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成果转化
icon
搜索文档
李强主持国务院第十四次专题学习
快讯· 2025-06-09 19:46
金十数据6月9日讯,6月9日,国务院以"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 展"为主题,进行第十四次专题学习。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 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有关决策部署,通过多方面协同发力,着力破解科技成果转化瓶颈,切实提高 转化效能,促进创新发展。 (新华社) 李强主持国务院第十四次专题学习 ...
东北985,走出一支创投天团
36氪· 2025-06-09 07:57
以下文章来源于融中财经 ,作者千然 融中财经 . 从诞生之初为中东铁路培育工程技术人才,到 20 世纪 50 年代 " 工程师的摇篮 " 的辉煌,直至如今在全球军工领域崭露头角,哈工大一步一个脚印,铭 刻下坚实的足迹。 " 规格严格,功夫到家 " ,这句掷地有声的校训,早已融入哈工大的每一寸土地,扎根于每一位哈工大人的心中。它见证着一代代学子与国家发展同频共 振,从工业一穷二白到现代体系齐全,哈工大学子的身影遍布工业、航天、国防等关键领域,以无私奉献与卓越才能,为祖国的腾飞贡献磅礴力量,让 " 哈工大 " 三个字成为实力与荣耀的象征。 时移世易,在创新创业的浪潮中,哈工大人同样扬帆领航。从机器人研发前沿的突破,到 VR 虚拟现实的奇幻构建,从商业航天的星际探索,到人工智能 的智慧赋能,一批又一批哈工大校友怀揣创新的梦想,从哈工大出发,在各自的赛道上一路驰骋,摘得丰硕成果,让哈工大的创新基因在创投圈大放异 彩,闪耀着独一无二的光芒。 " 汽车狂热 " 李书福、速腾聚创邱纯鑫、 Pico 创始人周宏伟、时空道宇王洋、银河航天徐鸣、斯坦德机器人王永锟、乐聚机器人冷晓琨 …… 身上都流淌 着哈工大的创新基因。 与之相 ...
如何打通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最后一公里” 科技成果转化试出来
河南日报· 2025-06-09 07:37
中试基地建设成果 - 河南省自2021年起已布局61家省级中试基地,覆盖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28个重点产业链,开展中试服务项目7220项,转化落地成果2099项,实现服务收入33.51亿元 [1] - 河南省智能制造系统中试基地汇聚101家服务商,覆盖10个以上行业,形成125个解决方案 [2] - 河南省纳米材料中试基地通过"三阶段孵化法"使技术转化周期缩短50%,已输出21项专利技术,孵化4家高新技术企业 [5] 中试基地运营模式 - 高校主导的"全链条孵化"模式:发挥高校科研和人才优势,如河南大学纳米材料中试基地 [5] - 企业主导的"产业生态共建"模式:依托龙头企业设施和能力,如平高集团电气装备中试基地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8046万元,服务15家客户,完成12项成果批量熟化 [6] - 政府主导的"园区化集聚"模式:如郑州临空生物医药园中试基地吸引50家企业入驻,某药企将新药研发周期从8年压缩至5年 [6] 中试基地技术创新 - 国机互联自主研发"兮睿"数字底座,提供智能制造系统中试验证服务 [2] - 河南省低碳能源技术中试基地产品将服务载人登月任务 [4] - 河南省智能农机装备中试基地2024年负责17项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中试内容 [4] - 河南省无人驾驶航空中试基地实施单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项目 [4] 中试服务平台体系 - 河南省建立省市协同、上下贯通的中试平台网络体系,企业可通过"中试服务超市"在线预约服务 [9] - 鼓励中试基地仪器设备入驻省共享服务平台 [9] - 推动中试基地从"单点突破"向"网络协同"升级,成为连接创新链上下游的"立交桥" [8] 产业发展成效 - 河南省纳米材料产业已创下66亿元年产值 [5] - 平高集团电气装备中试基地开发的126kV无氟环保GIS设备显著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6] - 中试基地助力全省"7+28+N"产业链群建设 [4]
文化传承与保护需要大文化观指引(博古知今)
人民日报· 2025-06-07 05:34
文化遗产传承与文旅融合 - 杜甫、陆游等文学家通过真挚态度和高超艺术为时代留下生动记录 这些记录对文化遗产发掘、非遗传承和文旅融合具有重要价值 [1] - 苏东坡诗词文章为沿途山水人文赋予文化记忆 各地对其遗产进行珍爱保护和情景再现 [1] - 黄鹤楼、岳阳楼因李白诗和范仲淹文章驰名 楼阁价值不仅在于建筑本身 更在于文化内涵 [2] 古迹保护与文化挖掘 - 部分古迹重建缺乏对古人文字的深入复现 未能还原历史生活气息 导致文化价值缺失 [2] - 文化遗产传承需开掘遗存文化资源 社会科学成果转化在古城保护中亟待研究解决 [2] - 古代交通路线与城镇兴衰应结合政治、军事、贸易等因素呈现多样性 避免千城一面 [3] 文化背景与整体保护 - 文化遗产形成受大文化背景影响 脱离时代气息易成为孤立碎片 需在大文化观下观察 [3] - 优秀社科成果需灵活机制转化 聚集各方力量挖掘地方文化 体现多元一体中华文化旨归 [3] - 文化遗产保护需体察时代精神 避免碎片化导致同质化和商业化 失去真实文化价值 [3]
奖项评选延期!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
思宇MedTech· 2025-06-06 20:26
大会延期通知 - 奖项评选报名截止时间延期至2025年6月20日24:00 [1] - 延期目的是为参选方提供更充裕时间准备申报材料 [1] 大会概况 - 首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由思宇组织,2024年6月28日举办颁奖活动 [2] - 2025年大会将于7月17日在北京中关村展示中心举行,规模约500人 [5] - 嘉宾来自政府、医院、龙头企业、初创公司、投资机构、科研院所等跨界代表 [5] 大会议程 - 议题包括全球医疗科技发展趋势与政策环境解析、影像平台、脑机接口、介入器械等研发路径 [6] - 其他议题涵盖医工交叉成果转化、AI辅助诊疗、资本关注方向、海外市场准入等 [6] 奖项设置 - 共设立5类奖项:全球医疗科技创新奖、创新应用奖、创新服务奖、供应链创新奖、创新转化个人奖 [4][8] - 创新奖评选对象为医疗器械/数字医疗技术企业,标准需具备原创性、先进性及产业化潜力 [7] - 创新应用奖面向医疗机构与科技公司联合团队,要求技术已进入临床并取得明确疗效 [10] - 创新服务奖针对CRO、CDMO等服务机构,标准为在技术孵化转化中提供关键助力 [10] - 供应链创新奖评选核心元器件/原材料供应商,标准为保障产品量产与成本控制表现 [10] - 创新转化个人奖面向临床医生、科研人员或技术出身的企业创始人,需实现初步转化成果 [11] 评选流程 - 申报阶段截至2025年6月20日,评审阶段为6月21日-29日 [12] - 结果通知时间为6月30日-7月4日,奖杯制作在7月5日-11日完成 [12] - 现场颁奖定于7月17日大会主舞台举行 [12] 参选方法 - 企业需通过指定链接提交申报材料 [13] - 个人奖申报需发送邮件至指定邮箱,包含简历、研究成果概述、论文专利等证明材料 [13][14] - 商务合作可通过工作微信号、手机号或直接联系思宇团队人员 [13]
北京博物馆季科技月启幕 探索科技赋能与文化惠民融合
中国新闻网· 2025-06-06 09:49
博物馆科技月活动 - 2025北京博物馆季科技月5日在国家自然博物馆启动 主题为"玩得转的科技 摸得到的历史" [1] - 活动由北京市文物局 北京市科委 中关村管委会 海淀区人民政府和石景山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1] - 旨在推动科技与博物馆深度融合 搭建"科技成果转化 跨界资源协同创新"的战略平台 [1] - 创新构建"政府主导 市区联动 社会参与"协同机制 深度整合全市博物馆与科技资源 [1] - 通过数字化手段降低文化参与门槛 运用智能技术提升服务效能 [1] 展览活动 - 国家自然博物馆举办"时空和鸣——解密达·芬奇的艺术科技与自然韵律"展览 [3] - 展览联合意大利策展团队共同举办 展示最新研究成果 [3] - 从自然与科技融合 中西方文明互鉴互融的视角 创新虚实融合技术应用 [3] 科技应用 - AI数智人讲解员"噗噗"发布科技月活动内容 邀请博物馆和科技企业共同探索"科技+文博"路径 [1] - 通过"博物馆+科技"跨界融合手段 注重科技赋能与文化惠民相结合 [1]
科创融合驱动区域协同发展 ——来自陕西西咸新区的调查
经济日报· 2025-06-06 06:08
激活创新驱动强内核 在科教大省陕西的创新版图中,地跨西安、咸阳两市的西咸新区可谓是无中生有的一块热土。在多年聚 焦城市空间形态创新之后,2021年启动的陕西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让这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 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找到了"强内核"的着力点。作为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的总窗口,西咸新区依托 西安交通大学西部创新港的科创策源效应,以"一中心一平台一公司"为创新架构搭建秦创原科技大市 场,先后构建起20余家共性研发平台和30余家创新联合体,汇聚整合大学、科研机构、企业等创新资 源,形成集技术交易、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于一体的科技创新服务链。 截至2024年,西咸新区累计引入高校院所研究机构和领军企业研发中心50余家,吸引高端创新人才超 3500名,构建起"政产学研金服用"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圈,吸引各类创新要素纷至沓来。 作为秦创原春种基金支持的第001号项目,拓瑞考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纳米智能吸能材料项目仅用4个 月就实现了从科研"书架"走向产品"货架"。该公司由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张彦峰领衔创办,目前已与近 200家企业开展业务合作。在陕西,像这样由高校科研人员创办的科技企业已逾千家,其中超半数落地 西咸 ...
奖项评选延期!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
思宇MedTech· 2025-06-06 02:08
大会延期通知 - 奖项评选报名截止时间延期至2025年6月20日24:00,旨在为参选方提供更充裕的准备时间[1] 大会概况 - 首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由思宇组织,2024年6月28日举办颁奖活动[2] - 2025年大会将于7月17日在北京中关村展示中心举行,预计规模约500人,嘉宾涵盖政府、医院、企业、投资机构等多领域代表[5] 大会议程 - 议程包括全球医疗科技发展趋势与政策环境解析、影像平台/脑机接口/介入器械等研发路径、AI辅助诊疗与数字疗法突破等六大主题[6] 奖项设置 - 设立五大奖项:全球医疗科技创新奖(针对原创性技术产品)、创新应用奖(临床广泛应用技术)、创新服务奖(CRO/CDMO等服务机构)、供应链创新奖(关键供应企业)、创新转化个人奖(医生/科研人员/企业创始人)[4][7][8][10] - 评选标准强调技术原创性、临床疗效、产业化潜力及行业影响力[7][10] 参选方法 - 企业需通过指定链接提交材料,个人奖需邮件提交CV、研究成果概述、论文/专利证明等[10][13] - 商务合作可通过工作微信号(suribot22)或联系思宇团队成员(赵清、Alice等)[12] 评选流程 - 申报阶段截至2025年6月20日,评审于6月21-29日进行,结果7月4日前通知,现场颁奖定于7月17日[11] 其他说明 - 参评全程免费,组委会向领奖人赠送会议门票[4] - 个人奖需提供推荐信(可选)以增强公信力[13]
黑龙江省印发“成果转化尽职免责指引” 破解高校院所、医疗机构成果“不敢转”问题
环球网资讯· 2025-06-05 18:17
黑龙江省科技成果转化尽职免责制度指引 - 《黑龙江省科技成果转化尽职免责制度指引(试行)》正式印发 旨在破解高校院所和医疗机构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不敢转"的问题 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 [1] - 制度明确了11种可认定为尽职免责的具体情形 覆盖科技成果转化从决策到执行各环节 并配套清晰操作流程 [1] - 首次将医疗机构纳入科技成果转化免责体系 激励医学科研人员推动成果转化 促进医疗技术创新与临床应用结合 [2] - 创新性引入审计厅作为联合发文单位 通过审计专业力量在资产处置等关键环节实施精准监督 确保免责认定严谨合规 [2] - 要求高校院所和医疗机构完善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内部管理制度 制定决策程序和内控机制 做到履职尽责有章可依 [2]
奖项评选延期!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
思宇MedTech· 2025-06-05 18:08
大会延期通知 - 奖项评选报名截止时间延期至2025年6月20日24:00,旨在为参选方提供更充裕的准备时间 [1] 首届大会回顾 - 2024年6月28日由思宇组织全球医疗科技大会并举办颁奖活动 [2][3] 大会议程 - 议程包括全球医疗科技发展趋势与政策环境解析、影像平台、新型耗材、脑机接口等研发与转化路径、医工交叉与高值医械成果转化经验分享、AI辅助诊疗与数字疗法的落地与突破、国内外资本关注的技术方向与企业画像、海外市场准入和市场营销路径对接 [6] 奖项申报说明 - 参与评奖全程免费,组委会向领奖人赠送会议门票 [4] - 奖项包括2025全球医疗科技创新奖、2025全球医疗科技创新应用奖、2025全球医疗创新服务奖、2025全球医疗科技供应链创新奖、2025全球医疗科技创新转化奖(个人奖) [4][8] 大会基本信息 - 大会地点为北京·中关村展示中心,时间为2025年7月17日,参会规模约500人,嘉宾阵容包括政府、医院、龙头企业、技术初创、投资机构、科研院所等跨界代表 [5] 奖项评选标准 - 全球医疗科技创新奖:面向医疗器械/数字医疗技术企业,要求具有原创性、先进性、具备规模化产业化潜力的创新产品或平台技术 [7] - 全球医疗科技创新应用奖:面向医疗机构、科技公司联合团队,要求技术已进入临床,广泛应用并取得明确疗效,具备推广价值 [10] - 全球医疗创新服务奖:面向提供CRO、CDMO、知识产权、注册、投融资等服务的机构,要求在支持技术孵化、转化、上市等环节提供关键助力并具行业影响力 [10] - 全球医疗科技供应链创新奖:面向核心元器件/原材料/系统模块等关键供应企业,要求在保障创新产品落地与量产、实现系统协同与成本控制方面表现出色 [10] - 全球医疗科技创新转化奖(个人奖):面向公立医院临床医生、科技成果转化负责人、高校院所科研人员(副高及以上)、企业创始人(技术出身、良好的教育背景),要求围绕临床需求开展创新性研发并实现初步转化成果,具有示范意义与潜力 [10] 评选流程 - 申报阶段:即日起至2025年6月20日 - 评审阶段:2025年6月21日至6月29日 - 结果通知:2025年6月30日至7月4日 - 奖杯制作与确认:2025年7月5日至7月11日 - 现场颁奖:2025年7月17日 [11] 参选方法 - 企业参选需填写指定链接,个人奖参选需发送邮件至指定邮箱并提供个人简历、研究成果概述、相关论文/专利/项目证明、实验或临床数据、推荐信(可选) [10][13] - 商务合作可通过工作微信号suribot22或手机号13552754250联系,也可直接联系思宇团队工作人员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