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零售
搜索文档
“一小时送达”成日常,送货为何这么快?
环球网· 2025-10-20 13:12
即时零售行业概览 - 前8月即时零售交易额实现两位数增长 [2] - 即时零售是消费者线上平台下单,附近门店或仓库发货,通常一小时内由骑手送达的新消费方式 [3] - 超过50%的95后消费者希望在购物当天收货,并愿意为快速配送支付更高费用 [3] 市场表现与平台动态 - 淘宝闪购8月日订单峰值达1.2亿单,周日均订单量达8000万单 [4] - 京东秒送有超60万家实体门店提供服务,覆盖2600多个区县 [4] - 假期期间,美团闪购上超500个零售品牌实现翻倍增长 [4] 运营模式与效率提升 - 美团联合零售商和品牌商建设闪电仓超5万家,兼具社区仓库和即时履约功能 [6] - 闪电仓选址通过热力图筛选城市即时零售空白点,在一、二线城市通常每10万到15万人布一个点位 [6] - 蜂鸟即配通过人工智能升级骑手调度体系,合单顺路率一年内提升85.7% [7] 供应链与商品品类 - 平台根据商圈特征、人群画像和购买行为动态更新商品品类,例如暑期多备驱蚊防晒产品,开学前主推文具书包 [8] - 即时零售让品牌发现小时级的社区即时市场需求,如雨天早高峰后快干袜需求激增,晚间9点至11点急救型面膜和卸妆湿巾热销 [8] - 8月有近500个品牌在淘宝闪购成交额破百万元 [8] 商户案例与业务增量 - 小柴购生活超市面积约290平方米,容纳近万种商品,开业5个月日单量从几十单涨至700多单,日营业额近2万元 [6] - 服饰、数码品类接入即时零售,童装、贴身衣物等商品受欢迎,有用户晚上下单设备,第二天一早出差带走 [9] - 即时零售承接了更多场景需求,为品牌生意带来增量 [8][9]
天猫双11杀疯了!500亿消费券狂撒,消费者怎么避开促销陷阱
搜狐财经· 2025-10-20 11:50
平台策略与销售表现 - 天猫平台在预售期间有35个品牌成交额突破1亿,1802个品牌成交额实现翻倍增长[3] - 平台简化促销玩法,京东实行“官方直降”和单件商品价格立减,天猫推进“官方立减”取消凑单规则[3] - 天猫与淘宝闪购深度协同,已有37000个品牌、40万家门店接入闪购服务,预售首日淘宝闪购在全国270个城市夜宵订单量同比增长超200%,超市便利订单增长670%[9] 技术应用与效率提升 - 天猫宣称本次双11为AI全面落地,平台算力提升40倍,用户行为序列感知周期从半年提升至10年,商品推荐精准度提升带动购买效率提升25%[6] - AI“智惠引擎”统一决策发放消费券,试点期发券转化率提升15%[7] - 技术应用存在差异化问题,老用户收到的优惠券面额可能小于新用户,88VIP会员投诉解决率达78%,显著高于普通用户的45%[7][9] 价格策略与消费者权益 - 存在“先涨后降”价格套路案例,例如七匹狼长袖T恤从239元涨至499元,涨价260元[15] - 天猫超市出现价格拆分猫腻,2L装商品以“满二件5折”促销,但同平台4L装产品标价相同,消费者未获实惠[15] - 平台提供历史价格查询功能,如淘宝网页版和京东“京东保价”服务,帮助消费者识别价格波动[3][21] 促销规则与消费陷阱 - 预售商品多采用“定金”模式而非“订金”,定金不可退还,有消费者发现支付定金后商品直接购买价格更低[13] - 存在“领券容易用券难”现象,优惠赠券适用范围有限[17] - “电商专供”商品与实体店产品存在型号和质量差异,通常为降低成本[17] 行业运营挑战 - 商家需平衡平台规则、利润空间和消费者预期,美妆、服饰类商家指出线上线下渠道管理、货盘结构调整存在难点[19] - 部分商家因促销压力采取先涨价后降价、虚标原价等不规范行为[19] - 监管部门要求商家依法开展促销,不得降低商品质量或以次充好[19] 消费行为与维权趋势 - 消费者形成应对策略,包括使用历史价格查询工具、保留购物凭证、参考用户点评辨别真伪[21] - 直播购物时需确保优惠条件有文字记录,对明显低价商品保持警惕[21] - 赠品同样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存在质量问题可依法维权[5]
电商“大战”全面铺开,开辟即时零售新战场 “双11”:有AI,买啥卖啥都轻松
深圳商报· 2025-10-20 11:26
双11购物节时间与玩法 - 各电商平台提前启动双11活动,活动周期显著拉长,京东活动持续37天创行业纪录,抖音整体活动周期长达57天[1][2] - 平台优惠规则全面简化,京东采用“官方直降、全场好价”主题,优惠低至1折,抖音主打“立减折扣”与“一件直降”,立减优惠力度为15%及以上[2] - 淘宝天猫延续“预售+现货”模式,官方立减8.5折基础上叠加多种优惠券,推出创历史新高的3250元88VIP消费券包,美妆品类叠券最高可减840元[2][3] AI技术应用与成效 - 天猫双11首次系统性应用大语言模型于搜索、推荐和广告环节,通过AI对20亿商品进行精准理解,实现复杂语义下搜索相关性提升20个百分点,推荐信息流点击量提升10%,商家广告ROI提升12%[4][5] - 京东深度融入AI、大模型及机器人技术,提供京小智、京点点等免费智能AI工具,大幅缩短消费者等候时间[5] - 无印良品引入AI主播进行直播,其ROI表现优于真人直播,显示AI在零售行业的增长潜力[6] 即时零售战略布局 - 阿里巴巴预计淘宝闪购将带来万亿级别新增量,首批37000个品牌40万家门店接入闪购服务,覆盖数码家电、美妆个护等多个领域[7][8] - 京东将即时零售纳入双11促销范围,推出“秒送好物低至5折”等活动,借助大促流量推动业务发展[8] - 行业分析认为即时零售满足了消费者对购物时效性提升的需求,是电商平台拓展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的新竞争维度[8][9]
五粮液双11前再发消费者告知书:首次点名多家电商官方频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0 10:29
电商大促对白酒价盘的影响 - 电商大额补贴导致名酒价格在双11、618等大促期间出现波动,对价盘造成冲击[1] - 在需求端疲软的情况下,所有名酒价格的电商成交价在2023年呈现继续下行的趋势[5] 五粮液的应对措施 - 五粮液在2023年10月19日双11预售开启后,第四次发布《致五粮液消费者告知书》,警示非官方授权渠道风险[1] - 告知书明确指出非授权渠道产品存在真伪无法验证、品质难保障、售后服务缺失、维权困难等多重风险[1] - 此次行动首次披露了46家非授权店铺名单,并首次点名电商官方店铺或频道,如抖音超市、美团名酒行、歪马送酒、天猫淘宝百亿补贴频道[1][2] 电商渠道货源复杂性 - 电商自营旗舰店和酒企官方旗舰店因货源直供、授权链条简单,可靠性最高[4] - 第三方店铺仅需品牌方授权即可运营,淘宝、京东、抖音、快手对五粮液等头部名酒要求一级授权,其他平台多为二级授权[4] - 电商平台的百亿补贴、名酒行等渠道并非从酒企官方拿货,而是从市场酒商采购,货源仅平台知晓[5] 白酒行业打假现状 - 即时零售兴起使电商平台货源更复杂,第三方线下供货交易存续周期短,更不易查验[6] - 某名酒专案组市场调研显示,通过即时零售购买的31单货中,29单为假货,假货率极高[7] - 五粮液是假冒重灾区,2023年前5个月为电商平台消费者鉴定1610瓶产品,发现假冒268瓶,假货率16.65%[7] - 2022年双11后,五粮液鉴定148瓶产品,发现假冒18瓶,假货率12%[7] - 茅台官方在2022年从电商渠道五家店铺购买34瓶低于指导价的茅台1935,检测后发现全部为假冒伪劣产品[8] 行业其他酒企的举措 - 在五粮液之前,茅台、习酒等酒企也已率先披露官方授权渠道,以应对渠道混乱问题[6]
“双11”即时零售变革:平台开启价值竞赛
搜狐财经· 2025-10-20 00:45
行业管理变革 - 京东外卖在深圳、南京、哈尔滨、武汉等全国25个城市试点取消骑手订单超时罚款,改为启用“服务分”管理机制 [3] - 美团计划在2025年年底前全面取消众包骑手的超时罚款,并已在泉州试点以“准时卡”积分制度替代原有的超时罚款 [4] - 饿了么于10月宣布,正在南通、常州、揭阳、景德镇等城市试点推广新版服务分,以扣分取代超时扣款,预计10月内将覆盖更多城市 [4] 淘宝闪购业务表现 - 今年8月淘宝闪购的周日均订单达到8000万单,日订单峰值达到1.2亿单,月度交易买家达到3亿 [7] - 淘宝闪购拉动淘宝8月的月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25%,8月有77个品牌在淘宝闪购月成交额破千万,490个品牌成交破百万 [7] - 淘宝闪购将同时满足“急用”(30分钟送达)、确定性(4小时送达)、消费习惯(就现在)三种场景的需求 [7] 业务融合与“远近一体”模式 - 今年“双11”天猫与淘宝闪购深度协同,品牌旗舰店可接入淘宝闪购,开启“远近一体”经营 [8] - 首批已有37000个品牌40万家门店接入闪购,覆盖苹果、华为、优衣库、迪卡侬等行业头部大牌 [8] - 通过淘宝构建的统一会员体系,即时零售与传统电商的融合能有效串联远场与近场消费场景 [9] 品牌商对即时零售增量的观点 - 李宁集团副总裁认为结合的关键在于在传统零售场景外拓展新需求、新场景,避免价格“互卷” [9] - 添可CEO认为即时零售本质是服务的延伸,让服务走进用户家门,极大增强了用户黏性 [9] - 欧莱雅中国副总裁提出即时零售是场景需求的挖掘工具,并以演唱会期间彩妆即时订单激增为例 [9]
商贸零售行业周报:双十一启动加码即时零售,金价上涨预期催化销售-20251019
国盛证券· 2025-10-19 19:22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商贸零售行业持积极观点,推荐多个子板块及公司[6][7][8][9] 核心观点 - 双十一大促通过延长周期、简化玩法催化电商及代运营板块行情,即时零售成为新增长点[1] - 金价持续上涨预期催化黄金珠宝销售,消费者对金价预期发生变化,短期回调或触发“抢金潮”[2][3][6] - 短期关注三季报业绩确定性及25Q4、26Q1春节旺季弹性子板块,中期看好新消费成长、转型改革、出海、政策利好四条主线[7][8][9] 双十一大促分析 - 各大平台拉长大促周期:天猫活动期较去年拉长2天,京东拉长4天,抖音将中秋与双十一相连,小红书拉长1天,仅拼多多周期减少1天[1] - 玩法简化以优化体验:淘天推出“官方立减”,抖音推出“立减折扣”与“一件直降”,京东主打“官方直降、低至一折”[1] - 即时零售加码:淘宝闪购首次参与双11,为88VIP用户提供5折红包,天猫超市提出最快4小时达;京东推出“超级外卖日”活动[1] - 首次全面出海:淘宝双11在20个国家和地区启动,投入10亿元营销补贴,目标助力10万商家海外成交翻倍[2] 黄金珠宝板块 - 周大福3Q25经营数据:内地加盟同店销售额同比增长8.6%,香港及澳门同店销售额增长6.2%[2] - 产品结构:中国内地黄金首饰及产品同店销售额同比增长10.6%,定价黄金产品零售值同比增长43.7%,占比提升5.1个百分点至29.9%[2] - 老铺黄金于10月26日进行年内第三次价格调整,此前2月调价幅度为5%-12%[3] - 板块观点转变:金价连续急涨对终端消费的影响由抑制转向促进,品牌主导的加盟店产品结构升级有望提振行业毛利率[3][6] 投资建议 - 短期推荐:关注三季报业绩确定性标的及旺季弹性子板块,如跨境电商、部分景区、商超免税等[7] - 具体推荐公司:小商品城、永辉超市、潮宏基、名创优品、安克创新、九华旅游等[7] - 中期四条主线:1)新消费成长赛道(潮玩IP、黄金珠宝、茶饮龙头)[8];2)转型改革困境反转(品质零售、传统珠宝、餐饮酒店)[8];3)出海品牌与服务、AI赋能[8];4)政策利好(冰雪、体育、以旧换新、景区规划)[9] 行业走势回顾 - 报告期内(10月13日-10月17日),申万商贸零售指数下跌0.45%,跑赢上证综指1.02个百分点,在板块中排名第6[13] - 申万社会服务指数期间下跌1.72%,跑输上证综指0.25个百分点,排名第11[13] - 期内领涨板块为银行(+4.89%)、煤炭(+4.17%)、食品饮料(+0.86%),领跌板块为电子(-7.14%)、传媒(-6.27%)、汽车(-5.99%)[13] 公司动态摘要 - 小商品城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53.48亿元,同比增长39.02%,归母净利润17.66亿元,同比增长100.5%[22] - 交个朋友控股25Q3完成GMV25.5亿元,同比下降12.07%,但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GMV95.3亿元,同比增长7.56%[23] - 老凤祥设立黄金精炼子公司及奢品销售子公司,注册资本均为5000万元[22] 行业动态(双十一战报) - 天猫预售首小时35个品牌成交破亿,1802个品牌成交翻倍;美妆品类表现亮眼,多个品牌分钟级破亿[24] - 京东App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47.6%,家电、手机等“带电品类”订单量增长超70%,AI相关产品成交额大幅增长[24] - 抖音电商双11搜索销售额同比增长74%,超1.6万个品牌销售额翻倍[25] - 小红书双11开启48小时内,下单人数同比增长77%,交易订单数同比增长73%[25]
一个卖啤酒的传统经销商,做了B2b,还开了7家闪电仓
搜狐财经· 2025-10-19 16:33
作者丨周群 2022年,我和阎总第一次深度交流,是他创业的第七年。那个时候,昊醇特还是典型的传统经销商,以啤酒为主,带部分水饮,主做餐饮渠道。(附文章 链接《从一线业务员到创业商贸公司,仅用7年时间,销售规模过亿,他是如何做的?》) 前段时间,重新看新经销从2023年到2025年发布的3份《经销商经营状况调研报告》,看到了两组数据尤其值得关注。 第一组数据是营业收入。调研问题是:"今年1-6月对比去年1-6月,同比营业收入变化?" 数据结果,经销商营收下滑的占比分别为:2023年60.6%、2024年58.7%、2025年37%。 第二组数据是利润变化。调研问题是:"今年1-6月对比去年1-6月,同比利润额变化?" 数据结果,经销商利润下滑的占比分别为:2023年51.7%、2024年63.3%、2025年56.3%。 从这两组数据可以看出,利润下滑已成为经销商的普遍现象。 从营收角度看,2023到2024年经销商营收受到的冲击最大。零食店、折扣店、即时零售、商超调改等新渠道扩张,导致传统分销体系被打乱,经销商面对 突变的渠道结构有些措手不及。 但看2025年营收数据,我们发现营收下滑比例明显收窄。这意味着部 ...
“双11还有必要么”?易立竞当面犀利“拷问”,大佬回答出人意料
搜狐财经· 2025-10-19 08:30
前言 双 11 不只是 "卖货",早成品牌 "必考题" 不少人觉得双 11 变 "累" 了:消费者嫌满减规则绕,商家怕流量战拼到亏本。但李宁、欧莱雅这些头部 品牌的回答,却推翻了 "双 11 没用" 的说法。 李宁认为,双 11 不是单纯冲销量,而是借着用户集中购物的习惯,测试新体验、拉新用户的最好机 会。无印良品更直接,他们的数据显示,双 11 期间核心会员复购率、客单价都在涨。 这说明消费者不是不爱买,而是更愿意为靠谱的品牌买单。欧莱雅则把双 11 称作 "年度大考",毕竟消 费者花的每一分钱,都是对品牌一年产品力、口碑的投票。 这背后是双 11 的 "价值升级":以前是 "战术促销",现在成了 "战略练兵"。天猫今年砸 500 亿消费券, 其实也是在给行业吃定心丸,这场 "考试" 不仅要办,还要让品牌和消费者都能拿到实惠。 2025 年天猫双 11 发布会现场,主持人易立竞抛出的三个问题,让台上品牌大佬们瞬间绷紧了神经。 "双 11 还有必要么?""AI 真的有用么?""即时零售是一阵风么?" 这三问不只是针对天猫,更是戳中了整个电商行业的焦虑。 走到第十七年的双 11,到底还能不能扛住 "增长大旗"? ...
前8月交易额两位数增长,“买万物”即时达—— 即时零售,送货为何这么快(经济新方位)
人民日报· 2025-10-19 06:10
即时零售行业概览与增长动力 - 即时零售是一种消费者线上平台下单、附近门店或仓库发货、通常一小时内送达的新零售模式,实现从计划型购物向即时购买的转变 [2] -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8个月即时零售交易额实现两位数增长,行业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1] - 超过50%的95后消费者希望在购物当天收货,并愿意为快速配送支付更高费用 [2] 主要平台运营数据与市场表现 - 淘宝闪购8月日订单峰值达1.2亿单,周日均订单量达8000万单 [3] - 京东秒送有超60万家实体门店提供即时零售服务,覆盖2600多个区县 [3] - 国庆中秋假期,美团闪购上超500个零售品牌实现翻倍增长 [3] - 美团已联合各类零售商和品牌商在各地建设闪电仓超5万家 [5] 供应链与履约效率优化 - 闪电仓新型店铺覆盖周边3至5公里需求,兼具社区仓库和即时履约功能,单个290平方米门店可容纳近万种商品 [4][5] - 平台系统在几秒内判断哪个仓离用户最近、是否有库存、周边有无空闲骑手,以最短路径送出商品 [5] - 蜂鸟即配通过人工智能升级骑手调度体系,合单顺路率一年内提升85.7% [5] - 小柴购生活超市开业5个月日单量从几十单涨到700多单,日营业额近2万元 [5] 商品品类拓展与品牌商机遇 - 即时零售品类从外卖扩展到自行车、笔记本电脑、服饰等传统电商商品,供给端全面升级 [6] - 平台根据商圈特征、人群画像和购买行为动态更新商品,暑期多备驱蚊防晒产品,开学前主打文具书包 [6] - 运动品牌发现雨天早高峰后快干袜需求旺盛,美妆店晚上9点至11点急救型面膜和卸妆湿巾订单最多 [6] - 8月有近500个品牌在淘宝闪购成交额突破百万元,即时零售为品牌带来新增长增量 [6]
即时零售,送货为何这么快(经济新方位)
人民网· 2025-10-19 05:58
即时零售业态概述 - 即时零售是一种消费者线上平台下单,附近门店或仓库发货,通常一小时内由骑手送达的新消费方式,实现"万物"皆可即买即送即用 [3] - 该业态被商务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零售业创新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提出推广,属于线上线下融合的新模式 [3] -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8月即时零售交易额实现两位数增长 [2] 市场增长与平台表现 - 淘宝闪购8月日订单峰值达1.2亿单,周日均订单量达8000万单 [4] - 京东秒送有超60万家实体门店提供即时零售服务,覆盖2600多个区县 [4] - 国庆中秋假期,美团闪购上超500个零售品牌实现翻倍增长 [4] - 近500个品牌在淘宝闪购8月成交额破百万元 [8] 消费者需求驱动因素 - 生活节奏加快导致购物碎片化,消费者从计划型购物向即时购买转变,缺什么买什么成为日常 [3] - 超过50%的95后消费者希望在购物当天就能收货,并愿意为快速支付更高的配送费用 [3] 供应链与履约效率 - 美团已联合各类零售商和品牌商在各地建设闪电仓超5万家 [6] - 闪电仓新型店铺覆盖周边3至5公里需求,兼具社区仓库和即时履约功能,门店面积约290平方米可容纳近万种商品 [5][6] - 蜂鸟即配通过人工智能升级骑手调度体系,合单顺路率一年内提升85.7% [6] - 平台系统在用户下单后几秒钟内判断哪个仓离用户最近、是否有库存、周边有无空闲骑手,以最短路径送出 [6] 商品供给与品类拓展 - 商品品类由平台统一管理调度,结合商圈特征、人群画像和购买行为动态更新,并因时制宜调整,如暑期多备驱蚊防晒产品,开学前主推文具书包 [8] - 即时零售让品牌发现小时级的社区即时需求,如运动品牌在雨天早高峰后快干袜订单增多,美妆店晚上9点至11点急救型面膜和卸妆湿巾需求旺盛 [8] - 服饰、数码等传统电商品类正接入即时零售,童装、贴身衣物、床品等尤其受欢迎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