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收

搜索文档
6-12个月期限纯固收产品收益率跌破2.6%!仅26%的产品近一年实现月月正收益丨机警理财日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5 18:45
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表现 - 截至5月29日理财公司人民币公募现金类产品近3个月平均七日年化收益率均值为1.53%与5月21日数据持平[9] - 苏银理财"启源货币1号M"以3.095%的七日年化收益率均值位居榜首其另一款产品"启源现金4号JS鑫福款"以2.57%位列第二[8][9] - 平安理财"天天成长3号97期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C"以2.446%的收益率排名第三销售机构覆盖中信银行、浙商银行等[8][9] 纯固收类理财产品表现 - 截至5月29日6-12个月期限纯固收公募产品近1年收益率算术平均值降至2.51%较4月17日下降0.21个百分点年初曾超3%[5] - 仅26.46%的产品实现近1年月月正收益占比较4月17日下降6.68个百分点[5] - 信银理财"安盈象固收稳健九个月持有期7号H类"以3.56%的近1年净值增长率居首其资产组合以城投债、地产债为主[5] - 南银理财两款产品分列二、三名其中"珠联璧合鑫逸稳一年167期D"收益率3.53%"鼎瑞行稳一年定开2022第1期"收益率3.51%均重仓非标资产(占比超40%)和城投债[6] "固收+期权"类理财产品表现 - 招银理财"招睿全球资产动量十四月定开10号A款"以1.14%的近3个月净值增长率领跑榜单[11][12] - 中邮理财"鸿锦封闭式2025年第5期(黄金策略)"和兴银理财"丰利兴动睿享稳健封闭式11号A"分别以0.8%、0.77%的收益率位列第二、第三[11][12] - 招银理财与兴银理财各有3只产品上榜平安理财2只产品入围[12] 产品配置偏好 - 纯固收类产品普遍青睐非标资产和城投债部分配置地产债如南银理财两只上榜产品非标资产占比均超40%[6] - "固收+期权"类产品中招银理财多款全球资产动量系列产品采用定期开放结构[11][12]
理财产品跟踪报告2025年第2期:固收类理财占主导,权益类基金成主流
华创证券· 2025-06-05 18:1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年5月19 - 30日,理财产品新发以封闭式净值型、中低风险、固定收益类为主,理财公司发行领先,投资者偏爱中短期产品;基金新发权益类主导但情绪审慎,工具化与主题化产品扩容,头部效应强化;保险产品新发略降,分红险占比有变化,年金险浮动收益型占比提升,预计预定利率后续或下降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银行理财产品 银行理财市场新发总体情况 - 全市场新发3088款理财产品,封闭式净值型占72.38%,风险集中于二级产品 [10] - 固定收益类产品新发2991只,占96.86%,平均业绩比较基准2.61% [13] - 理财公司发行2681只,占86.82%,平均业绩比较基准2.65% [13] - 期限3年以下产品新发占98.06%,1 - 3年产品数量最多 [13] - 投资起点1元及以下产品新发1966款,占63.67%,业绩比较基准2.59% [13] 新发市场规律总结 - 固收 + 策略成主流,权益配置谨慎,机构用“非标增厚”及衍生品策略维持竞争力 [18] - 渠道优势分化,策略分层清晰,行业集中度较高,国有理财公司推动大规模、主题化产品发行,中小银行产品同质化明显 [20][21] 代表性新发理财产品分析 - 农银理财“理财农银同心·灵珑优选配置第47期理财产品(优享)”多资产配置和渠道优势提升收益弹性 [22] - 招银理财“招睿焦点联动黄金定开1号”挂钩黄金衍生品,分级设计拓展收益边界 [22] - 浙江富阳农商行“丰收富盈2025年第103期”业绩基准低,募集受限 [23] - 贝莱德建信“贝远美元固收产品”契合跨境配置需求,但规模扩张受渠道短板制约 [24] 基金产品 新发基金市场总体情况 - 全市场新成立公募基金57只,合计发行规模354.10亿份,呈“数增量减”走势 [25] - 股票型基金发行38只,份额167.58亿元,占47.32%,平均单只规模4.41亿元 [28] - 债券型基金新发14只,合计规模166.96亿元,受利率波动影响,平均发行份额11.93亿元 [28] 新发市场规律总结 - 权益类产品主导发行,但市场情绪趋于审慎,投资者乐观预期与短期流动性压力矛盾 [31] - 工具化与主题化产品加速扩容,指数型基金占新发权益产品主流,首批2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获批 [32] - 头部效应持续强化,头部机构在发行和托管方面集中度高,中小机构募资难 [33] 代表性新发基金产品分析 - 中航中债 - 投资级公司绿色精选指数A发行规模34.50亿元,契合“双碳”政策下ESG资产配置需求 [38] - 西部利得月月兴30天持有A满足个人投资者流动性与收益诉求,但发行规模不大 [38] - 博时中证A50ETF发行规模低,反映宽基ETF赛道同质化竞争严重 [40] - 泰信智选量化选股A发行份额低,体现投资者对策略透明性与稳定性的要求 [40] 保险产品 - 人寿保险上市新产品18款,分红险6款占33%,传统险12款占67%,无新发万能型产品,分红险占比有变化 [41] - 年金险新品上市15款,分红和万能合计浮动收益型占比约50%,养老型年金保险占比持续提升 [42] - 预计7月下旬大概率调降预定利率研究值,当前大部分产品维持预定利率上限,小部分浮动型产品已下调 [46]
基本功 | 固收+都能加些啥?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6-05 16:07
基金投资基础知识 - 投资基金需从基本功开始 强调夯实基础对投资的重要性 [2] - 1分钟快速学习知识点 帮助投资者轻松起步 [2] ELR+策略构成 - 固收+股票为常见搭配 根据股票性质可分为高股息策略 红利策略 周期股策略等 [3] - 可参与股票打新 赚取新股上市溢价 [3] 营销活动 - 持有人首次认证有礼 4月30日前持有中泰资管产品的新朋友可获影音会员月卡 [5]
基本功 | 固收+都能加些啥?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6-05 16:07
投资基金基本功 - 强调投资基金需从夯实基本功开始 通过1分钟知识点学习可让投资起步更轻松 [2] ELR+策略构成 - ELR+策略通过多种资产和策略组合实现 常见搭配为固收+股票 [3] - 股票部分可细分高股息策略 红利策略 周期股策略等 也可参与股票打新获取新股溢价收益 [3] 营销活动 - 中泰资管推出持有人认证活动 4月30日前持有产品的新用户认证后可获影音会员月卡 [5]
汇添富基金蔡志文:从“稳健”到“稳健Plus”
搜狐财经· 2025-06-05 08:17
A股市场与"固收+"基金 - 2021年后A股呈现震荡市特征,结构性机会偶现但整体赚钱效应不足,地缘冲突和贸易摩擦加剧市场不确定性 [1] - 2025年宏观环境复杂,科技行情受对等关税压制,债市十年国债利率持续回落 [1] - "固收+"基金规模一季度增长超1200亿元,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2] 汇添富添添乐双盈基金表现 - 基金成立于2023年2月1日,为混合二级债基,债券投资不低于80%,股票投资最高20% [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累计回报达12.94%,超越基准10.33%,年化收益5.78%高于基准4.65% [2] - 基金经理蔡志文从主动权益投资转向"固收+"领域,成功实现投资框架转型 [2][4] 蔡志文投资方法论 - 采用PEG-ROIC体系筛选成长股,要求ROIC>15%、PEG<0.75(港股<0.5) [5][6] - 价值股选择遵循"两高一低"原则(高现金流、高分红、低估值),注重股息率反映的五个基本面维度 [7] - 坚持均值回归理念,保持低估值投资风格一致性,避免市场波动导致投资漂移 [9] "固收+"产品管理策略 - 债券部分专注国企/央企债券,规避城投债和信用下沉,目标每半年提供1-1.5%收益 [8] - 权益仓位控制在10%中轴(最高14%),选股要求回撤<10%以匹配债券收益目标 [8][9] - 债券配置以中高等级信用债和长期国债为主,优先保证安全垫和流动性 [10] 2025年权益资产布局方向 - 上游资源领域:关注黄金、电解铝的结构性机会,以及煤炭石油的供需再平衡 [12] - 中国制造出海:出口板块估值处于10-15倍洼地,家电出口量五年CAGR超10% [12][13] - 传统行业优化:聚焦互联网AI/出海、新能源电池、家电升级等供给侧出清后的头部企业 [13]
银行可转债转股“蝴蝶效应”显现固收+产品无奈另觅新底仓
证券时报· 2025-06-05 01:41
银行业可转债集中转股趋势 - 二季度以来银行业可转债集中转股趋势明显 南京银行发布"南银转债"可能满足赎回条件的提示性公告 杭州银行此前已加入赎回队伍 [1] - 银行可转债加速转股对银行补充一级资本形成利好 同时产生资产配置端的"蝴蝶效应" 如"固收+"等产品可配置标的稀缺性加大 [1] 多只银行可转债接近转股条件 - A股银行板块走强 多只银行股股价创历史新高 为可转债转股提供有利条件 2025年以来已有多只银行股触发赎回条款 [2] - 苏州银行1月21日公告"苏行转债"触发有条件赎回条款 成为年内首只强赎银行转债 中信银行、成都银行年内完成转股并摘牌 [2] - 杭州银行5月20日发布"杭银转债"可能满足赎回条件提示 南京银行5月30日公告"南银转债"已有10个交易日收盘价达到转股价上浮30%标准 [2] 可转债加速转股对资产配置的影响 - 银行可转债加速退出加大银行理财子公司、基金公司资产配置难度 需权衡卖出时机与收益风险平衡 [3] - 银行转债规模大、抗跌性强、评级高 是"固收+"、债基等产品底仓首选 存量规模缩减将推高转债价格 [3] - 2023年8月证监会限制再融资后 银行转债发行停滞 供给侧未新增 [3] 银行转债市场规模变化 - 中信证券测算今年约1000亿元银行转债将完成转股 叠加发行节奏慢 市场整体规模缩量 "固收+"资金需寻找新底仓 [4] - 当前市场存续10只银行转债 浦发转债规模达500亿元 杭银、南银转债或触发强赎 浦发转债10月28日到期 存量规模或锐减至1000亿元 [5] - 兴业转债、重银转债、齐鲁转债、上银转债年内涨幅分别达7.65%、6.36%、6.02%、5.83% [5] 银行可转债发行新动态 - 长沙银行2月回应投资者称110亿元可转债项目处上交所审核阶段 民生银行2023年3月拟发行500亿元可转债 [6]
低利率高波动时代,攻守兼备的“固收+”基金将迎新一轮配置机遇
搜狐财经· 2025-06-04 11:29
存款利率下调与市场环境变化 - 六家国有银行和招商银行同步下调存款挂牌利率,活期存款利率降至0.05%,1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率降至0.95%,首次跌破1% [1] - 低利率时代重塑资产配置格局,传统银行存款理财收益缩水,权益市场波动性增加 [1] - "固收+"基金规模在2025年一季度末达1.8万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7.14%,64.53%的产品一季度收益为正 [1] "固收+"基金的定义与优势 - "固收+"基金以传统固定收益资产(如债券)为打底,通过股票、可转债、打新等策略增强收益 [1] - 对应公募基金二级策略包括混合债券型一级基金、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及偏债混合型基金,权益投资比例上限不超过30% [2] - 三大优势:波动相对较低、收益弹性强、风险调控能力突出 [3] - 近5年"固收+"基金平均累计收益率16.35%,高于纯债型基金(13.89%)和偏股混合型基金(13.79%) [5] - 平均年化波动率4.55%,动态回撤-8.61%,介于纯债型基金与偏股混合型基金之间 [4][5] "固收+"基金的策略分类 - 常见细分策略包括资产配置型、景气成长型、红利固收+、量化固收+等10种 [6] - 资产配置型策略灵活调整股债仓位,部分量化基金经理偏好配置股指期货或国债期货 [7] - 政策推动中低波动型产品发展,中低波动的"固收+"产品或迎布局良机 [6] "固收+"基金的发展历史 - 第一轮快速发展期(2014-2016年):低利率环境下股债双牛,产品数量从318只增至639只 [8] - 第二轮快速发展期(2019-2021年):资管新规推动净值化管理需求,产品数量从956只增至2241只,增长134.41% [9] 当前市场环境与配置建议 - 存款利率进入"0时代",权益市场牛熊转换,贸易摩擦加剧市场震荡 [11] - 债市基本面与政策面偏利多,权益资产估值较低,多资产配置的"固收+"策略受关注 [11] - 筛选出103只"固收+"产品,近5年收益居前的包括天弘安康颐养A(30.13%)、东方红稳健精选A(29.68%)等 [12][14] - 债券型基金中,博时稳健回报A(28.53%)、建信信用增强A(24.12%)等表现突出 [15][16]
海富通悦享一年持有期:兼顾求胜、求稳的“固收+”优等生
搜狐财经· 2025-06-04 10:46
2025年,投资者似乎面临着两难局面:一方面是部分银行一年期定存利率跌破"1%大关",获取稳健收 益的难度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全球政策不确定性因素仍存,权益市场波动高企,令中低风险偏好投资 者驻足观望。 在此背景下,求稳又求胜的"固收+"策略重新回到了投资者的视野。这类产品用债券资产构筑收益安全 垫,通过精选股票、可转债等弹性标的获取增强收益,以实现攻守兼备的目标。 海富通悦享一年持有期混合(A类:019752 C类:019753)大部分投资于债券,权益类资产及可转换债 券、可交换债券资产占比为10%-30%,是一只投资者体验不错的"固收+"产品。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 A类份额近一年收益率5.11%,最大回撤仅-1.88%,还有多个风险收益指标在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 (数据来源:Wind,基金定期报告) 延续稳健底色,打造优质"固收+" 近年来,资产管理行业对收益风险比的认识愈发深刻,而年金投资则长期贯彻这一理念,即在充分控制 风险的基础上,最大程度为客户追求资产的保值增值。 海富通基金长期深耕养老领域,已实现养老金三大支柱全面布局。依托公司全方位业务体系,公司已将 养老金投资的稳健诉求和投资经验,深度植 ...
银行理财子公司创新求变 发力长周期与分红型理财产品
证券日报· 2025-06-04 00:47
银行理财市场变革与创新策略 - 存款利率持续下行推动银行理财市场深度变革,理财子公司通过创新策略抢占市场先机 [1] - 创新策略包括发行长封闭期理财产品和推出灵活分红模式,精准对接低利率环境下投资者需求 [1] - 这些举措优化了理财市场产品生态,可能成为推动理财规模阶段性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1] 长封闭期理财产品策略 - 农银理财、徽银理财、渤银理财等机构布局"固收+非标"领域,推出长封闭期产品 [2] - 农银理财"农银安心·灵珑2025年第9期理财产品"聚焦高评级非标资产配置 [2] - 徽银理财"智盈添金目标盈19号理财"将非标债权类资产占比控制在50%以内 [2] - 渤银理财"财收有略系列固定收益类二年封闭式理财产品"将非标资产配置比例锁定在49%以下 [2] - 长封闭期设计带来多重优势:稳定资金期限、规避频繁申赎干扰、减少投资者择时困扰 [2] 分红模式创新 - 农银理财推出"长辈悦享"主题产品,自成立满三个月起开启按月现金分红模式 [3] - 上银理财"安心颐选长盈3年(悠享分红款)"和苏银理财"恒源封闭三年鑫利系列产品"表现亮眼 [3] - 分红方式包括现金分红和红利再投资,均不改变产品风险收益特征但提升持有体验 [3] 策略调整的行业影响 - 策略调整体现在多元资产配置、分红产品设计和长封闭期布局三个方面 [4] - 分红型理财产品成为存款替代选择,通过拉长产品期限和配置非标资产提升收益 [4] - 这些策略旨在吸引外部资金、留住存量客户,是推动理财规模增长的关键 [4] - 长封闭期产品有助于为长期投资项目"输血",强化服务实体经济效能 [4] 可持续发展建议 - 建议用好鼓励理财资金进入股票市场的政策,升级产品体系,加大权益类配置 [5] - 强化投研体系升级,探索扩大可配置资产范围,适度拉长产品期限 [5][6] - 推进理财业务运营和管理的数字化,提升投资者体验 [6] - 多维度制定策略包括扩展获客方式、提高产品竞争力、加强多元化资产配置能力 [6]
【公募基金】关税反复,震荡延续——泛固收类公募基金指数跟踪周报(2025.05.26-2025.05.30)
华宝财富魔方· 2025-06-03 19:52
市场回顾与观察 - 上周债券市场震荡收跌,中债-综合财富指数基本收平,中债-综合全价指数收跌0.08%,利率债收益率普遍上行且短端上行幅度高于长端(1/3/5/10年期国开债收益率分别上行1.5bp/1.5bp/1.5bp/0.6bp),信用债收益率上行但信用利差以压缩为主 [2][11] - 资金面宽松但基本面偏弱:5月R001/R007月度中枢下移,但月末R007抬升至1.70%,5月制造业PMI回升0.5个百分点至49.5%(仍低于50%),新出口订单反弹至47.5%但低于一季度均值,内需定价商品(螺纹钢/水泥/玻璃/沥青)价格走弱 [12] - 美债受关税政策反复影响震荡承压:5月三大评级机构下调美债评级后市场重审债务风险,非农就业和核心CPI数据稳健推动短期回暖,但美联储降息预期推迟叠加关税削弱海外需求或引发流动性问题 [13] 公募基金动态 - 首批9只信用债ETF通用质押回购业务落地(易方达/华夏/南方等旗下产品),6月6日生效,满足净值>20亿元、做市商≥5家等条件,应用场景包括质押份额获取流动性、快速切换资产配置及加杠杆增厚收益 [15] - REITs市场热度延续:产权类资产(产业园/消费/保租房)表现优于经营权类,中银中外运仓储物流REIT和国泰君安临港创新智造产业园REIT扩募获批,一级市场快速扩容但打新难度提升 [14] 泛固收基金指数表现 - 短期债基优选上周涨0.01%(成立以来累计3.79%),中长期债基优选跌0.02%(累计6.18%) [4][5][17] - 固收+基金分化:低波/中波/高波固收+分别跌0.02%/0.01%/0.18%,成立以来累计1.84%/1.08%/2.25% [6][7][8][17] - 可转债基金优选跌0.03%(累计6.92%),QDII债基优选涨0.48%(累计7.14%),REITs基金优选涨0.90%(累计37.79%) [9][10][17] 基金指数定位策略 - 纯债型基金:短期债基优选配置5只回撤控制严格的短债基金(基准50%短期纯债指数+50%货币基金),中长期债基优选通过久期调整和券种调节追求稳健收益 [18][19] - 固收+基金:低波/中波/高波组合权益中枢分别为10%/20%/30%,分别配置10/5/5只基金,基准含中证800指数10%/20%/30% [21][24][25] - 可转债基金优选筛选转债持仓≥80%的5只基金,QDII债基优选6只海外债券基金(含中资美元债),REITs基金优选10只运营稳健的基础设施资产基金 [27][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