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金融
icon
搜索文档
领跑银行分红榜,沪农商行三季报里的“稳”与“进”密码
券商中国· 2025-11-05 11:16
核心观点 - 上海农商银行在行业净息差承压背景下,通过拓收益、控成本、提效能,展现出稳健的经营业绩和多项亮点 [1][2] 财务业绩与投资者回报 - 公司资产总额达1.5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72% [4] - 营业收入198.31亿元,归母净利润105.67亿元,同比增长0.78% [4] - 非利息净收入53.70亿元,同比增长2.24%,占营业收入比重为27.08%,较上年同期提升1.44个百分点 [4] - 中期现金分红每股0.241元,合计23.24亿元,分红比例达33.14%,为已分红上市银行中最高 [3][4] - 上市以来累计分红188.44亿元,为IPO募集总额的2.20倍,现金分红比例持续稳定在30%以上 [4] 资产负债与成本控制 - 贷款与垫款总额7673.0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0% [4] - 吸收存款1.1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11% [4] - 人民币存款付息率较上年末下降35个基点,负债成本显著压降 [5] - 业务及管理费同比下降8.28%,成本收入比为27.16%,同比下降1.50个百分点 [5] 对公业务发展 - 对公贷款余额4977.4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4%,其中郊区贷款占比61.20% [6] - 对公存款余额5196.0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71%,郊区存款占比51.59% [6] - 公司客户总数达34.19万户 [6] - 总行级战略客户贷款余额989.3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3.50亿元 [7] - 托管业务规模达571.84亿元,与60余家同业客户开展合作 [7] 零售业务发展 - 零售金融资产(AUM)余额8414.2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80% [8] - 个人客户数2617.19万户,较上年末增长5.82% [8] - 个人贷款结构优化,房产按揭贷款余额1071.7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14% [8] - 储蓄AUM余额较上年末增长5.32%,非储蓄AUM余额较上年末增长6.93% [8] 普惠金融与科技金融 -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911.0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19%,户数5.84万户 [9] - 涉农贷款余额651.54亿元,普惠涉农贷款余额150.87亿元 [9] - 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超1200亿元,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占比81.06% [10] - 服务科技型企业贷款户数4662户,较上年末增长8.98% [10] - 为25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2447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授信支持 [10] 绿色金融与养老金融 - 绿色金融资产规模达993.49亿元 [10] - 绿色贷款余额643.6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31% [10] - 绿色租赁余额179.4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7.71% [10] - 服务上海市400余万老年客户,建成60家养老金融特色网点 [12] - 代发养老客群规模129万户,新增户数同比提升42% [12] - 建成1033家"心家园"公益服务站、120余个老年大学教学点,开展特色活动超5000场 [12]
国泰君安期货商品研究晨报:绿色金融与新能源-20251105
国泰君安期货· 2025-11-05 10:2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镍受冶炼端累库压制,但矿端不确定性提供支撑 [2][4] - 不锈钢价格处于低位,呈窄幅震荡态势 [2][4] - 碳酸锂受复产和淡季预期影响,走势偏弱震荡 [2][7] - 工业硅仓单持续减少,底部支撑较强 [2][10] - 多晶硅需关注本周信息情况 [2][10] 各品种总结 镍与不锈钢 基本面跟踪 - 沪镍主力收盘价119,700元,较前一交易日跌1,250元;不锈钢主力收盘价12,545元,较前一交易日跌85元 [4] - 1进口镍价格120,950元,较前一交易日跌200元;俄镍升贴水600元,较前一交易日持平 [4] 宏观及行业新闻 - 印尼林业工作组接管PT WedaBav Nickel超148公顷矿区,预计影响镍矿产量约600金属吨/月 [4] - 中国暂停对从俄罗斯进口铜和镍的非官方补贴 [4] - 印尼对190家采矿公司实施制裁,提交索赔计划文件并放担保可取消制裁 [4][5] - 印尼能矿部发布矿山审批法规,明确来年矿山RKAB审批时间 [4][6] - 特朗普宣称11月1日起对中国额外征100%关税并实施出口管制 [6] 趋势强度 - 镍和不锈钢趋势强度均为0,呈中性 [4][6] 碳酸锂 基本面跟踪 - 2511合约收盘价77,160元,较前一交易日跌3,460元;2601合约收盘价78,560元,较前一交易日跌3,720元 [7] - 仓单量26,490手,较前一交易日减800手;现货-2511为3,740元,较前一交易日增3,360元 [7] 宏观及行业新闻 - SMM电池级碳酸锂指数价格环比跌136元/吨;电池级和工业级碳酸锂均价均环比跌100元/吨 [8] - 三星SDI将与特斯拉达成超21亿美元储能电池供应协议 [8][9] 趋势强度 - 碳酸锂趋势强度为0,呈中性 [7][9] 工业硅与多晶硅 基本面跟踪 - Si2601收盘价8,885元/吨,较前一交易日跌255元/吨;PS2601收盘价53,715元/吨,较前一交易日跌2,350元/吨 [10] - 工业硅社会库存55.8万吨,较前一周减0.1万吨;多晶硅厂家库存26.1万吨,较前一周增0.3万吨 [10] 宏观及行业新闻 - 纤纳光电发布全球最大钙钛矿光伏商用组件,功率和效率达行业领先 [10][12] 趋势强度 - 工业硅趋势强度为1,呈偏强;多晶硅趋势强度为0,呈中性 [10][12]
今年来福建省金融运行稳中有升
搜狐财经· 2025-11-05 09:37
金融运行总体情况 - 9月末福建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8.91万亿元,同比增长2.86%,当年新增2812.97亿元 [1] - 9月末福建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8.97万亿元,同比增长8.73%,当年新增5375.41亿元 [1] - 金融体系为福建省经济运行回升向好提供有力支持 [1] 信贷投向与产业结构 - 第一产业贷款快速增长,9月末贷款余额722.81亿元,同比增长19.30% [2] - 制造业贷款增长态势稳健,9月末贷款余额1.10万亿元,同比增长9.64% [2]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贷款持续高速增长,9月末贷款余额增长47.74%,1至9月新增115.09亿元,同比多增52.07亿元 [2] - 房地产业贷款稳中有进,9月末同比增长4.57%,1至9月新增162.26亿元 [3] - 9月末福建省金融“五篇大文章”贷款余额3.71万亿元,同比增长10.2% [4] 科技与绿色金融 - 9月末全省科技贷款余额1.24万亿元,同比增长7.51%,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581.24亿元,同比增长23.31% [4] - 至目前福建省在银行间市场累计发行科技创新债券209亿元,规模位居全国第七 [4] - 今年1至9月累计发放碳减排贷款380亿元,支持绿色项目804个,9月末全省绿色贷款余额1.30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5.65% [4] - 已落地全国首笔河湖碳汇挂钩贷款1000万元,全省首批可持续林业生物多样性保护支持贷款约4000万元等系列创新实践 [5] 普惠金融与特定领域 - 9月末全省164条县域重点产业链贷款余额5406.36亿元,支农支小再贷款余额同比增速31.69% [5] - 9月末普惠小微贷款、涉农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7.91%、5.10% [5] - 9月末全省养老产业贷款余额61.27亿元,同比增长58.49% [6] - 截至9月末全省累计开立数字钱包1278.89万个,交易金额5870.78亿元 [6] - 推广应用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促成贷款1014亿元,惠及中小微企业2.64万家 [6] 融资成本 - 今年1至9月全省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2.91%,同比下降44个基点 [7] - 9月末科技贷款存量贷款平均利率为2.53%,比上年同期下降41个基点,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存量贷款平均利率2.98%,下降60个基点 [8] - 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五年期以上首套房利率下调至2.6%,预计每年为借款人节省利息支出约6亿元 [8] 金融开放与跨境业务 - 截至9月末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累计为1150家优质企业办理业务33.6万笔730.1亿美元 [8] - 1至9月全省共办理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业务116.1亿美元,同比增长27.3% [8] - 截至9月末高版本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政策已落地4家跨国公司,90家境内外成员企业享受政策便利超30亿美元 [8] - 1—9月跨境金融服务平台试点助力企业融资规模超7.3亿美元,支持便利付汇超85.8亿美元 [8] - 1至9月全省跨境人民币收支金额9508.1亿元,居全国第七位,新增跨境人民币“首办户”2661家,金额183.8亿元 [9] - 与RCEP国家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1271.3亿元,同比增长12.1%,锂电新能源产业贸易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超500亿元 [9]
新能源汽车驶入“快车道” 保险业如何保驾护航?
金融时报· 2025-11-05 09:29
行业宏观数据与市场地位 - 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在2024年达到3140万辆,比"十三五"末增长5倍多 [1] - 2025年9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已达58% [3] -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232万辆,同比增长52% [7] 新能源车险市场现状与潜力 - 2025年前9个月,新能源汽车商业险投保率达91%,比燃油车高6个百分点 [3] - 预计2025年新能源车险保费将达2000亿元左右,增速超过30% [3] - 保险业已承保新能源汽车超过4000万辆 [5] 新能源车险面临的挑战 - 新能源车险车均风险成本是燃油车的2.2倍左右,但保费仅是燃油车险的1.7倍,导致保费无法覆盖风险成本 [5] - 新能源车险存在"投保难、保费高、承保亏"的问题 [5] - 新能源车出险率和赔付率显著高于传统燃油车 [5] 行业合作与生态建设 -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精算师协会、汽车工业协会及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共同签署了促进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合作备忘录 [2] - 合作旨在推动车型综合分级体系建设,助力实现更精准的车险定价,优化车辆安全设计与维修成本 [2] - 构建车型综合分级制度,涵盖车辆安全性、经济性及流通性等多维指标,以更精准评估车辆风险水平 [3] 创新解决方案与成本控制 - 比亚迪推动"分拆化维修"方案,变"整体更换"为"精准修复",该方案已覆盖30余款车型,累计节约3亿元维修费用 [6] - 在新能源车维修中,大灯的更换成本占比最高,达到整体配件金额的15%左右 [6] - 保险业通过梳理137个赔付率偏高车型的赔付情况,为车企优化设计提供数据支持 [5] 国际化发展与风险应对 - 保险机构与车企强强联手开展深度合作,例如中国人保与安盛集团联合打造跨境车险方案,安联集团与国内车企开展欧洲市场合作 [7] - 中国平安构建"风险共担、服务本地、数据驱动"三位一体的保障网络,在东南亚、中东、欧洲等重点市场实现本地化服务闭环 [8] - 平安"多因子国别风控模型"针对不同市场进行精准建模,例如在中东评估高温对电池安全的影响,在东南亚考虑积水、道路拥堵等风险 [8] 行业发展趋势与转型方向 - 新能源汽车是"智能化"与"绿色化"的交汇点,这两大趋势正深刻重塑保险业 [4] - 智能化趋势将催生更多风险保障需求,推动保险的责任界定、精算基础、商业模式发生变化 [4] - 绿色化趋势要求保险业研究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从投资、生产、消费、出口等方面谋划风险保障、投融资和风险减量服务 [4]
内蒙古农商银行鄂尔多斯中心支行党委书记、行长李武:坚持“四化”并举 谱写与地方经济共融共荣的“四型”发展新篇章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11-05 09:09
文章核心观点 - 内蒙古农商银行鄂尔多斯中心支行通过实施差异化、便利化、定制化及深度化融合的“四化”策略,成功应对银行同业同质化竞争,实现与地方经济共融共荣的发展 [1] 区域发展差异化策略 - 立足区域经济特点,为现代煤化工和羊绒两大世界级产业提供“核心点+上下游”链式金融服务 [1] - 对汇能集团、鄂尔多斯羊绒集团等28户产业链核心企业实行名单制管理与提级服务,提供“一企一策”全生命周期服务 [2] - 构建“链式+集群”金融服务模式,煤炭产业集群和羊绒产业集群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45.51亿元和16.58亿元 [2] - 聚焦“双碳”政策,发展绿色金融,与伊金霍洛旗合作开发“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管理”系统 [2] 金融服务便利化举措 - 依托263个营业网点和3214名正式员工,分别占全市银行业的40.1%和40%,坚持线下与线上相结合践行普惠金融 [3] - 线下通过“全面走访”活动累计走访农牧户8.65万户和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11.23万户,农牧户贷款余额216.98亿元,普惠贷款余额140.89亿元 [4] - 线下打造“银发银行、儿童银行、石榴籽银行”等特色网点,并深化“金融+政务”合作,实现社保、医保等业务“一站式”办理 [5][6] - 线下设立319个助农服务点,配备POS终端和助农取款机,可办理5000元以下小额取款等业务 [6] - 线上将金融服务嵌入教育、医疗场景,服务覆盖24所中小学,并上线“线上缴费+医保实时结算”系统 [7] 金融产品定制化实践 - 推动“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为客户量身定制特色金融产品 [7] - 在乡村振兴领域,累计投放财政贴息的“乡村振兴贷”11.6亿元,并投放“金丰·惠农贷”及子产品贷款12.23亿元 [8] - 在普惠小微领域,累计投放“惠商易贷”、“个体蒙信贷”22.6亿元,并向稳定客群投放“金彩·菁英贷”36.3亿元 [8] 党建与业务融合深度化 - 通过“双基联动、双向挂职”,选派68名二级支行长和312名客户经理到苏木镇、嘎查村挂职,提升政银合作效能 [9] - 与21户重点客户企业和11个行业协会组建“党建联盟”,构建“党建引领、金融赋能、多方共赢”的生态圈 [9] - 打造金融系统党建文化实践教育基地和农信历史文化教育基地,为全市银行业提供合作交流平台 [10]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5 07:21
金融强国建设总要求 -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17次提及“金融”,并明确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作为金融工作总要求 [1] - “十四五”期间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银行市场、第二大保险、股票和债券市场,但全球竞争力和话语权仍需提升 [1] -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是应对国际复杂经济金融环境、争取全球经济格局主动权的战略选择,也是服务国内现代化产业体系、科技创新和扩大内需等战略的需要 [1] 货币政策体系完善 - 将构建科学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系和覆盖全面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2] - 货币政策注重调控节奏平衡,避免“大水漫灌”,运用逆回购、MLF和降准等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并预调微调 [2] - 强化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同,支持政府债券发行和重大项目资金支持,并处理好短期复苏与长期金融健康等关系 [2] - 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健全市场化利率调控框架,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2] - 突出结构性工具作用,引导金融资源流向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领域 [2] 宏观审慎管理体系构建 - 宏观审慎管理体系致力于构建“覆盖全面”的防线,优化宏观审慎评估(MPA)以实现对系统性风险更精准监测 [3] - 健全金融风险“防火墙”,强化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并维护股市、债市、汇市平稳运行 [3] - 完善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保持跨境资本流动总体平稳,并丰富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箱以应对流动性风险 [3] - 加强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微观审慎监管之间的协同 [3] 金融“五篇大文章” - 提出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 [4] - 科技金融旨在构建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体系,打通“科技—产业—金融”循环 [4] - 绿色金融支持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服务“双碳”目标实现 [4] - 普惠金融精准服务小微企业、“三农”主体,助力共同富裕 [4] - 养老金融构建“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养老产业金融”生态体系,应对人口老龄化 [4] - 数字金融夯实金融科技基础设施,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 [4] 资本市场发展 - 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功能 [5] - 增强多层次市场体系包容性,以科创板、创业板改革为突破口,为新质生产力提供精准服务 [5] - 推动资本市场从“融资主导”转向“投融资并重”,引导长期资金入市,完善“长钱长投”市场生态 [5] - 积极发展股权、债券等直接融资,丰富债券市场产品,稳步发展期货、衍生品和资产证券化 [5] 金融机构体系优化 - 推动各类金融机构专注主业、完善治理、错位发展,构建整体协同、分工明晰的体系 [6] - 推动银行、保险、证券机构及地方金融组织各司其职、协同配合,减少“内卷式”竞争 [6] - 支持中小金融机构特别是中小银行高质量发展,在资本补充、资质牌照等方面采取支持政策 [6] - 提升大型金融机构全球竞争力,推动其向综合化、国际化转型,打造国际金融品牌 [6] 金融监管与开放 - 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强化央地监管协同,构建风险防范化解体系 [7] - 推动金融监管向“主动预警、全面覆盖、精准施策”转变,完善“五大监管”和“四级垂管”架构 [7] - 加快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金融稳定法等制定或修订,拓展数字金融领域监管 [7] - 加强监管科技应用,在数字金融监管、跨境风险防控等方面深化完善 [7] - 金融高水平开放将步入新阶段,从市场准入型开放迈向制度型开放,构建全方位开放生态 [8] - 开放涵盖市场、制度、基础设施和主体,包括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数字人民币、支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8] - 统筹开放与安全,以宏观审慎管理和微观监管筑牢防火墙,通过国际合作应对全球风险 [9] 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 建设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以保障金融体系稳健运行,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和新质生产力 [8] - 一个自主可控、高效安全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能提升中国在全球金融治理中的话语权 [8] - 对个人与企业而言,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意味着更便捷的支付体验、更多元的投资渠道和更易获得的金融产品 [8]
31页|2025年航运业转型融资研究报告
搜狐财经· 2025-11-05 07:12
绿色船舶正成为全球航运业低碳转型的核心方向。国际海事组织等机构持续推动船舶温室气体减排政策,鼓励航运企业采用低碳燃料、提升能效并探索碳捕 集技术。2025年《IMO净零框架》对新船燃料标准和全球碳定价机制作出规定,或将加快远洋航运的绿色进程。我国高度重视船舶产业绿色发展,发布《船 舶制造业绿色发展行动纲要(2024—2030年)》,明确绿色船舶的发展目标和技术路径。 当前我国船舶制造业已形成全球领先的产业体系,在绿色船舶技术、产业链生态和示范应用方面取得显著进展,逐步迈向高端化、自主化、国际化发展。从 技术图谱看,绿色船舶技术涵盖清洁能源、能效提升和碳捕集三大方向,各类技术成熟度与应用潜力存在差异。从产业链条看,上游市场相对集中,绿色技 术引发新兴竞争;中游市场高度集中,头部企业主导技术创新;下游市场分散性较高,绿色转型进程较慢。从相关生态看,随着绿色船舶技术突破,港口码 头、物流服务、海事服务等相关产业生态正在快速构建。从重点区域看,上海、江苏、山东、福建、辽宁等沿海省市形成集聚发展态势,各地根据自身优势 探索差异化路径。 绿色船舶产业投入需求巨大,据估算,全球航运业要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需约1—1. ...
21评论丨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5 06:43
金融强国建设总要求 - 金融工作总要求是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以提升全球竞争力和话语权 [2] -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银行市场,全球第二的保险、股票、债券市场 [2] - 金融需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科技创新和扩大内需等国家战略 [2] 货币政策体系 - 构建科学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系和覆盖全面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 [3] - 货币政策保持适度宽松,注重调控节奏平衡,避免大水漫灌 [3] - 强化与财政政策协同,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推动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3] - 突出结构性工具作用,引导资源流向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关键领域 [3] 宏观审慎管理 - 优化宏观审慎评估(MPA),实现对系统性风险更精准监测 [4] - 强化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维护股市、债市、汇市平稳运行 [4] - 完善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防范跨境风险传染 [4] - 丰富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箱,探索向非银机构提供流动性安排 [4] 金融五篇大文章 - 重点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 [5] - 科技金融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绿色金融助力双碳目标 [5] - 普惠金融精准服务小微企业、三农主体,养老金融应对人口老龄化 [5] - 数字金融夯实科技基础设施,加快机构数字化转型 [5] 资本市场发展 - 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健全投融资相协调功能 [6] - 增强多层次市场体系覆盖面,为新质生产力提供精准服务 [6] - 推动投融资均衡发展,引导长期资金入市,完善长钱长投生态 [6] - 积极发展股权、债券等直接融资,稳步发展期货、衍生品和资产证券化 [6] 金融机构体系优化 - 推动各类金融机构专注主业、完善治理、错位发展 [7] - 构建银行、保险、证券等各司其职、协同配合的多层次金融体系 [7] - 支持中小银行高质量发展,推动大型金融机构综合化、国际化转型 [7] 金融监管强化 - 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强化央地协同,构建风险防范化解体系 [8] - 推动监管向主动预警、全面覆盖、精准施策转变 [8] - 加快金融法治建设,完善数字金融领域监管制度 [8] - 加强监管科技应用,提升早识别、早预警、早处置能力 [8] 金融基础设施与开放 - 建设安全高效、自主可控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 [9] - 稳步发展数字人民币,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 [10] - 金融开放从市场准入型迈向制度型,构建全方位开放生态 [10] - 统筹开放与安全,以宏观审慎管理筑牢防火墙 [10]
“五项工程”让“智造岛城”强起来
新华日报· 2025-11-05 06:29
专注研发、勇攀高峰,做强创新"主力军" 10月17日,在扬中市佳旺华电器有限公司,工人们在流水线上进行着冲压、半成品加工、组装与测试等 工序。"订单排至明年上半年,预计今年产值将达到9000万元。"佳旺华电器副经理朱玲说,其产品在国 内同类市场中占据12%至13%的份额。今年,企业投入研发资金近300万元。 在扬中,有一批在细分领域勇攀高峰的创新型企业:扬中市通发实业有限公司今年成功开发出每秒250 升流量的车载消防泵产品,填补行业技术空白;贝朗生物工程设备(江苏)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等院校建 立稳定合作关系,累计获得专利近40项;江苏星倪新材料有限公司联动天津大学、厦门嘉庚学院等高校 实验室,牵手中国船舶、中国石油等央国企……"聚焦企业主体地位,做强创新'主力军',始终牢牢掌 握行业发展的制高点。"扬中市市长李莉珺说,今年有7家企业技术产品成功获评省"新技术新产品"。 □ 本报记者晏培娟钱飞 通讯员丁艺郭静孙薇 长江三星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在北交所敲钟上市,募集资金中有6000万元将用于研发中心建设, 重点攻关氢能装备、海工装备等新兴领域。 今年,扬中实施创新主体"登峰工程"、产业技术"攻坚工程"、平台载 ...
在大山里“种”出好日子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1-05 05:32
林下经济发展概况 - 湖南省通过发展林下经济,探索出“生态受保护,林下增效益”的绿色发展路径,将山林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 [10] - 林下经济年产值达670多亿元,利用林地面积3610万亩,森林食物产量超1270万吨,直接带动300多万人就业,每年为农民人均增收2800元以上 [15] 竹笋产业 - 湖南绿地高新农林开发有限公司已流转笋用林5万亩,配套竹笋初级加工厂10家、精深加工厂1家,并建成国家级“竹笋科技小院” [11] - 公司今年以来订单充足,销售额有望实现8000万元,日产能从1万包跃升至10万包 [11][12] - 会同县推出可交易、可流通的绿色金融不动产权证,形成“林权贷”,具有额度大、周期长、利率低、用途广的特点 [11][12] - “会同竹笋”已获得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登记证书,2024年以来全县新增笋竹相关市场主体25家、企业10家,着力打造百亿级笋竹全产业链 [12] 中药材产业(淫羊藿、茯苓、黄精) - 众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火神坡基地有240亩标准化育种育苗大棚,年产淫羊藿种苗1000万株,可供3000亩商品基地种植,预计今年可实现综合产值2000万元 [14] - 淫羊藿一次种植可连续采收10年以上,每亩年产值达1万元至2万元,基地带动当地50多名村民就业,为当地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5万元 [14] - 靖州全县茯苓种植面积达3万亩,拥有茯苓规上企业15家、高新技术企业33家等,直接带动7万余人就业增收 [14] - 在杨梅幼林下套种茯苓的模式节约土地资源,把土地流转成本每亩降低了80元,并实现林农与茯苓企业双赢 [14] - 湖南欣竺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黄精基地预计亩产鲜品可达3500公斤,可采收鲜品4000多吨,今年采收季首批150吨鲜品已被预订一空 [15] - 公司构建“加工+销售”一体化体系,开发6类产品,线下年供货干货约150吨,线上年销售量在1500吨左右,并为3家食品企业提供原料定制服务 [15] 油茶产业 - 湖南省油茶林总面积达2371万亩,茶油产量44万吨,综合产值943亿元,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和科研实力均居全国首位 [16] - 油茶的油酸含量高达80%,超过橄榄油,且富含维生素E、角鲨烯等活性成分,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重点推广的健康食用油 [16] - 醴陵金桥生态林农实业有限公司油茶林亩产预计能达到1500斤以上,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精准施肥 [17] - 湖南亚美茶油股份有限公司建成智慧无人化茶油工厂,AI机器人进行交互式作业,全自动生产线每天可灌装28万瓶茶油,年加工能力达到2.4万吨 [18] - 湘天华油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运用产业数据库+AI技术打造数字中心,实现从种植到营销的数字化闭环管理和区块链溯源 [18]