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新华网2025乡村振兴实践案例征集启动
新华网· 2025-07-22 16:29
乡村振兴实践案例征集活动 - 新华网面向全国公开征集具有代表性、创新性、引领性的乡村发展新模式、新技术、新服务,沉淀能复制、易推广、好操作、可持续跟踪的实践成果和有效做法 [1] - 案例征集时间为2025年7月22日至11月30日,共囊括12个组别 [3] - 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央企、民营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人民团体和其他社会组织均可自荐、推荐案例 [3] 案例征集方向 - 产业发展方向:坚持产业兴农核心思路,积极培育县域范围内比较优势明显、带动农业农村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特色产业 [4] - 科技创新方向:积极探索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技术、新模式,强化农业科研资源力量统筹,加大种业创新投入 [5] - 文旅融合方向:系统梳理、精准凝练植根于乡村的历史记忆、生活实践与价值谱系,依托差异性的文化IP [5] - 品牌发展方向:围绕品牌强农战略,深挖区域资源比较优势,聚焦特色品类 [5] - 乡村建设方向:深刻理解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重点任务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6] - 数字乡村方向:紧密结合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实际战略需求 [6] - 绿色生态方向: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6] - 党建引领方向: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7] - 文化传承方向:注重培育新时代文明乡风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7] - 金融创新方向:紧贴乡村振兴投融资需求变化,结合地方发展实际 [7] - 人才提质方向:把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 [8] - 新型主体方向:通过创新举措支持农民合作社进一步夯实自身组织团队建设基础 [8] 案例征集流程 - 案例征集→集中审核→宣传推介→案例发布→定向传播 [10] - 分为初筛、初审、复审及终审四个阶段 [3] - 新华网将制作推出案例征集专题页面,通过新华网全媒体矩阵进行展示 [3] 案例提交要求 - 案例报送需要认真填写《新华网2025乡村振兴实践案例征集表》 [10] - 投稿文件(邮件)请以"案例名称+案例形式+主体单位+联系方式"的格式命名 [10] - 案例可采用文本、视频或音频三种表现形式,均需含有图片 [13] - 文本案例字数要求3000-5000字 [13] - 视频案例应统一采用横屏拍摄,画幅16:9,视频分辨率1920×1080 [14] - 音频文件大小原则上不超过20MB [14]
通山跨海架金桥 八闽勇毅立潮头 福建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调研行(下篇)
金融时报· 2025-07-21 10:47
金融开放 - 厦门国际银行是我国第一家中外合资银行,1985年成立,在港澳拥有全功能附属商业银行,国际化业务占比超三分之一,华侨金融业务量突破2100亿元,客户数突破9.7万户,跨境金融业务余额约450亿元,同比增幅超100% [2][3] - 厦门自贸片区推出632项创新举措,包括飞机租赁业务、新型离岸国际贸易外汇和印花税优惠试点、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政策试点等,成为中国重大改革先行政策密度最高、力度最大、措施最集中、效果最突出的系统集成地之一 [5] - 厦航租赁自2020年设立以来,累计完成22架飞机和5台备用发动机融资租赁项目投放,投放规模超58亿元 [4] 科技创新与金融支持 - 福州高新区集聚250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占福建省约18%、福州市约54%,区内光电企业130多家,入选国家光电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 [6] - 中科芯源依托中科院技术研制出全球首个千瓦级K-COB光源及模组,成为全球首家通过美国倍科实验室单颗600W大功率COB LM-80认证的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全球多个领域 [7] - 福州高新区科创金融服务基地推出信用贷款、债权+股权+投贷联动等模式,中科芯源获得1500万元股权融资及等额信用贷款,设立规模2.5亿元的"国改绿盈基金"助力新能源企业 [8] - 兴业银行福州分行推出科技成果转化贷产品,为闽都创新实验室孵化企业提供300万元专项融资支持 [9] 两岸金融融合 - 厦门银行成为福建省台企授信户数、台胞信用卡发卡数最多的金融机构,台企客户数3569户,台企授信户数750户,台胞客户数8.68万户,台胞信用卡发卡数8794张 [12] - 厦门银行推出大陆首个专为台胞设计的线上薪资汇出产品"薪速汇",台胞可通过手机银行将完税薪资汇至境外收款人,免手续费且汇率优惠 [13] - 金圆统一证券是全国首家两岸合资证券公司,金圆集团已合作设立9只涉台参股基金,规模近60亿元,共投资140余个项目,金额超40亿元 [14] -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印发12条政策措施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包括优化两岸共同"生活圈"金融生态、支持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等 [15]
全球虚拟资产牌照知多少
华西证券· 2025-07-19 19:3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全球虚拟资产牌照监管已构建起系统化区域规则体系,不同地区牌照差异反映区域监管逻辑与战略重心分化,形成本币锚定、资产托管与反洗钱合规三大协同趋势,“持牌运营”“透明披露”“托管审计”为核心要求,跨地区持牌、适配多种监管的合规平台与基础设施企业将成全球资金青睐的配置重点 [3] - 以中国香港、新加坡、欧洲和美国为代表的市场,正通过设立牌照制度、引入创新机制和统一监管标准,将虚拟资产纳入传统金融体系,带来持牌平台或服务商成主流、RWA等真实资产上链成监管重点、牌照成估值重要支撑因素三点启示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全球虚拟资产牌照体系已基本成型 中国香港虚拟资产牌照的双层监管框架 - 稳定币发行人牌照由香港金融管理局依据《稳定币条例》颁发,监管发行与一种或多种法定货币挂钩的稳定币的实体;VASP牌照由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依据《打击洗钱条例》下的虚拟资产服务提供者发牌制度颁发,监管虚拟资产交易平台运营等活动 [8] - 稳定币发行人牌照允许持牌机构发行、管理和赎回法币稳定币,需确保及时赎回、储备金和业务运营定期审计等;VASP牌照允许持牌机构运营虚拟资产交易所,提供交易服务,需证明交易平台稳健性等,有全面内部监控程序和清晰资产上架标准 [8] 新加坡虚拟资产牌照的创新监管路径 - 新加坡对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的监管由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负责,监管框架以风险为本,区分不同类型数字资产实施针对性监管,强调与国际标准一致 [11] - 主要监管法规包括《支付服务法》《金融服务与市场法》等,牌照制度分标准支付机构牌照和主要支付机构牌照,市场实践中对不同类型代币有不同监管差异,有创新促进措施和最新监管发展 [12] 欧洲虚拟资产牌照的统一监管框架 - MiCA是全球政策最全面的加密资产监管法规,对加密资产界定和使用等做出详细规定,将监管的加密资产分为电子货币代币、资产参考代币、实用型代币等其他加密资产 [13] - 欧洲虚拟资产牌照有申请资格、文件、审核过程等要求,牌照持有者有合规运营、跨境服务等义务,不同类型加密资产服务提供商和发行方有相应要求 [13][14] 美国虚拟资产牌照的多层合规网络 - 美国虚拟货币监管体系复杂,涵盖多个联邦和州级监管机构,联邦层面证券交易委员会、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等负责不同方面监管,州级态度和规定有差异 [17] - 主要牌照类型有MSB、BitLicense、MTL等,不同类型虚拟资产如稳定币、证券型虚拟资产、商品型虚拟资产受不同法规监管 [19] - Circle为确保USDC在美国境内合规流通,构建多层合规路径,以MSB注册为基础,叠加州牌照,结合非证券化设计和银行托管机制 [20] 跨地区虚拟资产牌照的差异与协同 全球虚拟资产牌照的核心要素对比 - 各地区虚拟资产牌照在监管机构、核心牌照类型、牌照覆盖范围、关键申请要求、审批难度、战略锚点等方面存在差异 [25] - 中国香港与新加坡、欧盟、美国在发展路径、监管架构、适用对象、构建意图等方面存在不同 [26] 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投资建议 - 受益标的包括牌照相关的中油资本、中银香港等,稳定币相关的宇信科技、中科金财等,RWA相关的朗新集团、协鑫能科等,美股的CIRCLE、COINBASE GLOBAL等 [4][28]
金融创新方案“精准滴灌”强链稳链
新华财经· 2025-07-19 16:46
金融机构创新产品与服务 - 中国人保推出针对九大产业链的专属保险创新产品 涵盖低空经济 算力 集成电路 储能 数字科技 绿色农业 智能汽车等重点领域 [1] - 保险产品突破传统"一企一策"服务模式 转向"一链一策"精准保障 形成"点 线 面"立体保障网络 [1] - 组合型产品整合产业链全流程风险防护 覆盖研发 生产 物流 销售等全环节 [1] 中国银行供应链金融服务升级 - 中国银行展示支持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最新金融方案和五大产品全新升级服务 [2] - 推出全新升级的"中银智链"六大子链 包括先进制造链 数字科技链 智能汽车链 清洁能源链 健康生活链 绿色农业链 [2] - "中银智链"旨在凭借"智慧 智能"产品疏"堵点" 接"断点" 促进产业链循环发展 [2] 交通银行数字金融创新 - 交通银行重点展示"交银蕴通·易链"和"交银蕴通·财资"等数字金融高质量创新服务 [2] - "蕴通易链"强化科技创新引领 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 融资贵问题 [3] - "蕴通财资"展示面向企业的财资管理与支付结算数字金融产品 包括"云跨行"平台 [3] 金融支持产业链发展趋势 - 金融支持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 正从传统的信贷支持向更深入的风险管理 更精准的图谱服务 更高效的数智化平台演进 [3]
“自贸区制度创新指数”连续第十年发布 苏州片区全国排名首进前十
苏州日报· 2025-07-19 07:58
自贸区制度创新排名与成果 - 苏州自贸片区在2024-2025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中位列全国第十,排名较上年提升3位,并居第五批获批自贸区首位[1] - 全国57个片区参与评估,苏州在金融创新指数细分维度排名第六[1] - 累计形成240项全国全省首创及领先的制度创新成果,其中13项全国复制推广,59项全省复制推广[1] 高水平开放与产业布局 - 建成全国首个跨省跨关区航空前置货站,推出"企业出海一件事"服务模式实现境外投资业务高效集成办理[2] - 制定《苏州工业园区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落地江苏省首个入境特殊物品联合监管机制试点[2] - 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形成30余项创新举措(含6项全国首创),获评电子信息与工业互联网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2] 金融创新与科技融合 - 国家外汇管理局五项资本项目外汇业务创新试点全面落地,包括QDLP对外投资、自贸区版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等[3] - 发行全国首单知识产权质押双创债、全省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获批QFLP委托登记权[3] - 设立全省首家科技要素交易中心,落地全国首单生物医药管线质押融资及首个科技成果转化风险保障险"园研保"[3] 营商环境优化 - 首店"一件事"服务模式使公司设立和许可办理效率分别提升50%和30%以上[4] - 累计上线96个"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发布全国首个《政务服务全程网办电子文件单套归档规范》[4] -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授予"SZO"代码,使苏州成为国际航线始发地和目的地[4]
破解城中村改造瓶颈:如何构建可持续商业模式?|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7-18 18:27
城中村改造的金融创新 - 破解城中村改造瓶颈的核心在于构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需厘清项目合规性基础,针对不同改造模式设计分类工具与政策方案,形成覆盖全生命周期的金融生态[3][7] - 城中村改造面临进程缓慢、参与主体权责失衡、资金期限错配、土地权属不明及审批冗长等挑战,需针对拆除新建、整治提升、拆整结合等不同方式探寻系统化改革路径[7] - 金融创新需贯穿制度设计、工具开发与生态构建全过程,匹配财政性资金、金融性资源与社会资本,形成差异化融资结构[12] 政策与制度优化方向 - 需构建科学清晰的流程框架,优化土地权属、审批流程等基础制度安排,增强资本可操作性[8] - 建议探索集体土地直接入市机制,推动原住民补偿从一次性安置向长期权益性收益转变,动态调整规划以发展长租公寓等产业形态[9] - 需加强现行改造路径的规范性研究,明确法律依据与政策边界,评估"做地"改造等实践的合规风险[10] 金融工具与商业模式创新 - 建议设立国家层面城市更新引导基金,吸引保险资金、养老金等长期资本,引导商业银行提供优惠贷款利率[9][10] - 金融工具创新需结合实证案例成效,以可持续改造模式为基础,推动流程与政策系统优化[10] - 可结合养老、康养等新兴产业拓展功能空间,通过产业融合盘活存量资产,构建持续运营能力[11] 区域差异化实践 - 需针对不同城市财政能力与市场预期差异,设计差异化金融支持机制[11] - 深圳实践表明需在法律框架内解决权属瑕疵,平衡整治提升模式与法规冲突,基于量化指标制定策略[11] - 改造决策应结合城市历史与社区特性,避免一刀切[11] 行业参与方观点 - 证监会原主席肖钢强调需摆脱依赖房地产增值和地方举债的旧模式,构建新商业模式[12] -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建议通过优化土地收益分配、税收优惠弥补收支缺口[9][10] - 建设银行提出需围绕核心难点设计适配性工具组合,提升落地效率[11]
邮储银行鄂尔多斯分行为能源民企注入新动能
证券日报· 2025-07-18 14:39
邮储银行鄂尔多斯分行贷款业务 - 邮储银行鄂尔多斯分行为蒙泰集团落地首笔1亿元流动资金贷款业务 专项用于原材料采购和生产效率提升 [1] - 该笔贷款为能源民企扩大生产规模 提升效率注入新动能 [1] - 邮储银行突破传统信贷模式 采用三级联动机制和综合评估模型 将能源保供职责 供应链地位等纳入授信考量 [2] - 为蒙泰集团定制结合日常结算 支付缴费 授信支持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 [2] 蒙泰集团业务发展 - 蒙泰集团是鄂尔多斯市大型民营企业 主业为煤 电 铝及城市供热 转型升级方向为新材料 新能源 [1] - 加速构建煤—电—热—铝—材—深加工一体化工业产业链 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上持续发力 [1] - 成功研发粉煤灰提取铝硅合金技术 降低铝业生产对传统铝土矿的依赖 实现煤基固废高值化利用 [3] - 该技术为典型绿色低碳技术 为当地资源高效利用开辟新路径 [3] 金融服务与产业协同 - 邮储银行鄂尔多斯分行立足当地资源禀赋 为传统产业注入创新活力 协同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3] - 分行各分支机构正酝酿更多针对民营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创新 [3] - 金融的精度匹配产业的深度 助力民营企业创新活力蓬勃生长 [3]
养老贷“闪电下架”调查!金融创新遇尴尬,有银行称:如恢复会通知各个村
华夏时报· 2025-07-17 23:38
养老贷产品概况 - 养老贷是用于养老保险参保对象补缴以前年度养老保险费或弥补因补缴导致资金缺口的贷款,贷款额度一般不超过补缴15年最高档次养老保险费的金额(如每年6000元档次则最高可贷9万元)[2][3] - 产品利率普遍在3.1%至3.45%之间,期限最长15年,采用按月还款方式(例如贷款9万元、利率3.1%分15年还清每月需还款约625.86元)[3] - 湖南临澧某银行的养老贷适用于本地户口且达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年龄但缴费年限不足的参保人,贷款期限最长10年,额度最高9万元[2] 产品推广与下架情况 - 湖南省农信联社于7月10日向辖内机构发出通知要求暂停办理养老贷业务并下架所有相关宣传[2] - 6月以来湖南多家农商行曾推广养老贷,但目前官网和公众号已删除相关内容,多家银行客户经理确认业务暂停[2] - 常德人社公众号4月28日发文称县农商银行创新推出城乡居保"养老贷",覆盖全县的联动培训吸引400余名基层社保工作人员参与,发放政策明白卡5000余份[3] 产品设计争议点 - 利率设置存在争议:长沙首套房贷款利率3.05%而养老贷最低利率达3.1%,对收入水平有限的老年人可能造成负担[4] - 长期限风险:15年还款期内可能因健康问题、医疗支出增加或养老金政策调整导致还款能力波动[4] - 合规性疑问:根据《个人贷款管理办法》,缴纳养老保险费用是否属于"个人消费"用途存在制度不明确,且部分产品期限超过管理办法规定[10][11] 行业背景与创新动因 - 银行面临净息差持续收窄、传统存贷业务利润空间压缩、信贷需求疲软等经营压力,亟需通过场景化信贷产品开辟新增长点[1][7] -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将"养老金融"列为"五篇大文章"之一,人民银行5月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支持相关领域[8] -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部分城乡居民面临一次性补缴数万元养老保险费的资金压力,养老贷可为此类群体提供支持[8] 其他地区同类产品 - 贵州德江农商银行推出的"养老贷"面向符合缴纳和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条件的老年群众,并将借款申请人年龄放宽至67周岁[5] - 除湖南外,四川、贵州等地银行也曾推出类似产品[4]
深度研讨|破解城中村改造瓶颈:如何构建可持续商业模式?
凤凰网财经· 2025-07-17 10:20
会议背景 -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不动产金融研究中心举办《城中村改造的金融创新》课题中期研讨会,聚焦政策协同、工具创新及模式闭环推动良好生态构建 [2] - 会议总结破解城中村改造瓶颈的核心在于构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需厘清项目合规性基础,设计分类工具与政策方案,形成覆盖全生命周期的金融生态 [2] - 参会人员包括中国证监会原主席肖钢、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张其光、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丁志杰等20余位专家及行业机构领导 [2][4] 城中村改造现状与挑战 - 城中村改造面临进程缓慢、参与主体权责失衡、资金期限错配、土地权属不明及审批冗长等挑战 [4] - 当前改造模式面临涉及面广、周期长、投资回报率低、市场参与主体积极性不高等现实问题 [6] - 原有依赖房地产增值和地方举债的模式已难以为继,需构建新的商业模式破解制度与资金双重瓶颈 [9] 金融创新方向 - 需针对拆除新建、整治提升、拆整结合等不同改造方式,探寻系统化改革路径 [4] - 建议探索集体土地直接入市机制,推动补偿机制向长期权益性收益转变,优先发展长租公寓、养老公寓等产业形态 [6] - 金融创新应贯穿全过程,包括制度设计、工具开发与生态构建,形成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可持续体系 [9] 政策与工具建议 - 需构建科学清晰的流程框架,加强项目微观层面统筹规划,明确财政、金融资金在各阶段功能定位 [5] - 建议系统性研究商业模式,优化土地收益分配、提供专项税收优惠,探索设立国家层面城市更新引导基金 [6] - 应结合实证案例分析金融产品成效与局限,推动改造流程与政策系统优化 [7] 区域差异化策略 - 需充分考虑区域差异性,针对不同城市房地产市场预期和财政能力设计差异化金融支持机制 [8] - 建议将城中村改造与养老、康养等新兴产业结合,拓展房地产业功能空间,推动存量资产盘活 [8] - 决策应基于住房缺口、改造成本等量化指标,并考虑城市独特历史与社区特性制定差异化策略 [8]
【期报观察】以期货为锚,让金融活水精准浇灌实体经济
期货日报网· 2025-07-16 16:38
民营经济在广州的地位 - 民营经济占广州经济的"半壁江山",是构建广州"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力军 [1] - 民营经济占全市95%以上的市场主体,贡献80%以上的新增就业、70%以上的创新成果、50%左右的进出口 [1] - 民营经济兴则广州兴,民营经济强则广州强 [1] 民营企业面临的挑战 - 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汇率风险加剧、产业链韧性不足等挑战考验着民营企业的经营智慧 [1] - 期货衍生品因专业门槛较高,在不少民企眼中仍是"小众工具" [2] 期货衍生品市场的作用 - 期货市场具有价格发现、风险管理和资源配置的功能,是帮助民营企业锁定成本、对冲风险、稳定经营的"金融盾牌" [1] - 期货市场是引导企业从"被动应对风险"转向"主动管理风险"的"导航仪" [1] - 企业通过期现结合、套保操作等模式,能够在市场波动中稳住经营基本盘 [2] 广州推动期货衍生品应用的举措 - 举办"期货衍生品市场赋能广州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邀请近百名民营企业家参与 [2] - 培训内容紧扣广州制造业特色,聚焦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应对、供应链优化中的期货应用等企业日常经营场景 [2] - 邀请郑商所、大商所、广期所、热联集团等专家传经送宝,让金融工具变得可感可用 [2] - 形成"政府搭台、专家授课、企业受益"的通力合作模式,包括广东证监局、广州市工信局等政府部门牵头组织 [2] 广州的战略考量 -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广州肩负着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的使命 [3] - 期货衍生品市场是连接实体经济与金融市场、国内与国际的重要桥梁 [3] - 让广州民企善用衍生品关乎大湾区在全球产业竞争中的话语权 [3] - 广州正将衍生品市场视为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设施",通过政企协同、产融结合,让金融活水更精准地浇灌实体经济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