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际化布局
icon
搜索文档
奇德新材(300995):高分子复合改性材料领军企业,碳纤维制品发展空间广阔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5-19 23:0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公司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奇德新材是国内高分子复合改性材料领域领军企业,2024年业绩增长,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增51.56%,且在汽车领域收入占比提升、碳纤维产品营收增长,同时加快国际化布局,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2][6][7][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奇德新材成立于2007年8月,2021年5月在深交所上市,是从事环境友好、功能性高分子改性塑料及其制品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聚焦多领域功能件及结构件应用,改性塑料行业在多领域前景广阔 [2][4]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3.46亿元,同比增22.20%,汽车领域销售增79.00%,归母净利润868.70万元,同比增8.13%,扣非后净利润864.86万元,同比增51.56% [2][6] - 2024Q4营收9165.60万元,环比降5.63%,同比增12.76%,归母净利润311.20万元,环比增91.59%,同比增4.48%,扣非后净利润206.80万元,环比增14.68%,同比降11.02% [2][6] - 2024年拟每10股派息1.5元(含税),现金分红总额约1259.32万元(含税) [2][6] - 2025Q1营收8757.24万元,环比降4.46%,同比增24.22%,归母净利润405.85万元,环比增30.42%,同比增17.16%,扣非后净利润428.71万元,环比增107.30%,同比增32.16% [2][6] 行业情况 - 全球高端改性材料市场寡头化、巨头化,中国高端改性塑料需求以进口为主,汽车领域以塑代钢轻量化空间大,2024年公司汽车领域收入占比提至26.82%,同比增79% [2][7] 国际化布局 - 公司在泰国设生产基地,2024年10月投产,获较好订单预期;2025年4月通过定向增发议案,“泰国复合材料及制品生产线建设项目”投资14961.99万元,拟募资14900.00万元;拟设奇德新加坡投资有限公司,注册金额1200万新币,通过其向泰国奇德投入资金,总投资不超1.5亿人民币或等值美元 [2][8][10] 产品亮点 - 公司掌握多项关键核心技术,高性能碳纤维量产出货,汽车碳纤维制品赋能高端车型,参与新兴行业研究,目标成领先服务提供商,2024年碳纤维产品营收1420.88万元,同比增102.03% [2][11]
兴业银锡(000426):主产品量价齐增,国际化布局迎突破
招商证券· 2025-05-17 23:3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3][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2.7 亿元,同比+15.23%,归母净利润 15.30 亿元,同比+57.82%,扣非归母净利润 15.39 亿元,同比+50.23%;24Q4 营收 9.74 亿元,同比-23.99%,归母净利润 2.3 亿元,同比/环比分别-46.05%/-44.76%,扣非归母净利润 2.34 亿元,同比/环比分别-49.02%/-42.85%;25Q1 营收 11.49 亿元,同比/环比分别+50.37%/+18.00%,归母净利润 3.74 亿元,同比/环比分别+63.22%/+62.75%,扣非归母净利润 3.74 亿元,同比/环比分别+64.08%/+59.86% [1] - 2022 - 2024 年公司矿产银产量分别为 145/200/229 吨,矿产锡产量分别为 3042/7769/8902 吨,矿山锌产量分别为 4.14/5.50/5.97 万吨;2024 年锡/银/锌单位收入分别为 18.6 万元/吨、5554 元/千克、1.7 万元/吨,分别同比+20.7%/+29.3%/+29.0%;2024 年锡/银/锌营业收入占比分别为 33.1%/27.3%/23.0%,毛利润占比分别为 38.2%/28.6%/18.7% [6] - 2025 年初公司以 23.88 亿元收购宇邦矿业 85%股权,其白银资源量达 1.79 万吨,单体银矿排名位列亚洲第一位,全球第五位,收购后公司白银保有储量增至 2.45 万吨,占国内总储量的 34.56%,占全球白银储量的 4.46%;宇邦矿业年采选 825 万吨扩建工程正在申请开工许可手续 [6] - 2025 年 4 月 30 日公司拟以每股 0.24 澳元要约收购大西洋锡业,核心资产为 Achmmach 锡矿项目 75%股权,矿石资源量 3910 万吨,锡金属量 21.33 万吨,平均品位 0.55%,回收率预计 70%左右,吨矿石采选成本预计 200 元左右,目前设计产能为年采选 90 万吨,接手后计划扩产至年采选 150 万吨;已取得开工前所有手续,预计 2027 年四季度投产,达产后预计年生产锡金属 6000 吨左右 [6] - 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20.7/23.9/27.5 亿元,对应市盈率分别为 11.7/10.1/8.8 倍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基础数据 - 总股本 1776 百万股,已上市流通股 1775 百万股,总市值 24.3 十亿元,流通市值 24.2 十亿元,每股净资产(MRQ)4.7,ROE(TTM)20.2,资产负债率 42.3%,主要股东为内蒙古兴业黄金冶炼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股比例 27.44% [3] 股价表现 - 1m、6m、12m 绝对表现分别为 10%、6%、 - 3%,相对表现分别为 6%、8%、 - 11% [5] 财务数据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3706|4270|5459|6071|6812| |同比增长|78%|15%|28%|11%|12%| |营业利润(百万元)|1138|1787|2457|2832|3247| |同比增长|430%|57%|38%|15%|15%|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969|1530|2073|2393|2745| |同比增长|457%|58%|35%|15%|15%| |每股收益(元)|0.55|0.86|1.17|1.35|1.55| |PE|25.0|15.9|11.7|10.1|8.8| |P B|3.7|3.1|2.5|2.0|1.7|[7] 财务预测表 资产负债表 |单位:百万元|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流动资产|924|1705|2902|5032|7502| |非流动资产|10160|10460|10615|10780|10953| |资产总计|11083|12165|13518|15813|18455| |流动负债|2953|3033|2437|2547|2683| |长期负债|1545|1150|1150|1150|1150| |负债合计|4498|4183|3587|3697|3833| |股本|1837|1776|1776|1776|1776|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6476|7901|9849|12034|14540| |负债及权益合计|11083|12165|13518|15813|18455|[11] 现金流量表 |单位:百万元|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经营活动现金流|1750|1815|3110|3336|3675| |投资活动现金流| - 950| - 1004| - 1006| - 1006| - 1006| |筹资活动现金流| - 583| - 23| - 1030| - 265| - 279| |现金净增加额|217|789|1074|2065|2390|[11] 利润表 |单位:百万元|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3706|4270|5459|6071|6812| |营业成本|1746|1582|1914|2091|2309| |营业利润|1138|1787|2457|2832|3247| |利润总额|1072|1765|2436|2811|3225| |所得税|118|263|363|418|480|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969|1530|2073|2393|2745|[12] 主要财务比率 | |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年成长率| | | | | | |营业总收入|78%|15%|28%|11%|12%| |营业利润|430%|57%|38%|15%|15%| |归母净利润|457%|58%|35%|15%|15%| |获利能力| | | | | | |毛利率|52.9%|63.0%|64.9%|65.6%|66.1%| |净利率|26.2%|35.8%|38.0%|39.4%|40.3%| |ROE|16.1%|21.3%|23.4%|21.9%|20.7%| |ROIC|14.4%|17.9%|21.0%|20.4%|19.4%| |偿债能力| | | | | | |资产负债率|40.6%|34.4%|26.5%|23.4%|20.8%| |净负债比率|15.5%|15.2%|7.7%|6.6%|5.6%| |流动比率|0.3|0.6|1.2|2.0|2.8| |速动比率|0.2|0.4|0.9|1.7|2.5| |营运能力| | | | | | |总资产周转率|0.4|0.4|0.4|0.4|0.4| |存货周转率|5.1|4.0|3.4|3.3|3.3| |应收账款周转率|28.9|33.0|1075.0|1009.0|1013.0| |应付账款周转率|1.7|1.7|1.8|1.7|1.8| |每股资料(元)| | | | | | |EPS|0.55|0.86|1.17|1.35|1.55| |每股经营净现金|0.99|1.02|1.75|1.88|2.07| |每股净资产|3.65|4.45|5.55|6.78|8.19| |每股股利|0.07|0.07|0.12|0.13|0.15| |估值比率| | | | | | |PE|25.0|15.9|11.7|10.1|8.8| |PB|3.7|3.1|2.5|2.0|1.7| |EV/EBITDA|16.6|11.6|7.8|7.1|6.4|[13]
于孟生:新形势、新认知、高质量发展——新浪潮下的破局共赢
工程机械杂志· 2025-05-16 11:01
全球工程机械行业趋势 - 全球经济稳步复苏但增速放缓,IMF预测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下调至2.8%,亚洲新兴市场成为增长主力,尤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建需求旺盛[3] -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一季度出口贸易额显著增长,释放复苏信号,但需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3] - 碳中和目标推动行业电动化与数智化转型加速,新能源与智能化技术成为跨越式发展核心引擎[3] 绿色转型进展 - 中国高空作业平台电动化率已超90%,叉车、装载机等产品"油改电"速度超预期,2025年将迎电动化产品销售高峰[4] - 临工集团推出混动节能30%~50%的产品,并打造零排放工厂,同时通过矿山绿化、精准扶贫等行动探索ESG实践[4] - 绿色发展不仅是技术革新,更是企业社会责任体现,临工集团致力于贡献全球减排的"临工方案"[4] 国际化战略升级 - 中国工程机械出口快速增长反映产业升级,但需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提升技术可靠性和服务标准化[5] - 应对汇率波动、法律合规等国际化风险,临工集团提出多元化布局、金融工具对冲、强化合规管理等策略[5] 行业生态重构 - 针对价格战、产能过剩等内卷问题,建议由行业协会牵头制定海外市场最低限价标准,遏制无序竞争[6] - 企业需深耕细分市场,挖掘后市场潜力,发展租赁、二手再造等新模式,推动技术共享与市场协同[6] - 临工集团联合产业链伙伴共建研发生态,推出智慧矿山解决方案,推动行业增量发展[7] 市场数据动态 - 挖掘机、装载机等产品销量数据覆盖2021-2025年各月份,显示行业周期性波动[8][9] - 下游需求指标如小松作业小时数、央视挖掘机指数反映2025年初开工率改善趋势[10] - 信贷开门红与国内需求回暖预期强化工程机械行业复苏可能性[10] 政策与技术方向 - 全国人大代表提议支持工程机械和商用车新能源化,呼应行业电动化转型趋势[11]
科创医药ETF(588860)盘中翻红,迈威生物-U涨超5%,机构:看好有全球竞争力的优质创新药公司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6 10:52
市场表现 - 5月16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走低,但科创医药板块逆市回升 [1] - 科创医药ETF(588860)翻红,现涨0 16% [1] - 成分股中迈威生物-U涨超5%,首药控股-U、科前生物、英诺特、康希诺、百奥泰等多股跟涨 [1] 指数构成 - 上证科创板生物医药指数从科创板选取50只市值较大的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农业、生物质能等领域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1] - 该指数反映科创板市场代表性生物医药产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1] 行业观点 - 中国医药行业需"立足于内,开拓于外",推动技术自主可控并加速国际化布局 [1] - 全球流动性有望继续改善,国家政策鼓励产业创新 [1] - 看好有全球竞争力的优质创新药公司 [1] - 建议关注前沿技术如双抗及多抗、TCE、核药等创新药及制药领域,以及AI、脑机接口等器械领域 [1] 政策影响 - 中国内地集采政策优化给予医院和企业更多灵活性及自主权 [2] - 药品挂网规则统一有利于加速行业出清,利好优质龙头处方药企业 [2] - 2025H2医保丙类目录等利好政策有望正式落地 [2] 估值与投资机会 - 板块回调后估值仍处历史低位 [2] - 建议关注盈利高增长或盈亏平衡时间点明确、估值有较大修复弹性的创新药标的 [2]
从政策红利与亮眼业绩,透视中国再保险(1508.HK)的增长逻辑
格隆汇· 2025-05-16 10:02
货币政策调整 - 央行宣布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并同步下调政策利率,释放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人民币,标志着货币政策进一步向"适度宽松"倾斜 [1] - 政策利率下降0.1个百分点,公开市场七天逆回购利率从1.5%降低至1.4%,旨在引导融资成本降低 [3] - 增加3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由5000亿元增加至8000亿元,支持半导体、人工智能、新能源等科技领域 [6] 行业影响 - 低利率环境加速风险定价体系重构,倒逼行业深化风险管理能力与产品创新效率,具备全周期风险分散能力和资产负债管理优势的头部企业迎来结构性机遇 [1] - 负债端成本压力缓解为险企创造有利经营环境,传统寿险产品预定利率调降有助于提升产品价格优势,推动直保公司业务扩张 [5] - 资产端险企可通过拉长固收久期捕捉利率下行带来的资本利得,同时依托权益资产打开收益上限,提升综合收益率 [6] 公司表现 - 中国再保一季度合并承保业绩净利润同比激增155.3%至35.08亿元,其中中再产险净利润同比增长21.3%至6.26亿元,中再寿险净利润同比增长537.2%至11.47亿元,中国大地保险净利润扭亏为盈增长至6.14亿元 [2] - 截至2024年年末,中国再保管理资产余额为8271.11亿元,在流动性宽松环境下战术操作更灵活 [3] - 2024年实现总投资收益率4.83%,同比提升2.06个百分点,当前1.62%的国债收益率环境凸显其储备的高票息资产优势 [8] 公司战略 - 构建"风险管理+科技赋能+国际化布局"的三维战略体系,依托自主研发的中再巨灾模型体系深度参与全国21个省市巨灾保险项目试点,并在近八成项目中担任首席再保人 [8] - 数字化转型方面推出"天玑"智能保险云平台,独立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震、台风和洪涝模型以及国际巨灾组合风险管理平台(CREST) [9] - 国际化布局方面,截至2024年底国际业务占比近20%,海外资产占比近25%,在11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境外机构,业务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合作伙伴超过1000家 [10] 未来发展 - 短期内政策红利与市场扩容双重驱动下,行业贝塔效应加速释放,中国再保可通过"低成本融资+高收益资产"组合策略进一步释放投资端动能 [11] - 中长期行业价值成长逻辑将深植于技术、全球化布局、绿色金融三大核心壁垒,中国再保能够有效对冲区域风险并捕捉新兴市场机遇 [11] - 将政策红利转化为核心竞争力的能力是头部机构穿越周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12]
迈瑞医疗:带动产业链企业向上向新
证券时报· 2025-05-16 01:34
深圳医疗器械产业崛起 - 迈瑞医疗从90年代深圳蛇口起步 成长为全球领先的医疗器械及解决方案供应商 其发展轨迹是深圳医疗器械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变强的缩影 [1] - 公司技术突破与市场开拓对产业链企业产生重要影响 带动作用显著 [1] 核心零部件国产化 - 公司合作供应商超过1500家 一级供应商中境内占比超过80% 采购涉及半导体、气液路、电子部件、结构件及试剂原材料等多个领域 [1] - 2020年呼吸机需求暴增时 公司加大对国产零部件采购力度 如鼎智科技的音圈电机 并派驻技术团队协助制定生产工艺标准与质量控制计划 [1] - 通过串联上游产业链 快速实现核心零部件国产化 [1] 推动行业标准高端化 - 公司以严格质量要求著称 如"器械上一根线绕数十万次测试"的传说 提升自身产品质量同时促使产业链企业提高管控水平 [2] - 产品覆盖19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4年监护仪、麻醉机、呼吸机等产品全球市占率达前三 [2] - 国际高端战略客户收入占国际收入比例提升至14% 国际收入占比提升至约45% [2] - 国际化布局带动国产供应商同步壮大 [2] 国际化战略实施 - 25年前确定国际化路线 擅长使用当地人才 海外骨干员工80%需定期回深圳总部交流 [3] - 国内营销人员充实国际队伍 实现经验与文化输出 同时引入海外知识架构 形成互补 [3] - 海外3000多名员工中超九成为本地员工 已在全球主要市场扎根 [3]
“宁王”或成今年全球最大IPO!申购火爆……
证券时报· 2025-05-15 23:47
几乎是"平价"发行 宁德时代本次赴港上市可谓是极为迅速,从申报到正式上市仅用时三个多月。宁德时代在今年2月11日正式递表港交所,并于3月25日获得中国证监会出具 的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4月11日通过港交所聆讯。5月12日开始招股,预计在5月20日上市。 在宁德时代本次初步发售安排中,绝大部分份额都给到了机构投资者,公开发售份额仅占7.5%。 自5月12日开启招股以来,宁德时代在港股IPO的认购热情持续火爆。 富途牛牛数据显示,截至5月15日,宁德时代的公众认购倍数已超过120倍,融资申购额已经超过2822亿港元。 而对于机构的申购情况,宁德时代的一家保荐机构人士告诉证券时报记者:"宁德时代的申购情况非常火爆,我们现在每天都要加班到凌晨2点,加上超额 配售和绿鞋机制,本次宁德时代的募资规模会非常大。" 宁德时代计划于5月20日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交易。若按每股最高发行价263.00港元计算,本次H股IPO募资规模预计在310亿港元左右,若算上1770万 股的额外授权发售以及1770万股的绿鞋期权,宁德时代此次的募资额有望扩大至410亿港元。 这或将让宁德时代成为近年来港股市场规模最大的IPO项目。同时也或将 ...
百诚医药(301096) - 301096百诚医药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01
2025-05-15 18:54
业务布局 - 公司有国际营销部负责原料药和制剂出口销售,后续会积极拓展国外研发服务订单 [3] - 公司已与浙江大学、中科院杭高院、浙江中医药大学等进行多方面合作 [3] - 公司正在积极进行国际化布局,2024 年米诺地尔、阿莫罗芬和乙酰半胱氨酸三个原料药提出欧盟注册(CEP)申请并获受理,未来会推动原料药和制剂出口销售 [5] 研发投入与盈利平衡 - 创新药研发投入是公司未来业务持续增长的驱动力,但会影响短期盈利,公司会通过充分调研、谨慎立项,提升研发效率和质量来平衡 [4][5] 财务数据 - 2024 年公司投入研发费用 3.2 亿 [5] - 2024 年公司商业化生产收入 3600 万,来自全资子公司赛默制药,2025 年产能预计进一步提升 [5][6] - 2024 年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 52,742,809.58 元 [6] 创新药进展 - 公司创新药研发进展顺利,已取得 1 类新药的 2 个 IND 批件,完成 11 个 2 类新药 IND 申报 [6] - BIOS - 0618 临床试验顺利,2025 年 4 月获得适用于新增适应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患者日间过度思睡治疗的临床试验批件 [6] 权益产品 - 截至 2024 年末,公司拥有销售权益分成的研发项目达到 98 项,其中已获批项目为 25 项 [6] 关税影响 - 现阶段关税对公司无重大影响 [6] 未来盈利增长驱动因素 - 以仿制药业务为基础,扩大创新药业务布局,拓展海外市场,增加原料药和制剂出口 [6] - 通过自主研发的智药 AI 平台,加速药物发现和设计进程,结合化学和生物实验,推进药物开发进程,开拓创新研发新模式 [6] 中医研究 - 公司中药天然药物中心探索中药新药、经典名方等研究转化及开发,有中试及放大生产能力,拥有多种特殊制剂合作生产线,聚焦抗抑郁等疾病领域 [7]
隆达股份(688231):24年业绩实现快速提升,国际收入实现大幅增长
招商证券· 2025-05-13 21:0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1][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业绩快速提升,境外收入大幅增长,国际市场布局效果初现;毛利率净利率双提升;2025Q1营收利润稳中有进,业绩增长态势良好;公司坚定国际化布局,产能进一步提升;预计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0.99/1.29/1.62亿,对应PE 41/31/25倍 [4][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基础数据 - 总股本2.47亿股,已上市流通股1.26亿股,总市值40亿元,流通市值21亿元,每股净资产11.1元,ROE(TTM)为2.4,资产负债率25.9%,主要股东为浦益龙,持股比例35.8% [1] 股价表现 - 1个月、6个月、12个月绝对表现分别为13%、2%、 - 4%,相对表现分别为9%、7%、 - 10% [3] 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营收13.91亿元,同比+15.22%,归母净利润6611.40万元,同比+19.38%,扣非归母净利润4438.13万元,同比大幅增长51.21%;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后,归母净利润9813.75万元,同比+42.95%,扣非归母净利润7640.47万元,同比+79.25% [1][4] - 2025Q1实现营收3.44亿元,同比+8.67%,归母净利润2853.91万元,同比+3.20% [1][4] 分产品情况 - 高温合金收入产量4013.71吨(同比+28.28%),销售量4026.88吨(同比+31.36%),营收8.97亿元(yoy+23.96%),毛利率提升1.60个百分点 [4] - 镍基耐蚀合金收入下降25.83%至6242.25万元 [4] 分行业情况 - 航空航天行业营业收入4.35亿元(yoy+46.64%),毛利率提升2.24个百分点至20.77% [4] - 燃机行业收入2.67亿元(yoy+67.34%),毛利率微降0.38个百分点至23.26% [4] 分地区情况 - 境内收入10.44亿元(yoy+3.48%),毛利率下降1.66个百分点 [4] - 境外收入2.62亿元(yoy+167.84%),毛利率大幅提升7.18个百分点 [4] 盈利指标情况 - 2024年毛利率15.88%,同比提升0.51pct,净利率4.75%,同比提升0.17pct;期间费用率为11.56%,同比提升0.94pct [4] - 2025Q1毛利率15.62%,同比提升0.93pct,净利率8.30%,同比下降0.46pct;期间费用率为9.86%,同比上升0.11pct [4] 国际化布局与产能情况 - 加速国际化布局,与多家海外客户新签/续签长期协议,设新加坡及马来西亚公司,推进海外生产基地建设 [5] - 对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中变形高温合金原设计产能建设规模由6000吨调整为3000吨;2025年内核心高温合金板块年产能新增铸造高温合金2000吨,变形高温合金3000吨 [5]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0.99/1.29/1.62亿,对应PE 41/31/25倍 [5] 财务数据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208|1391|1750|2149|2530| |同比增长|27%|15%|26%|23%|18%| |营业利润(百万元)|55|72|107|139|175| |同比增长|-8%|31%|48%|30%|26%|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55|66|99|129|162| |同比增长|-41%|19%|49%|30%|26%| |每股收益(元)|0.22|0.27|0.40|0.52|0.66| |PE|72.3|60.6|40.6|31.2|24.7| |PB|1.4|1.5|1.4|1.4|1.3|[6] 财务预测表 - 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利润表、主要财务比率等展示了2023 - 2027E各年度相关财务数据及比率变化 [12][13][14]
恒而达拟6936万收购海外资产 加速国际布局境外营收增46%
长江商报· 2025-05-13 07:33
公司股价表现 - 5月12日公司股价20CM涨停,近3个交易日涨幅达39% [2] - 公司自查后声明不存在违反信息公平披露的情形 [14] 资产收购事项 - 拟以85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6935.66万元)现金收购德国SMS公司高精度数控磨床业务,包括资产、合同权利义务及人员 [2][3] - 收购由德国全资子公司Blitz 25-430 GmbH实施,资金来源为自有或自筹资金 [3] - SMS公司为创新型轮廓磨床和螺纹磨床供应商,客户覆盖工具制造、齿轮加工等高精密零部件领域 [4] - SMS公司于2025年2月启动自我管理破产程序 [5] - 收购旨在加速国际化布局,强化智能数控装备核心技术,推动滚动功能部件产品产业化 [5]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5.85亿元(同比+7.88%),净利润8731.23万元(同比+0.03%) [7] - 2022-2023年营收分别为4.83亿元(+6.03%)、5.42亿元(+12.34%),净利润分别为9523.94万元(-11.57%)、8728.63万元(-8.35%) [7] 业务分项数据 - 金属切削工具业务2024年收入4.95亿元(+2.84%),其中模切工具收入2.68亿元(-2.17%),锯切工具收入2.26亿元(+9.48%) [8] - 智能数控装备业务收入3552.84万元(+53.66%),技术研发与用户身份协同效应显著 [9] - 滚动功能部件业务收入3491.40万元(+59.96%),正推动直线导轨副产品装机验证 [10] 境外业务发展 - 2024年境外收入7866.63万元(+46.35%),毛利率42.55%,显著高于境内毛利率27.37% [11][12] - 境内收入5.07亿元(+3.65%),境外收入占比持续提升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