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造
搜索文档
万科A:上半年销售近700亿、销售回款率超100%、盘活产能近百亿
格隆汇· 2025-08-22 20:0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053亿元 其中销售收入近700亿元 [1] - 经营服务业务全口径收入284亿元 保持行业前列 [1] - 销售回款率超100% 大宗交易签约金额超60亿元 [1] - 2023年以来累计盘活可售货值近800亿元 盘活存量资源回款近60亿元 [1][2] - 自2022年以来新项目投资兑现度达85% 平均销售毛利率达16% [2] 销售与交付 - 上半年高质量交付超4.5万套房屋 超50个项目实现"交付即交证" [2] - 多地项目开盘去化率超90% 成都/温州/天津等盘活项目首开去化率超90% [1][2] - 通过存量盘活实现新增销售超200亿元 [2] 业务板块表现 - 万物云上半年营收182亿元 通过"弹性定价"模式拓展项目超20个 [3] - 长租公寓运营管理超27万间 其中超13万间纳入保障性租赁住房 [3] - 商业业务整体出租率超93% 物流业务服务收入同比增长43% [3] - 长租公寓项目前台GOP利润率长期保持在89%以上 [4] 科技应用与创新 - 图纸大模型服务内外部项目超1000个 为近百家行业伙伴提供线上审图服务 [4] - 通过无人机和360摄像头完成智能巡检超32万次 [4] - "飞鸽"工单系统覆盖超3000个住宅项目 构建行业最大工单实时响应网络 [4] - 与深圳地铁合作开展机器人自主配送试点 探索TOD综合开发等创新合作 [5] 资金与债务管理 - 已如期完成243.9亿元公开债偿还 2027年之前无境外公开债到期 [1] - 通过精益管控实现管理费用和营销费用双下降 [1] - 经营服务业务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行政开支等费用下降 [1] 产品与战略发展 - 迭代"三好"住宅产品标准 上海理想之地入选住建部好社区案例 [2] - 与大股东深铁集团深化融合发展 在住房租赁等领域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5] - 保持多生活场景服务能力 构建战略合作生态 [5]
从文物“方舟”到智慧住宅 服贸会呈现建筑行业新动向
中国经营报· 2025-08-22 18:02
行业技术发展 - 建筑行业在标准化、智能化与绿色化方面取得进展 聚焦科技赋能好房子[1] - 项目开发高性能电渗透防潮系统和AI环境控制技术 使文物库房温湿度波动控制在±1℃和±5%以内[2] - 采用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自愈合混凝土及丙烯酸皮肤式防水涂料等绿色建材 自愈合混凝土可自动修复0.6毫米裂缝[3] - 项目全面执行绿建三星与健康建筑标准 超70%建材为绿色认证产品[4] - 应用智能建造施工集成平台 整合混凝土养护、AI安全监控等六大系统实现人机协作[5] - 智能养护系统精准控制温湿度 AI监控实时识别安全隐患 模板系统提高安装精度 多工序穿插施工缩短工期[5] 项目规划与设计 - 故宫博物院北院区总建筑面积超10万平方米 距故宫约30多公里 旨在解决逾180万件文物展陈需求[2] - 上海宝冶承建一标段总建筑面积4.17万平方米 包括文物修复用房和办公服务用房[2] - 中建八局负责二标段总建筑面积约6.02万平方米[3] - 龙湖·观萃项目通过点板结合规划形态 形成开放通透城市界面 配备1.3万平方米代建公园与风雨连廊[4] - 户型设计实得率达94% 全屋精装交付 配备全屋互联智能家居系统[4] - 北京建工·嘉境里项目总建筑面积约22.65万平方米 包括21栋住宅和6栋配套建筑[4] - 项目设计约47米超长入户门廊 酒店式大堂 全明格局和LDK餐厨一体化户型[5] 市场表现与政策推动 - 2023年1月至7月 观萃项目在昌平区取得销售金额和套数双第一[4] - 北京市新建住宅项目广泛执行好房子政策 推动住房供给结构改革[6] - 《北京市高品质商品住宅设计导则》等政策陆续实施 好房子标准从设计规范到服务运营逐步建立[6] 服务体系创新 - 嘉境里项目推出JOY悦己生活家服务体系 以三大原则、七大空间和五大权益为核心构建一站式社区生活圈[5] - 引入法国鹰演健康检测设备的观佑健康中心 将专业医疗资源融入社区[5] - 好房子涉及生活方式、社区关系和环境的整体进步 包括更安全建筑结构、更环保材料、更智能控制系统、更人性化设计和更完善服务[6]
服贸会前瞻|从“造房子”到“造好生活” 工程建筑展诠释人居未来
中国经营报· 2025-08-22 17:56
展会概况与主题 -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工程咨询与建筑服务专题展以"科技赋能好房子"为主题 将于9月10日至14日在首钢园区8号馆举办 集中展示建筑行业标准化 智能化 绿色化最新成果 [1] - 专题展是推动行业创新发展 促进国际合作 服务民生改善的重要契机 [1] 七大核心亮点 - 聚焦"好房子"定义人居品质新标杆 通过构建住宅舒适度量化体系 设置适老化设施和儿童游乐空间满足家庭全生命周期需求 [2] - 聚焦"城市更新"探索存量焕新范式 展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 完整社区建设 适老化改造及产业园区升级的创新实践 [2] - 按"好房子"全生命周期划分六大板块:好标准 好设计 好建造 好材料 好服务及样板间 形成从标准制定到落地体验的闭环展示 [2] - 聚焦"智能建造"推动产业转型 展示应急抢险指挥方舱 多种智能建造机器人等前沿技术应用 [3] - 聚焦"大国重器"展示中国建造实力 包括"梦想号"竖井掘进机和全球首创"装配式造楼机"等国之重器模型 [3] - 聚焦"国际合作"拓展全球空间 举办中国—东盟住建领域研讨 京港澳建筑行业研讨会等多场国际交流活动 [3] - 突出"交易功能"助力企业开拓市场 馆内15%面积划为洽商推介区域 "北京服务"案例报送数量和入库数量居各专题前列 [3] 政策与标准体系 - 北京市坚持规划引领标准先行 出台《北京市高品质商品住宅设计导则》《北京市平原多点地区"好房子"规划管理相关技术要点》提供政策引导和技术支撑 [4] - 中国建科绘制《"好房子"技术图谱》与《"好房子"标准图谱》 构建覆盖全维度 全场景 全层级的完整标准体系 [5] - 北京工程勘察设计协会和北京建筑师学会组织行业联合展区 全面展示好设计赋能好房子的成果 [5] 技术应用与创新 - 绿色低碳建筑注重舒适健康低碳体验 通过新能源利用和数据驱动实现精准减碳 智能控制实现全生命周期持续节能 [5] - 市政基础设施是"好房子"底层支撑 胡同街区改造中应用综合管廊 海绵城市等技术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5] - BIM技术广泛应用于设计全过程 AI辅助设计工具通过大数据分析用户习惯实现个性化定制设计 [5] - 数字科技赋能住区运维 具身智能机器人实现自动巡检 自动报警和工单生成 提升安全品质与效率 [5] 参展规模与国际合作 - 专题展汇聚国际国内建筑行业龙头企业 涵盖设计 咨询 开发 建材企业及中介机构 科技服务 科研院所等单位 [6] - 线上参展商230家 线下参展商90家 其中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67家占比74% 国际企业5家占比5.6% 京外企业28家占比31% [6] - 扎哈建筑事务所独立参展 北京市勘察设计协会组织5家国际设计企业组团参展 [6] - 2029年国际建筑师大会在北京举办 展会期间展示"国际建筑师协会学术委员会领袖畅谈中国建筑对全球发展的独特贡献"系列视频 [6] - 举办中国—中亚 中非 中日 中蒙等多场洽谈推介会探讨建筑服务合作方向 [6] - 鼓励本土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国际项目建设 中元国际重点展示拓展全球布局的重点项目 [7]
科技赋能 “好房子” 2025 服贸会工程专题展规模创新高
中国经济网· 2025-08-22 17:32
展会概况 -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工程咨询与建筑服务专题展以"科技赋能好房子"为主题 展区总面积7100平方米 规模创历届之最 [1] - 吸引90家国内外企业参展 其中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占比74% [1] - 展区按"好房子"全生命周期划分为六大区域 集中展示绿色建造 智能建造 零碳建筑等前沿成果 [1] 重点项目展示 - 故宫博物院北院区项目总建筑面积约6.02万平方米 是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文化设施 [1] - 项目由中建八局和上海宝冶承建 2023年12月22日开工 已进入装饰装修施工阶段 预计2026年5月竣工 [1] - 项目将解决故宫180余万件文物的展示需求 建成集文物展示 修复 保存和文化传播于一体的现代化博物馆 [1] - 北京建工地产嘉境里项目是昌平区域首个精装满配项目 依托"双核"驱动 以高颜建筑+沉浸式度假园林形式呈现 [2] - 朝阳区十八里店项目启动智能建造施工集成平台应用研究 积极探索装配式住宅施工的智能化转型升级 [2] 行业技术亮点 - "梦想号"竖井掘进机开挖直径达23.02米 填补世界掘进机产品型谱空白 [3] - 装配式造楼机实现外立面高空安全作业自动化 [3] - 应急抢险指挥方舱联动无人机构建防控体系 多类建筑机器人将集中亮相 [3] - 大数据等技术赋能建筑全流程 智能建造成为工程建筑领域转型亮点 [3] 产业协同发展 - 北京工程勘察设计协会和北京建筑师学会携会员单位 外资企业和上下游企业组成行业联合展区 [2] - 系统展示"好房子"政策从单点试点到规模化落地的实践成果 体现北京住房建设高品质发展的全面推进 [2] - 服贸会期间将举办智能建造联盟成立仪式及多场专业论坛 搭建建筑行业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重要平台 [3]
专家学者共探中国公路交通数智化转型新路径
中国新闻网· 2025-08-22 01:26
行业活动概况 - 为期两天的2025公路交通智能装备与数字技术交流会暨武黄改扩建项目观摩活动在湖北举办 主题为数字驱动与智慧赋能 [1] - 活动汇聚全国公路交通领域顶尖专家 行业代表 高等院校及头部企业 通过主旨报告 分论坛研讨和项目实地观摩等形式开展 [1] - 活动由中国公路学会秘书处 湖北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 [3] 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现状 - 截至2024年底中国公路总里程达549万多公里 覆盖99%的20万以上人口城市 [3] - 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9.07万公里 成为全球最大高速公路网 [3] - 随着《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和《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实施 公路交通数智化转型迫在眉睫 [3] 技术研讨与创新应用 - 交通运输部原总工程师介绍在役公路数字化试点工作成效和遗留问题 [3] - 中国工程院院士提出利用移动车辆信号评估桥梁健康状态的新路径 包括提取桥梁频率 阻尼比和振型的关键技术 [3] - 湖北交投集团分析该省高速建设特点 聚焦向新 向绿 向智 阐述技术创新和绿色低碳实践 [3] - 中建三局展示全产业链数字化和全程管控数字化实践 [3] 重点项目观摩 - 与会人员观摩武汉至黄石改扩建项目综合场站 现场路基和柯家墩大桥等施工现场 [4] - 项目展示智能建造 工业化生产与预制装配式技术等智慧亮点 [4] - 武黄改扩建项目全长37.4公里 采用双向八车道标准 设计时速120公里/小时 [4] - 项目是连通沪渝 福银两大国家高速路网的主动脉 也是湖北省交通强省战略与武鄂黄黄同城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工程 [4] 活动成果与行业影响 - 活动为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搭建共享经验 交流观点 分享成果的合作平台 [6] - 集中展示公路交通领域智能装备与数字技术的新技术 新业态 新工艺和新设备 [6] - 为推动智能建造落地 促进产学研用融合和建设交通强国提供智力支持 [6]
今年服贸会,将有多款“好房子”亮相
新京报· 2025-08-21 19:57
展会概况 -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工程咨询与建筑服务专题展将于9月10日至14日在首钢园区8号馆举办 主题为科技赋能好房子 [1] - 展区总面积达7100平方米 其中馆内6600平方米 室外500平方米 规模创历届之最 [1] - 共吸引90家国内外企业参展 包括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67家占比74% 国际企业5家占比5.6% 京外企业28家占比31% [1] 展区内容规划 - 展区划分为好标准 好设计 好建造 好材料 好服务及室外好房子样板间六大展示区域 [1] - 集中展示绿色建造 智能建造 适老化改造 智能家居集成 零碳建筑 BIM技术 AI应用 具身智能机器人等前沿领域成果 [1] - 设置可移动模块化旅居产品和新农宅样板间 展示工业化建造模式 [2] - 将城市更新作为核心亮点 展示老旧小区改造 完整社区建设 产业园区升级等创新实践 [2] 技术展示亮点 - 展出梦想号竖井掘进机 整机高约10米 开挖直径达23.02米 最大开挖深度可达80米 填补掘进机产品型谱世界空白 [3] - 全球首创装配式建筑一体化施工作业集成平台(装配式造楼机)首次亮相 实现外立面全流程高空安全作业 [3] - 展示适用于城市更新的绿色建材 模块化改造技术及智慧社区运营方案 [2] 交易促进措施 - 将馆内面积的15%划为洽商推介区域 用于洽谈推介 供需对接等促交易活动 [3] - 为参展商和专业观众开展洽商对接 成果发布 贸易签约 宣传推介等活动搭建舞台 [3]
祥龙电业: 武汉祥龙电业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1 19:10
行业概况 - 自来水行业属于政府严格监管行业,实行政府指导定价机制,具有资本密集度高、投资回报周期长、需求周期性弱、区域垄断性强特点,行业正处于从"规模扩张"向"质量跃升"转型关键阶段,智慧化与品质化发展成为主旋律 [3] - 建筑行业作为资本密集型和长产业链特征突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对上下游产业拉动效应显著,受房地产市场投资低迷、地方政府隐形债务约束加强、行业产能总体过剩及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进入结构化调整阶段,区域发展分化加剧,总量规模于波动中筑底 [3] 主营业务情况 - 供水业务主要覆盖以左岭大道为轴武汉新城中心片区,是区域"光芯屏端网"产业链重要配套服务商,重点服务于片区内半导体及液晶显示屏行业龙头企业,已建成一座具有10万吨/日供水能力现代化智慧水厂,供水业务收入高度集中于核心客户 [3] - 建筑业务主要聚焦武汉新城片区,以承接市政、房建、装饰装修、绿化园林等中小型工程项目为主,营收规模相对有限,坚持"扬长避短、稳中有进"经营方针,在守住区域市场"基本盘"同时稳步开拓域外市场 [3] 财务表现 - 报告期内营业收入39,827,906.99元,较上年同期39,779,916.19元增长0.12% [2] - 利润总额16,778,206.70元,较上年同期10,583,455.18元增长58.53%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4,313,649.85元,较上年同期7,807,997.60元增长83.32% [2] - 基本每股收益0.0382元/股,较上年同期0.0208元/股增长83.65% [2] - 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35,662,184.98元,较上年同期33,848,369.34元增长5.36%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117,278,148.60元,较上年度末102,964,498.75元增长13.90% [2] - 总资产368,977,996.67元,较上年度末332,756,015.10元增长10.89% [2] 经营策略与成果 - 通过实施差异化经营策略,主动走访对接重点客户,有效拓展供水业务增量空间,构建供水系统三级应急保障体系,依托智能化水质监测平台实施24小时动态管控,报告期内供水系统实现"零中断"运行 [3] - 成功收回供水业务重大历史欠款,账款清收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大力推行精细化成本管控,持续推进工艺技术迭代升级,实现生产运营效能明显提升与优化 [3] - 加速推进供水厂三期工程项目建设,高效统筹内外部资源,按期取得防洪评价专项批复,完成二期管道迁移改造并与三期管道成功接驳 [4] - 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和研发投入,深化智慧水务平台建设,完成清水库液位自控系统、高低压配电数据智能化改造,实现远程监控、数据分析、故障预警等自动化功能 [4] - 建立合规动态审查机制,全面修订公司章程及内控制度,深化全周期经营管理体系,完善组织能力建设,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5] - "TRIZ创新方法在高波动工业供水中的调度应用"项目获得第二届武汉创新方法大赛(企业组)二等奖 [5] 资产与投资状况 - 交易性金融资产131,617,224.92元,较上年末78,043,846.82元增长68.65%,主要系本期购买理财产品增加所致 [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4,237,471.20元,较上年同期-5,992,865.26元下降805.03%,主要系本期投资支付资金增加所致 [2][6] - 在建工程3,936,754.98元,较上年末2,729,668.12元增长44.22%,主要系本期在建项目投入增加所致 [6] 股东结构 -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20,908户 [8] - 前十名股东中武汉葛化集团有限公司持股75,291,177股,占比20.08%;钟伟澜持股10,000,000股,占比2.67%;万中华持股9,050,000股,占比2.41% [9]
工人有了新“搭子” 中国能建建筑集团工地上演“机器人总动员”
中国青年报· 2025-08-18 19:19
机器人施工应用成效 - 地面整平机器人每小时完成160平方米整平工作 效率替代5人轮班作业 [3] - 地面整平机器人施工平整度达正负5毫米 水平度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 [3] - 地库抹光机器人每小时完成350平方米地坪混凝土抹光作业 [3] 特种机器人功能特性 - 喷涂机器人综合喷涂效率每小时100平方米 约为人工辊涂4倍 [5] - 腻子打磨机器人施工综合工效每小时50平方米 达传统人工1.5倍以上 [5] - 焊接机器人具备高稳定性和高效率 可在封闭或危险环境中作业 [8] - 航测无人机搭载红外热成像与AI识别技术 实现空中巡检功能 [8] 企业智能化转型布局 - 公司作为数字化转型试点企业和智能建造试点企业 持续推进智能建造机器人应用 [8] - 实测实量机器人打造全流程智慧化 高精度 数值化测量体系 [8] - 通过引入智能建造机器人赋能传统建筑产业升级 [8]
江苏出台“智建贷”财政贴息实施方案单个项目最高可享年度贴息500万元
新华日报· 2025-08-15 07:14
政策支持 - 江苏省推出智能建造贷款财政贴息政策 对符合条件的项目提供省级财政1.5个百分点的贷款贴息 [1] - 单个项目年度贴息资金上限为500万元 2025年贴息总规模不超过2000万元 [1][2] - 贴息期限覆盖2025至2027年 2026和2027年贴息规模按省财政核定数为限 [2] 适用对象 - 贴息对象为通过银行贷款进行智能建造研发和应用的江苏省内注册企业 需具备独立法人资格 [1] - 企业需正常经营1年以上 贷款项目在江苏省域内实施 且近三年未发生重大安全环保质量事故 [1] - 企业未被纳入严重失信主体名单 经营状况需保持稳定 [1] 贷款条件 - 贷款利率不超过贷款发放时适用的LPR上浮50bp的智改数转网联项目可获贴息 [2] - 贴息方式分为已支付利息的返还和未支付利息的直接扣减两种形式 [2] - 同一企业每年度只能有一个贷款项目享受贴息 按放款时间排序实行先到先得机制 [2]
江苏出台“智建贷”财政贴息实施方案
新华日报· 2025-08-15 06:11
政策内容 - 江苏省推出"江苏智建贷"贴息政策,对符合条件的智能建造项目提供1.5个百分点的贷款贴息,单个项目年度贴息资金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1] - 贴息对象为通过银行贷款进行智能建造研发和应用的企业,需满足在江苏省注册、正常经营1年以上、项目在省内实施等条件 [1] - 贴息适用于贷款利率不超过LPR上浮50bp的智改数转网联项目、智能装备赋能项目等 [2] 政策实施细节 - 贴息期限为2025-2027年,已支付利息的贷款由银行返还贴息,未支付利息的贷款按扣减贴息后的利率收取 [2] - 同一企业每年只能有一个贷款项目享受贴息 [2] - 2025年贴息总规模不超过2000万元,按放款时间先到先得,2026-2027年贴息规模按省财政核定数为限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