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改革

搜索文档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挂牌 我国形成三大央企汽车集团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7-30 14:28
公司组建与定位 - 国务院批准组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由国务院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1] - 公司由原兵器装备集团分立而成 注册资本达200亿元 法定代表人为朱华荣[3] - 公司注册地址位于重庆市江北区建新东路260号 经营范围涵盖汽车销售 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 汽车零配件批发零售以及汽车零部件研发[3] 组织规模与行业地位 - 公司拥有117家分公司和子公司[3] - 位列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名录第73位 监管央企总数达100家[3] - 成为中国一汽 东风公司之后的第3家汽车央企 形成三大央企汽车集团格局[3]
港股通央企红利ETF南方(520660.SH)涨1.75%,中国石油股份涨2.39%
金融界· 2025-07-30 12:24
市场表现 - A股市场小幅上扬 港股低开上行 钢铁 石油石化板块涨幅靠前 [1] - 港股通央企红利ETF南方(520660 SH)涨1 75% 中国石油股份涨2 39% [1] 港股通央企红利ETF投资价值 - 港股红利类ETF获资金关注 净流入居前 反映市场对港股高股息板块偏好升温 [1] - 港股央企具备高股息优势 低估值特征显著 分红率有望维持高位 [1] - 央企改革深化及盈利稳定性提升 在低利率环境中红利资产吸引力提升 [1] - 港股通机制便利性及南向资金持续流入趋势 强化港股高股息资产流动性支撑 [1] 行业配置 - 港股央企多集中于金融 能源 公用事业等板块 [1] - 相关板块受益于政策预期及利率下行环境 盈利与股息确定性较高 [1] - 金融 能源 公用事业板块配置性价比突出 [1]
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7月30日
新华财经· 2025-07-30 08:41
资本市场动态 - 沪深两市成交额连续44个交易日突破1万亿元 近700家公司获回购增持贷款 北向资金上半年持仓市值增加近800亿元 [1] - 证监会明确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 聚焦回报投资者生态、创新生态及法治生态建设 [1] - 第二批12只浮动管理费率基金获批 反映市场产品创新持续推进 [1] 并购交易数据 - 上半年市场监管总局审结经营者集中案件339件 同比增长14.1% 交易总额超13000亿元 [2] - 汽车、化学原料领域并购表现突出 单笔最大交易金额达1230亿元 [2] - 交易金额分级显示:1-10亿元案件占32% 10-100亿元占26% 100亿元以上31件 [2] 港股市场表现 - 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超8400亿港元 创历史新高 超2024年全年8078.69亿港元 [3] - 恒生指数累计涨27% 恒生科技指数涨26% 小米集团-W涨60% 腾讯控股涨34% [3] - 机构预测南向资金全年或超万亿港元 政策与基本面驱动港股上行 [3] 汽车产业重组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挂牌成立 国务院国资委列为第三家央企汽车集团 [4] - 重组形成一汽、东风、长安三大央企格局 聚焦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发展 [4] 券商与金融产品 - 券商下半年重点布局区域经济服务、业务转型及数字化创新 [5] - 年内最大规模企业ABS产品发行 中信金融资产云帆1期规模达100.10亿元 [11] - 企业ABS产品年内发行807只 规模7140.77亿元 同比增22.64%和26.10% [11] 上市公司动向 - 7月上市公司回购金额140.12亿元 连续4个月超百亿元 年内累计889.93亿元 [8] - 美的集团、TCL科技等27家公司单月回购超1亿元 4家超5亿元 [8] - 31只低估值个股半年报业绩增长 齐鲁银行市盈率5.88倍 净利增16.48% [9] 外资与ETF动态 - 海外中国股票ETF 7月吸金27亿美元 韩国散户年内成交额57.64亿美元 [6][7] - 外资机构看好中国资产价值重估 多重利好因素驱动 [7] 宏观经济预测 - IMF上调2025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0.8个百分点至显著高于全球3%水平 [10] - 调整主因出口超预期及财政政策拉动 2026年增速预期同步上调0.2个百分点 [10] 行业业绩亮点 - 券商7月调高25只个股评级 电子、医药生物赛道受青睐 [12] - 小金属企业业绩爆发 北方稀土净利预增1882%-2014%至9-9.6亿元 [13][14]
汽车机器人、飞行汽车、具身智能 长安汽车集团升格谋局新赛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0 06:51
公司重组与架构调整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于2025年7月27日注册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朱华荣,注册地址为重庆市江北区建新东路260号 [1] - 长安汽车间接控股股东由兵装集团变更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实际控制人仍为国务院国资委 [1]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成为第三家国资委直管的汽车央企,与中国一汽集团、东风集团并列 [1] - 国务院国资委央企名录更新,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序号为73,是国资委直接管理的第100家央企 [1] - 新长安集团领导班子公布,朱华荣任党委书记、董事长,赵非任党委副书记、董事并提名为总经理人选 [2] - 长安汽车股价7月29日报收13.27元/股,总市值1316亿元 [2] 名称与地位变化 - 原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更名为辰致汽车科技集团,为新汽车央企"让路" [5][6] - 新长安集团与旧长安集团名称相同但地位不同,新集团为国资委直属汽车央企 [6] - 新长安集团围绕长安汽车建设,拥有117家分子公司,业务涵盖汽车整车及零部件、销售、金融、物流服务及摩托车等 [6] - 辰致汽车科技集团作为核心零部件业务并入新长安集团,不涉及股东持股数量及比例变动 [7] 行业背景与战略方向 - 新长安集团成立是国家推动央企改革、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的重要举措,旨在提升中国汽车产业竞争力 [8] -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表示将对一汽、东风、长安三家汽车央企的新能源汽车进行单独考核 [8] - 工信部副部长张云明提出研究开展整车企业集团化管理,支持优势企业提质增效做优做强 [8] - 新长安集团将着力打造智能汽车机器人、飞行汽车、具身智能等新质生产力,探索海陆空立体出行新生态 [9] - 新长安集团计划加速全球化发展,开拓东南亚、中东非洲、中南美洲、欧亚、欧洲五大区域市场 [9] 公司发展战略 - 长安汽车将借重组机遇用好政策,坚持既定战略技术发展方向和品牌调整 [9] - 朱华荣强调长安汽车发展策略稳健在前,要对163年历史的企业和产业链上100多万人负责 [10]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挂牌成立三大汽车央企格局成形
证券时报· 2025-07-30 02:29
公司重组与成立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于7月29日在重庆正式成立,成为首家总部落户重庆的一级央企,标志着我国形成中国一汽、东风公司、中国长安汽车三大央企汽车集团格局 [1] - 公司注册资本为200亿元,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位列中央企业名录第73位,是国资委管理的第100家央企 [1] - 公司由原兵器装备集团实施分立而来,拥有117家分子公司,主要经营汽车整车及零部件、汽车销售、金融及物流服务、摩托车等业务 [3] 管理层与品牌调整 - 朱华荣任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其此前担任长安汽车董事长、党委书记,并兼任长安福特董事长、阿维塔科技董事长 [1] - 长安汽车、阿维塔、长安启源等子品牌官方社交媒体头像已更换为"新长安"字样,同时"新长安"官方微博及公众号已上线 [1] - 原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更名为辰致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市场解读为让渡"名字"给新央企的动作 [2] 业务战略与规划 - 公司将着力打造智能汽车机器人、飞行汽车、具身智能等新质生产力,探索海陆空立体出行新生态 [3] - 加速全球化发展,重点开拓东南亚、中东非洲、中南美洲、欧亚、欧洲五大区域市场 [3] - 公司以新能源与智能化差异化定位,避免与一汽、东风的同质竞争,推动资源向高增长赛道集中 [3] 市场表现与数据 - 长安汽车2024年上半年销量达135.5万辆,同比增长6.8%,创近8年同期新高 [2] - 新能源汽车销量45万辆,同比增长48.8%,海外销量突破30万辆,同比增长49%,成为主要增长动力 [2] 行业影响与区域经济 - 公司成立被视为提升中国汽车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推动央企改革从"规模整合"转向"专业聚焦" [3] - 重庆作为直辖市填补了央企"空白",有望带动西南地区GDP增长、高端人才集聚及产业链掌控力提升 [4]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挂牌成立 高盛上调MSCI中国指数目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9 23:25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成立与业务规划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于7月29日在重庆挂牌成立 由原兵器装备集团实施分立 拥有117家分子公司[1] - 新央企主要经营汽车整车及零部件、汽车销售、金融及物流服务、摩托车业务 未来将着力打造智能汽车机器人、飞行汽车、具身智能等新质生产力 探索海陆空立体出行新生态[1] - 公司计划加速全球化发展 加快开拓东南亚、中东非洲、中南美洲、欧亚、欧洲五大区域市场[1] 央企重组与资本运作 - 重组是国家推动央企改革、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的重要步骤 旨在提升中国汽车产业竞争力 至此形成三大央企汽车集团[2] - 通过《分立协议》 兵器装备集团所持长安汽车14.23%股份及辰致集团100%股权分立至中国长安汽车 长安汽车间接控股股东变更为中国长安汽车 实际控制人仍为国务院国资委[2] 长安汽车销量与业绩目标 - 2025年1-6月长安汽车总销量1,355,256辆 同比增长1.59% 其中海外销量299,426辆 6月单月销量235,098辆 同比增长4.48%[2] - 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451,714辆 同比增长49.05%[2] - 公司2025年目标为全口径收入3000亿元 总体销售300万辆 其中新能源车100万辆 未来五年计划面向全球推出60款产品[3] 外资机构对中国资产观点 - 高盛将未来12个月MSCI中国指数目标从85上调至90 外资对A股走势转多[4] - 投资者对中资股兴趣攀升至近年高位 主因包括中国市场多元化投资需求、人民币升值潜力、AI技术涌现及估值较全球股市大幅折让[4] - MSCI中国指数年初至今上涨超过20% 创近三年新高 沪深300指数创年内高点[4] 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7月29日A股创业板指领涨1.86% 沪指涨0.33% 深成指涨0.64%[4] - 资金持续流入高股息蓝筹板块 TMT、医药、有色金属等赛道资金净流入规模较大 市场情绪转暖推动A股突破3500点[6] - 政策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企业盈利前景改善 外资参与便利度提升 增强A股吸引力[6]
汽车机器人、飞行汽车、具身智能 长安集团升格谋局新赛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9 21:45
公司重组与架构调整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于2025年7月27日注册成立 法定代表人为朱华荣 注册地址为重庆市江北区建新东路260号 [2] - 长安汽车间接控股股东由兵装集团变更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 实际控制人仍为国务院国资委 [2] - 原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更名为辰致汽车科技集团 作为核心零部件业务并入新央企 [4][5] - 新长安集团拥有117家分子公司 业务涵盖汽车整车及零部件、销售、金融及物流服务、摩托车等 [5] 央企地位与名录更新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正式成为第三家国资委直管的汽车央企 与中国一汽集团、东风集团并列 [2] - 国务院国资委央企名录已完成更新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序号为73 成为第100家国资委直管央企 [2] 领导班子与股权结构 - 朱华荣出任党委书记、董事长 赵非任党委副书记兼总经理提名人 其他班子成员包括谭本宏等7人 [3] - 原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持有长安汽车17.99%股份 兵装集团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共持有36.82%股份 [5] - 股东变更事项不涉及持股数量及比例变动 不会导致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变化 [5] 战略定位与发展方向 - 新集团将着力打造智能汽车机器人、飞行汽车、具身智能等新质生产力 探索海陆空立体出行生态 [7] - 加速全球化发展 重点开拓东南亚、中东非洲、中南美洲、欧亚、欧洲五大区域市场 [7] - 长安科技计划引入战略投资者 阿维塔已启动上市筹备 推动股权多元化改革 [7] 行业改革背景 - 国务院国资委2024年3月明确对三家汽车央企(一汽、东风、长安)新能源汽车业务进行单独考核 [6] - 工信部2024年1月提出研究开展整车企业集团化管理 支持优势企业提质增效做优做强 [6] - 重组旨在通过现代新能源智能化技术打造世界一流智能新能源科技集团和品牌 [7] 市场表现与企业治理 - 长安汽车股价于7月29日报收13.27元/股 总市值达1316亿元 [3] - 企业强调稳健发展策略 需对163年历史及产业链超100万人负责 [8]
国内第三家汽车央企——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在重庆挂牌成立
中国经济网· 2025-07-29 21:08
公司重组与战略定位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于7月29日在重庆挂牌成立 成为国内第三家汽车央企 [1] - 公司通过重组整合成为国家推动央企改革、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的重要实施主体 [1] 行业格局与政策导向 - 国务院国资委明确表示三大央企汽车集团的组建将更好助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1] - 此次重组是国家提升中国汽车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旨在加快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品牌 [1] 企业架构与股权关系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证券代码为000625 标志着央企汽车板块资本化运作进入新阶段 [1]
中国黄金跌0.36%,成交额1.36亿元,近5日主力净流入-3257.88万
新浪财经· 2025-07-29 16:39
公司业务与战略 - 公司主营业务为黄金珠宝产品销售和委托加工 主要产品包括黄金产品和K金珠宝类产品 [2] - 2023年公司正式进军培育钻石新材料领域 以绿色低碳环保创新为宗旨 整合上下游资源实现产业链延伸 [3] - 2023年培育钻石业务推出95款产品 打造"此刻高光"和"以爱之名"等18K金镶钻系列及"5G手创金"黄金镶钻系列 [3] - 2023年6月18日开启培育钻石线上发布会 开设京东旗舰店 拓展支付宝有赞小红书等平台合作 与博主合作推广互动量点击率良好 [3] - 公司参加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等展会活动提升市场认知度 并确立《培育钻石》企业标准 [3] - 电商渠道是公司五大销售渠道之一 2021年成立中金珠宝电子商务(长沙)有限公司独立运营线上业务 [4][5] - 公司加快图文和直播电商双转型 打造专属直播基地 [4] 股权结构与行业地位 - 公司实控人为国资委或中央国有企业或中央国家机关 属于中字头股票 [2][5] - 公司是中国黄金集团黄金珠宝零售板块唯一平台 黄金珠宝销售领域知名中央企业 [9][10]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黄金产品98.42% 管理服务费0.49% 其他0.44% K金珠宝产品0.39% 品牌使用费0.26% [10]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10.03亿元 同比减少39.71% 归母净利润1.35亿元 同比减少62.96% [10]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5.20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8.48亿元 [1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3385.62万股 为新进第四大流通股东 [11] 市场交易数据 - 7月29日成交额1.36亿元 换手率0.98% 总市值137.93亿元 [1] - 当日主力净流出193.24万元 行业排名第2/15 连续2日被主力减仓 [6][7] - 所属行业主力净流出1.52亿元 连续3日被主力减仓 [6] - 近5日主力净流出3257.88万元 近10日流出6761.73万元 近20日流出1.34亿元 [7] - 主力成交额3984.08万元 占总成交额4.66% 筹码分布非常分散 [7] - 筹码平均交易成本8.30元 股价靠近支撑位8.18元 [8] 股东结构 - 截至3月31日股东户数11.86万户 较上期增加11.41% [10] - 人均流通股14161股 较上期减少10.24% [10]
时代新材:厚积薄发,新材料平台型龙头崛起-深度研究-20250606
长江证券· 2025-06-06 18: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该评级 [1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时代新材是中国中车旗下新材料产业平台,底蕴深厚竞争力强,各板块业务在2025年有望继续成长,风电或贡献最大利润弹性,新材料产业孵化渐成,汽车板块扭亏成果有望夯实,轨交&工业工程相对平稳 [3][8] 各目录总结 时代新材:央企新材料产业平台,竞争力彰显 - 时代新材以高分子材料研究及工程化应用为核心,产品覆盖多领域,在多个行业大规模应用,2024年销售规模达200.55亿元,是国际化指数40%的创新型高科技企业 [22] - 公司激励机制完善,是中车体系和央企中较早落地股权激励的企业之一,2023年发布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助力经营目标实现 [27] - 2023年公司拟定增募资不超13亿元,投向三大项目,2025年已获上交所审核通过和证监会同意注册批复 [29][30] 风电叶片:装机迎景气,量价齐升贡献利润弹性 规模快速追赶,盈利能力逐步赶上 - 风电叶片行业集中度高,国产独立叶片厂呈双龙头格局,2024年时代新材市场份额约24%,与中材科技合计超50% [32] - 公司多举措构筑竞争优势,销售规模扩大,毛利率和净利率逐步追赶,近两年稳定盈利领先行业 [36] - 2024年多个风电叶片项目完成产能爬坡量产,已启动越南基地建设,在手订单额超百亿元 [47] 2025年风电装机迎加速,叶片有望量价齐升 - 基于十四五目标,2025年风电装机有望达111GW,同比增长近40%,新能源电价政策或使上半年装机集中,但不改变下半年高峰趋势 [50][54] - 风电项目经济性强,中期装机量有望保证,当前主机厂订单充裕,风机价格企稳,产业链各环节有望受益 [59][60] - 风机大型化带动叶片大型化,叶片龙头更具优势,风电叶片双龙头格局稳定,有望实现涨价弹性 [63][74] 新材料:厚积薄发,产业孵化渐成 建设新材料产业园,迈向产业化发展新阶段 - 新材料事业部专注研究及工程化应用,以多种材料为发展重点,多项高分子材料率先批量应用达世界领先水平,2024年业务板块营收约4.8亿元,同比增长10% [76] - 新材料产业园投资1.5亿元,占地145亩,已建成投产,规划多种产品生产线,有望加快研发成果产业化 [78] HP - RTM工艺:高端复合材料制造的革新引擎 - HP - RTM工艺能实现纤维与基体高效复合,缩短生产周期,突破浸润效率瓶颈,力学性能逼近预浸料工艺,成本与环境负荷低 [81] - 该工艺在新能源汽车和低空经济领域应用广泛,公司是国内该工艺先行者之一,已掌握关键技术并获超1亿元订单 [83][88] 汽车:夯实扭亏成果,关注中长期成长 战略调整带来经营改善,2024年实现扭亏 - 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由子公司博戈主推,产品丰富,生产基地分布全球,份额位列全球第三,技术和客户基础强 [90][93] - 因市场、成本等因素经营不佳,公司战略调整,将产能向亚太转移,2024年实现扭亏为盈 [96] - 公司开展降本增效措施,控股股东增资支持博戈发展亚太业务,2025年开启经营改善2.0计划 [108][109] 单车价值量潜力较大,中长期成长空间广阔 - 公司当前产品集中在减振和注塑件,技术创新研发新产品,单车价值量提升潜力大,中长期成长空间广阔 [113] 轨交&工业工程:全球减振龙头,持续海外开拓 轨道交通:国内海外持续突破,营收增长加速 - 公司轨交工程基因纯正,技术实力全球领先,是轨交车辆减振龙头,市场份额全球第一 [117] - 2021 - 2024年公司轨道交通车辆业务收入稳增,2024年同比增长26%,毛利率稳定在30%左右 [120] - 国内铁路市场动车组产销量反弹,2024年同比增长超50%,机车产量同比下滑18%,城轨市场后续有望反弹 [124] - 预计2025 - 26年动车组新增282、299标准组,对应市场规模485、515亿元,机车订单2025年有望释放 [136][138] 工业工程:技术标准领先,风电减振持续突破 - 公司在工业工程领域处于行业前列,是轨道交通减振全套方案提供者和产品研发制造品类最齐全的企业之一 [117] 产能持续扩张、国内与海外市场并举 - 公司积极推进产能扩张,创新中心及智能制造基地项目生产轨交和工业工程板块弹性元件,未来有望开拓海外市场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