了后一种方案,如"绣花"般在岩层 中缓缓推进施工,保护了这片珍贵的松林。施工产生的土渣,也用作填筑路基的绿色建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从绿色发展中寻找发展的机遇和动力""把建设美 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 "双碳"目标提出五年来,已从一项庄严的国家承诺,落地为全社会可见可感的具体行动,融入我国经济社会发 展的各个方面。一幅幅鲜活的人民生活图景,见证着"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成风化俗"的进程。 这条"绿色动脉"的诞生,彰显了我国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守护绿水青山的决心。而这份对"绿色"的追求,已 从铁路" ...
经贸合作成果丰硕,下一个10年中澳自贸协定如何“提质扩容”?
第一财经· 2025-11-06 10:28
中澳自贸协定十年成果 - 2024年中澳双边货物贸易额达2112.7亿美元,较2015年协定生效当年增长85.6% [5] - 自2015年12月协定生效以来,双边贸易额增长超一倍,达到3120亿澳元 [6] - 中国连续16年保持澳大利亚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中国市场占澳大利亚总出口的三分之一 [5] 双边经贸合作领域 - 澳大利亚能矿产品为中国产业发展提供动力,优质农食产品受中国消费者青睐 [1] - 中国电动汽车和绿色科技日益得到澳大利亚消费者认可 [1] - 澳大利亚已成为中国对外投资主要目的地,双向投资涵盖基础设施、科研、金融等领域 [1] 协定实施的效率提升 - 原产地证从纸质升级为电子文件,1至2个工作日即可完成核验 [5] - 清关时间大幅压缩,跨境电商"白名单"产品因简化备案和电子化通关系统,保税仓清关效率大幅提升 [5] 未来合作升级方向 - 合作需从优势互补迈向联合赋能,跳出传统矿产与农产品模式,迈入技术引领的战略性联合发展时代 [1][8] - 重点合作领域包括清洁能源与脱碳、医疗健康与生命科学、服务业与数字经济以及农食产品 [8] - 应推动合作由货物贸易转向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及新技术领域,注重规则与制度创新 [8] 具体合作机遇与领域 - 在数字贸易与跨境数据流通方面,可利用澳大利亚成熟的数字监管框架与高质量ICT产业,结合中国巨大的平台经济和完善结算体系,开展规则和服务贸易创新 [9] - 教育、文旅等专业服务领域的开放应成为自贸协定升级的突破口 [9] - 需加强农产品和食品供应链的韧性建设,打造智慧物流体系,使优质产品更稳定地进入中国市场 [9]
山东钢铁产业掌舵者寻找产业“突围密码”
新华网· 2025-11-06 10:16
行业政策导向 - 中央及工信部等部门推动钢铁行业减量提质,目标是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左右 [1] - 实施产能产量精准调控,未来两年核心是减量提质 [1] - 国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控产能、压产量、调结构,行业进入减量提质新阶段 [2] 行业现状与挑战 - 国内钢材消费基本触及天花板,汽车、造船等制造业用钢增长无法弥补传统建材需求萎缩 [2] - 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供给不足矛盾突出,市场有效需求不足 [2] - 全球贸易摩擦多发频发,钢材直接出口不确定性增加 [2] - 整个钢铁行业在微利边缘挣扎,今年1-7月全国行业利润为830.3亿元,发展根基不稳固 [2] - 不转型可能面临被淘汰出局的结局 [2][3] 山东钢铁产业基础 - 山东钢产量连续多年稳居全国前三 [1] - 日临、泰莱两大基地崛起,产业链条不断延伸 [2] - 山钢的稀土钢、海工钢、风电钢领跑行业,永锋的超薄板材填补国内空白,永安昊宇的精密无缝管打破国外垄断 [2] 转型方向与路径 - 驱动引擎来自数智赋能与绿色低碳两个关键方向 [3] - 山东钢铁产业发展路线图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 [3] - 目标是打造具有全国竞争力的先进钢铁产业基地 [3] 高端化转型 - 高端化是长期靶心,需将产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5] - 用高附加值赢得市场,在红海中立于不败之地 [5] - 低端产能的水分必须挤掉,让资源向高精尖聚集 [5] 智能化转型 - 智能化是核心引擎,推动AI、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与钢铁生产全流程深度融合 [5] - 实现从经验炼钢到智慧炼钢的跃迁 [5] - 数智赋能成为转型的超级加速器,不仅是降本增效工具,更是重塑生产模式、管理模式和商业模式的关键 [3][5] 绿色化转型 - 绿色化是转型底色,2025年底前全国超80%钢铁产能要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3] - 欧盟碳关税等国际贸易新规使绿色通行证成为国际市场入场券 [3] - 绿色低碳转型同步提升企业的环境效益、成本优势和社会形象 [5] 企业案例与实践 - 永锋集团计划在十五五期间实现无处不智能,从生产制造型企业转变为生产服务型企业 [3] - 山东钢企车间已实现从矿石入炉到钢材出厂全链条智能感知、精准控制、精细管理的真实场景 [3]
越长越“高”!进博会八岁了
新华网· 2025-11-06 08:36
进博会规模与参与度 - 展览面积超过43万平方米,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与,4108家境外企业参展,290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参展[4] - 共组建43个交易团、700多个交易分团到会洽谈采购,专业观众注册达到44.95万人[5] - 来自最不发达国家的企业达163家,同比增长23.5%[12] 企业参展与产品发布 - 美国企业欧加隆连续4年参展,本届带来心血管领域整体解决方案[4] - 联邦快递全面呈现在中国市场的最新战略布局和创新成果,聚焦供应链韧性和数字化转型[4] - 本届进博会展示461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涵盖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9] - 默沙东集中展示约30种已获批药物和疫苗,预计未来5年将向中国引入40多项新产品和新适应证[9] - 纽仕兰首发纽仕兰草饲Omega-3高蛋白牛奶,宣伟涂料带来专为动力电池开发的绝缘粉末[11] 市场影响与商业机遇 - 过去七届进博会累计吸引境外参展商2.3万家次,累计意向成交额超5000亿美元[7] - 孟加拉国展商通过进博会将黄麻手工艺品出口至中国、美国、欧洲、日本等地,为3000多名妇女带来收入[11] - 进博会前启动"共享大市场·出口中国"系列活动,通过十大主题活动扩大进口规模[12]
第八届进博会展览面积和企业总数均创新高
科技日报· 2025-11-06 08:25
展会规模与参与度 - 第八届进博会共有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与,4108家境外企业参展,展览面积超过43万平方米,均创历史新高 [1] - 企业展展览面积超36.7万平方米,设置了六大展区和创新孵化专区,参展企业中有290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 [1] - 来自123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企业参展,同比增长23.1% [2] - 来自最不发达国家的企业达163家,同比增长23.5%,非洲企业参展数量同比增长80% [2] 展示内容与创新成果 - 本届进博会将展示461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涵盖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绿色低碳等领域 [1] - 引入银发经济、冰雪经济、体育经济、汽车文旅等新题材,导入数字消费、健康消费等新平台,发展新型消费 [1] - 前七届进博会已累计展示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3000余项 [2] 配套活动与历史成果 - 同期举办的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将设置33场分论坛及闭门会,发布《世界开放报告2025》和最新世界开放指数,并举办贸易洽谈、投资促进等80余场配套活动 [1] - 前七届进博会意向成交额累计超5000亿美元,累计吸引境外参展商2.3万家次 [2]
前三季昆山GDP同比增6.0% 同期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4.0%
苏州日报· 2025-11-06 08:15
宏观经济表现 - 昆山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达3958.9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0%,增速高于全市及全省水平[1] - 前三季度全体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1075元,同比增长4.0%[2]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2] 工业与投资 - 前三季度规上工业总产值达9120.32亿元,同比增长5.3%[1] - 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1] - 立讯智能终端及精密声学耳机、"食·尚东大门"、维信诺全球创新中心、协鑫钙钛矿等一批投资额超100亿、50亿的重大项目接连落户[1] - 影石创新在昆山打造华东区域总部,并与南京大学、苏州市政府共同推动联合创新实验室落户苏州[1] 外贸与产业政策 - 前三季度昆山进出口总额55340亿元,其中9月单月同比增长7%[2] - 出台稳外贸稳就业降成本等政策措施,鼓励企业优化订单布局、整合产能资源,推动消费电子向汽车电子等领域拓展[2] - 从财政扶持、企业服务、总部经济、金融政策等多维度发力,支持企业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建设[2] 产业发展战略 - 以新型工业化为主攻方向,做好"核心产业+"、"人工智能+"、"绿色低碳+"三篇文章,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1] - 积极拓展新兴市场,推动有条件、有基础的总部企业加大布局、持续深耕[2]
张博:为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提供有力保障
经济日报· 2025-11-06 08:08
文章核心观点 - 绿色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被确立为“十五五”时期的主要目标,强调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1] - 实现全面绿色转型需从绿色产业、绿色科技、绿色制度及绿色文化四个关键方面协同着力 [1] 绿色产业发展 - 绿色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推动绿色转型的重要物质基础,需通过做大增量与优化存量加快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 [2] - 具体路径包括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如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的绿色低碳改造升级,并大力发展绿色低碳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 [2] - 发展绿色供应链,将绿色设计、绿色材料、绿色采购、绿色制造工艺、绿色包装、绿色运输及废弃产品回收处理融入产品全周期 [2] 绿色科技创新 - 绿色技术是科技竞争的关键领域,需加快科技创新以塑造绿色发展新优势并为碳达峰目标提供支撑 [3] -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加快先进适用绿色技术的示范应用和推广 [3] - 推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与绿色化深度融合,深化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在电力、工农业、交通、建筑等领域的应用 [3] 绿色制度建设 - 制度是绿色发展的刚性约束,中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已构建完成,绿色低碳政策体系日益完善 [4] - “十五五”时期将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和环境治理体系,实施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包括落实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监管制度 [4] - 实施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并推行地方碳考核、行业碳管控、企业碳管理等政策制度 [4] - 完善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等政策,加强绿色经济市场激励机制以吸引资金和资源投入 [4] 绿色文化培育 - 推动绿色转型需转变思想观念,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态文化,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成为社会风尚 [5] - 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融入日常生活,推动全民参与垃圾分类、节约用水、低碳出行等行动 [5]
能源早新闻丨北京获评城市气候领导联盟“地方气候领袖”奖
中国能源报· 2025-11-06 06:32
◐联合国环境署:全球变暖形势依然严峻。 据新华社报道,联合国环境规划署11月4日发布《2025年排放差距报告》指出,《巴 黎协定》框架下最新气候承诺仅能小幅缓解本世纪的全球气温上升趋势,世界仍面临气候风险与损害严重加剧的局面。根据《巴 黎协定》提出的控温目标,到本世纪末,应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为把升温幅度控制 在1 .5摄氏度内而努力。报告指出,要实现上述目标,2035年全球温室气体年排放量需较2 01 9年分别削减35%与55%。鉴于所需 减排规模之巨、实施时限之紧以及具有挑战性的政治环境,全球气温上升幅度在未来10年内很可能会出现超过1 .5摄氏度的情 况。 新闻聚焦 ◐中国与东盟已建成1 6条跨国互联输电线路。 据央视新闻11月5日报道,11月4日从在福建福州举行的第七届东亚峰会清洁能源 论坛获悉,中国与东盟电力联通更加紧密,已建成1 6条跨国互联输电线路。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统计,20 24年与2019年相 比,东盟可再生能源累计装机容量增长超过1. 5倍,能源转型和绿色低碳成为中国与东盟双方共同发展主题。中国与东盟已建成 1 6条110千伏及以上互联输电线路,双 ...
进博会,越长越“高”、越来越“壮”
新华社· 2025-11-05 22:17
展会规模与参与度 - 第八届进博会展览面积超过43万平方米,有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与,4108家境外企业参展,其中包括290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 [3] - 本届进博会共组建43个交易团、700多个交易分团到会洽谈采购,专业观众注册人数达到44.95万人 [4] - 过去七届进博会累计吸引境外参展商2.3万家次,累计意向成交额超5000亿美元 [6] 参展企业战略与产品发布 - 美国企业欧加隆连续4年参展,本届带来心血管领域整体解决方案,旨在支持健康中国并推动血脂管理科学化、规范化 [3] - 联邦快递在进博会上展示其在中国市场的最新战略布局和创新成果,聚焦供应链韧性和数字化转型,计划构建更智能、有韧性的供应链 [3] - 本届进博会展示461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涵盖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绿色低碳等前沿领域,包含众多全球首发和亚洲首秀 [8] - 默沙东集中展示约30种已在中国获批的药物和疫苗,覆盖肿瘤、抗感染等领域,并计划未来5年向中国引入40多项新产品和新适应证 [8] - 纽仕兰在本届进博会首发纽仕兰草饲Omega-3高蛋白牛奶,宣伟涂料带来专为动力电池开发的绝缘粉末,看好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 [10] 行业龙头与创新技术 - 全球十大工业电气企业、四大粮商等行业龙头企业持续参与进博会 [8] - 多家医疗领域跨国企业携多款聚焦慢性疾病、罕见病治疗的医疗产品亮相 [8] - 美国罗克韦尔自动化推出提升系统通信效率的新产品,法国云帆智控公司首展双臂电力具身智能机器人,加拿大可立克魔科技公司全球首发家庭陪伴机器人 [6] 市场机遇与全球化影响 - 进博会助力各国企业应对国际市场波动,以中国市场的确定性应对全球不确定性 [6] - 进博会为最不发达国家企业提供机会,本届来自最不发达国家的企业达163家,同比增长23.5% [11] - 孟加拉国展商通过进博会将其黄麻手工艺品成功出口至中国、美国、欧洲、日本等地,为当地3000多名妇女创造生计 [11] - "共享大市场·出口中国"系列活动通过十大主题活动扩大进口规模,旨在让更多商品进入中国,让中国机遇惠及全球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